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遣兴)赏析

合集下载

西江月·遣兴(辛弃疾)赏析-全诗-原文翻译

西江月·遣兴(辛弃疾)赏析-全诗-原文翻译

西江月·遣兴(辛弃疾)赏析|全诗|原文翻译《西江月遣兴》是辛弃疾一首有名的小词,选自《稼轩长短句》。

词人借醉酒而大发牢骚,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和自身处境的不满。

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和愤慨,呈现出词人的耿介、旷达的性格。

原文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1。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注释1、近来二句:语本《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以手句:套用《龚胜传》:胜以手推(夏侯)常曰:去!酒醉之时我暂且贪图欢笑,哪有工夫再去发愁受苦?我近来才感觉到那些古人的书,如果都信了它们,就完全没有用处。

昨晚我在松树边醉倒,笑问松树:我醉得怎么样呀?我怀疑松树走过来要将我搀扶,赶快用手推它说:去你的吧!创作背辛弃疾二十二岁时,就在沦陷区的北方举起抗金义旗,为义军首领耿京掌书记,并劝耿京南向联络宋廷。

后耿京为叛徒张安国所杀,辛弃疾率五十骑,将张安国劫出金营,解送南宋的建康斩首。

这时的辛弃疾,豪气干云。

但入南宋后,由于南宋小朝廷对外屈辱求和,主张抗金的辛弃疾不是沉沦下僚,就是被派往远离前线的后方去任职,不能发挥他抗金的志向与才能,最后还被废退家居,过着闲居生活达十八年之久。

《西江月遣兴》这首词,大概就是在他废退闲居时的作品。

词的上片词人说忙在喝酒贪欢笑。

可是用了一个且字,就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这欢笑比痛哭还要悲哀:词人是无法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忧愁,姑且想借酒醉后的笑闹来忘却忧愁。

这样,把词人内心的极度忧愁深刻地反映了出来,比用高水长来形容愁显得更深切,更形象,更可信。

接着两句进一步抒写愤激的情绪。

孟子曾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说的是书上的话不能完全相信。

而词人却说,最近领悟到古人书中的话都是不可信的,如果相信了它,自己便是全错了。

表面上好像是否定一切古书。

其实这只是词人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而故意说的偏激话,是针对南宋朝廷中颠倒是非的状况而说的。

《西江月遣兴》(辛弃疾)高考诗词赏析-.doc

《西江月遣兴》(辛弃疾)高考诗词赏析-.doc

《西江月遣兴》(辛弃疾)高考诗词赏析-.doc《西江月遣兴》(辛弃疾)高考诗词赏析-现代文阅读及答案-西江月遣兴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问题:“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表面是说相信古书没有一点好处,实则指古书上尽管有许多“至理名言”,现实却行不通,现实不能令人满意。

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愤激不满之情。

对于诗歌鉴赏题的解答,前提是读懂诗歌。

而诗歌的解读,尽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方式,但我以为可以大致遵循下面的程序:一、解读诗题;二、解读诗句,疏通诗歌脉络;三、解读诗歌主旨;四、解读表现手法。

一、解读诗题。

词题为“遣兴”。

何谓“遣兴”?遣,即排遣,抒发;兴,即兴致,情趣。

由此可见,“遣兴”就是抒发兴致,表达高兴的心情。

二、解读诗句,疏通诗歌脉络。

上片共四句。

前两句是说:喝醉后我暂且尽情欢笑,要发愁哪里有那工夫?三四句接着说:最近才发现古人的书,确实地、明显地全都没有对的地方。

意思是说,古人在酒与心情关系上的所谓“借酒消愁愁更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之类的普遍看法完全是错误的,我辛弃疾的切身感受根本不是那样。

恰恰相反,我是高兴,根本没有工夫发愁。

下片也是四句。

总体上是写作者的醉态,通过诗人的醉态来充分表现“遣兴”的题旨。

具体意思是,昨天晚上我醉倒在一棵松树边,问那松树自己醉得怎么样。

我见它似乎要来搀扶我,于是。

辛弃疾《西江月》全词翻译赏析

辛弃疾《西江月》全词翻译赏析

辛弃疾《西江月》全词翻译赏析辛弃疾《西江月》全词翻译赏析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译文] 昨天夜里我醉倒在松树之下,居然醉眼惺忪地问松树说:“我醉得怎样了啊?”[出自] 南宋辛弃疾《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注释: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尽信书,不如无书。

”这句话出自《孟子》。

《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尚书·武成》一篇的纪事不可尽信。

辛词中“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两句,含意极其曲折。

他不是菲薄古书,而是对当时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词。

译文1:喝醉了酒后恣意欢笑,我哪里有那闲工夫发愁呢。

最近才明白古书上的话,的的确确是没有半点可信的!昨儿晚上我在松边喝醉了,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人,就问他:“我醉得怎么样啊?” 恍惚中看见松树活动起来,疑是要来扶我,于是我用手不耐烦的推推松树说:“走开走开!”。

译文2:喝醉酒的时候,自己只管笑啊,闹啊,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发愁?近来我终于觉得古人写在书中的一些话,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昨天夜里我醉倒在松树之下,居然醉眼惺忪地问松树说:“我醉得怎样了啊?”朦胧中看见松枝摇动,只当是松树要来扶我,便用手推松树说:“去!”。

赏析:欣赏这首词,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品读辛弃疾的词,可从词中品出更有韵味的戏剧来,虽然在写词中,恰如其分地引入戏剧性场景并非辛弃疾发明,但是在他手上得到了发扬光大,在他的词中,这种情况十分常见。

这是值得肯定的。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通篇“醉”字出现了三次。

难道词人真成了沉湎醉乡的“高阳酒徒”么?否。

盖因其力主抗金而不为南宋统治者所用,只好借酒消愁,免得老是犯愁。

说没工夫发愁,是反话,骨子里是说愁太多了,要愁也愁不完。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才叙饮酒,又说读书,并非醉后说话无条理。

这两句是“醉话”。

高中语文 2.6《辛弃疾词两首》辛弃疾《西江月 遣兴》赏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2.6《辛弃疾词两首》辛弃疾《西江月 遣兴》赏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赏析西江月•遣兴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词作鉴赏欣赏这首词,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品读辛弃疾的词,可从词中品出更有韵味的戏剧来,虽然在写词中,恰如其分地引入戏剧性场景并非辛弃疾发明,但是在他手上得到了发扬光大,在他的词中,这种情况十分常见。

这是值得肯定的。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通篇“醉”字出现了三次。

难道词人真成了沉湎醉乡的“高阳酒徒”么?否。

盖因其力主抗金而不为南宋统治者所用,只好借酒消愁,免得老是犯愁。

说没工夫发愁,是反话,骨子里是说愁太多了,要愁也愁不完。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才叙饮酒,又说读书,并非醉后说话无条理。

这两句是“醉话”。

“醉话”不等于胡言乱语。

它是词人的愤激之言。

《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本意是说古书上的话难免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未可全信。

辛弃疾翻用此语,话中含有另一层意思:古书上尽管有许多“至理名言”,现在却行不通,因此信它不如不信。

以上种种,如直说出来,则不过慨叹“世道日非”而已。

但词人曲笔达意,正话反说,便有咀嚼不尽之味。

下片写出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

词人“昨夜松边醉倒”,居然跟松树说起话来。

他问松树:“我醉得怎样了?”看见松枝摇动,只当是松树要扶他起来,便用手推开松树,并厉声喝道:“去!”醉憨神态,活灵活现。

词人性格之倔强,亦表露无遗。

在当时的现实生活里,醉昏了头的不是词人,而是南宋小朝廷中那些纸醉金迷的昏君佞臣。

哪怕词人真醉倒了,也仍然挣扎着自己站起来,相比之下,小朝廷的那些软骨头们是多么的渺小和卑劣。

辛弃疾的这首小词,粗看,正如标题所示,是一时即兴之作。

但如果再往里仔细一看,那么会发现作者是在借诙谐幽默之笔达发泄内心的不平。

如再深入研究,我们还可洞察到作者是由于社会现实的黑暗而忧心忡忡,满腹牢骚和委屈,不便明说而又不能不说,所以,只好借用这种方式,来畅快淋漓地渲泄他的真情实感。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原文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原文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原文译文及赏析由于南宋小朝廷对外屈辱求和,主张抗金的辛弃疾不能发挥他抗金的志向与才能,最后还被废退家居,《西江月·遣兴》这首词,大概就是在他废退闲居时的作品。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这首西江月·遣兴的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西江月·遣兴》原文宋代: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

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

以手推松曰去。

《西江月·遣兴》译文及注释译文喝醉了酒后恣意欢笑,我哪里有那闲工夫发愁呢。

最近才明白古书上的话,的的确确是没有半点可信的!昨儿晚上我在松边喝醉了,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人,就问他:“我醉得怎么样啊?”恍惚中看见松树活动起来,疑是要来扶我,于是我用手不耐烦的推推松树说:“走开走开!”。

注释用《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意。

《汉书·龚胜传》“胜以手推常(夏侯常)曰‘去’。

“见黄季刚师《读汉书后汉书札记》说辛词此句。

《西江月·遣兴》赏析词的上片词人说忙在喝酒贪欢笑。

可是用了一个“且”字,就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这“欢笑”比“痛哭”还要悲哀:词人是无法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忧愁,姑且想借酒醉后的笑闹来忘却忧愁。

这样,把词人内心的极度忧愁深刻地反映了出来,比用山高水长来形容愁显得更深切,更形象,更可信。

接着两句进一步抒写愤激的情绪。

孟子曾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说的是书上的话不能完全相信。

而词人却说,最近领悟到古人书中的话都是不可信的,如果相信了它,自己便是全错了。

表面上好像是否定一切古书。

其实这只是词人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而故意说的偏激话,是针对南宋朝廷中颠倒是非的状况而说的。

辛弃疾主张抗战,反对投降,要求统一祖国,反对分裂,这些本来都是古书中说的正义事业和至理名言,可是被南宋朝廷中的当权派说得全无是处,这恰恰说明古书上的道理现在都行不通了。

西江月·遣兴

西江月·遣兴

文本赏析: 词的上片词人说忙在喝酒贪欢笑。可是用了一个 “且”字,就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这“欢笑”比“痛哭” 还要悲哀:词人是无法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忧愁,尚且想 借酒醉后的笑闹来忘却忧愁。这样,把词人内心的极度 忧愁深刻地反映了出来,比用山高水长来形容愁显得更 深切、形象、可信。
近醉 来里 始且 觉贪 古欢 人笑 书, ,要 信愁 著那 全得 无工 是夫 处。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 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 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 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 推松曰“去!”
译文: 酒醉之时我暂且贪图欢笑,哪有工 夫再去发愁受苦?我近来才觉得到那些 古人的书,假如都信了它们,就完全没 有用处。 昨晚我在松树边醉倒,笑问松树: “我醉得怎么样呀?”我怀疑松树走来 要将我搀扶,急忙用手推它说:“去你 的吧!”
辛弃疾的这首小词,粗看,正如标题所示, 是一时即兴之作,不同于他以往的作品。 但假如再往里仔细一想,那么会发现作 者是在借诙谐幽默之笔来发泄内心的不平。
如再深入研究,我们还可 洞察到作者是由于社会现实 的黑暗而忧心忡忡,满腹牢 骚和委屈,不便明说而又不 能不说,所以,只好借用这 种方式,来畅快淋漓地渲泄 他的真情实感。
近醉 来里 始且 觉贪 古欢 人笑 书, ,要 信愁 著那 全得 无工 是夫 处。

辛弃疾主张抗战,反对 投降,要求统一祖国,反对 分裂,这些本来都是书中说 的正义事业和至理名言,可 是被南宋朝廷中的当权派说 得全无是处,这恰恰说明书 上的道理现在都行不通了。 词人借醉后狂言,很清醒地 从反面指出了南宋统治者完 全违背了圣贤的教训。
此词 语言明白如话,文 字生动活泼,表现手法新 颖奇崛,体现了作者晚年 清丽淡雅的词风。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西江月·遣兴》意思-赏析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西江月·遣兴》意思-赏析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西江月·遣兴》意思|赏析喝醉了酒后恣意欢笑,我哪里有那闲工夫发愁呢。

最近才明白古书上的话,的的确确是没有半点可信的!昨儿晚上我在松边喝醉了,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人,就问他:我醉得怎么样啊?恍惚中看见松树活动起来,疑是要来扶我,于是我用手不耐烦的推推松树说:走开走开!。

作者:佚名这首词题目是遣兴。

从词的字面看,好像是抒写悠闲的心情。

但骨子里却透露出他那不满现实的思想感情和倔强的生活态度。

这首词上片前两句写饮酒,后两句写读书。

酒可消愁,他生动地说是要愁那得工夫。

书可识理,他说对于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这是什么意思呢?尽信书,不如无书。

这句话出自《孟子》。

《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尚书武成》一篇的纪事不可尽信。

辛词中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两句,含意极其曲折。

他不是菲薄古书,而是对当时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词。

辛弃疾二十三岁自山东沦陷区起义南来,一贯坚持恢复中原的正确主张。

南宋统治集团不能任用辛弃疾,迫使他长期在上饶乡间过着退隐的生活。

壮志难酬,这是他生平最痛心的一件事。

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心境中写成的,它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大事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就是曲折地说明了作者的感慨。

古人书中有一些至理名言。

比如《尚书》说:任贤勿贰。

对比南宋统治集团的所作所为,那距离是有多远呵!由于辛弃疾洞察当时社会现实的不合理,所以发为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的浩叹。

这两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不要相信古书中的一些话,现在是不可能实行的。

这首词下片更具体写醉酒的神态。

松边醉倒,这不是微醺,而是大醉。

他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人,问他:我醉得怎样?他恍惚还觉得松树活动起来,要来扶他,他推手拒绝了。

这四句不仅写出惟妙惟肖的醉态,也写出了作者倔强的性格。

仅仅二十五个字,构成了剧本的片段:这里有对话,有动作,有神情,又有性格的刻划。

小令词写出这样丰富的内容,是从来少见的。

宋词《西江月.遣兴》赏析

宋词《西江月.遣兴》赏析

宋词《西江月.遣兴》赏析西江月遣兴【宋】作者:【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欣赏这首词,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品读辛弃疾的词,可从词中品出更有韵味的戏剧来,虽然在写词中,恰如其分地引入戏剧性场景并非辛弃疾发明,但是在他手上得到了发扬光大,在他的词中,这种情况十分常见。

这是值得肯定的。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通篇“醉”字出现了三次。

难道词人真成了沉湎醉乡的“高阳酒徒”么?否。

盖因其力主抗金而不为南宋统治者所用,只好借酒消愁,免得老是犯愁。

说没工夫发愁,是反话,骨子里是说愁太多了,要愁也愁不完。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才叙饮酒,又说读书,并非醉后说话无条理。

这两句是“醉话”。

“醉话”不等于胡言乱语。

它是词人的愤激之言。

《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本意是说古书上的话难免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未可全信。

辛弃疾翻用此语,话中含有另一层意思:古书上尽管有许多“至理名言”,现在却行不通,因此信它不如不信。

以上种种,如直说出来,则不过慨叹“世道日非”而已。

但词人曲笔达意,正话反说,便有咀嚼不尽之味。

下片写出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

词人“昨夜松边醉倒”,居然跟松树说起话来。

他问松树:“我醉得怎样了?”看见松枝摇动,只当是松树要扶他起来,便用手推开松树,并厉声喝道:“去!”醉憨神态,活灵活现。

词人性格之倔强,亦表露无遗。

在当时的现实生活里,醉昏了头的不是词人,而是南宋小朝廷中那些纸醉金迷的昏君佞臣。

哪怕词人真醉倒了,也仍然挣扎着自己站起来,相比之下,小朝廷的那些软骨头们是多么的渺小和卑劣。

辛弃疾的这首小词,粗看,正如标题所示,是一时即兴之作。

但如果再往里仔细一看,那么会发现作者是在借诙谐幽默之笔达发泄内心的不平。

如再深入研究,我们还可洞察到作者是由于社会现实的黑暗而忧心忡忡,满腹牢骚和委屈,不便明说而又不能不说,所以,只好借用这种方式,来畅快淋漓地渲泄他的真情实感。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赏析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赏析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赏析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鉴赏】:欣赏这首词,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品读辛弃疾的词,可从词中品出更有韵味的戏剧来,虽然在写词中,恰如其分地引入戏剧性场景并非辛弃疾发明,但是在他手上得到了发扬光大,在他的词中,这种情况十分常见。

这是值得肯定的。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通篇“醉”字出现了三次。

难道词人真成了沉湎醉乡的“高阳酒徒”么?否。

盖因其力主抗金而不为南宋统治者所用,只好借酒消愁,免得老是犯愁。

说没工夫发愁,是反话,骨子里是说愁太多了,要愁也愁不完。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才叙饮酒,又说读书,并非醉后说话无条理。

这两句是“醉话”。

“醉话”不等于胡言乱语。

它是词人的愤激之言。

《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本意是说古书上的话难免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未可全信。

辛弃疾翻用此语,话中含有另一层意思:古书上尽管有许多“至理名言”,现在却行不通,因此信它不如不信。

以上种种,如直说出来,则不过慨叹“世道日非”而已。

但词人曲笔达意,正话反说,便有咀嚼不尽之味。

下片写出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

词人“昨夜松边醉倒”,居然跟松树说起话来。

他问松树:“我醉得怎样了?”看见松枝摇动,只当是松树要扶他起来,便用手推开松树,并厉声喝道:“去!”醉憨神态,活灵活现。

词人性格之倔强,亦表露无遗。

在当时的现实生活里,醉昏了头的不是词人,而是南宋小朝廷中那些纸醉金迷的昏君佞臣。

哪怕词人真醉倒了,也仍然挣扎着自己站起来,相比之下,小朝廷的那些软骨头们是多么的渺小和卑劣。

辛弃疾的这首小词,粗看,正如标题所示,是一时即兴之作。

但如果再往里仔细一看,那么会发现作者是在借诙谐幽默之笔达发泄内心的不平。

如再深入研究,我们还可洞察到作者是由于社会现实的黑暗而忧心忡忡,满腹牢骚和委屈,不便明说而又不能不说,所以,只好借用这种方式,来畅快淋漓地渲泄他的真情实感。

宋辛弃疾西江月遣兴赏析

宋辛弃疾西江月遣兴赏析

宋辛弃疾西江月遣兴赏析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

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

以手推松曰去。

注释:用《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意。

《汉书-龚胜传》“胜以手推常(夏侯常)曰‘去’。

“见黄季刚师《读汉书后汉书札记》说辛词此句。

翻译:喝醉了酒后恣意欢笑,我哪里有那闲工夫发愁呢。

最近才明白古书上的话,的的确确是没有半点可信的!昨儿晚上我在松边喝醉了,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人,就问他:“我醉得怎么样啊?”。

恍惚中看见松树活动起来,疑是要来扶我,于是我用手不耐烦的推推松树说:“走开走开!”。

赏析:欣赏这首词,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品读辛弃疾的词,可从词中品出更有韵味的戏剧来,虽然在写词中,恰如其分地引入戏剧性场景并非辛弃疾发明,但是在他手上得到了发扬光大,在他的词中,这种情况十分常见。

这是值得肯定的。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通篇“醉”字出现了三次。

难道词人真成了沉湎醉乡的“高阳酒徒”么?否。

盖因其力主抗金而不为南宋统治者所用,只好借酒消愁,免得老是犯愁。

说没工夫发愁,是反话,骨子里是说愁太多了,要愁也愁不完。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才叙饮酒,又说读书,并非醉后说话无条理。

这两句是“醉话”。

“醉话”不等于胡言乱语。

它是词人的愤激之言。

《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本意是说古书上的话难免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未可全信。

辛弃疾翻用此语,话中含有另一层意思:古书上尽管有许多“至理名言”,现在却行不通,因此信它不如不信。

以上种种,如直说出来,则不过慨叹“世道日非”而已。

但词人曲笔达意,正话反说,便有咀嚼不尽之味。

下片写出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

词人“昨夜松边醉倒”,居然跟松树说起话来。

他问松树:“我醉得怎样了?”看见松枝摇动,只当是松树要扶他起来,便用手推开松树,并厉声喝道:“去!”醉憨神态,活灵活现。

词人性格之倔强,亦表露无遗。

在当时的现实生活里,醉昏了头的不是词人,而是南宋小朝廷中那些纸醉金迷的昏君佞臣。

辛弃疾的诗词《西江月·遣兴》赏析

辛弃疾的诗词《西江月·遣兴》赏析

辛弃疾的诗词《西江月·遣兴》赏析《西江月·遣兴》宋·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赏析】这首词描写词人酒醉之后的各种奇想,流露出其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下阕“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描写了词人醉酒后的怪异行为。

词人晚上在松树边醉倒了,便把旁边的松树认作成了一个人,和松树说起话来,可见醉得不轻。

词人向松树问道:“我醉何如?”好一个“我醉何如”,把词人酒醉之后洋洋得意的形态刻画得得淋漓尽致。

词人犹如在对松树说:“松兄,我是不是醉得很有风度?是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俨然把松树作为知己,向其倾吐内心的烦恼。

词人以松树为友,可见知音稀少。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词人醉后头晕目眩,看周围景物摇摇晃晃,以为是松树在晃动,像是要来搀扶自己。

词人便将松树使劲一推,说道:“去去!我哪需要你来扶我!”这一连串的醉态的描写,惟妙惟肖,十分精彩,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其实所有的这些不拘形迹的醉态,都流露出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彷徨,反映了词人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以及消极备战态度的愤懑和不满。

扩展阅读:辛弃疾的词成就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与辛弃疾以词唱和的陈亮、刘过等,或稍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都与他的创作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

后世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不少作家从辛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辛弃疾作为南宋朝臣而写的《议练民兵守淮疏》,表达了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对战争形势的精辟入里的深刻分析和鲜明而又具体的对策。

辛弃疾就是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从不同方面来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忧国忧民“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壮志豪情和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所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南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砺气节,切磋学问。

《西江月·遣兴》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

《西江月·遣兴》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

《西江月·遣兴》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这首词题目是“遣兴”。

从词的字面看,好像是抒写悠闲的心情。

但骨子里却透露出他那不满现实的思想感情和倔强的生活态度。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西江月·遣兴》的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西江月·遣兴》原文宋代: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

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

以手推松曰去。

《西江月·遣兴》习题(1)全篇围绕哪一个字组织内容?请简要分析。

(4分)(2)“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两句词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1)醉。

(1分)上片写“醉”的原因:借酒浇因现实而带来的愁。

下片描写醉态,表现醉性、醉情。

“松边醉倒”“问松”“疑松来扶”“推松曰去”,通过人物的语言、心理和动作描写,表现出词人可掬的醉后情形和倔强性格。

(3分)——答出醉因、醉态、醉性三层意思,稍有分析,就是满分。

(2)表面是说相信古书没有一点好处,实则指古书上尽管有许多“至理名言”,现在却行不通,现实不能让人满意。

(2分)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愤激不满之情。

(2分))《西江月·遣兴》赏析这首词题目是“遣兴”。

从词的字面看,好像是抒写悠闲的心情。

但骨子里却透露出他那不满现实的思想感情和倔强的生活态度。

这首词上片前两句写饮酒,后两句写读书。

酒可消愁,他生动地说是“要愁那得工夫”。

书可识理,他说对于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这是什么意思呢?“尽信书,不如无书。

”这句话出自《孟子》。

《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尚书·武成》一篇的纪事不可尽信。

辛词中“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两句,含意极其曲折。

他不是菲薄古书,而是对当时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词。

辛弃疾二十三岁自山东沦陷区起义南来,一贯坚持恢复中原的正确主张。

南宋统治集团不能任用辛弃疾,迫使他长期在上饶乡间过着退隐的生活。

壮志难酬,这是他生平最痛心的一件事。

《西江月·遣兴》阅读鉴赏

《西江月·遣兴》阅读鉴赏

辛弃疾二十二岁时,就在沦陷区的北方举起抗金义旗,为义军首领耿京掌书记,并劝耿京南向联络宋廷。

后耿京为叛徒张安国所杀,辛弃疾率五十骑,将张安国劫出金营,解送南宋的建康斩首。

这时的辛弃疾,豪气干云。

但入南宋后,由于南宋小朝廷对外屈辱求和,主张抗金的辛弃疾不是沉沦下僚,就是被派往远离前线的后方去任职,不能发挥他抗金的志向与才能,最后还被废退家居,过着闲居生活达十八年之久。

《西江月·遣兴》这首词,大概就是在他废退闲居时的作品。

西江月·遣兴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词意喝醉酒我暂且尽情欢笑,哪有工夫整日发愁?近来我才觉得古人的书本,的的确确是没有半点可信的!昨夜我醉倒在松树旁,问松我醉到什么程度?我疑心松枝摆动是要来搀扶于我,连忙用手一推说:“去!”(1)首句“醉里且贪欢笑”中的“欢笑”前加一“且”字,分析其好处。

答:“旦”有“暂且”之意,暂且欢笑,实则流露出“欢笑”背后的愁苦。

(2)全词三见“醉”字,这“醉”中隐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答:显然是借酒浇愁,醉中隐含着太多的悲愤、辛酸和无奈。

鉴赏这首词作于辛弃疾被罢官后闲居之时。

词人借醉酒而大发牢骚,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和自身处境的不满。

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伤感和愤慨,呈现出词人的耿介、旷达的性格。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词的开篇两句借着酒劲告诉大家“我最近才没空发愁”,每天喝酒吃肉,快乐生活,不会去想那些劳心费神的忧愁之事。

但是第三、四句就暴露了他真实生活,那些烦心事,他真的能忘掉嘛?答案是不可能的。

因为他此时此刻正在发愁,正在抱怨“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就是最近读了好多古人的书,感觉全都白读了,写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对抗金收复失地简直没有半点可用之处,这样的日子纯属浪费时间。

这里酒后吐真言,可以看出他抱怨读书浪费时间的同时,也带有在抱怨南宋朝廷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意思。

西江月遣兴原文及赏析

西江月遣兴原文及赏析

西江月遣兴原文及赏析西江月遣兴原文及赏析原文: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译文喝醉酒我暂且尽情欢笑,哪有工夫整日发愁?近来我才觉得古人的书本,信了它们一点用也没有。

昨晚我在松树旁醉倒,问松“我醉到什么程度?”我疑心松枝摆动要把我扶救,连忙用手一推说:“去!”注释西江月: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

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

双调五十字,平仄两协,上下片字句作法相同。

遣兴:遣发意兴,抒写意兴。

那:同“哪”。

我醉何如:我醉成什么样子。

赏析:这首词题目是“遣兴”。

从词的字面看,好像是抒写悠闲的心情。

但骨子里却透露出他那不满现实的思想感情和倔强的生活态度。

这首词上片前两句写饮酒,后两句写读书。

酒可消愁,他生动地说是“要愁那得工夫”。

书可识理,他说对于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这是什么意思呢?“尽信书,不如无书。

”这句话出自《孟子》。

《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尚书·武成》一篇的纪事不可尽信。

辛词中“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两句,含意极其曲折。

他不是菲薄古书,而是对当时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词。

辛弃疾二十三岁自山东沦陷区起义南来,一贯坚持恢复中原的正确主张。

南宋统治集团不能任用辛弃疾,迫使他长期在上饶乡间过着退隐的生活。

壮志难酬,这是他生平最痛心的一件事。

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心境中写成的,它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大事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就是曲折地说明了作者的感慨。

古人书中有一些至理名言。

比如《尚书》说:“任贤勿贰。

”对比南宋统治集团的所作所为,那距离是有多远呵!由于辛弃疾洞察当时社会现实的不合理,所以发为“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的浩叹。

这两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不要相信古书中的一些话,现在是不可能实行的。

这首词下片更具体写醉酒的神态。

“松边醉倒”,这不是微醺,而是大醉。

西江月.遣兴翻译、解析

西江月.遣兴翻译、解析

西江月遣兴宋代: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译文喝醉酒我暂且尽情欢笑,哪有工夫整日发愁?近来我才觉得古人的书本,的的确确是没有半点可信的!昨夜我醉倒在松树旁,问松我醉到什么程度?我疑心松枝摆动是要来搀扶于我,连忙用手一推说:“去!”注释西江月: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

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

双调五十字,平仄两协,上下片字句作法相同。

遣兴:遣发意兴,抒写意兴。

那:同“哪”。

我醉何如:我醉成什么样子。

创作背景这首词应当作于庆元年间(1195年—1201年2月5日)辛弃疾闲居瓢泉期间。

此时南宋朝廷不思恢复,一味地贪图享乐。

词人忧心如焚,又不能名言,于是创作此词以抒发心中愤懑之情。

赏析欣赏这首词,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品读辛弃疾的词,可从词中品出更有韵味的戏剧来,虽然在写词中,恰如其分地引入戏剧性场景并非辛弃疾发明,但是在他手上得到了发扬光大,在他的词中,这种情况十分常见。

这是值得肯定的。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通篇“醉”字出现了三次。

难道词人真成了沉湎醉乡的“高阳酒徒”么?否。

盖因其力主抗金而不为南宋统治者所用,只好借酒消愁,免得老是犯愁。

说没工夫发愁,是反话,骨子里是说愁太多了,要愁也愁不完。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才叙饮酒,又说读书,并非醉后说话无条理。

这两句是“醉话”。

“醉话”不等于胡言乱语。

它是词人的愤激之言。

《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本意是说古书上的话难免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未可全信。

辛弃疾翻用此语,话中含有另一层意思:古书上尽管有许多“至理名言”,现在却行不通,因此信它不如不信。

以上种种,如直说出来,则不过慨叹“世道日非”而已。

但词人曲笔达意,正话反说,便有咀嚼不尽之味。

下片写出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

词人“昨夜松边醉倒”,居然跟松树说起话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首词下片更具体写醉酒的神态。“松边醉倒”,这不是微醺,而是大醉。他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人,问他:“我醉得怎样?”他恍惚还觉得松树活动起来,要来扶他,他推手拒绝了。这四句不仅写出惟妙惟肖的醉态,也写出了作者倔强的性格。仅仅二十五个字,构成了剧本的片段:这里有对话,有动作,有神情,又有性格的刻划。小令词写出这样丰富的内容,是从来少见的。
“以手推松曰去”,这是散文的句法。《孟子》中有“‘燕可伐欤?’曰:‘可’”的句
子;《汉书·二疏传》有疏广“以手推常曰:‘去’!”的句子。用散文句法入词,用经史典故入词,这都是辛弃疾豪放词风格的特色之一。从前持不同意见的人,认为以散文句法入词是“生硬”,认为用经史曲故是“掉书袋”。他们认为:词应该用婉约的笔调、习见的词汇、易懂的语言,而忘粗豪、忌用典故、忌用经史词汇,这是有其理由的。因为词在晚唐、北宋,是为配合歌曲而作的。当时唱歌的多是女性,所以歌词要婉约,配合歌女的声口;唱来要使人人容易听懂,所以忌用典故和经史词汇。但是到辛弃疾生活的南宋时代,词已有了明显的发展,它的内容丰富复杂了,它的风格提高了,词不再专为应歌而作了。尤其是象辛弃疾那样的大作家,他的创造精神更不是一切陈规惯例所能束缚。这由于他的政治抱负、身世遭遇,不同于一般词人。若用陈规惯例和一般词人的风格来衡量这位大作家的作品,那是不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⑴。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⑵。
注释
⑴用《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意。
赏析
这首词题目是“遣兴”。从词的字面看,好像是抒写悠闲的心情。但骨子里却透露出他那不满现实的思想感情和倔强的生活态度。
这首词上片前两句写饮酒,后两句写读书。酒可消愁,他生动地说是“要愁那得工夫”。书可识理,他说对于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这是什么意思呢?“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出自《孟子》。《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尚书·武成》一篇的纪事不可尽信。辛词中“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两句,含意极其曲折。他不是菲薄古书,而是对当时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词。辛弃疾二十三岁自山东沦陷区起义南来,一贯坚持恢复中原的正确主张。南宋统治集团不能任用辛弃疾,迫使他长期在上饶乡间过着退隐的生活。壮志难酬,这是他生平最痛心的一件事。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心境中写成的,它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大事和个人遭遇的感慨。“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就是曲折地说明了作者的感慨。古人书中有一些至理名言。比如《尚书》说:“任贤勿贰。”对比南宋统治集团的所作所为,那距离是有多远呵!由于辛弃疾洞察当时社会现实的不合理,所以发为“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的浩叹。这两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不要相信古书中的一些话,现在是不可能实行的。
⑵《汉书·龚胜传》“胜以手推常(夏侯常)曰‘去’。“见黄季刚师《读汉书后汉书札记》说辛词此句。
译文
喝醉了பைடு நூலகம்后恣意欢笑,我哪里有那闲工夫发愁呢。
最近才明白古书上的话,的的确确是没有半点可信的!
昨儿晚上我在松边喝醉了,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人,就问他:“我醉得怎么样啊?”
恍惚中看见松树活动起来,疑是要来扶我,于是我用手不耐烦的推推松树说:“走开走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