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_L_Morre回归分析与区位熵法的中原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研究
基于熵值法的河南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与区域比较
F a g se ge l D pr e t fG orp ia Sine S a gi oma U i ri , h nqu4 6 0 , hn ) AN Ku n — h n ta ( e at n e g hcl cec , hn quN r l nv s y S ag i 7 0 0 C i m o a e t a
参 考文 献 : [】 建 勤 . 于 生 态 学 的城 市 商 圈业 态结 构 研 究 【] 济 体 制 改革 , 1罗 基 J. 经
2 0 ,6 : 6 — 6 . 0 9 ( ) 1 4 1 6
【】王德章 .中国零售 市场竞 争 现状与 发展 趋势 … . 2 当代 财经 ,0 5 20 ,
化、 品牌 化 的零 售服 务。 5 6专 业店扩 大经 营范 围 . 西 部商 圈核心 区内有盛 光办公 用 品 、 兴盛 五金 批发部 等几 十家专 业 店 , 中包 括电子 、 品 、 其 食 烟酒 、 公 用 品 、 办 咖啡 、 鲜花
等 的销 售 , 营范 围涉及各种 产品 种类 。专业 店 的应运而 生是 经 为 了适 应生 活节奏 的加快 以及消 费习惯 的改 变 , 省 消费者消 节 费 成本 的投入 , 因此 徐州西部 商圈专 业店 应进 一步 扩大经 营范 围 , 牢把 握 消 费群体 的需 求 , 分发 挥 专业 店 特有 的业 态特 牢 充 征, 拓展 专业店 的服务 , 扩大顾客 的选择 余地 。
基于熵值法的河南省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
安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基于熵值法的河南省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作者宋伟系(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专业地理科学年级 2008级学号 081301021指导教师李波日期 2012-5-7学生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阳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日期: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安阳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基于熵值法的河南省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宋伟(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河南安阳 455002)摘要:城镇化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加快城镇化是解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所有问题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引导并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本文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社会安定四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
以河南省为例,运用熵值法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分别计算出各市的城市综合得分,对城镇化进程进行测算和分析评价,分析河南省城镇化的发展状况,为河南省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
关键词:城镇化;熵值法;评价指标;经济发展;1引言1.1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城镇化通常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过程,不但体现在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城镇用地规模的扩大,而且还体现在城镇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的改善,城镇体系的协调和城乡关系的统筹。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客观规律[1]。
中原城市群生态宜居性评价_鲁迪
351
城市群的实 际 情 况,参 照 国 内 外 宜 居 性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本文主要依据聚类分析原 理,首 先 是 将 符 合 选 取 要 求 的 指标都囊括进去,采用聚类 分 析 方 法 将 这 些 候 选 指 标 分 成若干类,然后采用相关系 数 法 和 极 大 不 相 关 法 进 行 比 较选择,并征询专家意 见,从 自 然 生 态 和 人 文 生 态 两 个 方面选择 27 个 因 素 作 为 参 评 因 子,建 立 中 原 城 市 群 城 市生态宜居性评价 指 标 体 系,构 建 程 序 如 图 1 所 示,评 价指标体系如表 1 所示 。
ECOLOGICAL ECONOM Y
中原城市群生态宜居性评价
鲁迪
1
喻光明
2
赵鹏飞
1
文祯中
1
( 1. 平顶山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
环境与地理科学系,河南
平顶山 467000 ; 武汉 430079 )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摘要: 根据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状况,参照国内外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聚类分析原理,主要从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两 个方面选择 27 个指标构建中原城市群城市生态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鉴于城市生态宜居性概念的模糊性和单项指标评价结 果的不相容性,将熵值理论与模糊物元建模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中原城市群生态宜居性评价模糊物元模型,并对其 进行了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 中原城市群生态宜居性整体水平不高,生态宜居水平呈不均衡发展态势,中原城市群内 部城市生态宜居性差异较大,郑州较好,济源、新乡、漯河、许昌、焦作次之,洛阳、开封、平顶山较差。 关键词: 生态宜居性; 模糊物元; 熵; 中原城市群 中图分类号: X821 文献标识码: A
关中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的测度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2):192—195A e t a A gr i cul t ur ae J i an gxi关中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的测度分析周会粉,薛东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城市群已成为地区参与国家和国际竞争及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对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的测度。
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针对传统相似系数法和区位熵法的不足,运用区位熵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来测度产业的专业化、比较优势和区域分工的程度。
结果表明:关中城市群各市三次产业结构差异不大;关中城市群各市产业结构同构性较强,但地域分工已经开始显现;结合城市从业人口区位熵的大小,可以把关中城市群各市的产业结构划分为综合发展型、矿产资源型、地区服务型和农业型四大类。
关键词:产业结构;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关中城市群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581(2010)12—0192—04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大都市圈、城市群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
而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在于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城市功能互补和经济联系的分工与协作的程度12J。
产业结构理论足由西方学者提出。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各地区政府普遍认识到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增长的基础和结果,也是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3J。
如何科学地测量城市群产业结构和分工的程度,对认识城市群发展现状,优化城市群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地理学界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从研究内容和时序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81—1990年,主要集中于对产业布局的研究,其次是对产业部门结构、产业结构与自然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其它方面的研究较少;1991—1995年问研究领域有所扩展。
产业部门结构与产业布局研究的比例发生了改变,对产业部门结构的研究成为主流,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结构演化、调整等成为研究的重点内容。
基于区位熵方法的物流枢纽分类研究
基于区位熵方法的物流枢纽分类研究作者:***来源:《物流科技》2021年第12期摘要:物流樞纽是物流设施运行和组织的核心,是提高物流业效率的关键。
产业发展决定了不同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分析城市产业特征对于指导物流枢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采用区位熵方法,以河南省为例,选取合理指标分析了各城市优势产业,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型物流枢纽,并为物流枢纽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河南省18个地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区位熵仍较大,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第二,根据区位熵及各地存量物流设施,得出了河南省陆港型、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三类物流枢纽建设城市;第三,河南省应进一步扩大设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等相关产业,建立与物流枢纽建设相匹配的产业体系,形成“枢纽+通道+网络”物流体系,以物流枢纽建设带动产业发展。
关键词:区位熵;物流枢纽;分类方法;产业发展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Logistics hub is the core operation infrastructure of logistics facilities, and also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he role of node cities is different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due to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so the characteristic of different cities is significa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hubs. The methods of location entropy were used in the paper, the indicators were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and the different kinds of logistics hubs were made out. The analysis result as follows, firstly, the location entropy of the primary industry and the secondary industry are relatively large,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should be further optimized. Secondly, the cities which are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of logistics hubs including land port type, productive service type and trading service type ar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location entropy and existing logistics facility. Thirdly,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should be improved, and the industrial system matched to the logistics hubs should be constructed, the hubs, channels and network logistics system in Henan province should be formed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Key words: location entropy; logistics hub; classify method; industrial development0 引言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已成为评估国家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金融业集聚对城镇化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
金融业集聚对城镇化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作者:彭新宇蒋一帆李孟民来源:《财经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02期摘要:依據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省域空间面板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模型,考量金融业集聚对城镇化的影响及空间外溢效应。
结果显示:我国省域城镇化率大部分集中在HH象限(高值集聚)和LL象限(低值集聚),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全国层面,金融业集聚对城镇化的直接效应系数和间接效应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金融业集聚对本省城镇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具有正向的空间外溢效应,能促进周边省份的城镇化;分东、中、西区域层面,东部地区金融业集聚对城镇化具有正向的影响,且具正向空间外溢效应,但在中西部地区,影响均不显著。
基于此,应加强金融业集聚区建设,构建金融业集聚推进城镇化作用机制,在东中西区域科学布局建设金融中心。
关键词:金融业集聚;城镇化;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外溢效应中图分类号:F299.21;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20)02-0048-07一、引言金融资源的高度流动性使得金融的地理区位特征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变量。
一直以来,金融业发展就呈现出空间集聚的地理特征,这表现为各类金融机构在地域上向特定区域集中的经济现象。
自19世纪早期,英国银行业就已出现集中化趋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集聚的趋势日趋明显,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伦敦金融城、纽约曼哈顿、东京新宿、新加坡水仙门等为代表的国际金融中心。
在我国,金融业集聚呈现广泛化和纵深化趋势。
超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出现了北京金融街、上海外滩金融集聚带等集聚区。
一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如杭州、郑州,先后提出建设钱塘江金融港湾、郑东新区金融集聚区等。
近年来,我国甚至出现了一些特色金融小镇,比如北京房山基金小镇、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宁波梅山海洋金融小镇和宁波鄞州四明金融小镇。
那么,金融业集聚是否如同其促进经济增长那样,存在促进城镇化的影响?学术界研究金融业集聚或城镇化的文献有很多,与本文议题相关的文献主要研究思路集中在两方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截面回归分析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8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累积异常收益率 1 盈余公告效应 1 收益 1 投资者意见分歧 1 截面回归分析 1 影响因素 1 定向增发 1 区域间资本流动 1 劳动合约期限 1 劳动力短缺 1 内部劳动力市场 1 储蓄投资相关性 1 人力资本 1 feldstein-horioka方法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9 10 11
科研热词 自抽样 实际汇率 实体经济面 城镇化 城市职能结构 区位熵法 农村消费 人民币 中原城市群 sur估计 c.l.morre回归分析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09年 序号 1 2 3 4
科研热词 终极控制 现金流权 公司治理 两权偏离
推荐指数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科研热词 贸易模式 比较优势 服务贸易 lafay指数
推荐指数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科研热词 高原高山区 规模 节能减排 经营效益 空间异质性 环境 流通产业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时空分析 政策变量 影响因素 居民消费 多元线性回归 城市化 城乡二元结构 地理标志 国内旅游 回归分析 农产品区域品牌 农业总产值 农业区域经济 低碳就业 人口迁移路径依赖 人口分布 中国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城市职能结构分析——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
距 。综 上考 虑,选 取主 成分 分析法 。
状 态和 水平 。
轮 的增 长极 。石 家庄迫 切 的发展 需要将 促进 南部 为 中心 的整 合 ,
建立 与京 津 的 良好 分工 的合 作关系 ,有 望成 为三 足 鼎立式 的第 三极
大都 会 。区域 间经济 交流 不再 是各 自为政 、各 自独立 ,需要石 家庄
利用 “ 东 西相联 ,承 南启 北 ”的区位 优 势,找 到 自身发展 的方 向,
载 荷相对较 低 ,表 明城市 职工 年平均 收入 的状况 为第 二主 成分 主要 反 映的 内容 。 2 . 1 . 2 石 家庄 市 城市 社会 发展 评 价指 标 函数 。 以下 为 城市 社会 发 展 评价指 标 函数 ,它是通 过将 选定 的两个 主成 分各 自方差 贡献 率设 为权 数而 得到 的 :
摘 要 :基于对 国内外城 市职 能结 构的研 究 ,结合石 家庄 市城 市职 能 值 、第 三产 业产值 、工 业增 加值 、全社 会 固定资产 投 资、地 方财 政
结构特 征 ,采 用 区位熵 法 、主成分 分析 法 以及 贯 穿于这三 部分 的 区 域 间 比较优势 分 析法 ,从石 家庄 市城市职 能 结构 的动态 变动分 析 、 石 家庄 市城市 职 能结构 的空 间分异 以及 石家庄 市城 市职 能结构 的综 合 评估 三方面 进行 分析 与评 价 ,最 终得 出石 家庄市 l 7 县 ( 市 )的综
中原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格局研究
中原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格局研究
董燕燕;廖乐焕
【期刊名称】《科技和产业》
【年(卷),期】2024(24)1
【摘要】为深入探究中原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熵值法及空间分析法对中原城市群2012—2022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空间格局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中原城市群近11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但各个城市平均水平仍然较低;
空间格局呈现以“郑州-洛阳-济源”为首的三核心格局,核心发展区与联动辐射区
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且存在扩大趋势;发展水平呈弱发散状态,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水平较弱;发展水平局部聚集态势明显,“高值”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低值”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北部。
【总页数】9页(P203-211)
【作者】董燕燕;廖乐焕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7
【相关文献】
1.中原城市群空间协调与高质量发展水平探究
2.中原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差异分析
3.19个国家级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
4.中
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障碍因子诊断5.中原城市群交通可达性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区位熵模型
区位熵模型区位熵模型,是一种用于衡量地理空间分布的模型。
在地理学和城市规划领域,熵是指一种度量系统无序程度的指标,而区位熵模型则是利用这一概念来评估地理空间的分布特征和组织结构。
区位熵模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地理空间中不同地点的区位因子的熵值,来反映地理空间的分布情况。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地点选择的各种因素,如交通便利性、资源丰富程度、市场需求等。
通过对不同区位因子的熵值进行加权平均,可以得到整个地理空间的区位熵值。
区位熵模型的应用十分广泛。
首先,它可以用于评估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发展趋势。
通过计算不同地点的区位熵值,可以得到城市不同区域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这有助于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区位熵模型还可以用于评估企业的区位选择。
对于企业来说,选择合适的区位对于业务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通过计算不同地点的区位熵值,企业可以评估不同地点的适宜程度,选择最优的区位来开展业务。
这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区位熵模型还可以用于评估交通网络的效率和可达性。
交通网络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计算不同地点的区位熵值,可以评估交通网络的疏导能力和连接效率,为交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这有助于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提升人们的出行体验。
区位熵模型的优势在于能够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
在传统的地理分析方法中,往往只考虑单一的因素,无法全面评估地理空间的特征。
而区位熵模型能够将多个因素纳入考虑,通过计算熵值将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然而,区位熵模型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该模型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
不同地点的区位因子需要进行测量和统计,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其次,区位熵模型的计算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运用统计学和数学方法进行处理。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可能较难理解和应用。
区位熵模型是一种用于评估地理空间分布的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计算不同地点的区位熵值,可以评估地理空间的分布特征和组织结构,为城市规划、企业区位选择和交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域集散效应特征分析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08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域集散效应特征分析张喆 刘学敏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00875摘要:建立城市流强度模型对中原城市群区域发展的集散效应进行实证分析,选取城市从业人员数量,外向型产业为度量指标,计算分析各单位城市区位熵、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和城市流倾向度。
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带动效应不明显,与周边城市差距较大,而周边发展区域呈现出向中心集聚现象,整体空间结构以城市为主要节点,形成以交通运输和产业发展为轴线形成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偏向性强,传统产业仍占据优势,各城市在城市流倾向度与GDP水平上呈现阶梯趋势。
在此研究基础上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集聚;扩散;城市流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
在《规划》中提出:将中原城市群建设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中西部地区创新创业先行区、内陆地区双向开放新高地和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
中原城市群位于中国中东部,涵盖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5省30个地级市,它是集人力、物流、旅游、科技创新、产业集群为一体的经济密集型城市群体(如图1)。
截至2015年底,中原城市群国土面积2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8亿人,生产总值5.56万亿元,人均GDP3.51万元,是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然而,中原城市群作为一个经济系统,各城市之间经济集聚与扩散有何特征,如何优化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等,虽有一定的研究,但远没有达到深入的地步。
本文通过梳理区域发展集聚与扩散的相关理论,建立城市流强度模型对中原城市群区域发展的集散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以便对中原城市群进行战略定位,合理规划空间布局。
图1 中原城市群空间布局示意图图片来源: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一、区域发展相关理论和研究区域经济作为社会生产力在空间上的反映形态,对生产要素流向、产业聚集有深远影响。
基于层次分析-熵权法的中原城市群生态环境评价
基于全局熵值法的区域创新系统绩效动态评价研究
Dynamic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Performance Based on OverallEntropy Method作者: 王展昭[1,2];唐朝阳[1]作者机构: [1]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河南焦作454000;[2]河南理工大学太行发展研究院,河南焦作454000出版物刊名: 技术经济页码: 155-168页年卷期: 2020年 第3期主题词: 熵值法;全局视角;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摘要:对"熵"在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中的本质含义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从全局的视角分别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绩效评价模型和功能绩效评价模型,基于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9-2017年间的面板数据,在"结构-功能"二维分析框架下,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进行了动态评价。
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绩效呈现出与功能绩效完全相反的"西高东低"的态势,中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结构绩效普遍高于东部地区;在功能绩效方面,北京、广东、上海及天津等仍然是第一梯队,其中广东省区域创新系统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其功能绩效目前稳居全国第一,而北京和上海等省份区域创新系统功能绩效近几年呈现下滑的发展趋势;通过区域创新系统"结构-功能"二维视角的分析,发现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绩效和功能绩效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功能绩效的提升往往是以牺牲结构绩效为代价的,且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对复杂性科学在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中的应用范围和深度有所拓展;另一方面,对我国各区域间的合理分工与深度合作及区域创新政策的制定等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兰州市物流产业集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兰州市物流产业集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作者:欧阳明慧郭小花来源:《物流科技》2024年第15期摘要:相关研究表明,经济发达地区的物流产业集聚能够完善区域内的经济体系和网络化市场体系,整合商业和物流资源,盘活传统货物交易、流通加工等物流服务,成为城市发展、制造业繁荣的重要支撑点。
兰州市是我国西北内陆中心城市,其物流业和制造业虽然薄弱,但有一定的发展。
文章以物流产业集群发展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区位熵法从产业的角度测量兰州市的物流产业集聚程度,然后应用冷热点可视化的分析方法从物流企业空间位置分布的角度分析兰州市物流产业集群现状,并通过负二项回归法识别影响兰州市物流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物流产业集聚;区位熵法;冷热点法;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志码:ADOI:10.13714/ki.1002-3100.2024.15.029Abstract: Related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logistics industry agglomeration in economically developed regions can improve the economic system and networked market system within the region, integrate commercial and logistics resources, activate traditional logistics services such as goods trading and circulation processing,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support point for urban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prosperity. Lanzhou City is a central inland city in northwest China. Although its logistics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re weak, they have made some progres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cluste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rstly, the location entropy method is used to measure the degree of logistics industry agglomeration in Lanzhou City from an industrial perspective. Then, the cold and hot spot visualization analysis method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gistics industry clusters in Lanzhou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The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method is used to identif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ogistics industry agglomeration in Lanzhou City.Key words: logistics industry agglomeration; location entropy method; cold and hot spot method; influence factor物流集聚是地理上各种物流活动的集中,是物流领域中产业集聚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与物流相关的活动的集聚,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物流产业链,包括运输、仓储、配送、装卸等各个环节。
区位熵的名词解释
区位熵的名词解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区位熵这个词,但对于它的具体含义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可能不太了解。
那么,什么是区位熵呢?区位熵是一个地理学和城市规划领域的概念,用来描述一个地区内不同事物的空间分布不均匀程度,即空间结构的复杂性。
它通过计算一个地区内不同要素(如交通、工业、商业等)的集中程度和分散程度,并对其进行量化,从而得出一个表示区域空间分布均匀性的指标。
要理解区位熵,我们可以以一座城市为例。
城市中的不同功能区域如商业中心、住宅区、工业区等,它们的分布是否均匀、是否集中在某些特定区域,都可以通过区位熵来进行测量和分析。
如果一个城市的商业中心、住宅区和工业区分布相对平均,那么它的区位熵就比较低;相反,如果某些功能区域过于集中在某一区域,而其他区域相对贫乏,那么这个城市的区位熵就比较高。
简而言之,区位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地区内各个要素的分布情况,以及空间结构的均匀性。
区位熵不仅仅在城市规划领域有应用,它还可以用于分析一些其他领域的问题。
比如,在物流中,我们可以通过区位熵来研究货物仓储和运输网络的布局,以优化物流运作效率。
在环境保护中,区位熵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污染物的扩散情况,以及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社会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区位熵来探讨不同社会群体在城市中的聚集趋势,以及相关的社会问题。
因此,区位熵不仅仅是一种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的概念,它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那么,如何计算区位熵呢?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确定一个地区内的不同要素的分布情况,并为每个要素分配一个权重,代表其在整体空间结构中的重要性。
然后,通过计算每个要素的分布密度和权重的乘积,并将所有结果相加,即可得到该地区的区位熵值。
一般来说,区位熵的取值范围是0到1,其中0表示完全均匀的分布,1表示完全集中的分布。
当然,区位熵的计算还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扩展。
比如,我们可以考虑加入距离因素来衡量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
专业代码
刘树深
备注:③④选一
研究方向
1.分子生态毒理学与环境安全
考试科目
同上
导师姓名
尹大强
研究方向
1.饮用水、农产品安全的监测与预警技术
考试科目
同上
导师姓名
孙成
专业代码
083021
专业名称
环境规划与管理
专业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1.生态城市规划2.环境规划与设计
考试科目
①英语②环境科学与技术进展③环境规划与管理进展④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考试科目
同上
导师姓名
田庆久
专业代码
070520
??噉?启?
专业名称
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专业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1.旅游流与旅游市场研究2.旅游区域效应与旅游规划
考试科目
①英日法德选一②旅游与闲暇研究③规划理论与实践④现代自然地理⑤旅游地理学
导师姓名
张捷
备注:②③选一④⑤选一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研究方向
1.旅游规划与研究
研究方向
1.新型矿物材料工程2.环境矿物学
考试科目
同上
导师姓名
赵连泽
研究方向
1.同位素地球化学2.成矿作用及矿床研究3.海洋矿产资源4.同位素古海洋学5.海洋微生物地球化学(与生命科学院杨永华合带)
考试科目
同上
导师姓名
蒋少涌
研究方向
1.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机制2.花岗岩、火山岩及其与成矿关系3.火山岩油气藏
考试科目
同上
导师姓名
李成
研究方向
1.板块构造与古地磁学
考试科目
同上
导师姓名
杨振宇
专业代码
基于区位熵的郑州市中原区第三产业发展分析
、
区位 熵理 论概 述
区位 熵 , 又称 专 门化 率 , 由哈 盖 特 ( P . Ha g — g e t t ) 首先 提 出并运 用 于 区位 分 析 中 , 具 体 是 指一
本文 采 用 《 郑州统计年鉴 ( 2 0 1 3) 》 公 布 的 第 三 产业 1 4个 具 体产 业 作 为 分 析对 象 , 这 1 4个 具 体 产 业分 别 为 : 信 息 传输 、 计算 机 服务 和 软 件 业 , 批 发 和 零售业 , 金融业 , 租 赁 和商 务 服务 业 , 水利 、 环 境 和公 共设施 管理业 , 居 民服务 和其 他服 务业 , 卫生 、 社会 保
近 年来 , 世界 经 济发 展进 入新 时 期 , 我 国经 济 发 展也 进 人新 阶段 , 经 济 转 型步 伐 明显 加 快 。第 三产
业 中各 类新 兴行 业 的发 展从 无 到有 , 由弱 到 强且 迅
值越 大 , 发展 强度 越 高 。在 实 际应用 中 , 可 以选择 企 业数 量 、 产业 总产 值 、 产业增 加 值 、 产 业 销售 收入 、 产 业从 业人 员 等指标 分 别计算 。 假设 某 区域 包括 i ( i = 1 , 2 , 3 …n ) 个城区 , j ( j = 1 , 2 , 3 …m) 个 行业 。L i i 为j 地 区第 三 产业 中 i 产 业 的增加 值 , L Q i 用来表示 i 地区j 行业 的 区位 熵 , 则 区位熵计 算 公式 为 :
的对 策 和建议 。
一
较高 ; 当L Q i =l 时, 表 明这 一 区域 内某 项产 业 处 于 发展平 衡 状 态 , 产 业 优 势 并 不 明显 ; 当L Q i i <1时 , 表 明该地 区该 产业 处 于 比较 劣 势 , 竞 争力 偏低 。 二、 郑 州市 中原 区 第 三产 业 区位 熵 的 参 数 选择
新常态下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带动能力综合评价
新常态下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带动能力综合评价
宋宗喆
【期刊名称】《中原工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27)002
【摘要】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强化城市群的带动能力,对于加快区
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出发,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方法,对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带动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今后如何带动河南省经济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
【总页数】5页(P114-117,121)
【作者】宋宗喆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商学院,郑州 4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7
【相关文献】
1.基于熵权可拓决策模型的中原城市群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J], 范贺花;周永卫
2.中原城市群九大核心城市协同创新的现状与对策 [J], 崔明娟
3.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 [J], 徐祖牧
4.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河南省中原城市群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J], 安强;魏传江;贺华翔;崔英杰;聂倩文
5.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J], 于洋;韩鹏;杨楠;李小磊;郭昀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熵权-多元回归的湖北城镇化水平评价
基于熵权-多元回归地湖北省城镇化水平评价-企业管理论文基于熵权-多元回归地湖北省城镇化水平评价兰海(武汉工程大学,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概念地提出,城镇化水平开始成为社会和学者关注地焦点,传统地城镇化水平地计算,忽略了城镇化推进地过程中地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本文将从人口、经济和社会地角度,构建城镇化水平地综合测量指标体系.这对于湖北省地城镇化发展具有一定地指导意义.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水平;综合测量指标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5-0209-04 1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城镇化率从1978年17.92%上升为2013年地53.7%,城市常住人口在2013年末达到73111万人,城镇化率以每年1.02%地增长率增长.大量地人口涌进城市,一面为城市地发展提供了大量地劳动力,却也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地“城市病”,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地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而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农业大省,其城镇化率也在2011年突破了50%,随后2012年湖北省地城镇化率为53.50%,城市常住人口为3091.76万人.综合评价湖北省地城镇化水平,有利于湖北省选择其发展地重心,对于湖北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省域经济地协调发展有一定地意义.选取中部农业大省,运用熵权法和多元回归分析,从人口、经济和社会等三个大地角度对湖北省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具体地指标对于湖北省城镇化水平地影响,对于湖北省制定城镇化政策,推进城镇化进程有一定地现实和理论意义.2 研究方法与指标体系地构建2.1 研究方法2.1.1熵权法来自于物理学地熵权法,主要是依据一定地数学公式,计算各个指标地信息熵值,在此基础上,计算熵冗余,最后得到各个指标地权重,最终得到城镇化地综合评价得分.综合评价得分越高,表明城镇化综合水平越高.其计算步骤如下:数据标准化,当指标值越大,对整个系统越有利时,我们称之为正向化地指标,反之,则为负向化指标.2.2指标体系地构建在研读大量地城镇化地相关文献,借鉴以往学者地研究成果,考虑到城镇化综合水平地质量,从指标体系地科学性、可获得性以及有效性等原则出发,从人口、经济和环境三个角度构建如下指标体系(见表2.1).2.3数据来源数据主要来自1990年—2013年《湖北省统计年鉴》,其中城镇人口规模和城镇人口比重部分数据来自1990—2013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3 湖北省城镇化综合水平依据熵值法计算地步骤,通过Eviews6.0对1989—2012年湖北省16项指标相关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出相应值并绘制图表,以分析湖北省地区城镇化综合水平地演变过程.对1989年以来湖北省地区城镇化综合水平地得分进行统计发现,湖北省地区城镇化地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9—2001年,城镇化综合水平发展较缓慢,城镇化综合水平从1989年地0.1381提高到2001年地0.3905增长了2.83倍;第二阶段为2002-2012年,城镇化进程从2002年开始提速,城镇化综合水平从2002年地0.3330提高至2012年地0.8486(图3.1).第2阶段城镇化综合水平年均增长值是第1阶段地2.25倍,表明2002年是湖北省地区城镇化进程地一个转折点.4 湖北省地区城镇化子系统演变过程4.1 人口子系统运用EViews6.0,计算得到如下方程式:地系数.模型估计结果由方程4.1可知,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地情况下,当人口城镇化率增加1个单位时,湖北省城镇化综合水平将增加0.5582个单位;同理,当非农人口比重增加1个单位时,湖北省城镇化综合水平也将增加0.1878个单位;当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增加1个单位时,湖北省城镇化综合水平也将增加0.4224个单位;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加1个单位时,湖北省城镇化综合水平也将增加0.4966个单位.为此,我们可以看出,人口城镇化、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湖北省城镇化综合水平地影响系数较大.由图4.1可以看出在湖北省城镇化合人口指标变动趋势图中人口城镇化、非农人口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所有指标均变化明显.湖北省人口城镇化率反映了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地速度,其变化与湖北省户籍制度改革、非农人口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基本公用服务地提高有关.人口城镇化率从1989年地28.36%增长到2012年地53.50%,非农人口比重从1989年地22.66%增长到2012年地34.60%,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从1989年地18.02%增长到2012年地34.35%,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9年地73.89%下降到2012年地28.15%. 表明湖北省城镇化人口子系统发展较为迅速.4.2 经济子系统运用EViews6.0,计算得到如下方程式:其中y指湖北省城镇化综合水平;x06、x07、x08、x09、x10分别表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公路货物周转量,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方程4.2可知,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个单位时,湖北省城镇化综合水平将增加0.0057个单位;同理,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个单位时,湖北省城镇化综合水平也将增加0.7490个单位;当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增加1个单位时,湖北省城镇化综合水平也将增加0.0424个单位;当公路货物周转量增加1个单位时,湖北省城镇化综合水平也将减少0.0424个单位;当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加1单位时,湖北省城镇化综合水平也将增加0.0222个单位.为此,我们可以看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湖北省城镇化综合水平地影响系数较大.由图4.2可以看出在湖北省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指标变动趋势图中除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所显著放缓之外,其他指标变化均显著上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了湖北省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该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状况,其变化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公路货物周转量、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等指标地提高有关.人均GDP得分由1989年地0增加到2012年地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9年地0增加到2012年地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从1989年地0增加到2012年地0.6789,公路货运周转量从1989年地0.0025到2012年地1,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1989年地0.4284到2012年地0.5293.表明湖北省城镇化经济子系统发展较为迅速,但工业产值占GDP比重较低.4.3 社会子系统运用EViews6.0,计算得到如下方程式:其中y指湖北省城镇化综合水平;分别表示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千人医生数、人均绿地面积、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由方程4.3可知,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当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增加1个单位时,湖北省城镇化综合水平将增加0.2878个单位;同理,当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增加1个单位时,湖北省城镇化综合水平也将增加0.0935个单位;当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增加1个单位时,湖北省城镇化综合水平也将增加0.0580个单位;当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增加1个单位时,湖北省城镇化综合水平也将减少0.0403个单位;当千人医生数增加1单位时,湖北省城镇化综合水平也将增加0.1806个单位;当人均绿地面积增加1单位时,湖北省城镇化综合水平也将增加0.0269个单位;当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增加1个单位时,湖北省城镇化综合水平也将增加0.2680个单位.为此,我们可以看出,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人均绿地面、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对湖北省城镇化综合水平地影响系数较大.由图4.3可以看出在湖北省城镇化和社会发展指标变动趋势图中除人均拥有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千人医生数、人均绿地面积有所显著放缓之外,其他指标均显著增加.城镇人居居住面积从1990年地0.0262增加到2012年地1.00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从1989年地0.0079增加到2012年地0.7722,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从1990年地0.0303增加到2012年地0.9091,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从1990年地0.0308增加到2012年地1.0000,千人医生数从1989年地0.5882增加到2012年地1.0000,人均绿地面积从1989年地0.7966增加到2012年地1.0000,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从1990年地0.0219增加到2012年地1.0000.表明湖北省城镇化社会子系统发展较为迅速.5对策建议第一,促进各类型城镇有机分布,推动人口城镇化.城市群内地各类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生产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功能独特而互补,方便企业进行区域布局,同时能够吸引大量生产性服务业与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生活.大城市、中小城市与小城镇通过便捷地交通线路予以连接,能够充分发挥不同城市地优势,成为具有活力地新型城市化地区,这为人口在城市群中地相对均衡化分布创造条件. 第二,发挥城市群经济效应,提升全球竞争力.城市群地发展不是一味拼凑城市数目,盲目追求面积与人口规模扩张,而是要千方百计增强城市群地各种积极效应.只有这样,它们才能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潜力地核心增长点,成为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地有机结合,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地新型地域单元.否则,城市群就仍然停留在粗放式增长地状态.第三,加强城市间合作,治理面域性生态环境问题.所谓面域性生态环境问题,是指这类生态环境问题产生于一个或多个城镇,并且影响到一个或多个城镇.大江大河大湖地污染问题、城市群地空气污染问题等等,都构成了面域性生态环境问题.面域性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在城镇群范围内进行治理,才能收到根本性地效果.第四,推进城市群协调机制建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从国际经验看,一些发达国家都通过探索城市群地不同治理模式,来推动城市群协调能力建设,发挥城市群地积极作用.我国地城市群地发展刚刚起步,依托于不同行政级别地市、县、区、小城镇,城市群之间地行政协调色彩较浓.参考文献:[1] 宣国富,赵静.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R].2006.[2] 王德利,方创琳.基于城市化质量地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判定分析[J],地理科学.2010,(5):643-650.[3] 车晓翠,郭聃,张平宇.吉林省综合城市化水平区域分异及其成因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6):50-54.[4] 李凤桃,赵明月,张伟,魏后凯,王业强,苏红键,郭叶波.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质量大排名[J],中国经济周刊.2013,(9):20-29. [5] 王美娜.大连市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D]:[硕士论文].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责任编辑:王兰爽)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b5E2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2-03-20[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07ASL009)[作者简介]王玉芳(1970-),女,河南开封人,讲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综合发展研究;赵威(1971-),男,河南永城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
基于C.L.Morre 回归分析与区位熵法的中原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研究王玉芳1,赵威2,3(1.开封教育学院社会科学系,河南开封475001;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3.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摘要]运用C.L.Morre 回归分析方法和区位熵法,以2001年至2005年和2006年至2010年这两个时段的平均数据作为截面数据,对中原城市群的城市职能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中原城市群职能结构中,工业比重较大,制造业占主要地位,各城市职能结构存在趋同现象,大城市职能结构变动幅度相对较小,小城市变动幅度相对较大的特点。
[关键词]城市职能结构;C.L.Morre 回归分析;区位熵法;中原城市群[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30(2012)02-0056-06城市职能是指该城市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及承担的分工,它具有时间性和空间属性。
时间属性是指城市职能具有动态性,对某一城市而言,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城市职能;空间属性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城市不同的职能单元具有不同的职能尺度和影响范围[1]。
在我国,城市职能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于静态职能分类研究,动态的整体的把握研究缺少。
本文作者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中原城市群,以2001 2005年和2006 2010年两个时间段为切入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中原城市群整个区域的职能结构变动进行综合分析,指出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协作、竞争的角度出发,确定自身的职能类型,协调城市群内各城市职能分工,构建结构合理的城市职能体系,促进河南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1数据来源和整理采用的数据来自2002 2011年的《河南省统计年鉴》和2002 2011年的《河南年鉴》,本着尽可能全面反映城市主要职能以及尽可能统一部门的原则,对两个观测时段的某些部门进行简单的归并与剔除[2]。
因“农林牧渔业”不能反映城市非农业职能的特点,首先被剔除,以及2001 2005年的“其他”行业剔除。
2001 2005年,制造业、邮政通讯及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这4个行业被保留;2006 2010年,制造业、邮政及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和公共管理社会服务业4个行业被保留。
将2001 2005年及2006 2010年的水、电、煤气、采掘的生产和供应合并为能源和采掘生产业,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业合并为金融房产业,2001 2005年地质勘察、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合并,2006 2010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和地质勘查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合并,均作为科教文卫部门。
2006 2010年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合并为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生活和其他服务业合并为社会服务业。
这样共得出9个部门。
为了便于叙述,用2005年代表2001 2005年各部门的统计数据的平均值,用2010年代表2006 2010年各部门的统计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时段城市职能部门的动态性,同时也保证了研究时段的连续性。
2中原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的C.L.Morre 回归分析2.1C.L.Morre回归分析方法C.L.Morre回归分析方法是穆尔在最小需求量法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方法。
数学表达式为:Ei =ai+bilgp(1)式中:Ei是第i个部门p规模城市的最小需要量;ai 、bi是参数。
ai、bi通过下式得到:Eij =ai+bilgpj(2)式中:Eij是j规模级别的城市中第i个部门实际找到的最小职工比重;pj是j个规模级城市的人口中位数。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首先以城市市辖区非农业人口为指标对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进行规模分类。
为了排除城市差异的影响,将两测度年均分为3组。
第一组:郑州市、洛阳市;第二组:开封市、平顶山市、新乡、焦作;第三组:许昌、漯河、济源市。
根据所分的规模组,从各规模组中找出中位城市规模和每个部门的最小职工比重。
在进行回归拟合时,把各组某部门的最小职工比重作为拟合时的因变量,把每组的中位城市人口规模作为拟合时的自变量,这样就可以得出以上两个年份中九个部门的回归分析结果。
在进行回归分析时,用各城市的规模人口求出部门的城市基本活动的最小必要量。
各城市基本部门的职工比重用部门的最低必要量和部门实际职工比重求出。
每个部门就业比重以反映城市职能结构状况是用各部门就业人口除以基本部门就业人口总和[3]。
2.2中原城市群城市整体职能结构的C.L.Morre回归分析本研究的第二产业主要是指制造业、采掘和能源生产以及建筑业三个产业部门;第三产业主要是指交通运输、邮政、商业、金融房地产业、科教文卫、社会服务和行政等产业部门。
根据公式(1)和(2)的计算方法得出2005年和2010年中原城市群整体地区的基本部门(主要服务于本区域以外)就业比重和非基本部门(服务本区域)就业比重,以及基本部门中的9个部门比重,其数据见表1。
表12005、2010年中原城市群城市整体部门就业比重(100%)部门2010年2005年变化率基本部门比重57.6461.98-4.34非基本部门比重42.3638.024.34第二产业比重43.5941.881.71制造业22.8823.30-0.42采掘和能源生产10.2310.030.20建筑业10.488.551.93第三产业比重35.6929.995.70交通运输邮政2.011.110.90商业7.255.361.89金融房地产业2.511.910.60科教文卫14.7712.502.27社会服务2.362.98-0.62行政6.796.130.66从上表1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在这两个观测时段的职能结构呈现出:基本部门比重占主要部分;基本部门比重构成上,制造业在第二产业中占的地位比较突出,第三产业略低于第二产业,科教文卫在第三产业中占首要地位,行政部门和商业相对次一些,交通运输邮政及社会服务等服务部门最弱。
2010年相对于2005年中原城市群城市职能的结构现状特征如下:(1)非基本部门就业比重上升,基本部门就业比重下降,这与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从事社会服务业的人口不断增加相一致。
(2)第二产业职工比重仍然高于第三产业职工比重,但从两者变化率来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的速度有所下降,说明第二产业相对于第三产业的优势在下降,后者的职能地位在不断提高。
(3)第二产业中制造业比重下降,而采掘与能源生产和建筑业比重上升,尤其是建筑业上升的最快(这与近几年房地产过热有关),但制造业仍为中原城市群的主要职能,这是国家宏观政策作用的结果。
(4)第三产业各部门变化差异不一,社会服务部门比重下降,交通运输、金融房地产、商业、科教文卫、行政部门比重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75第2期王玉芳,赵威:基于C.L.Morre回归分析与区位熵法的中原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研究商业和科教文卫呈快速增长的态势,说明中原城市群整体职能从结构上有所提高。
2.3中原城市群各城市职能结构的C.L.Morre 回归分析在C.L.Morre回归分析方法的基础之上,采用城市某部门在岗职工人数除以中原城市群该部门在岗职工人数总和,得到各城市某部门占中原城市群该部门的比重。
这个比重值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体现了各城市职能结构变动对中原城市群整体城市职能结构变动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反映出各城市职能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见表2和表3。
表22005年9城市各部门占中原城市群整体职能部门的比重(100%)部门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市第二产业比重25.586.8715.6914.7213.9810.396.035.372.17制造业17.967.5217.869.0715.3510.186.747.757.22采掘和能源生产23.043.689.9735.494.3315.175.781.321.22建筑业44.789.3714.258.447.43.964.975.191.64第三产业比重24.6911.6214.5710.6313.727.569.976.031.21交通运输邮政25.7610.6918.989.7611.828.498.424.661.42批零业22.3512.5310.3910.2818.926.749.018.421.36金融房地产业28.4912.2815.2910.139.687.598.247.171.13科教文卫23.6911.9315.6810.4312.898.649.035.831.88社会服务40.177.9613.5910.647.627.076.235.511.21行政19.8910.9815.7513.2613.9810.029.016.170.94表32010年9城市各部门占中原城市群整体职能部门的比重(100%)部门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市第二产业比重26.356.1216.1314.3813.2911.136.225.212.17制造业24.826.7915.689.7311.4712.357.279.012.88采掘和能源生产26.112.6912.6833.653.5413.125.621.231.36建筑业48.046.1710.036.6710.963.895.536.492.22第三产业比重25.6112.8913.8110.2113.258.019.075.651.5交通运输邮政30.9810.5918.7911.699.626.737.822.431.35批零业32.1810.2612.649.7517.66.335.594.521.13金融房地产业36.6910.1112.289.729.566.886.137.691.03科教文卫26.2312.3515.799.7612.637.928.745.351.23社会服务33.0911.6912.1812.9610.277.696.114.321.69行政26.0710.0513.2611.5812.359.449.656.531.07从表2、表3可以看出两个测度年各城市职能结构对中原城市群整体职能结构的影响特征呈现出:第一规模组城市职能结构对中原城市群整体职能结构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二规模组城市影响较小;最后是第三规模组城市影响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