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公开课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报任安书公开课(上课正式)

报任安书公开课(上课正式)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 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 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 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 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 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 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 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结合注释阅读第5段,概括此段的内容。
文王拘而演《周易》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
仲尼厄而作《春秋》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受辱后“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终于成 功
相信自己也能成功
进一步表明自己“隐 忍苟活”的原因
报任安书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 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 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 书”“与……书”“上……书”“寄……书” 等。 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曩者 阙然 倡优所畜 蝼蚁 槛 阱 圜墙 强颜 衣赭 缧绁倜傥 膑脚 愠色 戮 垢 剌谬
绛侯(周勃)——囚于请室
季布——为朱家钳奴
魏其——衣赭关三木
灌夫——受辱居室
第三层:忍辱偷生,古今一体
暗示自己也想“隐忍苟活”
第三段内容概括:应该在受辱之前自杀,受刑 以后再自杀已经迟了; 追述自身遭遇,标明忍辱偷生原因。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 之所趋异也”承上(死得有没有价值)启下(辱 与不辱的区别)。然后列举不辱、受辱的不同 等次,说明自己受到了极辱。 接着用比喻、对比来说明人的志气在困 辱的境地中会逐渐衰微的,再举王侯将 相受辱后不能自杀的例子,说明“士节”不可 以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节的话,在受刑之前 就应该自杀。“受辱”是人生之常事,不足为奇。

报任安书公开课(苏教版)

报任安书公开课(苏教版)
、、、 、、、 、、、 、、、
从此,我们有了《史记》。
关于司马迁,关于《史记》,有人如是说 :
宇文所安:“活着为了著书,著书为了活着。”
“每当我们看到一套奉《史记》为源头的二十五史 ,我们都应该想到那位失去了生殖能力的先人,当他把世 系从身体转移到文字的时候,开创了一个子孙绵长而杰出 的家族。”(《他山的石头记》)
意气勤勤恳 恳,若望仆 不相师,而 用流俗人之 言,仆非敢 如此也。请 略陈固陋。 阙(quē)然久 不报,幸勿 为过!
意气勤勤恳恳 :情意诚挚恳切。 望 :怨望,埋怨。 不相师:不效法。相,这里指对
对方。 固陋:固塞鄙陋(的意见)。形作名 阙然久不报:意思是拖了很久没 有回信。 阙然 :(时间)隔了很久。 幸:希望。 为过:(为此)见责。过,责备。
梁启超指定的《史记》十大名篇
大江东去 楚王流芳——《项羽本纪》 礼贤下士 威服九州——《信陵君列传》 文武双雄 英风伟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功成不居 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 旷 世 奇 才 悲 凉 收 场 ——《 淮 阴 侯 列 传 》
官场显形 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传》 戎马一生 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 汉匈和亲 文化交融——《匈奴列传》 商道货殖 安邦定国——《货殖列传》 史 公 记 史 千 古 传 颂 ——《 太 史 公 自 序 》
作为史官,必须有坚持真理,客观记述史实的精神 。司马迁没有虚伪地给统治者歌功颂德,而是如实地记 录和评价他们的得失。对本朝汉武帝的毛病,也是毫不 客气的指出来。汉武帝对司马迁恨之入骨,此次借李陵 事件,把他下到监狱加以迫害。
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锒 铛入狱,是死,用一腔热血去控诉昏君的无道? 还是活着,用高贵的头颅去证明自己的清白?他 选择了活着——当然是有条件地活着,从此他将 成为不完全的男子。

高中语文必修五《报任安书(节选)》王彪PPT课件 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苏教

高中语文必修五《报任安书(节选)》王彪PPT课件 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苏教

仆非敢如是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
为过。
名词作状语: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 2、常以身翼蔽沛公 3、吾得兄事之
• 1、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
宠幸
• 2、大王亦幸赦臣《廉》
幸而
• 3、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 4、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封建君主幸对亏妇女的宠爱) • 5、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侥幸
新知探究
• 一、梳理第1-2段知识点,概括此段的内 容。
1、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像牛马一样供人驱使的人。古2代、书望信尘常莫在及开头先列具写信人
的官职姓名。
3、望族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4言、。三少月卿既足望下:曩 5、望仆不相师
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6贤、进日士夜为怨务望。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司马迁为什么要等到任安临刑前才回信? (预习问题1) (从课文第2节找相关语句) “若望仆不……固陋” 一方面,任安要司马迁推贤进士 一方面,司马迁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认识, 觉得难以执行 所以,迟迟没有回信。
• 二、梳理第3段知识点,概括此段的内容。
•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 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 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 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 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很 高的史学价值 。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 至汉武帝初年三千年的历史。分10表、 8书、 12本纪,30世家,72列传,共130篇。 《史记》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历 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鲁迅称 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报任安书公开课教案

报任安书公开课教案

报任安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和《报任安书》的写作背景。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理解司马迁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他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

(2)理解司马迁的生死观和著书立说的决心。

2、难点(1)体会文中复杂深沉的情感。

(2)探究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原因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中的情感和气势。

2、讲解法:讲解文言字词、句式,疏通文意。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伟人以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一起来学习他的《报任安书》,感受他在困境中坚守信念、发愤著书的伟大情怀。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司马迁(约前 145 年约前 90 年),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他继承父业,任太史令。

因李陵之祸,被处以宫刑。

出狱后发愤著书,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2、《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

当时任安因戾太子事件被下狱,写信向司马迁求救,司马迁以此信回复,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著书立说的决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意。

3、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提问文中重要的字词和句式。

(四)精读课文,疏通文意1、学生分组讨论,疏通文意,教师巡视指导。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3、重点讲解以下字词和句式:(1)通假字:诎、剔、枪、罔、摩、见、责(2)古今异义词:意气、勤勤恳恳、夫人、树立、沉溺(3)词类活用:辱、倡优畜之、太上不辱先、衣赭衣(4)特殊句式:被动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五)研读课文,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司马迁在信中主要表达了哪些情感?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1)愤懑:对自己遭受宫刑的冤屈和不平。

高中语文必修五《报任安书(节选)》陈彦PPT课件 苏教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

高中语文必修五《报任安书(节选)》陈彦PPT课件 苏教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

阙然久不报 • 隔了很久 回复
幸勿为过
• 希望 责备
谦辞与敬辞 • 牛马走、足下、辱、仆、幸
名师PPT课件
敬辞与谦辞
• 敬称:足下、公、阁下 • 贱称:竖子、贼、鲰生 • 谦称:仆、鄙人、鄙陋之人
名师PPT课件
第3段字词检测:
• 流俗所轻也 • 不与能死节者比 • 特以为智穷罪极 • 卒就死耳 • 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 用之所趋异也 • 太上不辱先 • 婴金铁受辱
迁愤怒于安享富贵的朝臣对冒死涉险的将
领如此毫无同情心,便陈说李陵投降乃出
于无奈,以后必将伺机报答汉朝。李陵兵
败,实由武帝任用无能的外戚李广利为主
帅所致,司马迁的辩护,也就触怒了武帝。
他因此受到“腐刑”的惩罚。
名师PPT课件 本节重点词、句: 虚词:固、若、于、用、而、以 通假;箠-捶、剔-剃、 罔-网、枪-抢 活用:倡优、不辱先、受辱 其他:若、比、或、吏、拘 句式:与蝼蚁何以异?
名师PPT课件
“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是屈辱 的活着,还是有尊严的奔赴死亡,司马迁在艰难 地抉择。最终,他选择活着,因为他认为:“人 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 异也。” 。
复信目的: 名师PPT课件
复信内容:
一、先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 复迟表示歉意。对任安“推贤进士” 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2段)
审:明白; 夫人:夫,发语词;绳墨:法律;至于:到; 引节:守节自杀;斯:这;所以:……的原因; 重:重视,慎重;殆:大概; 为:是。 古人…为此也:古人重视(慎重地)对大夫施加刑罚的原 因大概就是这个。
名师PPT课件
李陵事件
天汉二年(前99),李陵抗击匈奴,
力战之后,兵败投降。消息传来,武帝大

公开课《报任安书》

公开课《报任安书》

C、“盖西伯拘而演《周易》……《诗》三百篇,大 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 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 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 的激励,表现了司马迁那种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
布置作业
阅读《渔父》,比较司马迁和屈原的生死观
2、用典句: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且西伯,伯也,拘牖里;李斯,相也,具五刑;淮阴,王也, 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向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 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关三木;季布为朱家 钳奴;灌夫受辱居室。
铺排句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 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 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 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 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课外练笔:
中国有句俗话,“士可杀,不可辱。” 请课后收集有关材料,通过分析,写一篇 短文《“士可杀,不可辱”之我见》。
了解本文的特点
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A、“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B、“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全文情感真切, 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 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 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 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 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 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 藏于岩穴邪 ?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 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 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 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 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

高中语文必修五《报任安书(节选)》刘运涛PPT课件 苏教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

高中语文必修五《报任安书(节选)》刘运涛PPT课件 苏教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

2020/10/3
执念 是一种信仰
5
但突然,司马迁在愤怒与激动中沉静下来。父亲临
终时那双忧怨的眼睛,让他一下子静了。他清楚地记
得,父亲指着案上的书,哽咽着,然后看了他一眼。
他理解那一眼的重量与意味着的责任,是的,他永远 都不会忘记——他们还没有自己的史书,属于大汉的 书。
司马迁在床边坐了下来,闭上眼,沉默了好久好久,他的胸
物象的描写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Nhomakorabea2020/10/3
执念 是一种信仰
3
历史从那一夜开始
已经是深夜了,司马迁通过天牢的小窗,望着那漆 黑的夜。幽蓝的天幕上,不见星也不见月,几处乌云 低低地沉着,带着令人窒息的压力。暮秋的风裹着寒 气,钻进每个角落,包括司马迁那件破旧的长衫。
司马迁拖动着脚镣,走回几块砖堆成的床。金属的 撞击声在死一般静的夜里,带着几分鬼魅。床上那盏 昏黄的油灯跳动着火焰,拖下长长的抖动的影子,似 乎加重了黑暗。然而挂着的一纸官文仍然可见,金色 的字,朱红的印,一切都那么清晰。
曩者(nǎng) 阙然(quē)
贪生恶(死wù) 臧获婢妾(zāng bì)
怯懦(qiènuò) 厥有(jué)
倜傥(tì tǎng) 缧绁(léi xiè)
愠色(yùn )
剌谬 ( là)
头枪地(qiāng) 伏法受诛(zhū ) 圜墙(yuán)
暴肌肤 (pù)
囹圄(yǔ)
强颜(qiǎng)
赭 (zhě)
口在剧烈地起伏,他的手指在不停地颤抖……天明的时候,牢
外传来一声吆喝:“司马迁,想好了没有?”
“想好了,我选择腐刑。”两滴清泪滑落脸颊,司马迁无声
地哭了。
几千年后,一位诗人说:“真正的勇敢不是为某件

2022《报任安书》公开课优质教案

2022《报任安书》公开课优质教案

2022《报任安书》公开课优质教案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支配,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细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方案性。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2022《报任安书》公开课优质教案5篇,盼望对大家能有所关心!2022《报任安书》公开课优质教案1【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楚。

2体会文中表现出的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教学重难点】1把握课文内容支配上借水行舟的特点。

2通过详细句段,揣摩体会患病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坚韧意志。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诵读点拨。

2争论指导。

媒体设计1课文录音。

2投影:用于课文结构和部分文句的展现。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方案一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哈姆雷特被生活的逆境逼到了死角,开头了关于生与死的思索。

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宏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选择中已经做出了洪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解说:这样设计有两个好处,一是直奔文章主题,为阅读指向;二是激发同学阅读爱好。

)二、解题1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

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2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伴侣任安的一封复信。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

《报任安书》公开课学案

《报任安书》公开课学案

《报任安书》公开课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重要实虚词、文言句式等并做好知识点积累。

2.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预习案知人论世:纪传体的开创者——司马迁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二十八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因李陵事件受了宫刑之后,他更加发奋著述,到五十五岁时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记载了汉武帝太初元年之前的三千年历史,勾画出古代社会三千年来的历史面貌。

《史记》不仅是伟大的历史著作,其中许多传记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鲁迅曾评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背景介绍:《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他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

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今河南荥阳)人。

汉武帝时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等职。

征和二年,戾太子发兵杀江充。

当时任安收到戾太子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

戾太子事平之后,任安以“坐观成败”的罪名被汉武帝下狱,判处腰斩。

任安入狱前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司马迁能利用在汉武帝身边任职的条件“尽推贤进士之义”。

司马迁没有立即回信,直到任安获罪临刑之前,他才写了这封回信。

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

所以,这封信是一篇研究《史记》和司马迁的生活、思想的重要文章。

[知识·梳理]读准字音倜傥..( ) 愠.色( ) 稽.其成败( )识记通假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2.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思垂空文以自见( )4.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 5.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 6.则仆偿前辱之责( )一词多义 1.以⎩⎪⎨⎪⎧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 )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 )思垂空文以自见 (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2.之⎩⎨⎧况仆之不得已乎 ( )而用流俗人之言 ( )无兄弟之亲 (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 )词类活用1.孙子膑.脚 ( )________________ 2.思垂.空文以自见 ( )________________ 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 )________________古今异义1.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用作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

《报任安书》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报任安书》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报任安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报任安书》的作者、写作背景和意图;2.阅读并理解《报任安书》的内容、主题和情感表达;3.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体验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阅读《报任安书》的全文,并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义;2.理解并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分析《报任安书》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2.掌握并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来理解和解读诗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出示诗歌《报任安书》的标题并简单介绍;2.询问学生对这个标题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分发《报任安书》的全文给学生,让他们默读;2.组织学生讨论他们的理解和感受;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

(三)分析诗歌(20分钟)1.解释《报任安书》的诗句和表达;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3.让学生分析和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四)理解主题(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报任安书》的主题是什么;2.让学生通过诗歌中的词句和意象来理解主题。

(五)文学鉴赏(20分钟)1.与学生分享《报任安书》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出问题和评论。

(六)总结与评价(10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对《报任安书》的理解;2.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文学鉴赏中的表现和进步。

五、教学延伸:1.让学生自主阅读和分析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拓展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2.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写一首类似的诗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课后作业:1.介绍学生选读唐代名诗;2.撰写一篇关于《报任安书》的读后感;3.列举《报任安书》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写出解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报任安书》这首唐代名诗。

通过阅读和分析诗歌的全文,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的意义和情感表达,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报任安公开课1

报任安公开课1
司马迁(约前145—前90? ),西汉 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 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天汉二 年(前99),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 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司马迁 著有《史记》。
关于《史记》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中国第一部 “正史”。 鲁迅称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骚》”。 共130篇,52万字,包括“本纪”“世 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记 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 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
这些都是人们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之 处,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 的事迹,使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 就象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 脚,终于不能被人重用,便退而著书 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流传下文 章来表露自己的本心。
第6段翻译:
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近来用我那 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 闻,粗略地考订其事实,综述其事实的 本末,考察其成败盛衰的道理,上自黄 帝,下至于当今,写成表十篇,本纪十 二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 篇,一共一百三十篇,也是想探求天道 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 的脉络,成为一家之言。
第3段
• 1、作者先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 • 2、接着写卑微的地位带来的结果。 • 3、引出人的生命价值这一问题:“人固有一死,或重 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 4、作者提出这样的认识:人在受辱时,不一定非要为 高尚纯洁名声的这种所谓“节义”而死;为了崇高的事 业,他可以去死,但是也可以忍辱负重。
决,通“诀”。自 杀。
6、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摩,通“磨”。
7、《诗三百》,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底,通抵 8、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失,通“佚”,散乱的文 献。 9、则仆偿前辱之责。 责,通“债”,指下狱受腐 刑。 10、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曷,通“何”

高中语文必修五《报任安书(节选)》张凤英PPT课件 苏教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

高中语文必修五《报任安书(节选)》张凤英PPT课件 苏教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

名师PPT课件
名师PPT课件Biblioteka 一、了解行文脉络名师PPT课件
二、把握文章大意 作者借给任安回信的机会,在文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
叙述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自己 “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 《史记》的决心。本文表现了他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甘受凌 辱、坚忍不拔的战斗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 观。文章感情复杂,悲痛、浓郁与慷慨激烈交织。
名师PPT课件
2.《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开创了纪传体和书表的编写体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 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十表 (记大事年月)、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 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五个部分,共五十二万余字。记载了从 黄帝到汉武帝时长约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被 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教以.①慎于.②接物
(3)推贤进士为.①务.②
(4)若望仆不相师. (5)幸.①勿为过.②
(6)请.①略陈固.陋.②
①介词,把 ②介词,引出对象
①动词,作为 ②事,任务 效法 ①希望 ②责怪 ①请允许我
②形容词作名词,固执鄙陋的意见
名师PPT课件
3.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省略句,“报”后省略“之”) 译文: 隔了很长时间还没有给您回信,希望不要见责。
名师PPT课件
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 书》;也可以谈论文学,如曹丕的《与吴质书》;谈论政 治,如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还可以进谒显贵, 勉励后学,如此等等,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书 信和其他文体一样,也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另外, 书信不一定都用“书”字标明,如苏轼的《与子由弟》 《答秦太虚》等就是此类。

高中语文必修五《报任安书(节选)》周华PPT课件 苏教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

高中语文必修五《报任安书(节选)》周华PPT课件 苏教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

无史 韵家 之之 离绝 骚唱 。,
结合课文,思考:为什么鲁迅先生用“无 韵之离骚”来评价《史记》?
提示:课文把《离骚》等归结为“大抵皆圣贤 发愤之所为作也”或“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由此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这种说法不一 定完全符合于列举的著述的实情,但完全符合 于《史记》的实情。《史记》在叙述历史人物 事迹的同时,处处渗透了作者自身的人生感受, 内心的痛苦和郁闷,与《离骚》的内在情感相 似。
文本研读
理解:从文章第一段来看司马迁回 信的目的是什么?
任安来信提出什么要求?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 期望“略陈固陋”。
精品P 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
明确:两个层次。 一是说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 所轻”,与“蝼蚁”无异; 一是说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 “积威约之渐也”。 下狱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惨痛的打击, 侧面说明帝王的刻薄寡恩;加之原本就 低贱的地位,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 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
精品PPT课件
任安,字少卿,汉武帝时人。他在任益 州刺史时曾给司马迁写信,要司马迁利 用在汉武帝身边任职的便利条件(司马 迁出狱后,为中书令,是宫廷中的机要 官员)“尽推贤进士之义”。司马迁没 有立即答复,到任安因戾太子事获罪被 判腰斩,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
精品PPT课件
《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
精品PPT课件
猛虎处深山,百兽震恐,及其在槛阱之中,摇 尾而求食……
思考:该句用什么手法说明什么道理?
结合后文,寻找原句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 明确:比喻 • 积威约之势也:身处困境,人的志气
会逐渐走向衰弱,则难言不辱。
精品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任安书》教案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3、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4、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二、教学重点: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教学难点: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假如有来生的话,以下五个选择你会选择哪一项?A、幸福的猪B、快乐的蚂蚁C、称霸的老虎D、精明的狐狸E、痛苦的人请学生起来回答,引出“痛苦的人”司马迁。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幸福的猪必定也有不幸的时候,快乐的蚂蚁必定也有痛苦的时候,称霸的老虎必定也有软弱的时候,精明的狐狸必定也有糊涂的时候,同理,痛苦的人,必定也有幸福快乐的时候。

此外,人生来不可能一帆风顺,注定痛苦相随,人生也正是由于有了痛苦,才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幸福,才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满充实。

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走进一个痛苦的人的内心世界,看他是如何走进痛苦,如何面对痛苦,又如何在痛苦中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的。

这个人就是司马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二.了解作家作品,了解背景知识。

1.关于司马迁和《史记》身残志坚的史官奇才——司马迁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有“史圣”之誉。

主要作品《史记》,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魏晋以后,才改称《史记》。

它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万字。

2、写作背景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

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

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

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李陵之祸:李陵是汉初名将李广的孙子,天汉二年,汉武帝派李广利和李陵去攻打凶奴,在矢尽粮绝、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投降了凶奴,汉武帝因此大发雷霆,司马迁认为李陵的行为确实“不当”,但他不满朝廷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对李陵落井下石的态度,于是就向汉武帝赞扬李陵独挡凶奴之功,没想到汉武帝认为司马迁这是在为李陵辩护,因此司马迁被判入狱,惨遭宫刑。

3、解题报:答,回复;书,古代文体,书信。

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任安,司马迁的朋友,这是司马迁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

4、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报任安书》原文较长,选作课文时作了删节。

原文开头述对方来信之意和回信迟的原因,为保持课文的相对完整性,仅删去说明回信迟的原因这一部分。

以下先说自己是“刑余之人”,“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因而不具备“推贤进士”的资格,婉言谢绝任安的要求,然后详述因为替李陵说情而获罪的经过。

这部分其实是下文的铺垫,因为过长,只好删去。

课文节选信的下半部分,就是为了突出“悲而发愤”“自陈己志”这个主题。

三、疏通字音、字义,翻译原文1.字词句疏通1)字音曩(nǎng)阙(quē)然槛(jiàn)缧(léi)绁(xiè)婢(bì)妾倜(tì)傥(tǎng)厥(jué)膑(bìn)愠(yùn)色迥(jǐong)穴(xué)闺阁(gé)剌(là)谬(miǜ)(由学生标出字音后,请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古今异义词①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文采,古义:文章;今义: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独身孤立。

孤立,古义:孤单无助;今义:不能得到同情和资助。

③意气勤勤恳恳。

意气,古义:心意,情意;今义:意志和气概。

勤勤恳恳,古义:诚挚恳切。

今义:勤劳而踏实。

④念父母,顾妻子。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2、翻译文章第一、第二自然段请学生起来翻译,老师指点。

翻译完一段请同学再次将译文读出来。

(可由全班同学一起读,或由女生读、男生读,方式多样)3、课后作业思考第三、四、五自然段应该如何翻译。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知识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二、翻译第三、四、五自然段。

1、通假字(请学生在注释中用横线划出通假字)①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摩,通“磨”;②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底,通“抵”;③思垂空文以自见。

见,通“现”,表现;④放失旧闻。

失,通“佚”,丢失;⑤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纪,通“记”,历史记录;⑥则仆偿前世之责。

责,通“债”。

2、古今异义词①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非常,古义:形容词,不同寻常;今义:副词,很,十分。

②下流多谤议。

下流,古义:处于卑贱的地位;今义:卑鄙龌龊。

③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发愤,古义:抒发愤懑;今义:决心努力。

④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口语,古义:说话;今义:说话时使用的语言。

3、判断句: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者,……也”表判断)《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也”表判断)4、省略句: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之”后省略介词“于”)5、被动句: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于”被动标志)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被拘禁)屈原放逐(被放逐)孙子膑脚(被膑脚)重为乡党所笑(表被动)6、介词结构后置:教以慎于接物(“于接物慎”)不表于后世也(于后世表)7、固定句式: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无乃……乎:恐怕……吧)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所以……者:……的原因)三、课后作业背诵第三自然段第三课时一、检查背诵:请同学背诵第三自然段。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完成了对《报任安书》的翻译,知道了这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文章是如何回复友人的。

三、整体感知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第二段:说明自己“隐忍苟活”是为了使自己的著述能够留传后世;第三段:列举为后世所传颂的古代“倜傥非常之人”的事迹;第四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内容,说明自己著书的宗旨和意愿;第五段:书信结尾,再次倾诉自己愤懑的心情。

1、研习第1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内容: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2、研习第2段,找出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后之所以能“隐忍苟活”的原因?“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司马迁之所以忍受着屈辱活下来,陷于粪土般的污浊环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因为《史记》没有完成。

3、研习第3段,作者列举了这么多古代圣贤著书立说的伟迹,主要目的是什么?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

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更加增强了他写《史记》的决心,同时也表现了司马迁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

4、第3段采用什么手法来写?有什么作用?引用典故,采用铺排。

实际上构成了八个叠句的对仗,两两各自对偶,这样的语言不仅使文章显得冗长,更使读者欲悲欲叹,扼腕切齿。

这种富于变化的语言,有力地加强了文章感情的抒发和文气的表达,令人激荡不已。

5、研习第3、4段: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第3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

第4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

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

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我们知道司马迁遭受到宫刑的耻辱,他之所以能“苟活”,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所以才“就极刑而无愠色” ,他反复陈述自己忍辱负重,活下来的勇气就是著述《史记》,自然告诉了任安,我不能完成你的嘱托了!6、研习第5段: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明确: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

小结: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四、写作技巧分析提问:怎样理解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理至情切”的表现方法?[解析] 1、“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从作者的议论基本路径上看,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对待受辱,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

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

“重于泰山”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

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

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迴,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表达十分流畅自然,文章情感忽而悲切,忽而豪壮,忽而又痛不欲生。

这正如后人评价这篇散文时说,它“如山之出云,如水之奔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清·方苞)。

五、课堂小结问:学习完了这篇课文,大家觉得司马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文中,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表现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