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诗词曲五首_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诗五首》ppt课件(4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诗五首》ppt课件(40页)

• 1.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
juàn cháng
• 怒号( háo ) 布衾(qīn) 大庇( bì )挂罥 长林梢
• 塘坳 ào 恶卧 突兀 wù xiàn见此屋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内容——情感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秋风破屋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
飞鸟相与还→人、“呼吁”归真还朴
有真义→归隐乃人生真谛
菊花黄,南山青、夕阳红、山气飘、飞鸟还,大自然恬淡飘 逸,各有所归,人与鸟儿知倦而归,诗人心如止水,如明镜。 大自然的纯真意趣投映到他心里,自己的感受也从大自然中 折射出来。
结合诗作的学习,评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负,表现对前景的希望与信念。 (2) 南朝名将宗悫的典故,铸造出一个
雄姿英发、勇往直前的壮士的形象。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
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 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 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 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有《杜 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 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 被称为“诗史”。
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诗人 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 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 也显得那么多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 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 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在人境
(果) ←心远地自偏(因)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17课 《 诗词五首》(32张PPT)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17课 《 诗词五首》(32张PPT)

答:这句化用了陶渊明《饮酒》 中的“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 《醉花阴》中的“人比黄花 瘦” 。表达了自己初离家庭时 的矛盾心情, 独在异乡的孤寂 和冲破家庭束缚的喜悦之情。
2、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这句话 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好处?
答:运用了《史记 项羽本纪》 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比喻 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的牢笼。 表达了作者冲破家庭牢笼 的喜悦心情,以及面对列 强瓜分中国的愁苦之情。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 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 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峨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 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 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这句话运用了 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6、生子当如孙仲谋。请赏析。
答: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用典,借 用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话 来赞扬孙权,暗讽朝廷不如能与 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皇帝也 不如孙权,表达了词人希望朝廷 能有像孙权一样的皇帝带领着人 们收复失地,统一中国。
辛弃疾《南乡子》这首词的中心思想。
这首词词人借景抒情,借 古讽今。作者之所以称赞孙权 为天下英雄,无疑是对苟且偷 安、毫不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 挞,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壮 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17 诗词五首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词。 (重点) 2、诵读诗词,感受五首诗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 情。(重点) 3、学习炼字句的赏析。(难点) 4、掌握“夸张”、“用典”等修辞手法,提高 鉴赏能力。(难点)
乐府诗集:
1、《乐府诗集》由宋郭茂倩编订而成,把汉至 唐的乐府诗搜集在一起。 2、乐府诗是指朝廷乐府系统或者相当于乐府职 能的音乐管理机构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 诗歌。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 《诗词曲五首》课件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 《诗词曲五首》课件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3、颈联“惶恐”“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感情?
4、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气节?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寂寥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803~852),晚唐杰 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人。名相杜佑孙。 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 修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 人”。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 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文学创作 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 都足以为名家。尤长于七绝,人 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 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代 表作有《樊川文集》。
文天祥纪念馆
此诗是文天祥《指南录》 中的一篇,为其代表作之 一,约作于祥兴二年(12 79年)——被元军俘获的 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 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 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 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 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 , 以此诗明志节。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寂寥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pàn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zhǎng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件(共42张ppt)

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件(共42张ppt)
——《诗词曲五首》群文阅读
第二课时
目录



读 诗
第 二
剖 析
第 一 部
词 话
部 分
觅 规
分战




第 三
阅 读
部 分
潜 思




第世
四 部

分创


壹 读
诗 词




诗词中的战争百态
五首古诗词为我们展现了古代战争 生活的方方面面。诗人词人们以不同的
视角表达着自己对战争的态度和认识。
请同学们结合诗词内容,思考你从中读
相同点:词和曲都是长短句,都是按歌唱的需要做 出的,它们性质是相同的,都属于音乐文学。
不同点:①词不可以随意增减字数,曲则可在规 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 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②在用韵上,词韵比曲韵的规定来得严格。 ③词的用词较为典雅,曲则可雅可俗。
初读诗歌明体裁
五首诗的体裁,按顺序依次是: 乐府诗 歌行体 宋词 律诗
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
课 古人的政治、军事生活。

——第六单元导读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更标志着我
课 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我们要想记住这些瑰
后 宝,就必须通过学习和吟诵,去领会诗歌的优
作 美意境,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课后熟练背诵、默写这五首诗歌。
初中九年级语文
心忧家国 ,且战且歌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 恐,零丁洋成为元兵的俘虏自此我

八下语文《诗词曲五首》优秀课件

八下语文《诗词曲五首》优秀课件
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
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长于七绝,
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
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 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晚唐诗歌趋于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 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以济世之才自负,注曹操所定《孙 子兵法》十三篇。有《樊川文集》。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搂玉宇,高处不胜寒”,表
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丹心:1、不投降卖国;2、爱国之心。 汗青:史书。
阅读理解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一是读经书入仕途,二是起兵抗元, 频繁战斗了四年。
“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 “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阅读理解
“惶恐”,两个“零丁”个有什么含义?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整体把握
首联:写被贬地的荒僻;贬时之漫长。 颔联:运用典故,作者孤身只影,远离家乡,重返旧地,仿 如隔世。
颈联:进一步表现了作者世事变迁的感慨,充满人生的乐 观感悟和哲思睿理。 尾联:是诗人对白居易关怀的感激及相互慰勉;表现诗人 乐观向上的精神,坚定不移的意志。
阅读理解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 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整体把握
一、二句:
叙事,写诗人从前朝旧物睹物兴感,不禁“发古思之幽 情”,浮想联翩。 三、四句:
由叙事引发议论,杜牧本人认为赤壁之功出于侥幸, 若非东风之便,则国破家亡。借“铜雀春深锁二乔”说 来,便觉风华蕴藏,增人百感,此正诗人巧于立言处。
小结:赤壁之胜,自然不如杜牧所说的,“出于侥幸”,但诗 人咏史,只是借题发挥,并非写历史鉴定。而杜牧这样写,显然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 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贞元九年 (793)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 子校书。永贞元年(805),因辅助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 先贬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后回京,又贬连州刺史。 历夔州、和州刺史。大和元年(827),回洛阳任职。次年 回朝任主客郎中,后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元年 (836),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元年(841), 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临终前撰《子 刘子自传》。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销:销蚀。
将:拿起。
前朝:三国时期。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之铜雀:铜雀台,曹操暮年享乐之地。 春深:春色浓,这里指美女成群。 二乔:三国时东吴美女,大乔乃孙策妻,小乔 乃周瑜之妻。
未销蚀的铁戟
兴感之由
是前朝之物
感慨咏叹
若非东风之便
历史将会改写
表现英雄无用武 之地的抑郁不平 之气 告诫统治者不要 有侥幸心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经:经书。 干戈寥落:武器兵源不足。寥落:不足。
四周:四年。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风飘絮,雨打萍:风中柳絮,雨中浮萍。同样比喻 国家和自身摇摆不定。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前两个“惶恐”“零丁”:地名。
后两个“惶恐”“零丁”:表心情。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丹心:1,不投降卖国;2,爱国之心。
汗青:史书。
阅读理解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一是读经书入仕途,二是起兵抗元, 频繁战斗了四年。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 “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 仃。
阅读理解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个 有什么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感慨万分)
阅读理解
3.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木春” 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 ——这两句诗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 了哲理,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
阅读理解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 又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 的精神。
——前一个“惶恐”、“零丁”是指地名,后一 个“惶恐”、“零丁”是写心情。
——表达了诗人对危难国运的担忧和对自身处 境的哀怨。
阅读理解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他宁 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因此,尾联成 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1,2:写诗人寒窗苦读考上功名,进入仕途;还写了诗人 起兵抗元的经历。 3,4:写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自己家破人亡,孤苦 伶仃。
步入仕途 起兵抗元
叙事
国家危难 命运艰辛 形势险恶 境况危苦
比喻
追忆抗元经历,表 现忧国之痛和以 对偶 死明志、为国捐 躯的豪情壮志
抒情
舍生取义
名垂青史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 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 婉、曲尽情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 里巷之曲。”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 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 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 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 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 上有可取之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 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 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 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 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被视为诗余小道。只有注重汲取民歌艺术长处的 阔的社会生活。从我们今天读者的情趣来看,象“大江东去”之类的 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 豪放派的作品更易于接受。 浓厚的生活气息。以脂粉气浓烈的祟尚浓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 “花间派”,在词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而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 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 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的感染。 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到了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 词有词牌。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 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尽管词在语言上受到了文人诗作的影响,而典 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 雅雕琢的风尚并没有取代其通俗的民间风格。而词的长短句形式更便于 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 抒发感情,所以“诗盲志,词抒情”的这种说法还是具有一定根据的。 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小结:赤壁之胜,自然不如杜牧所说的, “出于侥幸”,但诗人咏史,只是借题发挥,并 非写历史鉴定。而杜牧这样写,显然有借史事以 吐其怀才不遇之感的意思。
阅读理解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折戟沉沙铁未销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赤壁之战周瑜的胜利,是借助东 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 相反的结果。诗人不以成败论英雄。 3.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 内在联系?
沉舟,病树:自比遭贬。
千帆过,万木春:比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暂凭:暂时凭借。
长:振作。
1,2:写被贬地的荒僻;贬时之来自长。3,4:运用典故,作者孤身只影,远离家乡,重返旧地,仿如隔世。 5,6:进一步表现了作者世事变迁的感概,充满人生的乐观感悟和 哲思睿理。
7,8:是诗人对白居易关怀的感激及相互慰勉;表现诗人乐观向上 的精神,坚定不移的意志。
阅读理解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 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避,贬时之漫长。 痛苦、寂寞
阅读理解
2. 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 现状?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用典
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非昔比,恍如隔世。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
走近苏东坡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 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 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 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 诗“谤讪 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 知杭州、颖州等, 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 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 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 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 也能反映民 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 一派,对后代很 有影响。《念奴娇· 赤壁怀 古》、《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擅 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 “宋四家 ”。诗文有《东坡文集》等。
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 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 感叹身世 展望未来 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 用典
辛酸、愤懑
积 极 进 取 、 乐 观 豁 达
怀恋、怅惘
比喻
富有哲理
豁达、进取
积极、昂扬
小结:作者借由这首诗抒发了不能任由自 己任意放纵,一味地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 又与友人相互劝慰,相互鼓励。他对生活并未 完全丧失信心。诗中感慨很深,但读起来给人 的感受并不是消沉,而相反是振奋。
诗词曲五首
学习目标
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 点。
3、熟读并背诵课文。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 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 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 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 重要的文学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 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 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 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 流传至今。 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 “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 彩和乡土风味。
白居易曾称其为“诗豪”,唐宋两代对其诗文评价 甚高,可见刘禹锡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 位。 。
这是一首赠答诗。刘禹锡谪迁二十 三年后,应召回京。途径扬州与同样被 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 惺相惜。白居易在席上吟诗,对刘禹锡 的遭遇表示同情,刘禹锡因此写此诗回 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作者简介】
题解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其作用是规定一首 词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 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 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 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望 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5,6: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和对自身处境的忧虑。
7,8:表现他宁死不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英雄 的气节。 小结:《过零丁洋》一诗,整首都把叙事与抒情 融为一体,诗人是在叙事,还是在抒情,让人分不 清哪些是叙事,哪些是抒情。叙事抒情两者交融, 浑然一体,从而更深一步地将诗人那一腔爱国热情 抒发出来,最后达到了感情的炽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