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诸城一中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题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
A项“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曲解文意,根据原文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现实的过程看, ‘照着讲’‘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可知二者并不是互相隔膜的。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答案】1. D 2文化类论述文,考点包括理解(B)和分析综合(C)两个层级,考查考生的理解词句、筛选整合、理解运用论证方法的能力。要提高这类题目的正答率,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还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然后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或者选项的内容与文章的信息是否一致,或者由文中的信息能否得出选项中的结论。
【1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D项混淆是非。“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错误,原文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而且结合“照着讲的意义,在于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可知,“新子学”是通过“照着讲”得到“理论之源”的。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李白诗歌与盛唐文化袁行霈李白的诗歌固然有高度的艺术技巧,但只凭这些显然不足以产生那么强大的艺术力量。
李白乃是以气夺人。
气是一个哲学概念,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已经屡见不鲜。
尽管古人对气的理解和用法不完全相同,但大致说来是指作家、艺术家在进行文艺创作时的思想境界、人格力量、性情才调,以及创作的激情、冲动、勇气等心理准备。
说李白的诗以气胜,就是着眼于这些方面的。
读者都会感到,李白的诗里有一股与云天比高、与历史等量的气回荡着,使人不得不慑服于他的力量。
李白的诗,综而言之,其气奇、其气逸、其气壮。
所谓气奇,是指李白的诗歌显示了超凡的创造力,创造了许多按常规不可思议的诗歌形象,使人惊讶、叹服。
南北文化的交流和中外文化的交流,激发了盛唐人的创造力,而李白的创造力尤其旺盛。
他既尊重传统、学习前人,又勇于创新,走自己的路。
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最为他所不齿。
他的艺术风格是前无古人的,他的许多诗的写法也是前人不敢想像的。
许多自然界的景物,前人曾不止一次地吟咏过,但在李白的笔下又有了新的创造、新的生命,成为新的意象。
还有一些自然界的景物,前人似乎忽略了,没有形成饱满的诗歌意象,李白却有新的发现,咏之于诗,成为独具特色的意象。
李白诗歌的气逸,表现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李白的诗风飘逸不群,他的才情不受拘束。
这种热爱自由、追求自由的精神,在李白的山水诗中表现得很突出。
他笔下那咆哮愤怒、一泻千里的江河,奇险挺拔、高出天外的峰峦,往往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李白追求自由的精神还表现在他不肯让诗歌格律束缚自己,当感情达到高潮时,往往冲破格律的束缚,写出一些散文化的诗句。
和中国封建社会其他朝代相比,唐代是一个文化比较自由的时代。
李白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和时代的脉搏是一致的。
所谓气壮,表现为一种强烈的自信心,而这也是植根于盛唐时代的。
山东省诸城一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
山东诸城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起交回。
第Ⅰ卷(36分)注意事项: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绰.号/卓.越厌恶./罪恶.压.根/压.岁钱角.色/有棱有角.B.拖累./劳累.行.伍/行.家模.样/模.仿秀奈.何/按捺.不住C.稽.首/稽.查遒劲./劲.敌拓.片/开拓.者记载./载.歌载舞D.标识./款识.提.炼/提.防干.练/干.瞪眼银.色/一望无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炽热一刹那饱经苍桑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发轫爆发力谈笑风生桃李不言,下自成溪C.宣泄走马灯刎颈之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D.骄健兜圈子人才辈出二人同心,其利断金3.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网络时代言论相对宽松和自由,但“自由”不是“由自”,也应有“底线”。
因为一条荒谬不堪的谣言,借助于网络和手机,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四方。
②契诃夫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思想是相当复杂的:既嘲笑了当时的所谓“上流社会”,也了一些虚无思想。
③水是万物之源,能否从根本上“旱魔”成为我区发展的重大课题。
这个沉甸甸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水管站全体技术人员的肩上。
A. 流布寄寓降伏B.流传寄予降服C.流布寄予降伏D.流传寄寓降服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纵观证券市场,虽然整体跌幅尚不算大,但重挫个股不在少数,加之成交量萎缩,短期操作存在较大风险,故建议投资者暂且作壁上观....。
B.进入2月以来,新奥能源和中国石化联合收购中国燃气一事传得纷纷扬扬....,露姓担心天然气会“涨声想起,。
山东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与解析)
山东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与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我国古诗词中,“东风”一词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其他几个方向的风。
这主要是由于东风意指春风,具有美好寓意,也与我国东临大海的地埋位置和季风性气候关系密切。
春回大地之时,我国中原地区一般会吹起东南风,而人们一般都会将其说成东风。
因此,在汉语的文化语境中,东风基本等同于春风。
文学作品中的“东风”是拉开春天序幕的使者。
散文家朱自清在《春》中这样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与春天相伴而生的“东风”,在大多数情况下带来的是生机与希望。
李白“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全诗嗟叹韶华易逝,莫负春光。
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化万物的春风,蕴含着朴素而又深刻的哲理。
然而,古代诗词中,“东风”所到之处并非一概意味着春和景明,其“破坏力”也不容小觑。
尤其对于爱花之人,眼见一夜东风后的满地落红,感伤与无奈之情油然而生,如“东风歇,香尘满院花如雪”“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等,都表达了作者对“东风”的幽怨之情,同时也有对人生的感慨。
更甚者,“东风”会带来一种饱受摧残的境遇。
陆游对“东风”的嫌恶似乎达到了极致:“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此句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与痴情。
在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中,农时对于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十分重要。
古人通过对包括“东风”在内的自然万物进行细致观察后,逐步总结出有规律的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生活。
《礼记·月令》中就有将立春节气的十五天分为三候的描写:“一侯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这幅图画生动展现了古人浪漫的生活情致与朴素的生活智慧。
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版)
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版)高一第二学期期终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Ⅱ卷20、21题为选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只收答题卡。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涂)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教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竭晋升中华文化在天下上的影响力,需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肉体实质将清楚,让天下知道中华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回顾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无疑是中华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
正是这一时期的众多杰出思想家,提出了中华文化的若干基本主张。
老子的《道德经》讲,“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最终形成“为而不争”的主张。
这样的主张把个人和他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反映了在中华文明形成早期我们的先哲思考这一问题的出发点。
XXX同老子相呼应,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XXX主张把自己和他人合为一体,设身处地去思考人如何在社会上生活,如何同他人和谐共生,这就是XXX的仁学。
作为XXX的后学,XXX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礼记》中有很经典的一句话:“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
”这句话是说凡事要尊重别人,把他人摆在第一位,一个社会若能做到“先人后己”,那么礼让和谐就会蔚然成风。
山东省潍坊市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高一语文2015. 7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I 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赊账零(b l )如 层峦迭嶂 层早(xi6n )叠出B .凑和(an) 渡过难关 寧*(b6o )贬不一C .缴械f '(li&o )铸销声匿迹 佘晃堂皇(guan)D .嫉恨 M 咋(pft) —泄千里 _ (访0舟覆舟2.依次填人下列横线k 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无证驾驶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 且他人作伪证,构成交通肇事罪、妨害作证罪,应当受到处罚。
②受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不 断________的影响,不少韩国人在出行时,因为害怕被传染而不敢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
③由于缺乏经典文化的支撑和指引,曰前一些充斥荧屏的影视剧肤浅可笑,我 相信那些编剧________连《红楼梦》都不曾读完过。
A .①支使②蔓延 ③大致 B .①指使 ②蔓延 ③大概C .①指使 ②曼延 ③大致 D .①支使 ②曼延 ③大概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一些看似走向衰亡的曲艺形式其实并非屮寧氺咢,经过创新很可能会柳暗花明,会以另一种新生艺术形式复活。
无论谁有疑难问题,只要向他求助,他一定会耐心地予以解答,这一竽岁A W 的个性得到了同事们的交口称赞。
多年来,在我遭遇人生波折的时候,朋友们一直不呼不亨地陪伴在我身边,这诚挚的友情激励着我奋勇前行。
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低头”成为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现在的年轻人或许已不可思议没有手机的生活。
B.C.D.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人的一生本就是受难的过程,与其消极躲避,不如迎难而上,与困难博弈,和风雨较劲。
山东省诸城一中2012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诸城一中2012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山东省诸城一中2012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测试语文试题第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埋怨(mi)隽永(jun)离间计(jin)亘古不变(gn)B.坍圮(p)恪守(k)超负荷(h)铩羽而归(sh)C.强劲(jng) 押解(xi)宿营地(s)情不自禁(jn)D.炮烙(po)瘦削(xu)气咻咻(xi)钟灵毓秀(y)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寒喧编辑木板画迫不及待B.熨帖暴躁消声器历尽苍桑C.厮杀聒噪流线型殒身不恤D.诀绝废弛显像管一筹莫展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经过传统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我们的精神上才有了华夏儿女的文化印记。
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中国在过程中也在全力实践这一理念。
朝鲜媒体近期接连发表评论,美国接受朝鲜提出的签订和平协定以替代《朝鲜停战协定》的建议。
A.熏染筹办督促B.熏陶筹措督促C.熏陶筹办敦促D.熏染筹措敦促4.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腾讯究竟会把股市里的钱投入到网络游戏、即时通讯还是传闻中的互联网新业务?尽管腾讯的高层没有透露半点风声,然而业界的揣测却己经沸反盈天。
B.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减轻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使他们有时间去接触社会和生活,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动脑动手能力。
这一消息真是大快人心。
C.在紧张的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
D.自中央电视台报道了龙骨涧发掘出大规模恐龙化石的新闻后,前往参观的人不绝如缕。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央视十年法治人物评选揭晓,这些年度标志性的人物,不只包括法律专业、律师等职业,更有一些与法律工作距离比较远的普通公民,一些民间的小人物。
B.李玉刚的男女声同歌演唱的独特技巧和极具中国古典韵味的扮相,不仅在澳洲悉尼歌剧院引起轰动,还引起央视艺术人生栏目的,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2)
2011-2012学年度长春市十一高中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30分)一、(18分,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吝啬.(sâ)自诩.(yǚ)糟粕.(pî)残羹冷炙.(zhì)B.遥岑.(cãn)憔悴.(cuì)料峭.(.qiào)重湖叠巘.(yǎn)C.渑.池(miǎn)佯.为(yáng)睨.柱(ní)礼节甚倨.(jù)D.骸.骨(hài)属.文(zhǔ)啮.雪(niâ)节旄.尽落(máo)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天堑潦倒珠玑吻颈之交竞豪奢B.螺髻樯橹烽火相视而嬉酹江月C.孱头惘然避匿舞榭歌台和氏璧D.崔嵬亢旱皓首良晨好景檠弓弩3.下列加点词语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宦官惧其毁已,皆目.共之。
②而相如庭.斥之③羝乳.乃得归④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⑤圣益圣.愚益愚⑥火尚足以明.⑦单于壮.其节⑧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⑨宁许以负.秦曲⑩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A.①③\②④\⑤⑥\⑦⑩\⑧⑨B.①③\②⑦\④⑩\⑤\⑥\⑧⑨C.①⑧\②⑦\③⑤\④⑩\⑥⑨D.①⑧\②③\④⑥\⑤⑩\⑦⑨4.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王问:“何以知之?”③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④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⑤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⑧求人可使报秦者。
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⑩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A.①⑥/②③/④⑧/⑤⑦/⑨⑩B.①③/②⑥/④⑧/⑤⑦/⑨/⑩C.①③/②⑥/④⑤/⑦⑧/⑨/⑩D.①③/②⑥/④⑧/⑤⑨/⑦⑩5.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陈先生与他只谈了一个小时的话,就发现他才思敏捷,卓尔不群....,当即决定他免试入学,作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生。
山东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媒介”一般指传播介质,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既包括静态的纸质文本、图片,也包括动态的声音、动画、视频等电子文本。
由于文本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性,“阅读”的内涵不再局限于对书面文字的识记、理解、鉴赏、评价,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对图片、表格、声音、视频等多元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
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跨媒介阅读具有参与度高、自主性强、多样、快捷、便利等特点,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活事件的发现者、记录者、写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跨”既强调“跨越”,更注重“整合”,不同的媒介形式特点各异,求同存异,将之有机整合并应用到语文课堂上来,可以丰富语文学习内容,加强语文学习与时代、与生活的联系。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围绕言语活动开展。
阅读以不同媒介为载体的信息,首先应基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多种媒介运用对语言的影响,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手段,而非目的。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应整合丰富的语料,锻炼学生在多样的信息来源中去伪存真、辨识媒体立场的能力,在言语实践中形成价值判断和文化心理。
从本质上看,“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具备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但这里所说的“媒介素养”不是新闻传播学范畴的,而是语文学科范畴的“媒介素养”,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引导学生反思并适应媒介技术对母语习得的影响,在不断接触、分析、判断、评价的过程中实现媒介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融合。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聚焦时代发展的前沿,彰显语文学科的自我成长,意义重大,但在当下的教育情境中“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的开展,仍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如何抵御多元媒体对教学的干扰问题。
新媒介的引入可以增加信息容量,提高信息传播速度,拓宽学生的阅读与交流空间,但集文字、音频、图片、动画、视频等于一体的超文本,也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游离于阅读内容之外。
如果一味追求媒介的丰富,追求声、光、电的交响,而忽略了阅读的主体内容,则得不偿失。
山东诸城一中11-12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山东省诸城一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攻讦.(jié)迷惘.(wǎng)一暴.十寒(pù)缄.默不语(jiān)B.炽.热(zhì)缱绻.(quǎn)玲珑剔.透(tī)明修栈.道(zhàn)C.联袂.(mèi)逮.捕(dǎi)俊秀婀.娜(ē)毁家纾.难(shū)D.鞭笞.(chī)自诩.(xǔ)亘.古不变(gèn)冠.冕堂皇(gu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雾霭捉迷藏委曲求全一夫挡关,万夫莫开B.暇想度假村趋之若鹜失之东隅,收之桑榆C.取缔威慑力层峦迭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D.摒弃元宵节残羹冷炙百尺竿头,更进一步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很多人感叹:现在我国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也变富裕了,可是过年的味道却似乎显得越来越____了。
②有的人喜欢热闹,有的人喜欢安静;有的人在闹市里住久了,就想找一个的地方呆一段时间。
③无论学什么,最重要的就是兴趣和是恒心,有了兴趣和恒心,碰到难题就会想方设法,反复____,百折不挠,非把问题解决好不可。
A.淡薄清净琢磨B.淡薄清净捉摸C.淡泊清静捉摸D.淡泊清静琢磨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国家加大了安全生产的监管和惩治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检查措施,不断加强舆论监督,长.此以往...,日趋严重的安全问题将会得到有效遏制。
B.在CBA总决赛第五场比赛中,北京金隅队有望问鼎总冠军,球迷们疯狂抢购门票,几百元的门票被炒到数千元,一时洛阳纸贵....。
C.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2020-2021学年诸城市第一中学高中部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诸城市第一中学高中部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论琵琶①琵琶,作为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除了可以用作独奏、重奏、合奏等演奏形式之外,还可作为一种主要的伴奏乐器,广泛应用于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多种音乐的伴奏。
无论是国粹京剧、苏州评弹、还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豫剧、曲剧、黄梅戏等地方剧种,都离不开琵琶的伴奏。
②在秦、汉之前的“琵琶”,又称之为“批把”。
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中,有“枇杷,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
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的记载,由此可知,琵琶是以演奏手法来命名的乐器。
其形制:秦代为直柄,圆形音箱,竖抱演奏,又称“直项琵琶”;东晋时期,又有“曲项琵琶”由波斯经新疆、甘肃一带传入我国,这种琵琶为曲颈,梨形音箱,有四柱四弦,横抱演奏;唐代以后,琵琶在乐器制作上,将上述几种琵琶巧妙地结合起来。
由于乐器的改革,演奏艺术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
成为既能独奏、又能伴奏和合奏的重要乐器,“琵琶”亦成为这种乐器的专有名称。
古代琵琶的视觉形象,在敦煌莫高窟的诸多壁画中,有着极为生动的描绘,尤其以著名的反弹琵琶彩绘驰名中外。
③琵琶演奏曲目按传统习惯常被分为“武曲”、“文曲”、“大曲”三大类。
琵琶武曲,气势恢弘,场景壮观,多描绘战争场面的悲壮激烈;其特点是以写实和运用右手技法为主,代表作品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将军令》等。
琵琶文曲,高雅清新,委婉细腻,多以优美动听的旋律表达深刻的内心感情,其特点是以抒情和运用左手技法为主,代表作品有:《夕阳箫鼓》等。
而琵琶大曲指的是综合运用琵琶文曲、武曲的表现手法,兼具二者演奏风格特点,不受传统文曲、武曲格调束缚,风格新颖、活泼欢畅的乐曲。
其特点是既具有文曲的抒情性、写意性特点,又具有武曲的叙事性、写实性特色;同时在演奏技法的运用方面也比较自由、丰富多样。
山东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人的环保刘绍义古人也和现代人一样,对居住环境和生存环境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们先从他们选择住宅建筑上来看,就知道他们对环境卫生的重视了。
《释名》说:“宅,择也。
择吉处而营之也。
”《博物志》上也说:“居无近绝溪、群冢、狐蛊之所,近此则死气阴匿之处也。
”古人在建造房屋以前,都要看看周围的环境有没有被污染,符不符合卫生条件。
其次,古人对水源非常重视,自古中国就有句老话,叫“千里不唾井”。
《周易》上说,为了防止地下污物渗入井内,就用瓦甓修井,叫做“井甃”;《说文解字》上说,为了防止地面污物流入井内,人们便在井口安装木阑,叫做“井榦”。
不仅如此,古人食用的井水中还不能有淤泥,《周易》卦象辞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王弼注云:“井泥而不可食,则是久井不见渫治者也。
久井不见渫治,禽所不向,而况人乎?一时所共弃舍也。
”所以井要一年一淘洗,一年一清理。
《后汉书》中则有夏至日“浚井改水”的记载,也说明古人对水源要求的严格。
对影响人类健康、传染疾病的老鼠和苍蝇、蚊子、虱子等害虫,古人也是不遗余力地设法消除之。
《诗经·豳风·七月》里已有“穹窒熏鼠”的记载,说明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知道在房子里有老鼠窟窿的地方用土塞住,如果老鼠藏匿里面,就用火把它熏出。
《韩诗外传》上,晏子对齐景公说:“社鼠出窃于外,入托于社。
灌之恐坏墙,熏之恐烧木。
”这又说明古人消灭老鼠的方法,除了用火熏,还会用水灌。
至于苍蝇、蚊子和虱子,古人也是用烟熏、用灰呛。
虽然那时候还没有石灰,但人们已经知道用蜃灰涂墙、洒地,蜃灰与现在的石灰在消毒和杀虫方面,作用相同。
《周礼》记载:“掌除墙屋。
以蜃灰攻之,以灰洒毒之。
”郑注:“除墙屋者,除虫豸藏逃其中者。
蜃,大蛤也。
捣其炭以坋之,则走;淳之以洒之,则死。
山东省潍坊市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摘编自李钺《因地制宜留住文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们已经失去了自身的存在价值。
B.并非全部的工业遗产都须要被爱护,对于一些价值不高的工业遗产可以拆除或遗弃。
C.在工业遗产爱护和利用问题上,应当爱护优先,绝不能因开发而对工业遗迹进行改造。
其次,要挖掘历史底蕴,赐予文化内涵。这些年不少改造完成的老旧工业文化项目,除了工业遗存各有不同外,在形象与内容上都普遍趋同,难言特色。工业遗产的重新开发和利用,须要充分发掘其背后凝合的独特文化理念,各地宜从自身实际动身,不行照搬照抄。位于成都的立巢航空博物馆,就被设计成航空科技与历史综合展馆、城市候机厅、多媒体学术报告厅、模拟飞行厅、航空主题餐厅等功能区,让民众“看得到航空,听得到航空,摸得到航空,甚至吃得到航空”,把高大上的航空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专业人士前来参观,并成为“2024年成都八大消费新场景”之一。
C项,“绝不能因开发而对工业遗迹进行改造”表述肯定化,由材料三“工业遗产‘以用促保’最重要的目的是重点爱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艺术、文化价值”可知,“以用促保”也是爱护工业遗产价值的一种方式,“绝不能”说法过于肯定。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看法的实力。解答此题,先要阅读选项,然后结合文本确定相关区域,结合作者的观点从原文中找到依据加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诸城一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攻讦.(jié)迷惘.(wǎng)一暴.十寒(pù)缄.默不语(jiān)B.炽.热(zhì)缱绻.(quǎn)玲珑剔.透(tī)明修栈.道(zhàn)C.联袂.(mèi)逮.捕(dǎi)俊秀婀.娜(ē)毁家纾.难(shū)D.鞭笞.(chī)自诩.(xǔ)亘.古不变(gèn)冠.冕堂皇(gu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雾霭捉迷藏委曲求全一夫挡关,万夫莫开B.暇想度假村趋之若鹜失之东隅,收之桑榆C.取缔威慑力层峦迭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D.摒弃元宵节残羹冷炙百尺竿头,更进一步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很多人感叹:现在我国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也变富裕了,可是过年的味道却似乎显得越来越____了。
②有的人喜欢热闹,有的人喜欢安静;有的人在闹市里住久了,就想找一个的地方呆一段时间。
③无论学什么,最重要的就是兴趣和是恒心,有了兴趣和恒心,碰到难题就会想方设法,反复____,百折不挠,非把问题解决好不可。
A.淡薄清净琢磨B.淡薄清净捉摸C.淡泊清静捉摸D.淡泊清静琢磨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国家加大了安全生产的监管和惩治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检查措施,不断加强舆论监督,长此以往....,日趋严重的安全问题将会得到有效遏制。
B.在CBA总决赛第五场比赛中,北京金隅队有望问鼎总冠军,球迷们疯狂抢购门票,几百元的门票被炒到数千元,一时洛阳纸贵....。
C.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D.关于银行业“高利润”和“乱收费”的讨论还在继续,良众对银行业服务收费问题的关注已到了锱铢必较....的程度。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日前,省公安局与海关联合破获了一起特大的香烟制假贩假案件,摧毁了涉及10余个省的香烟制假贩假犯罪网络和25名犯罪嫌疑人。
B.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对关于自己的谣言深恶痛绝,也会对关于他人、社会、国家的谣言坚决说不,这是微博良性发展的大气候。
C.为了避免地方电视台相亲节目、娱乐节目的不再泛滥,国家广电总局多次发文干预,但收效甚微,毕竟,这些节目迎合了部分观众的媚俗需求。
D.根据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在两百七十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六项分别是:汉语、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我们这个一向以诗歌国度为骄傲的民族到了今天,已经基本上与诗无缘了。
除了教科书中的古典诗词和一些因时而变的所谓新诗,供孩子们形成概念外,大多数的读者,并不知晓也不关心今天中国诗人的存在与否。
无论自何种角度,也看不到诗歌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相联系的证据。
原因很简单,从生活样态和社会意识来看,经济头脑和市场逻辑的强力主导,使遣词造句、吟风弄月之事看上去纯属多余;从写作者或者说诗歌的发生状况来看,仍在不断发表作品的极少数从业者,已经日趋流落为边缘群体。
现代社会对诗歌荣誉、诗人地位的取缔已经是事实。
关于诗歌的话题也就只能在所谓专业化的语境中自说自听——近三十年来,以“现代”、“国际化”为旗号的中国诗人们孜孜以求的,正是“个人”、“私人”和“纯诗”一类的东西,拒斥通俗,反对大众化审美,梦想与众不同的成就和价值,这本身就为诗歌的命运自设了陷阱。
我们从现有标本看到的,是从《诗经》到汉魏时期的古风、乐府这样一些带有先民原初思维特质的歌咏,是唐宋以来的诗体自觉及形式上的登峰造极。
后世的人们,在将早期汉语固有的声韵和节奏逐步书面化、文本化的同时,渐渐游离了天然的性情流露和生命哀叹,又被儒道之类的政治文化辖制,成为千年不变的教化工具,即便屡屡出现反抗载道、逃离世俗、解放心灵的冲动,却终归是游戏性质的,在认识上,在精神层面则是宿命论的和停滞的。
古代中国的诗歌,粗朴纯真,感时伤事,但少有对人的意识的深层观照,少有对精神世界的持续探求。
近世白话文运动的副产品之一就是所谓新诗的诞生。
“新诗”似乎是一种基于思想浪漫而催化出的文体的浪漫——胡适、徐志摩、郭沫若这样一些典型人物大肆铺陈,为情造文,因时事造文,假思想之名造文,自由体翼然展翅。
有人称此处发生了文化的断裂,其实非也。
白话文运动也就是汉语的现代化,其功也许可比近代社会历史运动中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因为只有少数人掌握的书写、表意系统,被空前地大众化了,文化的神秘与特权色彩被抹去,民主的曙光已经初现。
但诗歌却很快停滞不前,原地踏步,再次脱离了读者大众。
原因在于,新诗对体制有解放而无建设,基于语言的音韵节奏等特质的形式生命,涣散为七零八落的长短句,没有了任何抑扬抗坠、顿挫起伏,所谓“内在节奏”的形成也并无章法,诗人们只是率性而为。
最重要的是,新文化运动起初的精神动因——与呼唤民主、科学、自由,反对封建专制文化,吁求健康国民性等“五四”精髓共生的思想锐气,在诗歌中不仅未见光大,反而屡被强加的战祸与社会的癫狂所压制干扰,及至消弭不见了。
百年间,扔掉了旧式枷锁的新诗人们,就其思想的僵化、意识的荒芜而言,其实仍旧是破衣烂衫,唯有一副看似放浪形骸的奇怪尊容而已。
由于上述的未完成状态或日畸变,我们看到,今天的中国诗人们,的确是没有太多体面可言的。
(节选自殷实《语言和谐与价值和谐》,《读书》2012年第1期)6.下列关于“新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包括新诗在内的现代诗歌已经远离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主要是因为经济头脑和市场逻辑在当代生活样态和社会意识中占主导力量。
B.新诗的没落与中国诗人“个人”.“私人”化的追求,排斥通俗和大众化审美,企图非凡的成就与价值有密切关系。
C.新诗作为自由体诗歌,有胡适、徐志摩、郭沫若等典型人物大肆铺陈,为情为事创作,真正实现了思想的浪漫和文体的浪漫。
D.在白话文运动中产生的新诗,体制上有解放无建设,内容上与“五四”精髓共生的思想锐气却没有发扬光大。
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曾是以诗歌为骄傲的国度,而今天的人们基本与诗歌无缘,以至写诗的人逐渐沦落为边缘群体。
B.今天的孩子们对诗歌形成概念一般是依靠教科书上出现的古典诗词和一些所谓的新诗而已。
C.现在大多数读者既不知道又不关心当今中国诗人的存在与否,也不见诗歌与当代社会生活的紧密关联。
D.从诗歌的传承与发展历程来看,诗歌一旦变得书面化、文本化,就失却了天然的性情流露和生命哀叹,一直充当教化工具。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今诗歌荣誉和诗人地位已被现实社会所排斥,有关诗歌的话题也只限在专业化的小圈子里传播,很难在更广阔的领域引起共鸣。
B.从《诗经》到汉魏时期的古风、乐府再到唐宋以来的中国古代诗歌,大多数缺乏对人的意识的深层观照和对精神世界的持续探求。
C.因为只有少数人掌握的书写和表意系统的诗歌被空前地大众化了,文化的神秘与特权色彩被抹去,所以给新诗带来希望的曙光。
D.今天的中国诗人们没有太多体面可言,这与诗歌发展的先天性不足、商品经济社会的特殊现状以及诗人本身等诸方面的因素有关。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江天一传清·汪琬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
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
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
”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
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
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
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
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
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天一虽以文士知名,而深沉多智,尤为同郡金佥事公声所知。
当是时,徽人多盗,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
而会张献忠破武昌,总兵官左良玉东遁,麾下狼兵哗于途,所过焚掠。
将抵徽,徽人震恐,佥事公谋往拒之,以.委天一。
天一腰刀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馘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大乱,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为明拒守。
六月,唐藩自立于福州,闻天一名,授监纪推官。
先是,天一言于佥事公曰:“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溪一面当孔道,其地独平迤,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犄角。
”遂筑丛山关。
已而清师攻绩溪,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
于是清师以少骑缀天一于绩溪,而别从新岭入,守岭者先溃,城遂陷。
大帅购天一甚急。
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属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
有知天一者,欲释之。
天一曰:“若以我畏死邪?我不死,祸且族矣。
”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石!汝有老母在,不可死。
”笑谢曰:“焉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公幸勿为吾母虑也。
”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
我不死,必复起兵。
”遂牵诣通济门。
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
观者无不叹息泣下。
越数日,天表往收其尸,瘗①之。
而佥事公亦于是日死矣。
当狼兵之被杀也,凤阳督马士英怒,疏劾徽人杀官军状,将致佥事公于死。
天一为赍辨疏,诣阙上之;复作《吁天说》,流涕诉诸贵人,其事始得白。
自兵兴以来,先后治乡兵三年,皆在佥事公幕。
是时,幕中诸侠客号知兵者以百数,而公独推重天一,凡内外机事悉取决焉。
其后竟与公同死。
虽古义烈之士,无以尚也。
予得其始末于.翁君汉津,遂为之传。
汪琬曰:方胜国之末,新安士大夫死患者有汪公伟、凌公酮与佥事公三人,而天一独以诸生殉国。
予闻天一游淮安,淮安民妇冯氏者到②肝活其姑,天一征诸名士作诗文表章之,欲疏于朝,不果。
盖其人好奇尚气类如此。
天一本名景,别自号石稼樵夫,翁君汉津云。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注:①瘗:掩埋。
②到:割。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躬.畚土筑垣以居躬:亲自B.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略:大体、大致C.大帅购.天一甚急购:悬赏捉拿D.南向再.拜讫再:再次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佥事公谋往拒之,以.委天一斧斤以.时入山林B.我不死,祸且.族矣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C.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D.予得其始末于.翁君汉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11.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够体现江天一“立品者”行为的一组是①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②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③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犄角④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