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教”为“导”激活数学课堂
激活数学课堂,促进自主学习
教育事} 研 论舌 云 。 、 , 。 v 札
漱 洁数 课 堂 , 健过 自 主 习
李 刚 江 苏省 太仓市浮桥镇 时思小学
《 基 础教育课 程改革 纲要》 指出: “ 改变课 程实施 过于强调接受学 习 、 死 记硬背 、 机械训练 的现状 , 倡 导 学生 主动参与 、 乐于探索 、 勤于动手 , 培养学生搜集和 处理信 息 的能力 、 获取新 知识 的能 力 、 分析 和解决 问 题 的能 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一 目标使“ 改变学 习方式 , 倡 导 自主性学习” 成了这场改革 的一个亮 点。 如何 引导学生 自主学 习 , 提高学 生学 习能 力 、 创新 能 力, 达 到试点 改革 的培养 目标 , 使 学生从 “ 学会 ” 变成 “ 会学 ” ? 笔 者就所从事 的数学学科教学谈谈对培养学 生 自主学 习能力的几点看法。 创设情境 , 引导参与 课堂 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 要促使他们喜 欢这 种 场所 , 必 须 改变那 种 “ 老 老实 实 听课 , 规规 矩矩 发 青” 的传 统要求 , 创设合理 的情境 , 密切联 系学 生的现 实生 活 , 运用学生关注的感兴趣 的实例作 为认 识的背 景, 激发学 生 的求 知欲 , 这样 才能使 学生感 受 到数 学 就 在 自己身边 , 生 活 中充满 了数学 , 从而 以积极 的心 态投入学 习 , 真 正做到 主动参 与。 1 . 悬念情 境 , 激发 主动参 与 。良好 的开端是成 功 的一半。教师不但要提 出可供学生思 考的问题 , 更应 该在每节课 的开头创设悬念情境 , 设 置教学 内容和学 生 内在需要 的 “ 不平衡 ” ,以激发学生 主动探 究 的兴 趣 。如在教学“ 年、 月、 日” 时, 可以这样 导人 : “ 同学们 喜欢过生 日吗?” 学生都会高兴地 回答 : “ 喜欢 !” 接着 提问几个学生 : “ 你J L 岁 了? 过了几个生 日? ” 学生依 次 回答后 , 再说 : “ 同学们 , 一般一 个人有几岁 , 就会过几 个生 日。可是小强满 1 2 岁 的时候 , 只过 了 3个生 日。 这是为什么呢?想不想知道其 中的奥秘?” 这时, 学生 情绪高涨 , 一种强烈 的求 知欲油然而生 。教师就要抓 住学 生迫切求 知 的心情 , 及 时地导入 新课 , 使 这种学 习热情贯穿整堂课 的始终。 2 . 问题情境 , 诱发积极投 入 。学生 每天都要 面临 许 多问题 , 究 竟什么样的 问题才是数学 学习中必须解 决 的问题 呢?这样 的数 学问题有两个显著 的特 点 : 一 是 障碍性 ,即学 生不 能直接看 出问题 的解法 和答 案 , 必须经过 深入的研究与思考才能得 出其结果 ; 二 是可 接 受性 , 即能激起学 生的学 习兴趣 , 学生愿 意运用 已 掌握 的知识技能来解决 。 因此 , 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 , 把 握教材 的脉络 , 研 究学生 的认知特 点 , 依据 学生 的 发展规律来创设 “ 问题解决学 习” 中的数学问题 。 3 . 成功情境 , 激 励再 次参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 “ 成功的体 验是一种 巨大 的情绪力量 ,它可 以促进学 生好好学 习的愿望 。” 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 尤其是学
践行“行知思想”,激活数学课堂
的精髓所在 , 这正是现代教学所要的教学艺术 。
2 . 课 堂导入 的开放性 。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小学生 , 集 中
注意 的时 间短暂 , 稳定性差 , 分 配注意的能力弱 , 注意的范围小。 在导入环节 中, 可根据不同的教学 内容和学生好动 、 喜欢做游戏
培养的三种能力之一。 我 国也强调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 。 在小学 数学教学 中加强操作 , 让学生摆 、 拼、 剪、 制作、 测量 、 画 图等 , 有 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 从而促 进其 “ 五育” 的全面发展 。 2 . 实践活动可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
、
如何进行课前情境的创设
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 , 激发他们 的求 知欲望 , 能诱发他们全身 心地投入学习。只要我们是教育的有心人 , 一定都能为学生 的发
展 注 入 鲜 活 的 能源 。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 生活即教育” 的教育思想, 他指 出教育 的
根本 意义在于 “ 生活之变化 , 生活无时不 变 , 即生活无 时不含有
教育 的意义” 。 有 了生活教育 , 就能 ” 随手抓来都是学 问” 。 因此我
们要让学 生明 白学习在生活 中的重要意义 ,可 以把教学 和生活
3 . 讲故事 。低年级的学生 , 都很喜欢 听成人给他们讲一些小 动物 的故事 。每次上新课 , 可根据教材的内容 自编一段故事 , 再
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 的提 问, 以此 导入新课 。例如 , 在教学“ o的
一
个问题 , 一个看似很平常的问题开始的。“ 同学们 , 你们爱看什 减 法计算 。 总之 , 我们要精心创设学生积极思维 的情境 , 才有 利于唤起 学生的注意力 , 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 。
激活数学课堂、锻炼学生思维
激活数学课堂、锻炼学生思维摘要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给以思维产生的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留给学生思维的时空,延迟判断。
二、培养思维的严密性。
三、培养思维的的多样性。
教师就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将要学习的或正在学习的内容。
四、注重思维的递进性。
在教学中分化难点是我的最爱。
问题由易到难更加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激发他们探索规律的兴趣。
总之,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要争取让学生做到三点:敢想、敢说、敢做。
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数学思维严密逻辑递进多样锻炼有人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作为一名有较长工作经验的初中数学老师,我深深的感到数学教育的一个误区就是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思维结果的数学教学,过分偏重于数学知识的工具性,忽视了它在发展思维方面的智力价值,削弱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得学生见到题就找套路,对题型。
找不到题型就一片茫然。
这样的教学学生怎么会真正找到开启数学殿堂的钥匙呢?数学如果只是学会曾经有过的解题方法又怎么会进步呢!北京大学张筑生教授曾谈过一种看法:“数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方式的科学。
”因此,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自然地应当表现为,不仅要教授数学知识,而且把知识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给以思维产生的空间课堂实践中要把教师和学生一起摆在探索者的平等位置,把课程定位为引导学生的思维的发现,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
这样就会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课变为主动的求索,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有了“乐而好学,学而有获”的体会,也使学生逐渐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留给学生思维的时空,延迟判断,有问题让学生思考、有话让学生说、有疑惑让学生辩,有困难让学生上是十分重要的。
要在引入新课时,留有空白;传授知识时,创设空白;解题时,创设空白;在思维障碍处,创设空白;挖掘隐含条件时,创设空白;探索规律时,创设空白;解题后,创设空白。
激活数学课堂活力的有效“处方”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 :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需要 。 因此 , 教 师 可根 据教 学 内 容编 制 出一 些生 动有 趣 的 故 事, 借助 多媒 体通 过图像 的形色 、 声光 的动态感知 , 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 兴趣 。 如在教学“ 分 数 的 意义 ” 时, 教 师 运用 三维 动 画 技术 , 以 童话 故 事 的形 式导 入新 课 : 孙悟空拿着一把米尺问猪八戒 : “ 你 能用这量 出我的 金 箍棒 有 多 长 吗 ? ” 猪 八戒 拿 起 米 尺 边 量边 数 : 一米、 二米 、 三米……量 到第 四米时 , 猪八戒 犯难 了, 剩 下 的 不 足一 米 怎 么 表示 呢 ? 此 时 教 师暂 关 机 , 利 用 常 规 教 学 手段 , 指 出一 名 学 用 米 尺量 一 量 黑 板 的 长度 , 让 其 他 同 学人 人 动 手 , 用 直 尺 量 一量 桌 面 的 长 度 , 都 会 遇到猪八戒遇到的问题 :不够一米或不够一尺的长 度 该 怎样 表 示 ? 使 学 生认 识 到 生 活 实 际 中确 实 存 在 着 这 些 问题 , 怎 么办 ? 以引 起 急 于解 决 的 悬 念 , 激 励 学生的问题意识 , 鼓励学生进行推测和猜想 , 让学生 通过实践 自己去拓展数的范 围。此时教师认真设置 问题 , 组 织 学 生广 泛 讨 论 自 己的见 解 , 同 时教 师要 耐 心听取学生 的看法 , 保护 、 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 的发 展 。讨 论 之后 , 教 师边 评 价 小 结边 开机 , 画 面上 出现 孙 悟 空 指着 猪 八 戒 的 脑袋 说 : 这 就要 用 到 分 数 。 你 想 知道什么叫分数 吗? 这样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 创设 了教学情境 , 激起学生 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总之 ,数学知识蕴含着许 多能激起学生兴趣 的 因素 ,教师要充分挖掘 ,并把它体现在教学 活动 之 中, 才能激发学 习数学 的兴趣 , 从而提高教 学质量 , 让 数 学 课 堂 更加 充 满 活 力 与 生机 。
激发学生参与 激活数学课堂
激发学生参与激活数学课堂在数学新课改中,教师和学生都转变了观念,也取得了一些课改成果。
数学学习从以获取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从以“定义、公理——定理、公式——例题——习题”的形式呈现转变为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基本模式展开内容。
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重视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数学本身是一门内容抽象而枯燥的学科,因此,如何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把“要学生学数学”变成“学生自己要学数学”,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学好数学的保证,如果能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怀着极大的兴趣希望,知道数学的魅力何在,作用有多大,我们的数学教学将变得更有意义。
我认为成立数学兴趣小组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数学应用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很好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有效的方式,把数学是有用的,有用在哪些方面等思想通过不同主题的活动进行展示,针对学生心理联系所学教材内容进行相关内容背景介绍,将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进活动过程,全方位向同学们介绍数学,形成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习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
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竞赛;设置愉快情景等,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
坚持这样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重视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想要学生多参与,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强趣味性、适应性、活动性、科学性等。
1、趣味性。
要创造情境,因势利导,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兴趣,乐于实践,寓学于乐,融乐于学,使每一个学生都有用“武”之地。
如何激活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现新课程理念 ,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 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
、
注重实践操作, 让学生动起 来
学生是否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看学生在 数学 活动 中是
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 当中。如果学生没 有生 动参与到 课堂中。教师讲得再精彩 , 课堂也没有生机和活力。只有学 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 数学课 堂才能焕发生命 的活 力。比如 ,
这也是学生思维独创性 的表现。我们允许不同认知水平 的 学生采用不同抽象程度 的计 算方法。思维过程的多样化为 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体 验学 习的成功搭建了平 台,有效地
激发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 , 树立了信心 。 三、 丰富评价方式 。 让 学生爱学习 教学评价不能只关 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更要关注学生 的学习过程 , 注意对学 习情感 、 意志 、 能 力等 方面的评 价 , 帮
首先评价的主体要 多元 , 可 以由教 师、 学生 、 家长 、 同学 评价 。评价的方式要多样 , 可 以书面考试 、 口试 、 课堂观察 、
们说 : “ 因为它们都是好朋友 ,你们 今后 会经常和它们见 面 的。” 在整个 活动 中 , 学生兴趣盎然 , 当让学生用橡皮筋 在钉 子板上 围一个平行 四边形时 , 尽管遇到 困难 , 但还是跃跃 欲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他们探索 的过程 ,学生获得 数学知识是他们 “ 做数学” 的结果。新教材在计算教学中 , 没 有统一标准 的算法 , 而是 按照学生计算的需要 , 激活学生原
有的知识经验与方法 , 通 过有 效的活动 , 重新 组织 自己的认
课 堂 实 践
X U E S H E N G Z H I Y 0 U
如何激活数学课 堂 , 提高课堂效率
福建 省永安 市北 门小 学
激活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激活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摘要】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关键词】激活课堂;小学数学;提高效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始终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即教师教得“活”,善于创设“学”的空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即学生学得“活”,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潜能得到开发。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小学生,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乐意走进课堂学数学,才会激发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激活课堂教学的目的呢?一、鼓励质疑,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疑是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
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有创见,必须从教师问学生走向学生问教师、问学生、问自己,最终能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这里要处理好三点:首先要创设诱发学生质疑的情境;其次,要教会学生善于质疑;最后又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如,教学“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时,例1的数量关系是“单产量×数量=总产量”,例2的数量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小结,引发学生质疑。
(创设诱发学生质疑的情境)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例1和例2有什么不同?”我首先鼓励他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对学生质疑的鼓励)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例1、例2的数量关系,分别针对什么讲的?”(让学生学会质疑和释疑)使学生明确了例1与例2不同的地方,又懂得例1和例2都是讲“每份数×份数=总数”的问题,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开展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
激活数学课堂 赋教学以活力
学生 的生 活经历 、经验积 累 、 知水平 、知识 背景 、 维方 认 思 式等 往往不 尽相 同 , 由此 而产生 的生 生间 的争辩 常常 可 以激起 更 多学生 的思 维火 花 ,引起史 深入 思考 和更广 泛 的讨论 , 从而 促进 更高质 量 的理解 。在 教学过 程 中 , 我们 老师 要善 于抓住 学生 的思 维特点 , 对具体 内容充分 估计 学生 的思维 可能性 , 妙地设 置 针 巧 善 意 “ 阱” 自然引 发生 生间 的争辩 。 陷 , 2 .组 织探 索交流 ,促进 有效 互动 学 习需要 独立 的思 考 , 需 要伙伴 的合 作。每 一个 学生 自主 也 性 学 习的质量 是合 作学 习实效 性 的基础 。 每个 学生 是否 经过 自身 充 分 的思考也 是实 现有效 交流 的前 提 。而在 与其他伙 伴 紧密 、 丰 富 的合作 中有 更多 的时 间和空 间交 流 自己的所 思所想 , 助于 学 有 生更 深层 次 的探索 和发现 , 有利 于学 生在认 知 、 也 心理 、 感几 情 方 面获得 成功 的体验 。所 以 , 教学 过程 中 , 师要 充分认 识 到 在 老
因此 , 数学课 堂教 学 中 , 在 教师 要努 力把教 材 中的知 识点根
据 学生 的知识 经验和 生活 经验进 行组 织再创 造 ,创设 有针对 性 、
趣 味性 的教学情 境 ,让 学生在 轻松 愉快 的氛 围中 ,学 习知识 , 发 展 能力 ,培养 学生 的学 习兴趣 。通 过创 设情境 ,把知识 赋予 到学 生喜 闻乐见 的情 境 中 , 让学 生在 情境 中进行 数学 学 习活动 ,从而
【 关键词 】 课堂
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激活数学课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有效方法
新时代的素质教育热潮滚滚,推动着教育改革的迅猛发展.在崭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常常思考:我们的教学如何改?怎样变静态为动态?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引导孩子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什么教学策略可以引发情趣,激活课堂,让孩子们活力四射、灵感起飞,思维无限伸展,自由畅然飞翔?如何让孩子们在那一节节充满激情和快乐的魅力课堂自主投入,遨游知识的海洋,积极探索科学奥秘?基于以上思考,我们觉得“如何打造活力课堂,引导高效学习,力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让孩子们放飞思维的翅膀”就成为课程改革范畴中值得研讨和探究的重量级课题.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几年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践行课程改革已有几年光景.如上的思考驱动着我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尝试了很多,总结了很多.仅就我在多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践行体验和感悟来说,“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能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兴趣,激活课堂,是有效指导学生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上好策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让公式更好记初中阶段,学生所要记忆的数学公式开始慢慢增多,且概念庞杂,一时间初中生很难招架.所以,学习多了杂了,他们的思维势必会出现混乱不清的局面.尤其是一些理解力、记忆力偏差的学生,他们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一块短板,还会严重影响整体教学质量.那如何让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更深刻、更扎实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提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其中,所谓一题多解,我们可以理解为:同一个问题通过多个渠道、多个方法、多个途径来解决.再或者,即使是同一个问题,答案却是不唯一的,而是多元的,不同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却全都合理,这属于开放性问题理念.而在初中课堂实施“一题多变”,就是把课本上的例题或习题通过合理的变式,或改变条件、改变结论、改变图形、改变数据、引申知识运用、拓展含义,以有效实现一题变多题,达到训练形式多样化和多元化,继而达到课堂教学举一反三的目的.以“平方差公式”的教学为例,在展开教学之际,我是这样进行引导的:“孩子们,我们学过多项式乘法了,下面请每个小组都写出两个‘两个二项式相乘’的例子在题板上.”听到我的要求,学生们纷纷开始动脑举例.这时,我继续说:“之后请大家观察一下两个二项式相乘的算式,在没有合并同类项之前有几项?”学生们异口同声说4项,我表示赞同,然后话锋一转:“那么,如果现在我们合并同类项,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说到这儿,学生们立刻感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激活数学课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有效方法汤润华甘肃定西市通渭县通和初级中学743300[摘要]时代发展需要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改革课堂教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兴趣,激活课堂,是有效指导学生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上好策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教学引发学生尽兴探知,可谓趣味引导减负增效.[关键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活力课堂*注院基金项目:2013年度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减轻学生负担”(课题批准号DX [2013]GHB084)成果)35好奇,我则顺势打出几行字引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两个二项式相乘,在合并同类项以后,结果只有三项?还是两项?请各小组广泛交流,探究讨论”.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探究热情被激起,积极投入到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中.经过孩子们的探究学习后,得出了“两个二项式相乘,得出的结果合并同类项后,积可能是二项式.当相乘的两个乘式是‘两数之和’‘两数之差’时,得到的积合并同类项后一定是二项式”的结论,继而推导出平方差公式.像这样的教学方法,孩子们对公式的记忆会更加深刻、牢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让例题更形象在教学中,“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可以让孩子们放飞思维的翅膀,灵动智慧的光芒,继而实现多元化理解问题、多渠道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把抽象的新知识通过旧知识的变化迁移出来,引领孩子们顺势探究;还可以让困难的问题变得简单化、明了化,从而降低学生的负担和压力,提高他们的探究热情与信心.而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新教材给我们教者带来了很多的拓展空间.尤其是一些相关例题,都具备情境化、多样化、开放性的特点,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这样一个或几个教材例题通过变式和变通,演变成几个或更多个题目来探究.而且,知识是静态的,学生的思维是活动的,所以,一道例题在手,教师若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动学生思维的窗扉,引导他们从不同侧面和各种角度去观察、分析、考虑,就能寻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那将是教学的最大成功.初中三年级有这样一道例题:一个圆锥形麦堆,底面周长是25.12米,高是3米.把这些小麦装入一个底面直径是4米的圆柱形粮囤内正好装满,这个圆柱形粮囤的高是多少米?在解答这道例题前,我首先将其进行了情境化,然后结合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请大家结合已学知识思考一下,你们可以通过几种方法来求出答案呢?”通过我的提问,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好胜心纷纷被激发,他们纷纷开动思维、着手演练,从而让课堂得以升华.通过学生的片刻探究,他们纷纷汇报出两种不同的解法:解法一,圆柱粮囤的体积和麦堆的体积相等,所以先求出麦堆的体积,然后直接与圆柱粮囤的底面积相除,从而得出粮囤的高度;解法二,根据麦堆的体积和圆柱粮囤体积相等的关系列方程,从而求解.当两种解法都被大家认同后,我又延伸、讨论:哪种方法是最佳的解决方法?学生们积极阐述自己的看法.像这种一题多解的习题演练方法,不仅能活跃初中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还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让练习更有趣合理的习题演练是巩固初中生对所学知识应用能力、使用能力的关键途径.所以,在学完某项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必须及时创设合理的巩固性习题,以加深初中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一来,还可以间接激发他们的探求热情,延伸他们对知识点的思考,从而让数学教学的真谛得以呈现.此外,在创设练习题时,我们还可以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出满足时代性、教学性、思维性的习题,并适当参入竞争机制,从而引发初中生的探究欲望与学习热情.在这个基础上,实施一题多变的做法不失为一种知识拓展和应用扩展的好方法.比如,改变原有练习题的条件,那么结论将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保留练习题的原有条件,将结论做一下变动,那么该如何证明这个过程等.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改变,不仅会让习题更具趣味性和探究价值,还能唤醒学生的探索积极性,从而让智慧在课堂中张灯结彩.在此,我们不妨举个“地板铺设”的例题,做法是引导学生剪六个完全一样的任意三角形,并把它们密铺在一起,然后提出问题:“若用正多边形来铺地板,可以吗?需要注意什么?有多少种拼法?”创造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后便引导学生在题目变化后展开进一步的探究,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探究热情,从而将正多边形铺地板的拼接原理构建出来.在这个基础上,我继续变化题目条件:“如果采用的是正五边形或正十边形的地砖,可不可以把地板铺得密集而不留缺口呢?”这样,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延伸和变化,探究活动将会慢慢延伸到教学本质,继而得出更多的答案.由此可见,一题多变很到位地培养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递进性,而且整个过程是一个操作性探究的有趣过程,孩子们在探索过程中津津乐道,收获不小.综上所述,数学不仅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同时还是变通的.初中数学天地广阔,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例题还有很多、很多,如果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有针对性、有意识地去探索、研究和分析,那我们就会发现很多例题、很多练习题都可以作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原型进而拓展开来,如此这样,举一反三的多变多解式趣味性探究教学将卓著实效、美不胜收.我们还可以利用可拓宽可展开的题目,细致观察、深入分析,然后打开解决问题的诸多思路,或者求其变式而增设训练强度,并将其带到课堂上,这样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大课堂的容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技能,特别是自主探索、创新思维的能力.此外,“多解而归一,多变求多法”的课堂教学形式也非常利于激趣、引导、激活课堂,那活力奔放探研涌涌的课堂,一定会让我们收到举一棋而胜全盘的教学效果.36。
激发学习兴趣 激活数学课堂
一
种 负担 , 而 是一种 享受 、 一种愉 快的体 验 , 学 生会越 学越 想 学、 越 爱 学, 有兴趣 的学习就会收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 那 么, 在小学数学课 堂教 学中 , 如何 激发学 生的学 习兴 趣 , 使他们 自觉地“ 介入 ” 教学的全过 程, 主动 、 积极地 学好数学呢 ?我认 为可 以这样做 :
发展 。在孩子 学会用 心品味经 典的 同时一定 能读出聪 明的脑袋 , 读出 精彩 的人生。
激 发 学 习 兴 趣 激 活 数 学 课 堂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秀山镇六一小学 奎洪波
孔子 日: “ 知之者 不如好之 者 , 好之 者不如乐之 者 。” 古 往今来 , 凡 是有成就 的人无 不对 自己所 从事 的活动 有着强 烈的 、 浓 厚的兴趣 。教 学实践 证 明, 学生一 旦对 学习产生 了兴趣 , 学 习活 动对他 来说 就不 是 些 学生脱 口而 出: “ l 2 小 时” 。 我不置可否 , 而 是让学生 根据算理进 行
我用一些 非语言 的信号 与学生交流 : 交换眼 神、 侧身倾 听、 举 目凝 视、 含笑 点头 、 轻轻抚 摸头 、 握握手 等信 号让鼓 励像春 雨 一样“ 润物 细 无 声, 随风潜 入夜 ” 进 入学生 的心 中。让 学生 明 白了我对他 们的支 持、 同意。我更 不吝啬对他们 的直接表扬 与肯定“ 你读得真有 感情 ! ” , “ 我 被 你感动 了” , “ 你读 得字正腔 圆 你读 得入情入 境 ”等话 来激发 了学 生读的欲望 。更 让他 们在鼓励 中渐 渐热爱听 了、 在 鼓励 中热 爱读 了。
品、 相声 、 课本剧 。同学们在欢笑 中、 在感动 中、 在思考 中品味着经 典 , 体 味着生活 。 3 、 利用每天 的常态语文课进行 朗读训练 。 我经 常范读课文 给学生 听, 让他们 听 出文 中的语气和 情感 , 自己模仿着 去读 。另外 , 引 导学生
激活数学课堂生命活力的有效
激活数学课堂活力的有效“处方”辛集市里厢中学陈巧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更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认识到授之以“渔”的重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往往落实不够到位,我们总是会看到教师“一厢情愿”的行为,教学内容局限课本,教学过程预设过多,学生活动有形无实等,导致课堂上学生在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收获有所欠缺。
首先在最基本的“阵地”中,如何激活课堂,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组织者,其行为显得尤其重要。
这里所指的“激活课堂”,是课堂中通过师生互动突出数学本质,暴露数学思维活动,着眼于“活”而非“热闹”。
针对教师行为,可以外显为:安排教学内容时,注重基于教材做科学处理;教学过程预设充分,灵活调整,弹性留白;教学方式上,勇于放手,鼓励探究发现。
学生的行为则表现为深入参与,勤于反思,善于质疑,讲究质量。
一、注重教材内容的“兴趣化。
一般情况下,一堂课的前三至五分种,学生还没有完全从课外游戏中转移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此时,他们的精神状态都比较兴奋,这时,如果开门见山地就讲授新的知识,将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了能给学生一个强烈的刺激,由极度兴奋的精神状态转移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上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导入新课。
在讲授“代数式的值”时,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你想知道你将来能长多高吗?”“请看身高的预测公式:男孩成人时的身高为:)923+yx,其中x表示父x;女孩成人时的身高为:2.0(÷÷.108+y2)(⨯亲的身高,y表示母亲的身高。
”学生一看到公式都怀着极大的兴趣,很快,每个学生的预测身高都出来了,而且还互相交流着自己的结果,教师不失时机地导出:“刚才求出的这个数值就叫做代数式的值,大家用自己父母的身高代替x、y计算的过程就是求代数式的值。
”新知识在学生自己积极的计算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
我们完全可以将身边的人与物信手拈来,融入到课堂中,学生感兴趣得多,生活经验也丰富,课堂显得更平易近人,也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激活课堂提升数学课堂的魅力
激活课堂提升数学课堂的魅力《数学课程标准》呼唤充满活力的数学课。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要以生为本激活课堂,让学生“学”有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那么,如何提升数学课堂的魅力。
首先,数学课堂要体现“简约”?这就要教师认认真真研教材,简简单单搞设计。
(一)认真研读,精简教材教学素材求“精简”。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
好的教学素材便是灵活有效组织教学的载体,为此,对教学素材的处理要做到“精”——是指教师对教材的解读独特而深刻,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进,将课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优化重组,而且不拘泥于手头的教参、教案,做到灵活变通,“活而不乱”。
(二)精心预设,简单明了1、情境创设,朴实无华。
新课程以来,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似乎成了众多教师每课必修的内容。
然而,我们也看到过很多教师创设的情境与学生实际相差甚远,对教学目标的达成也没起到什么实际效果,往往让人有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真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或复习引入的竟不敢拿出手了?我认为我们要采用简洁有效的情景进行教学,不误导,不使学生停留在情景表面,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中数学本质的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究。
2、环节设计,简洁流畅。
我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先设计“一半”用什么数表示的问题情境,引出1/2;接着让学生自主探究,操作感悟1/2;第三环节是让学生在明白1/2的基础上创造1/3;最后让学生动手实践,用多种方法折出一张方形纸的1/4,进一步体会分数的意义。
并视时间而定地安排灵活环节——拓展提升练习。
其次,数学课堂要体现灵动?这就要教师方方面面思周全,真真实实展课堂;从而让学生轻轻松松学知识。
(一)多角度多层次地预设方案,让“灵动”游刃有余新课程改革下对“预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预设”中应包含着更多“生成”的因素和成分。
多角度多层次地预设方案,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可变性。
以“新课标”为导向 激活数学课堂
识 , 课程 的意识 十 分淡 薄 。课 堂 上基 本 是教 师讲 、 而 学
生 听 。 用 以灌输 为基本 特 征 的接受式 学 习方 式 。 忽 采 它 视 了课 程 的意 识 , 视 了教 与学 的 统一 , 为课 不仪 忽 因 是 文 本 课 程 , 更 是 体 验 课 程 ;课 程 不 再 只 是 知 识 的 载
题 的 需 要 , 而 自觉 、 动 投 入 学 习 中 , 到 掌 握 知 识 , 从 主 达
训 练 思 维 的 目的 。 例 如 , 学 “ 数 的 性 质 ” , 创 设 教 小 时 我 这样 的情 境 , 在 黑 板 一 先 写 出 3个 数 “ 3 3 0 , : 3、0、 0 ” 问 “ 3个 数 相 等 吗 ? ( 等 ) 能 在 这 3个 数 的 后 面 加 上 这 不 谁
=
严 和 架 子 , 讲 台 上 走下 来 , 学 生做 朋 友 , 课 堂 从 与 在 卜 起 引 导 和 参 谋 作 用 , 演 起 学 生 学 习 中合 作 者 的 角 色 , 扮 为 学 生 构 建 起 一 个 自 主 、 验 、 究 、 作 、 往 的 学 习 体 探 合 交 平 台 , 分 创设 时机 开放 课 堂 。 充 苏 霍 姆 林 斯 基 说 过 : 如 果 教 师 不 想 方 设 法 使 学 生 “ 产 生 情 绪 高 昂 和 智 力 振 奋 的 内 心 状 态 ,就 急 于 传 授 知
本 知 识 , 是 师 生 交 流 新 知 识 、 体 会 、 经 验 的 主 渠 而 新 新
考 。 一 会 儿 课 堂 又 活 跃 起 来 ,有 的 说 : 3米 = 0分 米 3
=0 3 0厘 米 ;有 的 说 : 3元 = 0角 = 0 3 3 0分 … … 老 师 给 予 肯 定 、 扬 。然 后 又 问 : 谁 能 加 上 同 一 个 单 位 、 称 后 , 表 “ 名
激活数学课堂 享受学习之乐
激活数学课堂享受学习之乐一、巧设自由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乐趣情境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以及创造性的运用。
1.故事导入,让学生因兴趣而乐学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情境设计时特别在“趣”字上下工夫,我在教“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时,创设了一个“小兔一家去大森林采蘑菇”的故事情境,将学生带进愉悦的童话世界,使学生不再感到计算的枯燥无味。
首先,出示小兔一家去采蘑菇,然后根据采的蘑菇数这个信息进行列式,导入新课;接着,小兔们觉得采的蘑菇比爸妈少,于是偷偷溜出去又去采,结果被大灰狼抓住,由此引出巩固练习题;最后,当小朋友把小兔救出来时,兔妈妈想把采来的蘑菇送给聪明的小朋友,很自然地就出示拓展题。
这样的故事情境设计,既让学生学习了新知识,又充满了趣味性,学生乐此不疲。
2.魔术设疑,让学生因惊奇又乐学把魔术这种匪夷所思的形式,运用到数学教学中来,可以说是数学教学的新尝试。
实践证明,魔术设疑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极其有效的手段。
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在上课伊始,我给学生表演了一个魔术:把铁质茶杯装满水,然后把水倒入量筒里,趁学生不注意时候我偷偷在空的铁质茶杯里放入一块磁铁,再把量筒里的水倒回杯子里,会发现装不下了,然后让学生猜这是为什么,最后揭示其奥秘所在,磁铁占有空间——也就是体积。
整节课,学生学的兴致盎然,教学效果极佳。
3.走进生活,让学生因关注而乐学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
生活赋予数学生命,只有在生活中数学才能焕发光彩。
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分别请两个同学擦大黑板和小黑板。
问:谁擦得快一点,为什么?学生会说:“大黑板大、小黑板小”,两块黑板的面积不一样大。
……通过擦黑板的过程让学生知道面积是指物体的表面,由此给学生最直接的感悟;同时,面积有大有小,我们比较面积的大小需要用面积单位,就这样一个简单生活情境的创设,却能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激活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的一个亮点 ,都要及时给予肯定 和 鼓励。以此营造和谐、平等 、欢悦
的课堂气 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愉 快学习 ,才能积极发挥 和开拓 自己 的聪明才智 ,进行思维创新 。 责任编辑
师道 ・ 教研
从教师的讲解 、同学的发言 中敢于 提出 自己的不 同见解 ,营造一种敢
问 、乐 问 、善 问的 氛 围 。 同时 ,教
学生 熟悉 某一 数学 知识 的基 本形 式 ,还要帮助学生掌握变换问题的 条件 、结论或变换 其形式 和内容 , 从而逐渐减 弱思 维定势的影 响力 ,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灵活性 。
五 、营 造 和谐 学 习氛 围 ,培 养 创 新信 心
力 ,也可以使学生在争论 、探索问
题过程中巩固知识和提高创造性思
个学生说 : “ 老师 ,我的量角器坏
了 ,我 还 有 一 个 角 没 量 呢 ? 怎 么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师生 之 间和谐 的 交流 ,并 以饱满 的 激
办? ”我略作停顿 ,灵机一动 ,说 :
“ 家 看 ,量 角 器 断 了 两 半 还 能 量 大
情 、热情 奔 放的情 绪 、亲 切的语
、
妙 用教 学 机 智 ,培 养 创 造
性 思 维
教 师不 可 能 把课 堂 上 发 生 的一
教学 中,教师应该在允许学生 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 ,运用思 维定势探索新知识 的同时 ,帮助学 生打破为课 堂是动态的、多样的 、复杂的 ,有
维能力。如在 “ 角的度量”的教学
并在一起 ,会得出一个什 么结 论? 你有几种证 明方 法” ?从而唤起学 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 ,激起他们对
学习的兴趣 ,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新 知识的探索活动中去。
激活课堂,让学生成为数学活动的主体
3 教 师 是学 生 学 习活 动 的 合作 者 .
教 师 应 真 正 地 参 与 到 学 生 的学 习 活动 中 ,在 学 生 思 考 、 猜 想 、 算 、 理 、 图 、 验 、 论 、 流 、 作 …… 时 , 师 演 推 画 实 讨 交 合 教 可 以 倾 听 、 察 , 可 以 亲 自参 与 他 们 的讨 论 、 流 等 活 动 , 观 也 交 这 样 可 以 更 加 充 分 地 掌 握 学 生 的学 习 特 点 、 理 特 征 、 维 心 思 方 式 , 教 学 活 动更 好 的 开展 . 生 喜 欢 的是 平 等 、 洽 的 课 使 学 融
1 教师 应 由 知 识的 传 授 者 转 变为 学 )活 动 的组 织 者 . J
教 师 应 把 “ 生 发 展 为 本 ” 为基 本 的课 程 理 念 , 此 来 学 作 以
设 计 教 学 、 织 教 学 . 师 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组 织 者 ,必 须 围绕 新 课标 、 组 教 依
堂 , 师成 为合 作 者 , 更 能 创 造 出 这 样 的 气 氛 , 能 加 强 师 教 就 也
素 质人 才 ; 学质 量 教
在 新课 程理 念 下 , 何 激 活课 堂 , 动 学 生 学 习积 极 件 , 如 调
生 的知 识 、 力 不 够 时 , 可 能 让 他 们 一 开 始 就 当 主人 , 要 能 不 需
教 师 多指 点 、 启 发 思 路 , 至 需 要 教 师 讲 解 . 多 甚 当学 生 解 题 无
2 教 师 应 成 为学 习活 动 的 引 导者 . 学 生是 学 习 活动 的 主人 ,教 师是 学 习 活 动 的 引 导 者 . 学
生应 在 教 师 的 引导 和 组 织 下 , 行 有 目的 、 趣 味 的学 习. 进 有 学
对激活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件 就 是 线 线垂 直 , 从 而得 出面 面垂 直 的条 件 是 线 面垂 直 这一 结 论 。 )
每位学生都 能参与其 中, 感 受成功的喜悦 。例如 , 在教 学“ 面面垂 强烈的感官刺激 , 吸引学生注意力 , 激发学 习的热情 。那些极具趣
在教室 内观察东墙 与地 面所成 的平 面 , 有什 么关 系?为什 么 积极热烈 的课堂 氛围 , 学生在其 中学 习, 学 习效果 非常好 , 把他们
在 高中数 学教学 中只有灵 活采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 , 才 能调动 探究 学习 的主动性 和 自发性 , 点燃 学生思维 的激情 , 让 学生在 自 学生 学习 的 自觉性和 主动性 , 才能激 活课堂 , 让 教学效果 事半 功 主发现 问题 、 探究 问题 、 解决问题 的过程 中丰富知识面 , 深化对数
交直 线 ” 的转 换 。 )
4 . 得出线面垂直的具体 含义
断, 使立体几何教学走 出困境。
总之 , 在教学过程 中 , 教师要想 方设法提 高教学 效率和教 学 质量 , 全方位 准备和思考数学学习 的主要 内容 , 从教材 到学 生 , 再 到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 自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 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互相垂直? 2 . 激发 学生 原 有 的知 识 基 础
“ 函数 的单调性 ” 时, 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上下楼 的视频片段 , 然后 询 问 学 生 以 前是 否 遇 到 类 似 问 题 ? ( 引 导 学 生说 出如 何 判 定 提问学 生 : 假如在每个楼梯台阶上依次标上 1 、 2 、 3 …, 我们上楼 的 线面垂直。) 当 时 是 怎 么样 处 理 问题 的 ? ( 引 导 学 生找 出判 定线 面 时候 , 上的楼 梯数越大 , 我们 的位置就 越高 , 反之 , 我们 的位置就
变教为学,数学课堂更精彩
龙源期刊网 变教为学,数学课堂更精彩作者:吴会芬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第09期“变教为学”建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人本课堂,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下面,以《因数和倍数》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有生命力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迸发智慧的火花。
这节课,我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名著故事开始,让学生感受数的特点:西游记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有多少变?水浒传中梁山泊有多少好汉?接着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一小时有多少分钟?一昼夜是多少小时?一年有多少个月?……对于数字12,学生所例举的事物就更多了,渐渐地他们发现了问题:为什么12这个数如此受人们青睐?这样的导入,在吸引学生进入课程内容学习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自主合作探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课堂上,老师尽量退出讲台让学生尽情展示,在碰撞中提升思维,质疑中引发思考。
12盒牛奶放一箱有多少种装法?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分组进行讨论,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展示。
学生在研究装法的过程中已经发现1、12、2、6、3、4这些数决定了12盒牛奶装一箱的方法。
我顺势启发:古人认为3和4是导致12的原因,称为因数,那对于12与这些数的关系,你怎样理解?学生先思考并组织语言表达想法,然后和同学交流,最后引出教材中关于“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学习方式以独立学习和同伴互助为主。
通过独立探究找因数的方法,学生独立思考后展示自己的方法,在交流中感悟解题方法的灵活多样,教师也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选择更合理的教法。
课外知识延展,促使学生全面思考。
从课内到课外对知识进行延展学习,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梳理,并把问题记录下来,学生们独立或组合成小组进行课后研究。
每个小组先制定研究方案,然后用一周的时间进行研究,最后每个组自主选择形式与大家分享研究成果。
学生们通过各种方式完成课外研究,成果也各具特色,他们在研究问题的同时,会接触到数论的知识,感受到“因数和倍数”概念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生成更多的思考。
用“三教”理念,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用“三教”理念,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我国迫切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以促进社会的进步。
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能力,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已经成为小学数学关键。
本文结合“三教”教育理念,探索打造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校路径。
“三教”是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机整体!“三教”课堂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情景+问题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乐于表达、增长见识、领悟道理、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
关键词: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高效课堂引言:“三教”课堂通过问题驱动,激活思路——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积累经验、融会贯通——在不断的实践与研究中积累经验,获得“新发现”的体验。
合作交流,感悟真理——在表达交流中再度思考、深度感悟。
最终达到求真理、悟真知、明事理三者的有机融合和辩证统一。
一、“三教”课堂的概念“三教”,一是“教思考”,重在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是“三教”课堂的核心内容;二是“教体验”,重在积淀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三教课堂的目的;三是“教表达”,重在强化学生的交际能力,是“三教”课堂的重要切入点)“三教”课堂是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在学科教学中教学生积极思考、自主体验、善于表达,以此促进学生长见识、悟道理的一种教育理念。
二、引进“三教”课堂对打造小学高效课堂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
尤其是学生思想启蒙的小学阶段。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思维、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影响,并对其今后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小学数学是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科目。
“三教”、“三给”促进“三会”数学教学目标的达成。
即:教思考,引导学生“想”,锻炼学生思辨能力);教体验,引导学生“做”培养核心素养;教表达,引导学生“说”锻炼学生交际能力。
同时辅以“三给”给学生内容,利用问题驱动思维;给学生时间,保证学生深度思考;给学生机会,交流反思思维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 。在 最 后 的 阶段 必 须 使 学 生对 于 “ ”熟 记 于脑 中 。 本
此 外 ,教师 还 应 该通 过 课外 的社会 热 点 问题 来 拓 宽 首 先 ,在 文 言文 上 要 先 慢后 快 ,按 照重 点 篇 目慢 ,非 重 学生的思路 。近年来的高考越来越注重考察学生的思辨 点 篇 目快 的原 则 ,有 变 化 、有 侧 重 地 实施 教 学 。其 次 是 能力 ,为 此 笔者 常 常将 报 刊 中 的社 会 热 点拿 到课 堂 上加 在现 代 文 篇 目上 ,在 这 个 阶段 ,教 师给 学 生 的 不是 让 学 以讨 论 ,并让 学 生 在讨 论 后 整 理成 文 。这种 讨 论 看似 与 生 记住 对 课 文本 身理 解 的 结论 ,而 是使 其 了解 得 出结 论 应 试 无 关 , 占用 了一定 的课 堂 时 间 ,实 则在 高考 的 最后 的 思维 过 程 ,并 将 这 种 思维 过 程 中所 用 的 方法 迁 移 到 课 关头 可 以大 大提 高 学生 的思 维 品质 。 外 文章 的阅 读 中去 。泛读 课 文 则 是选 择 某 一侧 面 , 以学 ( 作者 单位 :河 北省 内邱 县金店 中学 ) 生 讨论 为主 ,运 用 所学方 法 自主 解读 文本 。
于 学 生 学会 ,更 要 引 导学 生 会 学 ,。 就是 要 变 “ ”为 足 。只有 感受 真切 ,才 能入 境 。 也 教 “ ”,使 学 生 参 与到 教 学 过程 中来 ,使 学 生 真 正成 为 导 学 习 的主 人 。
总之 , 目前 的数学教 学应该更 多地 思考学生如何 学,即 以学生 的求知为主 ,教师和学生共 同探讨,平等
教 学 是师 生 双 方 共 同 的 活 动 , 问题 又 是 数 学 的灵
“ 物 细无 声 ”的 教育 功 效 。 事实 上 ,教师 在 教 学 中 的 魂 。课 堂 上 , 教师 创 设 问题 情 境 , 以激 发 学 生解 决 问题 润 主 要 职 责不 光 在 于 教 ,更 在 于 指导 学 生 学 ,不 能 仅满 足 的 兴趣 ,使他 们 通 过 探 索解 决 问题 ,获 得 积 极 的心 理满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变 教 " 为 “ 激 活数 学课 堂 导"
胡 志 成 新 课程 标 准迫 切 要求 学 迅速改革旧的数学学习模式,被动的、机 械 的模 仿和 依 赖 的学 习 不可 能使 学 生 活运 用 。如 何 培养 学 生 主体 参 与意 识 ,使学生主动求知呢?笔者谈谈教学实践中的一 些体 会 。
通 过 课 内 与 课 外 内容 相 关 的 阅读 训 练 来 拓 展 学 生 的思路 也 是 教 师应 该 重 视 的一 个 方 面 。为 了调动 学 生 的
以 “ 本” 为本 ,拓展思路 ,全力冲刺
积极性 ,教师应尽量选择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哲理性的文
从 以往 的经 验 来看 ,在 高考 来 临 的最 后阶 段 的语 文 章 ,鼓 励 学 生将 这 些 故 事 作为 论 据 写入 作 文 , 并配 套 自 总 复 习之 中必 须 以 “ ”为 本 ,充 分 重视 教 材 ,利 用 教 编测 试题 ,检 测 学生掌 握情 况 。 本
的眼 神 、一 句表 扬 的 话 语都 可 能成 为 学 生 解 决 问题 的 动 知 道其 中的奥秘 。 这 样 , 就 学生被笔 者带入 教学情 境 , 带入
力 , 使 学 生 信 心 倍 增 。 所 以 ,教 师 的 态 度 、情 感 是 鼓 神奇 的方程世 界: 年龄 现在是 不知 道的 , 设今 年X 年龄 乘 岁, 励 、 引导 学 生质 疑 的重 要 因素 。 宽容 、认 真 、有 爱 心 、 有 责 任 感等 这 些 教 师 的人 格 魅 力 ,会 在 日常教 学 中起 到 以3I 等 于4, 方程3+=7 解 出x 1。 3 上5 J 7得 x 54, =4
你 鼓励提 问 ,捌立 学生 自信 让学生把 自己的观点表 下 你们 当中某 个 同学 的年 龄 可 以吗 ? ”提 问 甲生 : “ 的年龄乘于3 上5 于多少 ?”学生回答 : “ 于4 加 等 等 7 露出来 ,变 “ 敦”为 “ 导”
数 学 教 学 中 存 在 着 “满 堂 灌 ” 的 现 象 ,这 就 不 自 岁 。 ”笔者 说 : “ 今 年 1 岁 ,对 吗 ? ”连 续 提 问几 名 你 4 觉 地 扼 杀 了 学 生 的创 新 、主 体 参 与 的意 识 , 埋 没 了 学 学 生 ,笔者 都 迅 速说 出结 果 ,这 样 就激 发 了学 生 的好 奇 生 的 闪光 点 。即使 学 生 有 点新 思 路 、方 法 或 观 点 ,也 没 心 和 求 知欲 ,使 学 生 的思 路 活跃 起 来 。 随后 由笔者 猜 年
有机 会 和 时 间表 露 。因 此 ,教 师 要 改变 这 种 单 向灌 输 、 间 ,注 意 发 现 学生 思 路 的 闪光 点 。 另外 ,教师 一 个 鼓励
龄 转 移 到学 生 互 相猜 对 方 年龄 ,笔 者 随 时说 出激励 性 的
很聪 明” “ 鼓鼓 掌吧 !”。 包 打天 下 的 教 学模 式 , 在课 堂 上 留给 学生 表 达意 见 的 时 话 语 ,如 “ 这种 猜年龄 的本领 , 让学生感 到很神奇, 他们 很有兴趣
教 导”。这就要求教 尊重学生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 “ 导”水到莱成 对话 。所以教师要从 “ ”转变 为 “
心 理 学家 认 为 : “ 功 的 教 学 依 赖 于 一 种 真 诚 的 师 精 心 研 究教 材 教 法 ,根 据 学 生 的需 要 提 出不 同的 问题 成
理解 和 信 任 的 师 生关 系 ,依 赖 于 一 种和 谐 安 全 的课 堂 气 来 解 决 ,从而 使 学 生 能够 更 好地 掌 握 知 识 。这 样才 能使
氛 。 ”把 微 笑 带入 课 堂 , 让激 励 贯 穿 于教 学 过程 始 终 ,
学生 积 极地 参 与 课 堂 活动 ,充分 发 挥 他 们 的主 动 性 ,体 ( 作者单位 : 河北 省唐 山市乐亭县姜 各庄镇董庄初 级 中学)
创设 宽松 的 学 习氛 围 ,这样 就 能 为 教师 “ ”学 奠 定 基 现 他们 的主 体地 位 。 导
础。笔者在 讲解 “ 方程解应用题 ”时,首先创设 情 列 境 : “ 里许 多 同学 的年 龄 我 还不 知 道 ,现 在 我 想猜 一 班
笔者 从 以上 7 方 面 教 给 学 生 诗 歌 鉴 赏 的方 法 ,掌 个
握 此方 法 后 ,学生做 题 可谓 轻车 熟路 ,事 半功 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