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总复习知识梳理八上第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1课时地形地势特征气候基本特征课件商务星球版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fd749f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c.png)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知识点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知识点笔记中国的自然环境2.1 中国的地势地形1、地势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分三级阶梯分界线:第一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山脉、雪峰山脉)第三阶梯山势走向: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地形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33%山地、26%高原、19%盆地、12%平原、10%丘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是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常见的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2 中国的气候1、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气候复杂多样: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2、季风气候显著: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最为辽阔。
) 我国气候类型分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中考地理总复习 八上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课时一 地形地势、气候)教材知识梳理课件.pptx
![中考地理总复习 八上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课时一 地形地势、气候)教材知识梳理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0bf004fce2bd960590c677e8.png)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课时一 地形地势、气候
1
考点全梳理 F考点1 地形地势特征 F考点2 气候基本特征
2
考点 1 地形地势特征
1. 地势西高东低 (1)地势特征:我国地 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 梯状分布。
(2)三级阶梯
平均海拔 分布范围
主要地形
第一级 阶梯 ①_4_0_0_0_m以上 青藏高原 高原、山地、盆地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季风区
非季风区
不受或很少受夏季风 定义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
影响的地区
特点 降水丰富,主要集中在夏季 降水稀少,全年干旱
分界 ③_大__兴__安__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 线 脉—冈底斯山脉
(4)影响我国的冬夏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亚欧大陆内部蒙古、西伯
南列:南岭
南北走向 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⑩_喜__马__拉__雅__山__脉__,其主峰是世界最高峰 弧形山脉 ——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4.43米,位于中
国和尼泊尔的交界处
(2)主要地形区分布 Ⅰ.四大高原
主要特征
青藏 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11 世__界__屋__脊 ”。 高原 地势高峻、雪山连绵,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间短
冬季风
夏季风
加剧北方的严寒,使南北
对气
影响我国降水量的时
温差加大;活动异常时,
候的
空分布;活动异常时,
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
影响
易发生旱涝灾害
恶劣天气
(5)夏季风对降水的影响 Ⅰ.夏季风的强弱、进退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季长 短和雨带推移。通常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⑤ _长___;北方雨季开始迟、结束早、雨季短。 Ⅱ.影响降水空间分布:降水从⑥_东__南__沿__海___向西北内陆 递减。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整理笔记)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整理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8922fa61a37f111f0855b18.png)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和走向(课本25页图2.6)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区、六盘山。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我国陆地海拔最高:珠穆朗玛峰(8844.43米);我国陆地海拔最低:吐鲁番盆地艾丁湖(-154.31米)2、主要地形区(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地面坦荡,一望无际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
地面崎岖,峰岭众多(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呈环状分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是我国纬度最高、位置最北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
因矿产丰富,被称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
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我国最大平原。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750546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d.png)
4000米以上
1000米左右
1000—2000米
1000—2000米
地表形态
起伏平缓,“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地面坦荡,
一望无际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峰岭众多,地面崎岖
特殊地貌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草原广布
黄土地貌
喀斯特地貌
【三大平原】
名称
位置和范围
主要河流
主要特点
东北平原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组成
山脉走向
山脉名称
东西走向
最北列
天山—阴山—燕山
中间列
昆仑山—秦岭—大别山
最南列
喜马拉雅山—南岭
东北—
西南走向
最西列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间列
长白—武夷山
最东列
台湾山脉
西北—
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小兴安岭
祁连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
南北走向
贺兰山、六盘山
横断山
【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
1、平原和丘陵主要要在东部第三阶梯上。
②对河流的影响:第一,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的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海洋,以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居多,从而沟通了东西之间的海陆交通。第二,阶梯之间高差大,致使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③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我国东部的第三级阶梯,地势较低平,这里成为人口稠密、农业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阶梯,地势起伏较大,多高原、盆地和山脉,交通条件不如东部,但却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区,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独特,经济活动也独具特色。
3400—4500ºC
最新人教版中考地理教材知识点梳理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1课时地形和地势
![最新人教版中考地理教材知识点梳理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1课时地形和地势](https://img.taocdn.com/s3/m/507625e510a6f524cdbf859c.png)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图中①是 A.巫山 C.雪峰山
B.太行山 D.祁连山
( B)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图中反映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A.中部高,四周低 C.东高西低
B.北高南低 D.西高东低
( D)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思路分析 (1)读图可知,图中①是位于昆仑山脉南侧的青藏高原;图中②是位
于太行山脉西侧的华北平原。(2)读图可知,图示大型水电站集中分布在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的交界处,因为这里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 源丰富。
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地、高原和盆地多分布在西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我国主要山脉及走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脉走向
最北一列
东西走向
中间一列
最南一列
东北—西南走向
最西一列
中间一列 最东一列
山脉 h__天天山山__—阴山—燕山 j 昆仑山—k__秦秦岭岭__—大别山
d__南南岭岭__ a__大大兴兴安安岭岭__—b__太太行行山山__—
2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3
1 _,平原面积仅占10多一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山区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山区在发展__林林业业__、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 具有优势。 劣势:山区地面崎岖,__交交通通__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生态环 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滑坡、泥石流等。 【考点纵横】此知识点常与省区轮廓图、三级阶梯概况(P55)结合考 查。
(D)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下列山脉中不属于两个省级行政区域分界线的是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归纳.doc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归纳.doc](https://img.taocdn.com/s3/m/1c3137241711cc7931b71681.png)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归纳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地势总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由西向东依次是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一、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2.主要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脉――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2.我国主要地形区:(课本p24)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最高、最大)、内蒙古高原(最平坦)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的盆地,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紫色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3.我国五种地形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4.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5.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大多在20℃以上。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
(还有地形因素的影响)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是x疆的吐鲁番。
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和南京。
3.我国的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由北往南气温升高)一个高原气候区(见书p3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也在秦岭—淮河一线4.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海陆位置) 800mm等降水量线即秦岭—淮河一线。
中考地理命题研究 教材知识梳理 八年级 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1课时 中国的地形)精讲精练
![中考地理命题研究 教材知识梳理 八年级 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1课时 中国的地形)精讲精练](https://img.taocdn.com/s3/m/b74fd8051711cc7931b716d0.png)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课时1 中国的地形,怀化课标解读,怀化知识梳理中国的地形和地势地形地势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主要地形单元的分布、名称和特点山脉:构成骨架东西走向山脉南北走向山脉东北—西南走向山脉西北—东南走向山脉弧形山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怀化考点突破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我国地势三级阶梯比较地势阶梯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第一级 4 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分界线:青藏高原边缘(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级 1 000~2 000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500米以下平原、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2)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地势影响①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富降水②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③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地形影响有利方面①地形类型多样,便于农业发展多种经营②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采矿业、畜牧业、旅游业等不利方面①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小,不利于发展种植业②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制约经济发展,易发生山地灾害,如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省级行政区大致分界山脉省区界山河北省—山西省太行山脉湖北省—重庆市巫山福建省—江西省武夷山脉广东省—湖南省南岭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昆仑山脉甘肃省—青海省祁连山脉(2016益阳中考)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B.②地区地表支离破碎C.③在福建省D.④地区有我国最大的河流【答案】B【考查点】中国山脉的分布【解析】①是汉水谷地;②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支离破碎;③是江西省;④是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而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不流经该省区。
中考地理总复习:(8年级上册)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中考地理总复习:(8年级上册)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8d75c6a310a6f524cdbf855e.png)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一、地势和地形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⑴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⑵三级阶梯概况⑶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河流从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
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2、地形复杂多样(P24中的图2.4)⑴四大高原的特点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⑵三大平原特点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鱼米之乡”。
⑶四大盆地特点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相对湿润。
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也称“紫色盆地”,西部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⑷主要山脉(P26中的图2.6)①东西走向的三列北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列:南岭②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长白山——武夷山东列:台湾山脉③西北——东南走向的三列北列:阿尔泰山中列:祁连山南列:巴颜喀拉山④南北走向的三列北列:贺兰山中列:六盘山南列:横断山区⑤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https://img.taocdn.com/s3/m/fc37363daa00b52acec7caf6.png)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一、中国的地形和地势:(1)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沿36°N地形剖面图如上图)。
(2)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海拔高度。
(3)三级阶梯概况:地势阶梯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之间盆地和高原某某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4)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比重最大,为33%,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山区占全国总面积的2/3)。
(5)主要的山脉: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
走向 山脉名称东西 天山①~阴山②昆仑山③~秦岭④南岭⑤东北---西南 大兴安岭⑥~太行山⑦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某某盆地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丘陵和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某某丘陵、辽东丘陵(6)主要地形区及特征: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规律:(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a、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b、造成南北气温差别大的主要原因:纬度因素(我国南北跨纬度大)。
c、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
(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2、温度带:(1)依据: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
(2)六个温度带与耕作制度、分布的主要地形区:二、降水1、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集中于夏季。
(2)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4)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某某―某某―某某―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
2020年人教版中考地理考点解读:八年级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2020年人教版中考地理考点解读:八年级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05de412df01dc281e53af081.png)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与地势考点086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P22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主要的地形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常见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
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
1.主要山脉:⑴东西走向(共三列):①_____山、②阴山、③_______山、④_______岭、⑤南岭⑵东北-西南走向(共三列):⑥_________岭、⑦______山、⑧____山、⑨______山、⑩______山、⑪武夷山、⑫台湾山脉。
⑶西北-东南走向:⑬_________山、⑭_______山。
⑷南北走向:⑮______山脉。
⑸弧形山脉:⑯___________山脉。
(最高大的山脉)2.四大高原。
⑴A1_______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冰川广布,雪峰连绵)⑵A2_______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⑶A3_______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广布;(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地区)⑷A4_______高原--地面崎岖、溶岩地表。
3.四大盆地。
⑴B1_______盆地--面积最大。
(其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和最长的内流河)⑵B2_______盆地--纬度最高。
(第二大盆地)⑶B3_______盆地--海拔最高,“聚宝盆”。
⑷4_______盆地--最湿热,(有“紫色盆地”之称,盆地内部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之称)4.三大平原。
⑴C1__________平原--面积最大,黑土广布。
⑵C2__________平原—最完整,又称黄淮海平原。
⑶C3__________平原--有“鱼米之乡”之称。
5.山区面积广大⑴山区包括_______、_______崎岖的_______,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山地占____%(占比重最大),平原仅占____%。
⑵开发利用: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