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奥利弗—克伦威尔
六、克伦威尔评价
六、克伦威尔评价——简论评论历史人物的方法1、史学界对克伦威尔的不同看法英国复辟时期的史学也对克伦威尔持全面否定的态度。
如1663 年出版的詹姆斯·赫斯的《鞭子》一书是代表作。
对克伦威尔持否定意见者认为,克伦威尔是一个为了“个人崇拜的野心而牺牲了公共利益”的野心家,他作为士兵和政治活动家的全部本质“都是和英国人的天性永不协调的”,它是伪善者,叛徒和法西斯的原形。
而全盘肯定者颂扬他“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是“人中之杰”,“王者之雄”。
我国史学界于80 年代初掀起了对克伦威尔评论的热潮,并一直持续至80 年代末,其中不乏一些具有真知灼见的文章。
如王觉非的《评研究克伦威尔的史学》(《历史研究》1981 年第3 期),蒋孟引的《论克伦威尔》(《南京大学学报》1982 年第3 期),陈贤齐的《也评克伦威尔》(《四川大学学报》1985 年第3 期),关勋夏的《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 年第1 期)等。
王觉非先生对国外史学自克伦威尔朝代开始的对其评述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
蒋孟引先生在文章中以大量史料来证明克伦威尔是一个“向上爬”的小丑,他是彻底的非革命者。
关勋夏先生则采取了二分法,认为克伦威尔既有成就也有罪过,是“矛盾”的历史人物。
至90 年代,对克伦威尔的研究就悄无声息了,学者们更加倾向于关勋夏的观点而达成共识。
2、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生平奥利弗·克伦威尔(1599—1658)是17世纪英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1599年4月克伦威尔出生于英国东部亨丁郡的一个中等贵族的家庭。
其先祖在宗教改革中获得大量教会地产,后来家道衰落。
当到其父亲罗伯特·克伦威尔时,除经营土地外,还经商,以维持家庭生活。
奥利弗从小生活在清教的家庭中并受到严格的清教教育,1616年克伦威尔离开家乡进入剑桥的西德尼·苏萨克斯学院学习,接触到了几何、数学、修辞、逻辑等世俗学科。
对克伦威尔的评价
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导语:奥利弗·克伦威尔,出生于英国亨廷登郡,英吉利共和国护国主,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对克伦威尔的评价。
欢迎阅读及参考!篇一、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克伦威尔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一身二任的矛盾性人物,共和国成立前的克伦威尔应基克伦威尔雕像本肯定,后期应基本否定。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阶段,克伦威尔可以算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他贡献突出,用武力击溃了王军主力,镇压王党叛乱,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制;共和国成立后,克伦威尔逐渐走向反动,远征爱尔兰,并对爱尔兰进行大肆掠夺,在远征爱尔兰的问题上不存有两重性的问题。
克伦威尔的护国政治是走向复辟的过渡形式,因此谈不上是新制度的探索者。
他镇压民主派运动,发动一系列的商业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
他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政治激荡中,对过去是激进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权论者;对未来则是保守的,主张王权,不是激进的共和主义者,是一个矛盾的历史人物。
我们如何来评价克伦威尔在历史中的作用呢?当然,他最主要的贡献,是在英国内战中击溃保皇党人的力量。
在战争初期,国会军节节败退,是克伦威尔领导的骑兵队,在马其顿荒原战役中取得大捷,从而扭转了战争局面。
如果没有克伦威尔,国会军最终的胜利就不可能到来。
这一胜利的结果是民主政府在英国的确立和加强。
篇二、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克伦威尔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一身二任的矛盾性人物,共和国成立前的克伦威尔应基克伦威尔雕像本肯定,后期应基本否定。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阶段,克伦威尔可以算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他贡献突出,用武力击溃了王军主力,镇压王党叛乱,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制;共和国成立后,克伦威尔逐渐走向反动,远征爱尔兰,并对爱尔兰进行大肆掠夺,在远征爱尔兰的问题上不存有两重性的问题。
克伦威尔的护国政治是走向复辟的过渡形式,因此谈不上是新制度的探索者。
克伦威尔
1.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 2.1970年理查德·哈里斯主演电影 3.第一代艾塞克斯伯爵托马斯·克伦威尔 1.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 编辑本义项百科名片
奥利弗·克伦威尔奥利弗·克伦威尔是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克伦威尔生于亨廷登,曾就读剑桥大学的雪梨苏塞克斯学院,信奉清教思想。在1642年一1648年两次内战中,先后统率“铁骑军”和新模范军,战胜了王党的军队。1645年6月在纳西比战役中取得对王党的决定性胜利。1649年,在城市平民和自耕农压力下,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宣布成立共和国。1653年,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自任“护国主”。
议会间的裂痕逐渐加大。1621年第三届会议上因下议院反对詹姆士同西班牙结亲,遭到詹姆士更加嫉恨,宣布禁止议会议论内外政策。这时由于国王女婿普法尔茨选候弗里德里希在“30年战争”中失败,处境艰难,詹姆士强制借款干预战争,但却一败再败,迫不得已再开议会。然而一切已经来不及了,1625年查理当了国王。但查理的欺骗与伪善破坏了人们对他的信任。仅仅4年过后,国王与议会彻底决裂了。由于在对西班牙战争的态度上国王与议会发生严重的分歧,议会被解散。 1626年,由于急需资金迫使查理国王重新召集议会,加之宠臣伯金汉的对外政策接连失败,国内气氛越来越紧张。国内形势的变化也使克伦威尔在不断探索自己的生活立场,考虑自己的使命。当国王命令在亨延顿选举两名代表出席他的第三届议会时,克伦威尔如愿以偿,成了一名议员,从此他的道路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议会于1628 年3月在威斯敏斯特召开。克伦威尔第一次走进了下院,下院成了他学习政治斗争的一所好学校。在议会中,克伦威尔看到了许多优秀演说家、反对派领袖。议会和国王的斗争激烈。在暂时休会四个月后,议会第二次会议开幕,议会的主题也转向清教徒十分担心的宗教问题。清教徒的典型人物克伦威尔终于按耐不住了,请求发言。克伦威尔的第一次发言简短而有力,猛烈的抨击了受宫廷保护的天主教,主张保卫清教徒的利益。这次发言产生了很大影响,下院多数议员拒绝服从国王命令,并且通过《三项决议》提案,反对天主教,反对国王任意征税。国王查理一世惊恐万状迅速调集军队强行解散议会。作为议员的克伦威尔一开始就坚决违抗国王的旨意。
再谈克伦威尔
再谈克伦威尔历史师范091 刘勇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1658)是英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
在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者,两次率领议会军击败王党军队的叛乱,将英国带入了历史上唯一的共和国时期。
尔后,通过一系列强厉措施巩固革命成果,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自任“护国公”,导致了英伦地区的形势又发生急剧的变化,斯图亚特王朝重新回归英格兰。
颂扬克伦威尔的人称他“是古往今来,英国人中最伟大的人”【1】;责骂他的人,说他“是世界上曾有过的最臭名昭彰的暴君之一;他之所以成为国家元首,完全是通过他对自由事业的背叛和他对那些曾与他共同为争取自由而战斗过的卓越的爱国者们的卑鄙的欺骗和无情的背弃”。
【2】休谟说他在许多方面是“一个优秀的人物,甚至是一个卓越的天才”。
然而他却是“靠了欺骗和暴行才使他成为国家第一把手的”。
【3】克拉兰敦说:克伦威尔是一个“勇敢的坏人”,因为他“既有那么多的受到咒骂、应入地狱的罪恶,又有些引起若干人长期怀念的美德"。
那克伦威尔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4】关于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我们总是陷入这样的模式:一功、二过、三矛盾。
这种程式化的模式已经成为了各大中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主导原则与方法,并沾沾自喜地以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殊不知,马克思的辩证法要求我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评价历史人物并不是这样简简单单地一功、二过、三矛盾。
我们应该用更为全面、开阔的眼光来谨慎的评价那一个个伟大的人物。
在丘吉尔的《英语民族的历史》一书中,他说:“克伦威尔在很多方面和现代的独裁者不是一种类型”;在克伦威尔统治时期,很少有人因为政治罪行而被处死,也没有发生过不经审判而长期监禁人的事。
如果把克伦威尔与现代的独裁暴君机械地相对比,则不仅歪曲了克伦威尔,也冲淡了现代暴君血腥残忍的面目。
我们在评论克伦威尔的时候,应该把他放到所生活的时代环境中,从本质上去分析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
中外人物评说—克伦威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宗教概况
宗教 派别
英国国教: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成果 清教
《大抗议书》
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阐述其革命纲领的宣言书。 共有204条条款,主要内容是要求自由发展工商 业,建立对议会负责的政府,废除一切封建特权 等。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经济基础:17世纪中期,英国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迅速发展
(4)、思想文化上:扶持文化教育,提倡宗 教信仰自由。 (5)、经济上:积极发展工商业,使英国工 业生产超过革命前水平。
2、缺点与局限: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 命中的活动充满了高压、血腥和暴力,有专制 和残暴的一面
(1)、远征爱尔兰、苏格兰,给当地人民带 来灾难 (2)、军事独裁造成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广 大人民的对立,引起社会动荡
(4)、对内统治
A、建立军事独裁:陆海军总司令;掌握国家 最高行政机关;命令具有法律效力
B、行政区域:全国分为11个行政区域,各 区派驻少将一名,直接向克伦威尔负责,少 将具有统辖民兵、征税和监督居民行为的一 切大权
(5)、对外扩张侵略
①英荷之战: A、起因:《航海条例》的颁布 B、结果:使荷兰失去海上霸权。 ②同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强国签订商约, 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
三、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克伦威尔
1、内战期间(1642年—1648年)
(1)、组建军队:
①、士兵来源:从信奉清教的自耕农中选出, ②、军官选拔:不按出身按照勇敢和忠诚来提拔军官
(2)、严格治军:对军队约法三章,制定严明的纪 律
(3)、赢得战争
战争转折
①、马斯顿草原之战 “铁骑军” ②、纳西比战役,克伦威尔亲自指挥“新模范 军”,全歼王党主力军,这体现出克伦威尔不仅 治军有道,而且还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1646 年结束了第一次内战。 ③、1648年王党反扑,克伦威尔平定了王党叛乱, 又一次结束内战
高中历史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克伦威尔给英国带来“繁荣”
的举措(8分)
对内、对外的措施
3、综上所述克伦威尔是否成为了第二个查理一世?为什么?
(1)不会。 (2)原因:查理一世统治性质是封建君主专制;克伦威尔政 权内政、外交措施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促进了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所以他建立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军事独裁政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自答从:172世、纪他以“来对,自有由关事克业伦的威背尔叛的”著具作,体源指源什不么断?地(大1分量)涌 现对。此卷,帙你浩是繁怎的样著理作解,这不一但“内背容叛广”泛的,?而且(思2分想)差异很大。对
克伦威尔的评价,更是褒贬臧否,应有尽有,可说千差万别。
颂扬他的人,说他在行动领域中的地位正像莎士比亚在艺术领
原因
士兵的来源:信奉清教的自耕农 军官选拔标准:勇敢和忠诚
军纪严明:约法三章 启示:我们要加强纪
结果:战胜王军,结束内律战观念和责任心,才
能取得成功 让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来到纳西比战场,请看P39资料 回放,从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资料回放】由于国王的顽固和下层人民的支持,克伦 威尔放弃同国王妥协的主张,转而成立审讯国王的最高 法庭,判处国王死刑。
经济:积极发展工商业
法律:改善了法律
内 文教:扶持文化教育 宗教:推行宗教信仰自由
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
对
颁布《航海条例》
作用/影响
促进了经济发展; 巩固了革命成果; 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但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
外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教材P40【学 思之窗】,思考荷兰为什么强烈反 对《航海条例》?结果如何?
三、对克伦威尔的评价
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
奥利弗·克伦威尔(1599一1658)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
在1640年代,他领导英国人民武装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把暴君查理一世送上了断头台,并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英吉利共和国,为革命建立了不朽的功业。
但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对付王党分子的复辟活动和镇压工农运动,以巩固自己既得的地位和利益,又转而选择了军事独裁政体,于1653年把手握全国兵权的克伦威尔推上了终身“护国主”的宝座。
克氏进而解散国会,集一切国家权力于一身,成了真正的“无冕之王”。
加上他在短期内屡建赫赫武功,包括取得两次内战的胜利,对爱尔兰的军事征服和打败当时的海上霸主荷兰,更使其个人声威权势事实上超过了历代英王。
这位无冕之王在志得意满之余,自然会想到要把自已的彝容留给后世,于是请了伦敦的一个著名老画师来为他画像。
老画呱从床脚过克伦威尔,但自信凭其高超的技层和丰富的经址堪1当此任,便无所顾忌地应召了·然而当他进入戒备森严的护国主官邸,见到克伦威尔本入后,就感到事情难办并有点畏缩了因为他爵到妒国主大人在左眼;。
奥利弗克伦威尔英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家之一
奥利弗克伦威尔英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家之一奥利弗·克伦威尔:英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家族之一在英国历史上,克伦威尔家族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家族。
这个家族的最著名成员是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他是一位政治家、将军和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然而,他的行为和决策引发了广泛争议,甚至在今天,他仍然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克伦威尔家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期。
他们在农村地区拥有土地和财富,后来逐渐兴起军事和政治领域。
奥利弗·克伦威尔出生于1599年,他的父亲是罗伯特·克伦威尔(Robert Cromwell),一位相对不起眼的地主。
然而,奥利弗·克伦威尔的个人经历和他的决策使他成为了英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在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了一场著名的内战,被称为英国内战。
这场内战的主要冲突是国王查理一世(Charles I)和议会之间的权力斗争。
克伦威尔作为议会军的一员,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精通军事战略,并在战场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最终导致了国王的被处决。
然而,克伦威尔的执政期间并不平稳。
他废除了君主制度,建立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并成为了英国历史上的“护国公”。
他试图通过一系列改革来改变国家的政治和宗教制度。
克伦威尔废除了贵族特权制度,并实行了一种新的宗教自由政策。
他还试图建立一个更强大的国家机器,以确保政府的权威。
然而,克伦威尔的政权并没有持续很久。
在他的领导下,人们感受到了一种严格的统治和限制,个人自由有所局限。
克伦威尔还在爱尔兰展开了一场血腥的军事行动,导致了成千上万人的死亡。
这些举措引起了广泛的反对声音,使得他的统治备受质疑。
克伦威尔逝世后,英国政权恢复了君主制,并且克伦威尔的尸体还被拖出了坟墓,被处以绞刑。
他的死亡标志着克伦威尔家族的政治势力的终结。
然而,尽管克伦威尔家族的政权统治并不长久,他们在英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
浅析奥利弗
2011级历史学一班41103040 吴蒙奥利弗·克伦威尔的做法与我的看法【摘要】:奥利弗·克伦威尔(1599——1658年),是17世纪英国杰出的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领导者,此外,对于近代议会民主政体的缔造也起到了极大地作用。
在克伦威尔执政时期,英格兰是矛盾丛生,他凭借自己的判断与实践稳住了局面,塑造了一个全新的黎明前的英国。
关键词:英国奥利弗·克伦威尔历史作用奥利弗·克伦威尔(1599——1658年),是17世纪英国杰出的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领导者。
在其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中,生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死后却是尸体被鞭、身首分离、草革裹尸。
无论他死后怎样被政敌打击,终究是一段逝去的历史。
他生前的种种辉煌岁月依旧是值得人们缅怀的。
一、内战不断,力挽狂澜查理一世是一位很独断专行的国王,在其统治期间,议会在近十年间是停开的。
在1640年时,为了对抗苏格兰军队筹集战争所需款项,国王重新组织召开议会。
新的议会极力反对国王专权,但是查理也努力维护自己的权威,不甘示弱。
结果爆发了一场议会军和国王军之间的战争。
这是第一次内战。
克伦威尔是重组议会中的新议员,他自然是支持议会的。
内战刚一开始,它就认识到要想战胜国王,必须组织和武装人民群众,于是自己组建了一支军纪严明的“铁骑军”。
这支军队的军官多半来自于下层,多是由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织起来的,并且都是虔诚的清教徒,极具战斗力。
鉴于南北战场的不同结局,克伦威尔又提出了改革军队的建议,一支更具代表和规范性的吧“新模范军”应运而生了。
新模范军的革命情绪在当时是借助于宗教思想,他们认为自己是为“上帝的事业”而战,是正义的神圣的事业。
在克伦威尔的带领下,新模范军势如破竹的攻克了王军控制的绝大多部分地区,最终在1647年俘虏的国王查理一世。
一战结束后,议会内部的斗争又是此起彼伏。
长老派、独立派、平等派之间对于议会的实际控制权的争夺是异常激烈的。
克伦威尔在英国革命的最大功绩
克伦威尔在英国革命的最大功绩奥利弗·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同时他也是英国历史中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克伦威尔在英国革命的最大功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克伦威尔在英国革命的最大功绩1: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克伦威尔是英国人,他在政治、军事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在英国内战中,他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取得了胜利,处死了暴君,成立了共和国,甚至对世界民主运动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也有他的双面性。
关于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后世就一直有许多争议。
克伦威尔曾几度成立和解散议会,也曾采用两部宪法,不管他主观意图如何,客观还是做出了民主治国的动作。
可是他理想中的民主均未能有效建立和实施,真正维护他统治的就是他拥有的强大的军事力量。
所谓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指的就是他的军事独裁统治。
5年内他使用护国主身份统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以“好警察”自居;他颁布政策,保护圈占土地,确认土地及所属一切权力归土地主人,保护了资产阶级新贵的既得利益,这使中、下层人民生活越来越困难;他严禁民主运动,禁止自由言论和民主思想的传播,还发动了一系列商业战争。
所以克伦威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不够彻底,他的独裁统治使当时英国共和制的发展带有明显的专制色彩。
通常对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有两方面评价,一方面认为军事力量保护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对巩固政权和维护经济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认为军事独裁带有封建君王的专政痕迹,阻碍了英国彻底民主制的进程。
克伦威尔在英国革命的最大功绩2: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克伦威尔是一个极其充满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伪君子,有人说他顾全大局。
克伦威尔领导了英国革命却又实行了自己的独裁统治。
这是自相矛盾的做法。
那么,克伦威尔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克伦威尔的出身并不好,农民家庭的孩子。
如果不是英国爆发内战,克伦威尔这一辈子都不会有出头的机会。
克伦威尔与英国内战
克伦威尔与英国内战
在17世纪,英国国内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内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人物之一就是奥利弗·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政治家和
军事领袖,他的一生与英国内战密不可分。
克伦威尔出生于1599年,是一个农场主的儿子。
在内战爆发前,
他并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人物。
然而,当内战爆发时,他却展现出非
凡的领导能力和军事才华。
克伦威尔率领新模式军队,以其高效的组
织和战术,赢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战役,最终将国王军击败,推翻了查
理一世,建立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
克伦威尔在内战胜利后被任命为共和国的统治者,成为英国历史上
第一位“护国公”。
他试图通过一系列改革和政策来稳定国家,但他的
独裁行为却引发了许多争议。
他废除了议会,建立了专制统治,对异
议者采取了残酷的手段。
在他统治期间,英国进入了一个黑暗的时期,人民生活在恐惧和压迫之下。
然而,克伦威尔也有着一些积极的一面。
他致力于推动宗教自由,
废除了许多传统的限制和歧视。
他还试图通过一系列政策来改善国家
的经济状况,恢复了英国的国际地位。
尽管他的短暂统治充满争议,
但他的一些政绩对英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克伦威尔的统治却并不持久。
他死后不久,英国恢复了君主制,查理二世复位,克伦威尔的尸体甚至被挖出来被处以死刑。
他的
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被一些人尊为英国历史上的伟大领袖,而被
一些人视为暴君。
然而,他在英国内战期间所展现的勇气和决心,无疑对英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克伦威尔简介
三百多年前,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典型的英国,发 生了揭开近代史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沉重地打击 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并且沉重打击了整个封建体系。正是在这个时期,奥利 弗· 克伦威尔成了这次革命的领导者。这场革命的全部特色 反映在他的身上,他成了这次革命的政治焦点,成了这个时 代的一面镜子。
解散议会后,查理一世开始了11年的漫长独裁统治。一系列独裁政策引起人民强烈不满,危机四 伏,起义思潮蔓延,骚乱层出不穷。英国革命形势渐趋成熟。1628年议会解散后,克伦威尔回到亨延 顿做起了绅士。1636年克伦威尔迁居到伊里城居住,成为该郡的最大乡绅之一。这几年里, 克伦威尔 成了剑桥及邻郡最受欢迎的人物。克伦威尔赢得声望是同他确立的同专制制度斗争的思想分不开的。 国王查理一世的权威不断上升,人们的反抗情绪也不断高涨,最后终于导致了起义,迫使查理一世再 次召集议会,克伦威尔信心十足地再次走进下院。1638年苏格兰人民举行了起义。为了募集到钱和镇 压起义,查理一世不得不召集议会,这届议会中的激进派认定:公开反对王权专横的时刻到了。来自 剑桥郡的议员乡绅克伦威尔成了这一想法的领袖人物。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被选进18个各种议会委 员会,并且成为一系列摧毁英国“旧制度”根基的重要法案的倡议人。1640年11月9日,克伦威尔在议 会中做了发言。克伦威尔在这次议会第一次会议期间最重要的活动是参加了宪法和宗教问题委员会的 工作。 1642年8月,英国内战爆发。1642年7月,克伦威尔肃清了剑桥的王党,使之成了议会的坚强支柱。 9月,克伦威尔以上尉军衔统率一支60名志愿者的骑兵团,这些为数不多的自耕农后来成了赫赫有名的 “铁骑”的核心。这一时期的活动很快把克伦威尔推到了革命的前台。1643年初,埃吉山之役的克伦 威尔从名不见经传的骑兵上尉越升为骑兵团首脑,经过努力,一支新型军队“铁骑”建立起来了。 “东部联盟”部队最初几次战斗,都是小规模的冲突,从5月到10月间进行了三次战斗———格兰萨姆 之战,盖恩斯巴勒之战和温斯比之战,克伦威尔在这些战斗中立了赫赫战功,起了显著作用。但克伦 威尔在议会中依然还没有起多大作用,占绝对多数的长老会派一直主张拖延主和,结果后来导致初期 议会军失利。从1644年战事一开始,国王方面就开始不利了,终于爆发了两场决定性战役:马斯顿荒 原战役、纳西比战役。就1643年战局判断,几乎整个英国北部和西部,即国土的四分之三,落入了国 王手中,虽然“东部联盟”军队在局部战斗中取得一些胜利,但也没能扼制住国王势力的复苏。在这 样情况下,议会开始重用克伦威尔。在议会的支持下,在马斯顿荒原战役中,克伦威尔有机会卓越地 发挥了他的统帅才能。 1644年7月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左突右击,重挫王军大获全胜。马斯顿荒原一役,最终树立了克伦 威尔的军威。“铁骑军”的称号也广为传播。不久克伦威尔成立了“ 新模范”军,克伦威尔的“ 铁骑” 成了核心。他自己后来也成了统帅。1645年6月14日,克伦威尔率“新模范军”大败王军,战役以胜 利告终。以后的军事行动主要是肃清王党守军。1646年5月,国王查理秘密离开牛津投奔苏格兰人,内
原创5:第1课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婚后当选议员1628
革命领导人 护国公独裁 因病去世1658
1599年4月22日,奥利弗·克伦威尔降生 在英国的亨廷顿,从小受到清教徒的熏 陶,1616年进入剑桥大学,由于父亲故 去辍学回家帮助母亲料理农庄,1620年8 月同伦敦一个商人的女儿结了婚,开始 全力以赴经营农业。
3.战胜王军 1645年6月14日,克伦威尔率“新模范军”在 纳西比战役中取得对王党军队的决定性胜利。 以后的军事行动主要是肃清王党守军。1648 年春第二次内战爆发,克伦威尔重整议会军, 很快击败王党,国王查理一世被抓获。
4.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由于国王的顽固和下层人民的支持,克伦威尔放弃同国王妥 协的主张,转而赞成成立审讯国王的最高法庭,判处国王死 刑。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推上了断头台,革命获得了胜 利,封建君主制度被推翻,5月19日,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英 国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1640年查理一世 为了镇压起义召集议会,这届议会中的激 进派认定:公开反对王权专横的时刻到了。 克伦威尔成了这一想法的领袖人物,他在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被选进18个各种议会委 员会,并且成为一系列摧毁英国“旧制度” 根基的重要法案的倡议人。
1650年丹巴战役中的克伦威尔
由于爱尔兰被英国征服,英国复辟势力企图利用爱尔兰达到复 辟的阴谋破灭了。于是,他们又与苏格兰封建势力勾结起来。 克伦威尔得知这个消息,在1650年7月远征苏格兰,到1652年5 月,苏格兰人停止了抵抗,1654年,苏格兰被合并于英国。征 服苏格兰,意味着英国复辟势力又一次被挫败。
1628年克伦威尔被选入议会,成了一名议员,从此他的生 活道路发生了根本变化。议会第二次会议期间,克伦威尔 发言,猛烈抨击受宫廷保护的天主教,主张保卫清教徒的 利益。这次发言产生了很大影响,下院多数议员拒绝服从 国王命令,并且通过《三项决议》提案,反对天主教,反 对国王任意征税。
论克伦威尔
作者: 蒋孟引
出版物刊名: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页码: 48-59页
主题词: 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风云人物;社会条件;社会需要;个人
摘要: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虽然一般社会条件要比任何个人的作用更为强大,但特殊人物的思想和活动,也不会不发生作用。
这个作用是好是坏,则看其是适应了还是阻碍了当时的社会需要。
若仅满足个人的欲望,那是毫不足取的。
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风云人物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 1599-1658),三百余年来研究得很多,或说流芳百世,或说遗臭万年;比较稳重的则说他是一个矛盾人物,这也是最普遍的说法。
奥利弗·克伦威尔简介
奥利弗·克伦威尔简介公元1599~公元1658奥利弗·克伦威尔领导国议军在英国内战中大获全胜,他是才干杰出、叱咤风云的军事将领,是使国会民主政体成为英国政体的关键性的人物。
1599年克伦威尔出生在英国亨廷顿。
在他的青年时期,英国被各教派之间的纠纷弄得动荡不安,在任的国王信仰并且想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克伦威尔自己是一个农场主和乡绅,一个虔诚的清教徒,1628年他被选进议会,但是为期不长,因为翌年国王查理一世就决定解散议会,独自一人统治国家,直到1640年在对苏格兰人作战需要资金的情况下,才召集了一个新议会。
克伦威尔又当选为议员。
新议会强烈要求国王不再实行专制统治。
但是查理一世不甘屈从议会,于是1642年在忠实于国王和忠实于议会的军队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
克伦威尔站在议会一边。
他返回亨廷顿,组织一支骑兵队同国王作战。
在历时四年的战争中,他那杰出的军事才能使之声望日隆。
在使战争出现转机的关键性的马斯顿战役中,克伦威尔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646年战争结束,查理一世成了阶下之囚,而克伦威尔则被认为是议会方面最成功的将军。
但是和平并没有到来,因为内部发生分裂,各派别间存在着根本的分歧,还因为国王对此了如指掌而未有求和之意。
没过一年,国王潜逃,企图东山再起,重新纠集他的军队,就这样第二次内战爆发了。
这场战争继续的结果是克伦威尔击败了国王的军队,从议会中解除了占多数的温和派议员,并于1649年1月30日把国王推上了断头台。
英国这时变成了一个共和国(叫做共和政体),临时由一个国务委员会来领导,克伦威尔任国务委员会主任。
但是保皇党分子不久就控制了苏格兰和爱尔兰,支持已被处死的国王的儿子──未来的查理二世。
结果克伦威尔的军队成功地占领了爱尔兰和苏格兰。
长期连绵不断的战争最终在1652年以保皇党军队被彻底击败而告结束。
由于战争已经结束,建立了一个新政府的时机应该到来了,但是还存在着实行立宪政体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克伦威尔的有生之年从未得到解决。
“未戴王冠的国王”—克伦威尔,有多惨?死后近三百年才得以安息
“未戴王冠的国王”—克伦威尔,有多惨?死后近三百年才得以安息引言1653年12月16日,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的前身)的伦敦市政厅里,国家各级上流社会人士齐聚一堂。
奥列佛·克伦威尔而在人群中间,有一张独立的椅子,上面坐着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他高鼻梁,红脸,穿着黑色长袍,头戴金边帽子,脸色全是春风得意的笑容。
今天,所有贵族齐聚这场集会,就是为了他—奥列佛·克伦威尔。
只见,讲完开幕式后,伦敦市长宣布:邀请奥列佛·克伦威尔将军担任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等联合王国的护国主。
接着,礼宾官送上了国玺,而伦敦市长亲自向他献上了国剑。
克伦威尔站起来,接受市政大厅里响起已久的掌声。
就在这一天,他的权力达到了顶峰。
在英国新宪法《政府约法》中规定:“护国主为终身制,国家的一切治理方针,都必须由护国主同意后,才能执行。
”四年前,克伦威尔击杀了穷奢极欲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四年后,他又成为英国“未王冠之王”。
人到巅峰时其实不足喜怒哀乐,因为此时已无上升空间,下落已成必然。
当然,克伦威尔也是如此。
高举“自由”的大旗1599年4月22日,克伦威尔出生在英国亨廷顿一个清教徒家庭里。
当时的英国,清教的势力正如雨后春笋般滋长,待到1625年查理一世当上英国国王,清教徒的势力已经非常强大。
这其中,克伦威尔便是教中一名奋发有为的清教徒。
议会上抨击天主教的克伦威尔1628年3月,克伦威尔第一次进入英国议会下院,在发言中,他首次猛烈抨击受宫廷保护的圣公会,并主张保卫清教徒的利益。
圣公会来源—16 世纪英国国会通过一系列法案,脱离天主教,从此圣公会产生。
很多议员受他的演讲的感染,拒绝服从国王的命令,并声明反对圣公会,反对查理一世为了穷奢极欲而任意加税。
被批得体无完肤的查理一世恼羞成怒,解散了议会。
此后十余年间,英国议会多次被解散,又多次召开,其完全由国王查理一世,视个人需要而定。
翻手云覆手雨的背后,是英国国内激化的矛盾。
历史人教4材料与解析:3.1(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历史人教4材料与解析:3.1(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从乡绅到议员1、出身和早期活动〔材料一〕乡绅罗伯特·克伦威尔〔奥利弗·克伦威尔的父亲──编者注〕是镇上居民所熟悉的严肃、虔诚的清教徒。
像整个克伦威尔家族一样,他的全部兴隆都建立在寺院的废墟之上。
他的祖父原名理查·威廉斯,后来袭用了一个豪门亲戚托马斯·克伦威尔①的姓氏,攫得了宗教改革中被封寺院的相当大一部分土地。
罗伯特·克伦威尔继承了部分寺院领地。
一旦夺走了他的这些土地,他就不再是绅士,就会丧失他在本郡享有的一切荣誉。
这就是为什么罗伯特是一个极端痛恨罗马天主教并把教皇骂作“魔鬼”、“恶魔”的清教徒的原因。
奥利弗的整个家庭环境完全是清教徒式的。
基督日,别的孩子都到镇上的草坪唱歌、玩耍去了,但奥利弗却要和姊妹们一道随同父母前往教堂。
午饭后,还得规规矩矩地坐上几个小时,听父亲宣读一本厚书中的一些冗长的祈祷文。
祈祷文枯燥、难懂,但一些经常重复的字眼,如“地狱”、“火刑”、“上帝震怒”,等等,充积着恐惧,并深深地铭刻在易受感染的孩子的心灵中。
──[苏联]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材料二〕克伦威尔于1620年8月22日在克利普尔门的圣吉尔斯教堂与伊丽莎白·鲍彻结婚,她是一个城市商人詹姆斯·鲍彻爵士的女儿。
鲍彻爵士住在塔山,在埃塞克斯的弗思特德拥有财产。
克伦威尔的妻子可能带给他很多嫁妆……在结婚以后,克伦威尔住在亨廷顿,忙于经营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田产……有资料说明,克伦威尔在邻人之间享有较好的名声,因为在1628年2月他被选作他的家乡选区的议会代表,参加查理一世召集的第三届议会②。
他之所以被选,部分原因是由于他的家庭地位及其长期同这个选区的关系,但更重要的那么是由于克伦威尔的个人性格和声誉。
──[英]查尔斯·弗思《克伦威尔传》〔材料三〕这种坚持维护农民和小自由租地农的利益的表现,是克伦威尔在东部各郡具有很大影响的主要原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
人物生平1599年4月25日,奥利弗克伦威尔降生在英国的一个农业小镇亨廷顿。
他的父亲是小镇上的一个中等乡绅。
克伦威尔的整个家庭环境完全是清教徒式的,他从小就受到清教徒的熏陶。
亨廷顿小学也同样充满了严肃的清教徒气氛,这一切在克伦威尔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616年17岁的奥利弗克伦威尔进入剑桥大学。
可是由于克伦威尔的父亲故去,中断了他在大学里的学习。
1617年夏天,18岁的克伦威尔不得不辍学回家帮助母亲料理农庄,1620年8月克伦威尔同伦敦一个商人的女儿结了婚,开始全力以赴经营农业。
当时英国正处于詹姆士一世昏庸统治时期,王权和议会间的裂痕逐渐加大。
1621年第三届会议上因下议院反对詹姆士同西班牙结亲,遭到詹姆士更加嫉恨,宣布禁止议会议论内外政策。
这时由于国王女婿普法尔茨选侯弗里德里希在30年战争中失败,处境艰难,詹姆士强制借款干预战争,但却一败再败,迫不得已再开议会。
然而一切已经来不及了,1625年查理当了国王。
但查理一世的欺骗与伪善破坏了人们对他的信任。
仅仅4年过后,国王与议会彻底决裂了。
由于在对西班牙战争的态度上国王与议会发生严重的分歧,议会被解散。
1626年,由于急需资金迫使查理国王重新召集议会,加之宠臣白金汉的对外政策接连失败,国内气氛越来越紧张。
国内形势的变化也使克伦威尔在不断探索自己的生活立场,考虑自己的使命。
当国王命令在亨廷顿选举两名代表出席他的第三届议会时,克伦威尔如愿以偿,成了一名议员,从此他的道路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
议会于1628 年3月在威斯敏斯特召开。
克伦威尔第一次走进了下院,下院成了他学习政治斗争的一所好学校。
在议会中,克伦威尔看到了许多优秀演说家、反对派领袖。
议会和国王的斗争激烈。
在暂时休会四个月后,议会第二次会议开幕,议会的主题也转向清教徒十分担心的宗教问题。
清教徒的典型人物克伦威尔终于按耐不住了,请求。
克伦威尔的第一次简短而有力,猛烈的抨击了受宫廷保护的天主教,主张保卫清教徒的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河子大学2012至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世界近现代史》论文
政法学院11历史姓名:车玲学号:2011502093 成绩
评语:
写作要求:
1、完成一篇与《世界中世纪史》封建主义相关内容的论文,选题大小适当,难易度适中,字数要求在3000字以内,能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25分)
2、条理清晰,逻辑结构合理,论点明确,论据充分,使用规范性学术语言. (40分)
3、鼓励创新性观点,但必须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20分)
4、要求有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
摘要、关键词分别置于作业题目的下方,内容摘要是对文章重要内容的一个简单介绍,以200-300字为宜,关键词一般不要超过5个。
参考文献(每篇至少要有3个)(15分)
5、谨守学术规范,尊重学者的劳动成果,引文须明确注明出处。
(违者不予评定成绩)
6、A4纸张打印,并交电子稿。
浅析奥利弗·克伦威尔
摘要:奥利弗·克伦威尔是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
曾推翻英皇,并转英国为共和制联邦,出任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护国公。
在他的领导下,英国最终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但是在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护国公开始了他的军事独裁统治,也因此他成了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对他的评价是褒、贬、臧、否,应有尽有。
关键词:克伦威尔、17世纪英国革命、影响及评价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其意义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奥利弗•克伦威尔是那个时代叱咤风云的人物,因其在革命进程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为后世所研究和评价。
在我们初高中教科书里都曾设课时讲授这场革命,讲授克伦威尔,并将其定义为一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
然而,纵观历史上对其有着千差万别的评价。
历史中的典型评价
颂扬克伦威尔的人,说他在行动领域中的地位正像莎士比亚在艺术领域中的地位一样,是古往今来,是英国人中最伟大的人。
责骂他的人,说他是世界上曾有过的最臭名昭著的暴君之一;他之所以成为国家元首,完全是通过他对自由事业的背叛和他对那些曾与他共同为争取自由而战斗过的卓越的爱国者们的卑鄙的欺骗和无情的背弃。
有人在讲到这样两方面极端的评论时曾说:没有哪一个人像他这样被人说得更好或被人说得更坏了。
也有很多人把克伦威尔说成是好坏参半的人物。
休谟说他在许多方面是一个优秀的人物,甚至是一个卓越的天才。
然而他却是靠了欺骗和暴行才使他成为国家第一把手的。
拿克拉兰敦典型的话来说:克伦威尔是一个勇敢的坏人。
因为他既有那么多的受到咒骂、应入地狱的罪恶,又有些引起若干人长期怀念的美德。
简介
克伦威尔1599年出身于英国的一个农业小镇亨廷登郡,他的父亲是小镇上的一个中等乡绅一个没落的新贵族家庭。
青年时期就学于剑桥一个著名清教学院,受到清教思想的薰陶。
克伦威尔的整个家庭环境完全是清教徒式的,他从小就受到清教徒的熏陶。
亨廷登小学也同样充满了严肃的清教徒气氛,这一切在克伦威尔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616年17岁的奥利弗·克伦威尔进入剑桥大学。
可是由于克伦威尔的父亲故去,中断了他在大学里的学习。
1617年夏天,18岁的克伦威尔不得不辍学回家帮助母亲料理农庄,1620年8月克伦威尔同伦敦一个商人的女儿结了婚,开始全力以赴经营农业。
当时英国正处于詹姆一世昏庸统治时期,王权和议会间的裂痕逐渐加大。
1621年第三届会议上因下议院反对詹姆斯同西班牙结亲,遭到詹姆斯更加嫉恨,宣布禁止议会议论内外政策。
这时由于国王女婿普法尔茨选候弗里德里希在“30年战争”中失败,处境艰难,詹姆斯强制借款干预战争,但却一败再败,迫不得已再开议会。
然而一切已经来不及
了,1625年查理当了国王。
但查理的欺骗与伪善破坏了人们对他的信任。
仅仅4年过后,国王与议会彻底决裂了。
由于在对西班牙战争的态度上国王与议会发生严重的分歧,议会被解散。
1626年,由于急需资金迫使查理国王重新召集议会,加之宠臣斯特拉福伯爵的对外政策接连失败,国内气氛越来越紧张。
国内形势的变化也使克伦威尔在不断探索自己的生活立场,考虑自己的使命。
当国王命令在亨廷顿选举两名代表出席他的第三届议会时,克伦威尔如愿以偿,成了一名议员,从此他的道路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
1628年被选入议会。
30年代迁居剑桥郡。
曾帮助当地农民反对贵族地主排干沼泽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因而在东部各郡中颇孚众望。
1640年作为剑桥郡的代表先后被选入“短期议会”和“长期议会”。
在长期议会中,与坚决反对王党的议员站在一起。
参加制定《大抗议书》等文件。
1642年,英国内战开始,他站在国会革命阵营方面,以自己组织的“铁骑军”屡建战功。
1645年,国会授权克伦威尔改组军队,他以铁骑军为基础组成“新模范军”。
他指挥这支军队,战胜了王党的军队。
1649年1月30日,他在人民的压力下,以议会和军队的名义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5月,宣布英国为共和国,成为实际军事独裁者。
他镇压掘地派运动,出兵远征爱尔兰。
1653年,他驱散议会,自任“护国主”,但国内经济状况不断恶化,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克伦威尔始终未能稳定局势。
1658年病死。
执政开始
克伦威尔开始执政时,1640年组成的议会所保留的成员都属于一个数目不多、无代表性、过于激进的少数派,即所谓的残余议会。
起初克伦威尔想要通过谈判来进行新的选举,但是在1653年时当谈判破裂时,他就用武力解散了残余议会。
从那时起直到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为止,曾先后成立和解散了三个不同的议会;采用了两部不同的宪法,但都未能发挥作用。
在此整个期间,克伦威尔靠军队的支持来维系统治,实际上他是一个军事独裁者。
但是他多次试图建立民主政体和坚持拒绝别人给他加冕,其目的是表明他不想实行独裁统治,他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的支持者们创建不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政体。
从1653年到1658年,克伦威尔使用护国主的头衔统治着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
在这五年期间,他在不列颠建成了大体完好的政体和井然有序的行政机构。
他改善了粗暴的法律,扶持文化教育。
他提倡宗教信仰自由,允许犹太人再来英格兰定居,在那里实行他们自己的宗教(他们在三个多世纪以前被国王爱德华一世驱逐出境)。
克伦威尔推行的外交政策也是成功的。
他于1658年因患疟疾在伦敦去世。
影响
他的重要作用就在于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在英国内战中打败了保皇党军队。
他最主要的贡献,是在英国内战中扭转战局,取得胜利。
这一胜利的结果是共和国与民主制度在英国的确立和加强。
因此可以说是英国的确立和加强。
既然在克伦威尔初露锋芒之前的战争的初期,议会军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失败,也许要是没有他,这支军队完全有可能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克伦威尔胜利的结果
使民主制在英国得到了确立和巩固。
这种结果不能被视为任何事件中都能产生的。
在17世纪,欧洲许多国家都正在朝着君权更加神圣的方向发展;而民主制在英国的胜利,却打乱了这一进程,在随后的时间里,英国民主制的榜样对法国启蒙运动、法国革命和最终在西欧建立民主制都是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英国在世界上所占领土很小,但是民主制却从英国涌向世界的其他某些范围不小的地区。
他为1688年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评价
克伦威尔的时代过去了,但这个时代以他为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成为其光耀史册的伟大功绩。
克伦威尔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一身二任的矛盾性人物,共和国成立前的克伦威尔应基本肯定,后期应基本否定。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阶段,克伦威尔可以算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他贡献突出,用武力击溃了王军主力,镇压王党叛乱,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制;共和国成立后,克伦威尔逐渐走向反动,远征爱尔兰,并对爱尔兰进行大肆掠夺,在远征爱尔兰的问题上不存有两重性的问题。
克伦威尔的护国政治是走向复辟的过渡形式,因此谈不上是新制度的探索者。
他镇压民主派运动,发动一系列的商业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
他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政治激荡中,对过去是激进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权论者;对未来则是保守的,主张王权,不是激进的共和主义者,是一个矛盾的历史人物。
我们没生活在那个时代,但是评价一个人物是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的,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克伦威尔对英国内战的胜利,推翻王朝有着巨大贡献,但是在后期共和国建立后实行的军事独裁中人们是否定的,对于这个我们不能绝对的说他使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利欲望还是形势时代所迫。
在丘吉尔所写的《英国民族的历史》中告诫人们,在克伦威尔在很多方面和现代的独裁者不是一种类型;在克伦威尔统治时期,很少有人因为政治罪行而被处死,也没有发生过不经审判而长期监禁人的事。
如果把克伦威尔与现代的独裁暴君机械地相对比,则不仅歪曲了克伦威尔,也冲淡了暴君血腥残忍的面目。
我们在评价克伦威尔的时候,应该把他放到所生活的时代环境中,从本质上去分析历史人物的行为和思想。
参考文献
《1640年英国革命史》基佐
《研究克伦威尔的史书评述》王觉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