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诗词的主题(情感)
诗词鉴赏的方法与技巧
诗词鉴赏的方法与技巧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和人民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诗词作品,但要真正领略其中的韵味和情感,就需要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介绍诗词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词之美。
一、了解背景知识在进行诗词鉴赏时,了解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创作动机等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诗词作为文学作品,往往会受到时代和作者个人经历的影响,只有了解这些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比如,了解杜甫的贫困潦倒经历,再读其《登高》一诗,就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其豁达和坚韧的性格。
二、把握诗词的意境诗词是一种语言艺术,其表达方式往往比较抽象和含蓄。
在鉴赏诗词时,要善于捕捉诗词中的意境,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义。
可以通过品味诗句中的意象、比喻和修辞手法,来揣摩诗人的情感表达。
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三、品味诗词的音韵诗词的音韵是其独特之处,也是其美感所在。
在鉴赏诗词时,要留心诗句的节奏、韵律和音调,感受其中的音乐之美。
可以通过朗诵或吟诵诗句,来体会诗词的声音之美。
比如,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通过对水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气势。
四、注重诗词的结构诗词的结构是其表达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鉴赏诗词时,要注意诗句的排列顺序、句式结构和段落组织,理解其中的脉络和逻辑。
可以通过分析诗词的整体结构和局部结构,来把握诗词的主题和情感走向。
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句,通过对山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五、比较鉴赏不同诗词在进行诗词鉴赏时,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诗词作品,来发现其异同之处,深入理解其中的内涵和特点。
可以比较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也可以比较不同诗人的作品,从而拓展对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古诗词的朗诵技巧
古诗词朗诵技巧包括以下几点:
1.合理把握诗词的韵律:古诗词的韵律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朗诵时要注意韵脚的押韵和
韵律的节奏感。
2.把握诗词的意境:古诗词的意境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朗诵时要把握诗词的主题、情感
和氛围。
3.注意语音语调:古诗词的语音语调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朗诵时要注意语调的变化和强
调。
4.加强表演元素:古诗词的表演元素,如韵律、语调、情感和氛围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朗诵时要加强表演元素来增强诗词的魅力。
5.平时多读古诗词,并练习朗诵:古诗词的朗诵需要时间练习和积累,朗诵者应该多读古
诗词,了解诗词的风格和特点,并练习朗诵来提高朗诵技巧。
6.寻求老师或专家的指导:朗诵古诗词需要专业知识和技巧,朗诵者可以寻求老师或专家
的指导和建议来提高朗诵水平。
7.理解诗词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古诗词是反映一个时代文化和历史背景的重要载体,
朗诵者应该了解诗词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朗诵诗词。
8.加入自己的情感和理解:古诗词是一种艺术形式,朗诵者可以加入自己的情感和理解来
更好地表达诗词的意境。
9.注意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古诗词中常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诗词的韵味和意境,朗诵
者应该注意这些修辞手法并运用到朗诵中。
10.适当使用配乐和音效:古诗词朗诵可以配以配乐和音效来增强诗词的感染力,但要注意
不能过多或过强,影响诗词本身的魅力。
七种方法教读懂诗歌情感
七种方法教读懂诗歌情感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欣赏古代诗歌作品是一种美的享受,心灵的净化和心境的提升。
那么有没有能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读懂一首古诗词的方法呢?,可以从以下七方面入手:一、抓“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有些题目点明中心。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待了内容(送别)、时间、对象;张籍的《秋思》,题目点名了感情基调;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题目暗示了内容。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题目既交代了时间(月夜),又表明了情感(忆),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舍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思念。
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视标题,尤其要重视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题中“闻笛”二字,杜甫的《春夜喜雨》诗题中的“喜”字。
二、抓“作者”“文如其人”,“诗言志”。
每首诗词的问世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和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
因此,要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
其实,许多诗词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
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朝政。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三、抓“意象”古诗词中,作者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感受,这些客观物象我们称为“意象”,它是作者内在思想情感与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
作者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是其主观情感的流露。
我们鉴赏古诗词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抓住意象的特点,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
古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古代诗歌大多都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古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一)1、忧国忧民①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②同情人民的疾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④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⑤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⑥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反对残酷的战争:杜甫《兵车行》“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2、建功报国①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②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③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④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思乡怀人①天涯羁旅的愁思: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②思亲念友的孤独: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③边关征夫的思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④闺中怨妇的怀人: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思想感情的方法
读懂一首诗词,必须从整体上抓住诗词内容的六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景、何情(何理)。
当然,把握一首诗词的思想感情,不仅要准确分析字面信息、隐喻用典,还要把握字面背后隐含的信息,知人论世等。
一、抓住诗题古诗的诗题常常就是诗歌的中心事件。
许多古诗诗题的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
二、抓住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如由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故园情”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三、抓住题材类型人们常按题材把古典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的感情基调大体相同。
如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边塞诗、送别诗、写景诗、闺怨诗、羁旅诗等。
不同类型的诗歌具有特定的内容和不同的表现方式,如山水田园诗的宁静闲适、恬淡快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咏物诗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吊古伤今、借古讽今,边塞诗的建功立业、奋勇报国、厌战思乡,送别诗的离情别恨、深情厚谊、劝勉激励,爱情诗的绵绵思念、款款深情,闺怨诗的思远怀人、控诉战争,羁旅诗的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念亲思乡等。
因此,能够辨明诗的类别,了解同一类别诗词的“共性”,无疑对解读诗歌内涵、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大有帮助。
当然,即便是同一类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上是有差别的,这就需要结合诗意来确定。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前者是悲苦伤感的离别,后者是满怀激情的送行,诗作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明显不同。
四、抓住典型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解析版)
14、诗词三首——群文阅读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诗缘情”,诗歌与人的感情密不可分。
思想感情,指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爱恨等各种情感。
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即要求根据诗词所描写的景物及作者的心理变化分析思想感情。
【考点解读】这是古诗词鉴赏的重要考点,主要考查对诗歌主旨以及作者情感态度的领悟能力。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我们可以通过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体会到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慷慨激昂的气概。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01.这首诗(词)表现了诗(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02.结合全诗(词) ,简要分析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03.某联(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技法点拨】1.依据题材,理解情感。
常见诗歌题材有山水田园、边塞军旅、咏物言志,怀古咏史、羁旅思乡,赠友送别等。
同题材的诗歌,大致有相同的思想感情。
分清类别,有助于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而把握情感。
2.关注题目、注释,理解情感。
如王维《田园乐》一诗,抓住“乐”字,便能理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抓住意象,理解情感。
意象往往是诗词中带有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景物,有些意象意义基本固定,如“柳”寓意惜别,“长亭"寓意送别,“梧桐”“芭蕉”寓意孤独、寂寞,“月亮”寓意乡思等。
4.分析手法,理解情感。
分析借物抒情、运用典故、象征、烘托等写作手法,也能分析出作者的情感寄托。
5.扣住诗眼,理解情感。
古代诗词中的“诗眼”“词眼”往往是解读诗词主旨的钥匙,它直接抒发或含蓄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所以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词语进行分析。
如“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抓住“爱”字,不难理解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6.理解作者,把握情感。
诗歌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总会融聚时代特色和作者个人经历、思想发展、个性气质等情况,了解这些,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怎样把握一首诗的主旨
怎样把握一首诗的主旨六看:1、看题目2、看作者3、看注释4、看意象5、看体现情感的词(直接的、间接的)6、看体现主旨的关键句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夸张、用典。
2、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虚实结合、点面结合。
3、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以景结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
第一种模式:分析形象型规范答题技巧:(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示例】试简要分析诗中“蓑笠翁”的形象。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描写了一个孤独清高的老渔翁形象。
(什么形象)在寒冷、寂静的环境中,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专心钓鱼,形体孤独,性格显得清高孤傲。
(形象的特征)这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形象的意义)赋得自君之出矣张九龄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问: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答:塑造了一位因为丈夫远出久而未归,因为思念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
(步骤一)诗歌的前两句写出妻子因为丈夫外出,内心空虚,无心劳作。
后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思妇因为日夜的思念,容颜憔悴,宛如那圆圆的明月,在逐渐的减弱其清辉,渐变为缺月。
(步骤二)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步骤三)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一般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清新明丽、雄浑壮阔、悲壮慷慨、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诗歌主题思想的把握
蝉视为高洁 的征 , 并咏之颂之 , 或借此来寄托理想抱 负 , 或 以之暗喻 自己坎坷不兴 的身世 。 如虞世南 《 :垂矮 蝉》 “
饮 清露 , 流响出疏桐 。 居高声 自远 , 非是藉秋风 。鸣蝉成 ” 了具有高标逸韵人格之人 的象征 , 了诗人 自己是 因为 成 立身高洁而不是 因为凭借外在力量才被重要 的表白。 2 : 的叫声凄切 , 人泣下 , 民谣有 日: 巴东 . 猿 猿 令 古 “ 三峡巫峡 长 , 猿鸣 三声泪沾 裳 。” 以古 诗 中常用猿 鸣 所
关键 词 : 言 志 诗 思想情感 主题 方法 归类 知人论世 意 象
诗歌 是用来表达 志 向、 负 、 抱 情操 和抒发 思想感 情
的 。诗歌 的核心灵 魂就是 它所表达 的思想 , 言 、 构 语 结
于 了解诗歌传达 的感情 ,有助 于理解诗歌表 现的意境 ,
有助 于更 深层次 地分析诗 歌塑造 的形象 。如陈子 昂的 《 登幽州 台歌》 “ :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 。念 天地 之悠 悠 , 怆然而涕下 。武则天通天元年 , 独 ” 契丹李尽 忠反叛 , 武则天命 建安王 武攸宜率军讨 伐 ,陈子昂 随军担任参 谋 。到了东北边地 , 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 , 陈子 昂进谏 , 不仅没被 采纳 , 被贬斥 , 反 因此登 幽州 台抒发失 意 的感 慨 。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幽州 台典故 可知 , 这首 诗抒 发 了作者怀才不遇 、 国无 门之情 。 报
有借古伤今 、 引起 时人 思考之意 。 此外 , 还有边 塞诗 、 子诗 、 游 咏物诗 、 闺怨 诗 、 爱情 诗 等。
如何迅速准确把握古诗词蕴含的情感
如何迅速准确把握古诗词蕴含的情感诗词包含着作者的情感,或愉悦欢快,或沉痛哀伤,或赞美仰慕,或豪迈闲适。
作者的情感或直接抒发,或间接抒发。
考生在鉴赏古诗词时,一定要迅速准确的把握诗词蕴含的情感,这样才能走进作者的心灵,才能正确领悟作者的观点态度。
这是诗词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艺术感受能力。
高考命题专家非常重视考查考生正确把握诗词蕴含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历年屡见不鲜。
那么考生如何迅速准确的把握诗词蕴含的情感呢?一、情感语言....分析法1.有些情感语言直接表露感情。
如下面的文字就直接表露感情,“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王维《山居即事》2008年高考天津卷﹞“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008年高考湖南卷﹚“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谢枋得《小孤山》2008年高考安徽卷﹚“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范成大《窗前木芙蓉》2008年高考广东卷﹚“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008年高考江苏卷﹚“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秦观《画堂春》2008年高考山东卷﹚2.有些情感语言间接表露感情。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王安石《壬辰寒食》2008年高考上海卷﹚“雪”与“朱”间接表达感情。
“雪”隐喻白发,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
这种感叹之情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之情更为深沉。
二、意象..分析法有些意象本身具有特定意义,诗词中出现这些意象,我们要把这些特殊意义作优先考虑的鉴赏方向,进而把握其蕴含的感情。
如古诗词中松、竹、梅、兰、菊、柳、古道、鸿雁、红豆等等都是诗人用以抒情的特定意象。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谢枋得《武夷山中》2007年高考福建卷第9题)它的第2小题是: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那么此题的答案应是:表达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情。
理解诗词内容,把握思想情感
理解诗词内容,把握思想情感摘要:针对学生在诗歌鉴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运用科学的方法,恰当的技巧,广积博览,勤加训练,解读古诗词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
本文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从题目、作者、注释、字面意思、关键词语、意象、表达技巧、审美心理等多个方面探讨了解读古诗词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古典诗词鉴赏在高考中是一个难点,分值八分,在高考阅卷中,我阅过这道题,考生的平均分也就是四分,甚至三分。
在日常学习中,古诗词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观点态度、语言风格等都让学生一筹莫展。
不少教师觉得古诗词鉴赏教学收效不明显,学生是干教不会,启而不发,老师是想方设法,吃力不讨好。
其实,我觉得还是不得法,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还是能收到效果的。
我曾经在学生中做过调查,85%学生表示根本读不懂古诗词,更别谈鉴赏了。
他们迫切要求老师帮助他们先读懂读诗词的字面意思,再理解隐含的意思。
我觉得这就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把读懂古诗词做为古诗词鉴赏的第一个要突破的难点。
读懂古诗词,亦即理解诗词内容,把握思想情感。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把握诗词内容呢?在多年的教学中,我逐渐总结出一些方法,愿与大家商榷。
一、借助题目,挖掘信息题目是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时我们可以从题目中得到写作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内容。
这些信息有时是理解诗歌内容、思想感情必不可少的提示。
如《过山农家》(顾况)、《新晴》(刘攽)、《夜宿田家》(戴复古)、《题李凝幽居》(贾岛)、《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等等。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作者如果是我们熟悉的,可以从他的风格特点上获得提示,启发思路,对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思想感情有一定的帮助。
如李白之清新飘逸,杜甫之沉郁顿挫,陶渊明之冲淡平和,王维之诗中有画,韩愈之深奥险怪,苏轼、辛弃疾之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婉约含蓄等等。
有些作者的特殊经历,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词内容。
诗歌鉴赏之如何把握古诗的情感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此诗描写了冬至夜晚作者在邯郸驿舍 的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的孤寂之感和 思家之情。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诗抒发对读书的感想。
要想读书时心明如镜,有深刻感悟,就 要多读书,时时补充新知。
指出题目中的信息
旅夜抒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咏柳 (贺知章)
表明时间、背景 表明诗歌体裁及内容 表明写作对象、手法
寻隐者不遇 (贾岛)
表明写作内容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
★表明地点、类别
书愤 征人怨 春夜喜雨 悯农
表明情感
(二)看作者,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尽可能了解作者 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如:
•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 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 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练习:请说说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 的简易木桥。 提示:联系初中学过的《醉翁亭记》。 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 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山美景的 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不能只看注释中“被贬滁州”就认为一定是写 “悲伤”、“壮志难酬”之类的,切记: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
快速找出每首 诗中的关键句
三.看注释和诗前小序
“序”,或交代了创作的年代、创作的缘由、经过、背景。 注释,往往提供背景材料,有的解释词语,帮助解读诗词,甚至 有的还暗示题目的答案。
高中语文把握古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技巧6篇
高中语文把握古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技巧高中语文把握古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技巧6篇1.浏览题目。
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类型和内容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如《春夜别友人》中的别字,表明该诗属于送别诗;《咏怀古迹》中的古迹,说明它是一首怀古诗。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作答时就有了针对性。
2.分析作者。
知人论世是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原则。
由于所处时代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诗人的思想观点、政治主张、理想抱负都各有特点,比如陆游的爱国情怀,王维的田园情思,孟浩然的怀才不遇,李煜的亡国之痛等。
了解这些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很有帮助。
3.品味意象。
意象是饱含情感的物象。
古诗词中很多意象常含有特定的含义。
如月亮,常寄托思念;梅,往往寓含坚贞;梧桐,常表现凄苦。
平时可加强这方面知识的积累。
另外还有很多诗歌意象的含义是不固定的,可以通过诗人的形容和描绘来判断。
4.重视小注。
诗歌后面的`小注,有的介绍作者与朝代,有的交代背景材料,有的解释词语,抓住小注对理解诗词内容很关键,能帮助你解读诗词,甚至有的还可以暗示相关问题的答案。
我们一定要重视诗歌后面的小注。
5.联系时代。
文章为时而著,歌诗为事而作。
每个时代的现实总会在文学作品中留下它的痕迹。
比如同是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词感情大多豪迈奔放,而中唐以后的边塞诗词感情大多感慨深沉。
6.提取关键。
要抓住最能体现思想感情的词句,这些关键词句一般是抒情或议论性的,在诗词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只要抓住了何日是归年,就很容易得出诗人思乡的情感。
诗歌常见主题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一)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
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
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
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全诗即景抒情(二)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4、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三)思乡怀人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温庭筠《商山早行》2、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3、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4、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四)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2、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五)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通过意象把握诗词情感的四种方法
教学随笔通过意象把握诗词情感的四种方法付文中国古典文化是含蓄委婉的文化,古典诗词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库里最熠熠生辉的珠宝。
“一草一木总关情”,文人们总喜欢把自己的感情融合在事物当中,用文字记录下来,这也就形成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文化。
教学生研读诗词,把握诗词情感,就有必要教他们用恰当的方法研究这些意象。
一、承载固定情感的意象,应该结合形成原因积累在古典诗词中,有些意象出现的概率非常高,但它所承载的情感,都是差不多相同的,久而久之,这种意象就具备了诗词中某一种约定俗成的情感。
例如杨柳,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里就有李白的诗句“杨花落尽子规啼”,“此夜曲中闻折柳”等等。
杨柳的出现,往往就给诗词奠定了一种愁情的基调。
这种愁情实际上源于中国古典诗词的谐音文化,“柳”与“留”谐音,而且在古时候,柳树大多种于房前屋后,所以常常也作为故乡的象征,因此人们往往喜欢用杨柳传达朋友离别时的一种恋恋不舍之情,或远离亲人家乡的一种思念之情。
还有子规,这种动物也常光顾古典诗词,同样用李白的诗句为例“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前者出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后者出自《蜀道难》。
仅从两首诗的题目,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悲情。
为什么子规成了“悲”的文化现象呢?相传子规为古代蜀帝之魂所化,鸣声凄厉且昼夜不止,民间有“杜鹃啼血,子规哀鸣”的说法。
因为这个故事,因为子规本身的特征,其“悲”的情感意义自然就具备了。
对于这一类有着相对固定情感承载的意象,可以以专题形式给学生予以讲解,并要求学生积累下来。
二、承载丰富情感的意象,应该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很多时候,即使是同一种景物,也可能有不同的情感承载。
月亮是诗歌的精灵,它纵有“古今共赏一轮月”之说,横有“千里共看一轮月”之言,所以月亮总能贯穿古今内外,牵动人们的悠悠情思。
月的“言外之意”,可寄思乡思亲之情,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融时光易逝之思,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可托仕途失意之愁,如“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亦可表清正纯净之情,如“我寄愁心与明月”;还可和爱情之美,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对于像月亮一样这类有着丰富意蕴的意象,应该联系作者写诗词的时代背景加以分析才能正确把握住情感。
如何总结高一语文的古诗词主题与情感表达
如何总结高一语文的古诗词主题与情感表达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学习和总结语文古诗词的主题与情感表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古代文学的理解,还能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
那么,如何有效地总结高一语文中的古诗词主题与情感表达呢?首先,要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
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社会和个人情境下创作出来的。
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状况以及个人经历,能够为我们理解诗词的主题和情感提供重要的线索。
比如,杜甫的诗歌常常反映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这与他所处的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其次,仔细研读诗词的题目和注释。
题目往往能够直接点明诗词的主题或主要内容,而注释则会提供一些有助于理解诗词的关键信息,如生僻字词的解释、典故的出处等。
通过对题目和注释的分析,可以初步把握诗词的大致方向。
再者,逐句解读诗词的内容。
注意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象、人物、事件等具体元素,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以及语言特色。
比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深。
在解读诗词内容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关键词语和意象。
一些词语往往能够直接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倾向,如“愁”“悲”“喜”“乐”等。
而意象则是蕴含着特定情感和意义的形象,如明月常象征团圆,梅花常代表高洁。
通过对这些关键词语和意象的把握,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诗词的情感。
例如,在柳永的《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词,通过“杨柳”“晓风”“残月”这些典型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忧伤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与恋人分别时的痛苦和不舍。
还要注意诗词的结构和韵律。
诗词的结构往往有一定的规律,比如律诗的起承转合,词的上下阕之分。
韵律则不仅能增强诗词的音乐美,有时也能反映出作者的情感变化。
在总结主题时,要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方面的因素,提炼出诗词的核心思想。
有的诗词主题明确单一,如李白的《静夜思》,主题就是思乡之情;而有的诗词主题较为复杂,可能包含多种情感和思想,需要我们仔细辨析。
07古诗词鉴赏之把握情感-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通用)(原卷版)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专用)07古诗词鉴赏之把握情感(原卷版)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标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考查重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题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命题趋势】.. (2)【备考策略】 (3) (2)考点1:把握诗句情感 (2)考点2:把握整首诗的情感 (3)考点3:比较两首诗的情感 (5) (5)把握诗歌情感六法 (5) (6)【课标要求】“把握古诗词情感”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写作风格、诗词类别、诗词情境、关键字句、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把握作者抒发的情感、领会人物精神、体会蕴含的感情基调及作者的情绪。
【考查重点】古诗情感中,有单项(单一)的,更有多项(丰富、复杂)的,而情感内容的丰富、复杂而变化的特点,在近几年的中考中体现得特别明显。
情感类试题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切口小,多为对局部语句思想感情的理解、领悟,但需要多角度、多层面挖掘;一是从整体上理解,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关涉思想感情。
无论是哪一类,其答案都是多点、多层面的。
因此,答情感题时应特别注意多角度、多层面地开掘,以免缺失要点。
【主要题型】古诗词情感考查的方式通常有: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3.这首诗的某一句或某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命题趋势】把握古诗的思想感情是古诗学习和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
中秋节诗词创作的技巧与方法
中秋节诗词创作的技巧与方法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而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在中秋节这个浪漫的时刻,创作一首优美的中秋节诗词,可以表达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思念,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创作的享受。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中秋节诗词创作的技巧与方法,希望能够对诗词爱好者有所帮助。
一、把握主题与情感中秋节是关于团圆和思乡的节日,在诗词创作中,应该把握住这一主题,并通过诗词表达自己对家乡、亲人以及美好生活的情感。
可以从思念、月亮、家乡、祝福等方面入手,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例如:明月皎皎挂天空,心中思乡泪两行。
家园远隔千山外,中秋佳节倍思量。
二、运用修辞手法在诗词创作中,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加诗词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比如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使诗词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皓月当空如银盘,洁白如玉图不堪看。
万里无云东风起,圆月如人在我眼。
三、遵循诗词的规律中秋节诗词也需要遵循诗词的格律和韵律,这是诗词创作的基本要求。
在中秋节诗词中,可选用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或其他韵律规范的诗体,使诗词更加规范工整。
例如:月影流光照九州,(五言绝句)桂香飘溢夜风柔。
团圆之夜情难舍,思念心愿在彼楼。
四、以古诗为参考中秋节与诗词的结合,源远流长,历史上有许多经典的中秋节诗词可以作为参考。
可以适当借鉴这些经典诗词的创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注入自己的情感和创意,使作品更具有时代感和个性。
例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五、注重意境与想象中秋节诗词创作中,可以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想象力,塑造独特的情景和意境,追求超脱尘俗的艺术追求。
例如:银河横渡碧云天,桂叶飘飘皓月船。
明朝敬盈杯一饮,祝福家园永团圆。
总之,中秋节诗词的创作需要技巧与方法的辅助,同时也需要诗人的真情实感。
通过把握主题与情感,运用修辞手法,遵循诗词的规律,参考经典诗词以及注重意境与想象,可以创作出一首充满美感和情感共鸣的中秋节诗词作品。
诗词鉴赏要点
诗词鉴赏要点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诗词以其精巧的构思、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美的享受。
然而,要真正欣赏诗词的魅力,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鉴赏要点。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诗词鉴赏的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词作品。
1. 诗词题材与内容的把握在鉴赏诗词时,首先要注意诗词的题材与内容。
诗词的题材很广泛,涵盖了社会生活、自然景物、人生哲理等各个方面。
要把握诗词的题材,可以从题目和首句入手,了解诗词作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同时,还要关注诗词的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运用的修辞手法,从而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
2. 诗词的韵律与格律诗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韵律与格律。
要鉴赏诗词,我们需要注意其中的押韵和平仄。
押韵是指诗句中相邻的音节发出相同的声母或韵母,形成音韵的和谐感。
平仄是指诗句中音节的声调,平仄的搭配可以给诗词带来节奏感和韵律美。
在阅读诗词时,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或默读的方式感受其中的韵律美,增强对诗词的理解与欣赏。
3. 诗词的意象与意境诗词以其独特的意象与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意象是指通过具体的形象语言来表达诗词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可以通过读者的感官来感受诗词中的意象。
而意境则是指诗词作品中所展现的艺术境界和情感氛围。
要欣赏诗词的意象与意境,读者可以设想诗词中所描绘的情景,发挥想象力,与诗词作品进行心灵共鸣。
4. 诗词的修辞手法诗词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着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诗词作品中传达情感和塑造形象的重要表现形式。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拟人、对仗等。
通过识别和理解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5. 诗词的文化背景与艺术特色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浸润着丰富的文化背景与艺术特色。
要理解和鉴赏诗词,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通过学习和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环境、社会状况以及他们对诗词创作的追求,可以更好地把握诗词作品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自《全唐诗》) 【注释】 ①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②殷尧藩:浙江嘉兴人。 ③鹤发:白发。
题例精析
诗中“鹤发”与“儿童”前后对应,耐人寻味。结合全诗,从这个 角度揣摩诗人的情感。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解答时,要结 合诗句来分析理解。诗中“鹤发垂肩”,可见诗人历尽沧桑。诗 人叙说乡愁,但儿童未谙世事,所以发问“何方是故乡”,触动 了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思念。“鹤发”指的是老年人,“儿童”指 的是小孩,年龄跨度大,差异明显,前后对应,让读者感受到诗 人心中浓浓的乡愁和无言的悲伤。
把握诗词的主题(情感)
题型解读
诗词的主题(情感)的考查重点是理解诗词作 品丰富的思想内涵,把握诗人的感情基调,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 等。
01
分
抓 住
析
景
方 法
物 特 点
,
探
知
诗
人
情
感
。
02
分 析 意 境 , 探 知 诗 人 情 感 。
03
透 过 表 面 意 义 , 挖 掘 深 层 含 义 。
答题格式
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 作品的思想意义。
(1)所抒感情:通过……内容+抒发(寄寓/表达)……感情。 (2)概括诗歌主旨:描绘了……的景物,抒发了诗人…… 的情感,歌颂了……的品质,批判了……的观点等句式。
题例精析
(2018·温州)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同州①端午
03
诗词常常感情深沉, 含蓄不露,富有哲理,在 表面意义之下,还可以挖 掘出其深层含义,这正是 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如李 白的《早发白帝城》,从 字面上看是写一段行程, 水流急,船行快,实质是 写心情的轻松和愉悦。
注意事项
有些诗词不能只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 熟知的情感入手,还要抓关键词,整体品悟情感。如 陆游的《游山西村》,不能仅从作者的经历入手,直 接答忧国忧民,而且要结合诗句的意思和意境作答。 这首诗赞扬了乡民的淳朴、好客,表达了诗人对田园 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题例精析
诗中“鹤发”与“儿童”前后对应,耐人寻味。结合全诗,从这个 角度揣摩诗人的情感。 [我的答案] 诗人长年漂泊异乡,又缝端午,乡愁满腹。“鹤发垂 肩”,可见诗人历尽沧桑。他叙说乡愁,但儿童未谙世事,惊讶发 问“何方是故乡”,更触动了诗人心中无限的苦痛。“鹤发”与 “儿童”年龄跨度巨大,形象差异鲜明,形成对应,更让读者感受 到诗人心中的深沉愁思和无法言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 扬向上的色调,其内在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反 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的色 调,其内在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如“感时花 溅泪,恨别鸟惊心”。
01 02
在意境的创设上,画 面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 沉郁孤愁,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或和 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开阔 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 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