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学案(全国适用)+Word版含解析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备考城镇化专题复习教学案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备考城镇化专题复习教学案1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徙是自由的,从20 世纪50 年代初期起,为配合国家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开始一步一步地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195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1958 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登记条例》,此后,以户口制度为基础,先后又制定了粮食、副食品、燃料、住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婚姻等制度,这些制度安排把城市人和农村人分成两个不同的“二元世界”和两种不同的身份。
在此制度限制下,中国城镇化缺乏农村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转移支持,导致城镇化长期落后于工业化。
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城乡二元的就业制度开始解冻。
为了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家逐步放宽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控制,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就地城镇化模式开始兴起。
从20世纪90 年代以来,为适应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跨地区流动的要求,户籍制度的壁垒先从小城镇被打破。
1993 年11 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强调,逐步改革小城镇的户籍管理制度,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从2003 年以来,中国城乡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业人口,可按当地规定在就业地域居住地登记户籍,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
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2中国城镇化的历史进程第一阶段( 1949 —1978 年)新中国成立初城镇化水平只有10 .64 % ,经历了"三年恢复"和“一五"时期平稳发展、大起大落的“大跃进”与调整时期以及“文革”“三线”建设的停滞发展等阶段, 到1978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只提高到17 .92 % ,设市城市由132个增至193个,仅增加61个。
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相应对策研究摘要:目前,我国正进入高速城市化时期,今天的城市,已成为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中心以及信息高度集中的地方。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50多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起步晚、发育慢、水平低,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本文就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此找出相应的对策来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问题对策引言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聚集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因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使城市的发展。
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经济的增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GDP的贡献举足轻重。
我国城市化的增长速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将新增1400亿元,最终将带来3360亿元的GDP。
在20世纪中叶,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城市化率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而我国目前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仅为37.7%,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而且城市化模式既保留有计划型城市化的成份,也有市场型城市化的特征。
进入新世纪,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从2000年到2025年,世界城市人口将从24亿猛增至50亿。
中国城市人口也将从1999年的3.89亿增加到2025年的8.3- 8.7亿。
加速城市化是突破中国面临最大的体制性障碍、实现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高中地理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中地理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城市化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1、人口过度集中城市化使得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过度集中。
这不仅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带来巨大压力,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教育和医疗资源不足等,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治安问题、贫富差距加大等。
2、环境污染城市中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等活动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如废气、废水、废渣等,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3、资源短缺城市的快速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如水资源、能源和土地资源等。
然而,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城市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困境。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能源供应紧张,土地资源稀缺,这些都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中建筑物密集、人口众多、交通繁忙,产生的大量热量难以散发,导致城市气温明显高于周边地区,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这不仅会影响居民的舒适度,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气象灾害和生态问题。
5、文化遗产破坏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满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和街区可能会遭到拆除或破坏,导致城市文化遗产的流失。
这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损害,也削弱了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
6、社会问题凸显城市化带来了人口的快速流动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得社会问题凸显。
例如,就业压力增大,失业率上升;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弱势群体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人际关系淡漠,社会信任度降低等。
二、解决城市化进程中问题的对策1、合理规划城市布局通过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优化城市的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引导人口和产业的合理分布,缓解人口过度集中带来的压力。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工业化与城市化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工业化与城市化方面的问题及对策城市化一般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工业化与城市化具有密切的联系。
一般来说,城市化是由工业化来推进的,工业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城市化的过程;但另一方面,城市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对工业化也有反作用。
城市化如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则会推动工业化的加速推进。
否则,就会延缓甚至阻碍工业化的进程。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可形象地称之为“发动机”与“加速器”的关系。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同步地推进城市化。
城市化1含义:城市化是指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3存在的问题:a.环境的严重污染: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城市环境污染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b.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的急剧膨胀,规模的无限制扩大,是原有城市的布局形式,城市结构,城市的市政设施远远不能适应期发展的需要。
许多大城市交通阻塞,住房用以。
在有一些国家的大城市里,一些人住在卫生条件很差的贫民窟和棚户内c.社会秩序混乱:城市人口本来就未充分就业,存在的一定的失业队伍。
乡村人口的大量迁入必然导致失业问题加重,也会影响社会治安。
4措施a.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b.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c.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工业化1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
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
2018届二轮复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学案(全国适用)+Word版含解析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高考频度:★★★★☆难易程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什么?(2)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3)在图所示区域内,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
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参考答案】(1)图示区域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非常优越,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到三熟;珠江水系水网密布,且降水丰沛;三角洲有利的地形条件和比较肥沃的土壤条件;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等。
(2)地理位置上毗邻港澳,是著名的侨乡,具有对外交往的传统。
(3)香港以第三产业闻名,广州、珠海等地以第二产业闻名,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香港拥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机制,可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空间,如人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等。
(3)香港作为开放度、知名度、自由度极高的国际城市,承接国际订单,为加工厂提供原材料、机械设备,提供产品设计及样品,负责开拓国际市场,搞好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而珠江三角洲地区依赖地缘优势和大量廉价劳动力优势,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等,负责产品制造、加工和装配,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它们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
从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来看,工业化是促进城市化的重要动力,城市化也会促进工业化。
如果工业化超前或滞后于城市化,则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经济、环境问题,从而限制工业化的发展。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的两个阶段在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中,根据其所处的条件不同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条件及其对工业化的影响。
(1)第一阶段(2)第二阶段3.中国城市化的主要模式4.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江苏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在中国城市化的历史上有过辉煌,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采取了许多措施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2018届二轮+城市化及其影响 专题卷(全国适用)+Word版含解析
常考命题点专练6城市化及其影响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广东惠州联考)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人口与就业分布时空变化明显。
读下图回答1~2题。
1.上海市远郊人口就业增速快,是因为()A.制造业的外迁B.市区环境污染C.城郊农业发展D.城市用地不足解析:图示远郊区人口比重增加不大,但就业比重增长较快,说明远郊区有了更好的就业机会。
结合城市的发展,可判断最可能是由于制造业迁到远郊,使当地人口就业率上升。
城郊农业多为种植业,其发展一般对就业增长贡献不大。
答案:A2.据图推测,1990~2010年,上海市()A.中心城区空心化明显B.近郊区失业率上升C.就业呈现分散化趋势D.远郊区老龄化加速解析:图示1990年中心城区就业比重最大,而2010年三个圈层就业比重差别不大,说明就业呈现分散化趋势。
图示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变小,不能体现人口绝对数量的变化,无法体现城市是否空心化;从图示信息也不能判断失业率和老龄化情况。
答案:C(2016·海南卷)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
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
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3.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A.二环与三环之间B.三环与四环之间C.四环与五环之间D.五环与六环之间解析:由材料可知: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
根据职住比的计算公式,可推知其数值越接近1职住越平衡。
结合图例可知四环与五环之间的地区职住比比其他地带更接近1。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如今,我国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7亿,城镇化率达到了57%,但是由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因此,在未来的城市化发展中,需要采取一些对策,从而解决和缓解一些问题。
一、地区不均衡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地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一些发达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而在一些落后的地区,人口规模和生活水平则始终徘徊在低水平。
解决办法:建设中心城市和经济发展区,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在落后地区大力引进优秀企业,重点推动科技创新,助力制造业升级,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
二、城市人口规模过大由于城市快速扩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过于庞大会导致交通拥堵、城市环境污染、社会矛盾不断升级等。
解决办法:打造宜居城市,促进城市内部区域发展平衡,减少城市空气污染等问题。
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加大绿化覆盖率、推动城市规划与建设等政策措施,实现城市内部区域的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居住环境的质量和品质。
三、房地产泡沫化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房价不断高涨,房地产泡沫形成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大量资金用于炒房,资源分配不均也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解决办法:坚持“房住不炒” 的原则,推进房地产的真正健康发展。
加大政府在商品房供应中的配套力度,建立健全不同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土地使用和供应管理等方面的调控,从而实现房屋供需的平衡,保障城市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
四、社会矛盾城市化增进了社会交流,但是也带来了新问题:社会矛盾的加剧,治安问题等。
解决办法:建立和谐社会秩序,着重推动法治建设和政法工作。
实现权利与义务的均衡,建立必要的法律规范,使各方之间能够共同维持社会秩序,从而保障城市稳定的社会环境。
总之,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也面临着众多问题。
为了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采取对策,重点解决以上问题,从而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品质,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含解析)
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高考频度:★★★★☆难易程度:★★★★☆读我国某城市近五年产业发展矩形方阵分析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在产业发展中A.石油化工和石化产品制造业增长潜力较大B.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发展空间较小C.缺少增长快、比重大的优势主导产业D.纺织业可优先培育为主导产业2.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该城市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②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③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④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1.C 2.B2.通过石油、石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可判断该城市依靠石油发展起来,为资源型城市,目前面临资源枯竭问题。
结合图示信息判断,该市可以通过延长石油产业链,培育新兴优势产业等措施解决目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故选B。
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1.问题2.原因(1)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推动下发展的,而受产业基础薄弱和市场腹地小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后劲不足。
(2)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3.对策江苏是全国近10年城市化水平上升最快的省份之一。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江苏城市化率位居全国第10位;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江苏城市化率上升至全国第7位,排位提前的速度仅次于重庆位列第2位。
“十三五”时期,江苏省提出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的目标。
下表是江苏省城市等级与数量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
1.江苏省城市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流动和职业变化比较少B.人口与产业密集,集聚效应好C.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最早D.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2.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南京控制人口规模,导致城市等级降低B.城市等级与城市数量不合理C.北部产业饱和,亟待向南部转移D.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用地紧张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然而,城镇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以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分别探讨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措施。
一、资源环境问题1.1用地紧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用地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土地紧张,影响城镇化进程。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土地资源保护等。
1.2水资源紧缺: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产业发展的壮大,水资源供应压力不断增加。
为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可以采取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推进水资源合理利用等措施。
1.3大气污染: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化和汽车尾气排放等大气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对此,可以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行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加强对污染源的排放监管等。
二、社会问题2.1城乡差距拉大:部分地区农村地区发展滞后,城镇化进程中形成了明显的城乡差距。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
2.2就业压力:城市化进程中快速增长的劳动力供应使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尤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需要解决。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推动新型城镇化,培育和扩大新兴产业,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等。
2.3社会治安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人口增加和流动性增强,给社会治安带来了挑战。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社会管理,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社会公共安全设施建设等。
三、环境问题3.1垃圾处理难题:城镇化进程中,废弃物的产生量急剧增加,垃圾处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大垃圾资源化利用力度,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水平等。
3.2水污染严重: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不当导致水环境污染加剧。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水环境保护,推行水污染防治技术和管理手段,完善环境监测体系等。
3.3生态破坏: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土地开发和建设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工业化城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工业化城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工业化与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协调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需要相互促进,但目前在一些地区,两者之间存在不协调的情况。
一方面,工业化进程加速,但城镇化水平却相对滞后,这限制了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城镇化快速发展,但工业化水平较低,这会导致城市化的质量不高,无法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
2. 资源环境问题:工业化与城镇化都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持,但目前资源日益紧张,环境容量也有限,这给两者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3. 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之间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一些地区可能因为资源、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较高,而其他地区则可能相对滞后。
4. 人口就业问题: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但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人口就业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出现。
5. 城市规划管理问题: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规划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如果城市规划不合理、管理不到位,就可能导致城市发展的无序和混乱,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例如加强协调发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区域平衡、优化人口就业结构、加强规划管理等。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和持续发展。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陈斌超(陇东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甘肃省庆阳市邮编:745000)摘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市发展较快,但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如城市化水平低、质量差,城市开放过热,城市化区域不平衡,城镇贫困人口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均,农民工、留守儿童、老人不断增加,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
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措施,如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调整城市化发展战略;协调区域间的发展;解决城市贫困、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分配制度;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大力保护环境、改善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等。
关键词:城市化;面临问题;措施“城市化是指第二、三产业在城镇聚集,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由贫穷走向繁荣的必经之路,在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化、农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知识经济导致了城市化,城市化也反过来促进了他们的发展。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类得到了许多好处:经济成果喜人、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繁荣……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是每个国家都避免不了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城市化中,许多问题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显现出来了。
1 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 城市化水平低、质量差、城市开发过热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以前(即1978年以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速度很快,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由于我国城市化起步较晚,人口基数过大,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我国城市化水平还是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图 1——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整理城市化质量较差,城市数量在不断增加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大城市在城市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还是偏低,中小城市所占比重较大,难以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及要求。
2018届二轮+城市化 专题卷(全国适用)+Word版含解析
专题19城市化(2017河北沧州期末)下图示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与城市化增速变化及预测。
据此完成第1~3题。
1.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与城市人口比重之间的关系是()A.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与城市人口比重呈正相关B.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减慢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变化导致城市人口比重空间差异D.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为正值,城市人口比重上升2.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加快,其主要原因是()A.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业劳动力B.政府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C.改革开放促进工业化进程D.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与门槛降低3.2015年之后城市人口比重增速(预测)持续下降,说明我国()A.工业化进程放缓,农业生产比重上升B.渐次进入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社会C.工业部门以资源和资金密集型工业为主D.粮食生产地位下降,园艺业产值比重上升答案:1.D 2.C 3.B解析:第1题,只要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大于0,城市人口比重就会不断上升。
第2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促进工业化进程是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加快的直接原因。
第3题,读图可知,我国2015年之后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含预测)持续下降,说明我国城市化进入后期发展阶段,而城市化后期阶段与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社会相吻合。
(2018安徽江淮十校联考)日本东京都市圈的地域结构变化深受经济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后期,泡沫经济导致地价惊人增长,住宅建设向外蔓延;20世纪90年代初期,泡沫经济崩溃,地价持续下跌,郊区扩张的势头停止,中心区人口增加。
另一方面,自1980年以来,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由此引发的人口问题加剧了东京都市圈的结构变化。
据此完成第4~5题。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京都市圈中心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郊区环境恶化B.中心区交通便捷C.郊区地价上涨D.中心区房价适中5.近年来“工作生活平衡”思想受到推崇,为最大限度实现职住平衡,方便居民就近工作,东京都市圈规划宜采用()A.同心圆模式B.扇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D.楔形模式答案:4.D 5.C解析:第4题,泡沫经济崩溃后东京都市圈中心区地价开始回落,由此引发了城市中心区的住宅建设,带动了诸多价格适中的商品住房供给,这些新增的公共住房和商品住房吸引了不同人群的迁入。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教案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有关文字或图标资料,综合分析某地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其解决的主要途径德育目标:通过分析城市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人类的居住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学生爱护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尤其是城市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教学难点: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课程类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Ⅱ第六章第五节【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最近人民日报以《大城市能否宜居?》为题关注特大型城市集中爆发的“城市病”。
文章中说道了,除交通拥堵外,房价高涨、生活成本提高、空气污染、无处不在的噪声……..越来越多的人发觉,城市似乎没有相像的那么美好。
从中我们知道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们的城市似乎已经生病了,那么到底是什么病呢?是否还有治愈的可能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讲授新课)(展示)展示城市病漫画,让学生说出城市病的类型(教授)由于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加,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提问)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因素有哪些?(讲授)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地区域,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一般城市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展示)展示沙尘暴入侵城市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此类环境污染是什么?(扩展)为了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政府已决定,在奥运会前一个月左右,将关闭数家燃煤发电厂、水泥厂和化工厂。
并限制逾100万辆汽车驶上首都街道。
(讲授)燃煤厂、水泥厂、化工厂和汽车等排放出烟尘、烟气是使城市空气污浊的因素之一。
(展示)展示大气污染图(讲授)大气中的烟尘微粒、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并持续一定时间后,破坏大气原来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造成的污染叫做大气污染。
高中地理教案: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高中地理教案: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加速进行。
然而,城市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包括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资源紧缺等。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应对挑战的建议。
一、环境污染成为首要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行,工业活动、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大量增加,导致空气污染严重。
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并加剧了全球变暖问题。
此外,大量垃圾产生也给水源和土壤带来了巨大压力。
针对环境污染问题,政府需要加强环保法规和执法力度,并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
同时,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重视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环保行为。
二、交通拥堵制约城市发展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快速增长的机动车数量,在繁忙的道路上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
交通拥堵不仅影响人们的出行效率,还加剧了空气污染和碳排放。
为应对交通拥堵,城市规划需要更加注重公共交通的发展,并建立完善的道路网络。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推动绿色出行、限制机动车使用等措施来减少私家车数量。
三、资源紧缺威胁城市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活动扩大,城市所需的能源和水资源日益紧张。
过度开采水资源会导致河流干涸和地下水位下降;过度消耗化石能源则会引发能源安全问题。
为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政府应该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资源管理政策。
这包括优化能源结构、鼓励节约用水,以及推广循环经济模式等。
同时,培养公民意识也是关键,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浪费并使用可再生能源。
四、社会不平等与城市发展城市化进程往往伴随着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加剧。
一些人因贫困、种族等原因面临较低的生活质量和机会。
这种不平等现象不仅影响社会稳定,也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应对社会不平等,政府需要加强社会公正和福利保障体系,并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
此外,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也是解决不平等问题的途径之一。
五、文化多样性受到挑战城市化过程中,许多地区的传统文化受到挤压和冲击。
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
1
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读我国某城市近五年产业发展矩形方阵分析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在产业发展中
A .石油化工和石化产品制造业增长潜力较大
B .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发展空间较小
C .缺少增长快、比重大的优势主导产业
D .纺织业可优先培育为主导产业
2.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该城市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 ②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③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 ④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参考答案】1.C 2.B
2.通过石油、石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可判断该城市依靠石油发展起来,为资源型城市,目前面临资源枯竭问题。
结合图示信息判断,该市可以通过延长石油产业链,培育新兴优势产业等措施解决目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故选B 。
2018届二轮 城市化专题卷(全国适用)+Word版含解析
城市化读下表,完成1~2题。
1.甲国最有可能是( )A.美国 B.中国C.巴西 D.英国2.甲国城市化过程中突出的现象是( )A.滞后城市化 B.虚假城市化C.逆城市化 D.城市中心衰落读下图,完成3~4题。
3.图甲中,直接反映出来的从阶段Ⅰ到阶段Ⅱ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 )A.非农业人口增加B.中心商务区服务范围扩大C.城市规模增加D.城市等级扩大4.据图乙推断,该城市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A.温室效应 B.交通拥挤C.城市内涝 D.住房紧张【解析】3.C 4.C 第3题,由图甲可知,直接反映出来的是城市用地面积增加,城市规模增加,而耕地面积减少。
第4题,由图乙可知,城市化主要对降水量、径流量产生影响,由于城市化致使地表硬化面积、建筑面积增加,植被减少,降水下渗减少,使降水在短时间汇集,造成城市内涝。
下图是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A.初级阶段 B.加速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 D.后期阶段6.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B.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市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D.轨道交通的发展下图为“欧洲西部某城市1987~2013年年平均气温增幅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7~8题。
7.该城市发展较快的方向是 (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8.该市规划新建钢铁厂,最适宜布局在(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答案】7.A 8.D【解析】第7题,图示信息显示:该城市东北部气温增幅最大,由此判断该地区排放的人为热量最多,城市发展最快。
第8题,图中丁处位于盛行西风的下风向,且距市区较远,避免了给城区带来大气污染。
《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境》研究报告中称:“从1995年到2020年,最大城市的大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
北京申奥的一句响亮口号是“绿色奥运”。
学案10:4.2.2问题与对策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2 问题与对策【学习目标】学会分析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重点难点】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知识梳理】考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问题产生的原因(1)受地区产业基础和________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2)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2.问题与对策(1)做好区域城镇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
(2) 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3)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例1: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
下图中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
完成:(1)~(2)题。
(1)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A.当地市场广阔 B.水运便利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2)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例2: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2010年常住人口约138.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2.6%。
据2009年统计,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16.3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约25%。
材料二2009年以来,乐清市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家家通;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858个,比重为94%;垃圾集中处理村数达811个,比重为89%;村级全民健身苑达715个,篮球场506个。
“十一五”期间,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到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读我国某城市近五年产业发展矩形方阵分析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在产业发展中
A.石油化工和石化产品制造业增长潜力较大B.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发展空间较小
C.缺少增长快、比重大的优势主导产业D.纺织业可优先培育为主导产业2.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该城市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②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③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④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参考答案】1.C 2.B
2.通过石油、石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可判断该城市依靠石油发展起来,为资源型城市,目前面临资源枯竭问题。
结合图示信息判断,该市可以通过延长石油产业链,培育新兴优势产业等措施解决目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故选B。
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1.问题
(1)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推动下发展的,而受产业基础薄弱和市场腹地小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后劲不足。
(2)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3.对策
下图示意我国沪宁杭城市群。
读图,完成1—2题。
1.该城市群竞争优势大的原因在于
A.高等教育发达B.劳动力成本低C.水资源丰富D.实施开放政策早
2.该城市群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传统产业为主,创新能力差B.城市等级结构不合理
C.产业饱和,亟待转移升级D.发展资金不足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浙江省工业布局呈现分散化的特点,具体表现就是在各个地区出现各种大大小小不同的块状经济,相对分散地分布在11个地级市。
而各个地级市的工业又分散在不同县市,形成不同层面上的工业布局分散化。
同时,这些大大小小不同的块状经济相对独立且各具特色,都拥有自己的特色产业,表现为“一镇一品,一县一业”,总体上呈现遍地开花式的分散化特点。
下图示意2000—2011年浙江省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和工业集聚程度。
(1)简述浙江省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和工业集聚程度的特点。
(2)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浙江省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简述原因。
(3)在浙江省城市化道路选择以及提高城市化水平方面,提出你的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