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政治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分类练习

合集下载

高考政治复习——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习题附答案)

高考政治复习——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习题附答案)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一、单项选择题1.频发的校车事故催生了“新校车标准”的制定。

但在宇通主导的美国版“大鼻子”校车“新标准”下,其他车企要增加20%~30%的成本,且多数中小客车厂家将被排除在外,“宇通标准”遭到众车企反对。

“新校车标准”引争议的根本原因在()A.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B.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观差异性,无客观标准C.价值观决定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D.各车企所面对的社会存在不同2.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普通市民的救援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天灾人祸面前公民力量的爆发。

但灾难时刻勃发的公民精神,往往也会随着灾难的告一段落而迅速衰减。

为此,有关人士呼吁,公民精神应“常态化”,要思考如何让公民精神“常态化”。

材料强调() A.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B.社会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C.“常态化”能确保公民精神持久不变D.人定胜天,人民群众无所不能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反复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是因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①必然引起我国社会形态的根本改变②必然引起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③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④必须不断完善现行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4.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近70次提及“改革”,全国各地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之际,续写“春天的故事”。

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③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④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几年前,浙江武义县后陈村首创一个与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并列的“第三驾马车”——村务监督委员会,其成员由村民代表直选产生,独立行使监督村务的权利。

届高三政治联考、模拟最新分类汇编: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届高三政治联考、模拟最新分类汇编: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010届高三政治联考、模拟最新分类汇编: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题组一一选择题1.(2010届福建省福州八中第三次质检)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和长江大学文理学院15名同学结人梯勇救2名落水青少年,3名湖北籍大学生陈及时、方招、何东旭英勇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三位英勇献身的大学生用行动主要告诉人们A. 人生理想的实现,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B. 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在于创造价值C. 人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D. 人与人之间有真情在,价值观也有正确和错误、先进与落后之分答案 B2(2010届江苏省泰州、盐城联考学情调研)2009年11月21日,黑龙江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截至25日中午,黑龙江新兴煤矿“11·21”爆炸事故已确认108人遇难。

国务院安委会的通报称,事故暴露出企业采掘布置不合理,井下现场管理和劳动组织混乱,超强度组织生产,通风系统复杂,抗灾能力弱,应急预案不完善等问题,反映出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不认真、不彻底,是一起责任事故。

这启示我们:①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②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④要尊重群众的实践经验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答案 D3.(2010届江苏省泰州、盐城联考学情调研)2009年10月5日,庆祝中朝建交六十周年活动在朝鲜隆重举行。

朝鲜党政军领导人在平壤中朝友谊塔前举行仪式,隆重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59周年。

友谊塔塔室内保存着10本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名册,载有2.27万名烈士的名字。

英雄烈士的故事凝成了中朝两国人民的无穷力量。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体现了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的实践中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②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③优秀的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④正确的意识,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 B(2010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期末教学目标检测)为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

高三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测试达标

高三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测试达标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命题人:杜爱华时间:2.27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社会发展规律是()A.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B.阶级斗争规律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规律3.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形成的基础是()A.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正确认识B.人们业已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C.人们选择的目标的实现程度D.社会实践4.“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规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这种观点错在()A.没有认识到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没有认识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D.没有认识到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5.鲁迅先生说:“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这段话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是()A.社会意识尽管多种多样但都是社会存在在人头脑中的反映B.社会存在的性质要与社会意识的性质保持一致C.人的意识受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制约D.人们的意识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性6.近年来,“网友”、“网虫”、“电邮”、“电子商务”、“短信息”、“全职”、“兼职”、“钟点工”、“假日经济”、“黄金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新词汇不断出现。

新词汇浓缩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折射出百姓新生活。

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______的观点。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D.每个人的意识都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7.无论是洪涝灾害、“非典”灾难还是冰雪灾难、汶川地震灾难,无疑都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力的考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总是鼓舞着人们同舟共济,自强不息,形成抗击灾难的强大合力,共同夺取抗灾斗争的胜利。

【高中政治】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练习+Word版含答案

【高中政治】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练习+Word版含答案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一、单项选择题1. 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是( )A. 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B.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 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造性思维D.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2. 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

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④ 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3.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下列能准确表达这句话含义的是(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直接创造者② 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③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驱动和促进作用④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优秀文艺作品的创造源泉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②④4. “群众是一串‘零’,再多也是零;杰出人物则是这串‘零’前的非零实数,一加到零前,就成了一个天文数字。

”此观点( )A. 肯定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 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否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C. 告诫杰出人物一定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D. 正确反映了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5. 某地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正在逐步完成从“确权到人”到“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从而更好地让集体土地入市流转,使农户更好地分享工业化收益。

这一做法表明( )A.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B. 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C.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D. 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6. 有人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一个国家繁荣或贫穷,而政治体制改革又决定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特训(1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特训(1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为优化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国际背景下,“一带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和全球经济发展注人了强劲动力,获得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已经成为全球极具活力和受欢迎的公共合作平台。

这体现了(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总是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③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④正确的社会意识能推动社会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人们认识到,观念变革是改革的先导,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转变观念。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 )3、“秋窗日午,小院无人,抱膝独坐,聊嫌枯寂,宜读《庄子》秋水篇。

大雪漫天,炉火小坐,人缩如猬,豪气欲销,宜读《水浒传》林冲走雪一篇。

冗于琐务,数日不暇,摆脱归来,俗尘满襟,宜读《史记》项羽本纪及游侠列传。

”这段话主要想说明( )4、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指出“深化政治巡视,加强党的建设,推动改革。

”从唯物史观看,修改该条例是(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②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③我国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内在要求④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由转变的标志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对于改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6、“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开展。

展览通过丰富的历史图片、文字视频、实物场景和沙盘模型等,带领人们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感受改革开放在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领域的巨大变迁。

社会主义改革( )①是解决我国社会对抗性基本矛盾的有效措施②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③根本目的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7、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时指出,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勇于自我革命,进步激发市场活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练习题(有答案)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练习题(有答案)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练习题(有答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测试题试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关系问题 2、“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3、鲁迅先生说:“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深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这段话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是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③每个人的意识,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A.①②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④ 2009年3月27日至28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动员会议在北京召开。

回答4―5题: 4、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指导我们不断取得改革开放的新胜利。

这一论述主要体现了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道理 B.社会历史由人的目的决定的道理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5、从社会历史观的角度看,我国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哲学依据是 A.意识对于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B.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D.社会意识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务院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地方机构改革稳步推进。

回答6―8题: 6、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练习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练习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一、单选题1.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语,不同的流行语作为社会一根敏感的神经,反映出社会的变化。

“流行”是针对“不流行”而言的,流行语都有一个从流行到不流行的过程。

流行语的发展前途有两种:一是消失,即在使用中被淘汰;二是被接纳,进入一般词汇。

材料表明()①辩证法对既成的形式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②任何事物对于不同条件的时代都有它存在的理由③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④先进的社会意识总是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即便是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

这是因为()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科学B.社会领域的客观性弱于自然界C.没有看到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3.2019年11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

从唯物史观看,加强劳动教育是因为( )①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②劳动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③劳动是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④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近来,盗用他人身份上学就业的新闻频上热搜,并引热议。

为此,刑法修正草案拟将此类行为专门规定为犯罪,让“偷取他人人生”者付出沉重代价。

从唯物史观看,这体现()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5.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艰苦拼搏谱写出来的。

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不懈奋斗,书写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新的辉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题高考真题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题高考真题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高考真题1、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政治的变化发展,人们的人才观念、就业观念、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表明A、人的思想观念决定社会的发展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2、创业创新创优是新时期江苏精神的核心内涵。

弘扬“三创”精神,推进“两个率先”,体现了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房展规划纲要》颁布后,人们认识到,观念变革是改革的先导,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转变观念。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其推动作用D.社会历史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4、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

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这次刑法修改反映的哲学道理是A.生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的要求B.政治制度决定立法实践的变化C.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D.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5、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这说明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C.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6、为了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

《纲要》的制定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③认识具有反复和无限性④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A.①②B.③④C.①④ D.②③7、2011年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

高三政治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试题

高三政治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试题

高三政治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试题1.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②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③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④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故②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说法错误,劳动关系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排除;③说法错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名师】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及解决(1)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2)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即非对抗性的矛盾),决定了它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2.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②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③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④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故②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说法错误,劳动关系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排除;③说法错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排除。

高三政治练习题及答案: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高三政治练习题及答案: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高三政治练习题及答案:认识社会与价值挑选【导语】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推荐的有关高三政治练习题及答案:认识社会与价值挑选,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浏览与支持!一、单项挑选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3•茂名二模)我们党对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的认识,是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而深化的:邓小平同志提出“两个文明”建设,后引申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三位一体”布局,党的xx届xx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拓展为“四位-体”,xx大提诞生态文明建设拓展到“五位一体”。

这一进程体现了()A.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心识的变化、发展B.社会心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进程D.社会发展的进程是前进与上升的2.(2013•赣州联考)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立足省情探索发展战略,先后提出“大念山海经”“推动海峡西岸区域城市同盟”“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换合作的先行区”等战略。

这一探索进程表明()①思维对存在具有依靠性②认识具有无穷性和上升性③社会心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④价值判定和价值挑选具有历史性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2013•焦作一模)中共xx大报告指出“必须连续积极稳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从哲学上讲,这是由于()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态B.社会存在的变化必定引发社会心识的变化C.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方式D.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4.(2013•渭南二模)改革始终是我国社会的主旋律,改革也始终是民众关注的焦点。

对新时期的改革,“宁要不完善的改革,也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几乎成了各个社会利益阶层的共鸣。

形成这一“共鸣”的根据是()①上层建筑增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②生产关系一定要合适生产力发展状态③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峙统一的两个方面④辩证否定就是要创新社会发展规律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5.(2013•大兴一模)xx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系统论述了“中国梦”,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高考政治分类题库 考点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高考政治分类题库 考点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新课标版)2015届高考政治分类题库考点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010年)1.(2010·北京文综·T28)北京某地铁站旁,有一个由退休老人组成的“志愿服务站点”,这些退休老人在为行人提供义务指路服务的同时,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获得了快乐。

这表明()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②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客观条件③索取和奉献是统一的④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命题立意】本题以退休老人奉献社会为背景材料,体现了高考对社会生活的关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有针对性地调动哲学与生活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作出必要的判断。

【规范解答】选B。

退休老人组成“志愿服务站点”,为行人提供义务指路服务,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了人生价值,由此可见劳动是这些退休老人的存在方式,①符合题意;这个过程也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④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夸大了客观条件对实现人生价值的作用,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但能否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因素。

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定的主观条件;材料中没有涉及索取问题,③与材料无关。

因此选B。

【类题拓展】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都有涉及,常见的命题形式是给出一则典型人物实现人生价值的材料,然后让学生分析“该人物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该人物的经历给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等。

在解答这类题时,学生应该从“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这三个角度分析。

但是由于受具体材料信息的限制,有时题目并不能完全涉及“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考点,学生在对本考点的复习过程中应当掌握以下内容:(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高三政治《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高考题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三政治《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高考题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三政治《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高考题练习1、(2010江苏卷)“权为民用,纵然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佳话;利于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

”这幅对联给我们的启示是A.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价值观指引C.个人应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性2、(2010江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

我国之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因为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的C.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的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3、(2010北京卷)北京某地铁站旁,有一个由退休老人组成的“志愿服务站点”,这些退休老人在为行人提供义务指路服务的同时,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获得了快乐。

这表明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②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客观条件③索取和奉献是统一的④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10天津卷)有一种风范叫关爱,有一种姿态叫坚守。

地震时候,正在玉树孤儿院做义工的香港货柜车司机黄福荣为营救孤儿和老师不幸遇难。

他在义工的路上默默地走了十年,曾徒步走中国为“中华骨髓库”募捐,曾在汶川灾区志愿服务了三个月……“好人阿福”以生命的闪光实现了“终生做义工”的愿望,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他的事迹说明A人生价值是自我满足 B、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主观努力C人生价值是自我牺牲 D、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客观机遇5、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们更多地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

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④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6(2010广东)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总结出“高举旗帜,爱党爱国,昂扬向上,开放自信,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继往开来”的财富精神,它将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奋斗的精神动力。

年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考试)

年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考试)

年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考试)专题十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一、单项选择题Ⅰ1.盘点近两年的年度热词,一个鲜明的感受是主流话语表现“强势”且凸显时代特色,正在成为凝聚社会共识的主心骨。

年度“热词”的产生表明( )A.人们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们的意识是对客观物质对象的正确反映 C.科学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D.一定的社会意识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的解析:年度“热词”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项错误;B项错误,人们的意识是对客观物质对象的反映,反映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材料未体现科学理论的作用,排除C项;年度“热词”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D项正确。

答案:D2.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 ) A.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B.可以正确预见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C.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具有同步性 D.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社会意识都不能决定社会存在,A项错误。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是不完全同步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C项错误,B项也不准确。

答案:D3.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条件虽不足以让人们跳出快生活的桎梏去实现“慢生活”,但“慢生活”的理念可以并也应贯彻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回归自然、轻松和谐,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这表明(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 C.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D.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解析:材料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A项符合题意;B、D两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C项是错误的;故选A项。

高中政治分类汇编——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doc

高中政治分类汇编——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doc

高中政治分类汇编——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一、选择题1、温家宝指出,2010年我们要努力工作,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千方百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这里体现的哲学观点是()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B.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在劳动中和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D.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我国之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因为()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B.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C.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的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3、2008年7月我国曾对15个副省级城市的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行动等文明指数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公布后,促进了社会文明建设。

这说明()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城市文明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4、人生需要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顽强精神。

下列实例中,凭借坚强意志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是( )A.勾践卧薪尝胆B.项羽垓下突围C.韩信胯下之辱D.刘邦约法三章5、我国政府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如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障制度,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等,这体现了()A.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C.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D.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6、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表现在()A.它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B.它是生产关系发展的根C.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7、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多次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C.尊重客观规律D.8、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认识社会与价值》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认识社会与价值》专题训练(含答案)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一、选择题1.我国内地某企业家率先承诺“裸捐”。

“裸捐”指的是把特定范围的个人资产全部捐出。

当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是对人生的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

这表明()。

①个人选择应该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③人生的价值只表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上④个人的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是统一的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将财富用于回报社会,是一种正确的价值选择,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正确处理了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体现了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故①②正确。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方面,所以③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是片面的,④不是对材料内容的反映。

【答案】A2.“最能评价政府工作好坏的是群众,最能反映政府工作情况的是基层。

”“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

”上述观点体现的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③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④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①④属于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故排除。

②③符合题意。

【答案】C3.求真、向善、塑美,既是人类追求的精神理念,也是人们奋斗的价值目标。

下列选项与此相符合的是()。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孝通)④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本题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考查《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形式新颖。

④体现的是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与题意不符。

【答案】A4.唐太宗在《论政体》一文中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今天,我们常用“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必竭”来告诫政府官员。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专题十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专题十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五年高考A组 2009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2009·上海,12)从汶川地震到北京奥运,千百万志愿者的行动似一股社会的道德清流,让爱心延续,推文明前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这又一次表明人生价值包括()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②个人的生命历程③个人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④个人受到社会的尊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 D2.(2009·江苏,33)在我国农村改革中,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选了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创办了第一批乡镇企业,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

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 ( )A.社会历史的创造者B.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社会变革的引导者D.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大创举既体现了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也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故只有A 项最符合题意。

3.(2009·广东,26)2008年7月我国曾对15个副省级城市的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益行动等文明指数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公布后,促进了社会文明建设。

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B.城市文明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答案 C4.(2009·浙江,31)宋代是我国手工业与商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宋代民间崇拜的神灵被认为除了具备驱灾治病、报境安民等传统农业社会型的神灵外,还开始拥有诸如预告物价、保护商贾等神灵。

下列观点与这一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①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②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③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④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 C5.(2009·福建,34)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某校组织学生前往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参观,村干部向同学们生动地介绍了小岗村改革开放的历程。

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签定了“分田到户”的“秘密协议”,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这场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这说明( )A.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D.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答案 C解析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故A项错误;社会意识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才会推动社会发展,故B项错误;C项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正确的反映了题意;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不同的社会是不一样的,在阶级社会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是通过改革实现的,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6.(2009·上海,35)为了支持与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国家在贷款、税收等方面推出了多项优惠扶持政策。

答案理想是以客观可能性为根据的未来愿望。

理想和创业是辩证的统一。

理想是创业的目标和强大动力,创业的过程正是理想实现的过程。

7.(2009·重庆,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

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

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推动民生水利建设。

8.(2009·天津,13)2009年初,天津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经济发展提出了“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要求。

为落实这一要求,市政府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并组织数千名干部下基层,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为改善民生,推出了十八项增加群众收入的政策措施;为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履职能力,举办专门辅导讲座;为审慎行使权力,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建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上述举措收到良好效果,今年一季度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联系材料,说明市政府的上述举措体现的哲学道理。

答案(1)市政府的举措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2)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道理。

(3)改善民生的举措体现了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4)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体现了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9.(2009·全国Ⅱ,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

废除人民公社,确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粮食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十三亿人口吃饭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农村市场兴旺繁荣,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

据统计,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在1978乃约有2.5亿,到2007年末减少为1479万;农民人均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改革发展中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

答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内在统一的。

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体现了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与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一致性。

党通过农村经营制度、分配制度、税收制度等改革,调整了生产关系,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人民群众分享生产力发展的成果,践行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标准。

10.(2009·广东,40)根据下述材料,运用哲学常识回答问题。

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这“广东现象”。

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结合材料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

答案(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全民动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2)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和生态保护,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加强,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依法对排污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促进了政府重视生态环境。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广东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全民动员开展生态文明建设,11.(2009·浙江,41).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

大学一毕业,小样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

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

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

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

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

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村官”小杨在乡村的精彩人生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小杨在做“村官”的实践中,不仅使该村的社会风气好起来,村民的钱包鼓起来,自己也得到了好评,表明人只有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

小杨的精彩人生离不开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也离不开村民的共同努力,表明人的价值只能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

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做“村官”,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乡村建设作出了贡献,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B组 2005~2008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2008·广东单科,34,多选)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2008年3月国务院进行“大部制”机构改革,形成“宽职能、大部门”的政府组织结构和体制机制。

这表明()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C.机构臃肿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D.机构精简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与完善答案 ABCD解析为适应经济发展,我国进行机构改革,体现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精简机构有利于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2.(2008·广东文基,18)我国政府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如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障制度,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等。

这体现了()A.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C.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D.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答案 D解析材料的含义是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B、C三项是群众观点和方法,不符合题意。

3.(2008·山东基本能力,10)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是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

下列关于理想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理想给人生以方向,给生命以豪情,它能够鼓舞斗志,助人成功②理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③理想信念形成后,具有稳定性,不因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④当代中国,只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B解析理想能够对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但其实现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要持之以恒,并且要处理好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故①②④应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