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财政学博士培养方案
![财政学博士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ac8d0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6c.png)
财政学博士培养方案
学生在申请博士学位的时候,需要先确定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导师。
选导师时需要考虑导师的学术水平、研究方向是否与自己的兴趣相符等因素。
二、研究生课程
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学生需要修读一定数量的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程通常包括财政学、货币学、宏观经济学等基础课程,选修课程则根据个人研究兴趣和方向而定。
三、科研能力培养
博士研究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包括文献检索和综述、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证研究能力等。
为此,学生需要参加一些研究性课程,如研究方法论、实证经济学等。
四、学术交流与实践
博士研究生需要积极参加学术会议、讲座、学术论坛等活动,了解前沿研究动态,与国内外学者进行交流。
此外,学生还应该参与实践性项目,如政策研究、咨询服务等,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五、博士论文
博士研究生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博士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博士论文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能够对财政学领域做出一定的贡献。
以上就是财政学博士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会计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会计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b14d1833d4b14e84246806.png)
会计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具有国际思维和创新能力,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会计管理和研究人才。
研究生应掌握坚实的会计和财务管理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具有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或承担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1. 财务会计2. 审计3. 财务管理4. 管理会计三、学习年限博士生在校学习期间实行弹性学制,一般为3-4 年。
原则上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三、四学期以科学研究为主,并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开题工作,第六学期完成答辩工作。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课程设置由公共必修课、学科通开课、专业通开课、选修课四部分构成。
具体课程设置见以下课程计划表。
五、应修满的总学分数博士研究生应修满15 学分方可进入答辩阶段毕业。
其中,全校公共必修课 4 学分、学科通开课 2 学分、专业通开课2学分、选修课7学分。
选修课程应根据自己学习方向,结合导师意见和自我知识结构进行选择。
六、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并取得合格成绩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
在第三——四学期,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选题的理由或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本人研究计划、论文写作大纲、主要参考文献等。
开题报告经导师和所属专业教研室导师组答辩后方能正式进入论文撰写工作。
博士研究生论文初稿完成后交导师审阅,修改后经导师同意推荐参加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通过学院审查后,方可组织论文的评阅、答辩等工作。
七、其他学习项目安排博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利用假期赴企业或其他单位调查;参加导师或教研室安排的辅助教学实践活动(包括讲授、辅导、答疑等);参加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研究工作、或根据导师的安排参与调研、收集资料等。
财政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留学生培养方案
![财政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留学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867618f8c75fbfc67db295.png)
财政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留学生)培养方案阅读参考书目为了保证研究生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以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有计划地阅读如下参考资料。
另外,还应结合讲课内容及科研工作阅读教师指定的有关文献、资料。
一、中文或译著类1.《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中译本),哈尔.瓦里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高级宏观经济学》(中译本),戴维.罗默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计量经济学基础》(上下册,中译本)达摩达尔.N.古扎拉蒂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4.《计量经济学》(第五版、中译本),格林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财政学》(第8版),[美]哈维·S·罗森,特德·盖亚(Ted Gayer)著,郭庆旺、赵志耘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州和地方财政学》(中译本),[美]费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7.《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生用书),郭庆旺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8.《比较财政分析》(中译本),[美]穆斯格雷夫,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9.《财政学:理论在政策中的当代应用(第8版)》,海曼(David N.Hyman)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财政原理与比较财政制度》,平新乔,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11.《公共部门经济学》(第四版中译本),[英]布朗·杰克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公共财政》(中译本),[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著,纪沫、严焱、陈工文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版13.《公共财政》(中译本),[美]詹姆斯·M·布坎南,中国财经出版社,1991年版。
14.《公共经济学》(中译本),[美]阿特金森·斯蒂格里茨,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财政学博士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财政学博士](https://img.taocdn.com/s3/m/50a196e0770bf78a652954a4.png)
(一)科研成果要求
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中南大研字[2016]19号)第九条规定:上半年申请答辩的博士研究生应在当学期的6月10日前,下半年申请答辩的博士研究生应在当学期的12月10日前,提交相应的学术科研成果,学术科研成果必须达到以下要求之一:
1.在三类及以上权威期刊发表1篇学术论文。
目前,本学科专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36人,占教师比重的87%;教授、副教授职称的占教师比重80%;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比重的56%。现有教师中,有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1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资助;1人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被评选为“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人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1人获“湖北名师”称号,3人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0年以来,学院教师承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逾100项,出版专著、教材1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4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本学科点师资力量雄厚,共有博士生导师16名。自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以来,本学科已培养博士近200名,目前他们大多已成为本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或已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担任重要职务。
2.在CSSCI来源刊物发表2篇学术论文。
凡被SCI、SSCI检索摘要,被EI(核心版)全文检索及被CSCD、CPCI收录的外文期刊论文,1篇可视为在CSSCI来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
3.在CSSCI来源刊物发表1篇学术论文;且在学院(中心)认定的学术期刊(由各学院(中心)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认定并报研究生院备案)(不含增刊、专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
2024级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
![2024级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4cbf9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0.png)
2024级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政府在收入筹集、支出分配和资源配置方面的行为与原则。
财政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和财政学专业知识,掌握财政管理和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技能,具备系统分析和解决实际财税问题的能力,适应国家经济建设、财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目标通过4年的培养,财政学专业的学生应当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2.熟悉国内外财政政策和财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能够对财政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估;3.了解财税法规和税收政策,能够参与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财政法规制定工作;4.具备一定的财会知识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财务分析工具分析企业财务状况;5.具备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6.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和利用信息。
三、课程设置1.通识基础课程(必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英语等。
2.学科基础课程(必修):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公共经济学、财政法学、税收学、财务管理学等。
3.专业选修课程:(1)财政与税收政策类: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与管理、财政实务、国际税收、税收筹划等。
(2)财政与区域经济类:区域分析与规划、财政与区域经济、财政支出与区域发展等。
(3)财政与企业管理类:公司理财、财务决策分析、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
4.实践教学环节:(1)实习:开设财政学实习课程,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实践应用所学知识。
(2)课程设计:开设财政案例分析课程,让学生通过分析真实事件进行实践。
云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云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https://img.taocdn.com/s3/m/6765a41183c4bb4cf7ecd1eb.png)
中期考核主要考核博士研究生对本学科研究领域的了解情况、独 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科研素质以及科研作风、学习和工作态度等。
中期考核一般应安排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进行,考核小组应在 考核前一个月向考生宣布考核范围、方法及时间。
5、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年学分制,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 位期间应修满规定课程和其他必修环节最低学分数要求。应用经济学 和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须修满至少 30 学分。其 中,课程学习学分至少 19 学分;教学与社会实践 1 学分;科研训练 2 学分,其中,访学研究及主讲专题学术报告计 1 学分,在一定级别 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计 1 学分;完成学位论文撰写、通过预答辩与答辩 计 8 学分。统计学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须修满至少 31 学 分。其中,课程学习至少 20 学分;教学与社会实践 1 学分;科研训 练 2 学分,其中,访学研究及主讲专题学术报告计 1 学分,在一定级 别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计 1 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撰写、通过预答 辩与答辩计 8 学分。 八、本总则是全校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性文件,各培养单 位可结合本学科专业特点要求,制订本学科专业的详细培养方案。 九、本方案由研究生部负责解释。 十、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其他必修环节是为了扩宽博士研究生的视野,促进博士研究生主 动关心和了解学科前沿的进展,各学科的培养方案应根据本学科的情 况,规定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实践和学术活动,包括听取的学术报 告(讲座)的次数及考查要求和方式。
第二外国语是否作为选修或必修,由各学科专业根据各自情况作 出决定。
五、科学研究训练 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教学、科研方面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为主。 博士研究生不仅要具有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创造性工作的能力,而且 还要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为此,博士研究生应在论文答辩申请前完成科 研训练。 一是在读期间,要求到国内外本学科研究居于前列的高校、研究 机构,或具有博士后流动站的企事业单位,至少访学研修 3 个月,并 主讲专题学术报告。 二是除完成各学科制定的培养方案、学校制定的培养要求外,必 须完成以下科学研究成果之一,方能申请博士论文答辩。
财政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财政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4f264925c52cc58bd6be56.png)
财政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20203 授经济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1.本专业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的能够从事财政经济理论研究和教学的高级人才和经济部门高级管理人才。
2.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经济基础理论和系统高深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专业领域主要研究成果和最新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站在学术前沿运用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创造性研究。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能熟练地运用该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而且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能在本学科相关领域独立从事高层次研究和教学工作,或在政府有关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高层次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1.财政宏观调控研究财政政策原理与效应评估、财政风险评估与财政可持续性研究、动态宏观财政政策分析、公债原理与政策分析。
2.政府预算及公共部门效率研究政府预算理论与制度分析、预算支出绩效分析、绩效预算问题研究、公共项目效应评估技术与方法、公共部门效率评估、公共品供给效率分析。
3.社会公平与财政再分配职能研究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经济分析、收入不平等的测度与分析、财政再分配的原理与政策设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环境正义与环境财政研究。
4.税收理论及制度设计研究税收原理与政策分析、最优税理论与制度设计研究、中国税制与税收筹划问题研究、环境税费问题研究、政府间财政关系与地方税收体系研究。
5.中外财政制度比较研究中国与发达国家税制比较研究、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税制比较研究、外国财政制度研究。
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博士生基本培养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一)课程设置参见《财政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博士生学位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年内完成。
外国留学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与国内博士生一致,其公共必修课程为:中国文化概论2学分,汉语综合2学分。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8c680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6.png)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在撰写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需求。
本方案目的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财政学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一、专业背景财政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发生、分配和运行机制,包括税收、预算、财政政策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和决策支持作用。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财政学理论知识,熟悉财政实务和政策法规,具备分析和解决财政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财政学专业人才:1. 良好的财政学理论基础:学生应具备扎实的财政学理论知识,包括财政学原理、财政制度、财政法规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 熟悉财政实务:学生应具备熟悉财政实务的能力,包括财政收入、支出管理、财政预算、税收政策等方面的实际操作。
3. 政策分析和决策能力:学生应具备分析和解决财政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财政学理论进行政策分析和决策支持。
4. 国际视野和跨学科能力:学生应具备开放的国际视野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能够理解和应对全球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
三、课程设置为了达到上述培养目标,财政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如下:1. 基础课程- 政治经济学- 会计学原理-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2. 专业核心课程- 财政学原理- 财政制度与改革- 财政法规与税收政策- 财政预算与管理- 财政统计与分析- 财政与经济发展3. 专业选修课程- 财政与金融- 公共经济学- 社会保障与福利经济学- 税收政策与管理- 财政与区域经济发展- 国际财政与跨国公司四、实践教学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本专业还将组织以下实践教学活动:1. 专业实习:学生将参与相关单位的实习活动,了解财政实务操作和政策实施过程。
2. 实地调研:学生将走进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实际问题和需求。
3. 学术研究:学生将参与学术研究项目,提升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财政学培养方案
![财政学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d653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10.png)
财政学培养方案1. 项目背景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致力于研究政府财政活动与经济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了培养具备财政学知识与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设计了本财政学培养方案。
2. 培养目标通过本财政学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掌握基本财政学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财政学基础知识;•熟悉财政政策和财政体制改革的相关知识;•具备良好的财政分析和研究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综合素养。
3. 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财政学导论•公共财政学•财政管理学•财政制度与政策•财政法与财税法•财政统计学•财政经济学•财政预算与公共财政管理•财政审计学•财政改革与发展(2)选修课程•地方财政学•国际财政学•现代财政理论与实践•社会保障与养老金管理•税收理论与政策•城市与区域经济学•财政市场与金融•宏观经济学•经济法与政策•产业经济学4. 实践教学(1)实习在培养方案中,包含一定的实习环节。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实习活动,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实践能力。
(2)毕业设计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是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选择一个财政学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毕业论文。
5. 培养方案特色(1)跨学科融合本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素养。
除了财政学的专业课程外,还增设了相关经济学、法律学等学科的选修课程,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全面理解和分析财政问题。
(2)实践能力培养本培养方案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联合培养项目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拓宽就业前景,本培养方案提供了与其他院校或国外大学的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可以选择参加国际交流和合作研究,扩展国际视野。
6. 毕业要求学生在完成本培养方案后,应满足以下毕业要求:•修满所有课程的学分要求;•成绩合格,无不及格科目;•完成实习和毕业设计要求;•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西财博士培养方案
![西财博士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4aff8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b.png)
西财博士培养方案摘要:一、引言二、西财博士培养方案简介1.培养目标2.培养模式3.学制与学位三、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1.公共课程2.专业课程3.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四、导师制度与学术交流1.导师职责与权益2.学术交流活动五、论文撰写与答辩要求1.论文选题与开题2.论文撰写与修改3.论文答辩流程六、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1.培养过程监控2.培养质量评价3.持续改进机制七、就业与发展方向1.就业领域2.职业发展规划八、结语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层次财经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实战经验和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财经人才,西南财经大学(以下简称“西财”)制定了博士培养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西财博士培养方案的内容,以供广大考生和学子参考。
二、西财博士培养方案简介1.培养目标西财博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水平财经人才。
毕业生应能在学术界、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2.培养模式西财博士培养采用学术导师制,强调师生互动和个性化培养。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课程,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
此外,学校还提倡跨学科研究,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拓宽知识视野。
3.学制与学位西财博士学制为3-4年,最长不超过6年。
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和科研任务后,可获得博士学位。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1.公共课程公共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英语、计算机应用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课程,修满规定学分。
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旨在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生需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3.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学校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实习和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还设有创新实践奖学金,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四、导师制度与学术交流1.导师职责与权益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术研究和职业生涯规划,享有对学生的学术评价、奖学金推荐等权益。
山西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山西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c99369168884868762d6e4.png)
山西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学院2014年12月目录山西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 (1)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20101) (12)区域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20202) (18)财政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20203) (21)金融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20204) (25)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20205) (29)数量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20209) (33)金融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202Z1) (36)法律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202Z2) (40)统计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4) (44)会计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201) (47)企业管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202) (52)技术经济及管理博士生培养方案(120204) (58)财务管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2Z1) (63)山西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和规范博士研究生培养管理,提高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的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培养方案第二条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内容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按照二级学科制定,鼓励有条件的学科按一级学科制定总体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由各学科博士导师组负责制定,报研究生学院审核,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后执行。
培养方案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和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行适时修订。
培养方案应明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环节,要遵循博士研究生教育规律,创新培养模式,体现学科特色与学术前沿,突出个性化培养。
各学科专业导师组要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制订的《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制定本学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22e78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5.png)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引言:财政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规律,以及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财政学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在财政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领域从事财政管理和决策提供坚实的支持。
一、专业背景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基于对财政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
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涉及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管理与调控,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财政学理论基础,掌握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财政学研究和分析。
2.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能力,能够根据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财务管理和预算编制能力,能够有效管理财政资源,提高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效益。
4.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跨学科、跨部门的工作环境中协调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包括财政学原理、财政法规、财政统计学等,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财政学理论基础。
2. 专业课程:包括财政政策与管理、财政预算与会计、税收理论与实务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财政管理和决策能力。
3. 实践课程:包括财政实务模拟、财政案例分析等,旨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实践教学1. 实习实训:学生将参与财政部门、金融机构等实习实训,亲身体验财政管理的实际工作,提升实践能力。
2. 实地调研:学生将参与财政政策调研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财政管理的实际情况,拓宽视野。
3. 学术研究:学生将参与财政学研究项目,进行独立研究和学术交流,提高科研能力。
五、就业前景财政学专业毕业生具备广泛的就业领域和良好的就业前景。
他们可以在财政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领域从事财政管理、财务分析、税务筹划等工作。
同时,他们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事财政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财政系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法律经济学-税收经济学
![财政系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法律经济学-税收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06bb8cfcf90f76c661371a78.png)
(program evaluation)等微观计量方法。
本课程理论和应用并重,学生可自由选择所使用的软件,鼓励学
生使用 Gauss、Matalb 、或 Ox 等矩阵语言。
教材:没有一本教材可以涵盖本课程的所有内容,因此没有指定教材。
参考书: Wooldridge, J.M,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ross Section and Panel Data, MIT Press, 2001
选修本课程的学生至少应具备中级宏观经济学和静态优化理论的知
识,最好是已修完高级宏观经济学(Ⅰ)。主要内容包括:经常账户
的时际模型(intertemporal approach to current account),国际商业周
期,国际资本市场和风险分摊(risk sharing),全球化和经济增长,
第一学年:学位课程学习,包括 2 门公共课、2 门专业学位课、1 门选修课,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 1-2 门选修课,同时与导师一起确定论文选题;第二学期初 进行论文开题报告,学年底交论文初稿;第三学年:学年初由导师审定论文初稿, 然后进行修改,学年中定稿,3 月份进行预答辩,5 月底进行正式论文答辩。
统计软件课程
SS
1
20
中文
13
沟通交流学
SS
1
20
中文
14
论文写作指导
SS
1
20
中文
15
学术讲座或职业规划讲座 A&S 4
中文
16
高级微观经济学 Ⅲ
S
3
56
中文
任课教师 (职称) 学校统开 学校统开 经院统开(非本院生源补修硕士阶段课程) 经院统开(非本院生源补修硕士阶段课程) 经院统开(非本院生源补修硕士阶段课程) 经院统开(非本院生源补修硕士阶段课程) 经院统开 经院统开 经院统开 朱崇实教授、博导,杨志勇副教授 张馨 教授、博导 经院统开(限选课)(非本院生源补修硕士阶段课程) 经院统开(限选课)(非本院生源补修硕士阶段课程) 经院统开(限选课)(非本院生源补修硕士阶段课程) 经院统开(限选课)(非本院生源补修硕士阶段课程) 经院统开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b7dc9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f.png)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财政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财政学理论基础和宽广的财政管理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使他们能够在财政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领域从事财政政策研究、财政预算编制与执行、税收征管、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1. 学科基础专业学科基础包括财政学、经济学、管理学等。
学生应熟练掌握这些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专业核心课程(1)公共财政学:学习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了解财政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方式。
(2)税收学:学习税收的原理和制度,了解税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财政管理学:学习财政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财政决策和管理能力。
(4)财政法学:学习财政法规,了解财政行为的法律约束和规范。
(5)财政信息管理:学习财政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具备信息化管理能力。
3. 实践能力培养(1)实习实训:通过参与财政管理实践活动,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2)课程设计:进行财政案例分析和模拟财政决策,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术研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科研课题,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4. 综合素质培养(1)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和终身学习的精神。
(2)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提高素质素养和综合水平。
三、培养方案安排1. 学制与学位财政学专业的学制为四年(含实习),学生毕业后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2. 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等。
(2)专业基础课程:财政学、税收学、财政管理学、财政法学、财政信息管理等。
(3)专业拓展课程:公共预算与财务、财政统计分析、国际财政、金融学等。
(4)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实践等。
四、课程考核与评价课程考核采取多种形式,包括考试、论文、报告、实际操作等。
学生需要通过课程考核,达到相应的学分要求方可毕业。
财务与投资管理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财务与投资管理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b434f67c1cfad6195fa758.png)
财务与投资管理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熟悉财务、投资、金融等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公司财务管理,金融市场投资的理论、方法与技能,了解国内外财务、投资、金融理论与实务的动态及趋势,有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定性与定量分析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外语水平,能够胜任各类企业、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证券公司或其他金融单位、政府部门的财务与投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1.金融投资2.投资与财务管理3.行为金融学与货币理论三、招生对象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要求。
四、学习年限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要求。
五、课程设置六、培养方式与方法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考核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要求博士研究生答辩前在管理学科学位分委会确定的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或接纳发表)一篇或一篇以上学术论文,其他要求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参考文献杂志类:1.Journal of Finance2.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3.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4.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5.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6.Journal of 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7.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8.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9.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10、Harvard Business Review11、《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2、《金融研究》,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13、《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14、《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15、《管理世界》,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著作类:1、哈姆.威勒等著,陈云贤等译,《证券组合投资与选择》,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2、John.Hill著,张陶伟译,《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工具》(新版),华夏出版社,2000年3、康纳尔著,张志强等译,《公司价值评估》,华夏出版社,2001年4、陈建梁主编,《银行业风险评估理论模型与实证》,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5、保罗.克罗格曼等著,《国际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6、爱斯华斯.达摩德伦,《公司财务理论与实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斯蒂芬.佩因曼,《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定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8、新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文献汇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9、詹姆斯.C.范霍恩,《财务管理与政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10、滋维.博迪,亚历克斯.艾伦, J.马库斯,《投资学》,2000年11、刘树成,沈沛,《中国资本市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年4月12、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9月13、李扬,王松奇,《中国金融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2月14、厉以宁,《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15、陆家骝,《现代金融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16、杨云红,《金融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16、陆家骝,《货币分析的结构与变迁》,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17、叶中行,林建中,《数理金融》,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17、刘波,《中国证券市场实证分析》,学林出版社,1997年1月18、沈艺峰,《资本结构理论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6月19、吴敬链,周小川,《公司治理结构、债务重组和破产程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6月20、梁能,《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21、R.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3月22、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权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11月23、O. 哈特,《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8月24、陈郁,《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3月25、今井贤一,《现代日本企业制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年26、青木昌彦,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27、约塞夫·施蒂格利茨,《转轨经济中公司治理结构的失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3期51-6028、玛格丽特.M.布莱尔,《所有权与控制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29、哈罗德. 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1月30、唐.埃斯里奇,《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6月31、威廉森,《治理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2、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633、德姆塞茨,《企业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4、罗杰·弗朗茨,《X效率:理论、论据与应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35、易宪容,《现代合约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36、弗雷德.威斯通、郑光、苏姗. 侯格,《兼并、重组与公司控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37、Jurgen Eichberger, Jan R. Happer,《金融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38、Thomas E. Copeland, 《Financial Theory and Corporate Policy》, Addison-Wesley, 199239、William L. Megginson, 《Corporate Finance Theory》, Pearson(有中译本),199740、Donald H. Chew, Jr., 《The New Corporate Finance-Where Theory Meets Practice》, 2nd edition, McGraw Hill Inc.,199941、Joel M. Stern and Donald H. Chew, Jr., 《The Revolution in Corporate Finance》, Blackwell,199842、 Janette Rutterford edited,《Financial Strategy: Adding Stakeholder Value》, John Wiley & Sons Ltd ,199843、Genesis Typesetting,《Strategy Issues in Finance》, Butterworth-Heinemann Ltd,199444、G. Willian Schwert Clifford W. Smith, Jr.:,《Empirical Research in capital Markets》, McGrew-Hill Inc.,1992。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23155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c.png)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引言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针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科学家和学术研究者。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博士研究生是高水平科研人才的主要来源,其培养目标主要包括:1. 具备深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理论素养;2. 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3. 具备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技巧;4. 具备良好的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意识。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应该具备以下一些要求:1. 系统而完备的学术课程安排,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学术活动等;2. 扎实的科研能力培养,包括科研训练、科研项目参与和学术论文发表等;3. 导师团队的组建和指导机制,保证博士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学术指导和支持;4. 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平台,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合作意识。
二、培养计划和周期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合理的安排。
一般而言,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周期为3-4年。
具体培养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术课程:博士生在培养期间应完成一定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术课程的安排应该具备系统性和渐进性,以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学术需求。
2. 科研训练:博士研究生在培养期间应深入参与科研项目,进行科研训练和实践,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应鼓励学生进行学术论文发表,提高科研水平。
3. 学术交流:博士生应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活动,包括学术报告、学术会议和学术研讨等,增强学生的学术氛围和研究动力。
4. 导师指导:导师对博士生的指导和支持至关重要,应制定明确的导师指导制度,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学术指导和支持。
三、培养评估和质量保障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评估是保障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培养评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术成绩评估:对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成绩进行评估,包括学术课程成绩和学术论文发表等。
财政学 专业培养方案(020103)
![财政学 专业培养方案(020103)](https://img.taocdn.com/s3/m/73b566c83186bceb19e8bb8a.png)
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020103)(Public Finance 020103)一、专业简介(Ⅰ.Major Introduction)财政学专业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能够从事财经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的本科专业。
本专业培养学生宽厚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的财政税收理论和实务知识,胜任在政府部门和企业从事财税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从事财税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The major in public finance is guided by Marxist theory and methodology, and was establish mainly to train professional experts engaged in theoretical researches and practical work in the field of finance and economy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Students in this major will be trained to have a solid foundation in modern economic theory, public finance and tax theory and application. Qualified students would able to to work in public finance,tax and financial managing positions in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and firms, as well a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ositions in academia.二、培养目标(Ⅱ.Academic Objectives)本专业以培养“政治思想素质高、身心健康、学科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财政税收专业人才为目标。
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fe1e48ccbff121dd3683c0.png)
2015
2015
2015 2015 2010 2000 1996 2000 2009 2001
2005 1992 2013 2012 2015 2016 2015
2013 2005 1998 1996 1989 1990
2014 1995 2006
考核方式 考查 考查
备 注 ( 选 读 /必 读 ) 选读 选读
生 创 新 能 力 和 综 合 素 质 的 培 养 ;加 强 政 治 思 想 工 作 ,提 高 研 究 生 政 治 思 想 觉 悟 和 道 德 水 平 ,培 养 团 队 精 神 ,
发展。
促进德、智、体全面
覆盖专业简介
研究方向名称
本专业于 1979 年获硕士研究生招 生 权 ;2002 年 被 批 准 为 国 家 级 重 点 学 科 ;2007 年 成 为 教 育 部“ 第 二 批 高 等 学 校 特 色 专 业 建 设 点 ”, 并 被
志社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杂志社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杂志社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杂志社
审核意见
2009
2009 各期 各期 各期 各期 各期 各期 各期 各期 各期 各期
2
公共选修课 从我校当年研究生公共选修课课程目录中选修
≥5
21132001 中 级 计 量 经 济 学
3
学 科 基 础 课 21032009 中 级 宏 观 经 济 学
3
21042001 公 共 经 济 分 析 ( 全 英 文 授 课 )
2
21043001 财 政 理 论 与 财 政 政 策
财政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财政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bf0560f7ec4afe04a1dfad.png)
财政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20203 授经济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1.本专业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的能够从事财政经济理论研究和教学的高级人才和经济部门高级管理人才。
2.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经济基础理论和系统高深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专业领域主要研究成果和最新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站在学术前沿运用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创造性研究。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能熟练地运用该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而且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能在本学科相关领域独立从事高层次研究和教学工作,或在政府有关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高层次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1.财政宏观调控研究财政政策原理与效应评估、财政风险评估与财政可持续性研究、动态宏观财政政策分析、公债原理与政策分析。
2.政府预算及公共部门效率研究政府预算理论与制度分析、预算支出绩效分析、绩效预算问题研究、公共项目效应评估技术与方法、公共部门效率评估、公共品供给效率分析。
3.社会公平与财政再分配职能研究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经济分析、收入不平等的测度与分析、财政再分配的原理与政策设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环境正义与环境财政研究。
4.税收理论及制度设计研究税收原理与政策分析、最优税理论与制度设计研究、中国税制与税收筹划问题研究、环境税费问题研究、政府间财政关系与地方税收体系研究。
5.中外财政制度比较研究中国与发达国家税制比较研究、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税制比较研究、外国财政制度研究。
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博士生基本培养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一)课程设置参见《财政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博士生学位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年内完成。
外国留学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与国内博士生一致,其公共必修课程为:中国文化概论2学分,汉语综合2学分。
云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
![云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43c1f2ddccda38376baff6.png)
云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名称统计学二级学科名称统计学二级学科代码071400填表日期:2014年6月云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一、适用专业统计学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需系统全面地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初步具有独立从事专业研究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应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具有可在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从事本学科或相邻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统计估计理论四、学制与学习年限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规定时期完成课程学习。
未完成学位论文者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累计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不得超过6年。
五、培养环节与学分要求1.培养环节博士研究生培养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学习、教学与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学位论文。
2.学分要求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须修满至少31学分。
其中,课程学习学分至少20学分;教学与社会实践1学分;科研训练2学分;完成学位论文撰写、通过预答辩与答辩计8学分。
六、培养计划统计学(统计估计理论方向)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说明:1、跨一级学科考生由导师视其具体情况安排补修本专业硕士专业课,须参加考核但不计学分;2、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须修满至少20学分的课程。
七、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一)培养方式1.实行导师负责制。
以导师为主建立博士指导小组,可以设立副导师,指导小组3-4人,导师和指导小组负责制订培养计划,并对论文进行全面指导,博士生的培养应以科学研究为主,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重点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和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的能力,并注意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2.课程学习、课题研究与科研论文相结合。
通过课程学习以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课题研究和科研论文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胜任专业工作的能力。
3.强化学科交叉与融合,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20203 授经济学博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1.本专业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的能够从事财政经济理论研究和教学的高级人才和经济部门高级管理人才。
2.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经济基础理论和系统高深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专业领域主要研究成果和最新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站在学术前沿运用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创造性研究。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能熟练地运用该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而且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能在本学科相关领域独立从事高层次研究和教学工作,或在政府有关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高层次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财政宏观调控研究
财政政策原理与效应评估、财政风险评估与财政可持续性研究、动态宏观财政政策分析、公债原理与政策分析。
2.政府预算及公共部门效率研究
政府预算理论与制度分析、预算支出绩效分析、绩效预算问题研究、公共项目效应评估技术与方法、公共部门效率评估、公共品供给效率分析。
3.社会公平与财政再分配职能研究
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经济分析、收入不平等的测度与分析、财政再分配的原理与政策设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环境正义与环境财政研究。
4.税收理论及制度设计研究
税收原理与政策分析、最优税理论与制度设计研究、中国税制与税收筹划问题研究、环境税费问题研究、政府间财政关系与地方税收体系研究。
5.中外财政制度比较研究
中国与发达国家税制比较研究、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税制比较研究、外国财政制度研究。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博士生基本培养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一)课程设置
参见《财政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博士生学位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年内完成。
外国留学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与国内博士生一致,其公共必修课程为:中国文化概论2学分,汉语综合2学分。
港澳台博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可免修,所缺学分通过选修其他学位课程填补。
跨学科考入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博士生,还必须补修经济学硕士学位课程,并参加考试,但成绩不计入总学分,成绩不合格者不得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二)学分要求
本专业博士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12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其他学位课不少于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
五、其他必修环节及要求
六、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相关工作参照《武汉大学关于修订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和武汉大学博士学位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执行。
财政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