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位熵理论的北京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北京市第三产业集聚度及金融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北京市第三产业集聚度及金融业发展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9b0e541f7ec4afe04a1df87.png)
法 准确 测度产 业 集 聚水平 [ 1 0 ] 。
由此可见 , 国 内外 学 者 主 要着 眼 于产 业 集 聚 理论 及 其在 制造 业 、 高新 技 术 业 和 服务 业 方 面 的
本 文 以北 京市 第 三 产 业 为 研究 对 象 , 通 过 比较各 行 业 的集 聚度 选 取 集 聚 产 业 , 论 证 金 融 业 是 北京
( 项 目编 号 : 1 0 A b J G 3 6 6 ) 。
7 4
冯 科
北 京 市 第 三 产 业 集 聚 度 及 金 融 业 发 展 的 实证 研 究
l 6 . 9 5 %和 8 2 . 6 4 % 。 可见 第 三 产 业 在 企 业 户 数 和注 册资本 规模 上 占据 绝 对 主导 地 位 。鉴 于此 ,
下降。
从“ 十 五” 开始 , 北 京 市 的经 济 结构 就 出现 了
根 本性 变 化 , 第 三 产 业 比重 由 2 0 0 0年 的 6 4 . 8 % 上升为2 0 0 5年 的 6 7 . 7 %, 2 0 1 1年达 到 7 5 %, 领 先 全 国平 均水平 3 0个 百 分 点 。截 至 2 0 1 1年底 , 北
发展, 第 三产 业 国民 收入 和 劳 动 力 的相 对 比重 也
开 始上 升 。
过来促 进产 业发 展 , 并 带来 两类 规模 经济效 应 : 一
是 内部 规模 经济 效应 , 即 随着投 入要 素 的增 加 , 单 个 企业 的成 本随 之下 降 ; 二 是外 部规模 经 济效应 , 即 由整 个产业 规模 扩 大所 引起 的产业 内企 业成 本
成为推 动 北京 市经 济发展 的主 导产 业 。 关 键词 : 第三 产业 ; 产业 集聚 ; 区位 商值 ; 金 融业 中图分 类号 : F 8 3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4— 9 1 4 2 ( 2 0 1 3 ) 0 4— 0 0 7 4— 0 7
北京市第三产业升级与协调发展
![北京市第三产业升级与协调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a3c824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5.png)
发展2023-11-10CATALOGUE目录•引言•北京市第三产业现状分析•北京市第三产业升级的必要性•北京市第三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北京市第三产业升级的策略建议•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01引言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第三产业的升级与协调发展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北京市需要适应新的发展趋势,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第三产业的转型升级。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本文将探讨北京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原因,重点研究如何促进第三产业的升级与协调发展。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
02北京市第三产业现状分析第三产业概述第三产业地位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第三产业作用第三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就业、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产业定义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主要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
北京市第三产业现状发展状况北京市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产业结构北京市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导,尤其是高技能服务业占据较大比重。
产业布局北京市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和部分郊区新城。
北京市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北京市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而高技能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不规范北京市中心城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而远郊区和新城的发展相对滞后。
北京市第三产业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和知名企业家。
北京市第三产业的市场竞争不规范,存在一些不良商业行为和恶性竞争现象。
03北京市第三产业升级的必要性第三产业升级是指通过技术进步、模式创新、资源优化等手段,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服务产品的优质化、产业链的完善化。
区位熵模型
![区位熵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cded3de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9.png)
区位熵模型区位熵模型,是一种用于衡量地理空间分布的模型。
在地理学和城市规划领域,熵是指一种度量系统无序程度的指标,而区位熵模型则是利用这一概念来评估地理空间的分布特征和组织结构。
区位熵模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地理空间中不同地点的区位因子的熵值,来反映地理空间的分布情况。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地点选择的各种因素,如交通便利性、资源丰富程度、市场需求等。
通过对不同区位因子的熵值进行加权平均,可以得到整个地理空间的区位熵值。
区位熵模型的应用十分广泛。
首先,它可以用于评估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发展趋势。
通过计算不同地点的区位熵值,可以得到城市不同区域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这有助于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区位熵模型还可以用于评估企业的区位选择。
对于企业来说,选择合适的区位对于业务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通过计算不同地点的区位熵值,企业可以评估不同地点的适宜程度,选择最优的区位来开展业务。
这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区位熵模型还可以用于评估交通网络的效率和可达性。
交通网络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计算不同地点的区位熵值,可以评估交通网络的疏导能力和连接效率,为交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这有助于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提升人们的出行体验。
区位熵模型的优势在于能够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
在传统的地理分析方法中,往往只考虑单一的因素,无法全面评估地理空间的特征。
而区位熵模型能够将多个因素纳入考虑,通过计算熵值将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然而,区位熵模型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该模型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
不同地点的区位因子需要进行测量和统计,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其次,区位熵模型的计算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运用统计学和数学方法进行处理。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可能较难理解和应用。
区位熵模型是一种用于评估地理空间分布的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计算不同地点的区位熵值,可以评估地理空间的分布特征和组织结构,为城市规划、企业区位选择和交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区位基尼系数的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研究
![基于区位基尼系数的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6d77420ed630b1c59eeb54f.png)
税专业发票 , 其它服务业企 业则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 对于混业
经营的企业要督促其严格按照对应项 目分别开具对应税率的专
用 发票 。
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 了经 济增 长的主要 动力和创新源 泉。 北京作 为全 国的首都 , 是我 国政治 、 文化 和国际交 流中心 , 经济 发展水平高 , 交通 、 通讯基础设施完善 , 高校 、 科研机构 密集 , 具 备现代服务业集 聚的条件。 下文便以区位基尼系数为测度指标 ,
要 力量, 对城市经济所起到的增长引擎作用和转型先导作用越来越
大。 北京 已率先在 全 国形成 了服 务 经济 为主 导的 产业 结构 , 其 中现
代服 务 业 已成 为促进 产 业升 级和 经 济社会 发展 的重要 推 动 力。本
文 利用 区位 基尼 系数 对 北 京现代 服 务业 各行 业 的集 聚情 况进行 了 测度, 并提 出了相应 的政 策 建议 。
【 3 1顾梁蓉.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 现代 商贸工
"
-
1 k 201 2 . 1 1
‘
[ 4 】 傅翠晓, 庄瑶 , 全利平. 营业税 改增值税 效果调查 2 0 1 2 . 3
【 5 ] 李志凤. 浅谈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应 用与研 究. 经济研 究, 2 0 1 2
依 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关于“ 两轴一两带一 多中心” 和城 市 次区域划分设想 , 将北京市划分为首都功能核心区 、 城市功能拓 展区 、 城市发展新 区、 生态涵养发展区等四类功能区。 2 . 测度指标—— 区位基尼系数
地方政府利益的重新 调整。 建议尽快完善地方税 的征管体系 , 适 当开征和 丰富地方税种 , 加快变费为税 的步伐和力度 , 如开征财 产税 、 社会保障税 、 遗产税等税种 。税收的保 障力度关系到地方
从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探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迅速发展的原因
![从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探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迅速发展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83487a6f27d3240c8447ef4d.png)
从 国 际 直 接 投 资 区位 理 论 探 究 北 京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 庄 ) 速 发 展 的 原 因 亦 迅
王 婧
( 外经 济 贸 易大学 , 京 10 2 ) 对 北 0 0 9
摘要: 区位 理 论 对 于 经 济 发 展 至 关 重 要 , 文 以 探 究 北 京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 本 亦庄 ) 速 发 展 的 原 因 为 目 的 , 国 际 直 接 迅 从 投 资 区 位 理 论 的视 角 进 行 研 究 , 整 理 出 亦 庄 所 具 有 的 独 特 区位 优 势 , 印证 区位 理 论 对 于 经 济 发 展 的 重 要 性 。 并 以
企 业 已超 过 20 5 0家 , 至 2 0 截 0 9年 底 , 区 产 值 亿 元 以 上工 全 业 企 业 达 到 1 7家 。 2 0 2 0 9年 1 9月 , 区 实 现 生 产 总 值 — 全 3 6 0亿 元 , 模 以 上 工 业 企 业 完 成 工 业 总 产 值 1 1 . 5亿 7. 规 403
策 的 影 响 。 三 是 国 际 直 接 投 资 理 论 , 的 区 位 优 势 概 念 基 本 它 上 沿 用 了 前 两 条 理 论 路 线 中 的 各 种 因素 , 位 优 势 主 要 包 括 区
资源 和原材 料 的可获 得性 、 劳动成 本 、 场及 其 相关 因 素 、 市 政
府 政 策 措 施 等 。 区位 理 论 主 要 包 括 以下 几 个 理 论 :
元; 完成 预算 收入 1 8 5 1 . 9亿元 , 比增 长 2 3 ; 同 . 2 完成 全 社
会 同 定 资 产 投 资 ( 目建 设 地 口径 ) 0 . 5亿 元 , 比 增 长 项 12 5 同
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分析——基于区位熵的实证分析
![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分析——基于区位熵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5b3c452e3f5727a5e96273.png)
中图分类号 : 8 05 F 3 .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 号:6 4 0 1 - 0 25 ̄ 0 9 0 1 7 - 0 7 2 1 ()0 7 . 4
加 快 西部 地 区产 业 结构 调 整一 直 是 国家 “ 部大 开 发 ” 略 的重 中之重 。作 为 西北 地 区 的“ 头羊 ”陕 西 战 领 ,
西省如何通过挖掘 自身资源优势 , 优化产业结构 , 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 对西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 提高西
部 大开 发 的成 效有 着深 远 的现 实意 义 。
优势产业 的识别 , 目前虽无统一的标准 , 但是一些经济学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辅助我们了解优势产业 。
常用 的分 析方 法 主要有 : 区位熵 法 、 因子 分 析法 、 投入 产 出分 析法 、 主成分分 析 法等 。本 文利 用 区位熵 法对 陕
弱。
二 、 于 L 法的 陕西 省优 势产 业分 析 基 Q
( ) 次产业 优 势分析 一 三
经测算 , 陕西省第一产业 的区位熵系数为 0 6 , . 6第二产业的区位熵系数为 1 5 , 中工业的区位熵系 9 . 1其 1 数为 1 2 , . 3 建筑业的区位熵系数为 1 0 , 1 . 7第三产业 的区位熵系数为 085 由此可 以看出陕西省只有第二 3 . , 4 产业的专业化程度高于全 国平均水平 , 具有发展产业集群的 比较优势 。从 20 02年开始 , 陕西省第二产业对 G P的贡献率超过 5 %,00 D 0 2 1 年达到 6 . 第二产业在陕西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可见一斑。 3 %, 4 因此借 助第二产业集群优势 , 着力优化第二产业产业结构 , 加速发展第二产业对陕西省经济 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基于区位熵理论的中国资源型地区判定研究
![基于区位熵理论的中国资源型地区判定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fc08d48a8956bec0975e341.png)
般来说 ,资源性产业包括采掘业和原材料加工工业 。通
收稿 日期 :2 0 — 7 3 090— 1 作者简介 :蔡 飞 (9 9 ) 17 一 ,男 ,山西大 同人 ,硕士 ,主要从事产业经济 、区域经济研究 ; 金 洪 (9 0 ) 1 8 一 ,男 ,安徽肥西人 ,博士,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分析 、区域经济研究 。
二 、判定 依 据
一
全 国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重二者 之 比。它可 以反映一个地区的资
源性产业在全国是否具有相对优势 。其计算公 式为 :
s p/ l Ql
式 中 ,s , 代表某地 区资 源性产 业的地 区生产总 值区位熵 ,
P代表某地 区资源性产业产值 占该地 区全 区地区生产总值的 比 . 重 ,Q代表全 国资源性产业产值 占全 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 .
一
、
资 源 型地 区 的概 念
常根据地 区的优势资源性产业 的种类 不同 ,资源型地区可进一
资源型地区的概念属于 区域经济结构类型划分 的范畴。在 区域类型划分方案 中,以资源与加1 关系划分 的方 案虽然 出现 二
较 晚 ,但 在 当 前 的 影 响 较 大 。在 我 国 ,这 种 划 分 方 法 的正 式 提
为山西、内蒙古和宁夏。总的来说 ,资源型地 区的有山西、黑龙 江、陕西、青海、新疆、宁夏和 内蒙古等7 个省份。
关键 词 : 资 源 型地 区 ; 区位 熵 ;判 定 中 图分 类 号 :F 2 . ,F 2 . 131 7 l45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9 X 2 1 )2 0 4 — 3 0 4 2 2 ( 0 0 0— 12 0
产业产值 占该地 区的地 区生产 总值 的比重与全 国资源性产业 占
基于因子分析的北京市各区县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的北京市各区县第三产业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2618cc26294dd88d0d26bde.png)
基于因子分析的北京市各区县第三产业发展研究作者:宋浩来源:《时代经贸》2013年第02期【摘要】第三产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北京市第三产业总体概况和第三产业中14个大类的具体情况,简化提取影响第三产业的公共因子,同时根据北京市各区县第三产业的因子得分,总结各区县第三产业发展特点和优势,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因子分析;第三产业1.引言当今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其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的大小也成为衡量一个大都市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第三产业,是指对消费者提供最终服务和对生产者(包括三个产业的生产者)提供中间服务的部门,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1]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节节攀升。
1998年超过60%,2006年超过70%,2008年达到73.2%,与改革开放初期的23.7%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目前北京第三产业的比重在全国稳居第一,实现了产业结构从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业主导型的转变。
第三产业主导的经济不仅提高了城市承载力,提升了服务功能,也熨平了经济波动,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减速中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
北京市第三产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占GDP比重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已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
与此同时,北京各区县的第三产业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为了更好地评价第三产业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统计年鉴里第三产业包含的15个大类进行因子分析,利用降维的思想,将其归结为若干个综合因子,同时通过因子评分的方法,归纳和总结北京市各区县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
2.数据选取2003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作了重新划分,规定第三产业包括15大类: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北京第三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政策指导.
![北京第三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政策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ef2c44d2da38376baf1fae6e.png)
北京第三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政策指导【关键词】计量经济EviewsLM检验引言在当今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其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的大小也成为衡量一个大都市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在我国,第三产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占GDP比重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已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其内部结构也进一步得到优化,不但传统的三产行业,如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饮食业等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一些新兴的三产行业,如旅游、电子信息服务、贸易及房地产等部门也保持着迅猛的发展势头。
然而,我国第三产业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仍存在巨大差距。
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 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制约我国北京第三产业发展的多种因素,以期获得相关结论,进而提出对首都第三产业发展更具针对性、更为有效的建议, 加快其发展进程。
1 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从理论上讲,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人的资本数量;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凝结形成的,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即使劳动力数量没有增加, 只要提高了劳动力的知识技能、素质, 也一样可以增加产出,劳动力投入与技术进步相比,其中技术进步对使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2 指标选取和数据说明2.1 变量选取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鉴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综合反映了社会生产率、生产总量、消费者与生产者的比例, 人口、收入水平以及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状况,它自然成为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关键因素,同时我们为获取数据的方便,因此,我们设定北京人均家庭可收入水平为模型的一个变量。
同时基本建设投资的多少也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基本建设投资额的增加会加强全国的水利、电力、能源、通讯、城乡公用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带动地质勘察业、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房地产业等第三产业的产值增加,加大其投资力度能消除经济中的“瓶颈”问题,因此,北京第三产业基本建设投资作为模型的一个变量。
基于区位熵值的我国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区位熵值的我国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4b7fd9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f.png)
聚焦镜 FOCUSING MIRROR
献程度不断加深。
其次,西部地区金融产业虽然出现了小幅波动,但总体上看发展态势良好,多数省区发展速度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获略好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可能与近些年西部地区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有较大的关系;随着“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程度的不断加深,西部地区金融业发展迅速,金融机构不断增多,金融供给不断优化。
同时,西部地区房地产业发展强度总体呈现出不断上升态势,但相比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发展水平较低,这与人口外流、区域经济发展缓慢有一定的关系。
最后,第三产业中的其他行业包含了支撑第三产业发展的新兴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等行业,这统服务业提升改造过程中的所积累的经验,不断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充分重视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在地区内部构建起现代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体系。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交通基建设施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石,决定着地区要素流动、产业发展的水平。
因此,西部各省区应当紧抓发展机遇,打通区域要素流通渠道,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紧跟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持续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型生产生活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
进一步优化投融资环境。
基于区位熵指数的京津冀制造业集聚度研究
![基于区位熵指数的京津冀制造业集聚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b266355284ac850ac0242d0.png)
作者: 杨薇;王书平
作者机构: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144
出版物刊名: 中国市场
页码: 56-57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1期
主题词: 京津冀 制造业 集聚程度 区位熵
摘要:文章依据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2015年统计年鉴的制造业相关数据,以区位熵为测度工具,对京津冀地区的制造业子行业集聚程度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制造业各子行业在不同城市的集聚程度:北京市和天津市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市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集聚程度较高,且各城市间制造业优势交叉互补。
基于上述研究,文章对京津冀制造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重视政府的作用。
基于区位熵理论的中国资源型地区判定研究
![基于区位熵理论的中国资源型地区判定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b946db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5.png)
基于区位熵理论的中国资源型地区判定研究区位熵理论是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分析和评判地区的发展潜力和资源配置情况。
本文基于区位熵理论,对中国的资源型地区进行判定研究。
一、引言区位熵理论是一种基于信息熵理论的评价方法,广泛应用于地理学、经济学等领域。
它通过测量地区内部和与周边地区之间的空间间隔和关联,来分析地区的发展潜力和资源配置情况。
本文将运用区位熵理论,探讨中国的资源型地区判定问题。
二、区位熵理论概述区位熵理论是由经济地理学家哈夫纳等人提出的。
它认为地区的发展潜力与地理位置及与周边地区的联系程度密切相关。
该理论通过计算区位熵指标,来反映地区的空间接近性、联系性和资源优势程度。
区位熵指标的数值越小,说明地区的发展潜力越大。
三、中国的资源型地区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
然而,由于资源配置不均、开发程度不同,导致中国的资源型地区存在差异。
本文将以煤炭资源和石油资源为例,对中国的资源型地区进行判定研究。
1. 煤炭资源型地区判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和煤炭生产国。
煤炭资源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
根据区位熵理论,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煤炭资源区位熵指标,来判定中国的煤炭资源型地区。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相关的指标和权重。
煤炭资源的分布和开发水平、交通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都会影响地区的煤炭资源优势。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指标,计算各个地区的煤炭资源区位熵指标,并对其进行排序和比较。
2. 石油资源型地区判定中国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消费国和石油生产国。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为了判定中国的石油资源型地区,我们同样可以运用区位熵理论。
与煤炭资源型地区的判定类似,我们需要选择相关的指标和权重,如石油资源的开发水平、交通条件、市场需求等。
然后,通过计算石油资源区位熵指标,对中国的石油资源型地区进行排名和比较。
四、案例分析以中国的山西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对煤炭资源和石油资源进行判定研究。
基于区位熵的我国中部省域第三产业发展分析
![基于区位熵的我国中部省域第三产业发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ef6285195f312b3069a542.png)
基于区位熵的我国中部省域第三产业发展分析作者:张娟来源:《商业经济研究》2018年第24期内容摘要:安徽省是我国中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省份之一。
本文利用区位熵计算公式,运用2005-2016年安徽及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统计出安徽省第三产业内各产业的区位熵值,从总体上对发展现状及第三产业内的四个层次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中部省域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部省域; ;第三产业; ;区位熵值分析; ;发展对策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在较大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地区的现代化程度。
安徽省地处我国中东部地区,是一个农业大省,第一产业占全省GDP比重一直较大。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安徽省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2017年安徽省的GDP达到27518.7亿元,在全国排名第十三位,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420.4亿元,在全国排名第十五位,说明安徽省的第三产业发展缓于总体经济发展。
这对于实施安徽省中部崛起战略、实现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升级、进一步优化安徽省产业结构是不利的。
文献综述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国内外一直都非常重视,近几年对于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的研究也较多。
丁玉玺(2007)对安徽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进趋势作了研究,发现安徽省第三产业中第一层次得到了较大发展,第二层次呈理性增长趋势,第三层次将成为促进安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第四层次可以为安徽省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汪高元(2007)对安徽省第三产业分析发现:安徽省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偏低,产业结构升级进程缓慢且第三产业比重小,对GDP 贡献低且管理机制不顺,市场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宫涛(2009)通过对安徽省第三产业的区位熵进行分析,指出安徽省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是其中优势产业,其余是属于劣势产业;王俊峰、李振伟(2010)对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安徽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需要优化、新兴产业发展滞后;邓祖兵(2010)利用1997-2007年数据,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安徽省第三产业中各个行业的竞争力状况进行分析,认为住宿餐饮业竞争力下降、房地产竞争力较弱、批发零售业竞争力明显;卫冬冬、王文韬、王翰博(2012)实证分析了安徽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影响因素,发现第三产业发展与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和政府支出规模有关;居民收入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劳动力供给、科学文化水平以及居民素质有关,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供给、城市化水平和政府支出规模有关。
北京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北京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80d6ccaf705cc1754270914.png)
北京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代码 : CG0201完成单位 : 北京市政府研究室研究人员 :获奖情况 :1.北京第三产业发展现状1.1北京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1)总量快速增长,比重不断上升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25.78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1659.3亿元,扩大了64倍。
23年间年平均递增速度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幅,高于第一、二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第三产业比重由1978年的23.7%提升到2001年的58.9%,全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体现了首都经济特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首都城市性质的定位,首都经济发展应当充分体现“四个服务”,即为党政军首脑正常开展工作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和文化发展服务,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
而能够充分体现这四个服务内容的,主要应当依靠北京的第三产业。
因此,调整北京第三产业结构,使其发展能够充分体现“四个服务”,就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
改革开放初期,北京第三产业的发展以运输、商业饮食、居民服务业为主。
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商业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比重明显下降;而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业、运输邮电业、房地产业、教育文化业等快速发展,比重明显提高;信息咨询、网络服务业更是异军突起。
新兴产业成长壮大,促进了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下表是1978年和2001年第三产业中主要行业位次变化情况:(3)经济效益水平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总量迅速扩张的同时,经济效益总体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1990年,北京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为7635元/人,比第二产业低了1683元;1997年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30073元/人,比第二产业高出1402元,成为三次产业中劳动生产率最高的部门;2001年,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到48196元/人,11年间,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倍以上。
北京市第三产业发展清况——全国政协和北京市政协经济建设组调查报告摘要
![北京市第三产业发展清况——全国政协和北京市政协经济建设组调查报告摘要](https://img.taocdn.com/s3/m/1d3567f6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14.png)
出版物刊名: 宏观经济管理
页码: 21-22页
主题词: 报告摘要;吕正操;成武;孝通;有形产品;社会需要;价格政策;食品加工厂;放开搞活;旅游服务
摘要:最近,全国政协副主席扬成武、吕正操、费孝通及全国和北京市政协的50多位委员,对北京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重点是群众反映较多的做衣难、吃饭难、住宿难、洗澡难、乘车难等问题。
通过调查,委员们感到,北京市第三产业的现状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第三产业落后于社会需要 现在,无论外地来京还是居住在北京市的人,在生活方面,都感到诸多不便,。
首都经济与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首都经济与第三产业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f5e64e3da38376baf1fae6b.png)
欢迎共阅首都经济与第三产业发展研究陈秀山张可云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摘要:北京作为首都要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对北京第三产业结构及存在的问题、区域发展差距以及北京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做了深入的探讨。
随着北京市经济高速增长并逐步接近中等发达水平,尤其是北京申奥成功,首都经济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在这个新阶段中,北京市经济发展将呈现两个明显特征:一方面,产业结构将进入调整活跃期,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并将在支撑整个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内部布局必然要求作相应调整,新兴、快速发展的行业将在空间竞争过程中将传统的、已失去优势的产业排挤出北京市,而且一些优势产业会由城市中心地带向外围地区扩散。
这两方面的趋势为北京市第三产业未来发展与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也为通过振兴第三产业而带动整个首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首都经济与第三产业结构研究1从北京市目前所处发展阶段来看,第三产业的质量是决定其能否达到国际性大都市地位的关键之一。
第三产业的行业内部结构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第三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总体增长。
第三产业行业结构特征与问题:--传统产业投资比重大,行业集中度高;--新兴产业固定资产实力弱,行业缺陷较大;--基础设施型的服务业投资大,产值低;--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大;--公共事业投入大于产出;--第三产业人均产值不高,产值低的行业较普遍。
北京市第三产业中的现代行业的发展与我国其它地区相比虽然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但由于我国经济整体起步晚,它们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
这主要表现在:--行业整体水平比较差,首都经济离现代化大都市仍有差距;--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比例与世界水平接近;--商贸、餐饮行业不及发达国家;--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新兴现代产业势头看好;--政府服务业亟待改善。
北京市第三产业行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除了与经济发展阶段和首都经济特征有很大关系外,政策和体制方面的不完善也不可忽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 定全 国第三 产业包 括 n个 产业 ,/ n个地 区 ,即 g为
.
和其 他相 关行业 六个 大类进 行分析 。 为 了克服仅 根据 某一指 标计算 的行 业区位熵 来评 价某 行业 的发 展情 况所具 有 的片面性 ,研究分 别取 了第三产 业 中的产值 、产业 增加 值和从 业 人员 数 三个指标 ,并分别 计 算 出 了相 应行业 的 区位 熵值 ,据此 对各行业 的发 展情况 进 行分 析 ,力 求全 面 、客观 。本 文还 以北京 、天津 、上海 和
地 区第 三产 业 中 i 产业 的产值 ,令 :
,: L f ) 1
∑q
J 1 一
∑q
P = _ _ _ 一 () 2
∑ ∑q
重庆 为参 考对象 ,对这 四个地 区 的第三产业 各细 分行业 进 行综 合分 析 ,最 后确 定北京 市第 产 、 的优劣 势。 『
213团 = 0. 0 = 』
区域 经 济
现假定 第三 产业 包括 i 行业 、 个地 区 ( =6 : 个 i , 4 ,P 代表该行业 占北京 市第三产业 的份额 ,P 代表 该行 ) j
业的发展 强度 予 以探 讨 ,从 而 分析 其 主要优 势产 业和 劣势产 业 ,进 而提 出相应 的结论 和对 策 ,以期 对北 京市 第三产 业今
后 的发展 提 出建议 。
[ 关键 词 ] 第三产业 ;区位 熵 ;对策 [ 中图分 类号 ] F 1 79 [ 献标 识码 ]A 文 [ 文章编 号 ] 10 6 3 ( 0 0 1 0 4 0 5— 4 2 2 1 ) 3— 0 7—0 3
优 势
1 区位熵 理 论
区位熵 又称 专 门化 率 ,由 哈 盖 特 ( . g e ) 首 先 P Hag t t 提 出并 运用 于区位 分析 中 ,是 指某地 区某工 业产业 在该 地 区其 上一级 产业 中所 占 比重 与全 国该产业 在全 国其 上一级 产业 中所 占比重 的 比值 。区位 熵对 于衡 量 某一 区域要 素 的 空 间分 布情况 、反 映某一 产业 部门 的专业化 程度 以及某 一 区域在 高层次 区域 的地位 和作 用等方 面 ,是 一个很 有 价值
产业 的发展 强度相 当于全 国同类产业 的平均 水平 ;如果 / 3
分析北 京市第 三产 业 的优劣势 ,进 而提 出北京 市第三 产业 当前 的发 展对策 与建议 。
< ,表 明 1 地 区第 三产业 中 i 产业 的发 展强度 低于全 国 同
类 产业 的平 均水平 ;如果 卢 >l ,表 明 地 区第 三产业 中 i 产业 的发展 强 度 高 于全 国 同类 产业 的平 均 水 平 ;当 卢 > 15时 ,说 明 i 业 的 发 展 强 度 在 全 国具 有 显 著 的 比较 . 产
近几 年 ,随着改革 开放 的深入 ,我 国第三 产业 各行 业
逐 步 由弱 到强 ,由无 到有 ,以前 所未 有 的速 度发 展 起 来 。
/ J 3 =古
() 3
北 京市第 三产业 发展趋 势 同全 国一 样 ,正处 于迅速 发展 的 阶段 。如何 更快 地促进 北京 市第 三产业 的发展 ,寻找北 京 第 三产业独 有 的优 势 ,无疑对 北京 市第 三产业 的发 展具 有
的指标 。
2 北 京市 第三产 业优 劣势分 析
21 第三产 业 区位熵 的参数 选择 . 依据 2 0 0 5年第 一次 全 同经 济普 查 中 的分 类方 法 ,第
三产 业分 为 l 5个具 体产业 ,这 1 5个产 业分别 是 :国际组
织 ,交通 运输 、仓储 和邮政 ,信 息传输 、计算 机服 务和 软 件业 ,批 发 零 售 业 ,住 宿 和 餐 饮 业 ,金 融 业 ,房 地 产 业 ,租赁 和商 务服务业 ,科 学研究 、技术 服务 和地质勘 察 业 ,水利 、环境 和公共 设施 管理业 ,居 民服务 和其他 服务 业教 育业 ,卫 生 、社会 保 障和社会 福利业 ,文化 、体育 和 娱乐 业 ,公共 管 理 和 社会 组 织 。由 于 收集 数 据 完 整 性 所 限 ,本文 依据 《 国统 计 年鉴》 2 0 中 0 8年 版 和 20 0 9年版 对
极 强的现 实意义 。本文 运用 区位熵 理论 ,从 区位熵 的角度
其 中, 为 地 区第 置产 业 中 i 业 的区 位产 业 总产 产 值 的份 额 ,P 为 全 国第 三产业 中 i 产业总 产值 占全 国第 三 产业 总产值 的份额 。如果 J =1 8 ,表 明 地 区第 三产业 中 i
第 三产业 的参 数描述 ,把第 三产业 分为交 通运输 、仓储 和 邮政 业 ,批发零 售业 ,住宿 和餐饮 业 ,金 融业 ,房地产 业
产业 区位熵 ,又称地 方专 门化 率或专业 化 指数 ,在 实
际应用 中 ,可 以选 择 企 业 数 量 、产 业 总 产 值 、产 业 增 加 值 、产 业销售 收入 、产业从 业人 员等分 别计 算 ,一 个较 高 的产业 区位熵 意味 着 区域 内该 产业在 规模 上具有 优势 。 从 系统论 的观 点看 ,区域产业 是 一个复 杂系统 ,其 状 态可用 系统熵 表示 ,系统 熵是描 述 系统 复杂 程度或 有序 度
宗刚,等:基于 区位熵理论 的北京 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区域 经 济
基 于 区位 熵 理 论 的 北 京 第 三 产 业 发 展 研 究
宗 刚 ,胡 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红
( 京工 业 大 学 经 济 与 管理 学 院 ,北 京 10 2 ) 北 0 14
[ 摘 要 ]本 文基 于北京 市 第三产业发 展 的相 关数 据 ,利用 产业 区位熵评 价 方 法 ,对 北京 市 第三产 业 中不 同细 分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