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青岛版第一单无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对称》章节。
本节课教学内容包括对称的定义、对称的性质、对称的运用。
通过对称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对称的定义,掌握对称的性质,能运用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对称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1. 对称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2. 对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剪刀、彩纸、对称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剪纸、建筑等,引导学生发现对称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观察一些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对称的特点,从而引出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3. 活动一: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对称的性质,并尝试运用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 活动二: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对称的性质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5.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1. 对称2. 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3. 性质:a. 对称轴将图形分为两个部分,两部分关于对称轴对称。
b. 对称轴是图形的中心线,对称轴上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 运用:在实际问题中,可以通过对称的性质进行创作和解决问题。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对称的物品,并说明对称轴。
2. 让学生尝试运用对称的性质,创作一幅对称的图画。
青岛版三下《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word教案
情绪,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由于生理的不同,与男性相比,女性情感活动更强烈,也更容易情绪化。
如果说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的是掌舵者、领导人的角色,那么母亲则是一个家庭的调节阀、供氧机。
虽然家庭的重担由父母双方共同承担,但与父亲相比,母亲承担更多。
在工作与家庭双重压力下不少母亲感到力不从心,情绪也变得更加不稳定。
但母亲的情绪决定着一个家庭的温度,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和谐程度。
首先从家庭生活中来看,女性温柔、细腻的特质可以在家庭生活中营造出一种暖意融融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下,再大的矛盾与困难都能克服。
如果说父亲是一把披荆斩棘的利剑,母亲则是一张情意绵绵的丝网,她用爱将家庭与外面漆黑冰冷的世界剥离开来。
女性相较于男性而言,更善于表达内心情感,更懂得利用语言与情绪的力量,母亲的笑脸、暖言能给每个家庭成员力量。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白纸,你想让他变成什么样子他就是什么样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影响是不可能替代的。
母亲是孩子情感依赖的主要角色,如果母亲在与孩子的接触中,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孩子长大之后很可能会情绪调节失衡。
有本书中说:“对大多数的成年人而言,即使一生只跟母亲发生过一次问题,心中就会存在一个说话、行为和反应跟童年时期一模一样的‘母亲复本’。
”母亲情绪不稳定,一会对孩子赞赏有加,一会对孩子大声呵斥,这会造成造成孩子长大后戒备心重,缺乏信任。
总是对孩子抱怨,朝孩子吐苦水,也会把孩子变成一个消极的人。
母亲的情绪决定家庭的温度,在家庭生活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发火前深呼吸,以微笑面对家人,对待爱人、孩子多用表扬多夸奖,不要总是看到不足的地方。
在合肥张家,母亲陆英是个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
她自结婚后与丈夫从未红过脸,处处周到讨得婆婆欢心,对待儿女从不歇斯底里疾言厉色,她用自己良好的情绪为家庭及儿女成长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关于对称的基本概念。
2.能够理解对称轴的概念,能够画出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3.能够分辨对称图形和非对称图形。
4.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欣赏对称美。
二、知识准备1.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
2.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分类与识别。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数学知识——对称,你们知道对称是什么吗?”2.学生回答:“对称就是左右或上下一样。
”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一个对称的形状,例如蝴蝶、蜜蜂、兔子等。
2. 对称轴的讲解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张正方形。
2.教师问:“这个正方形有没有对称轴呢?”3.学生回答:“有的,正方形的中心点可以作为对称轴。
”4.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其他图案的对称轴,例如长方形、圆形等。
3. 对称轴的作画1.教师下发纸张,让学生画出一些常见的图形,并标出对称轴。
2.学生在画每个图形时,要注意对称的细节,比如下巴、翅膀、眼睛等。
3.学生画完后,课堂展示,彼此欣赏。
4. 对称和非对称图形的区分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些对称和非对称的图形。
2.教师要求学生说出哪些是对称图形,哪些是非对称图形。
3.学生能够说出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并能解释原因。
4.学生能够说出哪些图形是非对称的,并能解释原因。
5. 对称美在生活中的应用1.教师在黑板上放出一张对称美的图画。
2.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图画中的对称元素,并解释为什么这些元素是有对称关系的。
3.学生能够表达对称美的感觉,并能从生活中寻找对称美的例子。
四、课堂总结1.回顾标题是什么,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教师总结对称图形与非对称图形的特点,让学生掌握对称和非对称的区分方法。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对称相关的练习题。
2.在生活中寻找五个对称美的例子,并拍下照片——你们可以在【xx】这个APP上分享你们的照片!。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上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word文档资料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上册《热闹的民俗节----
对称》教案
教学内容:
对称(2830页)
教学目的:
1、在现实情景中,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对称现象,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在现实情景中欣赏、感受对称美,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
师生都准备各种各样的对称实物
学习方式:
让学生从分动手操作,探索发现对称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特点。
示情境图:图上都画些什么?
仔细观察,看看这些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合作探究
小组同学互相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建筑物左右两边的形状是一样的;脸谱左右两边的形状是一样的;如果把风筝或剪纸沿中线对折,两边会重合的)师:同学们的发现可真不少,像这样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图形,
我们叫它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叫做对称轴。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对称的?说说看。
把你手中的物品对折后展示给小组同学看看。
三、自主学习
第2930页的1、2、3题学生自己做。
第4题提示:数字、字母、字、标志要对应填写。
第5题做后再演示几个动作让学生猜一猜是否对称。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实践
1、搜集一些树叶,看看哪些是对称的,哪些是不对称的?
2、用这些树叶做一幅自己喜欢的画。
教学反思:
学生在上册学习对称的基础上,对对称轴的理解不是很难,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对称轴,画出对称轴。
个别同学找的不准,看的不够仔细,往往失误很多。
(完整版)青岛版版三年级的下册的第一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说课稿).docx
青岛版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说课稿)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依据“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 这四个维度共安排了七个单元,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单元:第二单元“对称”和第四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在整个图形与几何领域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上承一年级下册:方位与图形(各种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年级下册:图形与拼组(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三年级上册:图形的周长(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下启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六年级上册圆;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承上启下,使知识之间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感受美探索美的规律的过程中,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对称轴的含义,并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2、在探究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它所带来的美。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经历与他人合作探究、合作创作的过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已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2.自然界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感性基础。
3.三年级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地开展讨论,具备一定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法、学法教法: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
学法:采用分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通过学生具体实践、操作、讨论、验证、总结、归纳等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一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
一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并掌握对称的概念及基本特征;2.能够通过实例掌握“对称”的基本性质和在图形中的应用;3.能够发现实际生活中对称的事物;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5.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并掌握对称的概念及基本特征;2.通过实例掌握“对称”的基本性质和在图形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对称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如何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对称”的基本性质;3.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让学生观察一些具有对称性质的图形,并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特点;2.学生的认识被引导到了图形的对称性质,引导学生通过举例来理解对称的概念。
2. 讲解对称的概念和基本特征1.教师简要讲解对称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教师指导学生尝试通过动手摆弄来理解对称的基本特征;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1.让学生自由活动,在环境中找出一些具有对称特点的事物,写在黑板上;2.显示出“对称线”,并引导学生试着尝试对一些简单的图形做对称处理;3.让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一些观察到的对称事物,并标明对称线;4.让学生制作对称物品并展示,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对“对称”的基本性质及应用的学习1.教师通过示范,为学生讲解“对称”的基本性质;2.普及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3.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对称”的学习成果。
5. 巩固知识,检查学习情况1.分发小锦囊,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对称一张大图到笔记本画纸上;2.学生自行重复实验,互相检查。
6. 总结本节课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次课学习的重点;2.学生自由发言,回答问题、表达观点;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难点;四、教学资源准备1.书籍与教材:《对称》教材、一些单词卡片、《对称》练习本;2.材料:纸张、笔、剪刀、饼干面饼、颜料、糖果纸、灯泡纸、彩纸、胶带、卡纸;3.多媒体设备:视频、音响、电脑、投影仪。
青岛版(五年制)三上《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制)三上《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对称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对称的物体,如图片、建筑物、动植物、艺术品等,学生对于对称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本单元选取我国民俗节庆祝活动上拍摄的照片,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学具盒、彩纸、剪刀教师准备:放大的体操图,各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谈话: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出示)谈话:图片欣赏完了,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自由说。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图片很好看,图片中的动作很优美;图片的两边是一样的等。
谈话:为什么这些图片会给你留下这么美的印象?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些图片中体操动作蕴涵的美。
(接着课件出示体操示意图)如果我们从正面把这些体操动作画出下来,就成了这样一组平面图。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对称的美,进而激发学生探究为什么会这么美的兴趣,再由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平面图形,引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图片中蕴涵着什么样的美?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我们怎样来了解它们美?等问题。
谈话:大家提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好吗?谈话:请小组长拿出1号袋,把里面的图片分给小组里的同学,自己想办法研究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发现的?然后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小学数学_《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对称》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内容。
根据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利用电子白板、微课等现代技术手段,一边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亲身感受对称特点,一边在动画的动态展示中充分体会、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感受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地帮助学生完成对本课重难点知识的突破。
首先,
整节课运用课件的演示作用,微课的内容使抽象的图片、图形变得具体、形象,声情并貌,更好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掌握。
其次,使用了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seewolink软件的上传图片、远距离操控一体机等功能,及时上传了学生亲手做的作品来作学习素材,把书中的知识引到孩子们手中,拉近了生本间的距离,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提高了课堂上学生对新知的吸收率。
作品安装运行说明:作品为MP4格式,所以WIN7或XP版本的电脑均可正常运行。
附表2
2017年观摩活动教学反思表
注:此模板可另附纸,字数800-1000字,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
一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
一、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轴对称图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 能识别出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3.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
教学内容:1.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 轴对称图形的特点3.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难点:如何在实际情境中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模型等。
2.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直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民俗节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节日中的对称元素,引出对称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轴对称图形。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找出轴对称图形,并描述其特点。
4. 活动二:让学生动手制作轴对称图形,体验对称的美感。
5. 小结:总结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强调对称轴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热闹的民俗节——《对称》一、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三、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作业设计:1. 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记录下五个例子,并描述其特点。
2. 动手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要求美观、创意。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民俗节日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对对称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轴对称图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对称轴的讲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讲解和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图形中的一条直线,它将图形分为两部分,使得两部分完全重合。
在讲解对称轴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实例: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窗户、门、镜子等。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word教案 (2)
精品试题、试卷、教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热闹的民俗节单元教学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结合大量事例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对称轴。
2、在探索活动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初步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材解读对称是自然界中较普遍的现象,在学生周围的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物体有许许多多,学生对对称现象并不陌生。
本单元是学习对称知识的起始单元,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情境和事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充分感知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感知对称现象。
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本单元的编写特点:1、选取的视角新颖现实,我国的民风、民俗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素材呈现的是同学们欣赏、交流在民俗语节庆祝活动上拍的各种照片的情景,照片内容丰富,既包括民间建筑,又包括荷包、风筝、剪纸等民间艺术品,新颖而现实的素材有得于吸引学生学习。
2、提倡观察志操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中学习知识。
本单元的编写突出了观察与操作的学习方式,教材着力引导学生独立观察,积极交流,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认识对称现象。
通过折一折、拼一拼、做一做、找一找等到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三、单元教学建议1、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以现实生活的素材来初步学习对称知识。
2、突出实践,加强操作。
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等到实践活动,进一步体验对称现象,了解其特性。
3、评价时,注重考察学生对对称特点的理解,对于画出给定图形的另一半,不要提出过高要求。
4、本单元建议课时数:2课时精品试题、试卷、教案 1。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热闹的民俗-对称|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1 热闹的民俗对称|青岛版(五四学制)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热闹的民俗对称|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青岛版(五四学制),主要涵盖第1.1章节“热闹的民俗对称”。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并能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对称的概念,知道对称轴的定义。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对称的概念,掌握对称轴的定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教材、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剪纸、门窗、衣服等,引导学生关注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对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对称的意义。
(2)讲解对称轴的定义,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称轴。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例题,如剪纸作品、门窗设计等,引导学生运用对称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PPT上的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对称概念:对称轴:七、作业设计1. 请画出生活中你认为最美的对称图形,并简要描述其对称轴。
答案:略2. 请运用对称知识,设计一个有趣的剪纸作品。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对称的概念和对称轴的定义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对称现象,学会欣赏对称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对称知识设计更多有趣的剪纸作品。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一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青岛版(五年制)
《热闹的民俗》教学实录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实例,通过观察、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轴对称图形若干,作业纸。
【学具准备】剪刀、彩纸,轴对称图形若干。
【教学过程】一、直观感知,初识对称1.欣赏图片,初次感受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照片,你们想看吗?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课件,有建筑、脸谱、剪纸等配乐欣赏)。
2.观察交流,直观感知师:图片欣赏完了,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太美了。
生:真漂亮。
(指两三个)师:请你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看会有哪些发现?学生观察,然后同位交流,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每个图形左边和右边的形状一样、大小一样、条纹一样、图案也一样。
有的孩子能直接说出“对称”,但是他们说不出对称的特点,这时候老师引导。
师:你真棒!你都知道“对称”了。
那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图片的两边怎么样啊?引导学生说出图片的特点。
3.揭示课题,导入新知师:同学们真会观察,特别了不起!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每个图形左边和右边大小一样,形状一样,我们就说这些物体是对称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对称”的知识。
(板书:对称)师: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很多很多。
请你动脑筋,想一想,哪些物体是对称的?生1:蜻蜓生2:蝴蝶……师:同学们举得例子中有些是对称的,有些不是对称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对称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精品教案 (4)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认识对称现象,课本第28页——30页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对称现象。
2、 在大量的具体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 初步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与同伴互动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对称现象,并在大量的具体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1、 你参加过民俗节活动吗?民俗节活动中都有什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逛一逛民俗盛会,你们喜欢吗/ 2、 (出示课件,伴随极富民族特色的音乐出示课本情景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交流后观察画面,感受美丽的对称现象。
学生根据画面可能会发现和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风筝两边的形状是一样的吗?京剧脸谱沿中线对折,两边会重合吗?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
活动二 教师结合情景图中的素材讲述这些是对称现象。
启动新的问题进行拓展。
1、 师:你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对称现象? 2、 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回到情景图中结合刚才的发现,从对称的角度再次观察体验。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找出对称现象。
在小组交流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全班交流,可能会出现:看学生是否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情景图。
组织好交流,了解交流的深度、广度。
对各种合理理解,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小组内进行交流吗? 3、师:哪个小组可以交流一下? (1)我们学校的教学楼是对称的(2)蝴蝶是对称的(3)正方形、长方形(4)七星瓢虫--------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三折纸船1、 师:大家在民俗节上已经认识了、了解了对称图形,下面咱们就动手折一折吧!请打开课本29页根据书上的提示动手作一个纸船。
2、师:谁愿意把你的纸船展示给大家看看,并说说你的做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一等奖创新教案-一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青岛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一等奖创新教案-一热闹的民俗节-对称青岛版一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实例,通过观察、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在认识、制作和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和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数学思想渗透目标:初步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与同伴互动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同时,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的情景,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对称现象,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识别出轴对称图形,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并描述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辨别轴对称图形,会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做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具过程】教学过程拼图游戏导入1.巧用教材,利用自制民俗节拼图引导学生认识“对称”利用民俗节带来的神秘礼物—拼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试试拼一拼,在拼的过程中充分讨论是如何拼的。
(展示凌乱的分开的图片)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给大家展示一下,有哪一个小组想上台展示呢?(其中一个小组上台)预设:a、我来试试,不对呢......b、我来试试,咦,咱俩是一对呢......C、我也来试试......我俩是一对呢......适时引导学生拼好的请坐好老师就知道你拼完了。
【设计意图:学生进行拼图游戏,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讨论与进步中让学生初步感知两边同样两边一样的拼在一起。
】2.汇报拼图感受找展示的小组同学勇敢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拼的,大胆说出你的想法......预设:a、我觉得两个一样的......b、我看到了金鱼的上下两边是一样的,风筝的左右两边是一样的,脸谱的左右两边是一样的......(展示半个的飞到一起成原图19页三幅图)师:看到这么美的拼图,你想说点什么(预设)生:a、我觉得这样的物体很美b、我在老家的窗户上见过也有这样的剪纸C、老师,我爷爷扇子上有好多的脸谱也是这样两边一模一样的......d、老师,我知道这样的物体其实就是对称的。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1 热闹的民俗-对称|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1 热闹的民俗-对称| 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通过对热闹的民俗活动的了解,引入对于对称的概念、认识和初步探究,从而启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对称的概念,感知对称轴的性质;2.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物体的对称性;3.能够绘制对称图形。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对于对称的概念进行说明,并形象化的呈现,让学生感性理解;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对称轴的概念,深入了解对称性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3.1 前期准备教师可以为学生带来一些节日相关的物品(如春联、灯笼、鞭炮等),帮助学生引入主题。
然后请学生观察这些物品,让他们分组,找到其中的对称轴(若是学生未能识别,教师可加以引导和说明),并将他们感知到的对称轴和特征与他们分享。
同时,为学生展示一些对称图形,提醒学生要注意对称轴的位置。
3.2 导入新知在观察分析群体(两组学生)完成讨论分组结果后,教师设计合理的题目,引出对称的概念以及对称的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张蝴蝶的非对称图,并请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得到完全对称的蝴蝶图案。
接着,教师介绍对称轴的概念:对称轴是让图形右边与左边、上边与下边、前面与后面成对称的中心线。
在对称轴的定义方面,教师可借助一些有趣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对称轴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3 渐进探究讲解基本规则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对称图案的绘制,首先从简单的图形开始。
在尝试之后,学生将分组分享结果,比较自己的图形的对称轴和特性。
教师可以将每个小组的结果都收集展示出来,让同学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对称轴的位置与性质。
3.4 拓展练习讲解基本知识后,教师预留一些时间为学生自由实践时间,以更深入地理解对称轴的位置与性质并练习对称绘图。
将学生分成小组,用户派对、游泳池、棕榈树等元素,鼓励学生尝试不同对称形式的组合,形成个性化的对称图形,最后将集体展示。
(教学设计)《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9-23页。
【教材分析】对称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对称的物体,如图片、建筑物、动植物、艺术品等,学生对于对称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本单元选取我国民俗节庆祝活动上拍摄的照片,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
【教具准备】1、课件(包含建筑物,京剧脸谱,风筝等图片)2、教师自己动手制作的一些对称图片3、教师制作的不完整的对称图片。
【学具准备】1、每位学生准备一张长方形彩纸;2、准备已经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的纸片;3、一张彩纸;4、一把小剪刀。
教师准备:放大的体操图,各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情境导入)1、课件展示漫画,讲解数学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展示的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观察画面,感受美丽的对称现象,然后全班学生交流。
)谈话:图片欣赏完了,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自由说。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图片很好看,图片中的动作很优美;图片的两边是一样的等。
谈话:为什么这些图片会给你留下这么美的印象?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些图片中蕴涵的美。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你说我讲)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图片中蕴涵着什么样的美?”“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我们怎样来了解它们美?”等问题。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上《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上《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很快的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2、引导学生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感受现实生活、自然界丰富的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认识轴对称图形,了解其特征。
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为主。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谈话: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几幅自己剪的图片,(展示图片)好看吗?这些图片就是利用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剪出来的,你想不想也剪几幅自己喜欢的图片?下面将要给大家欣赏的图形中都含有这些新知识。
片让我们先来欣赏一组民俗节上的图片吧,请同学翻开课本19页,(板书:热闹的民俗节)介绍图片:建筑类、京剧脸谱、民间艺术、民间杂技。
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感觉这些图形怎么样?让学生自由说。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进一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好吗?仔细阅读课本20页,并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好,开始。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谈话:谁想代表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谈话:同学们,刚才你们通过把这些图形对折,发现对折后的图形的两边重合了,那么我们就说这些图形是对称的。
(板书:重合对称)谈话:老师这儿也有一个图形,你来判断一下,它是不是对称图形?(出示杯子图形)学生回答。
(是或不是)让同学来验证一下,对折。
谈话:这个图形对折后重合了,(出示另一个对称图形)这个图形也重合了,这两种重合不一样吗?学生会认为都重合了,一种是部分重合,一种是全部重合。
谈话:这些图形对折后全部重合了也就是完全重合了,(板书:完全)谈话:现在我们把折过的对称图形打开,你有什么新发现吗?,老师也想折一折,(另折一折痕)这两条折痕有什么不同吗?谈话: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叫它对称轴。
(板书:对称轴)有对称轴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一般用虚线画出来。
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表格教案
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表格教案单元一教学内容信息窗:对称课型新授总课时 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受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
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能准确的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判断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并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教学重难点认识轴对称图形,了解其特征。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第一次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流程及时间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学程设计)一、8玩一玩激趣导入二、5看一看,认识特点三、5剪一剪,加深理解1.师:课前让同学们拿剪刀和彩纸,都拿来了吗?你会用那双巧手剪出一个漂亮的图形吗?2.展示、发现:老师有选择的选几个贴在黑板上,其中有几幅是先对折再剪的作品。
师:黑板上有这么多漂亮的图形(指着其中的一个图形):这个图形你是怎么剪的呢?师:请大家找找看,黑板上还有哪些图形也是先对折再剪的呢?我请一个学生上来找一找。
(老师根据学生找的,将他们贴在一起)1.通过黑板上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看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图形的特征(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师生共同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征。
师:刚才我们共同认识了轴承、对称图形,现在你看老师手里的这两个图形(心形和五星),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师:你能自己动手剪出其中的一个图形吗?再次在黑板上展示几幅作品,让学生说一说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学生自由剪纸生:我是先对折然后再剪的。
生:……生:这些图形很漂亮。
生:左右(上下)两边相同,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生:是对称的生说明理由。
学生动手自己剪。
四、7折一折,明辨是非五、10综合运用拓展延伸六、3欣赏对称,提升认识七、2课堂总结1.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非常棒,如果给你一些图形,你能很快的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吗?师:现在请你们拿出课前准备的一些图形(附页图形),小组合作,通过折一折,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说明理由。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前置
性作
业
作业内容
完成情况
预习2-3页了解:
1.什么是对称?轴对称图形什么特点?
2.找一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3.准备材料:附页彩纸剪刀
优秀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小组
合作
展示
交流
指导
点拨
练习
巩固
谈话:假期里,同学们通过观看微视频,对第一单元的知识进行了自主学习,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些图片(课件)
学
目标
1.结合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
称图形的对称轴。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
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难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课时
安排
信息窗11课时
课题
信息窗对称
学生会认为都重合了,一种是部分重合,一种是全部重合。谈话:这些图形对折后全部重合了也就是完全重合了,(板书:完全)
师:现在你们知道老师是用什么知识剪出这些图片的吧?(对称)让我们再来欣赏前面的图片,它们为什么这么美呢?就是因为它们是对称图形,有对称的美。(板书:对称)
巩固练习。
现在我知道大家弄懂了什么是对称、及轴对称图形,下面检
验一下看谁最棒!
1.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对称现象
2.做个对称动作,同桌检验是否对称。
3.课件: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4.小游戏:猜一猜:课件出示各种标志的左半部分,猜一猜是什么标志?
拓展延伸:欣赏对称,提升认识课件欣赏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一、教学内容感知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用操作的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方格纸上利用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二、教学目标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用给定的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现实生活中存了解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审美素养。
三、教材的基础和地位本单元是学习对称知识的起始单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对称知识的基础。
四、课时安排:本单元共安排2课时。
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9-23页。
教材分析:对称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对称的物体,如图片、建筑物、动植物、艺术品等,学生对于对称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本单元选取我国民俗节庆祝活动上拍摄的照片,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学具盒、彩纸、剪刀教师准备:放大的体操图,各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谈话: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出示)谈话:图片欣赏完了,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自由说。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图片很好看,图片中的动作很优美;图片的两边是一样的等。
谈话:为什么这些图片会给你留下这么美的印象?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些图片中体操动作蕴涵的美。
(接着课件出示体操示意图)如果我们从正面把这些体操动作画出下来,就成了这样一组平面图。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对称的美,进而激发学生探究“为什么会这么美”的兴趣,再由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平面图形,引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图片中蕴涵着什么样的美?”“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我们怎样来了解它们美?”等问题。
谈话:大家提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好吗?谈话:请小组长拿出1号袋,把里面的图片分给小组里的同学,自己想办法研究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发现的?然后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好,开始吧!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谈话:谁想代表你们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是怎么发现的?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通过对折发现图形的两边重合在一起了,但是他们不会用完全重合来表达;对折的方法一般是相同的,学生对对折后打开所看到的折痕表述不会很好,在小组活动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如何将自己的发现有条理的表达完整。
谈话:同学们,刚才你们通过把这些图形对折,发现对折后图形的两边重合了,那我们就说这些图形是对称的。
(板书:重合对称)谈话: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图形,你判断一下,它是不是对称图形?(出示扣杯图)学生可能会直接回答不是对称图形,因为扣杯的一边有把,一边没有。
谈话:真的不是吗?你能折一折,看看有什么发现吗?学生演示折。
谈话:这个图形对折后重合了,这个图形对折后也重合了,那这两种重合有什么不一样吗?学生可能会认为都重合了,一种是图形中有的地方重合而有的地方没有重合,即是部分重合;而另一种是两边重合后没有多出来的,也没有缺少的,有少数学生会说出这是完全重合。
谈话: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后全部重合了,也就是完全重合了。
(板书:完全)谈话:现在我们把折过的对称图形打开,你又有什么新发现?老师也想折一折,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对称图形借给老师用一用?注意看,老师开始折了,我这样折得到一条折痕,这样折又得到一条折痕。
这两条折痕与你们折出来的折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回答。
谈话: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把它叫做“对称轴”。
(板书:对称轴)一般用点划线把它画出来。
注意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请你在你刚才对折的图形上画出它的对称轴。
谈话:同学们,这些图形通过对折,我们发现它们能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板书:轴)谈话:现在你知道这些体操动作为什么这么美了吗?再回到课的伊始,学生现在会恍然大悟,用数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这些图片,发现对称的美,感悟对称的美。
谈话:那你能从下面的图形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按要求完成课本第21页自主练习第1、2题。
学生交流如何判断。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逐步认识图形重合、完全重合,由折痕认识“轴”,进而会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这样层层深入,如剥笋一般,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学习过程,体验探究的快乐,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以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对称的美。
三、验证猜想,巩固练习谈话:打开学具盒,请你在钉子板上拼一个以前学过的是轴对称图形的平面图形。
告诉大家你围的是什么图形?学生可能围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不同的图形。
谈话:请小组长打开2号袋,找到你围的那个图形,动手验证一下你围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长方形2条对称轴,正方形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平行四边形2种情况,三角形3种情况)谈话: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围的是什么图形,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学生可能出现一些争论。
对正方形、长方形、圆是轴对称图形,学生一般不会出现很大的分歧,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因为情况比较复杂,象三角形中有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有四条边都相等的菱形,是学生争辩的焦点,也是学生探究的难点,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学具准备。
谈话:在我们学过的这些平面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判断。
请你从这些图形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图形,画出它的对称轴,并请你的同位帮你看一下,你画的对吗?谈话:请大家打开课本20页自主练习,请你从第3、4题中,选一道题你喜欢的做在书上。
分题订正,投影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围一围、猜一猜、验一验、画一画等活动,使课堂掀起了一个探究、争论的高潮,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他们主动参与其中,在不断的争辩、动手验证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动手实践,创作图形谈话: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找找生活中的对称。
学生从生活中找对称。
谈话:生活中的对称实在是太多了,老师也搜集了几幅轴对称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课件演示)谈话:看了这么美的轴对称图形,你是不是也想自己创作一幅?谈话:你可以用学具盒上的钉子板围一围,用小正方体摆一摆,还可以用剪刀剪一剪,还可以用彩笔画一画,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创作一幅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创作活动。
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作品。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今天的作业就是找一找自己家里的轴对称图形说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 找一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学以致用,把数学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时时都会用到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通过围、摆、剪、画等形式,让学生体验自己创造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的愉悦心情,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高密市呼家庄小学王化聚)第二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谈话:同学们,请你做一个动作,告诉大家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好吗?学生做出不同的对称动作造型。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用轴对称的知识来解决几个新问题,好吗?[设计意图]开门见山,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并用动作表示出来,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中,可谓一举两得。
二、自主练习,巩固知识谈话:想一想,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如果出现回答不完整,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把话说完整,并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
谈话:那么,你知道这些图形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吗?请你打开课本第22页看第5题,先仔细观察,想一想,然后再连一连。
学生展示汇报做法。
学生做这道题一般不会出现错误。
如果有个别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原因,再请别的同学帮助他。
谈话:对,我们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边是完全相同的,如果给你轴对称图形的一般,你能画出它的另一半吗?请你自己完成第6题。
学生相互展示自己是如何画的,并互相交流画的方法。
这道题学生常出现将格子数错而导致画错图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看图、数格子,提醒学生画完后一定要看一看两边是不是一样。
谈话:看来,大家对轴对称图形掌握的非常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有趣的故事。
(出示第23页第7题)请你仔细看图,看看图中主人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老虎跳到水里去了?你能看图编出一个合理的数学故事吗?让学生在编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弄清楚老虎、狐狸和它们在水中的倒影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镜面对称。
谈话:有趣的故事讲完了,糊涂的老虎上了狐狸的当,看来,学好数学知识真的对我们很有用处。
那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大家学习的情况吧。
(出示“我学会了吗?”)谈话:请你自己在书上完成这道题。
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对“丰收园”进行评议。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层次递进,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感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三、拓展延伸,总结收获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对称的知识来装扮一下你自己的房间吗?请你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你是如何用对称的知识装饰自己的房间的,好吗?[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自己总结课堂所学的知识,梳理知识,系统知识,培养学生每一节课都要知道自己所学的内容的习惯。
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不仅促进学科融合,而且培养了学生以数学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观点的能力。
(高密市呼家庄小学王化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