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数学一、适用学科数学(Mathematics),一级学科,理学门类,学科代码:070100本方案适用于以下二级学科:●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二、培养目标培养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愿为祖国的科教事业贡献力量的一流数学人才。

使得学生遵循学术规范,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并在数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重要问题上做出原创性工作。

三、培养方式1、实行导师负责制。

必要时可设副导师,鼓励组成指导小组集体指导。

跨二级学科(或交叉领域)培养博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

2、建立规范化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制度,按期检查培养环节的完成情况。

3、博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学习有关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专题讨论班和国内外学术会议,选择数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重要问题作为研究课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并取得创新性成果。

四、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1、普博生普博生在学期间需获得学位要求的总学分不少于22,其中必修环节7学分,考试学分不少于10。

课程设置见附录一。

2、直博生直博生(包括提前攻博生)在学期间需获得学位要求的总学分不少于42,其中必修环节7学分,考试学分不少于30。

课程设置见附录一。

五、培养环节及有关要求: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博士生须在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内确定导师,确定导师以后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包括:研究方向、课程学习、文献综述、选题报告、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学位论文及实践环节等方面的要求和进度计划。

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须在每学期选课期间修改。

修改后的课程计划,经导师签字后送系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

2、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博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或相关教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现状和动向,尽早确定课题方向,完成论文选题、撰写选题报告并举行选题报告会。

选题报告的具体时间由导师自行决定,但距离申请答辩的日期一般不少于一年。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2篇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2篇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2)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2)精选2篇(一)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是高等教育机构为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人才进行系统培养的一项学术计划。

其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学习、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使学生在某一研究领域或学科专业中获得广泛的知识、深入的理论基础和独立的科研能力,最终取得博士学位。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通常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 培养计划的制定: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学科要求,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包括学习课程、研究工作、学术交流等。

2. 学术课程教育:让学生系统学习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与理论,提高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

3. 科研课题研究:指导学生进行独立的科研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4. 专业实践:参与学术会议、写作学术论文、参与学科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学术交流和实践能力。

5. 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合作,扩大学术视野和国际影响力。

6. 学位论文答辩:学生完成研究工作后,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最终获得博士学位。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独立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高层次科学研究人才,为国家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对于学生来说,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不仅是获取学位的过程,更是全面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学术造诣的重要阶段。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2)精选2篇(二)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是高等教育机构为博士生制定的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在某个专业领域具备研究、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高级人才。

一般来说,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学习:博士研究生需要修满一定的学分,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旨在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和专业知识。

2. 科研训练:博士研究生需要参与科研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的研究工作。

这个过程包括问题定义、文献综述、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术交流:博士研究生需要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活动,与同行学者交流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扩展人际关系和学术网络。

xx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参考模版doc.doc

xx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参考模版doc.doc

xx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参考模版)一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专业名称二级学科专业代码xx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年月日1(注:蓝色字体为填写提示,成稿时请删除;红色字体为预填学校规定,建议保留并在成稿时保持与其他部分文体一致)一、学科简介(结合学校本学科实际情况,参考《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中的“学科内涵”等要求进行撰写)二、适用范围三、培养目标(参考《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四、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或4年,先由各学科专业填写,最终由学校研究后统一确定,学习年限为3-6年。

全日制学术型直博生基本学制为5年,学习年限为5-7年。

)五、培养方式(对导师的指导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模式性要求,应鼓励跨学科培养)2六、必修环节3(二)学术活动(明确学术活动的形式与工作量要求)(三)实践训练(明确实践训练的形式与工作量要求)(四)学位论文1.开题条件原则上,在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之前,博士研究生须通过学科综合考试。

2.选题要求(对选题的学科边界、系统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等提出要求)3.开展形式要求(对学位论文允许具体的研究形式,如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模型建立等和不允许的具体形式,如文献综述等,作出明确规定;学位论文应由研究生在导师或导师组指导下独立完成)4.工作量要求(根据学科特点,对学位论文的科研工作量提出明确要求,如在科学研究工作持续时间、论文数据、论文字数等方面的要求。

)5.学术规范要求(根据学科特点,明确学位论文的学术规范要求)6.写作格式要求按照《xx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4七、质量控制环节与要求(一)培养计划制定培养计划由学生和导师、导师组共同制定,并由导师或导师组进行审核,应于入学1个月内完成。

(二)课程考核课程考核的方式可以是口试、笔试或课程论文等形式,由任课教师负责。

博士生公共课采用考试方式;博士生专业核心课程成绩及格线为75分,其他课程及格线为60分。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课程要求: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首先需要明确课程要求。

在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学校应该提供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课程,包括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

专业课程需要根据学生的研究领域设置,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自己感兴趣和正在研究的学科领域。

公共课程则涵盖了跨学科的知识,可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2.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选择适当的研究生导师非常重要。

导师应具备扎实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研究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

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也是培养博士研究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导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研究项目的指引、建议和反馈,并帮助学生克服遇到的困难。

3.研究项目: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进行研究项目。

学校应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研究课题,并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支持。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进行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并撰写学术论文和报告。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术研讨会、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

4.学术交流:在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

学生可以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讨会和研究生论坛,主动与其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术讲座和导师学生座谈,为学生提供了解最新研究动态和学科发展趋势的机会。

5.科研道德:培养博士研究生还应注重科研道德的培养。

学校可以设置科研道德课程,教授学生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

此外,学校还应建立完善的科研诚信监管机制,及时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并为学生提供举报渠道和保护机制。

学术型研究生含博士硕士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及要求

学术型研究生含博士硕士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及要求

学术型研究生含博士硕士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及要求1.培养目标: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旨在培养具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的人才,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学术界和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科研管理工作。

2.学位课程要求:学术型研究生需要修读一定的学位课程,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研究方法课和学术论文写作等。

学科基础课主要是关于所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和基础理论;专业课则是培养学生对于自己研究方向的理解和掌握;研究方法课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学术论文写作课程则帮助学生提高论文写作和学术交流能力。

3.科研项目要求:学术型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参与科学研究项目,包括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自主申请的课题等。

科研项目的选择应与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相关,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科研成果要求:学术型研究生需要在培养期间产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科研成果,如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获得科研奖励等。

这些科研成果既是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考核,也是评价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5.学术交流要求:学术型研究生应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学术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与其他领域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

这些学术交流活动有助于学生拓宽研究视野、更新科研思路、提高学术交流能力。

6.学术道德要求:学术型研究生应严格遵守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尊重知识产权,不进行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型研究生还要具备诚实守信、严谨细致的科研态度,积极参与学术道德培训和学术道德引导。

总之,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要求学生在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并要求学生在培养期间产生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科研成果。

同时,学术型研究生还应遵守学术伦理,保持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

这些要求旨在培养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的人才,为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2022医科大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2022医科大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医科大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为了加强和改进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培养方案(总则)。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制定博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组织教学、授予学位和质量检查的重要依据。

第一条培养目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一)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执着敬业、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和热点知识,充分了解本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学术交流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组织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三)熟练掌握英语,能熟练阅读并正确理解难度较大、结构复杂的专业英文文献,具有撰写学术论文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四)有健康的体魄。

第二条制定培养计划博士研究生入学后二个月内,二级学院应当组织研究生导师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博士研究生的基础和特长,指导博士研究生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

在培养计划中应对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文献阅读、科学研究、学术活动、实践(教学、医疗)环节、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工作等做出具体要求和进度安排。

培养计划应经各研究生导师所在系部(科室)、学院审批后,送研究生院备案、存档。

第三条培养方式及方法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

根据培养工作的需要,成立以研究生导师为主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

指导小组原则上由教授或已获博士学位的专家组成。

由研究生导师和指导小组具体负责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采取博士研究生个人自学与研究生导师指导、集体培养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专业实践结合的培养方式。

研究生导师和指导小组要关心博士研究生的全面成长,重视对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严格要求,培养博士研究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XX大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XX大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XX大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扎实的植物病理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本学科方向的各种实验技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了解本学科的国际学术前沿及国内外研究动态,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在植物病理学领域的研究中能做出创造性成果,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以及具有独立发展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 植物病原学
2. 分子植物病理学
3. 植物病害系统功能基因组学
4. 植物检疫与入侵植物病原生物学
5. 植物与病原物相互作用
三、学习年限
1. 学制3年,最长年限不超过7年。

2. 博士研究生完成学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要求以及培养环节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在校学习时间2年以上(包括2年),并有以第一作者和XX大学单位署名,在SCI刊物公开发表的与本人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可获得学分。

至少应修满12学分。

每18学时对应1学分,每门理论课一般不超过3学分,实验课不限。

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选修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课程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硕士或博士课程。

(一)必修课。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研究生是深造学术道路上的最高学位,对于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确保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各高校制定了相应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科研要求以及论文答辩等方面探讨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

一、培养目标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首要任务是确立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指对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能力、专业素养和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在培养目标中,应明确要求学生掌握各自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前沿动态,培养独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此外,培养目标还应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科技领域。

二、课程设置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是培养研究生专业知识和学术素养的重要环节。

针对各个学科的特点和发展需求,高校应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等。

基础课程主要是为了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课程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术研究方法;选修课程则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自主选择。

此外,培养方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具体可以通过学术报告、学术讨论等方式进行培养。

三、科研要求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核心是科研要求。

科研能力是博士研究生的重要素质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培养方案应要求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的科研工作,包括文献综述、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

学生还应定期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科研要求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对于保证培养质量和提高学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论文答辩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最终环节是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是对学生培养质量的总结和检验,也是学术交流和学术评价的重要环节。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引言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针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科学家和学术研究者。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博士研究生是高水平科研人才的主要来源,其培养目标主要包括:1. 具备深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理论素养;2. 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3. 具备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技巧;4. 具备良好的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意识。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应该具备以下一些要求:1. 系统而完备的学术课程安排,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学术活动等;2. 扎实的科研能力培养,包括科研训练、科研项目参与和学术论文发表等;3. 导师团队的组建和指导机制,保证博士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学术指导和支持;4. 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平台,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合作意识。

二、培养计划和周期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合理的安排。

一般而言,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周期为3-4年。

具体培养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术课程:博士生在培养期间应完成一定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术课程的安排应该具备系统性和渐进性,以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学术需求。

2. 科研训练:博士研究生在培养期间应深入参与科研项目,进行科研训练和实践,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应鼓励学生进行学术论文发表,提高科研水平。

3. 学术交流:博士生应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活动,包括学术报告、学术会议和学术研讨等,增强学生的学术氛围和研究动力。

4. 导师指导:导师对博士生的指导和支持至关重要,应制定明确的导师指导制度,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学术指导和支持。

三、培养评估和质量保障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评估是保障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培养评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术成绩评估:对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成绩进行评估,包括学术课程成绩和学术论文发表等。

大学博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大学博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XXXX大学博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根据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及《XXXX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结合我校全日制博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实际,现重新修订本方案。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方案规定了博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总体要求和基本目标,各学科应根据学科培养需求和本方案制订培养方案细则,规定研究生培养的具体要求。

在本方案公布后获批新增学位授予学科,在招生目录公布前应设立相应培养方案细则。

第二章培养目标与要求第二条博士学术学位旨在培养能够深入掌握相应学科方向的专门知识,能自主设计并运用必要的研究方法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具有科学创新能力及较高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学术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践行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热爱医疗卫生事业,遵守医学伦理道德,尊重生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评判、思辨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对学术规范有深刻理解,恪守学术道德;3.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能力;4.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查阅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及外文专业写作能力。

第三条基本培养年限为三年,最长培养年限为六年。

第三章培养内容及时间安排第四条培养内容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工作,以科学研究为主。

培养过程包括课程学习、科研和专业技能培养、学位论文与答辩。

第五条培养时程入学后两年内完成课程学习,累计时间约三个月。

科研工作和撰写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两年。

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博士学术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培训不做必须要求,导师可根据需求自行制定其临床技能培训计划。

第四章课程学习与考核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学术活动讲座课程。

第六条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和专业课,实行学分制。

学术型研究生含博士、硕士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及要求

学术型研究生含博士、硕士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及要求

学术型研究生(含博士、硕士)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及要求(2016修订版)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学科简介与研究方向、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必修环节、培养环节及学位论文相关工作、教学大纲等八个部分。

一、学科简介与研究方向各学科的培养方案应对本学科进行简要介绍。

研究方向的设置要科学、规范、相对稳定,反映学科先进性和前瞻性,要能适应、引导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并能体现我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按一级学科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方向一般不超过6个;按二级学科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方向一般不超过4个。

二、培养目标培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富有科学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高水平创新人才。

硕士研究生应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研究生应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三、学制学术型各类研究生基本学制如表1。

表1 学术型研究生基本学制全日制硕士生最长修业年限在基本学制基础上延长0.5年,非全日制硕士生最长修业年限在基础学制上延长2年,博士生最长修业年限在基本学制基础上延长2年。

硕士研究生不允许提前毕业。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在制定、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时,课程及学分必须满足以下最低要求(如表2)。

1.公共必修课公共必修课是研究生的必修课。

其中:1)政治理论课所有硕士研究生必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

所有博士研究生必修“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本科直博生还必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所有博士研究生可选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1学分。

2)外国语外国语作为所有研究生的必修课(语言类学科除外),所有博士研究生2学分,硕士研究生3学分。

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了确保博士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提高,我院制定了以下的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培养学术才能:通过系统学习、实验训练、学术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学术基础知识,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增强学科交叉能力:注重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学科交叉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使学生具备跨学科研究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3.提高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室实践、科研项目参与以及教学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体系1.专业课程学习:学生需修读包括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在内的学位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基础课程,以确保学生获得该领域的扎实知识基础。

选修课程则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个人兴趣进行选择。

2.学术论文写作:博士研究生的核心任务是承担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的撰写。

学生需进行独立或合作的科研项目,并撰写学术论文。

导师将定期对学生的研究进展进行指导和评估。

3.科研训练和实践:学生需参与科研训练和实践,如实验室实践、科研项目参与、科研成果发表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4.学术交流:学生需要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学术交流会等活动,以提高学术交流能力和学术合作能力。

三、培养流程1.入学阶段:学生进入学院后,将进行入学教育和培训,包括学院规章制度的学习、教学计划的了解以及学术道德和规范的培养。

2.学术课程学习阶段: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阶段将主要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同时选择研究方向和导师。

3.学术研究阶段: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将进入学术研究阶段,开始进行独立的科研项目,并撰写学术论文。

此外,学生还需参加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能力。

4.毕业论文阶段:学生在培养期满后,需要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并进行答辩。

学生需通过学院评审,评估其培养成果。

四、培养保障1.导师制度:每个学生都会分配一位负责指导学生的导师。

导师将负责指导学生的科研项目、学术交流以及论文撰写等事务。

师范大学博士培养方案

师范大学博士培养方案

师范大学博士培养方案1. 引言师范大学博士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具有深厚学术素养、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level人才而设计的。

本文档将对师范大学博士培养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2. 培养目标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以下特点和素养的研究型人才:•具有扎实的学术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能够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跨学科能力,能够在学术界和行业中独立担任职务;•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流程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选课阶段博士研究生入学后,需要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课程。

选课阶段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并深入研究相关领域的前沿进展。

3.2 研究计划阶段在选课阶段结束后,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确定自己的研究计划,并提交给导师审核。

研究计划阶段的目标是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和熟悉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案。

3.3 研究生学术活动阶段在完成研究计划后,学生需要参加各类研究生学术活动,包括学术讲座、研讨会、学术报告等。

这些学术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增加学生与其他研究者的交流和合作。

3.4 学术论文撰写阶段学生在研究生学术活动阶段需开始撰写学术论文,并与导师进行指导和讨论。

学术论文撰写阶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并为学生的论文发表做准备。

3.5 学位论文答辩阶段学生在完成学术论文撰写后,需要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导师和其他专家组成,学生需要通过答辩来证明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

4. 培养要求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如下:•完成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学习,并取得合格的学分;•参与学术活动,包括学术讲座、研讨会、学术报告等;•撰写学术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参与科研项目,并取得具体的成果;•通过各类考核和评价。

5. 培养支持为了保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效果,学校提供以下支持:•导师制度:每位学生都会有一位导师指导和帮助;•学术资源:学校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科研经费等;•学术交流:学校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提供与其他研究者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大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深入的观赏园艺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本研究方向的各种实验技能,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在观赏植物基础研究中做出创造性成果,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 观赏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2.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
三、学习年限
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7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可获得学分。

至少应修满12学分。

每18学时对应1学分,每门理论课一般不超过3学分,实验课不限。

(一)必修课
1. 公共必修课
①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36学时)
② 博士生英语(Ⅰ)(2学分,36学时)
或博士生英语(Ⅱ)(2学分,36学时)(二选一)
2. 专业必修课
① 园艺学前沿理论与方法(3学分,54学时)
(二)选修课
在导师指导下可在全校范围内选修,具体课程请参照“XX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