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生物实验专题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2017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2017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初二生物复习提要第一部分科学探究观察法调查法1、科学探究的方法实验法(科学活动)查阅文献资料分类法相互交流2、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探究性实验的步骤(过程)是:(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3、科学探究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第二部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结构1、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如下目镜:放大物像镜筒:连接目镜与物镜粗准焦螺旋:调焦距细准焦螺旋:调焦距转换器:调换物镜2、显微镜结构物镜:放大物像及作用镜臂:提握镜身载物台:放玻片压片夹:固定玻片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通光孔:光线通过反光镜:使光线射入物镜。

镜柱:支持镜身镜座:稳定镜身取镜安放对光3、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3、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水(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滴清水,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滴0.9%的生理盐水),(3)挑取或者撕取实验材料放入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涂匀(或展平),(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接触载玻片上面的液滴,缓缓地盖在液滴上防止装片上产生气泡,(5)染色。

(6)观察。

4、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病毒外)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

还能进行物质交换,能够有选择地从外界环境吸收细胞生活必需的物质,又能够将细胞产生的废物排泄到外界环境。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在细胞质中完成。

细胞质中有大液泡,液泡里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有多种物质,有的细胞液中含有色素,使细胞呈现不同的颜色。

此外细胞质中还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二者属于能量转换器。

细胞核:是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中心,也是遗传物质存在的重要场所,在遗传中起重要作用。

细胞膜:有保护作用,还能进行物质交换,是一层选择通透性膜。

细胞内物质不能随意向外扩散,外界物质也不能随意进入细胞。

生物实验(2017高考实验题必背)

生物实验(2017高考实验题必背)

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DNA 绿色,RNA 红色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实验二、物质鉴定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脂肪 + 苏丹III橘黄色脂肪 + 苏丹IV红色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1、还原糖的检测(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模拟糖尿病的检测(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3)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4)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5)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3、蛋白质的检测(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考点提示:(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复习(全部实验)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复习(全部实验)

鉴定试剂(鉴定化学反应,是否物质存在)
试剂 斐林试剂 苏丹Ⅲ(Ⅳ)试剂 双缩脲试剂 二苯胺试剂
鉴定物质
颜色变化
还原糖(葡、果) 砖红色
脂肪
橘黄色(红色)
蛋白质
紫色
DNA
蓝色
碘液
淀粉
蓝色
重铬酸钾溶液(H+) 酒精
橙色→灰绿色
溴麝香草酚蓝试剂
二氧化碳
蓝→绿→黄
.
(3)纸层析技术
取样液 制备滤纸条 点样液 层析 观察结果
1、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2、验证光合作用释放O2 3、验证光合作用需要CO2 4、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5、验证细胞膜流动性实验 6、肺炎球菌转化实验 7、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8、孟德尔杂交实验 9、DNA杂交实验 10、动物激素实验
.
光合作用
(一)显微观察类 (二)生化鉴定类 (三)探究类 (四)调查类
RNA在细胞中分布(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④切片法 例:生物组织中脂肪鉴定
.
(2)染色技术(染色便于观察)
龙胆紫 醋酸洋红 改良苯酚品红 甲基绿 吡罗红 健那绿(活体染色) 亚甲基兰
(活体染色)
染色体 染色体 染色体 DNA RNA 线粒体 活体染色
.
紫色 红色
红色 绿色 红色
蓝绿色
细菌氧化使之褪 色,检测污水中 好氧性细菌
活 材 料: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
五、材料选择满足实验要求:
①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鉴定中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 、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
不宜选择甜菜、甘蔗等,因为这些材料中主要的糖 类为不具还原性的蔗糖;(淀粉、蔗糖、纤维素 都是非还原性糖。)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复习(课本实验加实验设计)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复习(课本实验加实验设计)

实验专题复习一、教材基础实验考点一显微观察类实验1.六个显微观察类实验的比较甲基绿、吡罗红活健那绿死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洋葱根尖活活2.归纳盐酸和酒精的“同材异用”(1)不同浓度酒精的用途:(2)盐酸在不同实验中的应用:1.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2.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3.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龙胆紫溶液不能使处于间期的细胞着色,只能使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着色B.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时可用甲基绿,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C.CO2的检测需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为由蓝变黄再变绿D.酒精的检测需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颜色变为灰绿色考点二物质提取与检测类实验1.列表比较五个检测类实验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橘黄(或红)色双缩脲试剂紫色提取液:无水乙醇;分离液:层析液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4.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液泡中紫红色的花青苷为水溶性。

以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为材料,下列实验无法达到目的的是()A.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B.用水做层析液观察花青苷的色素带C.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探究细胞的失水与吸水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5.下列实验中,加入试剂后不能产生特定颜色的是()A.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B.黑暗中生长24 h的天竺葵叶片,用碘液检测淀粉C.玉米根尖经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D.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6.下列有关实验试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要用到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B.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是因为无水乙醇能够溶解色素C.用层析液分离色素,是因为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D.分离色素时,可以用无水乙醇代替层析液考点三调查模拟类实验1.列表比较几种调查类实验(填表)标志重捕法样方法发病率=患病人数被调查人数×100%取样器取样法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抽样检测法3.辨析四种调查方法的适用范围7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8.某农场面积约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

2017级生物总复习资料

2017级生物总复习资料

2017生物中考复习资料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1生产者:(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自己直接制造有机物生物部分消费者:(动物)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分解者:(细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供生产者重新利用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3.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例如:草兔狼注意:(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3)食物链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一般不包含分解者(4)食物链的箭头指向的是下一级消费者。

(5)会分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增就有减,有减就有增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注意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要从生产者数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注意:(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物质是循环流动的,能量是单向流动(3)生物的数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

(4)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增。

4、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一定限度的的。

(注意出分析说明题)6、生态系统里动、植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就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稳定,但一旦破坏,不容易恢复;生态系统里动、植物种类越少,食物链和食物网就越简单,生态系统就越容易被破坏,但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7.在已污染的食物链,草→兔→蛇→鹰中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鹰__。

当蛇减少则鹰的数量_______减少________,兔的数量____增加_______。

2017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知识要点及重要实验归纳

2017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知识要点及重要实验归纳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两位科学家。
2.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必修1P10)
内容: ①细胞是生物体(除病毒)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意义:建立于19世纪的细胞学说,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3.制备细胞膜的材料、方法是:(必修1P40)
H H H H
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键叫肽键(—NH—CO—)。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氨基酸 → 二肽 → 三肽 … → 多肽 → 蛋白质
4.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具有多种多样的原因是什么?(必修1P23)
材料: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方法:把红细胞放在清水中,让其吸水涨破。
4.细胞膜化学成分:(必修1P41)
化学成分: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
5.细胞膜的功能是:(必修1P42)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017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和一些重要的生物实验归纳: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1. 1细胞的分子组成
1.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怎样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必修1P21)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约有20种。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NH2—C—COOH + NH2—C—COOH NH2—C—CO—NH—C—COOH +H2O
| | | |
基质:
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是能量转换站。

2017届高考生物实验专题复习《新课标教材实验》

2017届高考生物实验专题复习《新课标教材实验》

探究设计类
11、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必修2)。
12、探究植物生物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必修3)。 1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必修3)。 14、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必修3)。 1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必修1)。
16、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必修1)。
调查模拟类 17、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必修2)。 18、模拟尿糖的检测(必修3)。 19、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必修3)。
《稳态与环境》
实验1: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 的作用(必修三P51) 实验2:模拟尿糖的检测(必修三P26相关知识) 实验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必修三P68)
实验4: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必修三P75) 实验5: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必修三P78、P112相关知识)
新课标教材实验部分
[考纲要求](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 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 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 方法和技能进行运用。(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 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 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 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
实验2: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必修二P88)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法 2.理解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作用机制 二.实验原理: 1.进行正常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 的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在纺缍丝的作用下分别移向两极,最终被平均分配 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用低温处理植物组织细胞,使纺缍体的形成受到抑制,以致影响染 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 目发生变化。

17年生物总复习基础知识

17年生物总复习基础知识

2017八年级生物第一轮复习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讲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构造(擦拭目镜和物镜用)可以调节光线的角度和强弱是、;光弱时使用镜,用光圈。

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的是,已经看到物象,想要使物象更清晰,应调节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对光完成的标志:在目镜内看到视野)(3)观察(为什么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物镜?)3、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像。

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玻片上“P”,看到的像是3、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要移至视野的正中央,如何移动?)4、物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倍数越高,物像越大,数量越少,视野越暗,。

5、在视野中看到污点,移动玻片标本和物镜,污点都不移动,污点可能在上。

6、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因此必须制成玻片标本。

常用的玻片标本:切片()、涂片()、装片()(P.42)二、植物细胞1、植物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P43)擦→滴(目的:)→撕→展→盖→染()→吸区别显微镜视野中气泡和细胞: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的作用(P.45)①细胞壁:支持、保护,维持细胞形状②细胞膜:;③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④细胞核:含有,遗传信息控制中心⑤叶绿体:进行作用的场所⑥液泡:在细胞质中,含有细胞液(酸甜苦辣物质都溶解在里面)⑦线粒体:进行作用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三、动物细胞1、制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P46)(擦→滴(目的)→刮→涂→→染→吸)2、动物细胞的结构(P.47—P.48)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和,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的生活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和叶绿体:进行作用,将能转变为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进行作用,将有机物中化学能释放出来,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2017年中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材料 专题十 生物探究实验.

2017年中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材料 专题十 生物探究实验.

专题十生物探究实验一、知识结构二、经典例题体验1.)(2016•德州)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设计不合理的是()A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B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C .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D .验证蒸腾作用产生水2、某研究小组利用蝌蚪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探究实验,下表是该小组的实验结果记录:甲组后来又在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结果蝌蚪又能继续发育。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 B.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能影响蝌蚪的发育D.乙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B.对比1和2,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C.对比2和3,有两个变量,不能得出科学结论D.分析1试管,可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4.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图甲所示的装置,图乙为C装置叶片在晴朗的夏季一天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1)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甲中的叶片先进行了暗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2)图甲所示的实验设计能探究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3)一段时间后,抽取B装置中的气体注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的现象是,原因是.(4)D装置弯玻璃管中红墨水的移动方向是(填写向左、向右或者不动).图乙中的曲线与D装置内叶片的生理活动相对应.(5)对图甲C装置中的叶片进行脱水称重,欲使其质量最大,结合图乙中的曲线应选择点左右摘取叶片.(二)真题链接演练1.同学们在初中生物课中做过许多实验。

以下是洋洋同学对几个实验的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胚乳B.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要用碘液染色C.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程序为:一擦→二刮→三涂→四染D.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可见红细胞在最小血管中呈单行通过2.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器材(试剂),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A .装置B 、C 中质量会增加的是B 对照实验②和③的变量实质上是水的多少.6.图是“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感受器在被试者的视网膜中8一.人体摄入亚硝酸盐过量时,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下表是某兴趣小组探究“盐水浓度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得到的数据,请分析回答: )由实验数据可知:泡菜中的亚硝酸含量随发酵天数增多呈现的变化趋势是 .为使制作的泡菜有利于人体健康,应使泡菜充分发酵,并使用盐水浓度 的盐水. (2)制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 .制作时,将备好的原材料和盐水按一定的比例装坛后,泡菜既要加盖,还要用水来封口,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 .除去盐水浓度不同,蔬菜的品种、重量、处理方法,以及所加调料等都要 保持实验变量惟一.(3)兴趣小组在25℃测定的各发酵天数亚硝酸盐含量都低于15℃时测定的数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亚硝酸盐是其他杂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在较高温度下,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通过 方式快速繁殖,其分解 产生的大量 抑制了杂菌的生长繁殖,同时发酵形成的酸性环境能分解一部分亚硝酸盐. 9.掌握科学的探究实验方法,积极动手实践,是获取生物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初中生物学探究实验中的一些操作过程与现象,请结合自己的实践,回答相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必修1P97) 11.细胞膜的制备(必修1P40) 三、调查类实验 12.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必修2P91) 13.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必修3P75) 四、探究性实验 14.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必修1P60) 15.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必修1P83) + 酶专一性、酶高效性、化学本质鉴定 16.细胞大小和物质运输的关系(必修1P110) 17.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必修1P91) 18.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必修3P68)19.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必修3P51)20.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必修3P112)一、显微观察类实验实验1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主要考查角度:1、低倍镜观察转换高倍镜观察的操作步骤。

2、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是显微结构,能够观察什么结构(叶绿体、线粒体、染色体、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膜等)。

3、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

一.实验目的: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利用高倍镜可以看到某些在低倍镜下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

三.方法步骤:(安放显微镜,对光,制作装片安放装片,低倍镜找观察目标,转换高倍镜观察)(4)观察并用 调焦。

注意事项: 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

要点:①物像是倒像、反像。

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②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生物材料制成玻片标本。

问题: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 ,个数越 。

目镜越短,放大倍数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 ;调节好焦距时,物镜与载物台距离越近,放大倍数 。

五、练习: 1.下面是围绕显微镜的操作题:显微镜镜盒中有4个镜头。

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丙、丁皆无螺纹。

甲长5cm (标有40/0.64),乙长3cm (标有10/1.05),丙长3cm (标有16×),丁长6cm (标有10×)。

(1)物镜与装片之间距离最近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在同样光源条件下,视野中光线最暗的一组镜头是( ) A 、甲与乙 B 、甲与丙 C 、乙与丙 D 、乙与丁 (3)这台显微镜放大的最大倍数为( ) A 、1000 B 、640 C 、160 D 、100(4)现在选择乙与丁这组组合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视野中有一呈直线相连的40个分生组织细胞。

若乙转换为甲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 、4个B 、10个C 、20个D 、40个(5)甲、乙、丙、丁、戊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下图是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要将图A 转换为图B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 乙.转动细准焦螺旋 丙.调节光圈 丁.转动转换器 戊.移动玻片 A .甲→乙→丙→丁 B .丁→丙→乙 C .戊→丁→丙→乙 D .丁→戊→甲→丙 2、丁同学在视野中找到了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图像,但丁同学所看到的细胞图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你认为他应如何正确移动装片 。

参考答案: 1.ABBBC 2. 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实验2 观察DNA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主要考查角度:1、实验原理。

2、实验材料选择(有细胞核,无其他染色干扰)。

3、实验步骤,特别是观察时要选择的区域。

4、实验现象和结论。

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 和RNA 的亲和力不同, 使DNA 呈现色, 使RNA 呈现 色。

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盐酸能够 ,加速 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休中的 和 分离,有利于DNA 与染色剂结合。

DNA 主要分布在 ,以及 。

RNA 主要分布在 ,以及 。

五、练习:1、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所运用的原理是:A .单独利用甲基绿对细胞染色可显示DNA 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RNA 的分布B .单独利用吡罗红对细胞染色可显示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DNA 的分布C .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D .在细胞核、细胞质内可以分别提取到DNA 和RNA ,由此说明DNA 和RNA 的分布 2、下列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的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A .制片 →水解 →冲洗 →染色 →观察B .制片 →水解 →染色 →冲洗 →观察C .制片 → 染色 →冲洗 →水解 →观察D .水解→ 制片 → 冲洗 →染色→ 观察 3、下列关于“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由于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 和RNA 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B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 .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D .盐酸有利于染色体中DNA 与蛋白质分开,不利于DNA 与染色剂结合 参考答案: 1-3 CAB五、练习:1、右图为显微镜下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以叶绿体为参照物, 根据叶绿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细胞质发生流动),则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是A .液泡之右;顺时针B .液泡之左;逆时针C .液泡之右;逆时针D .液泡之左;顺时针 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时,可见叶绿体A .具有双层膜B .呈绿色带状C .内部有许多基粒D .呈绿色椭球形 3.小陈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 B 、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 C 、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 D 、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 4.下列哪些材料不能直接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叶绿体A .藓类的叶片B .黄杨叶横切片C .菠菜叶下表皮略带叶肉细胞D .种子植物的叶片 5.在用藓类叶片观察叶绿体时,观察不到线粒体,是因为A .叶绿体比线粒体大,遮住了线粒体B .藓类叶片中无线粒体C .藓类叶片中线粒体已死亡,因而无法看到D .线粒体必须经过染色后才能观察得到 参考答案:1-5 BDBDD叶绿体① 的浓度 < 的浓度时 → 细胞 ② 的收缩性 > 的收缩性 → 与 分离。

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的浓度 > 的浓度时 → 细胞 。

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A .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 .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C .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 .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 2.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B. 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C. 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D. 用高浓度的NaCl 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3.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常用紫色洋葱作材料,实验效果良好,这是因为A .只有紫色洋葱易发生质壁分离B .细胞液呈紫色便于观察C .细胞内液泡较大D .细胞膜呈紫色便于观察4.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情况是5.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其中加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度 为0.3g/mL 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苔藓细 胞的状态如右图所示。

此时,部位①和②的颜色分别是 A.①无色、②绿色 B.①红色、②绿色 C.①红色、②无色 D.①红色、②红色 参考答案:1-5 BDBBB实验5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主要考查角度:1、实验原理。

2、实验材料选择。

3、染色剂及染色效果、解离液的成分及作用。

4、实验步骤。

主要是装片制作的四步。

5、实验结果和结论。

6、实验操作不当导致实验结果的变化。

一.实验目的: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2.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3.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二.实验原理: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 、 等分生区细胞。

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 的细胞。

请在字母下方写步骤名称2、(1)解离(2)间间期占整个细胞周期的时间最长(3)洋葱表皮细胞属于成熟植物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A解离 B漂洗 C染色 D压片 E观察二、物质鉴定提取类实验滴苏丹Ⅲ溶液,可看到试管呈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晰的色素带,其中呈黄绿色的色素带为 。

(2)该同学改变层析液组成后继续进行实验,滤纸条上只出现了黄、绿两条色素带。

他用刀片裁出带有色素带的滤纸条,用乙醚分别溶解条带上的色素,浓缩后用一分析仪器检测,通过分析色素溶液的 来判断条带的色素种类。

2.小李想了解叶绿素粗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检测方法并写出主要步骤。

3.用乙烯利催熟香蕉的过程中,会出现香蕉果皮由绿色逐渐变为黄色。

在催熟的过程中每日取样,提取果皮中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色素带会出现什么变化?出现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右图表示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在滤纸条上的分离情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B .四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C .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甲D .发黄菠菜叶中色素含量显著减少的是甲和乙 5.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主要证明了A .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片层结构薄膜上B .叶绿素含量是类胡萝卜素的四倍C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各种色素的颜色D .四种色素扩散速度不同6.对圆形滤纸中央点的叶绿体色素滤纸进行色素分离,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圈色素环,排在最外圈 的色素是A .橙黄色的胡萝卜素B .黄色的叶黄素C .蓝绿色的叶绿素aD .黄绿色的叶绿素b实验11 细胞膜的制备主要考查角度:1、实验原理。

2、实验材料的选择及原因。

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新鲜的哺乳动物血液)原因: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一般真核细胞所具有的各种细胞器的膜以及细胞核膜. 原理:细胞吸水涨破步骤:第一步是将血液收集在加有抗凝剂的容器内,用低速离心的方法从血液中分离出红细胞,然后用等渗缓冲液反复洗涤,经多次离心,去除血浆。

第二步是在红细胞中加入低渗缓冲液,由于低渗溶液的作用,大量水分进入细胞,使红细胞胀破而溶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