2煤的物质组成

合集下载

煤气化基础知识

煤气化基础知识

第一章煤的组成和性质一、煤的形成煤是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

它是由植物遗体转变而来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

大量堆集的古代植物残体在复杂漫长的生物、地球化学、物理化学作用下,经过不断的繁衍、分解、化合、聚集后,植物中的碳、氢、氧以二氧化碳、水和甲烷的形式逐渐放出而生成含碳较多,含氧较少的成煤植物,再经煤化作用依次形成为: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超级无烟煤。

二、煤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1、煤的元素分析主要包括:碳、氢、氧、氮、硫五种元素。

●碳是其中的主要元素。

煤中的碳含量随煤化程度增加而增加。

年轻的褐煤含碳量低,烟煤次之,无烟煤最高。

●氢是煤中的第二大元素,其燃烧时可以放出大量的热量。

煤中的氢含量随煤化程度加深而减少;褐煤最高,无烟煤最低,烟煤居中。

●氧也是组成煤有机质的一个重要元素。

氧元素在煤的燃烧过程中并不产生热量,但能与氢生成水,吸收燃烧热。

是动力用煤的不利元素。

它在煤中的含量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降低。

●氮在煤中的含量比较少,随煤化程度变化不大。

主要于成煤的植物品种有关。

●硫是煤中的最有害杂质。

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它不仅腐蚀金属设备,而且对环境有污染。

硫随成煤植物的品种和成煤条件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与煤化程度关系不大。

2、煤的工业分析: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

●水分:根据水在煤中的存在状态,人们把煤中水分分为:外在水、内在水、结晶水和化合水。

煤种的水对煤的工业利用和运输都是不利的。

在水煤浆制备过程中,内水过高(8%)不利于制的高浓度的煤浆。

●灰分:煤中所有的可燃物质完全燃烧后以及煤中的矿物质在高温下产生分解、化合等复杂反应后剩下的残渣。

这些残渣几乎全部来自于煤中的矿物质。

它的含量也是煤气化的主要控制指标之一。

灰分含量越高,相对碳的含量就低,粗渣和飞灰量增大。

灰水处理工号的负担加大。

●挥发分:煤在一定的温度下加热后将分解出水、氢、碳的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

人们把除去分解水后的分解物称作挥发分。

挥发分随煤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规律非常明显。

煤地质学基础(2)(中国矿业大学 孟召平)

煤地质学基础(2)(中国矿业大学 孟召平)

2009年1月中石化华东石油局 煤层气培训班讲稿孟召平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第一部分:煤地质学基础第一节 煤炭及煤层气资源分布 第二节 煤田地质学概况及研究进展 第三节 煤的形成 第四节 煤层厚度及其变化分析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聚煤盆地基本类型 煤的物质组成 煤质分析及煤的分类 煤化作用及煤的变质类型第九节 煤成烃的研究第四节 煤层厚度及其变化分析基本概念 煤层结构及顶底板 煤层厚度的变化的原因 煤层厚度稳定性评价1、基本概念煤层是自然界中由植物遗体转变而成的成层可燃 沉积矿产, 由有机质和混入的矿物质所组成。

煤层是含煤岩系中有机质集中分布的部分,在含煤 岩系中常常赋存于一定的层位,与其它共生的岩石 类型构成特定的沉积序列。

煤层厚度是指煤层顶底板岩石之间的垂直距离。

根据煤层结构,煤层厚度可分为总厚度、有益厚 度和可采厚度。

煤层总厚度是顶底板之间 各煤分层和夹层厚度的总 和; 有益厚度是指煤层顶底板 之间各煤分层厚度的总和; 可采厚度是指在现代经济 技术条件下适于开采的煤 层厚度。

按照国家目前有关技术政策,根据煤种、产 状、开采方式和不同地区的资源情况等规定 的可采厚度的下限标准,称为最低可采厚度。

达到最低可采厚度以上的煤层,称可采煤层。

不同煤层的厚度有很大差 别,薄者仅数厘米,称煤 线,厚者可达二百多米。

考虑到开采方法的不同,可 采煤层的厚度可分为五个厚 度级: 煤厚0.3~0.5米为极薄煤层 0.5~1.3米为薄煤层 1.3~3.5米为中厚煤层 3.5~8.0米为厚煤层 大于8米的为巨厚煤层。

2、煤层结构及顶底板 煤层的结构煤层包含煤分层和岩石 夹层 , 不含夹石层者 称为简单结构煤层 含有夹石层者,则称 为复杂结构煤层。

煤层中的岩石夹层俗称夹矸。

夹矸一般为粘土岩、炭质泥岩或粉砂岩,有时为 石灰、硅质岩、油页岩、细砂岩或砾岩。

如我国广西晚二叠世含煤岩系的煤层中见有灰岩 透镜体 , 富集海相动物化石。

选煤基础必学知识点

选煤基础必学知识点

选煤基础必学知识点
1. 煤的形成与组成:煤是由植物残体在地下长期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含碳、含氢、含氧、含少量氮、硫的有机燃料。

煤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氢、氧和硫。

2. 煤的分类:根据煤的成熟程度和煤中挥发分的含量,煤可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泥炭等不同类型。

3. 煤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容重、孔隙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
抗冻性等。

4. 煤的化学性质:煤可以在高温下发生各种化学反应,例如燃烧、气化、液化和干馏等。

煤中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碳含量、挥发分含量、
固定碳含量、灰分含量等。

5. 煤的燃烧特性:煤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热能,并产生一系列燃烧产物,如烟气、灰渣和烟尘等。

煤的燃烧性质包括燃点、可燃性和热值等。

6. 煤的加工和利用技术:包括煤的洗选、煤的破碎、煤的干馏、煤的
气化、煤的液化等技术,以及煤的燃烧和发电技术。

7. 煤的矿产资源与开发利用:煤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能源之一,对
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煤的开采、加工和利用
对于实现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非常重要。

8. 煤矿安全:煤矿是煤的开采和生产基地,煤矿安全对于保障矿工生
命财产安全、保持煤炭生产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安全知识包括煤矿通风、防灭火、安全设备、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等。

2煤的形成

2煤的形成

课 程: 煤 化 学第二章. 煤的形成12014-9-4主要内容 成煤的物质 煤的种类 成煤过程 腐殖煤的生成过程2成煤物质煤的形成煤是由植物遗体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演变而成 的有机生物岩,是多种高分子和矿物质的混合物。

煤生成过程中的成煤植物来源与成煤条件的差异造成了煤种 类的多样性与煤基本性质的复杂性,并直接影响煤的开采、 洗选和综合利用。

3成煤物质植物的演化低等植物:由单细胞和多细胞构成的丝状体或叶状体植物,没 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包括菌类和藻类。

大多生活在水 中,是地球最早出现的生物。

高等植物:多细胞植物,由低等植物长期进化而来,构造复杂, 有根、茎、叶的区别,包括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大多能长成高大的乔木,是重要的成煤物质来源。

水生到陆生;低级到高级 4成煤物质植物的组成高等植物 低等植物细胞细胞壁: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原生质:蛋白质、脂类化合物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糖类物质及其衍生物,也称碳水 化合物低等植物:主要由糖类物质和蛋白质组成,脂类也较高 高等植物:主要由糖类物质和木质素组成5成煤物质植物的有机族组成可分为: 1. 糖类及衍生物;2. 木质素;3. 蛋白质;4. 脂类化合物。

1. 糖类及衍生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等。

纤维素是一种高分子的碳水化合物, 多糖, 链式结构表示为: (C6H10O5)n,分子结构为:纤维素的分子结构式612014-9-4成煤物质纤维素稳定,植物死亡后,可水解为单糖,再氧化分解为CO2和 H2O:成煤物质半纤维素,多糖,比如说多维的戊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 分解为单糖:当环境缺氧时,厌氧细菌使纤维素发酵生成甲烷,二氧化碳、丁酸和乙酸。

无论是水解产物还是发酵产物,它们都可以与植物的其他分解产物缩合形成更复杂的物质参与成煤,或成为微生物的营养来源。

78成煤物质果胶质是糖衍生物,呈果冻状存在于植物的果实中。

煤的化学组成

煤的化学组成

煤的化学组成煤是一种能源资源,是热带植物在一亿年前经过生物和地质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有机质的化石。

煤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氢、氧、氮、硫、磷等元素,其具体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对其性质和用途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煤的基本化学组成1.碳:煤中的碳含量很高,可以达到60%~90%不等。

这是因为在植物体内,二氧化碳与水经过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形成有机化合物,其中大部分是碳水化合物,此后这些有机化合物经过埋藏、升温和加压作用,形成煤炭。

碳元素是煤炭的主要成分,其含量的高低决定了煤的品质和类型。

2.氢:煤中含有氢,但氢的含量比碳要低,只有2%~5%不等。

氢元素主要存在于煤的有机氢化合物中,比如:甲烷、乙烷、苯乙烯等。

其主要来源于古植物体内含有的氢化合物,如蛋白质和脂肪质等,以及水分解而来。

氢的含量高低是影响煤炭的气化性能和燃烧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3.氧:煤中的氧含量不固定,一般为5%~30%不等。

煤中的氧元素主要来自植物体内的膳食纤维素和其他有机物,同时也可以是在煤炭形成以后,经过氧化作用,形成的含氧化合物。

氧的含量高低对煤的空气氧化性、稳定性、可燃性等有一定的影响。

4.氮:煤中的氮含量很少,只有0.5%左右。

氮元素主要存在于煤中的有机氮化合物,如蛋白质、氨基酸、胆固醇等。

它们的进一步分解产生了硝基化合物、氨基化合物等含氮物质。

含氮物质对煤的低温固相反应、气化反应、燃烧反应等都有影响。

5.硫:硫元素是煤中的常见元素之一,煤的硫含量一般在0.2%~5%之间。

硫元素主要存在于硫化物和有机硫化合物中,如硫酸盐、硫化铁、巯基化合物、噻吩化合物等。

它们的存在直接影响着煤的燃烧性能、气化性能和腐蚀性能。

6.磷、钾、钙等元素:磷、钾、钙等元素虽然在煤中的含量不高,但也对煤的质量和特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磷元素主要存在于煤中的有机磷化合物中,如磷酯类、磷氢化合物等,含磷煤具有易燃性和高热值的特点。

钾、钙等元素则主要对其灰化特性、融化特性和腐蚀性特性产生了影响。

5煤化学基础-2解析

5煤化学基础-2解析
2020/10/10
级别名称
特低全水分煤 低全水分煤
中等全水分煤 中高全水分煤
高全水分煤 特高全水分煤
代号
SLM LM MM MHM HM SHM
全水分 Mt/% ≤6.0
6.0~8.0 8.0~12.0 12.0~20.0 20.0~40.00
>40.0
9
(二)灰分
1、灰分的含义
指煤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渣。几乎全部来自于矿物质。 由于残渣是煤中可燃物完全燃烧,煤中矿物质(除水分外所有 的无机质)在煤完全燃烧过程中经过一系列分解、化合反应后的 产物。灰分应称为灰分产率。
式参加矿物晶格构造的水分。如石膏CaSO4·2H2O(结晶水的 失水温度163˚C)、高岭土Al2O32SiO2·2H2O(化合水的失水温 度163˚C)分子结构中的水分。
结晶水和化合水在煤的工业分析中,一般不作测定。
2020/10/10
7
(一)水分
2、水分对煤的工业利用的影响
储存时,水分随空气湿度改变,使煤容易破裂氧化; 运输时,高寒地带由于水分的冻结,造成装卸困难; 炼焦时,水分消耗能量,延长炼焦时间,降低焦炉生产率; 作燃料时,水分的蒸发要消耗部分热量,降低有效发热量。
定,固定碳(FC)=100-W-V-A。 W、A → 无机质 V、FC → 有机质
2020/10/10
4
(一)水分
1、煤中水分的存在状态
根据水在煤中的存在状态,将煤中水分称为:外在水分、内在水 分以及同煤中矿物质结合的结晶水、化合水。
(1)外在水分:指煤炭开采、运输、储存及洗选过程中,附着在 煤颗粒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将煤放在空气中风干,外在水分即不 断蒸发,直到与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平衡为止,此时失去的水分, 即外在水分。

煤的主要成分

煤的主要成分

煤的主要成分煤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煤的组成以有机质为主体,构成有机高分子的主要是碳、氢、氧、氮等元素。

煤中存在的元素有数十种之多,但通常所指的煤的元素组成主要是五种元素,即碳、氢、氧、氮和硫。

煤中有机质是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而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煤中的无机质也含有少量的碳、氢、氧、硫等元素。

煤的主要成分如下:1、煤中的碳。

一般认为,煤是由带脂肪侧链的大芳环和稠环所组成的。

这些稠环的骨架是由碳元素构成的。

因此,碳元素是组成煤的有机高分子的最主要元素。

2、煤中的氢。

氢是煤中第二个重要的组成元素。

除有机氢外,在煤的矿物质中也含有少量的无机氢。

它主要存在于矿物质的结晶水中。

3、煤中的氧。

氧是煤中第三个重要的组成元素。

它以有机和无机两种状态存在。

有机氧主要存在于含氧官能团,如羧基(--COOH),羟基(--OH)— 1 —和甲氧基(--OCH3)等中;无机氧主要存在于煤中水分、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和氧化物中等。

4、煤中的氮。

煤中的氮含量比较少,一般约为0.5%~3.0%。

氮是煤中唯一的完全以有机状态存在的元素。

5、煤中的硫。

煤中的硫分是有害杂质,它能使钢铁热脆、设备腐蚀、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硫(SO2)污染大气,危害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

所以,硫分含量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 2 —。

煤的成分

煤的成分

(一)煤的成分通常说煤炭,有的地方习惯叫石炭。

但煤不是碳。

煤是由古代植物遗体埋在地层下或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硅、铝、钙、铁等元素)。

煤的结构复杂。

视频(煤的组成和分类)无烟煤(含碳量95%左右)煤的主要成分煤的组成以有机质为主体,构成有机高分子的主要是碳、氢、氧、氮等元素。

煤中存在的元素有数十种之多,但通常所指的煤的元素组成主要是五种元素、即碳、氢、氧、氮和硫。

在煤中含量很少,种类繁多的其他元素,一般不作为煤的元素组成,而只当作煤中伴生元素或微量元素。

一、煤中的碳一般认为,煤是由带脂肪侧链的大芳环和稠环所组成的。

这些稠环的骨架是由碳元素构成的。

因此,碳元素是组成煤的有机高分子的最主要元素。

同时,煤中还存在着少量的无机碳,主要来自碳酸盐类矿物,如石灰岩和方解石等。

碳含量随煤化度的升高而增加。

在我国泥炭中干燥无灰基碳含量为55~62%;成为褐煤以后碳含量就增加到60~76.5%;烟煤的碳含量为77~92.7%;一直到高变质的无烟煤,碳含量为88.98%。

个别煤化度更高的无烟煤,其碳含量多在90%以上,如北京、四望峰等地的无烟煤,碳含量高达95~98%。

因此,整个成煤过程,也可以说是增碳过程。

二、煤中的氢氢是煤中第二个重要的组成元素。

除有机氢外,在煤的矿物质中也含有少量的无机氢。

它主要存在于矿物质的结晶水中,如高岭土(Al203·2Si02·2H2O)、石膏(CaS04·2H20 )等都含有结晶水。

在煤的整个变质过程中,随着煤化度的加深,氢含量逐渐减少,煤化度低的煤,氢含量大;煤化度高的煤,氢含量小。

总的规律是氢含量随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尤其在无烟煤阶段就尤为明显。

当碳含量由92%增至98%时,氢含量则由2.1%降到1%以下。

通常是碳含量在80~86%之间时,氢含量最高。

煤化学的名词解释

煤化学的名词解释

煤化学的名词解释煤化学是一门研究煤的组成、性质以及煤的化学转化过程的学科,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如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热力学等。

煤是一种复杂的有机物质,由不同比例的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其中碳含量最高。

在煤化学中,有一些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的知识。

1. 煤炭分类煤炭的分类是根据煤的化学性质和形成过程来划分的。

常见的煤炭分类方法有三种,即按煤质划分、按煤成熟度划分和按天然煤炭特性划分。

按煤质划分可分为无烟煤、炼焦煤、褐煤等;按煤成熟度划分可分为褐煤、泥炭、红煤、烟煤等;按天然煤炭特性划分可分为气化性煤、燃烧性煤、焦化性煤等。

2. 无烟煤无烟煤是一种质量高、燃烧时产生烟雾较少的煤种。

它的主要特点是煤质较硬、煤粉性较好、具有良好的燃烧特性。

无烟煤中的烟煤和肥煤是两类重要的无烟煤。

烟煤主要用于生产城市煤气、发电和工业锅炉燃烧,肥煤则主要用于制造化学肥料。

3. 炼焦煤炼焦煤是一种用于冶金工业的煤种,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高热值和较高的焦炭质量。

炼焦煤燃烧产生的焦炭被广泛应用于高炉冶炼、钢铁制造等工艺过程。

炼焦煤的主要指标包括挥发分、灰分、硫分和焦炭质量等。

4. 褐煤褐煤是一种氧化较多、水分含量较高的煤种,与无烟煤和炼焦煤相比,其煤质较软且热值较低。

褐煤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

褐煤可以通过煤液化、煤气化等技术转化成石油替代品或燃气。

5. 煤液化煤液化是将固态煤转化为液态燃料或化工原料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涉及到催化剂的作用,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下,使煤分子断裂、重组,产生液态产品。

煤液化技术具有将煤资源利用率提高、降低污染物排放等优势,对于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6. 煤气化煤气化是将固态煤转化为气体燃料的过程。

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下,将煤分子中的碳、氢等元素转化为气体,主要产物为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

合成气可以用于城市煤气、合成化学品生产、发电等领域。

煤的分子结构

煤的分子结构

煤的分子结构煤是一种由有机物质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状燃料。

它主要由碳、氢、氧和少量的氮、硫等元素组成。

煤的分子结构是由多种有机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以下将对煤的分子结构进行解释。

1. 煤的主要组成煤的主要组成是碳元素。

当植物残渣经过压力和高温等地质作用时,其中的有机化合物会逐渐分解,释放出氧和水分子,留下富含碳的残渣。

这些残渣在进一步的地质作用下形成了煤。

煤中的碳元素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腈基等。

2. 煤的结构组成煤的分子结构主要由多环芳香烃、醚、酮、酚等有机化合物组成。

这些有机化合物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聚合物结构。

多环芳香烃是煤中最主要的有机化合物之一,由苯环和其他环芳香烃组成,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难以降解的特性。

3. 煤的结构类型根据煤的成熟度和形成过程的不同,煤可以分为不同的结构类型,主要包括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褐煤是最不成熟的煤,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较多的氧和水分子。

烟煤是中等成熟度的煤,其分子结构中的氧含量较少,碳含量较高。

无烟煤是最成熟的煤,其分子结构中的氧和水分子含量很低,碳含量最高。

4. 煤的结构特性煤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由于煤中含有大量的碳元素,因此煤具有高热值和较长的燃烧时间。

此外,煤中的多环芳香烃结构决定了它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不容易被分解和燃烧。

另外,煤还含有很多的杂质,如硫和氮等,这些杂质会影响煤的燃烧性能和环境影响。

总结:煤的分子结构是由多种有机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它主要由碳、氢、氧和少量的氮、硫等元素组成。

煤的结构包括多环芳香烃、醚、酮、酚等有机化合物的聚合物结构。

根据煤的成熟度和形成过程的不同,煤可以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等结构类型。

煤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高热值、化学稳定性等。

同时,煤中的杂质也会对煤的性质产生影响。

煤的概述

煤的概述

煤的概述1.煤的定义煤主要是高等植物残骸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以及地球化学变化转变而来的,由植物死亡、堆积一直到转变成煤的一系列转变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所经受的各种作用总称为成煤作用。

2.煤的构成2.1元素:煤中有机质是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而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煤中的无机质也含有少量的碳、氢、氧、硫等元素。

碳是煤中最重要的组分,其含量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高。

泥炭中碳含量为50%~60%,褐煤为60%~70%,烟煤为74%~92%,无烟煤为 90%~98%。

化合物:煤中的无机物质含量很少,主要有水分和矿物质,它们的存在降低了煤的质量和利用价值。

2.2物理构成:煤是高分子化合物的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各种矿物质组成,包括各种粘土矿物、硫铁矿、石英、方解石等。

2.3组构骨架:煤分子的基本结构单元由芳香族结构、脂肪族结构以及脂环族结构组成的,此外,还有醚型的氧在基本结构单元之间以桥键组成。

构成煤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彼此也不一样,这不仅体现在不同成煤阶段以及同一成煤阶段的不同显微组分的分子之间即便同一成煤阶段同一显微分子中间,其缩合程度也不可能一样。

孔隙:煤是具有很大表面积的多孔岩石,含有数量众多、大小悬殊、形态各异的孔隙。

其孔径大小变化在毫米级至纳米级(10^-3~10^-9米)之间。

通常按孔径大小分大孔、中孔、过渡孔、小孔、微孔等级别,但无统一划分标准。

多数煤层气储集在孔径为纳米级的微孔内。

煤中孔隙按成因可分成原生孔和次生孔。

原生孔是煤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孔,包括植物组织的孔;次生孔是在煤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孔,其中最有意义的是因挥发作用煤结构变化形成的微孔。

孔径只有几个纳米的微孔可能是煤大分子结构内的空穴。

3.煤质的含义3.1煤质:是指煤的质量3.2衡量标准:水分、灰分、挥发分、发热量、含矸率水分:煤的水分对其加工利用、贸易、运输和储存都有很大的影响。

煤的化学组成与分类

煤的化学组成与分类

煤的化学组成与分类1.煤的化学组成◆各种化合形式的有机物质。

这些有机物的组成元素有C、H、O、N和一部分S。

◆灰分。

煤中不能燃烧的矿物质统称为灰分,由SiO2、Al2O3、CaO、MgO、Fe2O3、Na2O等矿物质组成。

根据灰分的来源,煤中的灰分分为原生灰分和再生灰分◆水分。

煤中的水分是有害成分。

煤中的水分以外部水分、吸附水分和结晶水三种形式存在2.煤的化学成分表示方法煤的成分通常用各组成物的质量百分含量来表示。

通常要用下述几种表示方法:◆应用成分。

将碳、氢、氧、氮、硫、灰分和水分在应用基中的质量百分含量定义为煤的应用成分,表示方法为在对应组成的右上角加标y,即:Cy+Hy+Oy+Ny+Sy+Ay+Wy=100%◆干燥成分。

用不含水分的干燥基中的各组分百分含量来表示煤的化学组成,用这种方法表示的成分称为煤的干燥成分,表示方法为在相应组成的右上角加标g,即:Cg+Hg+Og+Ng+Sg+Ag=100%◆可燃成分。

用C、H、O、N、S在可燃基中的百分含量来表示,称为可燃成分,表示方法为在对应组成的右上角加标r,即:Cr+Hr+ Or +Nr+Sr=100%上述用各种方法表示的成分之间是可以进行换算的,换算系数列于表4—25。

表4—25 煤的各种成分换算系数◆煤的工业分析成分。

将一定重量的煤加热到110℃,使其水分蒸发以测出水分的百分含量w,,再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将煤样加热到850℃,并测出挥发分的百分含量V,,然后再将煤样通以空气,使固定碳全部燃烧,以便测出灰分的百分含量A,最后可确定出煤的固定碳百分含量为:Cy=(100-(Wy+Ay+Vy))×100%3.煤的分类煤的分类主要是按使用上的要求、煤的质量特性、煤的变质特性等划分。

◆按挥发分固定碳含量要求分类(见表4—26)。

表4—26 按挥发分(Vr)固定碳(c)含量要求分类◆按煤的挥发分、胶质厚度分类(见表4—27)。

表4—27 按挥发分(Vr)胶质层厚度(Y)分类◆按煤的质量特性分类按煤中灰分(A)含量分类:A≤15%,为低灰分煤;A=15%~25%,为中灰分煤;A= 25%~40%,为高灰分煤。

煤的性质

煤的性质

工艺技术一.煤的性质1.煤的元素组成煤的组成以有机质为主题。

煤的工艺用途只要是以煤中有机质的性质来决定的。

煤中有机质主要由:碳(C)、氢(H)、氧(O)、氮(N)、硫(S)五类元素组成,另外一些数量很少的元素如::磷(P)、氯(CL)、和砷(AS)等一般不列入有机质元素组成之内,其中C.H.O 元素占煤中有机质的95%以上。

2.煤的工业分析按国家标准GB212的规定,煤中的工业分析是煤的水分(Mad)、灰分(Aad)、按发分(Vad)和固定碳(FCad)四个分析项目的总称。

利用工业分析结果可初步判断煤的质量,特别是作为燃烧的质量,利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及焦渣特征可以大致确定煤的牌号。

另外,从工业分析数据还可以计算煤的发热量和焦化产品的产率等。

但是为了在工业生产中使用方便,通常还会加上全硫(Sta)和低发热值(Qnet).(1).水分根据水分的结合状态可分为游离水和结晶水两大类,前者又可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两种。

矿物质所含的结晶水或化合水,在煤的工业中不考虑。

煤的水分测定方法多种,我国国家标准采用两种测定发发分别为(1)通氮干燥法,适用于所有煤种;(2)空气干燥法仅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

其重点为:秤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干燥到恒重。

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质量分数(空气干燥基)。

(2)灰分煤的灰分不是煤的一种固有性质,因为煤中并不含灰,灰分是煤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得到的残渣。

在焦化过程中,煤中的有机质部分分解出大量挥发物,故焦炭中的灰分无疑就高于装炉煤的灰分,且焦炭的灰分与培育炉煤的灰分成正比,并可由煤中的灰分及挥发分产率计算出来。

灰分按其存在的形态可分为内在灰分和外在灰分。

内在灰分源于原生矿物质和次生矿物质,很难用洗选法去除。

外在灰分源于外来物质比较容易洗选去除。

灰分的去除方法有缓慢和快速灰化法。

其重点是秤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放入马弗炉中,一定温度下灼烧到质量恒定,以残留物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煤样灰分的测定值(空气干燥基)。

煤的矿物组成

煤的矿物组成

煤的矿物组成煤是天然的化石燃料,它主要由有机物质组成,是一种沉积物。

煤的成分和结构非常复杂,但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纤维素、腐殖质和矿物质。

其中,矿物质是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占煤的10%~20%左右。

以下是煤的矿物组成的详细介绍。

一、煤的矿物质分类根据煤的地质类型和产煤条件的不同,其矿物组成也有所区别。

按照化学成分和形态结构特点,一般可以将煤中的矿物分为非结晶硅酸盐矿物、结晶硅酸盐矿物、硫化物、钙镁碳酸盐矿物、铁矿物和其它鉴定不明矿物等六大类。

1. 非结晶硅酸盐矿物这一类型的矿物不具有典型的结晶形态,主要由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钠、钾、钙、镁、铝等元素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硅石硅石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煤中矿物。

它是由二氧化硅和其他杂质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硅石的颜色和形态多种多样,一般为块状、片状或颗粒状。

硅石会对煤的加工和利用带来一些困难,因为它的存在会使得煤的燃烧性能大大降低。

长英石长英石是一种由钠、钙、铝、硅等元素组成的非结晶体硅酸盐矿物。

它常常与钙长石共现,是西部煤矿中的主要矿物之一。

长英石会分散在煤中,形成一些小颗粒状物质。

长英石含量高的煤质较差,不适合用作工业燃料。

蒙脱石蒙脱石是一种由镁、铝、硅、氧等元素组成的非晶态矿物。

它的颜色有灰色、白色、棕色等。

蒙脱石通常以小颗粒的形态出现在煤中。

这一类矿物具有典型的结晶形态,其形态、颜色和硬度等特征可用来判断煤的品质。

结晶硅酸盐矿物含有较多的硅酸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解石方解石通常呈白色或者灰色,是钙镁碳酸盐矿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种。

方解石对煤的加工和利用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它的存在会降低煤的热值。

方铅矿方铅矿通常呈铅灰色或者褐色,是硫化物矿物中非常常见的一种。

方铅矿对煤的利用没有太大影响,但如果含量过高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白云石3. 硫化物煤中的硫化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黄锑矿等。

黄铁矿黄铁矿是一种含硫的铁矿,主要成分为二硫化铁。

其颜色为黄色或青灰色,会对煤的加工和利用带来一定的影响。

煤质基础必学知识点

煤质基础必学知识点

煤质基础必学知识点1. 煤炭的组成和性质:煤炭是一种含碳量较高的岩石,主要成分有碳、氢、氧、硫和少量氮等元素,含有较高的固体有机物质。

根据其含碳量和热值可以分为无烟煤、烟煤、气煤和褐煤等不同种类。

2. 煤的形成和分布:煤是在地质历史长期的积累和变质作用下形成的,主要分布在地壳上的矿盆中,如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3. 煤的分类和等级:煤可以根据其化学成分、热值和使用特性等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煤种分类、煤系分类和煤炭品位分类等。

4. 煤储层的测定和评价:通过地质勘探和煤层分析等手段,可以确定煤储层的厚度、质量和储量等参数,并对煤炭质量进行评价。

5. 煤的燃烧过程:煤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烟尘、硫酸雾、SO2等大气污染物,同时还会产生煤气、灰渣和煤灰等副产品。

6. 煤的利用和开发: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目前,煤的开发与利用主要集中在石煤气、有机化学原料和煤炭衍生物等方面。

7. 煤炭的环境影响: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同时,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也会导致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

8. 煤炭的清洁化利用:为了减少煤炭燃烧带来的环境影响,目前正致力于煤炭的清洁化利用技术研究和推广,如煤气化、煤海藻生物质合成气技术等。

9. 煤的资源金融化:随着煤炭市场的发展和资本的介入,煤炭资源金融化已经成为煤炭行业的一种发展趋势,通过金融工具对煤炭资源进行投资和融资。

10. 煤炭行业的政策和管理:为了规范煤炭行业的发展和减少环境影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管理措施,如煤炭资源税、煤炭企业准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

煤的综合利用--苯

煤的综合利用--苯

实验测得苯中六个碳碳键的键长完全相等 苯中平均化的碳碳间键长: 1.4×10-10 m
烷烃 C C 键 键长: 1.54 ×10-10 m 烯烃 C C 键 键长: 1.33 ×10-10 m
请思考: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总结
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 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独特)的键。
Michael Faraday ( 1791﹣ 1867)
苯的物理性质
1、颜色:无色;状态:液体;气味:特殊气味。 2、熔点:5.5℃;沸点:80.1℃(用冰冷却, 苯凝结成无色晶体)。 3、密度:比水小;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 有机溶剂,本身也能溶解其他一些物质。 4、毒性:有毒。
算一 算
法拉第发现苯后,对苯的组成进行测定: 他发现苯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 中碳的质量分数为92.3%,苯蒸气密度为 同温同压下乙炔气体密度的3倍,请确定 苯的分子式。
反映
用途
学习所 有元素 化合物 的思维 方法。
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发 现 问 题
结合 已知 事实
提 出 假 设

不符合(重新假设)

符合(假说基本成立)


实 验 验 证 假 设
发 展 理 论
苯的凯库勒式讨论
凯 库 勒 式
矛盾1:不能解释苯为何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和溴水褪色 矛盾2:
与 -CH3
-CH3
性质完全相 -CH3 同,是同种 -CH3 物质。
观察苯 分子结构, 思考苯分子 有几种断键 位置?会发 生何种类型 的反应?


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泽暗淡,主要为暗煤,镜煤和亮煤含量小于20%,有时
有少量丝炭和矿物质。通常成块状、致密、坚硬、韧性大、 密度大,内生裂隙不发育。镜质组含量一般低于40%,惰质 组含量可达50%以上。矿物质含量相对最高。
2.1 煤的岩石组成-褐煤的岩石类型
根据煤化程度,褐煤可以分为软、暗、亮褐煤三个煤级。
其中后两者统称为硬褐煤。因亮褐煤的宏观特征与烟煤近似,
2.1 煤的岩石组成-宏观煤岩组成(烟煤)
镜煤vitrain:光亮、均一、常具有内生裂隙的宏观煤岩成分。
识别标志:煤中颜色最黑,光泽最亮,成分均一,性脆,贝壳状断 口,轮廓清晰,垂直于条带的内生裂隙发育
分布特征:一般以条带状、透镜状出现,厚度几mm至1~2cm
性质:V、H含量高,粘结性强,矿物质含量少
2.1 煤的岩石组成-有机显微组分(硬煤)

镜质组:也称为凝胶化组分,是腐植煤中最主要的显微组分
(50-80%)。由植物中茎、根、叶及薄壁组织细胞壁的木质纤
维组织经过凝胶化作用形成。(无)烟煤中的镜质组的前身 是泥炭和褐煤中的腐植质,是经历腐植化、凝胶化作用而形
成的。
可分为结构镜质体、无结构镜质体(均质镜质体、基质 镜质体、团块镜质体以及胶质镜质体)、镜屑体。 Δ 腐植化作用:在有氧条件下,植物细胞壁的木质纤维素首先 受到腐木菌等真菌的侵蚀,后受到喜氧细菌的作用,形成黄
2. 煤的物质组成
2. 煤的物质组成
内 容 提 要
1.煤的岩石组成
2.煤的化学组成
2.1 煤的岩石组成-宏观、微观特征
煤是由古代植物死亡后的残骸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
化学和地球化学作用转变而成的固体可燃有机矿产。 从岩石学观点看,煤属于沉积岩,是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
因其岩相组成的复杂性,可从宏观和显微两个尺度分析其组
藻类体、叶绿素体、渗出沥青质体以及碎屑稳定体等

惰质组:褐煤的惰质组分为五个显微组分,其中丝质体、半
丝质体、碎屑惰质体三种组分与硬煤形态、性质类似,而粗
粒体、菌类体与硬煤有一定区别。
2.1 煤的岩石组成-有机显微组分的显微镜下特征
显微镜下鉴别煤片的方法:
透射光下对煤的薄片的观察:
鉴定标志主要是透光色、形态、结构等。主要用于鉴别 显微组分、确定煤级或成熟度。
成。 1、煤岩学概念 用岩石学的观念和方法研究煤的组成和性质
2.1 煤的岩石组成-宏观、微观特征
2、煤岩学的研究方法 宏观方法-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煤,根据其颜色、条痕色、光 泽、硬度、断口等特征,识别显微镜来研究煤。可附加透射光、反射光、荧光
下进行研究。煤样制备分薄片和光片 超微观方法-电子显微镜、气象色谱、核磁共振、X衍射、光 电子能谱 宏观煤岩特征: 用肉眼能够鉴别的煤的特征 显微煤岩特征: 显微镜下才能鉴别的煤中有机质结构组成单元
2.1.1 煤的岩石组成-宏观煤岩组成(腐植煤)
2.宏观煤岩成分(lithotype )
基本概念:
煤岩成分:肉眼可以区分的基本组成单元。
Stopes(1880~1958 ),煤岩学家,古植物学家,现代煤岩学奠 基人)首次对具有一定厚度的条带状烟煤进行岩石学类型划分, 分出镜煤、亮煤、暗煤和丝炭,ICCP称之为煤的岩石类型。 张群等根据光泽和其它物理性质如颜色、断口、裂隙的发育 程度,可分为镜煤、亮煤、暗煤和丝炭。其定义中的亮煤以基 质状(煤层或煤分层中亮煤为主)和条带状(暗煤为主)两种 形式,因此与Stopes分类有一定的差别。
2.1.2 煤的岩石组成-宏观煤岩类型(烟煤)
3.宏观煤岩类型 (macrolithotype) 按照煤的总体相对光泽强度划分的类型,是煤岩成分 的自然共生组合的反映。
宏观煤岩类型
光亮煤bright coal
光泽
光泽强
镜煤+亮煤
>80% 80—50% 50—20 %
半亮煤semibright coal 光泽较强 半暗煤semidull coal 光泽较暗
褐煤的岩石类型组和岩石类型划分方案(ICCP,1986)
岩石类型组 岩石类型 (结构) 条带状煤 碎屑煤 (Attritic coal) 岩石类型的种* (凝胶化、腐植化、腐植凝胶含量) 褐色弱凝胶化煤
黑色凝胶化煤
黄色非凝胶化煤 褐色弱凝胶化煤 黑色凝胶化煤
非条带状煤
木质煤(Xylitic coal) 丝质煤(Fusitic coal)
反射光下对煤的光片和煤砖光片(粉煤光片)的观察:
鉴定标志除反射色、形态和结构外,还有突起。确定煤 级或成熟度,显微组分的定量统计以及通过反射光率谱确定 煤的物质组成和结构信息。 荧光下对光片、薄片的观察: 鉴定标志为荧光强度及变化。确定煤级或成熟度、低成 熟度煤的有机显微组分定量统计。
2.1 煤的岩石组成-有机显微组分的显微镜下特征
高矿物质煤 (Mineral rich coal)
GB/T12937-1995中划分为:
木质煤(木煤>10%)、碎屑煤(木煤、丝炭均小于 10%)、丝质煤(丝炭>10% )和矿化煤。
木煤:轮廓清楚的腐植化植物组织残体,相当于镜煤。
2.1 煤的岩石组成-显微煤岩组分
镜质组/体vitrinite 惰(丝)质组/体 inertinite 有机显微组分 壳质(稳定)组/体 exinite, liptinite 腐泥组sapropelinite 显微煤岩组分 Maceral 粘土矿物 硫化物 无机显微组分 氧化物 碳酸盐 硫酸盐
因此可借用烟煤的宏观分类术语。 而软褐煤的的岩石类型划分方案较多,大致有两种: 根据木煤的含量并考虑层状结构的明显程度。德国学者分为木 质煤(含木煤4%)和非层状煤(含木煤4% );或明显层状
煤、层状煤、中等程度层状煤和非层状煤四种,植物残体含量
分别为40~50%、 25~40%、 10~25%、<10%。 根据相对光泽强度。澳大利亚学者将褐煤划分为浅色、光亮、 半亮、半暗和暗淡煤。

结构镜质体-1 结构镜质体-2
碎屑腐植体 腐 质 组 无结构腐植体
基质镜质体
均质镜质体 胶质镜质体
碎屑镜质体
镜 质 组
无结构镜质体
团块镜质体
2.1 煤的岩石组成-有机显微组分(褐煤)

稳定组:与硬煤相比,增加了叶绿素,但其在褐煤中也比较 罕见,由植物的叶绿素色素颗粒及透明质格状基质组成。 可分为孢子体或孢粉体、角质体、树脂体、木栓质体、
① 结构镜质体1
胞腔呈圆形,椭圆形,方形,纺锤形胞腔排列 整齐,胞壁不膨胀或稍有膨胀。
② 结构镜质体2
胞壁膨胀,胞腔压扁呈短线状,胞腔变小, 大小不一,排列不规则
1
2
3 1、2—结构镜质体1; 3、4 —结构镜质体2
4
2.1 煤的岩石组成-有机显微组分的显微镜下特征
镜质组-结构镜质体
结构镜质体,胞腔充填 树脂体,透射光70×, 山东兖州C2
2.1 煤的岩石组成-有机显微组分(褐煤)

褐煤的显微组分可分为腐植组、稳定组、惰质组,与硬煤的 镜质组、壳质组、惰质组相当。 褐煤腐值组与硬煤镜质组的对比
亚组 结构腐植组 褐煤 组分 结构木质体 腐木质体 细屑体 密屑体 碎屑凝胶体 均匀凝 均质凝胶体 胶体 凝胶体 纯凝胶体 多孔凝胶体 鞣质体 团块腐植体 假鞣质体 硬煤 亚组分 结构腐木质体 充分分解腐木质体 亚组分 组分 结构镜质体 组
暗淡煤dull coal
光泽暗淡
≤20%
2.1 煤的岩石组成-宏观煤岩类型(烟煤)
说明: 1)煤级和成因类型相同,才能进行光泽强度对比; 2)新鲜面,不考虑具体光泽;
3)相同煤层中光泽最强的镜煤为参考标准;
4)最小分层厚度为3-10cm,视煤层厚度而定;
5)若遇到原始结构或构造破坏严重的构造煤,煤岩成分难
2×2cm,H=0.02mm
D=2cm,H=1.5-2cm
2.1.1 煤的岩石组成-宏观煤岩组成(腐植煤)
1.宏观煤岩分类系统 国内外对腐植煤的宏观组成划分的方案很多,从级别划分来说: 一级分类系统: 将煤只划出煤岩成分 或煤岩类型; 两级分类系统: 煤先划出煤岩成分, 再根据其组合特征划分 出煤的宏观类型。
镜质组:
透光色为橙-橙红色; 反射光下灰色,无突起,油浸反射光下呈深 灰色。煤级越高,反射色越浅,高煤级烟煤和无 烟煤中呈白色;
具弱荧光或不具荧光,其中基质镜质体的荧
光性最为明显。
结构镜质体 按细胞保存程度和形态特征划分 无结构镜质体 碎屑镜质体
(1)结构镜质体
保存有植物的细胞结构 ,胞壁、胞腔清晰可辨。
腐酸、黑腐酸以及腐植酸盐等腐植物质的过程。
2.1 煤的岩石组成-有机显微组分(硬煤)



丝质组:也称惰质(性)组或丝炭化组分,是腐植煤中第二位 常见的显微组分。由植物残体中的木质纤维组织经丝炭化作 用形成的。 可分为丝质体、半丝质体、粗粒体、菌类体和惰屑体等 6种显微组分。 壳质组:也称稳定组分,是腐植煤中常见的显微组分。由成 煤植物中化学稳定性强的组成部分演化而来,包括树脂、孢 子、花粉、木栓层、角质膜等。 可分为孢子体或孢粉体、角质体、树脂体、木栓质体、 藻类体、荧光体、沥青质体、渗出沥青质体以及壳屑体等 腐泥组:也称腐泥化组分,是腐泥煤最主要的显微组分。 由藻类等低等植物遗体在还原环境中经腐泥化作用转变 而成,可划分为藻类体和腐泥基质等。
来源:主要由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经凝胶化作用形成。 组成:显微组成单一,是一种简单的宏观煤岩成分。主要是植物的 木质纤维组织经凝胶化作用而形成的镜质组,其中大多为结构镜 质体,均质镜质体。
2.1 煤的岩石组成-宏观煤岩组成(烟煤)
丝炭fusain:丝绢光泽、纤维状结构、性脆的宏观煤岩成分。 识别:外观像木炭,颜色黑灰或浅灰,纤维状结构,丝绢光泽,疏 松多孔,无粘结性。质轻者性脆,易污手;质重者,被矿物充填。 以具有植物细胞结构的丝质体和半丝质体为主。 分布特征:一般以扁平透镜状分布,厚度1~2mm至几毫米,有时能 形成不连续的薄层,个别地区,丝炭厚度可达几十cm以上 性质:致密坚硬,V、H低、C高,无粘结性,可选性差,孔隙度高, 吸氧性强,丝炭多的煤层容易自燃 来源:主要由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在多氧缺水环境中经氧化而成或 由于森林火灾形成。 组成:显微组成单一,主要是丝质体组成,是一种简单的宏观煤岩 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