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构建紧密型校企合作新模式

合集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论文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论文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摘要]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是典型的职业技术人才教育,酒店要求从业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迅速适应酒店工作环境及工作岗位的要求。

本研究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能力结构分析,把专业实践能力分为五个方面,构建完善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

[关键词]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酒店管理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涵义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应企业人才实际需求状况而产生的,并按照企业部门和学校的安排实施的、交替进行课堂教学和企业实际操作培训的教育模式。

工学结合即教育与生产活动相结合,其中至少有两层基本含义:首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即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的结合,强调过程的结合。

其次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即教育部门与产业界或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强调对象的结合。

因此校企合作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问题提出国外的高等职业教育比我国起步早,发展至今己非常成熟,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国家的职业教育享誉世界,形成了诸如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cbe教学模式、mes模块教学模式、瑞士、德国双元制模式等教学模式。

在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上,瑞士的洛桑模式以及澳大利亚的培训包开发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得到全世界公认。

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在各高等职业学校开设得比较普遍,国内也有很多院校将该专业作为教学改革的试点专业。

虽然酒店管理高等教育发展迅猛,但是,在发展思路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市场定位不明确,教育教学形式仍然延续普通高等教育模式,高职特色不突出;有些院校过分强调管理理论缺乏实际能力培养,而有些院校强调简单服务技能,忽略对学生管理能力以及理论素质的培养,脱离社会和行业实际需求;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尚不系统,尚未形成成熟的培养模式和经验。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交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交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二是 学 院成 为 了交 通 系统 职业 技能 培训 、 考核和 鉴 定基 地 。目前我 院路桥 工程 系 可进行 工程测量工 的
成 “ 道路 建筑 材料 试验 与检 测 ” 国家 级精 品课程 ,
“ 路工 程 质量 检测 技 术 ” “ 公 、 工程 地 质与 水 文 ” 2 等
门省级精 品课程 ; 主编 教育 部 国家级 “ 十一 五” 划 规 教 材 4部 , 级 精 品教 材 l部 , 编 公 路工 程 类 教 省 主
段 , 两次 反 复安 排 的 双循 环 模 式 : 作 理论 知 识 与 实 践 环节 。 能力 分类 组合 为 若 干单元 安 排 的模块 式 按 模 式 ; 内课 程教 学 与 校外 专 业 实 践 。 校 分两 段 安 排
了学生 顶 岗实 习 的要求 , 又解 决 了工程 单位 “ 旺季 ”
要求 。 因此 ,校企合 作 、 “ 工学交 替 、 师生 互 动” 构 成 , 了高 职高专 院校交 通类人 才 培养 的基 本模 式 。 教 在 学运行 中,根据不 同行 业 生产 经 营 活动 的规 律 。 合 理安 排理 论 教学 和 实践 教 学 的 量 、 、 、 关 系 , 序 时 空 构成 形式 多 样 的教 学 运行 模 式 。现 行 教 学 运行 模 式, 如理论 教 学 体系 与 实 践教 学 体 系 , 为 两条 线 作 安 排 的双 线式 模式 ;理 论 教 学 时 段 与 实 践教 学 时
京 交 通职 业 技 术学 院 科 研 专 项 立 项 项 目 ( 号 J 00 ) 编 Z 9 4 ̄ 苏省 道 路 交 通 节 能 减 排 工 程技 术 研究 开 发 中心 资 助 。
2 1. 01 3支丑职- 7 -t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最新教育资料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最新教育资料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一、前言2010年6月, 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该项目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 是国家振兴工程教育进行的一次重大探索, 对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工程教育和工程师的国际互认具有重要意义[1, 2], 同时该项目也是为了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追求卓越”的原则, 并将行业企业的参与作为实施的前提条件[1, 3], 在培养过程中, 行业企业要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因此, 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则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是否达成的关键。

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在2013年有幸被确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 经过近两年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 针对企业实践环节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 在实践环节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任课教师遴选与培训、实践环节授课方式、实习基地、企业实习考核等五个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也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二、校企合作模式构建1.企业积极参与培养方案的修订。

学院组织相关业务骨干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集中研讨, 在此过程中邀请企业或者行业的专家全程参与, 学校考虑办学的层次、特色、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及办学条件等, 企业则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角度出发, 最终考虑社会需求、学科的发展变化, 征询企业或者行业专家的意见, 完成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

最终学院制定的农业水利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有8门课程和11个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均要求校企合作来完成。

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学生的工程实践、社会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工学结合构建中职教育新模式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工学结合构建中职教育新模式

程 ,只有制定周密的计划,参与各方的密切配合以及 国家法规的有力保 障,才能确保质 量,取得应有的实效。
关键 词 :校 企 合 作 ; 工 学 结合 ;中职 教 育 新模 式
中图分类号:G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 5 X ( 0 9 0 — 0 0 0 5 07 50 20 ) 6 05-3
实 行校 企合 作 、工学 结 合的 办学 模 式 ,是 “ 业教 育教 学 职 实施 的 需要 、就 业 导向 的需 要 、学 费补 充的 需要 和 资源 扩展 的 需 要 ” 。直 接 为学 生 、家长 、学校 、社 会以 及企 业 界提 供 了一 ,
保 护 ,加 上 学校 及 工厂 的 配 合管理 ,减少 了学 生对 家庭 教 育的 依 赖 ,减 轻 了学 生家 长的精 神负担 。 对学 校 来 说 ,即 可 为培 养 “ 师 型 ”教 师 提 供 良好 的环 双
长 期 以来 ,我 国 中等职 业 教育 的办 学 强调课 堂 与课 程 ,封 闭 有 余 ,开 放 不 足 ,不 利 于 高 素 质劳 动 者和 技 能 型人 才 的 培 养 ,影 响 了办学 质 量 的提 高 和学 生职 业 生 涯 的发 展 。20年 教 06
育部 颁布 《 关于 职 业院 校试 行 工学 结 合 、半 工半 读的 意 见 》,
办学方式能使学生感受到企业工作的职业氛围,培养和锻炼了
学 生 的专 业技 能 、实 践 能 力 、敬业 乐业 、严谨 求 实和 吃 苦耐 劳
的企业精神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技能的养成和职业
生 涯 的发 展 。同时 还 为 他们 提供 了更 多 了解社 会 、了解 企业 的 机会 ,为他 们今 后 自主 创业 奠定 更加牢 固的基础 。 对 家长 来 说 ,学生 以 工学 交替 的 方式 参与 实际 工作 ,获得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目标也不再只是教授学生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综合素质人才。

在这一背景下,校企深度合作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方向。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校企深度合作的目的是将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互补,发挥各自的特长。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具有深厚的积累和优势资源。

而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具有广泛的实践经验和需求。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需求,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问题。

学生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企业文化和运作方式,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中,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加强校企之间的交流合作。

学校可以积极联系企业,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机制和平台。

可以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定期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讲座和实践指导,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要求和需求。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设实践课程或实习项目,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际工作中。

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习或参与项目研究。

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员来校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

学校可以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评价标准,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

可以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明确企业提供实习机会和指导,学校提供专业教育和学历证书。

学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设立奖学金、实习补贴等激励机制,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校企合作。

搭建校企交流平台。

学校可以建立校企交流平台,为学生和企业提供信息和资源共享的平台。

可以建立校企合作网站、校企交流群等,方便学生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探索多样化校企合作模式,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探索多样化校企合作模式,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为企业提供研究服务和技术
支 撑 ,从根 本上 解决 院校 师资 与高 技 能人 才培 养之 问的差 距 。 截 至 目前 , 专业 教师第 一轮 下厂锻 炼基本 完成 , 第 二轮 下厂锻 炼 即将 启 动 。
三、 实 施 措 施 到 位
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电气 自动化专业探索形成了 主线 、 二环境 、 三体系、 四结合” 人才培养方案 ; 材

企业 用人需 求 、 用 人标 准和技 术需求 。 各系 部每学 期 安排 1 0 %的专 业教 师下 企业 实践 锻炼半 年 ,按 照企 业 需要 开展 企业 员工 的职业 培训 ,与企 业技 术人 员 合 作开 展应 用研究 和 技术 开发 , 提升 工程 实 践能 力 。 实施“ 一 师一 企 ” 制度 , 要求 每名 专业 教 师 与 一 家企


料专业探索 了“ 校企合作 、 工学交替” 人才培养模式
等 ;各 专业 形 成 了订 单 培 养 、 “ 三方联动” 、 “ 引企 入
1 . 成 立职教 集 团 . 加 强 内涵建 设 . 创新 人 才培 养
模 式
校” 等多种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 , 为进一步形成
级, 构建学习型社会 、 增强社会活力 , 全面落实党的教
育方 针 、 促进 社会 协调 可持续 发展等方 面具有 重要 作
企业组建“ 校企联合体” , 以技术服务、 员工培训 、 人 才支持等作为初始动力 , 构建互惠双赢 的驱动机制 , 形成 中钢邢机 、邢台金后盾 、长城汽车等校企联合 体; 健全 良性互动 的运行机制 , 实现教学组织与企业 实际结合 、 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结合 、 校内实训与企
程改革 、师资培训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 用, 使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 院各专业成 立“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 , 成员 组成包括行业专家 、 技术骨干、 高校教师等 , 其 中企 业一线人员 比例超过 1 / 3 。 每年召开一次专业建设研 讨会 , 积极创造条件与 人才培 养 的全过程 。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中国的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校企深度合作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可以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校企合作是指高校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包括共同开展科研、参加共同项目、共同招聘和培养人才等多个方面。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的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一直都存在,但是这种合作往往是比较松散的,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并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深度合作的核心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

企业是市场主体,是生产力的直接体现。

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

有些领域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而有些领域需要市场营销和管理人才。

为了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需要高校和企业之间更为紧密的合作。

具体来说,应该制定计划,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共同研究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开展人才培训、调研、评估等一系列工作。

在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中,重点是要建立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例如,应该建立包括岗前培训、岗中培训、岗后培训等环节的培养体系,以确保学生毕业后可以立即投入到实际工作中。

同时,还应该加强与企业的联合招聘工作,通过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适合企业的人才招聘标准,以确保学生毕业后可以快速进入企业。

除此之外,还需要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并且,还应该加强人才流动机制,让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在校企之间流动,提高人才流动性,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条件。

总的来说,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弥补高校和企业之间的鸿沟,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这种合作关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工学交替的实施方案

工学交替的实施方案

工学交替的实施方案工学交替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及在企业中实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学交替的实施方案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学校、企业和学生三个方面探讨工学交替的实施方案。

首先,学校在工学交替的实施中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设与企业需求紧密相关的专业课程,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学校还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确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有效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实习质量。

其次,企业在工学交替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企业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计划和实习安排,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和条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工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强与学校的合作,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最后,学生在工学交替中也需要积极配合。

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实习安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主动参与实习活动,积极向导师请教,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还应该注重实习过程中的自我总结和反思,及时调整学习方向,提高实习成效。

综上所述,工学交替的实施方案需要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

学校应加强课程设置和实习管理,企业应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和指导,学生应积极配合,共同推动工学交替教育的深入发展,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工学交替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高等教育向产业需求和社会需求对接。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化 专 业 、 模 具 设 计 与 制 造 专 业 、 汽 车 检 测 与 维 修 专 业 , 根 据 第 三 产 业 的 发 展 开
实 践 教 学 时 数 落 实 到 位 。 如 文 科 类 的 专 业 广 泛 使 用 情 景 模 拟 的 教 学 方 法 , 在 仿 真 的 工作过 程 中培 养学 生的 能 力。 工科
教学 改革 ,积 极推 进校 企合作 、 工学结 合 、推行 ¨单 培养 。根据 办学 定位 、服 务面 向和 办学 资源 出发 ,根据 当地 区域 经 济 发 展和 企 业 的 需 要确 定培 养 方 案 和 培
洁能源 产业 集群 、外 向型加 工产 业集群 等,这些产业集群 的形成为永州 经济发展 起 到 了 强劲 的 作 用 。也 为 我 们 高 职 教 育 发
类 专业 形成 了以工学 交 替 、顶 岗实 习为 主 的 教学 模 式 ,主 要 采 用 2 的 模 式 ,如 +1
机 械 模 具 的 学 生 第 一 、 二 学 期 在 学 院 学 习 理 论 和 专 业 基 础 课 , 第 三 、 四 学 期 采 用 工 学 交 替 的 模 式 在 校 内实 训 基 地 和 紧 密 型 的 合 作 企 业 进 行 , 采 用 现 场 教 学 模 式 ,老 师 带 教 、 现 场 教 学 ;第 四 、五
学 期 实行 顶 岗 实 习 ,与 产业 工 人 同 吃 、同
( 2)体 现职 业要 求 ,构建 优质课 程 体 系 。 按 照 “ 化 技 能 , 突 出 能 力 ” 培 强
养 的 要 求 ,制 定 了 各 专 业 核 心 课 程 标 准 ,课 程 设 置 上 注 重 了 以 下 几 点 :一 是 满 足 职 业 岗 位 ( ) 的 任 职 要 求 ,二 是 群 满 足职 业 资 格 标 准 对知 识 和 能 力 的 考 核 要 求 ,三是满 足学 生 职业 生 涯可 持续 发展 对 素 质 与 能 力 的 要 求 。 按 照 以 “ 务 为 服 宗 旨 , 以 就 业 为 导 向 , 以 职 业 能 力 培 养 为 核 心 ” 的 课 程 建 设 原 则 , 根 据 不 同 专 业 构 建 了 “ 干 课 程 与 辅 助 课 程 相 结 主 合 ,理 论 课 程 与 实 践 课 程 相 结 合 , 专 业 技 能 课 程 与 素 质 拓 展 课 程 相 结 合 的 ” 三 结 合课 程体 系。 做到理 实一体 化 ,教 学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我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为例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我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为例
习 , 当于 这部 分学 生提前 毕业 , 相 在校 学 习时 间 只是少 了半年 或一 年 , 原模 式没 有什 么本 质 区别 。 与 因此有必 要 进行 人才 培养 模式 的进 一步 改革 、 索 与 实践 。 探
1 “ 企合 作 、 校 工学 交 替 ” 才 培 养 模 式 人
1 1 培 养 模 式 的 课 程 教 学 创 新 .
作开 发 和设置 课程 。
3 加 强师 资 队伍建 设 。 持“ ) 坚 培养 为主 、 引进 为辅 、 专兼 职结合 ” 聘 请企 业资 深专 家进 行 授课和 任课教 师 ,
的专 业培 训 。
4 构 建“ 实 项 目驱 动 、 学做 一体 ” ) 真 教 的教学模 式 。 深化 教学 改革 , 据 职业 岗位 ( ) 根 群 任职 要求 , 与企业 共 建具 备“ 、 、 ” 教 学 做 一体 化 的校 内实 践教 学基 地 , 真题 真做 的项 目驱 动 教学 , 结合 校外 实践 教学 基地 的顶 岗锻 炼 , 现校 内生产性 实训 与校 外顶 岗实 习 的无缝 对接 [ 。 实 3 ]
“ 企 合 作 、 学交 替 ” 才 培 养 模 式 的成 效 具 有 现 实 意 义 。 校 工 人 关键 词 :校企 合 作 、 学 交 替 ”培 养 模 式 ; “ 工 ; 合作 教 育 ; 循 环 双
中 圈 分类 号 : 1 . G7 2 0 文献标识码 : A
我 国高职 教育原 来一 直沿袭 学 科 系统化 的课 程模 式 , 系统化课 程完 成后 进入 工作 单位 就业 。 这种 模式 可 以为学 生 提供较 好 的学科 理论 基础 , 但其 所 学 内容与 职业 实践 的联系不 密 切 , 的甚 至脱 节 。这也 就导致 了 有 人 才培 养效 果 与市场 需求 之 间的偏 差 , 成 就业 问题 日趋严 重 , 而一 定程 度上 制约 了高 职教育 的发 展口 。 造 从 ] 高 职 院校 的 专业 人才 培养模 式 关 系到 高 职教 育能 否办 出特 色 , 于 高职 教育 的兴 衰成 败具 有 决定 性 的 对 作 用 。高 职院校 与企 业合 作是促 进 现代社 会 发展 与经 济增 长的 重要途 径 , 当今 世界 高职 教育 发展 的趋势 。 是 高 职 院校 与企业 合作 的社会 化功 能 , 是企 业发 展 的要求 , 也是 我 国高职 院校 改革 和发展 的 动力 [ 。 2 ] 目前 我 国高 职教 育 已经有 了很 大程 度 的 改革 与进 步 , 也构建 了较 好 的人 才 培养 模 式 —— “ 企合作 、 校 顶

关于工学交替实施方案

关于工学交替实施方案

关于工学交替实施方案工学交替实施方案。

工学交替实施方案是指学生在学习期间,通过在企业实习工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实施方案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中国,工学交替实施方案也逐渐受到重视,并在一些高校和企业中得到了试点和推广。

下面将就工学交替实施方案的意义、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探讨。

首先,工学交替实施方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工学交替实施方案,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其次,工学交替实施方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在实习工作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需要他们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解决。

这样的实践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另外,工学交替实施方案还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增强他们的职业素养。

在实习工作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从而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更清晰的规划和认识。

同时,通过与企业员工的交流和合作,学生还可以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

在实施工学交替方案时,学校和企业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实施方案和实习计划,确保学生能够在实习期间获得有效的指导和培训。

同时,学校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督导,确保他们在实习工作中能够健康成长。

总的来说,工学交替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和企业应共同努力,推动这一方案的落地和实施,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同时,政府也应加大对工学交替实施方案的支持和投入,为其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工学交替实施方案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高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高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高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浅析【摘要】高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分析校企合作模式的意义和作用、工学交替模式的特点和优势,以及校企合作与工学交替相结合的实践效果,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推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在指出了高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促进高职教育与实际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径。

.【关键词】高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意义、作用、特点、优势、实践效果、推动、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高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浅析高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校企合作模式和工学交替模式的出现,为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校企合作模式强调校企双方的紧密合作,通过校企资源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践机会。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还能够有效缩小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鸿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工学交替模式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还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实习实践,使所学知识得以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和应用。

这种模式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毕业后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高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高职教育的教学手段,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途径和发展空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推动高职教育朝着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方向不断发展。

2. 正文2.1 校企合作模式的意义和作用校企合作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有效缩短产学之间的距离,促进教育和产业的深度融合。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1. 引言1.1 背景介绍校企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实践应用所学知识,提升就业竞争力,也可以促进学校更好地贴近市场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从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现状分析、必要性、具体举措和优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推进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问题提出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才培养成为了各大高等教育机构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面对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时已经显现出了一些瓶颈和不足。

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尤为关键,而在当前的校企合作模式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现有的校企合作仍然停留在表面上的合作层面,缺乏深度和密切的合作关系。

双方的合作往往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实习安排或者项目合作,缺乏更深层次的交流和合作机制。

这导致了学生在实践中无法真正接触到企业的核心业务和技术,无法融入企业的实际运作环境中,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和成长。

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制约了双方合作的效果。

学校往往难以及时了解到企业的最新需求和发展趋势,而企业也难以准确评估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这导致了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了沟通不畅、合作不顺畅的情况,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

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合作关系不深、信息不对称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需要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使双方合作更加紧密、互利共赢。

2. 正文2.1 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校企合作是指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成果转化效率的一种合作模式。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校企合作可以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更加贴合。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主体,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具体而直接的。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产品来 , 大大加强了学生的质量意识 , 使他们朝着 高素质 技 能型人 才迈 进 。 二、 以课 改为 契机 , 化 人才培 养方 案 优 课 程 改 革是 职 业 学校 主 动适 应 市场 经 济 的客 观需 要 , 高 职业 学 校人 才 培养 质量 的必 然要 求 , 提 也是职业学校 自身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实施 校企合作 、 工学结合 , 必须要有相应 的人才培养方 案来 支 持 。学 校 以 申报 省机 电技术 应用 专 业课 改 实 验 点 为契 机 , 循 “ 化 够 用 、 能 过 硬 ” 遵 文 技 的原 则 , 重视 培 养学 生 基本 文 化 素养 的 同时 , 照专 在 按 业培养 目标的要求 ,以培养应用技术能力 和操作 技能为主线 , 对课程 内容进行整合 , 将原来分化过 细的相关专业课程重新整合为综合化课程 ,减少 了一 些 理 论 性 较 强 且 生 产 实 际 中应 用 较 少 的 内 容, 淡化理论推导 , 强调 知识应用 , 并聘请企业技 术 权 威参 与 学 校专 业 教 学计 划 的制 定 和调 整 , 根 据 企业 、 业 的用 工 要 求调 整 实训 计 划 , 行 努力 把 教 学 的培 养 目标 与 企 业 的需求 目标 相结 合 ,把教 学 培养标准与企业用工标准相结合 ,着力构建以能 力 为本 位 、 以职业 实 践 为 主线 、 以项 目课 程 为 主体 的模 块 化专业 课 程体 系 。
珂 : 艰 2 1 第1期 j 5 a 0 年 0 1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 工学结合人才培 养模 式的研究 与实践
孙 伟 宏
( 江苏省张家港职业教育 中心校 , 江苏 苏州 2 5 0 ) 1 60

要 :由于职 业教 育的特殊性 , 求其 必须依托 企业 , 助企业的力量 , 同培养人 才, 要 借 共 实现企业 与学校 的互

多措并举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

多措并举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

多措并举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作者:薛彦登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2年第11期近年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产训结合、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和传统,通过与多家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实行专业共建和定向培养,使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产品开发和教学研究有机结合,开创了“校企一体、工学交替、课证融通、德技双馨”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科研硕果累累。

理实并举完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办学实践中,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学校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人才、技术、效益作为校企合作的切入点,实现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并进一步完善了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成立校企合作三级工作机构。

校企合作三级机构是指领导层面的校企合作理事会、管理层面的校企合作委员会、执行层面的校企合作办公室。

其中,校企合作理事会主要由学校、行业协会、企业三方主要领导组成,合作初期,充分沟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行业发展趋势、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共同找到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的接合点,提出校企共育人才的目标,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为后期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校企合作委员会则主要由企业人力资源部总监、市场部总监、教育专家(外聘)、企业实践专家、专业负责人等组成,主要负责市场及岗位的调研与分析,制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协调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合作的稳定、有序、高效。

建立校企合作工作机制。

为保证校企合作的稳定、有序、深度化,确保长效运行,双方明确了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形成了定期召开会议制度、招生及就业合作办法、校企人才共育管理办法、实习实训实施管理办法、师资队伍建设及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及考核管理办法、企业奖学金评选办法等校企合作制度性文件,并严格贯彻落实,构建了良好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共享共赢校企合作一体化运作学校与企业在双方共同利益诉求下,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为主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合作内容,按照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原则,不断拓展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空间,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与内容,努力形成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最终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互动双赢。

七双一合三证书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刍议

七双一合三证书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刍议
工 学 交 替 人 才培 养 模 式 在 实 施 过 程 中应 注 重 的 问题 , 提 出 了具 体 的 建议 。 并
关键 词 : 业 院 校 ; 职 七双 一合 三证 书 ; 学 交替 工
中图 分 类 号 : 1 G70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4 2 2 1 )2—0 2 17 0X(0 10 0 5—0 3
“ 证 书 ” 指 学 生 毕 业 时 , 仅 要 获 得 由学 校 颁 发 三 是 不
的学 历证 书 。由国家劳动 社会保障部 门颁发 的职业 资格 证 书 ,还必须获得 由国内酒店颁发 的顶 岗实习工作经历 证书 或者 由国际酒店业颁发 的各种培训证书 。
依 照 国 家 职 业 分 类 标 准 以及 对 学 生 就 业 所 需 的 相关
2 建 立 校 企 合 作 的 调控 机 制 、
员工 ,并把 顶岗实习 的这一年计 入在企业 留职后 的工作
年 限 , 而 缩 短 了 学 生 升 职 前 的 锻 炼 年 限 , 现 了 “ 实 从 实 真 的工 作 ” “ 薪 顶 岗实 习 ” 正 全 方 位 结 合 , 进 了高 质 和 带 真 促
不少 问题 ,导致相 当数 量的高职毕业 生难 以找到合适 的
工 作 岗 位 。以 就 业 为 导 向 , 以职 业 技 能 教 育 为 主 线 , 高 提
酒 店 管 理 专 业 学 生 前 两 年 以校 内 学 习 为 主 。最 后 一 年 在 企 业 顶 岗实 习 。按 照 “+ 4 4 ”一 周 见 习 , 个 学 期 1 3+ 5 ( 三
黄 志敏
( 东 轻 工 职 业技 术 学 院 , 东 广州 5 0 0 ) 广 广 1 30

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细则)

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细则)

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细则)
一、学院对各系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的说明
1.为调动各系对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工作的积极性,使之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学院将对各系实行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师资培养等情况。

并按照合同(协议)规定检查履行情况。

2.《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细则)》,是每年度衡量和考评各系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工作的主要依据;此外,各系应在每学年的年初向学院上报校企合作工作计划,年末上报工作总结,及时反映校企合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3.本办法的考评结论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

旨在督促和鼓励各系紧紧抓住当地的经济发展的脉搏,积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办出高职特色,培养出适应行业和当地经济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第 1 页
二、各系(部)校企合作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第2页
三、各系(部)校企合作工作的指标等级标准及内涵
第3页
说明:优秀的要求是在达到合格要求的基础上考核。

第4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移动通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移动通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移动通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一、建设基础(一)专业对接产业我国的2G、3G发展非常迅速,4G在中国移动LTE技术逐渐成熟的背景下也逐渐全面普及,工信部发布5G频谱规划,而5G标准逐渐将在2018年出台。

由此可见,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通信产业已经进入新的融合、变革和转型的发展时期。

以下一代通信网络、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正成为下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紧密对接产业链,校企深度融合的前提下,紧跟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服务“宽带城市、无线城市、智慧城市”工程建设,凝练出与地方支柱产业方向相对应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移动通信方向,以此对接ICT产业发展,培养出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移动通信)专业适应通信行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具备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移动通信行业规范,掌握扎实的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精通的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具备过硬的移动通信工程施工以及移动通信设备的安装、运行和维护、移动通信网络优化、通信产品营销等专业技能的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移动通信)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编写具有高职特色的系列教材,完善移动通信专业校内外实习基地,针对东北地区,特别是移动通信运营和移动通信制造业发展的需求,以移动通信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载体,与企业合作共同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共建一批集教学、培训、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为通信行业培养符合企业岗位标准的移动通信规划勘测设计工程师、通信工程师、网优工程师等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造就一批基础理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专兼结合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并在东北地区有一定知名度;力争将本专业建设成为东北三省移动通信行业人才培养、技术服务、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建设成为同行有较大影响力的示范专业。

工学交替计划

工学交替计划

玉田职教中心财会专业学生工学交替实施计划一、开展工学交替实践活动得意义、目得国家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中指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就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得关键问题,就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得重要方向,就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得根本出路。

开展工学交替得实践活动,就是教学计划安排得重要实践环节,就是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得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不断探索高职人材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材培养模式改革得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得重大举措。

开展工学交替实践活动得目得,就是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得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得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财经专业结合企业得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办法从而规范学生得实训学习。

二、工学交替实践活动得内容1、感悟企业环境(文化环境、管理环境、技术环境、生产环境)2、感悟企业对岗位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得要求。

3、学习企业先进文化及管理理念,初步掌握生产技术。

4、应用所学得知识与技能开展实践活动;针对不同岗位得特点, 学习岗位需要得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实践活动中学习部份专业课程。

5、通过学习与感悟,结合专业,进一步明确本人未来得发展目标(在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零距离就业等方面怎样发展)。

三、参加工学交替实践活动得专业、时间、地点及指导教师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3 个班);时间:2022 年 5 月 1 日-2022 年5 月7 日,2022 年10 月 1 日-2022 年10 月7 日0 10 会计电算化( ( 三) ) 班工学交替安排表2022、05、1-2022、5、7 实习单位及岗位参加学生名单指导教师负责人玉田供销大厦超市收银处16 人王睿高力超马继辉边国娟马丽颖薛米萌徐丽美段玉莲刘爽刘丽丽吕媛媛汤志楠刘东杰郭莹莹汤爽张敏崔凤丽张艳杰路欣怡娄新李跟升玉田供销大厦抽奖赠品处13 人曹林宋雪莲曹艳玲张雅楠韩璐王月丁海丽卢娜李韩李国婷郭纪嫒周文静刘福平崔凤丽张艳杰路欣怡娄新李跟升河北冀硕管业办公室 3 人孟山山王文雪吴艳红崔凤丽娄新李跟升玉田晶源电子公司财务科 2 人郝天慧潘丽高凤玲娄新李跟升1 11 级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工学交替安排表2022 、10、1-2022 、10 、7实习单位及岗位参加学生名单指导教师负责人玉田供销大厦超市收银处11 会计电算化 1 班30 人贾磊田达张瑞涛田超何龙王晨旭吴征王超田爽杨洋张亚娟王欣月韩秀莲候蕾胡梅杰齐芳宋爽张明月马金欣史雅丽郭思杰孟祥瑞刘雪莹刘红梅张新贾红玉高英宋宇欣刘莹王瑶张玉霞刘春梅娄新李跟升玉田供销大厦抽奖赠品处11 会计电算化 2 班29 人陈安娜杨超凡刘丽丽郑红亚姚心悦陈美胡雪珊杨爽杨欣然陈杰郝力韩马丽娜刘爽张红颖张丹王艳军李冰王丽华王翠兰于慧张国晶臧家欣闰大伟王旋刘艳军史秋云李欣芮李秀双韩颖张玉霞刘春梅娄新李跟升河北冀硕管业办公室 3 人王文雅靳亚楠张颖崔凤丽娄新李跟升玉田晶源电子公司财务科 2 人刘小雨王晓彤张玉霞娄新李跟升四、活动要求(一)纪律要求1、学生在工学交替实践期间具有学生与企业员工双重身份, 因此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学院相关管理规定与所在企业得管理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构建紧密型校企合作新模式
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国际贸易系内涵式发展,我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将校企深度融合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做。

新学期伊始,国际贸易系主任、副主任等一行应邀来到丽景酒店集团,与企业商议共建教学研究实习基地事宜。

系主任表示,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职业院校唯有深入挖掘专业内涵,提高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规格,用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能力,才能实现教学与行业的无缝对接。

通过尝试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学生将在理论课中学到的知识,在顶岗实践中得到运用,在顶岗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再在理论课中得到解决,使学生不但提高了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对行业和企业实际业务操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将改变以往松散型的合作模式,建立起紧密型的校企合作,通过企业进专业、课堂进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断增强学院和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教学主任提出,我系与丽景集团的合作,既是新形势下双方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内在要求,也是进一步激发校企活力、创新发展模式、共求双赢的战略举措。

我系将依托这一平台,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培养方案,将工学交替培养模式融入三年的培养方案,开展学习中、学习后和毕业后三种形式的合作。

从新生入学伊始至毕业走向社会之前,建立观摩见习、模块实训及顶岗实习的三个层次及专业认知教学、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毕业综合实习的三步递进式且不断线的合作教育的实践训练体系。

如:大一进行两周的社会认知与职业体验实习;大二进行一个月的专业基本技能顶岗训练,企业顶岗实习与理论教学穿插进行;大三进行毕业综合顶岗实习,三个阶段形成点面结合的职业能力螺旋上升格局。

丽景集团人力资源总监表示,此次合作成立实训基地,是促进双方共同发展的有力措施,既为老师和学生深入实践,了解行业和企业提供了最为前沿的阵地,也为丽景集团人才储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丽景集团也将派遣最精干的岗位能手担任我系的兼职教师,把最新的业务操作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引进学院,将企业和市场最需要的内容融入教学之中。

最后,双方就签订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和丽景酒店集团人力资源教育培养基地达成了共识。

双方将以此为契机,扩大合作范围,创新合作模式,通过双方共同搭建和完善实训基地,校企联手共同助推地方经济的新发展,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新局面,成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新典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