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
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务器) 另外 4 , O台计算机为普通 P C即可 ( 当客 户端) 在 1 充 ; O
台服 务器 上配置好发布 AS P或 P P程序 的软件环境 ,例如发 H ah +理信息系统》 实验教学 中存在的问题
() 1思想上对实验重视 不足 。管理类 专业 大多数学生认为 布 AS P程 序 的 服 务器 要安 装 Wid w 2 0+ S S LSre, n o s0 8 H + Q evr发 这 门课涉及 面广 , 但对个人 发展帮助 有限 , 认为 自己将来不会 布 P P程序 的服 务器要 安装 Widws0 8 H n o 2 0
从事 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仅需要了解管理信息系统 的使用 , 在 4 O台客户端上安装最新版 I 、 i fx C rme浏览器 , E Fr o 、 ho e 以做
因此 并不 需要深入 了解 系统开发过程和开发方法 。更有甚者 , 兼容性测试 。() 2 实验 内容 。利用 Di u ! P P n s z 、 H Wid等通用论 c
应社会需要 。
【 关键词】 管理信 息 系统 ; 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课程改革
管理信息系统 ( n gme tnoma o yt MI) Maae n fr t nS s m, S 的概 部分教材 内容 陈旧。很 多教材版本不断升级, I i e 但知识 点没 有及 念是 16 年 由美 国人 J G l g e 首先提出来的。2 91 . a ah r D. l 0世纪 6 时更 新 , 别是管理信 息系统课程 中的技 术基础部 分, 0 特 阐述 的 年代 以来 , 随着管理科学 、 系统科学、 计算机科 学等学科 不断发 内容相 当陈 旧, 不仅信息技术 的一些最新发展没有体现在 教材 展, 管理现代化 的需求与 日俱增 , S得到 了长足的发展 , 已 中, 且案例部分缺乏可操作性 。 MI 现 而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
次统一确定的, 不能进行调整 。一旦一个小组在某一市场 上失标 , 没有拿到订单, 就可能没有补救 的机会。建议竞标 ( 争取订单 ) 仍然分市场进行 , 时, 但每次竞标前 , 只投一个
市场的广告费, 这样一旦丢标 , 还有补救的机会。与之相对 应, 除了现有的对市场的产 品交易之外 。 可设置企业之间 相互交易的规贝 , 但不允许发生恶意操作和倾销行为。
20 0 8年 1 1月
中 国 管 理 信 息 化
Ch n a a e n no m ain z to i aM n g me t f r to iain I
No .2 0 v, 0 8
Vo111, . . No21
第 1 卷第 2 期 1 1
管理信 息 系统课程 实验教 学的改革 实践
各管理团队经营价值综合评分= 所有者权益x 1企业综 (+ 置外部总体监控员 , 巡视沙盘实情 , 增加监控表单 , 及时登 式 : 合发展潜力/ 0 。其 中,企业综合发展潜力” 1 ) 0 “ 由市场地位 记、 更新相关监控表单来实现对各企业运行的实时监控。
2内部审计规则的修订
一
排名 、 厂房 、 生产线 、 成品库 、 产品研发 、 O认证几部分评 I S
在 E P沙盘模拟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中,我们针对 R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该 实验 课 程教 学效 果较 差 。
了 良好 的环 境 。但 各 高 校 因 为经 费 或 历史 等 原理 ,其 实 验 室 建 设往 往 是 分 步投 入 ,逐 步 完 善 的 ,很难 ~ 步 到 位 ,因此 ,实验 2 实验 课程 没有 专 业侧 重点 虽 然 不 同 管理 类 专 业开 设 该 课 程 的 目的基 本相 同 ,就 是 对 平 台 的统 一 化 、集 成 化 方面 比较 差 ,从而 影 响 了管理 类 实 验课 目前 各 领 域 广 泛应 用 的 管理 信 息 系统 从基 本 理 论 到 基本 操 作 再 程 的教学 效果 ,其 中也 包 括管理 信 息系统 课 程 。 到 综 合 应 用 有较 全 面 的 掌握 ,为 日后 在 具 体 的 工作 岗位 上 能 灵 目前 ,E P 管理 信 息 化 的 一个 重 要 组成 部 分 ,也 是 各领 R 是 活 应 用 信 息 系统 帮 助 完成 管 理 、 业务 工作 提 前做 好 准 备 ,但 应 域 应 用 的 重 点 系统 。 因此 ,管 理 类专 业 的管理 信 息 系统 实 验平 该 对 不 同的 专业 要 有 不 同 的侧 重 点 。 然而 在 实 际教 学 中 ,大 部 分高 校 开 设 的管 理 信 息 系统 实验 课 程 大 同小 异 ,没 有专 业 侧 重 台应 以E P 重 点 ,围绕 企 业 的 人 、财 、 物 、客 户 、供 应 链等 R为 资 源 ,生 产 、供 应 、 销 售 等业 务 展 开 ,使 学 生 即精 通 各 类 管理 、
方面 各高 校对 《 管理 信 息 系统 》课 程 的教 学越来 越 重视 ,另一 方 试 验 后 的总结 与 交流 。
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
组讨论方法 , 针对 具体 模块 的管理信 息系统 让学生 通过理论 学习 和市场调 查共
同设计流程, 讨论分析 报告 以及 评价系统 : 又如, 范例操作 方法, 学中提 供典 型 教 的有专业特 色 的管理信 息系统 开发案 例, 让相应专 业的学 生分析 、讨论并评 价 系统 的建设 过程 。
《 管理 信息 系统 》课程 是 目前 我 国高校 中经 济 管理类 专 业普 遍开 设 的一 门新 兴 的综 合 性边 缘 学科 。在 《 中国 企业 管 理 百科 全 书 》 中,是 这样 定 义 “ 管理 信 息 系 统 ” 的 : 个 由人 、计算 机 等 组 成 的 能进 行信 息 的 收集 、传 一 达、储存 、加工 、维护和 使用 的系统 。 自2 0世 纪 6 年代 G r e a i O o d n D y S教 授 在美 国明尼 苏达大 学创设 管理信 息系统 课程 【】以来 , I l 尽管其 内容 随着管 理 科 学 、信息 科 学 、系统 科学 、行为 科 学 、计算 机科 学 与通 信 技术 的不 断发 展 而变化, 但是其 理论教 学和实 验教学 相互 结合的基 本模式 并没有 改变 。而 且 随着 社会对 于 应用型 本科 人才 的需求 不断扩 大, 实践教 学在 《 管理信 息系 统》 课 程 的整 体教 学 中更 加举 足轻 重 。 1《 理信息 系统 》课 程 实践教 学的重 要性 管 管理信息系 统的建设是 一个相当复杂 的工程, 不仅 需要前沿 的技 术, 更需要 高端 的人才 : 不仅有 复杂 的组织管 理, 需要耗 费大量的 人力 、 还 财力和 时 间。当
总 结作用, 也让 学生对 管理信 息系统有 一个 感性认识 , 并通过实 践, 理解软件 的
功 能, 掌握 软件 的输入 处理和输 出过程 。从而 培养 学生管理 软件 的应 用能力和
浅谈我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
下进行项 目的调查、分析 、设计等 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
识,加深理解理论知识 ,掌握理论知 识。 3、调整 考 核方 式 , 注重 实践 教 学 当今社会 ,企业 对 扎实的理论基础 ,还要有 很强 的操作技能。因此 ,在 《 管理信息
教 育 时 空
I ■
浅谈 我校计算机信 息管理 专业
《 理 信 息 系 统 》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管
董 海 芳 薛 焕 堂 赵 振 华
( .郑 州科 技学院 河南 郑州 1 4 06 5 0 4;2 .郑 州 大学 河 南 郑州 I 4 00 ) 5 0 1
[ 要] 摘 面对 社会 日益 增长 的对信 息技术 人才 的需求 ,本文 结合 我校 《 理信 息系统 》课程 的实 际授课 情况 ,针对其 教学 目 、教学 管 标 方法、考 核方式 上存在 的一 些弊 端 以及如何 改进 等关键 方 面进行 了探 讨 。 [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 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改革
学习的积 极性 。 另 外 , 由于 该课 程 的 理 论 性 较 强 ,其 考 核 方 式 也 只 设 置 了卷 面 考 试 ,从 而让 学 生 产 生 了 误 解 ,认 为 该课 程 需 要 强 记 硬 背 的 方 式 学 习 ,忽 略 了 多 门 学科 知 识 的 综 合 和 动 手 能 力 的 培 养 。 3 、 实 验 环 节 薄 弱 《 理 信 息 系 统 》 对 学 生 的 动 手 实 践 要 求 很 高 。 在 实 际 教 学 过 管 程 中 , 如 若 单 纯 的采 取 理 论 教 学 , 忽 略 掉 实 验 教 学 , 学 生 会 更 觉 得 抽 象 ,提 不 起 学 习 的 兴 趣 , 也 影 响 到 学 生 学 习 的 积 极 性 和 教 学 的 效 果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与实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与实践【摘要】目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社会调查、科研训练、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课程设置相对滞后、综合性实践环节薄弱、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落后、联合教学能力弱,“产、学、研”脱节是其具体体现。
因此,其教学实践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实践;改革一、目前信管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目前的现状第一,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是根据课程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本课程的实际动手操作技能而设置的实践环节,一般是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要求,确定课程的实验内容、实验要求和实验时间。
第二,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根据课程设计大纲和专业教学要求,在教研室的统一组织下,选择确定课程设计题目和编写指导书,明确具体要求,为学生分配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实践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有关课程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正确的工程设计思想,训练学生利用资料和工具书的能力。
第三,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学生在第二学年下学期完成的一种辅助性的专业实践教学活动。
其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了解,强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行业务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与创新意识。
第四,科研训练。
科研训练是学生在完成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学习后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学生整理已学到的理论知识的一次训练,目的是检验学生在三年专业学习中的效果和收获,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和获取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创新能力,并为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第五,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实习不仅能检验和提高学生专业学识水平,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一方面学生通过毕业实习提高从事企业信息化方案设计、系统开发、电子商务方案设计等方面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综合训练了学生素质:吃苦耐苦、连续作战、耐心、细致、踏实认真、协作的精神和沟通能力等等。
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体系设计实践
9现代企业教育M OD ER N EN TERPR I SE ED U C ATI O N2006年第12期下学术理论现代企业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计算机等组成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系统性具有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也是信息化人才的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之一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信息化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也把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作为管理类信息系统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我院的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体系设计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做到抛砖引玉1.教学内容体系设计思路的确定我院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中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在大学本科的第五学期开设共计45课时2006年7月修订培养计划后改为54学时仍在第五学期开设学生在学习中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学习主动性差多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来完成学习过程二是理论学习和逻辑思维能力一般三是兴趣广泛参与意识强这些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不愿意接受纯理论教学思维的逻辑推理能力欠缺不能系统思维和全面分析问题乐意接受实证和案例引导型教学等针对以上特点笔者在教学过程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施教理念进而形成了以下教学内容设计主思路坚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为目标专注于培养理论分析能力和提高实践操作技能两大基本点完成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体系设计和实践教学体系设计2.教学内容体系设计笔者参考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教授主编3版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构成加入了系统工程管理学企业管理运筹学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预备知识体系形成了以下的教学内容体系和课时分配方案表1教学内容体系和课时分配方案3.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实践教学内容紧跟理论教学融于理论教学内容之中根据实验的内容设置了演示型案例型模拟型和设计型实验根内容体系划分实践教学体系如表2实践教学体系和课时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体系设计实践王钧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州510225摘要以本学院的管理类专业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专业培养计划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的基础上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为目标专注于培养理论分析能力和提高实践操作技能两大基本点完成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体系设计和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体系实践教学配方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我院学生的学习特点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形成开放式讨论的课堂以提高学习兴趣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4.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效果反馈通过对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教学取得了较显著效果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教学改革前学生对课课时数33446866444254章节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内容信息化信息系统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概论预备学科理论基础管理学企业管理系统工程运筹学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和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管理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信息系统的发展合计备注含2个实践课时含3个实践课时含3个实践课时含2个实践课时含2个实践课时含2个实践课时共14个实践课时基本要求结合案例分析讨论信息化信息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演示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分析功能和企业应用结合案例分析信息系统应用得失熟悉信息系统实施过程等相关问题开放式讨论建立E R模型构造数据库可利用f oxpr o\a cce ss组建宿舍局域网有服务器-客户端分小组调查身边熟悉的某企业完成某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针对规划中调查的企业完成适合某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撰写系统设计书模拟完成网上交易评价某电子商务网站在此基础上提出某网站的改进设计方案利用决策支持系统软件在实验室完成实验模拟实践教学项目信息化和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管理信息系统演示和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分析数据库开发实验网络设计实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规划模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实验电子商务实验决策支持系统模拟实验课时数11111711110现代企业教育M OD ER N EN TERPR I SE ED U C ATI O N职教平台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必须有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做支持对高新技术来说更是如此印度软件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获得如此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便是得益于其拥有大量技术精湛的软件人才而这些软件人才的获得又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独特的定位于职业教育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一印度软件人才培养定位于职业教育的原因分析印度软件人才主要通过职业教育而非学术教育培养这是印度软件人才培训模式的首要特点究其原因即他们充分认识到软件人才主要的能力是做要拥有大量的能够实际地开发出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软件应用型人才而不是掌握系统的计算机理论进行计算机科学研究软件业是个技术更新非常迅速的行业其人才和师资培养必须跟上技术发展需要大量资金大学课程往往很僵化当时也缺乏资金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及其培养模式决定了它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二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一市场驱动课程每年更新培训单位和大公司保持密切联系了解新技术和新技术产生的背景二证书观念淡化学员关注的是能得到什么工作投入的能回报多少三注重工作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培训特别强调工作态度表达能力和小组一起工作的能力等技术外的素质的形成他们经常要学生演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特别是不用体态语言正确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因为这一能力在人机对话中十分重要同时他们还非常重视直觉的训练因为计算机中许多问题是无法通过逻辑所能解决的四突出强调实践教学培训边工作边学习掌握技术的能力五重视课程开发在大型的软件人才培训中心如N I I T的培训中心有专门的课程开发部有大量专家专门负责课程开发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许多培训中心引进了I SO9000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祝惠(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武汉430079)摘要印度目前已成为世界软件主要出口国之一其软件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它的成功取决于它拥有大量技术精湛的软件人才以及其独特的定位于职业教育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对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透视,反思我国教育体系,提出一些对我国的启示,以便在今后的发展中借鉴,取得更大的进步关键词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启示三对我国的启示首先印度软件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的是职业教育而不是学术教育他们成功的经验证明即使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即使是软件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职业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然他们在这一模式的选择过程中有资金短缺等等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一个原因是根本性的即他们否认学术教育模式具有培养大量的技术娴熟的软件人才的能力这与当前我国的软件人才教育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在我国一谈到发展软件人才教育便自然而然地认为是要建立学院建立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认为职业教育太低级不够档次在课程设置上更是一味地强调要加强基础理论学习结果呢也许学生头脑中记住了许多原理能够撰写出大量的学术论文但却设计不出一个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软件目前我国许多软件公司招聘不到符合要求的人才已反映出了我国教育体系中的这一深刻问题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其实在社会需要的人才中大量的是实用型能娴熟地完成工作任务的人才学术型的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人才通常只是少数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应是职业教育而不是学术教育哪怕对于软件这样一个高新技术行业来说也是如此在我国几千年的教育发展已逐渐让人们忘记了一个基本问题即我们为什么需要教育其结果是在教育与社会课程与工作之间逐渐形成了一道鸿沟学校老师只知道教给学生知识却很少反思学生需不需要这些知识还有没有对他们更有价值的知识印度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对我们回答这一问题是很有启发的其次在教学方面他们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不是按照从基础理论到专业理论再到实习的路径来展开教学的而是把教学顺序完全颠倒过来先从做开始在做的过程中学生如遇到问题再以此问题为基点去学习专业理论这一全新的课程安排顺序是以两个基本观念为基础的1基础理论并不是做的必要条件在没有掌握基础理论的条件下学生同样能够学习如何做并且什么是基础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理论问。
经管类《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湖 北 广 播 电 视 大 掌 掌 报
J o u m ̄o f Hu Be i TV Un i v e r s i t y
Vo1 . 33, No . 5
Ma y . 2 01 3 , 1 1 5 ~ 1 1 6
经管类 《 管理信息系统 》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 ;实验 教学;改革 [ 中图分类 号] G 6 4 2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7 4 2 7( 2 0 1 3 )0 5 . 0 1 1 5 . 0 2 的管理和计 算机方面 的知识 , 而 该课程一般在大二 、大三开 设, 而 一些经管类专业甚至 没有 开设前续课程 《 数据 库原理 及应用 》这 门课程 ,对数 据库的知识 了解为零 ,而且又 没有 企业管理 的经 验,学起来觉得抽象难 懂,感觉该课程涵盖 的 知识面较广 ,课程相关性太 多,学习起 来难度非常大 。 1 I 3理论教 学与实验 教学脱节 从 MI S课程的授课情况来看 ,大多数老师 以讲授理 论 知识 为主 ,较少 结合案例来讲 ,现成 的案例教学也 很少 ,而 贯穿管理系统 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 、系统实施 、系统运 行
王冬 秀
( 广西科技 大学 ・ 筹 财经学院,广西 柳州 5 4 5 0 0 6 )
[ 内容提要] 对经管类 《 管理信息 系统 》课程 实验教学 中存在 的问题进 行了分析 ,探讨 了该课程实验 教学改 革的必要性,结合笔者几年来 的实验教学经验 ,对该课程 实验教学改革 的思路和 方法进行 了研究 。
同,就是能够 掌握 MI S 的基本理 论、基本操作及综合应用 等,能为将来走上工作 岗位 灵活运用 MI S完成业务操作 、
计算机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改探索
在 高校教学中 , 管理信息系统 ( a ae etn r a o y e I) M ngm n I om t n s n M S f i St 已被列入管理类 专业核心课 程 , 多院校将其设 为计算 机类专业必修 很 课程 。M S I 是一 门交 叉学科 , 其属于 与基础 知识和专业知识联 系密切 、 实践性 比较 强的专业课 程 , 它要求学 生能将所学 的理 论知识在实 际中 进行运用… 。从历年计 算机类专业《 理信息系统》 程的实 际教学 效 管 课 果来看 , 学生普遍存在课程学 习 目标 不明确 , 合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欠 综 缺等现象 。很多学 生未 能达到该课 程的学 习目标 , 甚至没有弄清 这门 课程与《 软件 工程》 的区别和联 系。尽管安排 了相 对充足 的实践 环节 , 要求学 生小组完成 相关系统 的设计 和实现 , 往往学生设计 完成的系 但
统可用性差 。 1MI 学 过 程 中存 在 的 问 题 . S教 11 . 培养 目标缺乏专业针对性
目 , I 课程教学存在不 同专 业使用相 同教材 , 前 MS 分配相同授课 时 间 , 学大纲定 位不 当等 问题 。清华大学侯炳 辉教授 曾提 出这样一种 教 观点 : 习管理信息系统应 当有所侧重 , “ 学 例如偏工 、 偏商 、 偏管等 ” 经 。 管类 专业侧 重学生整体 把握和应 用 MI 的综合能 力 , S 而对计 算机专业 的学 生 , 要了解管理信息系统 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 , 不仅 而且必须达 到 综合运用 软件工程 、 息系统 、 信 数据 库设 计等知识管理 、 开发信息 系 统 的实践能力 , 为第八学期学生毕业设计 和以后从事信息 系统 开发 、 管 理、 维护 和应 用工作打下 基础。另外 , 由于计算机类专业 的学生 , 理 管 类 知识薄弱 , 管理学知识需贯穿在 整个教学过程 中 。 12 .案例使用不充分 虽在教学过程 中使 用到案例 , M S 但 I 的教学 中, 案例教学 法未 得到 充分的应用 。从 近几年 出版的教材来 看 , 附带案例的较少 , 有的教材尽 管附 了案例 , 但所 附案例的背景介 绍得不全面 , 以致学生在没有感性认 识 的情况 下被动 地接受 MI 的理论 和方 法 , 到枯燥 、 S 感 抽象 且有距 离 感 , 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 学 当面对实际问题时 , 往往不知从哪里人手。
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 管理信 息系 统》 以下 简称MI) 程是 国家 教育 ( S课
部列人工 商管理类本科教学 的核心课程 之一 。该课 程 的 任务 和教 学 目的是使 学 生掌 握 管理 信 息 系统 的含
就要求教师在理论 教学 的同时 , 必须开展灵 活机动 的、 切合实际 的实践 教学 。实践教 学环节是该课程 教学 中
而被动接受有关 理论 ,感到这一课 程的教学 内容 枯燥 而抽象 , 习兴趣 较低 。因此实践教学还应包含帮助学 学 生 理解MI基 本概念 、 本原理 、 S 基 基本方 法而 开展 的一
强 的课程 ,国内高校该课程授 课教师普遍 意识 到实践 教学是该课程 教学的关键要 素之一 ,但是 如何有效设 计与组织实践 教学 , 摆在MI课程授课教 师面前 的一 是 S
道难题 。针对管理类 专业如何开展MI课程 实践教学 、 S 建 立并 完善MI课程实 践教学体系 , S 目前缺乏 可参考 的 模式 , 内高校对此的研究几乎是空 白。 国 许多高校教师 对 该课程 的实践教学 进行 了探 索性的改革 ,但是往往 集 中在 实验教学上面 , 效果 较差 。个别高校如合肥学 院
、
现状
普通 高校学生 由于缺乏对 M S I运用 的感性认识 , 纯 粹 的理论教 学 , 生往往 感 到抽象 乏味 、 以理解 , 学 难 教 学效果难 以令 人满意 ,其 中一 个非常重要 的原 因在 于 实践教学 与理论 教学的分离 , S MI课程 是一门实践性很
对于总体设计 、 系统实施等 内容 , 了解 即可 。另外 根据 我的教学经验 , 多学生 由于对M S 很 I没有多少感性认识
统设计 内容 , 模块功 能与划分 ;6 信息 系统的评价 、 () 维
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过教学工 作让学生具 有管理 信息系统 相关应用 软件 的操作能 力 ;2通过教学工作让 学生具有进行管理 信息 系统软件设计 开 () 发能力 ;3 通过教学工作让学生具有利用 管理 信息 系统 的系统 ()
理论 与思 想 指 导具 体 管 理 活 动 的 管理 能力 。4 通过 教 学 工 作 让 ()
企业沙盘 , 模拟企业实 际运 行状 况 , 内容涉及企业整体战略 、 产
品 研 发 、 产 、 场 、 售 、 务 管理 、 队 协 作 等 多个 方 面 , 学 生 市 销 财 团 让 生 在 游 戏般 的训 练 中体 验 完 整 的企 业 经 营 过 程 ,感 受 企业 发展
学生 在 掌 握 管 理信 息 系 统 理 论 的 基础 上 具 有 从 事 信 息 系 统 研 究
除了传统 的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外 , 场景式教学等教学 手段也要 引入进来 , 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中获得更为直接的体验。
3. . 1研 究 性 教 学 3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课 程 是 管 理类 专 业 的主 干 课 程之 一 , 该课 程
才的基地 , 努力推进管理科学化 、 信息化 。
业 管 理 信 息化 的起 点 要 高 , 伐要 快 。 多数 国家 重 点 企 业要 基 步 大 本 实 现 企 业 管 理 信 息 化 , 造 类 企 业 以应 用 E P为 主 ” “ 他 制 R 和 其 企 业 要 努 力实 现 比较 完善 的财 务 、 营销 管 理 信 息 化 ” 因此 , 了 。 为 适 应 社 会 发 展 的 需要 ,高校 培 养熟 练掌 握 E P技 能 的人 才 , R 符
3 工商 管理专 业管理 信息 系统 实验教 学 改革思 路
31 统 一 化 、 . 系统 化 的 专 业 实验 平 台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指导老师:* 院系:商学院专业班**姓名:**学号:**实验日实验地点:一机房《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及意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学习之后的一次实践性教学,是本课程理论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
通过本课程设计,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信息、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初步掌握结构化的生命周期法、面向对象法等系统工程方法,进一步加强熟练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技能,并能够借助于管理信息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设计要求:1.本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
2.本课程设计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上机操作及实验。
3.按照任务要求完成课程设计内容。
三.课程设计任务要求:1.任务内容:进入山东轻工业学院主页,在“网络资源”区域进入“网络教学平台”,输入各自的用户名和密码(学生学号及密码),进入本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在充分熟悉本系统的前提下,完成下列任务要求。
2.任务要求:①按照课程讲解的系统分析步骤和理论对本系统进行系统分析。
②绘制不少于3 个的主要业务流程图。
③描述上述主要业务流程图的逻辑处理功能。
④分析本系统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并描述改进的逻辑处理功能,绘制业务流程图。
四.课程设计评分标准:按照《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大纲》的要求,本课程 1 学分,采用百分制计分,其中任务要求②占30分,任务要求③占30分,任务要求④占30分,考勤及实践表现占10分。
五.本课程设计自2011 年6 月27 日至2011 年7 月1 日。
实验项目名称:对教学管理系统进行系统分析一•课程设计目的及意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学习之后的一次实践性教学,是本课程理论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
通过本课程设计,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信息、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初步掌握结构化的生命周期法、面向对象法等系统工程方法,进一步加强熟练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技能,并能够借助于管理信息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改革研究
、
1 . 学时少任务重。《 管理信息 系统》 课程 的学习 , 不仅
需 要 理论 上 的深 入 探讨 , 而 且需 要 通 过 实 践上 机 , 自己开 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 , 才能真正理解书本知识 , 牢固掌握
课堂教学内容 。因此 , 本课程设计 的 目的就是要通过一个
” — - - —。・ ”
学。
G I S 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 人才的 重要环节 , 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 必须以学生 的综合能力 培养为 目的,强化主动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观念 , 通过对实验教学 内容进行合理地安排 , 加强实习实践环境 建设 , 构建 起 一套 适合 学 校特 色 的基 于能 力评 估 的专 业 实 践教学体系 。
生 自由组合、 自由选题 的组 织方式和以答辩形式进行成绩评定的考核方式。实施结果表 明, 此方案能较好地改善教学效 . 果, 培养 了学生的 实际动手 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关键词 : 管 理信 息 系统 ; 实验 ; 课程设计; 教 学 改革
中图 分类 号 : G6 4 0 文献 标 志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0 8 — 0 0 9 7 — 0 3
『 1 1 l 宴 『 J 师 少, 王海舜. 基 于能力培养的实验教 学体 系的构建与 实现 卟 计算机教育 , 2 0 1 1 , ( 9 ) : 1 2 1 — 1 2 4 .
2 】 捍卫 , 张友 静 . 论G I S专 业 的 实践 教 学 体 系构 建 I 1 . 测绘通报 , 2 0 0 5 , ( 3 ) : 6 2 — 6 5 . . 【 3 ]郑 朝 洪 高校 G I S教 育 方 向探 讨 卟 测 绘 与 空 间 地 理 信 ,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因此 , 者 以“ 理 信 息 系统 ” 程 为例 , 笔 管 课 探讨 了实 验课 程 教 学 方 法 的 改 革 与 实 施 问题 , 为解 决 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 一些思路和方法 , 希望起到 抛砖 引 玉 的作 用 .
2 实验教 学在人 信 息 化 社会 对人 才 提
的方 法 , 懂得 人 的 因素 、 会 因 素 在 实 现 和发 展 管 社
研攻关潜力 的人才 更受欢迎 . 事实上 , 当前 , 国 我 社会的发展更需要非常多的拥 有实用技术 的专门 人才… . 为教学型大学 , 1作 重庆工学 院培养 目标就 是高水平 的应用型本 科人才 . 于培养应用型人 对 才, 许多高校 已经认 同, 并予 以实施 , 但是 , 问题 的 关键是在人才培养中如何体现应用性?如何保证
要 强调 实验 过 程 , 而不 是 实 验 结 果 . 由此 可 见 , 实
+
提出具体的要求 、 范围、 目标 . 最后 , 向学生公布题
收 稿 日期 :07— 3 1 20 0 —1
作者简 介 : 张小川 (95一)男 , 16 , 硕士 , 副教授 , 主要 从事人工智能 、 人工生命 、 计算 机应用等研究
楚地理解和掌握 , 但具 体到实践 时就 发现是另一・ 重要 的一 点是 具 有正 反 、 劣 的 可 比性 , 样 才 能 优 这 同 对题 目的 实验 内容 要 码事 , 该课 程 的学 习 也是 如 此 . 以说 , 教 学 中 , 所 在 达到 直 接 的竞 争 目的 . 时 ,
辩、 二辩 、 辩 、 三 四辩 , 体 分 工 为 : 辩 是 主辩 . 具 一 在
组队 , 常 3~5人/ , 明确小 组长 和工作 分 通 组 并
浅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
况
基于 以上几点 ,并结合我院 的实际情况我 表意见后很有成就感 。 将就 以上提出的几个重要 问题提 出具体 的改革 c . 上机实验和课程设计是管 理信息系统理 方案如下 : 论方法与应用实践 的粘合剂 为 了加强学 生对 MI S知识 的应用 能 力 的 a 层 次 教 学 . 分 在课堂理论教学介绍完成 以后 , 要求根据 课程教学应根 据学 生 的层 次专业 不同 、 设 培养 , 置相应的 目标和定位 。我院开设此课程学生层 课堂所学的知识 , 完成相关实验 。例如 : 实验一 : 根据给 出的管理信息系统工作分 次 以本科生为主, 同时还有专科 。本科教学 , 有 计算机和管理类专业 的学生 ,根据学生层次专 解结构画出干特 图和网络 图; 实验二 : 过对现有系统调查分析 , 通 绘制组 业对象不同 , 课程及相关支撑课程的设置不 同、 内容不同 , 课时及教学重点均也有所不 同。 对于 织结构图、业务流程 图、数据流程图及数据字 计算机类专业学生 ,他们有较好的数据库及编 典 ; 实验三 : 管理信息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程基础 , 将来从事 的是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 , 因 此教学重点放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 中每个阶段 实验四 : 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实验五 : 管理信息系统界面设计 ; 完成的工作及所使用 的技术等 ,从管理信息系 综合设计 : 运行及维护系统。 统的分析设计角度来引导学生并在此基础上渗 透管理学的思想和理念 ,使学生不仅具备专业 为了避免题 目 过大或者过于空洞 ,我们把 个系统分解成几步 ,学生按照任务书一步步 技术同时又具备管理的理念 ; 对于管理类专业 , 由于这些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的工作一般是信息 进行整个设计 ,每一步的任务书中给出实验 目 实验任务 和实验背景 , 要求学生阅读后根据 系统的用户 ,我们把他们定位在管理系统的使 的, 用者。在教学过程 中, 让学生从一个用户的角度 要求按照结构化开发方法完成整个信息系统设 来学习 ,使学生了解在整个信 息系统 建设过程 计 , 避免过去操作说明书式的实验 , 增加了学生 中 , 为用户应该如何配合 开发者来更 好的完 的动手能力 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作 课程设计是 I 课 程培养 创新 人才 的必要 T 成每一部工作 , 为开发者提供 哪些资料 等。 综合 理论课程 的巩固 、 实践能力和创新 考虑不同专业 的具体要求 , 到因材施 教突出 性实践环节 , 做 能力 的培养都需要 通过课程设计 环节来实现 。 重点。 b 学形式多样性 , 味性 , 际性相结合 管理信 息系统 课程设 计是 理论 学 习的补充 环 教 趣 实 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可综合 运用多 节 ,是对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 种教学方法 : 例分析。管理信息系统教学 中, 力的检验 ,也是学生提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能 案 课程设计不 同于理论课程 , 应充 案例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 分。案例 教学模 式是 力的实践机会 。 教师指导下的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模 教师通 过实际系统的开发需求 , 激发学 生参与 分体现“ 系统 的开发设计 , 在亲身体验 中理解理论知识 , 式 , 生为认知主体 , 以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 师在案 例教 学模式 和能动性 , 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 , 通 尽可能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进行校企联 过案例 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 培养思辨 、 分析应 盟 ,给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例 用理论知识的综合能力。案 例教学 不是 一个对 如 。我院就把大三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学生进行信 息知识 的传递 过程,而是让学 生对 的 同 学送 到金 碟 等 软 件 公 司 进 行 实 际 操 作 。 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考的过 程 ; 课堂研讨 , 使学 结束 语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涉及的方面很多 ,本文 生不再是机械的听 , 而是有 自己的理解 和思想 , 把填鸭式变成让鸭子 自己去思考 。这样 使学生 主要从课 堂教学环节以及理论实践教学连接方 文中所提及 的方法 , 经过教学实 有创新 的意识的同时也把新鲜 的思想 ,多样的 面做出了讨论 。 得 思想传递给教师 , 师和学生互相学 习 ; 使教 多媒 践 , 到了较好 的效果 。通过教学研究和探讨 , S课程 教学 针对 学生 在个性 特 体课件演示 ,由于管理信息 系统课程 中绘 制大 本文探 索出 MI 量 的图表 , 如业务流程 图、 数据流程 图等 , 以 征 , 可 知识结构 , 学习兴趣能力与素质特长上的差 借助现代教学手段 和设备 ,利用信息技术 制作 异人才培养模式 , 达到教书育人的 目的。 形象生动的多媒体 教学课 件动态地展现 系统的 开发过程 、 案例介绍的演示 , 以消除学 生的抽 可 象和枯燥感 , 从中获得 大量信 息, 并 把握 问题 的 实质 , 获得 良好 的教学效 果 ; 角色讨论 , 分 让学 生 自己融人将来 可能从事 的职业 角色, 例如 : 遇 到此 问题 , 如果你是 C O你会怎样 处理 。当学 I 责任编辑 : 赵丽敏 生被问到这样 的问题是 , 他会 主动思考 , 并且发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加 新 颖 实 用 且 符 合 社 会 需 求 的 实 验 。 2 加 强 相 关 多学 科 知 () 识 整 合 的 综 合 实 验 教 学 , 强 设 计 性 、 究 性 实 验 教 学 ( 加 研 3) 实 验 教 学 应 用 结 合 学 生 课 外 研 究 、 习 、 业 设 计 等 相 关 环 实 毕 节 。 4) 验 教 学 中 必 须 加 强 实 验 前 、 验 中 、 验 后 的 交 流 ( 实 实 实 总 结 , 在 教 师 、 生 、 学 资 源 站 点 之 间 广 泛 开 展 互 动 交 应 学 教 流 。 ( ) 验 教 学 的 方 法 和 体 制 必 须 革 新 , 络 教 学 势 在 必 5实 网 行 ,必 须 建 立 以学 生 为 中 心 的 高 效 率 引 导 和 辅 助 学 生 学 习 和 实 践 的体 制 二 、 究 情 况 简 介 研 根 据 上 述 思 路 及 其 考 察 分 析 ,在 充 分 调 研 和 掌 握 资 料 的 基 础 上 , 们 确 定 了 新 的 《 理 信 息 系 统 》 堂 及 实 验 教 我 管 课 学 大 纲 和 教 案 ,并 据 此 进 一 步 确 定 了管 理 信 息 系 统 的 实 验 教 学 目的 、 学 要 求 , 教 以及 教 学 课 件 的 内容 和 形 式 。 下 面 分 别进行论 述 。 1研 究 审 定 了实验 教 一些 实 际 问题 . 本 文 中对 该 课 程 的课 并 在 堂教 学 , 别 是 实验 教 学 作 了一 些 探 讨 特
~
、
基 本 思路
在 进 行 该 课 程 的 教 学 和 实 验 教 学 的研 究 过 程 我 们 认 识 到 , 使管理 信息系统 实验课程 的开设真 正适应 社会需 求 , 要 首 要 的 任 务 是 进 行 教 学 内容 和 教 学 形 式 的革 新 。 了解 决 这 为 个 问 题 , 们 调 查 了管 理 信 息 系 统 的 社 会 需 求 、 校 教 学 和 我 高 学 科 发 展 的要 求 ,充 分 认 识 到 学 生 通 过 学 习 好 管 理 学 系 统 这 门 课 程 , 将 所 学 知 识 应 用 到 实 际 巾 去 , 要 做 到 以 下 几 并 就 点 。 1对实验 教学内容进 行调整 , 减 陈旧冗余 的内容 。 () 删 增 段 采 用 案 例 教 学 法 , 学 生 在 欣 赏 优 秀 案 例 的 同 时 , 析 案 让 分 例 中应 用 到 的 知 识 点 和 创 意 , 累 经 验 , 有 初 步 制 作 Fa h 积 具 l s 作 品 的 能 力 ; 二 阶 段 采 用 任 务 教 学 法 , 学 生 根 据 任 务 要 第 让 求, 自己 自由发 挥 , 作 作 品 , 而 积 累 实 践 制 作 Fah 品 的 制 从 ls 作 知识 , 高动 手能 力 ; 提 第 阶 段 采 用 项 目教 学 法 , 当欣 赏 与 模 拟 达 到 一 定 程 度 后 , 学 生 会 积 累 大 量 的 创 作 灵 感 及 制 作 作 品 的 经 验 , 赏 与 模 拟 升华 后 学 生 具 备 创 意 作 品 的 能 力 , 欣 创 意 作 品是 学 生 学 习 Fah 1s 的最 终 目标 。 Fah 学 过 程 中 , 在 ls教 将 种 方 法 有 机 结 合 在 一 起 , 学 生 最 后 达 到 能够 制 作 出 有 让 自己 创 意 的 作 品 , 就 业 后 从 事 Fah 品 制 作 打 下 良 好 的 为 ls 作
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关键词 :管理信息 系统 经管类专业 教 学改革 信息素 养
经管类专业一 般包括经济学 、财政税 收 、金融证券 、 会计审计 、统计学 、国 际贸易、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公 共管理 、文秘 、保险学 、旅游管 理 、物流 、投资决策 、管
深刻地体会 ,具 体分析如下 :
11 材选 取 .教
习无 从 下手 、缺 乏 兴趣 、态度 不 端正 、考试 应付 等 。鉴 于此 ,作为长 期从事 该课程 教学的一 名教师 , 深感 责任 重 大 ,有必 要深入 分析 经管 类 各专业 的 特点 ,明确 教学 内
容 、改善教学方法 、改革考核方 式 ,教会学生如何将企业 工 商管理类 专业 的教材 ,但还是觉得不完全符合 经管类各
担该课程 的教 学任 务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 中 ,总结了经管
类专业学生在学 习过程 出现的种种不太好 的迹象 :比如学
管专业 ;科学 出版社 出版 的唐 晓波 主编的教材 ,偏重于系
统的设计开发 ,技术性较强 ;清华 大学 出版社 出版的陈京
民主 编的教 材注重案例导入教学等 ;高等教 育出版社 黄梯 云主编的教材注重整个系统 的开发过程 和管理 思想向信息 系 统中的引入。经过再三 比较 ,选取 了黄梯 云主 编的面向
文科生的发散思维模式 ,较难分析逻 辑性 很强的内容 ,动 手能力较弱也不利于实验教学 的开展。在 该课程长期的教
学过程 中发现 了学生学 习过程 中的一 些问题 :①部分学生 认为课 程内容较为宽泛 , 知识重 点不 突出 ,无从下手 ;② 有些学生对该课程缺乏 认识 ,认为该课程 没有什么用 ,学
61
实践 与应用
中国信息界
2 1 年第3 0 1 期
高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改革探讨
.
但 长期 以来 , 由 于 高职 教 育 的 学 科 化倾 向 和 实 验
收 稿 日 期 : 2009 - 05 - 29 基 金 项 目 : 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员 会�医 院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 精品 课程项目 资 助 ; 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员 会�医 院 管 理 信息 系 统 � 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汪 冬 ( 197 8-), 女, 安徽芜湖人, 硕士, 讲师, 主要研究
[ 1-2 ]
2 课程的 实验实训教学难点
2.1 课 程的 性质 和作 用 " 医院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 课 程 是 我 校 医用 电 子 信 息 系 下设"卫生 信息 管理" , " 远程 医疗 " , "临 床诊 断信 息 系 统" 等 专 业 ( 方 向 ) 的 核 心 课 程 .通 过 本 课 程 的 教 学, 使 学生 熟悉医 院信 息的 业务 流程 , 掌 握管理 信息 系 统 的开 发方 法 , 并 能 综合 应 用 这 些 知 识 进行 医 院 管 理 信 息系 统的 规划 , 开发 , 分 析, 设 计, 实施 与维护 . " 医 院管 理 " " 现 代 信 息技 术 " 该 课程 将 和 进行有 机 结合 , 培 养的医 院信 息化 人才 是一 种复 合型 的人 才,
m a il : d - lu lu @ 16 3 .co m 方 向 : 计 算 机 应 用 . Tel. : 135
室
研
究
与
探
索
第 29 卷
既 需要 有医 疗行 业和 医 院 管 理 的知 识 , 又要 懂 得 管 理 信 息系 统的 开 发 方 法 , 技 术 . 如 果" 医 院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课 程的教 学仍 基 于 传统 的 方 式 , 偏 重理 论 的 传 授 , 忽 视知 识的 实际 应用 , 培养 出 来 的 学 生 就缺 乏 可 持 续 发 展的 能力 , 无法 满足 医院 信息 化的 需求 , 更无 法满 足 社 会不 断进 步的 需求 2.2
《管理信息系统》中“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管理信息系统》中“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探讨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
结合课程的特点,首先分析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实验教学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旨在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标签:管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三位一体1 引言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国内一些高校也陆续开展MIS 教学和研究。
如今MIS 课程已成为国内计算机类和管理科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边缘学科, 它是一门覆盖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的横向新学科,并且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其性质属于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联系密切、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课程, 它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中进行运用。
2 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要探讨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新模式, 就必须对其在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目前大部分院校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2.1 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主要还是从概念、步骤、方法上对信息系统的开发理论进行介绍,教师在讲授基本理论、方法时缺乏针对性,而不是从现实企业管理工作的实际背景出发来阐明信息系统开发的具体步骤与方法。
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从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上看都是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比较少,即使有一些训练,也是在简单假设下所开发的非常简单的系统模型。
2.2 预修课程的不足由于MIS是管理学、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的高度交叉点,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应该做好相应的知识准备。
而目前管理类的学生计算机基础过于薄弱,往往在学习MIS 课程的时候,要求重新讲解数据库等基础知识;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又往往欠缺相应的管理知识,在理解MIS的内容、方法等方面有一定障碍。
2.3 课程内容不规范, 教学方法单一现有教材在内容和逻辑性等方面存在问题, 比如说缺少案例、章节的编排次序不合理、章节之间过于松散、甚至存在错误等等, 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摘要]笔者通过两年多的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总结了实验教师在实验设计、实验指导、实验评分、实验反思等环节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改革;课程;管理信息系统在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日益明显,市场飞速变化和技术高速发展的超强竞争环境下,信息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也更加强调知识、技能、经验与社会的联结关系。
从课程教学的现实实践来说,一方面由于学校教学时间比较有限,另一方面,单纯书本知识的学习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
为了解决教学过程中理论过于抽象化的问题,实验教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具备自主获取信息、评价信息以及加工、利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将课程学习与社会现实生活建立密切联系。
这就需要改革现有的课程实验教学,改变传统实验课程中学生过分依赖老师,简单重复实验过程,缺乏自我思考,照搬照抄实验结果的状况。
笔者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中体会到:实验教学改革要考虑到实验课程的所有环节和要素,包括如何设计实验项目,把管理信息系统抽象的理论融合到具体实验教学之中;如何提供教学指导,使学生在自我思考的基础上顺利地完成实验项目;如何进行实验考评,在公正客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
1 实验项目的设计首先,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讲述开发方法的课程,实验项目应该满足探究性原则,不要把实验目的局限于只是直观地验证所讲的内容。
探究性实验是指实验者对研究对象的属性、规律、相互联系的情况,处于无知或知之不多的情况下,提出问题,通过实验与探究,获取科学结论的过程。
其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独立实现认知过程,即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以探究者和发现者的身份,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初步具有的实验技能,亲自通过实验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次,实验项目的设计应该遵循继承性的原则,即实验项目环环相扣,后续实验能利用前面实验的结果。
课程实验教学应该与理论教学相匹配,即: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应该与理论教学的进度一致。
但由于教学资源有限,课时安排往往是平行的。
而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一般是按照概念、技术、方法的顺序来讲述。
以往的现象是:在讲述概念时不开设实验教学,到开发部分时,由于内容太多,学生一下子接受不了、做不出来,为了完成实验任务,很多人就相互抄袭。
我们通过实验项目的重新设计,在概念部分引入一套成熟且相对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让学生模拟软件的运行环境和业务流程,学生不但理解了诸如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等一些抽象的概念,而且他们在模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恰恰是后续课程中要讲述的内容;学生解决问题时所尝试的办法,正好是后续课程中要教会他们的或是要纠正的;而从现有系统中所分析的实验结果,正好是后续实验中要用到的。
这样就为后续的实验作好了铺垫,促使学生把前后所学的知识连贯起来思考,减小了后续实验的难度。
实验项目的设计还要遵循适度性和隐蔽性原则。
“适度”是指设计既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同时又要有一定的难度。
“跳起来摘果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自己成为是发现者、探寻者、研究者,不断扶植和加深学生想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通过特殊的工作方法去实现这一愿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
” 德国戈·海纳特也说过:“向学生预示结果或者解决方法都会阻碍学生去努力研究。
”我们在设计实验项目时,侧重实验过程,而结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促使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给他们创造思维空间和思维机会,使他们成为发现者,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转化为学习上的一种内驱力。
最后,实验设计不能忽视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是指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必须做到目的明确,心中有数。
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明确设计的这一实验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应突出哪些现象,如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得出结论等。
然后,要根据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知识技能要求,特别是重点、难点知识的教学设计实验。
2 实验过程的指导按照上述原则设计的各项实验,旨在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自经历对未知结论的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处于实验教学中指导地位的教师应遵循启发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鼓励原则。
由于学生们习惯于验证性实验,操作方法、实验过程和结果在实验指导书上已经给出,只需“照葫芦画瓢”就可完成实验。
因此,刚开始时非常不适应探究式的实验模式,总是提出要求,希望教师手把手地教他们进行操作,或直接给出结果。
这时教师应遵循启发性原则,结合教学内容,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尝试,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性原则要求教师所设计的实验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又能促进学生的实验、思维、创新等能力的发展。
维果兹基曾把学生的发展分为两种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最近发展区,即这时学生的思维进程正在形成,还不能独立完成任务,但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经过学生自己的一番努力是能够完成任务的。
所以教师在实验指导过程中,应从课堂的边讲边实验到引导学生进行局部的实验探索,再到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探索,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发展中的课程,它的设计和开发本身就没有固定的格式,开发者根据用户需求、自己的技术能力和喜好等来进行设计,才有了绚烂多彩的信息世界的产品。
因此,在实验设计中,我们在每个环节都留下接口,使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基本实验要求后,可以进一步进行探究。
鼓励原则要求教师要有极大的耐心,能够热情地解答学生的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它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常识,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知识水平,而这些又正是这些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们所欠缺的。
在实验过程中,很多学生甚至会犯常识性错误。
教师应该对结果和调整迟下定论,对学生的错误不应看得过重。
教师须明白,所有有活力的思想都有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
本次教学改革中,我们在实验手册中专门设计了一个章节,叫“实验准备”,将学生常遇到的问题,在这个章节中进行了说明。
同时,我们在每一个实验项目后都要求学生回答实验中还存在哪些困惑,教师不仅要一对一地解答这些问题,而且要对认真回答的同学予以实验加分的鼓励,使得实验收到预期的效果。
3 实验成绩的评定由于我国的教育传统,学生对实验的最后得分总是看得很重。
教师在评定成绩时要遵循及时性、公开性、多机会的原则,即评分及时,评分标准公开,并允许二次评分。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由于其实验数据的多选择性,呈现出实验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实验结果的多样性的特点。
因此,必须将实验数据、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结合起来进行评分。
这样,以往在实验课后学生再交实验报告的方式就不能反映学生实验的全貌。
因此,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在每次实验课上当场评分,当场讲评。
由于评分和讲评及时,当场解决了学生们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了实验效果;同时,由于实习报告必须当堂完成,也避免了少数学生实验课上不认真,课后抄袭的现象。
实验评分不同于理论考试的评分,教师在评分时有较大的主观性,把握得不好,会对后续实验产生不好的影响。
如:评分偏高,学生会对实验掉以轻心;评分偏低,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学生甚至会认为教师有偏心。
因此,我们在每个实验后都专门设计了教师评分表,表中明确了教师的评分项目,包括对实验结果的要求、对关键实验过程的要求、对学生实验态度和效率的要求等等,并具体规定了每一项的分值,这不仅确定了教师评分的基准点,同时学生也清楚地知道了实验的关键点在哪里,从而更好地完成实验。
实验教学中给学生评定分值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中,只要时间许可,我们允许进行二次评分,即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
在实验课上当场进行评分时,得分较低的学生常常主动要求重做实验,希望得到一个较好的成绩。
而这一次重新进行实验,他们会十分认真,由于已经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里,所以一般都能及时改正,把握住实验中的关键知识点。
4 实验后的反思实验教学是立足于教材,具有明确目标的。
所以,在实验教学的结尾,为了提炼所学到的知识、能力,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自己以及他人的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作出反思。
反思概括的意义在于:其一,内化新知识,加工与整合新旧知识,达成同化或顺应,形成更协调一致的理解;其二,加深理解研究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学习策略,这对知识的迁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其三,科学的反思往往能使新的问题成为教学的归宿,即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新的问题,这些新问题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使教学延伸到课外,而且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新之路。
反思包括学生的反思和教师的反思两部分。
为了促成学生的反思学习,我们在每个实验项目后都设计了实验后思考的环节,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同时,也要求他们对实验和实验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一方面更加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进行反思,抓住实验指导中的要害,提高了教学水平,同时也对实验的具体内容进行修正。
因此,我们的实验手册经过两年多将近3 000学生的使用,可以说越来越完善,很好地辅助了理论教学。
5 结语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管理学、信息技术、运筹学等都是学生必备的理论基础,而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对这些基础学科掌握得很好,许多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往往感到非常困难。
我们通过对实验教学的改革,使得实验教学更好地加强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指导、实验评分、实验反思等环节的环环把关,使得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关键知识点,从而去除部分畏难情绪,增强学好本课程的信心。
同时,由于本课程内容涉及其他课程的很多相关知识,通过认真实验后,可以把这些课程的知识融合起来,学生们都觉得收获很大。
主要参考文献[1]张嘉育.学校本位课程改革[M].台北:冠学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2.[2]梁振球.《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实训教学的改革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7(19).[3]夏正江.高师教育专业通用课程结构的设计及辩护——以“教育学”专业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