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政治考研资料——马原冲刺总结

合集下载

考研政治马原历年必背核心考点归纳

考研政治马原历年必背核心考点归纳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1)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2)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3)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把握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4)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马克思和旧唯物最主要区别:唯物史观)①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反动没落的社会阶级的拥护和利用,所以得到保存和留传。

根源不能说主观和客观相背离,因为它是认识错误的原因,可以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②社会根源:社会分工、脑体劳动分离,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③认识论根源:在认识过程中,将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加以夸大。

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5)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重点把握)(6)马克思主义的特点:(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①阶级性---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没有认为世界统一)②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③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革命性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即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

(7)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①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马原考研总结

马原考研总结

马原考研总结从课程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是考研政治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马原,我们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政治素养和思考能力。

在这里,我将对马原的学习进行一些总结和回顾,希望对考研学子有所帮助。

首先,马原的学习需要我们理解和掌握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它是作为一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系统而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其中包含了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剩余价值理论等核心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发展和历史规律。

其次,马原的学习需要我们了解和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特殊国情,并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情况而形成的。

它包括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一致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等内容。

学习马原,我们要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和实践创新。

然后,马原的学习需要我们具备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当今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并能够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和矛盾性。

马原的学习是一个扩大视野、提高思辨能力的过程。

我们需要了解和关注国内外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动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和解读这些问题。

同时,马原的学习需要我们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理论运用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能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并能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论述和分析。

学习马原不是机械记忆和死背概念,而是要通过学习来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此外,马原的学习还需要我们注重实践和应用。

学习理论知识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与同学们一起进行讨论、撰写论文、参加实践活动等方式,来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的能力。

考研政治马原理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马原理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马原理知识点总结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1.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要把握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1.2 基本矛盾和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基本矛盾是事物内部统一体的两个对立面,通过矛盾的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包括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分,以及主要矛盾的转化为次要矛盾,新的主要矛盾的产生等。

1.3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改造的过程,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的标准。

•认识是人们对客观存在进行反映和理解的过程,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2.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和国家理论2.1 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社会领域的具体体现。

•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等。

2.2 阶级和阶级斗争•阶级是由于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财富的分配而形成的,阶级之间存在矛盾和利益冲突。

•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通过阶级斗争,社会上层建筑得到改变,实现新的社会秩序。

2.3 国家的本质和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和机构,是一种阶级压迫的产物。

•国家具有保护阶级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和管理社会事务等职能。

3.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1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社会公有制、按劳分配、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包括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高级阶段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阶段。

3.2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济制度和运行机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运行机制包括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3.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思想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等内容。

考研马原知识点总结

考研马原知识点总结

考研马原知识点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研政治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考研马原复习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对考研马原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马原,取得好成绩。

一、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它包括了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是辩证法的方法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法的认识论基础。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

历史唯物主义则强调了历史的发展规律,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重要观点。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第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则强调意识第一,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在考研中,要明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立场。

三、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基础非常重要。

在考研中,要深刻理解实践对认识的重要作用,把握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四、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非常重要,也是考研马原中的重点内容。

五、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终理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终理想,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在考研中,要理解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实现路径,把握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深刻理解共产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总结,以上就是考研马原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为考研政治的复习提供帮助。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认识,为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研政治冲刺杨加宁马原(打印)

考研政治冲刺杨加宁马原(打印)

考研政治冲刺主讲老师:杨加宁分析题答题套路分析大题之永远三步走:①是什么?联系原理,照抄方法该材料联系的是…原理,该原理认为…;**原理要求我们…②怎么讲?联系材料,解释说明;批驳错误观点(如果有)这个材料告诉我们…;③怎么干?提出行动,建议措施调动三个积极性:人+科技+自然条件分析题可能之科目34-38题:10×5=50分马原毛中特近现代史思修法基世经与形势政策分析题可能之形式马原(哲学)中特+马原(政经)毛概+近现代史思修法基世经+时事分析题:马原(哲学)1、矛盾对立统一规律2、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认识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对立统一定律一、是什么: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①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1)互为对方存在的条件,相互吸收利己的因素;2)双方可向各自对立面转化(需一定条件)3)规定事物发展的方向;★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制约造成量变,实现质变。

二、怎么讲?永远之第二步:①贯穿始终的“一分为二”:A+B一方面,我们在干A的时候,要注意B;另一方面,我们在干B的时候,要注意A。

②批判割裂的“形而上学”:如果我们只注重A,忽视了B,我们就会…如果我们只注重B,忽视了A,我们就会…三、怎么干:矛盾分析法⑴“两点论”: 全面、兼顾16个字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再16个字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求同存异、共同发展⑵“重点论”:①干工作,多选一:抓关键--抓主要矛盾②对人或事,做判断、评价:看主流--看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部分例题1分析题:马原(哲学)2008. 分析题34【材料一】最近,四川省搞了一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让医生以患者的身份挂号、排队、看病、拿药……结果,医生跑前跑后,既受累又受气,一名全程体验了“患者”的医生感慨道:“医生就像拿着个遥控器,把患者指挥得团团转,当患者确实很苦。

”【材料二】美国医生爱德华·罗森邦行医50年,忽然患上了喉癌,当他重新审视医学、医院和医生时,感慨地说:“站在我病床边和躺在病床上所看到的角度完全不同”。

考研政治马原复习 概念记忆准确掌握知识点

考研政治马原复习 概念记忆准确掌握知识点

考研政治马原复习概念记忆准确掌握知识点1. 马原学科概述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世界性的理论体系,旨在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

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物质世界是本体,意识和精神是物质的赋属性。

历史是社会发展的本体,思想是社会发展的反映。

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它认为,资本家的剥削源于雇佣工人无条件付出的“剩余价值”,而工人的利益则是要争夺或维护自己的“剩余价值”。

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政治实践,以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为目标。

1.2 具体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由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

一、唯物史观的历史发展唯物史观的历史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古代唯物主义、近代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二、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和分配的学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剩余价值学说、社会形态、产权制度,等等。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无产阶级专政、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共产主义远景等。

2. 概念记忆准确2.1 马原的基本概念马原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考研政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对于事物在哲学上的总的观点和态度。

方法论:对于研究事物的一般方法和规律,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的总称。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本论》:马克思著作之一,系统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原理和发展趋向。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合作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里程碑。

《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在对哥达纲领进行批判时所著,对整个社会主义运动影响颇大。

2.2 马原的主要概念一、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指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劳动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二、生产力生产力: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产的能力。

马原考研总结

马原考研总结

马原考研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简称马原)是考研政治科目的重点内容之一。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马原是一个相对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学科。

然而,通过对马原的深入学习和总结,我发现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够为后来的考生提供一些有用的经验。

首先,掌握基本概念非常重要。

马原是建立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因此,对于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至关重要。

辩证唯物论是一种关于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强调事物的矛盾性和发展性。

历史唯物论则是一种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强调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变革。

其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马原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尝试将所学的马原知识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相结合,这样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理论。

例如,通过对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前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另外,培养批判思维也是学习马原的关键。

马原强调的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要求我们善于运用批判思维,审视和质疑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和本质。

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提出反问,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这样的思维训练不仅有助于应对考试,还能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

此外,多做练习题也是提高马原成绩的有效方法。

通过做题,不仅可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考研题目进行练习,并结合历年真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同时,要注重对考研大纲的研究,清楚每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和考点。

最后,多参考高分学生的经验和资料也是提高成绩的一种途径。

可以阅读一些考研高分学生的经验分享,并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备考策略。

同时,可以参考一些优质的教材和辅导资料,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马原的知识。

通过对马原的学习和总结,我发现马原这门课程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以理解。

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相信每个人都能够在考研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考研政治马原冲刺必背重点总结

考研政治马原冲刺必背重点总结

考研政治马原冲刺必背重点总结
考研政治马原冲刺必背重点总结,更多考研政治大纲、考研政治复习指导、考研历真题及答案等信息,请及时关注马原是考研政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方便各位考研er复习,下文为大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原冲刺必背重点,供各位考研er参考,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1、含义: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部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科学社会主义。

考研政治马原原理总结

考研政治马原原理总结

考研政治马原原理总结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课程。

它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唯物史观、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

马原的学习对于进一步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马原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世界观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唯一的客观实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辩证法是研究事物内部矛盾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

马原通过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认识方法。

其次,马原介绍了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一个无止境的发展过程,矛盾和斗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

学习马原可以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变革的动力,增强对历史和社会的认识。

此外,马原还介绍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互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是研究事物内部矛盾和发展规律的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是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研究历史发展的理论。

学习马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从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最后,马原还介绍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强调人民利益、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通过马原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进一步理解和坚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仰和追求。

综上所述,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原)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马原可以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对社会现象和历史发展的认识水平,增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仰和追求。

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技巧精心整理版

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技巧精心整理版

马原知识点技巧精心整理版一、第一梯队Keywords1.人民2.实践3.规律(矛盾)4.物质生产(经济)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1.实践的本质(人、能动、客观物质)2.实践的结构(3个)3.实践的特征(3个)4.实践的形式(3个)5.实践是(人 <-> 自然)基础和桥梁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动力、标准、目的)三、十大错误观点1.“比”、“更重要” (除了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之外)2.“自由理性”,“普世价值”3.矛盾可以“调和”4.改造、创造规律5.唯心主义观点6.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有现成的道路(可以有现实道路)7.直观反映8.发展是循环往复的(螺旋式上升的)9.人人创造历史(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10.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是比较浅的认识,有待上升为理性认识)四、一些很绝对但是正确的话1.不包含差异的同一是不存在的2.现象一定表现本质,本质只能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3.任何历史人物都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4.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6.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五、恩格斯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六、唯物史观对于“人”的考察1.“现实的人”(实践、社会关系、能动性)2.唯物和唯心史观: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3.人民群众:社会历史主题、历史创造者,对发展起决定作用●质: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量:社会人口的大多数●关于剥削者:在一段时间内可以被纳入人民群众范围●经济首要影响●非随心所欲创造历史4.历史人物(中性词)5.群众划分为阶级,阶级由政党领导,政党由领袖主持七、物质和意识1.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高于意识)2.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3.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4.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5.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6.时空的特性●有限性●无限性●客观性●时间一维性7.意识能动:非直观反映,要发挥能动作用8.物质意识关系●区别:地位和范畴。

《马原》必背知识点

《马原》必背知识点

《马原》必背知识点
1.马列主义的世界观:马原强调了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世界观,强调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普遍性
等基本原理。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马原中强调了中国革命具有社会主义革命和
资产阶级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独特性。

4.战略防御:马原认为,在敌强我弱条件下,应采取战略防御的方针,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积蓄力量,以待一个有利机会。

5.十大战略原则:马原总结了十大战略原则,包括:以军事原则推动
政治,以军事原则指导外交,以军事原则改造军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精神全心全意拥护党的政策,做到虚心学习实事求是,做到人人都是
军事家,做到以战养战,发展壮大人民战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6.根据地战争的光辉战例:马原通过总结根据地战争的经验,指出了
根据地战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根据地战争中保持根据地和军队的生机
与活力。

7.三个阶段的战略:马原提出了三个阶段的战略,即战略决战阶段、
战略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

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8.革命军队建设:马原中提出了革命军队建设的重要思想,重点包括
军队政治工作的领导地位,军事训练的重要性,军队的传统和纪律,党对
军队的绝对领导等。

以上仅是《马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和战略问题的基本原理,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考研政治马原冲刺知识点详细解析汇总篇

考研政治马原冲刺知识点详细解析汇总篇

考研政治马原冲刺知识点详细解析汇总篇对于大多数的考生来说,马原是考研政治中最难攻克的一个部分。

因为官不是仅凭背诵和突击就可以搞定的,还需要大家的理解和练习。

哲学基本问题
本源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
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我们能不能完全认识这个世界。

在我们完成对世界本源的探讨后,对于意识和物质是否可以完全同一这一问题上,又高了一个分歧,一部分哲学家遵从古代哲学家的脚步,认为意识可以完全认识物质,另一部分哲学家则开始踏入不可知论和怀疑论的领域。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万面的徊E联系是不容割裂的。

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平日出发点,哲学家对世界可知性问题的回答,真确定性的内容是由他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所决定的,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人的认识实际发生过程来说,都只再回答了本体论的问题以后才能回答认识论的问题。

即使是那些否定本体论的哲学家,在他们解决认识论问题的基本倾向和态度中,也总是包含着对本体论问题的回答。

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前握手日出发点,认识论总是渗透和贯穿着本体论,认识论是不能脱离本体论的。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唯物论者都是可知论者,因为他们认为,作为大自然自身一部分的人,当然天生就再完全认识世界的能力,而大多数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和怀疑论者,因为无论是他人的思维,还是神的旨意,都是超出个人的认知范围而不可知的,本体论也不可能。

考研政治大题背诵资料整理(马原)

考研政治大题背诵资料整理(马原)

马原部分其中需要各位考生背诵的大题考点包括:联系、发展、矛盾(统一性、普遍性、特殊性)、辩证的否定观,五个范畴:原因结果、现象本质、必然性偶然性、可能性现实性、形式内容。

1、联系:原理: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能鼓励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联系具有客观性,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事物的客观本性。

启示: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具体联系,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在实践中是否正确的把握世界的普遍联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成为实践成败的根本标志。

2、真理与谬误:原理: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他们互相包含又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启示:通过辩证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创造条件化失败为成功。

(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3、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原理: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中包含共性。

人们的认识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过程。

启示:1、要注重实践,从中吸取智慧;2、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3、要能够举一反三的认识和处理各类事物。

4、矛盾:原理: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要正式矛盾,不要回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矛盾;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矛盾。

5、感性与理性认识:原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地反映;理性认识是对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片面的外部联系。

而认识的任务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所以必须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万字马原知识点整理考研

万字马原知识点整理考研

万字马原知识点整理考研一、绪论考研中,政治科目一直是考生们最为头疼的一门科目之一。

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作为一门重要的理论学科,常常是考生们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将围绕考研马原的知识点展开整理和梳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马原的基本概念1.价值与价值规律1.1价值的含义和形成1.2价值规律的作用和表现2.剩余价值与剩余价值率2.1剩余价值与剩余价值率的概念2.2剩余价值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3.商品与货币3.1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3.2货币的形成和职能三、马原的基本原理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1生产力的概念和分类1.2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变革2.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2.1社会主义本质与特征2.2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任务和方针3.党的基本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1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四、马原的科学体系1.科学社会主义的起源和发展1.1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诞生及其历史意义1.2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发展和完善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与成就2.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历史功绩2.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启示3.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演进3.1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流派和学术动向3.2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承与创新五、马原的实践应用1.党的领导作用与党的建设1.1党的领导作用的内涵和重要保证1.2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精神文明建设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历史使命2.2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途径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实践探索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3.2实践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六、总结考研马原知识点的整理对于考生复习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马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科学体系和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梳理。

只有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考生才能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必考知识点总结考点1:运动和静止,时间和空间(选择题)运动观: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2、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4、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标准。

5、静止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开始。

时空观: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2、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考点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考点3:联系的内涵和特点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①联系具有客观性。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论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单选、多选)1.表述方式——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意识与物质的关系、精神与自然界的关系、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哲学史上恩格斯第一次提出。

哲学基本问题是对客观世界的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和人类的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体现的关系的最高概括。

2.内容分析——其一,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决定谁(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其二,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3.决定因素——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的性质决定的。

(①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因而也是任何哲学派别都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②它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③它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与方向。

)4.辩证原理——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主义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作出的辩证唯物主义回答形成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

其基本表述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对于意识具有决定作用;意识对于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二、哲学中的对立的两个基本派别(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单选、多选)【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基本类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都是旧唯物主义,其缺陷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无科学的实践观。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情感、意志)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无人身的观念、概念、理性)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

三、哲学中对立的两种认识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回答)(单选、多选)【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代表人物:康德、休谟。

四、哲学中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回答)(单选、多选)【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是否承认矛盾是对立的焦点和实质)【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把事物的变化看作是单纯外力推动的结果。

五、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单选、多选)1.变革的关键——科学的实践观的确立。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现实世界。

2.变革的内容——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

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

3.变革的意义——正确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其自身在内的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六、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单选、多选)1.物质定义——一个概括:不依赖人的意识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2.定义方式——两种关系: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定义和把握物质①承认物质与意识对立的绝对性是哲学存在的前提。

②意识和物质的对立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3.基本内容——三层含义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②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③物质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4.理论意义——四条界限①划清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的界限②划清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限③划清辩证法与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界限④划清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界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观的变革,表现在它把人类实践视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将它包含到对物质范畴的理解中。

七、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单选、多选)1.起源——物质世界的长期发展(自然界——基础条件、劳动——促进条件、语言——依赖条件)。

2.本质——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人脑的机能、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3.特征——能动性①目的性和计划性;②能动创造性;③对客观世界有改造作用;④对人体生理活动有控制作用。

4.主观性表现:①意识具有多种主观形式:感觉、思维、情感、意志等;②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③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超前性;④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

5.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前提——认识规律;途径——社会实践;条件——物质手段、工具。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单选、多选、分析)1.联系范畴的内涵——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范畴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①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性,事物一产生就会与周围的事物发生联系。

②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内部联系: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外部联系: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整体联系: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③多样性: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3.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①普遍联系的观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②普遍联系的观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哲学基础。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单选、多选、分析)1.发展的原因——普遍联系即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变化,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是指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运动。

2.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发展的必然性——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①新事物在形态上比旧事物更高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新事物在内容上比旧事物更丰富,具有本质上的优越性。

③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着历史的方向,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4.发展的过程性——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过程】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形式上——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内容上——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地位上——把世界看作过程的集合体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

(把世界看作永恒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是形而上学的思想特征。

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体现着发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也就是用过程论的观点看问题。

)意义上——①过程论要求我们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②过程论要求我们科学地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性。

八、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单选、多选)1.哲学上的运动范畴——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②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

(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①区别:运动是绝对的(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是相对的(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②联系: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二者相互依赖、渗透、包含。

相对静止是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③意义:把握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反对绝对主义(形而上学不变论)和相对主义(相对主义诡辩论)。

九、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单选、多选)1.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特点是三维性。

2.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时空既是绝对的(客观实在性),又是相对的(具体特性),时空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3.时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客观世界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无限由有限构成;有限体现着无限;有限可转化为无限,超出有限的界限即趋向无限;只有同有限相联系的无限,才是具有现实性的真无限。

4.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现实意义①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②做任何工作都要坚持唯物主义原则,一切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十、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单选、多选)1.旧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唯心史观①表现——“半截子”唯物主义:自然观上唯物,社会历史领域唯心。

②原因——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也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

2.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人类社会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人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活动。

③生产方式集中体现着社会的物质性。

十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单选、多选)1.原理内容——整个世界是统一的,其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种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2.原理意义——①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石;②实践意义: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十二、科学的实践观(单选、多选)1.实践的本质含义——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①一般本质(区别于意识)——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物质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②特殊本质(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能动性活动。

实践按照人的目的改造客体,把人的意图和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具有目的性和主体性的特点。

2.实践的基本特征①直接现实性——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②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③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3.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实践,精神文化创造实践这三种基本类型的实践活动都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变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

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①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