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一教案: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专题4 硫、氮客可持续发展 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专题4 硫、氮客可持续发展 苏教版必修1
图 4-1-1
第1课时 │ 典例类析
(1)
(2)
(3)
A
褪色
褪色
变红
B
变红
变红
褪色
C
变红
褪色
褪色
D
褪色
变红
褪色
第1课时 │ 典例类析
[答案] C
[解析] 锥形瓶中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上升时遇 到石蕊试液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呈酸性,使石蕊试液变红 ;二氧化硫遇到品红试液,使品红试液褪色;二氧化硫具 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与强氧化剂高锰酸钾反应,使之褪色 。
3.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SO2+CaO===__C__a_S_O__3____________; CaO+SO3===__C__a_S_O__4____________。
第1课时 │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三、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实验探究]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实验操作 将盛满二氧化硫的试管倒立
在水槽中 在水下堵住试管,取出,用
第1课时 │ 典例类析
► 类型二 二氧化硫的检验 SO2 和 CO2 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若通入的气体过量,则沉淀都可消失。所以不用澄清的石灰水鉴 别 SO2 和 CO2。除利用气味不同——SO2 有刺激性气味,CO2 无 味,通常可用以下方法: ①用品红溶液,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SO2,不能使品红溶液 褪色的是 CO2。 ②用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的是 SO2,无明显现象的是 CO2。 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
第1课时 │ 典例类析
典例类析
► 类型一 二氧化硫的性质 二氧化硫是以还原性为主的酸性氧化物,能漂白某些有色物 质(如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区别 HClO 的强氧化性漂白 和活性炭的物理吸附漂白)。当然,二氧化硫还有其他作用,比如 可以作防腐剂等。

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江苏教育版-必修1-化学

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江苏教育版-必修1-化学

第1课时 │ 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珍惜自然、爱护环 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2)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激发勇于探索的精神,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意识。 (3)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
第1课时 │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重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以及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难点】 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还原性与漂白性的区别。
【导入一】 [教师]投影展示一组环境优美的图片和一组环境污染的 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导致这种环境恶化的原因,引出酸雨, 引出本课主题。
第1课时 │ 新课导入
【导入二】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是1952年12月5日-9日发生在 伦敦的一次严重大气污染事件,空气污染导致伦敦形成厚重 雾霾,直接或间接导致12000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生。被认 为是英国史上最严重空气污染事件,推动1956年英国清洁空 气法案出台,措施包括推动家庭转向天然气等取暖,从大城 市迁出火电厂等。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被环保主义者看做20 世纪重大环境灾害事件之一。
第1课时 │ 当堂自测
D [ 解析 ] SO2 使溴水、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是因为它 们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O2作还原剂,而不是SO2与有色物 质化合;当 SO2 与 Cl2 按物质的量比 1 ∶ 1 通入时,两者发生反 应SO2+Cl2+2H2O===2HCl+H2SO4,失去了漂白作用;活 性炭是通过吸附色素而使物质褪色,不是因其具有还原性。
例3 农业因遭受酸雨而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15亿元, 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 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1)现有雨水样品1份,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 的pH,所得数据如下表: 测试时间 雨水的pH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doc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酸雨会给人类带来种种灾害,应该积极进行防治,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减少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B.可向酸化的湖水中抛洒烧碱进行治理C.改变能源结构,开发清洁能源D.氮的氧化物也是形成酸雨的一个重要因素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治大气污染B.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C.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对人体有害D.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用来养鱼3.将空气中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

下列选项中能实现人工固氮的是()A.闪电B.电解饱和食盐水车间C.根瘤菌D.合成氨车间4.右图表示单质a与单质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其中c可能是()A.CuSB.FeSC.NO2D.FeCl25.下列物质中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A.NaHCO3B.HNO3C.AgID.HClO6.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下列叙述不属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的是()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C.盐酸具有挥发性D.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7.为同时施用含N、P、K三种元素的化肥,对于给定的化肥:①K2CO3、②KCl、③Ca(H2PO4)2、④(NH4)2SO4、⑤氨水,最适宜的组合是()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⑤8.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没有+3价铁离子生成的是()A.稀硫酸B.氯水C.硝酸锌D.双氧水9.实验室制取干燥的N H3,选用方法正确的是()A.加热NH4Cl使之分解,并用碱石灰干燥B.加热蒸发浓氨水,用碱石灰干燥C.氯化铵与碱石灰共热,用无水CaCl2干燥D.加热硫酸铵用无水CaCl2干燥10.下列反应中,反应物中的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A.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B.C+2H2SO4(浓)CO2↑+2SO2↑+2H2OC.Fe3O4+8HCl2FeCl3+FeCl2+4H2OD.3Fe3O4+28HNO39Fe(NO3)3+NO↑+14H2O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6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教案:必修1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1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教案:必修1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1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2、硫酸的制备及性质
“硫酸的制备”是重点内容,三大设备,三个反应,三种原料;浓硫酸的特性是又一重点,利用实验加以引导,通过对实验装置图的设计、实验演示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强化知识的获得;浓硫酸与蔗糖的反应本书改在试管中进行,既节约了药品又利于检验气体产物,更减少了SO2对环境的污染;浓硫酸与铜的反应采用NaOH溶液来吸收尾气,也防止了SO2对环境的污染。知识体系:
重难点
本单元重点介绍了二氧化硫的性质、酸雨的形成和防治原理、硫酸的性质和几种常见的硫酸盐,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其中,酸雨的形成和防治原理以及浓硫酸的特性可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
教学内容
1、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引导学生在初中已有的酸雨与二氧化硫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二氧化硫的其他重要性质和应用以及酸雨的成因及防治措施,为后续有关“硫酸的性质”和下一单元“生产生活中含氮化合物”学习打下一定的知识和方法基础。可以说,这一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知识体系: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基本要求
1.了解硫的主要性质,认识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
2.实验探究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道工业生产硫酸的基本原理,认识浓硫酸的特性,了解硫酸的应用。
发展要求
形成硫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
3、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从自然界的含硫物质出发,以S(-2)←S(0)→S(+4)→S(+6)为线索探究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途经,是对前两节知识的总结和提升。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列举不同价态的含硫化合物,引导学生开展讨论;通过整理和归纳,对硫和硫的化合物知识进行整合,突出了本节的重点,并有利于形成完整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加深对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更能学会归纳、推理、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方法,构建完整、科学、有序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网络。知识体系: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第四章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第四章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第四章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一、教学目标的选择与确立第一部份,氮氧化物的生产与转化,把相关化学变化与自然现象结合在一起,把科学技术应用与相应的化学变化所导致的环境问题结合在一起。

第二部分,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把化学技术的诞生源于人类的需要,呈现给学生。

第三部分,硝酸的性质,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工业制备HNO 3的解流程。

上述有别于传统教材的特色,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变化、化学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知识技能部分。

下述各种转化关系NH 4+←NH 3←N 2→NO →NO 2→HNO 3教学难度不大。

无需 做过多选择,可以直接从传统课程中移植过来。

处理知识与技能教学的难度在于,新的课程标准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就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过程了。

2.过程与方法部分。

传统的课程,一般是纯化学性的实验技能教学,主要依据化学原理,设计与完成一个实验,包括仪器的选择与安装,按一个正确步骤完成即可。

新的课程标准,则要求学生理解探究的科学意义,学习基本的探究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发现问题的能力与意识。

教师可以结合几个演示实验,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发现与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部分。

这一部分教材来源于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涉及人类选择与使用化学技术的方法与态度。

从课程标准看,这一部分最为宽泛,不易把握,是传统化学课中所没有的。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从头学习。

在四十五分钟的短时间内,考虑到教学的时空局限,可以利用多学科多视角,对相应的化学技术进行批判性讨论。

让学生感受一个当代社会的核心问题,化学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不是一个纯化学问题。

只有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纳入人们的视野,才能保证化学技术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只能依据教材,有选择地去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不是面面俱到。

高一化学教案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高一化学教案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一、本专题课标内容1、第一单元中的“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与防治”、“硫酸和硫酸盐”、“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和第二单元中的“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与防治”,是通过实验了解硫、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体现了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2、第二单元中的“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是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3、查阅资料并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措施。

二、教材分析“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是《化学1》的第4专题,也是《化学1》的最后一个专题。

通过前面3个专题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非金属元素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以及金属元素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学习了人们认识和研究化学物质的实验探究方法。

在此基础上,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学到硫、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等知识,还能认识到化学物质在造福人类,推动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可形成化学物质的不合理应用也会引起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的观点,进而使学生树立科学地应用化学物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要使学生能够掌握硫、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应用,特别是硫酸、硝酸等含氧酸的知识,使学生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更全面,更系统。

本专题的学习更强调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网络。

三、本专题教学目标1、认识硫、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知道含硫化合物的应用以及对社会生产的作用。

2、了解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防治二氧化硫所导致的空气污染的方法,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并逐步树立珍惜自然、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3、通过对“硫酸型酸雨形成”、“氮氧化物的性质”和“氨的性质”中有关实验的探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并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

高中化学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教案(6)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教案(6)苏教版必修1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必修1一、设计思想:通过交流讨论书本P93—P94 1、2两题引出硫和含硫化合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并将一些常见含硫化合物根据价态不同(由低到高)进行分类。

然后根据价态变化趋势进行交流讨论,分析不同价态含硫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条件,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加深对离子反应的理解。

至于同价态含硫化合物相互转化加强对复分解反应的理解,应用。

另外在整个过程始终要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教学内容: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2、掌握不同价态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与讨论,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通过新旧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归纳、概括等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教学准备:一瓶Cl2、一瓶H2S多媒体、实物投影五、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SO2、H2SO4两种含硫化合物。

今天,我们将硫及含硫化合物进行梳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交流生成:交流讨论书本P93—P941、2两题(一边提问一边引导一边板书逐步完成网络关系图)[教师] —2价含硫化合物主要有哪些?[学生] FeS、H2S、HgS等[教师] FeS、H2S、HgS中的硫元素化合价位于最低价。

化合价只能升高。

请举一例。

[学生] H2S+Cl2=S↓+2HCl (演示实验,学生参与,加强认识)[教师] —2价的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与许多氧化剂反应。

除氯气外还有哪些?[学生] Cl2、O2、H2O2、KMnO4、H2SO4(浓)等(提示、引导学生)[教师] H2SO4(浓)作干燥剂能不能干燥H2S?还不能干燥哪一类气体呢?(知识迁移)[学生] 不能,还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过渡] -2价硫能被一些氧化剂氧化为单质硫。

教案:必修1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教案:必修1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2.全面、系统地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网络。
重பைடு நூலகம்点:
本单元重点介绍了氮氧化物、氨和铵盐、硝酸等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其中,氮氧化物的性质、硝酸的氧化性和科学使用化肥可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
教学内容
1、为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而空气中大量游离的氮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这一客观事实出发,引入闪电时氮氧化物的生产。介绍从N2→NO→NO2→HNO3最后形成硝酸盐这一“雷雨发庄稼”的原理,再以“信息提示”形式呈现NO、NO2这两种重要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最后联系实际,激励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从资源的合理使用,与环境的友好相处,新能源的开发等方面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知识体系: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基本要求
1.认识氮的氧化物的性质,了解氨、铵盐、硝酸的性质和用途,知道含氮化合物对社会生产的积极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2.通过对含氮化合物性质实验的探究,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
3.了解氨的合成对氮肥生产的促进作用,知道氮肥的性质,认识科学使用氮肥的意义。
发展要求
1.形成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
3、硝酸的性质
从硝酸的物理性质入手,再通过“观察与思考”学习硝酸的重要化学性质——氧化性和不稳定性。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能使学生对复杂氧化还原反应配平这一疑难知识加以巩固,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拿握HNO3的强氧化性。硝酸的氧化性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从实验入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铜跟浓HNO3和稀HNO3反应时的不同现象,加深学生对硝酸氧化性的认识及对反应产物的记忆。教材介绍了硝酸的重要用途,以帮助学生将对HNO3的理论认识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使知识学以致用。最后介绍硝酸的工业生产过程,既是对前面所学的氮的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的理解和加深,又使学生很自然地了解了硝酸的制法。知识体系: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示范教案(苏教版必修1)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示范教案(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第四章硫、氮和可持续发展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某些基本性质.2.通过氮的氧化物间的转化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3.通过氮的氧化物对环境污染及硝酸工业制备原理的推导,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加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及环保意识的教育.二.重点和难点:重点: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难点:氮的氧化物间相互转化关系.三.教学手段及实验器材:1.演示实验:集气瓶、氧气、针筒、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紫色石蕊试液.2.课件演示:针筒实验(一氧化氮和氧气);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种种危害.四.教学过程:[引言] 上节课,我们讨论了氮的氢化物———氨,讲了合成氨的生产条件,介绍了合成氨的生产流程.今天,我们要讨论氮的另一类化合物———氧化物,①回忆氮元素的正价态?②相应氧化物的化学式?[引入NOx的危害性] 氮的氧化物对环境有一定危害,那么自然界中氮的氧化物是怎么产生的呢?氮的氧化物对环境又有哪些危害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看一段录像.看了录像,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环保意识,议论两个问题:①自然界的产生的途径?②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议论两分钟][学生回答]:(略)[引入NO、NO2的性质] 自然界中,NOx的生成大致有两条途径,一条是自然的,一条是人为的,NOx对环境有很大的危害,所以我们青年学生应不断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保护自身,更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今天,我们就着重讨论NOx中NO、NO2的性质.[引入NO和NO2转化关系][演示]:两瓶NO,NO2请同学们观察,设问:①通常状态下两种物质的状态?②颜色?[演示实验①] 我们来做NO和O2反应的实验,将针筒内的氧气注入一氧化氮的集气瓶中,仔细观察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如何解释?刚才我们看到了反应过程中颜色的变化,那么反应过程中是否有量的变化呢?我们将NO、O2分别收集在针筒内再做一次,请仔细观察?[设问]: 1)看到什么现象?2)为什么体积会缩小?依据方程式判断,体积可以缩小多少呢?3)实际缩小到多少?4)如何解释“实际缩小的体积数”与“理论缩小值”之间的差距呢?5)“2NO2N2O4+Q”,你如何证明这个反应为可逆反应?(分别从质、量两方面分析)6)假设,今天我重做这个实验,反应后气体体积是否还是25 mL?判断是大于25 mL,小于25 mL,还是等于25 mL?为什么?[引入NO、NO2和H2O反应]接下来,我们来讨论NO,NO2与水的反应。

高中化学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教案(4) 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教案(4) 苏教版必修1
认真观看
联系实际,感受生活中的化学。
拓展学生视野,感受生活中的化学
随堂练习:
1、有气体中:H2、NH3、O2、CO2、SO2、H2S、SO3其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有
2、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沿
慢慢注入中并
,使。
3、过量的铜片与1L18mol/L的浓H2SO4加热,可制得SO2()
A、等于9mol
B、大于9mol
铝和铁在冷的浓H2SO4中会发生钝化作用,而不能溶解。
观察、回答:
①因为浓H2SO4的脱水性使蔗糖只剩黑色的碳.
②因为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
C+2H2SO4(浓)=CO2↑+2SO2↑+2H2O
归纳、填空
1、教师演示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品质。
1、往装有CuSO4·5H2O的表面皿上,滴上浓硫酸
2、把罩在热水上方内壁有水雾的两个烧杯,分别罩在装有浓硫酸,稀硫酸的表面皿上。
3、把装有饱和KNO3溶液的水试管插入装有15ml浓H2SO4的大试管并塞紧活塞
小组归结,班级交流
回答:作干燥剂
回答:碱性气体、还原性气体
学习科学家的态度和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回头表达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精神
①2SO2+O2====2SO3;
②因为正反应放热,反应温度不能过高,以提高转化率,通过热交换器将热量传给需加热的冷气体,充分利用能源。
③通入过量的空气。
①用98.3%浓H2SO4吸收,防止因用稀H2SO4或水而产生酸雾,不利吸收
②不能直接排放,其含有SO2等有毒气体,因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可用石灰或氨水来吸收SO2。
提问:①为什么会变成黑色?

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教案 苏教版必修1

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教案 苏教版必修1

[志鸿优秀教案]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教案苏教版必修1整体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氮、硫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2)了解二氧化硫、硫酸、氨气、铵盐、硝酸的有关化学性质;(3)认识酸雨的形成过程,工业上制取氨气、硫酸的化学原理。

2.过程与方法(1)从电子得失、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认识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2)从电子得失、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认识氮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3)运用归纳、演绎的科学方法总结硫及氮的有关物质的性质;(4)运用比较的科学方法理解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性质的区别、二氧化硫与氯气漂白原理的不同点、硝酸与硫酸性质的相同点;(5)设计变式问题,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综合性习题的训练,学生体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不畏困难的精神;(2)通过将知识融会贯通,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知识的记忆与运用,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自豪感和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氮的化合物与硫的化合物的性质、制备与用途。

教学难点氮的化合物与硫的化合物的性质、制备与用途。

课前准备相应的PPT文稿和有关习题。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对本专题的内容作一巩固和练习。

推进新课一、二氧化硫[投影] 展示下表,要求学生填写表格,并回答以下问题:二氧化硫的性质(横线部分为所填内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颜色:无色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与水反应SO2+H2O H2SO3状态:气体与碱反应,如与NaOH溶液反应SO2+2NaOH===Na2SO3+H2O毒性:有毒与Ca(OH)2溶液反应SO2+Ca(OH)2===CaSO3+H2O与碱性氧化物如CaO反应SO2+CaO===CaSO3强还原性如与O2反应SO2+O2=====催化剂SO3漂白性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①双氧水②次氯酸③二氧化硫④活性炭⑤臭氧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A分析:SO2的漂白原理是跟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等)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见光、遇热或长久放置又容易恢复原色。

高中化学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4.2 氨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4.2 氨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

氨教材内容:氨是氮的氢化物,具有大多数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的性质,同时它又是水溶液呈碱性的惟一气体,既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物质,又是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

掌握氨、硝酸、硫酸的性质,可以更好地认识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中的重要用途。

在氨这一部分,主要学习氨的性质和用途,氨的性质主要学习氨的水溶性、氨水的碱性,以及氨与酸的反应等;氨的制法中介绍实验室制法,对于工业制法仅介绍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

执教对象:高一年级一、课标要求1、识记:氨气的物理性质、用途2、理解:喷泉实验产生的原因,氨气的水溶液的碱性,氨水和液氨的组成、性质3、运用:氨的化学性质4、操作:喷泉实验、检验氨气的方法等二、教学目标三、教学过程1.设计思路: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索:预习交流、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2.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实验:喷泉实验(2套对比装置):铁架台、大烧杯、小烧杯、烧瓶(NH3)、锥形瓶、导管、水、酚酞铁树开花:2瓶NH3(集气瓶)、铁树(铁丝+棉花+橡皮塞、玻璃片)、酚酞、红色石蕊试纸、水、镊子空瓶生烟:集气瓶2个、浓盐酸、浓氨水、胶头滴管、玻璃片发烟现象: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玻璃棒(4)、试管(4个、带橡皮塞)、试管架、黑屏背景3.课堂展示(教学流程)[情境创设]:首先让我们以一个问题开始我们今天的探讨:夏天到一些卫生条件很差公共厕所,常会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有时甚至睁不开眼,你知道这是什么气体吗?(学生回答:NH3)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氨的奥妙”[过渡]:NH3与甲醛并称为家庭装修五大隐形杀手,2004年中国环境污染十大典型案例中NH3污染占有两例。

那么你知道氮的氢化物NH3具有哪些性质?[知识探究Ⅰ]:一、氨的物理性质:[引导]:看下面一段新闻,说一说哪些语言与氨气有关?[课件展示]:新闻片段(录音)新闻资料: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

高中高一化学苏教版本必修一优选教案专题4硫氮及可持续发展学习知识点

高中高一化学苏教版本必修一优选教案专题4硫氮及可持续发展学习知识点

硫酸型酸雨的成因和防治专题:4 硫、氮和可连续发展知识点1.含硫燃料(化石燃料)的大批焚烧波及到的反响有:①2SO2 + O22SO3②SO2 + H2 O H2SO3SO3 + H2O = H2SO4 2H2SO3 + O2 = 2H2SO42.防治举措:① 从根本上防治酸雨—开发、使用能取代化石燃料的绿色能源(氢能、核能、太阳能)② 对含硫燃料进行脱硫办理(如煤的液化和煤的气化)③ 提升环保意识,增强国际合作SO2的性质及其应用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溶于水*大气污染物往常包含: SO2、 CO、氮的氧化物、烃、固体颗粒物(飘尘)等2. SO2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⑴SO2是酸性氧化物SO2 + H2O H2SO3SO + Ca(OH) =CaSO↓ + H O; CaSO + SO + H O = Ca(HSO )22 23 2 3 2 2 3SO + 2NaOH =Na SO + H O(实验室用 NaOH 溶液来汲取SO 尾气)2 23 2 2SO2 (少许 )+2NaHCO3=Na2SO3 + CO2 + H2O (常用饱和 NaHCO3 除掉 CO2中的 SO2 ) *减少燃煤过程中 SO2的排放(钙基固硫法)钙基固硫 CaCOCaO + CO2↑; CaO + SO2= CaSO33SO2 + Ca(OH)2 = CaSO3 + H2O 2CaSO3 + O2= 2CaSO4 氨水脱硫: SO2 + 2NH3=(NH4)2 SO3 2(N H4)2SO3 + O2 = 2(NH4)2SO4⑵ SO2拥有漂白性:常用于实验室对 2 气体的查验SO漂白原理种类① 吸附型:活性炭漂白——活性炭吸附色素(包含胶体)②强氧化型: HClO、 O3、H2、 Na2O2等强氧化剂漂白——将有色物质氧化,不行逆③化合型: SO2漂白——与有色物质化合,可逆⑶SO2拥有复原性2SO +O 2SO2 2 3SO2 + X2 + 2H2O = 2HX + H2SO4接触法制硫酸流程设施反响生成二氧化硫沸腾炉S + O SO 或 4FeS + 11O 2Fe O + 8SO2 2 2 2 23 2SO2接触氧化接触室2SO2 + O2 2SO3SO 的汲取汲取塔SO+HO = HSO3 3 2 2 4*为了防备形成酸雾,提升 SO3的汲取率,常用浓硫酸来汲取 SO3获得发烟硫酸硫酸的性质及其应用1.硫酸的酸性:硫酸是二元强酸24 + 42-(拥有酸的 5 点通性)H SO = 2H + SO如: Fe O + 3H SO = Fe (SO ) +3HO 硫酸用于酸洗除锈2 3 2 4 2 4 3 22.浓硫酸的吸水性:浓硫酸拥有吸水性,往常可用作干燥剂(不行干燥碱性和复原性气体 ) 3.浓硫酸的脱水性:浓硫酸将H、O 依据 2∶1 的比率从物质中争夺出来,浓硫酸用作很多有机反响的脱水剂和催化剂。

2013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化学考点梳理: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苏教版,必修一).pdf

2013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化学考点梳理: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苏教版,必修一).pdf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考点1】 二氧化硫与硫酸硫(1) 硫的物理性质(B,必修1 补充):黄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

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2) 硫的化学性质(B,必修1 补充):S+OSO2。

(3) 硫的主要用途(A,必修1 补充):主要用于制造硫酸(硫酸被认为是工业之母,因为无处不需要)、硫化橡胶制品、火药、火柴、纸张等,部分还用于农业、漂染、医药(如治疗皮肤病)等。

二氧化硫(1) 物理性质(A,必修1 P88)无色,__________气味气体,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1∶40),密度比空气大。

(2) 化学性质(B,必修1 P88)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SO+HH2SO3 (H2SO3的不稳定性,与H很相似);与碱反应:SO+2NaOH===Na+HO,SO+NaOH===NaHSO。

具有还原性:2SO+O2SO3。

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是是一种暂时性的漂白。

原理:__。

常见物质漂白性小结:漂白硫酸(B,必修1 P90)稀硫酸的性质:具有酸的五点通性(与指示剂、金属、碱、碱性氧化物、盐作用)。

浓硫酸的三大特性:1) ______水性:将物质中含有的水分子夺去(可用作气体的干燥剂)。

(2) ______水性:将物质中的H、O按原子个数比2∶1脱出生成水(如蔗糖的脱水炭化—注意“黑面包”实验)。

(3)强氧化性:与金属铜反应:Cu+2H(浓)+SO+2H;与非金属碳反应:C+2H(浓)+2SO+2H2;常温下,浓硫酸能使Fe、Al等金属钝化。

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绝大多数的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被还原成SO,但不产生H。

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C,必修1 P93) 【考点2】 氮及其化合物氮气(B,必修1 补充)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

分子结构:分子式—N,电子式—_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

【重点推荐】高中化学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本专题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学案 苏教版必修1

【重点推荐】高中化学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本专题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学案 苏教版必修1

本专题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一、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二、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三、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1)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化合价不同的元素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如S -2←——S 0―→S +4S +6等。

(2)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化合价相同的元素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如“SO 2H 2SO 3HSO -3SO 2-3(亚硫酸盐)”“SO 3―→H 2SO 4―→SO 2-4(硫酸盐)”等。

证据推理内涵解读 能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

案例 某中学学习小组模拟工业烟气脱硫(SO 2)。

(1)甲组采用如下装置脱硫(部分装置略)。

①CaO脱硫后的产物是________。

②b中品红很快褪色,说明脱硫效果不好。

下列措施能提高脱硫效果的是________。

ⅰ.加快SO2气体流速ⅱ.将堆集在一起的CaO平铺在整个玻璃管ⅲ.加热a,脱硫效果可能会更好③小组拟通过CaO的增重评价其脱硫能力。

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选用AgNO3溶液脱除SO2。

现象:通入SO2,立即生成大量白色沉淀A。

对白色沉淀A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假设:假设1: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依据是AgNO3溶液中含有O2、NO-3等具有氧化性的粒子,沉淀A主要是Ag2SO4(微溶)。

假设2: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依据是SO2与水生成酸,能与AgN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实验探究:①取沉淀A,加入蒸馏水,静置。

取上层清液滴加Ba(NO3)2溶液,无明显变化。

②取________,加入蒸馏水,静置。

取上层清液滴加Ba(NO3)2溶液,产生沉淀。

实验证明“假设1”不成立。

③为进一步确认“假设2”,向A中加入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立即产生红棕色气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知识点
硫酸型酸雨的成因和防治:
1.含硫燃料(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涉及到的反应有:
①2SO2 + O22SO3SO3 + H2O = H2SO4
②SO2 + H2O H2SO32H2SO3 + O2 = 2H2SO4
2.防治措施:
①从根本上防治酸雨—开发、使用能代替化石燃料的绿色能源(氢能、核能、太阳能)
②对含硫燃料进行脱硫处理(如煤的液化和煤的气化)
③提高环保意识,加强国际合作
SO2的性质及其应用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溶于水
* 大气污染物通常包括:SO2、CO、氮的氧化物、烃、固体颗粒物(飘尘)等
2.SO2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⑴SO2是酸性氧化物
SO2 + H2O H2SO3
SO2 + Ca(OH)2=CaSO3↓+ H2O;CaSO3 + SO2 + H2O =Ca(HSO3)2
SO2 + 2NaOH =Na2SO3 + H2O(实验室用NaOH溶液来吸收SO2尾气)
SO2(少量)+2NaHCO3=Na2SO3 + CO2 + H2O (常用饱和NaHCO3除去CO2中的SO2) * 减少燃煤过程中SO2的排放(钙基固硫法)
钙基固硫CaCO 3CaO + CO2↑;CaO + SO2=CaSO3
SO2 + Ca(OH)2=CaSO3 + H2O 2CaSO3 + O2=2CaSO4
氨水脱硫:SO2 + 2NH3=(NH4)2SO32(N H4)2SO3 + O2=2(NH4)2SO4
⑵SO2具有漂白性:常用于实验室对SO2气体的检验
漂白原理类型
①吸附型:活性炭漂白——活性炭吸附色素(包括胶体)
②强氧化型:HClO、O3、H2、Na2O2等强氧化剂漂白——将有色物质氧化,不可逆
③化合型:SO2漂白——与有色物质化合,可逆
⑶SO2具有还原性
2SO 2 + O22SO3
SO2 + X2 + 2H2O =2HX + H2SO4
接触法制硫酸
流程设备反应
生成二氧化硫沸腾炉S + O 2SO2或4FeS2 + 11O22Fe2O3 + 8SO2
SO2接触氧化接触室2SO2 + O22SO3
SO3的吸收吸收塔SO3 + H2O =H2SO4
* 为了防止形成酸雾,提高SO3的吸收率,常用浓硫酸来吸收SO3得到发烟硫酸
硫酸的性质及其应用
1.硫酸的酸性:硫酸是二元强酸H2SO4=2H+ + SO42-(具有酸的5点通性)如:Fe2O3 + 3H2SO4=Fe2(SO4)3+ 3H2O 硫酸用于酸洗除锈
2.浓硫酸的吸水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通常可用作干燥剂(不可干燥碱性和还原性气体) 3.浓硫酸的脱水性:浓硫酸将H、O按照2∶1的比例从物质中夺取出来,浓硫酸用作许多有机反应的脱水剂和催化剂。

4.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Cu + 2H 2SO 4(浓) CuSO 4 + SO 2↑+ 2H 2O
浓硫酸可以将许多金属氧化:金属 + 浓硫酸 → 硫酸盐 + SO 2↑+ H 2O
浓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由+6价的S 引起,而稀硫酸的氧化性由
H +引起(只能氧化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 前面的金属)。

C + 2H 2SO 4(浓) CO 2↑+ 2SO 2↑+ 2H 2O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1.不同价态的硫的化合物
-2价:H 2S 、Na 2S 、FeS ;+4价:SO 2、H 2SO 3、Na 2SO 3
+6价:SO 3、H 2SO 4、Na 2SO 4、BaSO 4、CaSO 4 、FeSO 4
2.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
-2 0 +4 +6 S S S S
SO 42-离子的检验:SO 42- + Ba 2+ = BaSO 4↓
取少量待测液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途径一:雷雨发庄稼
N 2+O 2===2NO
2NO+O 2===2NO 2
3NO 2+H 2O===2HNO 3+NO
途径二:生物固氮
途径三:合成氨 N 2+3H 2=======2NH 3 氮氧化物的性质:
NO ;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中毒原理与CO 相同),密度略小于空气,微溶于水
2NO+O 2===2NO 2
NO 2:红棕色的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3NO 2+H 2O===2HNO 3+NO
4NO + 3O 2 + 2H 2O =4HNO 3 4NO 2 + O 2 + 2H 2O =4HNO 3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1.工业上合成氨 N 2+3H 2 ======= 2NH 3
2.实验室制取氨气
① 2NH 4Cl+Ca(OH)2====CaCl 2+2NH 3↑+2H 2O
② 加热浓氨水
③ 浓氨水和碱石灰
3.氨气的性质
3NH :氨气易溶于水,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氨水易挥发,不
易运输,但成本低。

氨水应在阴凉处保存。

雨天、烈日下不宜施用氨态氮肥。

喷泉实验:
与酸的反应 NH 3 +HCl===NH 4Cl (产生白烟) 2NH 3+H 2SO 4===(NH 4)2SO 4 催化氧化:4NH 3 + 5O 2 =======4NO + 6H 2O (制备硝酸) 4NH 盐:固态,易分解,易溶于水,与碱反应,产生3NH 而挥发。

比3NH 易于保存和运输,
放电 高温高压 催化剂 △
催化剂 高温高压 催化剂 △
但成本更高。

Cl -24SO -不被植物吸收,在土壤中积累,影响植物生长。

不能在碱性土壤中使用,
不能雨天使用。

NH 4Cl===NH 3↑+HCl↑(加热分解NH 4Cl 晶体) 硝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具有挥发性的液体
2.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3HNO 见光或加热会分解释放出2NO 气体
4HNO 3 == 4NO 2↑+ O 2↑+2H 2O
(2)强氧化性
3HNO 是一种强氧化性的酸,绝大多数金属及许多非金属单质能与硝酸反应.。

浓3HNO :33222422Cu HNO Cu NO NO H O +==+↑+(浓)()
C+4HNO 3==CO 2↑+ 4NO 2↑+2H 2O 一般生成2NO 气体。

稀3HNO :332238()324Cu HNO Cu NO NO H O +==+↑+稀() 一般生成
NO 气体。

硝酸的制备:
设备 反应原理 转化器 4NH 3 + 5O 2 =======4NO + 6H 2O 热交换器 2NO+O 2===2NO 2
吸收塔 3NO 2+H 2O===2HNO 3+NO
△ 光 催化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