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速算与巧算(乘除法)
速算巧算乘除法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125×(100+80) =125×100+125×80
=12500+10000 =22500
=125 ×(100+8×2) =125×100+125×8×2
=12500+2000 =14500
总结:有时分拆凑整的 方法,也适用于乘法加 法的混合运算中。
Hale Waihona Puke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50×198
三年级奥数
速算巧算乘除法(2)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总结:相加的几部分中,
(1)175×34+175×66
=(34+66) ×175 =100×175 =17500
如果相乘同一个数,可先 提出这个数,用括号把剩 下的两个数相加,再乘公 共的数。并且当只有公共 数时,可以相当于“×1” 。
(2)67×12+67×35+67×52+67
=67×12+67×35+67×52+67×1 =67×(12+35+52+1) = 6700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250×104
(3)125×180
=250×(100+4) =250×100+ 250×4 =25000+1000 =26000 (2)125×116
总结:有时分拆凑整的 方法,也适用于乘法与 减法的混合运算中。
在做混合运算的计算题时, 要对重复的部分和特殊的题型 多加留意,联想我们学过的知 识加以解答。
(3)125×92
=50×(200-2) =50×200-50×2
=10000-100 =9900
(完整)三年级乘除法速算巧算

一、乘法中的巧算1.两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要先乘.为此,要牢记下面这三个特殊的等式:5×2=1025×4=100125×8=1000例1计算①123×4×25②125×2×8×25×5×4解:①式=123×(4×25)=123×100=12300②式=(125×8)×(25×4)×(5×2)=1000×100×10=10000002.分解因数,凑整先乘。
例2计算①24×25②56×125③125×5×32×5解:①式=6×(4×25)=6×100=600②式=7×8×125=7×(8×125)=7×1000=7000③式=125×5×4×8×5=(125×8)×(5×5×4)=1000×100=1000003.应用乘法分配律。
例3计算①175×34+175×66②67×12+67×35+67×52+6解:①式=175×(34+66)=175×100=17500②式=67×(12+35+52+1)=67×100=6700(原式中最后一项67可看成67×1)例4计算①123×101②123×99解:①式=123×(100+1)=123×100+123=12300+123=12423②式=123×(100-1)=12300-123=121774.几种特殊因数的巧算。
四年级乘法除法速算巧算(最新整理)

第2讲:乘除法巧算速算本讲,我们来学习一些比较复杂的用凑整法和分解法等方法进行的乘除的巧算。
这些计算从表面上看似乎不能巧算,而如果把已知数适当分解或转化就可以使计算简便。
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计算题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特征,通过对已知数适当的分解和变形,找出数据及算式间的联系,灵活地运用相关的运算定律和性质,从而使复杂的计算过程简化。
实际进行乘法、除法以及乘除法混合运算时,可利用以下性质进行巧算:①乘法交换律:A×B=B×A②乘法结合律:A×B×C=A×(B×C)③乘法分配律:(A+B)×C=A×C+B×C由此可以推出:A×B+A×C=A×(B+C)(A-B) ×C =A×C-B×C④除法的性质:A÷B÷C=A÷C÷B=A÷(B×C)利用乘法、除法的这些性质,先凑整得10、100、1000……会使计算更简便。
例1:计算236×37×27分析:在乘除法的计算过程中,除了常常要将因数和除数“凑整”,有时为了便于口算,还要将一些算式凑成特殊的数。
例如,可以将27变为“3×9”,将37乘3得111,这是一个特殊的数,这样就便于计算了。
解:原式=236×(37×3×9)=236×(111×9) =236×999=236×(1000-1) =236000-236 =235764随堂小练:计算下面各题:(1)132×37×27 (2)315×77×13例2:计算333×334+999×222分析:表面上,这道题不能用乘除法的运算定律、性质进行简便计算,但只要对数据作适当变形即可简算。
乘除巧算

例一:
234×50×2 12×25×4
125×8×9
32×125×8Βιβλιοθήκη 例二: 48×25125×5×32×5
1247×99
678×101
3,乘法的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相乘,再把所得9的积 加,即(a+b) ×c=a×c+b×c 例: (4+8)×5=8×5+4×5
• 例 :11 ÷3+4÷3 399÷5-99÷5
• (1000+100)÷25
• 9898×9999÷101÷1111
• 123×456÷789÷456×789÷123
• 3,两个数的积除以第三个数,等于用其中的一个 数除以第三个数,再与另一个数相乘。即 • a×b÷c=a÷c×b • 例:3972×69÷1986 9000×34÷45
• 4,两个数的和或差除以一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 别除以这个数,商再相加(相减)。 (a+b)÷c=a÷c+b÷c (a-b)÷c=a÷c-b÷c
速算与巧算(二)乘除法
一,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巧算
1,乘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即: a×b=b×a 相乘 例:2×5=5×2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可以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 也可以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即: a×b×c=a×(b×c) 例: 9×5×4=9×(5×4)
例三: 184×17+184×63
496×837-496×637
234×12+234×88
9999×2222+3333×3
• 二,运用四则运算规则巧算: • 1,某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某数除以这两个数 的积,也等于某数除以第三个数的商,再除以第 二个数。即a÷b÷c=a÷(b×c)=a÷c÷b。 • 反过来也成立
速算与巧算(二)

• 19+12-19+3+4 -12 • =19-19+12-12+3+4 • =3+4 • =7
5.合理分组
• (1)875-364-236 • =875-(364+236) • =875-600 • =275 • (2)1847-1928+628-136-64 • =1847-(1928-628)-(136+64) • =1847-1300-200 • =347
• P101-P105
速算与巧算(二)
(一)减法的巧解
减法的性质:a-b-c=a-(b+c). 差不变性质:a-b=(a+c)-(b+c)=(a-c)-(b-c) 加减法运算性质:a+b-c=a-c+b a-b-c=a-c-b 1、同级运算连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移动位置。 2添去括号原则”: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里,如果给 加号后面的算式添上或去掉括号,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 给减号后面的算式添上或去掉括号,其添上或去掉括号运 算符号要改变即“+”变“-”,“-”变“+” a+(b-c)=a+b-c. a-(b-c)=a-b+c 如:100-10-20-30 =100-(10+20+30) =100-60 =40
在计算时没有括号时,有时根据题目特点,我们可以采用 添加括号的办法。跟去括号的方法差不多:括号前面是加 号,添上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添上括号要改号。
=286+(879-679) =286+200 =486
我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加法交
换率和加法结合率以及两个加数互为补
数的关系进行了巧算,在做题的时候同 学们要认真审题,找到其中的特殊关系, 再细心计算就能够很快的算出结果,提 高你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五年级第二讲——速算与巧算

第二讲—速算与巧算例一:加法巧算:聪明的你能找到简便的方法计算吗?9+99+999+9999+99999解析:(1)此题中所有加数都是由数字9组成,因此我们考虑用凑整法,例如 把9转化为(10-1),99转化成(100-1),……练习8+98+998+9998+99998+999998= 2.34+3.45+4.66+5.54=例二:乘除法巧算:25×96×125= 400000÷125÷25÷32=解析:在乘法计算时,如果两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可以依据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把它们先乘起来。
在利用除法运算性质时,把后面的除法运算转变成乘法运算,比如将32分解为8×4.在数学竞赛中,都有一定数量的计算题,在加法计算中,主要用到的有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性质;在乘法运算中,主要用到的有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除法的性质等,只要根据试题的特点,寻找某种规律或应用某些公式把试题分解、变形、凑整等,会大大提高我们的运算能力和运算速度哦。
练习:63×275÷7÷11= 34×172-17×71×2-34=9999×9999+19999= 123×456÷789÷456×789÷123=例三:九余数验证法:(1)437+506=943 (2)6332—4748=1584(3)68×95=6460 (4)6786÷78=87 (5)3470÷73=47 (39)解析:九余数验证的用法:先算出每个数各位上的数字和,再用这个和减9,和中一共有几个9就减去几个9,最后再比较剩下来的几个数是否构成相同运算的等式。
练习:1、3264+1265=45292、8711—3517=49943、126×39=49144、2154÷58=385、10004÷254=39 (98)例4:比大小不用笔算,你能指出哪道算式的得数大吗?请说明理由。
四年级·乘法巧算

四年级·乘法巧算第2讲乘除法的巧算在乘、除法的速算中,我们经常用到的有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以及一些基本的运算技巧,还有积与商的变化规律等等。
灵活地应用这些定律与规律,就可以达到巧算与速算的目的。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5×125×32 (2)799×25(3)125×65+75×65 (4)(20-4)×25【思路导航】算式(1)中,32可以写成8×4,而25与4的乘积是100,125与8的乘积是1000,这就促使我们思考,能不能先把32写成8×4,再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把25与4、125与8先分别乘起来,使计算简便。
25×125×32=25×125×8×4=(25×4)×(125×8)=100×1000=100000算式(2)中,799和25相乘,很难口算出结果,但是799和800只相差1,可以考虑将799写成800-1的形式,再利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799×25=(800-1)×25=20000-25=19975算式(3)可以反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125×65+75×65=(125+75)×65=200×65=13000算式(4)可以用乘法分配律简算,也可以先算出括号中随堂笔记: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0与4的差,再将两数的差16写成4×4的形式,最后利1用乘法结合律简算。
三年级思维拓展- 速算与巧算(二)

速算与巧算(二)知识要点上一章我们学习了加减法的运算技巧,本章我们将学习乘除法的巧算方法。
下面,我们介绍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它们是乘法巧算的理论依据,并给出一些巧算方法。
一、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即: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后一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即:(a×b)×c=a×(b×c)。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即a×(b+c) =a×b+a×c变式:a×(b-c) =a×b-a×ca×b+a×c = a×(b+c)a×b-a×c = a×(b-c)二、乘除混合运算中的巧算技巧1. 带着符号搬家:在乘除混合运算中,运算的次序可以交换,运算的结果不会改变。
但必须在交换位置时,连同前面的运算符号一起“搬家”。
2. 去括号:乘除混合运算中,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的时候不改变括号里面的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的时候要改变括号里面的符号:即“×”变“÷”,“÷”变“×”。
3. 添括号:乘除混合运算中,可通过添加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添加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不改变括号里面的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是“÷”号,要改变括号里面的符号:即“×”变“÷”,“÷”变“×”。
三、除法中的特殊的性质1. 商不变性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即:a÷b=(a×n)÷(a×n) ,a÷b=(a÷n)÷(a÷n) (n≠0)2. 运用除法的性质进行巧算:(a±b)÷c=a÷c±b÷c四、乘法中的好朋友同学们应该记住一些特殊的乘积,他们的结果为整十、整百……,我们称这些数为乘法中的好朋友:2×5=10 4×25=1008×125=1000 16×625=10000精选例题☝【例1】:请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