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病情说明指导书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情说明指导书一、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概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又名“耳石症”,是以头位改变所诱发的、反复发作的短暂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前庭病变。
常具有自限性,而被称为“良性眩晕”。
本病是最为常见的前庭周围性眩晕疾病,其病因较为复杂,部分患者病因不明,部分患者可能是继发于耳部或其他全身系统疾病。
英文名称: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其它名称:耳石症相关中医疾病:眩晕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一般不会遗传发病部位:头部,耳常见症状:眩晕、眼球震颤主要病因:部分患者病因不明,部分患者可能是继发于耳部或其他全身系统疾病检查项目:体格检查、钙离子检查、血糖检查、血脂检查、尿酸检查、性激素检查、听力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平衡功能检查、CT 检查、MRI 检查重要提醒:经常出现眩晕的患者在外出时可以携带一根拐杖,以免突然诱发眩晕而摔倒。
临床分类:1、按病因分类(1)特发性 BPPV。
(2)继发性 BPPV。
2、按受累半规管分类(1)后半规管 BPPV:最为常见,约占70%~90%。
(2)外半规管 BPPV:约占10%~30%。
(3)前半规管 BPPV:少见类型,约占1%~2%。
(4)多半规管BPPV:为同侧多个半规管或双侧半规管同时受累,约占9.3%~12%。
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特点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因病因总述:耳朵内部有小的碳酸钙结晶,当某些因素作用,这些结晶可导致内耳的液体发生晃动,人就会感到在移动,但其实人体处于静止。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因比较复杂,目前部分患者仍处于病因不明的状态(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也有部分患者继发于其他耳部或全身系统性疾病(继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
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ng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是由体位变化而诱发症状的前庭半规管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临床上表现为头部运动在某一特定头位时诱发短暂的眩晕伴眼球震颤。
Barany(1921)首次报道本病,Dix和Hallpike 建立了Dix-Hallpike变位试验检查法,Schuknecht提出本病症状源于后半规管壶腹嵴功能异常。
本病为周围性眩晕的最常见疾患之一。
【流行病学】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率在前庭外周性疾病中列为首位。
粗略估计其发病率在日本为10.7~17.3/10万(Mizukoshi等,1988),在美国约为64/10万(Froehling等,1991)。
发病年龄与病因有一定的关系。
【病因】约半数病人的病因仍不明确,半数病人的病因与下列疾病有关,或继发于下列疾病。
1. 头部外伤:头部外伤、特别是多发于轻度头颅外伤后数日及数星期,或乘车时突然加速,减速运动致颈部“挥鞭伤”等。
病毒性神经炎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内耳血循环障碍。
耳部其它疾病,如中耳及乳突炎,耳部手术后,药物性耳中毒等。
【发病机制】1. 嵴顶结石病(Cupulolithiasis)学说:Schuknecht(1962,1969)提出:变性的耳石从椭圆囊斑处脱落,此种碱性颗粒沉积于后半规管的嵴顶,引起的内淋巴与嵴顶处密度不同,从而使比重发生差异(正常情况下,两处重力作用相同),导致对重力作用的异常感知。
根据半规管生理学原则,当激发的头位不变时,由于重力作用所引起的嵴顶也偏斜不变,故引起的眩晕及眼震应持续存在。
但是,实际情况是:此种眩晕或眼震仅持续数秒钟而停止,显然,眩晕及眼震并非由于重力直接作用于嵴顶所致。
另外,根据解剖位置分析,当头位处于悬垂位时,后半规管嵴顶接近于中间位置,故不可能产生重力的矢量。
但乙醇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表现,支持了此学说。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PPV是有必要的,因为它能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
目前BPPV的诊治状况
在我国由于眩晕的诊治涉及到神经内科、耳
鼻咽喉科、骨科和急诊科等不同科室的多种 疾病,一直未引起临床上的足够重视,且常 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梅 尼埃病等疾病而延误诊疗。
眩晕的定义
眩晕是空间的定 位障碍,是一种 运动幻觉或错觉, 是患者感到自身
发病机制
1、嵴顶结石症学说: 椭 圆囊变性脱落的耳石碎 屑沉积到后半规管的壶 腹嵴终顶内,使其对重 力敏感。 2、管石症学说 :变性的 耳石碎片漂浮于半规管 的内淋巴中,当头部沿 半规管平面移动时,碎 片移动推动内淋巴牵引 壶腹嵴,使其末梢受刺 激而兴奋,引起眩晕发
BPPV的诊断标准
2006年贵阳会议标准:有头位改变而出现眩
(2)改善:在头位变动时仍有轻微短暂眩晕感,但较前明显减 轻,或程度不等的头昏,不平衡感,或Dix-Hallpike试验有诱 发性眼震,但持续时间缩短; (3)无效:治疗后眩晕发作次数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 (4)痊愈加改善为有效。
诊断BPPV的变位试验
Dix-Hallpike 变位性 位置试验(是确定 上半规管和后半规 管BPPV最常用的方 法): 患者坐于检查床上, 头向患侧转45°, 保持此头位不变, 将体位迅速改变为 仰卧位,头向后悬 垂于床外,与水平 面呈30 °
或周围环境物体 旋转或摇动的一 种主观感觉障碍, 常伴有客观的平 衡障碍,一般无 意识障碍
平衡三联
2.前庭神经 1.外周前庭感受器
3.前庭神经核
外周前庭器官的功能
球 囊
椭 圆 囊 水 平 半 规 管 上 半 规 管 后 半 规 管
垂直直 线加速 度(如 坐电梯 时的启 动和加 速)
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
耳石症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相对于重力变化方向的
头位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为表现的疾病。
其发病机理主要是耳石从椭圆囊中脱落至各个半规管,引起半规管内淋巴液的流动,导致左右两侧内耳的不平衡,最终引起眩晕。
耳石症的主要症状包括:
1.旋转性:有明显的旋转感,视物旋转或闭目有自身旋转感。
2.短暂性:眩晕在不到1分钟内自行停止。
3.转换性:头回到原来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
4.疲劳性:多次头位变化后,眩晕症状逐渐减轻。
此外,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
耳石症的发生可能与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中耳炎、头部外伤、偏头痛、手术后(中耳内耳手术、口腔颌面手术、骨科手术等)以及应用耳毒性药物等因素有关。
耳石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耳石手法复位治疗,通常患者在复位后眩晕症状可迅速缓解,甚至完全没有眩晕症状。
对于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耳石症,还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药物治疗。
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头部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耳石症的复发。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汇报ppt课件
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他们应对由眩晕引起的焦虑、恐惧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和支持Leabharlann 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和冥想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对眩晕和疾病的错误认知,减少不必要的担忧和恐惧。
教授患者放松训练和冥想等技巧,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减轻眩晕症状。
03
02
01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以降低眩晕发作的风险。
治疗方法创新
针对BPPV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外,手法复位、前庭康复训练等非药物治疗方法也逐渐成为主流。这些方法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副作用小,患者接受度高。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尽管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BPPV的发病机制,但仍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探索。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BPPV的发病机制,以期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持。
注意事项
1
2
3
通过一系列特定的头部和身体位置变化,使脱落的耳石回到原位。该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Epley复位法
另一种常用的手法复位方法,通过快速改变头部位置使耳石复位。同样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操作。
Semont复位法
复位成功后,患者需保持头部稳定,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再次诱发眩晕。同时,定期随访以确保治疗效果。
复位后注意事项
04
CHAPTER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03
在线资源和社交媒体
利用在线资源和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有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科普文章和视频,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
01
宣传册和资料
制作易于理解的宣传册和资料,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定义、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信息。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演示课件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常见并发症类型
包括跌倒、焦虑、抑郁等,这些并发症可能 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危险因素分析
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药物使用等都可能 成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并发症的危险因 素。
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预防措施制定
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平衡训练、调整药物使用、心理干预 等。
详细询问患者眩晕发作的特点、 持续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 等。
体格检查
包括神经系统检查、耳科检查、 眼科检查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导 致眩晕的疾病。
实验室检查项目选择
01
02
03
血液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糖、血脂 、电解质等,以评估患者 的全身状况。
尿液检查
检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指 标,排除肾脏疾病引起的 眩晕。
转椅试验
患者坐于转椅上,头部固定,身体随转椅 匀速旋转,观察眼球震颤及自主神经反应 ,以判断前庭功能。
B
C
摇头试验
患者坐于检查台上,头部快速左右摆动,观 察眼球震颤情况,以评估前庭功能。
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
通过记录声刺激或振动刺激诱发的肌源性电 位,评估前庭神经及核团功能状态。
D
03 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提
诊断问题
部分基层医院对BPPV的认识不足 ,导致漏诊、误诊情况时有发生 。建议加强基层医生的培训,提 高诊断准确率。
治疗问题
手法复位操作不规范、药物治疗方 案不合理等问题影响治疗效果。建 议制定统一的治疗规范,加强医生 技能培训。
患者管理问题
部分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治疗依 从性差。建议加强患者教育,提高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治疗依从性。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对前庭部分的结构有了梗概的了解。 从BPPV的发病方面来讲,原始发病部位在于囊斑,包括 椭圆囊和球囊,其中椭圆囊与三个半规管直接相连,距离
• 膜迷路被骨迷路包围着,在两者的骨膜之间有支持功能的 网状结缔组织和血管,其中含有外淋巴液;而膜迷路内含 有内淋巴液。胚胎时期,内淋巴系统是外胚层内折形成的, 起初仅仅是简单的内折,随后很快就形成了密闭的腔隙, 即耳囊,与原始的外胚层发生了分离。至胚胎第七周,内 淋巴管系统嵌入中胚层组织,直到第14周它已经达到了成 人的大小。随着耳囊的连续性内折,形成了三个主要的区 域:内淋巴管和囊、椭圆囊及半规管和球囊及蜗小管。膜 性耳蜗包含着Corti器,负责着声能的转换。椭圆囊、球囊 和半规管构成了固有膜迷路,司理着位置与运动的感受器。 最后,内淋巴管构筑了内淋巴和珠网膜下腔之间的交换。 除了耳蜗感受声音的听觉部分外,内耳还含着前庭部分, 负责感受运动和维持机体的平衡。正如所知,前庭部分包 含在骨迷路内,构成膜路的后上部分,主要由球囊、椭圆 囊和三个半规管组成。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 早在1921年,匈牙利医生Barany就描述了一种以发作性眩晕为特点 的征候群,尤其是将患者头部摆放在与重力相关的特定位置时发病, 持续时间很短,病程多有自限性。后来, Dix 和 Hallpike 重新确定认 了这个综合症,将其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简称BPPV )。他们发现低头时位于 下方的耳就是引起旋转性眼震的责任侧。据统计,BPPV是未稍性眩 晕中常见的,约占25 %。随着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的不断深入,确认 这种疾病是由于囊斑上面耳石脱落进入内淋巴液中,随着头或身体位 置的改变,这些脱落的颗粒]撞击半规管的感受器造成的眩晕症状。实 质上,BPPV的发病在于前庭囊(椭圆囊和球囊 )斑内耳石的变性与 脱落,又黏附在囊斑变为漂浮在内淋巴液中,随着头部的运动,这些 变性的颗粒就会撞击半规管的感受器,形成眩晕的临床症状。因此, 更好地理解半规管和球囊以及椭圆囊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对于该病的治 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健康教育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健康教育
一、概述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又称为耳石症,见于周围性前庭疾病,是最常见的源于内耳的眩晕病。
当人的头部处于某一特定位置时可诱发短暂性眩晕,并伴有眼震和自主神经症状。
二、治疗原则
1、耳石复位法及药物对症治疗,如右后半规管手法复位。
2、药物治疗主要是抑制前庭反应及减轻眩晕引发的呕吐,常用药物有甲磺酸倍他司汀等。
3、对于顽固性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可以考虑半规管填塞术和单孔神经切断术。
三、疾病预防
1、急症发作时:
①、卧床休息,减少头颈部活动,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
②、监测血压,心率,有无异常变化;
③、环境安静,无噪音,无强光刺激,开窗通风,保持室内
空气清新无异味;
④、物品放于患者伸手可及处,避免取物时发生跌倒。
2、缓解后:
①、可适当运动床上活动,适应后再床边活动,逐步正常活
动,增强体质,但应注意劳逸结合。
②、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心情波动。
③、饮食上以清淡为主,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酒。
④、用药指导,如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遵医嘱服用药物。
⑤、耳石症患者复位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四、出院指导:
1、加强饮食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予以清淡饮食;勿
暴饮暴食。
2、保持生活规律,适当运动,注意劳逸结合,戒烟限酒。
3、正确口服药物,不能擅自停药或减量。
4、注意监测血压,定期复诊。
5、保持平和心态,避免精神紧张。
参考文献:《内科护理学》第五版拟定人:王** 审核人:修订日期:2020年月拟定日期:2020年月。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10张图帮你理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10张图帮你理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常见的周围性眩晕性疾病之一,作为眩晕的重要鉴别诊断而为神经内科医师所熟知。
BPPV 也称为耳石症,根据耳石部位分为前半规管 BPPV、后半规管 BPPV 和水平半规管BPPV。
其重要的诊断性手段为Dix-Hallpike 试验和仰卧位滚转试验。
近期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杂志发表了一篇由希腊学者Balatsouras 等撰写的综述,用图表的方式生动地阐述了三种类型BPPV 发病机制及对应的诊断性试验结果,一起来学习下吧。
后半规管BPPV图1 进行右侧Dix-Hallpike 试验时对后半规管的刺激(c),(a,b)分别显示了左耳和右耳半规管当耳石位于同侧(右侧)后半规管时(b),Dix-Hallpike 试验导致耳石沿管腔移动,诱导出现BPPV。
当耳石位于对侧(左侧)后半规管(a)时,Dix-Hallpike 试验并不会导致耳石的运动,因为头部运动与受累半规管平面垂直,此时Dix-Hallpike 试验为阴性。
前半规管BPPV图2 进行右侧Dix-Hallpike 试验时对左侧前半规管的刺激(c),(a,b)分别显示了左耳和右耳半规管当耳石位于对侧(左侧)前半规管时(a),由于内淋巴液的流动,受累侧的前半规管受到刺激,诱发出现BPPV。
图3 进行右侧Dix-Hallpike 试验时对右侧前半规管的刺激(c),(a,b)分别显示了左耳和右耳半规管当耳石位于同侧(右侧)前半规管时(b),头部旋转的方向与受累半规管平面垂直。
但由于其壶腹嵴部分几乎是垂直的,所以也会导致耳石移位,表现为Dix-Hallpike 试验阳性,但对壶腹嵴顶的压力以及患者表现出的症状不是那么显著。
水平半规管 BPPV图 4 当左耳受累时,水平半规管 BPPV 管结石症的发生机制(受累半规管用黑色标示,左图)(a)患者位于仰卧位,耳石位于左侧半规管的后部;(b)当旋转头部至受累侧时,耳石碎片向壶腹部移动,诱发面向壶腹嵴的流动,产生强烈的向地的水平性眼震;(c)当旋转头部至健康侧时,耳石碎片向相反方向移动,诱发背向壶腹嵴的流动,产生背地性眼震,但强度较弱。
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
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迄今为止最常见的眩晕类型,据报道患病率为每10万人10.7至64.0例,终生患病率为2.4%。
这种眩晕的特征是短暂的旋转感觉,持续时间不到1分钟,通常是由于头部位置相对于重力的变化而引起。
眩晕症通常发生在病人上床或下床、在床上翻身、头后仰或前屈的时候。
即使偶有报告BPPV的患者存在持续性头晕和失衡,但是追问病史总是提示他们的症状随着头部位置的改变而加重。
病人会有恶心和呕吐。
BPPV的发作通常是没有已知原因的,尽管部分病例报道可能与头部创伤、长时间的平卧姿势(例如,在牙医诊室或发廊)或内耳的各种疾病有关。
BPPV通常是反复发作和自发缓解的,年复发率约为15%。
BPPV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摔倒和受损的风险将有所增加。
特发性BPPV的患病率在老年人和妇女中增加,发病高峰在50至60岁之间,男女比例为2:1至3:1。
据报道,BPPV还与骨质减少或骨质疏松症以及血清维生素D水平下降有关——这种关联不能用年龄或性别来解释。
BPPV的基本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耳石从囊性耳石的黄斑处脱落并进入半规管。
当头部相对于重力的静态位置发生变化时,耳石碎片会移动到半规管内的新位置,导致虚假的旋转感。
BPPV通常发生在后半规管,这是最依赖重力的管道,这类BPPV占所有病例的60%至90%。
然而,BPPV累及水平半规管的患者比例可能被低估了,因为累及该部位比累及后半规管更有可能自发缓解。
BPPV很少累及前半规管,可能是因为前半规管位于迷路的最上方,在那里耳石碎片不太可能被困住。
策略和证据BPPV必须与其他更严重的急性或偶发性眩晕病因相鉴别。
病史记录和神经系统检查通常可以区分中风、前庭神经炎和BPPV。
检查应包括持续性眼球震颤的眼动测试、垂直眼球错位和提示中枢原因的前庭反应模式。
据报道,这种测试对中风的诊断比计算机断层扫描或早期使用磁共振成像更准确。
如果头部相对于重力位置的变化引起BPPV的症状并引起BPPV的特征模式,则支持BPPV的诊断。
(医学课件)耳石症
2023-11-08contents •耳石症概述•耳石症的症状与诊断•耳石症的治疗•耳石症的预防与日常护理•耳石症的最新研究进展•相关词汇解释目录01耳石症概述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因耳石脱落并沉积在半规管中,导致机体对重力感受异常引发的眩晕症。
定义根据耳石在半规管中的位置,可将耳石症分为后半规管耳石症、上半规管耳石症、外半规管耳石症和混合型耳石症。
分类定义与分类耳石脱落与沉积由于炎症、缺血等原因,导致椭圆囊或球囊内的耳石颗粒脱落后,进入半规管并沉积,引发机体对重力感受的异常。
半规管功能半规管是维持机体平衡的重要结构,其内淋巴液的流动需保持平衡。
当耳石沉积在半规管某处时,会打破这种平衡,引发眩晕。
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耳石症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以中年女性较多见,且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发病率根据地区和人群的不同,耳石症的发病率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该病在眩晕症的发病率中占据首位。
流行病学与发病率02耳石症的症状与诊断症状表现耳石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眩晕,通常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剧烈旋转感,持续时间较短,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眩晕患者可出现走路不稳、脚下虚浮感,甚至在眩晕发作时出现跌倒。
平衡障碍患者头部处于某一特定位置时,可诱发明显的眩晕感。
头位变化诱发的眩晕部分患者可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头痛等伴随症状。
其他伴随症状B CD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等,以初步判断是否为耳石症。
诊断性治疗对于疑似耳石症患者,医生可能会采取诊断性治疗,即通过手法或仪器诱导眩晕发作,以观察患者的反应。
前庭功能检查通过检查前庭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助于确诊耳石症,并与其他前庭疾病进行鉴别。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和耳部情况,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
诊断标准与方法A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美尼尔病01美尼尔病是一种以眩晕、听力下降和耳鸣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与耳石症症状相似,但发病机制不同。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位置试验方法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9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即耳石症,是耳鼻喉科及眩晕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
由于耳石在半规管中位置的不同,各类型耳石症眼震表现不同。
近年来对耳石症知识的普及,使耳石症的临床诊断水平明显提高。
随着一些非典型耳石症的不断发现,为临床进一步认识耳石症提供了新的依据。
因此有必要将这些耳石症位置试验的检查方法进行复习归纳。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位置试验方法Hallpike 变位性试验是后半规管耳石症常用的检查方法,也可用于前半规管耳石症的检查。
Dix-Hallpike 变位试验诊断耳石症是在1952年首次提出的[1]。
除非患者明显主诉左侧出现症状,一般可以从右侧检查开始,因为右侧病变的可能性是左侧的1.4倍[2]。
方法:患者坐位,头向检查侧转45°,快速变为仰卧悬头位,角度大约20°,出现扭转和垂直向上的眼震,潜伏期<10s,同时出现眩晕感持续<1min,坐起后出现反向眼震,重复测试眼震减轻。
如果一侧试验阴性应在另一侧重复试验,双侧试验完成之后才能下诊断。
对于管石症,Hall-pike 诱发体位无论是悬头还是平躺于检查床上,两个角度均能引出眼震。
但不能悬头太过,因为耳石会向着壶腹运动造成类似嵴顶结石的表现。
理论上后半规管耳石症的眼震是非共轭的,但是临床观察到的眼震多是共轭的。
单侧表现有时貌似双侧耳石症,主要是健侧耳试验时头转向角度>45°,患侧后半规管实际上也受到刺激,双侧耳石症多见外伤后。
2015年ICVD 版的耳石症诊断标准中提到前半规管管石症和后半规管嵴帽结石症。
后半规管嵴帽结石症在激发头位后常无潜伏期,眼震持续时程>1min,强度持续不衰减。
前半规管耳石症的检查也是Dix-Hallpike 检查,主要表现为垂直下跳眼震,伴有微弱扭转。
扭转成分有时方向不固定主要是朝向患耳。
单侧前半规管耳石症双侧Hallpike 均能引出眼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及手法复位
临床表现
短暂的眩晕
患者在头部移动至特定位置时 出现短暂的眩晕,通常持续数
秒至1分钟。
眼球震颤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眼球震颤, 表现为眼球的快速往返运动。
恶心和呕吐
眩晕发作时,患者可能出现恶 心和呕吐的症状。
平衡失调
患者可能感到站立不稳,容易 跌倒。
诊断标准
患者有头部移动至特 定位置时出现的短暂 眩晕症状。
04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 其他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 辅助治疗方式之一,主要用于缓解症 状和减轻眩晕发作的严重程度。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患者需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药物, 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抗胆碱能 药、止吐药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前 庭神经的兴奋性,减轻眩晕症状。
注意事项
复位过程中应保持患者头部和身体位置正确,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同时密 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复位。
手法复位的疗效与复发情况
疗效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显著,多数患者 经过一次或多次复位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复发情况
部分患者可能因耳石再次脱落或其他原因导致眩晕复发,但 多数复发症状较轻,仍可采用手法复位治疗。
避免独自外出
在眩晕发作期间,尽量避 免独自外出,以免发生意 外。
健康教育
提高认识
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良性阵发性位 置性眩晕的病因、预防措施和治
疗方法。
正确认识疾病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良性阵发性位置 性眩晕,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指导患者自我管理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和自我管理, 提高生活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谢谢观看!
罗恒丹 2018.11.24
很短的潜伏期
者很短的潜伏期
1分钟内
1分钟内
水平方向眼震 1分钟内
眼震方向
常见BPPV眼震方向(根据前庭-眼反射机制) 1.左后半规管耳石症: “顺钟向、上跳性”眼震。 2.右后半规管耳石症: “逆钟向,上跳性”眼震。 3.右水平半规管耳石症:快向向右的水平眼震。 4.左水平半规管耳石症:快向向左的水平眼震。 5.右上半规管耳石症:“逆钟向,下跳性”眼震。 6.左上半规管耳石症: “顺钟向,下跳性”眼震。
重复此5种头位直至不再引起眼震为止。
大部分患者一次复位即可,部分患者需多次复位。
一周后,如仍出现眩晕及眼震,则应每周进行一次 治疗
Barbecue复位手法(针对水 平半规管耳石症) 1.患者坐于治疗台上,在治 疗者帮助下迅速平卧,头向 健侧扭转90° 2.身体向健侧翻转180°,头 转90°,鼻尖朝下。 3.继续朝健侧方向转动,使 侧卧于患侧。 4.坐起。 Barbecue复位手法注意事项 上述四个步骤完成头部3个 90°翻滚为一个治疗循环
类型 发作位置
后半规管BPPV (Pc-HPPV) (最常见)
躺下或转身
常见BPPV分类
水平半规管BPPV (Hc-BPPV)
躺下或转身
相对水平半规管 疑似BPPV
BPPV
(Probable-BPPV)
(Hc-BPPV-cu)
躺下或转身
躺下或转身
症状
复发性位置性眩晕 复发性位置性眩晕 复发性位置性眩 复发性位置性眩晕
或者头晕
或者头晕
Hale Waihona Puke 晕或者头晕或者头晕
测试标准
DH试验或者侧卧 水平滚动试验 试验(Side-Lying)(roll-test)
何为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
何为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导读:眩晕就是感觉到自己在旋转或者自己周边的事物在旋转。
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是由于内耳出了问题导致的,它出问题会导致短暂性的眩晕发作。
……什么叫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BPPV)?眩晕就是感觉到自己在旋转或者自己周边的事物在旋转。
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是由于内耳出了问题导致的,它出问题会导致短暂性的眩晕发作。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在几周内会自行消退,但是它还会再次复发,它并不是身体严重的疾病。
什么导致了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呢?正常而言,在内耳的耵聍中很少有钙质的耳石,它会被重力作用转移到其他地方。
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就是因为为了防止这类耳石的易位形成的炎症或者感染而造成的。
这会传导给大脑一种错误信息从而影响你的平衡感。
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的症状有哪些呢?主要的症状就是你会感觉到眩晕或者倾斜而你本身并没有转或者倾斜。
在你以一定速度移动头部的时候会产生,如在床上翻转,迅速转动头部,迅速弯腰,头部的迅速归位等。
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经常持续1-2分钟,它可以使比较轻微的,也可以表现的非常严重让你感觉到胃部的不适,呕吐。
有时甚至发现自己很难站稳或行走,失去平衡感。
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又是如何诊断呢?和医生谈论一下发病的症状,那么医生就会对你做一次全面的物理检查,检查你的神经系统看是否是神经传导出问题向大脑传递了错误的信息。
医生会通过观察头部转动以及归位时眼球的运动来诊断你得了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这一试验叫做Dix-Hallpike试验。
当然也会有其他原因导致眩晕,所以还要做一些其它方面的检测。
那么该如何治疗呢?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会在几周后自行消失,超时大脑就会适应内耳传达的混淆信息。
但是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练习使得疾病消退的快一些。
针对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的一种练习是以一定的方式转移钙质的耳石不让其诱导产生眩晕。
另外一种练习是尽量训练大脑使其适应内耳传导的眩晕信号。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
目前BPPV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 药物治疗和前庭康复训练等。
研究方向
新型诊断方法
研究开发新型的BPPV诊断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 性和效率。
病因机制研究
深入探讨BPPV的病因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理 论支持。
优化治疗方案
研究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和优缺点,为患者提供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未来展望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缓解BPPV引起的 眩晕和恶心等症状,但并不能根 治疾病。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胆碱
能药物和镇静剂等。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 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药物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并不 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药物治疗。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平衡 功能,减少眩晕和晕厥的发生。 常用的康复训练包括平衡训练和
适应性训练等。
康复训练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 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康复训练的效果与患者的病情和 病程有关,需要长期坚持进行。
04 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 神压力,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控制耳部疾病
积极治疗中耳炎、梅尼埃病等耳部疾 病,避免病情加重导致BPPV的发生。
避免头部外伤
头部外伤可能导致BPPV的发生,应 尽量避免头部外伤,如发生头部外伤 应及时就医。
定期检查
对于有BPPV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 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护理方法
复位治疗
药物治疗
通过手法复位或仪器复位治疗,将脱落的 耳石复位到原来的位置,缓解眩晕症状。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如抗眩晕药、 镇静剂等,缓解症状。
03 治疗与康复
手法复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
病例症状:眩晕、恶心、呕吐、出汗等
诊断过程: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位置试验和前庭功能检查等
病例治疗方法和效果
注意事项:复位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操作
治疗方法:耳石复位法
治疗效果:大多数患者经过耳石复位法治疗后,眩晕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
预防措施:定期进行平衡功能训练,增强前庭功能
心理支持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增强心理韧性
保持积极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
与亲朋好友交流,分享感受和经验
06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例分析
病例选择和背景介绍
病例来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
病例年龄:覆盖不同年龄段的患者
病例性别:男女比例均衡
病例数量:根据研究目的和样本量确定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有助于预防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生。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减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作次数。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内耳血液循环,缓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症状。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与医生进行详细的讨论,制定合适的治疗和康复计划。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概述
03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药物治疗
04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非药物治疗
05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预防和康复
06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例分析
01
良性姿态性阵发性晕眩
良性姿態性陣發性暈眩
良性姿態性陣發性暈眩是一種常見的暈眩疾病,神經科門診常常可看見這樣的病患,病患因為這種良性的短暫暈眩常是四處求醫,病患常會抱怨一起床一陣暈眩或躺下去睡覺就會一陣暈眩,在床上一翻身也會暈眩,有時一抬頭看天花板也是一陣暈眩。
診斷上可藉Hallpike 姿態測驗: 把病患的姿勢改變誘發出暈眩及眼球震顫。
它的病因是一側內耳的後半規管內有不該有的耳石,在病患頭姿態突然改變時,耳石會刺激到後半規管內的平衡神經,暈眩和眼球震顫就因此發生,因為耳石是飄浮在半規管內的液體,所以姿態突然改變時暈眩的發生會有一時間延遲,因為平衡神經會因持續刺激而遲鈍,所以姿態改變多次時暈眩的強度會減少,因為常是一側的後半規管受影響,所以頭偏某一側會暈而偏另一側就不會。
此病的預後不錯,不治療的話也可能會好,一般會拖個數週,如果使用以下治療方法,可以加速復原,同時可以減少醫治過程的金錢。
Epley 氏方法: 一種把耳石復位的方法,必須由醫師執行。
Brandt-Daroff 運動: 一種可自己做的平衡神經運動。
Brandt-Daroff 運動
先警告病人可能會在任何姿勢時發生暈眩,圖片從最上開始,順時鐘方向執行,首先讓病人坐正且頭轉45度往左,快速放下頭部,讓耳後之髮接觸床面,再把頭轉成右側,再倒向左側,快速執行動作,每一個姿態維持至少30秒或更長直到暈眩消失,眼睛可閉起。
早晚各練習五次。
感謝台大醫院神經部楊智超醫師提供本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衡三联
视觉 前 庭
本体觉
7
眩晕的临床解剖与生理机制
眩晕的产生机制:
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因素使传导到中枢的前庭 觉、视觉和本体觉三者产生冲突,或双侧前庭 觉失平衡,导致中枢整合障碍,不能维持正常 的自身或外环境的空间位象,产生运动性错 觉,主观感受眩晕,客观表现为平衡障碍。
8
前庭感受器
9
前庭觉
半 规 管 囊 班 水平半规管 上半规管 后半规管 椭圆囊斑 球囊斑
内 淋 巴 液
壶腹 嵴毛 细胞 壶腹嵴
人 体 运 动
旋 转
角加 速度
前庭感受器 囊斑 耳 石 膜
10
直 线
直线 加速 度
囊斑 毛细 胞
The Receptor Apparatuses
11
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及其电位变化
12
囊斑——直线加(减)速
43
临床表现
许多病人诉说头昏、恶心、不稳,严重者对头 部各方向的运动敏感。 许多病人还变得极端焦虑
Bárány R. Diagnose von Krankheitserschernungen in Bereiche des Otolithenapparates. Acta Otolaryngol (Stockh) 1921;2:434-7.
30
Robert Bárány
(April 22, 1876 – April 8, 1936)
20º/ s
28
Flourens Law
各半规管仅诱发其平 面的眼震:即水平规 管诱发水平眼震、上 半规管诱发回旋眼震 而后半规管诱发垂直 眼震
Pierre Flourens 1794-1867
29
BPPV历史
该病于1897年和1921年分别由Adlerh和Barany首先描述 Bárány于1921年首先描述本症 The attacks only appeared when she lay on her right side. When she did this, there appeared a strong rotatory nystagmus to the right. The attack lasted about thirty seconds and was accompanied by violent vertigo and nausea. If, immediately after the cessation of these symptoms, the head was again turned to the right, no attack occurred, and in order to evoke a new attack in this way, the patient had to lie for some time on her back or on her left side.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 2007;78:710–715
40
BPPVD的年龄分布
年龄 0~9 10~19 20~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79 80~89 90~99 头晕人数 9 32 64 191 261 207 298 376 176 14 BPPV人数 0 1 2 34 43 46 78 89 58 7 BPPV(%) 0.0 3.1 3.1 17.8 16.5 22.2 26.2 23.7 33.1 50.0
最常见的眩晕
占眩晕症的20%,内耳眩晕的50% 年发病率:日本为11/10万、美国为64/10万
不致命但很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病症 明确而又被忽视的病症
经常被误诊:Ménière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 足、颈椎病 ……
不用药物可以治愈的病症
2
良性位置性眩晕
定义:以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性眩晕发作为主要表 现的内耳半规管疾病 机理:是由变性,脱落,浓聚的耳石在半规管内流 动或附着在壶腹嵴,伴随头位变化,刺激平衡感受 器引起症状。 诊断: Dix–Hallpike Test , Roll Test 治疗: Epley Maneuver, Semont Maneuver
右图表示兴奋性反应 (增加神经发放)伴随 离椭圆囊的壶腹帽移 置,同样的兴奋性反应 见于上(后)半规管伴 随离椭圆囊的壶腹帽移 置。而相反的反应(抑 制性)出现于外侧半规 22 管离椭圆囊的壶腹帽移
半规管的空间方位
注意:为何一侧的后 半规管与对侧的上半 规管在同一平面,双 侧的侧半规管处于同 一平面,与水平面成 30°
13
耳石器官功能 椭圆囊 球 囊 毛细胞 存在于 囊斑中
14
15
囊斑的适宜刺激是±直线加速度
1.椭圆囊囊班平面与地面平行,位砂膜在毛细 胞纤毛上方,适宜刺激为水平方向直线变 速运动,如汽车启动及急刹车时,对人体 平衡的调节。 2.球囊囊班平面与地面垂直,位砂膜在毛细胞 纤毛外侧,适宜刺激为垂直方向直线变速 运动,如电梯突然升降时,对人体平衡的 调节。
Depiction of canalithiasis of the posterior canal and cupulolithiasis of the lateral canal
35
36
37
半规管内的耳石
注意膜性管道 内单一白色的 聚集物团块 (箭头所指) (左图)。 膜性管道被探 察后2~3分钟 后团块碎裂成 微小颗粒(右 图)。
资料来源:Miami大学理疗科和Bascom Palmer 眼科医院眩晕与平衡中心 1994~1998 41
病因
多数情况下,BPPV孤立出现,称原发性或特发 性BPPV。该型占50~70%。 前庭器变性与血供障碍 继发性BPPV最常见的原因是头部外伤,占所有 病例的7~17%。 病毒性神经迷路炎或称前庭神经元炎占BPPV的 15%。 头部及耳科手术 Ménière病也与BPPV明显相关 最近有学者认为偏头痛与BPPV密切相关
32
发病机制
位于囊斑耳石膜上的耳石由于变性、外伤 等原因而脱落,浓聚在半规管内,游离或 附着在壶腹嵴,伴随头位变化,刺激平衡 感受器引起症状。
33
Otoliths ear stones/bones
Fig. 49.19
34
Copyright © 2002 Pearson Education, Inc., publishing as Benjamin Cummings
38
.取自后半规管开窗术术中录象 的连续计算机重建图象
流行病学
BPPV是前庭系统最常见的病症, 据Mizukoshi 和 colleagues统计在日本年发病率为十万分之 10.7~17.3, 然而,这似乎被低估,因为大部分BPPV病例于数月内自发缓解。 许多研究提示女性发病率较高,但年轻病例和创伤后BPPV发病率 两性相同。 起病年龄最常见于50~80岁。中年以上发病危险增加,一项居于 中老年人有关不平衡感的调查发现,9%的有未被认识的BPPV。 BPPV最常累及单一半规管,通常为后半规管,但可同时累及同侧 内耳的后半规管和外侧半规管。手法复位后,后半规管BPPV可转 变为外侧半规管BPPV。头部外伤是双侧后半规管BPPV的最常见 原因。
5
眩晕的临床解剖与生理机制
平衡三联:平衡功能的三个重要环节。人 体在空间的平衡由视觉、本体感受器及前 庭分析器的相互配合维持,而前庭系统起 主导作用。虽然视觉和本体感觉参与维持 正常的空间位象,当视觉和本体感受器的 功能不良,病人就可以失去平衡,但是它 们的病变很少主诉眩晕。前庭病变是引起 病理性眩晕的主要病因。
福建省卫生厅面向基层推广项目
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蔡若蔚
1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18
半规管-角加速度
19
半规管——角加速度
感受装 置为: 壶腹嵴
头右转 左 半 规 管
停
20
前庭反射和眼震颤
Vestibular reflex and nystagmus
21
左侧后半规管生理示意图
“离壶腹的”表示运动离开壶 腹,而“向壶腹的”表示运动 向壶腹 在上半规管和后半规管,离 椭圆囊的壶腹帽偏离是刺激 性的,向椭圆囊的壶腹帽偏 离是抑制性的。而侧半规管 相反。
42
临床表现
由某一头位或运动诱发突发的水平或垂 直或两者兼有的严重眩晕
常见的运动包括在床上翻身,引颈抬头或朝 前低头 通常可根据诱发发作的运动方向判定受累耳 典型的眩晕持续不超过30秒
然而,部分病人过度评价发作期达数分钟。造 成这差异的原因包括对严重伴随恶心的眩晕的 恐惧、随发作后的平衡不稳
眩晕发作断续出现
26
Otoconia – Rocks in our Head
27
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表明眼球快速节律性摆动 半规管的刺激通常引起冲动性眼球震 颤,其特征是慢相(向一方向缓慢运 动)随后快相(快速返回至原来的位 置) 眼球震颤以快相方向命名 眼球震颤可以是水平性、垂直性、斜 向、旋转性或它们的结合。 向地性的眼球震颤表明眼球震颤朝向 地方向,而背地的眼球震颤表明眼球 震颤朝离地方向
16
当水平面直线加减速运动时,因耳石膜的惯性便与纤毛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 从而使一部分毛细胞兴奋,一部分则抑制。
椭圆囊囊斑的适宜刺激是头部水平方向的直线加减速运动
17
乘电梯时的功能反应过程
当垂直直线加减速运动时,因耳石膜的惯性便与纤毛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 从而使一部分毛细胞兴奋,一部分则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