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香薷香料的制备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合集下载

香薷化学成分

香薷化学成分

香薷化学成分。

答:1、香薷同属植物香薷全草含挥发油0.2%-1%,鲜茎叶含挥发油0.26%-0.59%,干茎叶含0.8%-2%,油中主含香薷酮(elsholtzione)约85%,苯乙酮(acetophenone)约1%[3。

4]。

还含6-甲基三十三烷(6-methyl-tritria contane),13-环已基二十六烷(13-cyclohexylhexacosa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3-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3-β-D-glucoside),棕榈酸(palmit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hydroxy-6,7-dimetho-xyflavone),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5-ydroxy-7,8-dimethoxy-flavone),5,7-二羟基-4-甲氧基双氢黄酮(5-hydroxy-7,4-dimethoxyflavanone),5-羟基-6-甲氧基双氢黄酮-7-O-α-D-吡喃半乳糖甙(5-hydroxy-6-methoxyflavanone-7-α-D-galactopyranosi-de),刺槐素-7-O-β-D-葡萄糖(acacetin-7-O-β-D-glucoside)。

2、海州香薷含挥发油.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 Benth.含有挥发油0.3%,其中主成分为香薷二醇(Elshotzidiol).还含甾醇、酚性物质和黄酮甙等.从石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中离析得:长链烷烃、植物甾醇、植物甾醇甙、脂肪酸(Fatty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7-甲基黄芩素(7-Methylbaicalein)、芹菜素(Apigenin)、丁香酸(Syringic acid)、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木犀草素(Luteolin)、咖啡酸(Caffeic acid)、和槲皮素(Quercetin)。

水香薷挥发性成分的保留相关性研究

水香薷挥发性成分的保留相关性研究

摘要 : 基 于 分子拓 扑理论 , 计 算 了从 水 香 薷 中分 离 出的 1 9个挥 发 性成 分 的原 子 类型 电性拓 扑 状 态指 数
( E k ) 和 Ki e r 分 子价 连接性 指数 ( “ X ) 。使 用最佳 变量 子集 回 归( L B R) 建立 了这 些拓 扑指 数 与水 香 构表 征 及其食 用价 值 的开发 , 具有 理论 指导 意义 。
关键 词 : 水 香 薷; 挥 发 性成分 ; 保 留 时间 ; 原 子 类型 电性拓 扑状 态指数 ; 分子 价连 接 性指 数 ; 定 量 结构一 保
留 关 系
中 图分类 号 : T S 2 6 4 . 3
z i a k a c h i n e n s i s i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b y L BR. M u l t i p l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R0 )a n d c r o s s - v a l i d a t i o n c o r r e 一
文献标 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o 0 O 一9 9 7 3 . 2 0 1 3 . 0 2 . 0 1 9
文章 编号 : 1 O O O 一9 9 7 3 ( 2 O 1 3 ) O 2 —0 0 6 7 -0 3
Qu a n t i t a t i v e S t r u c t u r e — Re t e n t i o n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t u d y o n
Xu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Te c h n o l o g y,Xu z h o u 2 2 1 0 0 8 ,Ch i n a )

香薷成分和药理分析

香薷成分和药理分析

香薷成分和药理分析摘要:对香薷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概述,香薷主要含有黄酮类、香豆素、挥发油类化合物,具有清热、利湿、抗菌消炎等药理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香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香薷药理成分香薷,属多年生草本,常生于山坡、林内、路旁及沙滩河岸边. 据文献[1]介绍,香薷全草可作药用,性味辛、微温,具有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之功能.主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等症.关于该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虽已有报道[2-7]。

[微软用户3]现主要研究的有6种:香薷[ Elsholtzia ciliata ( Thund . ) Hyland ] ;石香薷(M oslachinensisMaxi m) ;萼果香薷(Elsholizia densa Diels) ;黄花香薷( Elsholtzia eriostachya Benth . ) ;密花香薷( Elsholtzia densaBenth . ) ;木香薷( Elsholtzia stauntonii)等。

且[微软用户4]香薷的化学成分随产地、气候、生长环境、采收季节和提取方法等的不同而异,为了开发青海本地的药用[微软用户5]资源,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对香薷的化学成分研究尚不充分[微软用户6] ,寻找新的药源或药物中间体,笔者∧[微软用户7]特对香薷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加以概述,为开发青海香薷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微软用户8]。

化合物分子式植物来源5-羟基-6, 7-二甲氧基黄酮C17H14O5ac 11,135-羟基-7, 8-二甲氧基黄酮C17H14O5ac 11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C16H12O5 c 11,135,7-二甲氧基-4′-羟基黄酮C17H14O55 abc 15,18洋芹素C15H10O5 c 13C23H22O6 b 15、17 5, 5′-二羟基-7-甲氧基-6, 8, 3″,3″-四甲基-3′, 4′-并吡喃黄酮C22H18O6 b 15、17 5, 5′-二羟基-7-甲氧基-6, 3″,3″-三甲基-3′, 4′-并吡喃黄酮C23H24O6 a b 15、17 5,-3′, 4′-三羟基-7-甲氧基-6, 8-二甲基-5′-异戊烯基黄酮5-羟基-7, 4′-二甲氧基双氢黄酮醇C17H16O6 a 11C22H24O9 a 11 5-羟基-6-甲基-7-O-α-D-半乳吡喃糖双氢黄酮苷C26H16O13 c 12,13 5-羟基-6-甲基-7-O-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木糖双氢黄酮苷C26H304O13 c 16 球松甲素-7-O-β-D-吡喃木糖基( 1-3)-β-D-吡喃木糖苷C17H16O8 b 16 5, 7, 3′, 6′-四羟基-8,2′-二甲氧基黄酮2-羟基苯甲酸-5-O-β-D-吡喃葡萄糖苷C13H16O9 d 14 异芒柄花素-4′-葡萄糖苷C22H22O9 b 15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C28H32O16 b 15 山奈黄素-3-O-β-D-葡萄糖苷C21H20O11ce 9,13桑色素-7-O-β-D-葡萄糖苷C21H20O12cd 10、13、14C33H40O20 e 16泻鼠李黄素-3-O-β-D-芹糖( 1-5)-β-D-芹糖-4′-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C21H20O11 d 14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C21H20O11 d 10 木犀草素-5-O-β-D-吡喃葡萄糖苷C21H20O11 d 14 木犀草素-5-O-β-D-葡萄糖苷C21H20O11 d 10C33H40O20 c 12鼠李柠檬素-3-O-β-D-芹糖( 1-5)-β-D-芹糖-4′-葡萄糖苷C33H40O20 c 13鼠李柠檬素-3-O-β-D-芹糖( 1-5)-β-D-芹糖-4′-O-β-D-葡萄糖苷异樱花素-7-O-β-D-新橙皮糖苷C28H34O14 d 14 异樱花素-7-O-新橙皮糖苷C28H34O14 d 10 刺槐素-7-O-芸香糖苷C28H32O14 d 10 刺槐素-7-O-β-D-芸香糖苷C28H32O14 d 14刺槐素-7-O-β-D-葡萄糖苷C32H22O11 a 11C28H33O16 e 95-羟基-3′-甲氧基双氢黄酮-7-O-芸香糖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C21H20O12 e 9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C21H20O12 d 10槲皮素-3-O-β-D-半乳糖( 6-1)-α-L-鼠李糖苷C28H32O14 b 15 5羟基-4′-甲氧基黄酮-7-O-芸香糖苷C28H32O14- 9 金丝桃甙C21H20O12 d 14 3, 4-二羟基肉桂酸C9H8O4 e 9 3″,4″,5″-三甲氧基呋喃黄酮C20H16O6 f 8 3″-羟基-4″, 5″-二甲氧基呋喃黄酮C19H16O6 f 8 化合物分子式植物来源文献5-(3″-甲基丁基 )-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C17H18O4bef 8、9、155-(3″-羟基-3″-甲基丁基 )-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C17H18O5ef 8,95-(3″, 3″ =甲基烯丙基 )-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C17H16O4ef 8、95-(3″-甲基-2′-烯丁基 )-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C17H16O4 b 15化合物分子式植物来源文献阿克替脂素C21H24O6 d 143-羟基牛蒡子甙C27H34O12 d 14注: 表中植物来源a为香薷; b为木香薷; c为石香薷; d为黄花香薷; e为密花香薷; f为萼果香薷。

香薷成分和药理分析

香薷成分和药理分析

香薷成分和药理分析摘要:对香薷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概述,香薷主要含有黄酮类、香豆素、挥发油类化合物,具有清热、利湿、抗菌消炎等药理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香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香薷药理成分香薷,属多年生草本,常生于山坡、林内、路旁及沙滩河岸边. 据文献[1]介绍,香薷全草可作药用,性味辛、微温,具有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之功能.主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等症.关于该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虽已有报道[2-7]。

[微软用户3]现主要研究的有6种:香薷[ Elsholtzia ciliata ( Thund . ) Hyland ] ;石香薷(M oslachinensisMaxi m) ;萼果香薷(Elsholizia densa Diels) ;黄花香薷( Elsholtzia eriostachya Benth . ) ;密花香薷( Elsholtzia densaBenth . ) ;木香薷( Elsholtzia stauntonii)等。

且[微软用户4]香薷的化学成分随产地、气候、生长环境、采收季节和提取方法等的不同而异,为了开发青海本地的药用[微软用户5]资源,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对香薷的化学成分研究尚不充分[微软用户6] ,寻找新的药源或药物中间体,笔者∧[微软用户7]特对香薷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加以概述,为开发青海香薷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微软用户8]。

化合物分子式植物来源5-羟基-6, 7-二甲氧基黄酮C17H14O5ac 11,135-羟基-7, 8-二甲氧基黄酮C17H14O5ac 11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C16H12O5 c 11,135,7-二甲氧基-4′-羟基黄酮C17H14O55 abc 15,18洋芹素C15H10O5 c 13C23H22O6 b 15、17 5, 5′-二羟基-7-甲氧基-6, 8, 3″,3″-四甲基-3′, 4′-并吡喃黄酮C22H18O6 b 15、17 5, 5′-二羟基-7-甲氧基-6, 3″,3″-三甲基-3′, 4′-并吡喃黄酮C23H24O6 a b 15、17 5,-3′, 4′-三羟基-7-甲氧基-6, 8-二甲基-5′-异戊烯基黄酮5-羟基-7, 4′-二甲氧基双氢黄酮醇C17H16O6 a 11C22H24O9 a 11 5-羟基-6-甲基-7-O-α-D-半乳吡喃糖双氢黄酮苷C26H16O13 c 12,13 5-羟基-6-甲基-7-O-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木糖双氢黄酮苷C26H304O13 c 16 球松甲素-7-O-β-D-吡喃木糖基( 1-3)-β-D-吡喃木糖苷C17H16O8 b 16 5, 7, 3′, 6′-四羟基-8,2′-二甲氧基黄酮2-羟基苯甲酸-5-O-β-D-吡喃葡萄糖苷C13H16O9 d 14 异芒柄花素-4′-葡萄糖苷C22H22O9 b 15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C28H32O16 b 15 山奈黄素-3-O-β-D-葡萄糖苷C21H20O11ce 9,13桑色素-7-O-β-D-葡萄糖苷C21H20O12cd 10、13、14C33H40O20 e 16泻鼠李黄素-3-O-β-D-芹糖( 1-5)-β-D-芹糖-4′-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C21H20O11 d 14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C21H20O11 d 10 木犀草素-5-O-β-D-吡喃葡萄糖苷C21H20O11 d 14 木犀草素-5-O-β-D-葡萄糖苷C21H20O11 d 10C33H40O20 c 12鼠李柠檬素-3-O-β-D-芹糖( 1-5)-β-D-芹糖-4′-葡萄糖苷C33H40O20 c 13鼠李柠檬素-3-O-β-D-芹糖( 1-5)-β-D-芹糖-4′-O-β-D-葡萄糖苷异樱花素-7-O-β-D-新橙皮糖苷C28H34O14 d 14 异樱花素-7-O-新橙皮糖苷C28H34O14 d 10 刺槐素-7-O-芸香糖苷C28H32O14 d 10 刺槐素-7-O-β-D-芸香糖苷C28H32O14 d 14刺槐素-7-O-β-D-葡萄糖苷C32H22O11 a 11C28H33O16 e 95-羟基-3′-甲氧基双氢黄酮-7-O-芸香糖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C21H20O12 e 9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C21H20O12 d 10槲皮素-3-O-β-D-半乳糖( 6-1)-α-L-鼠李糖苷C28H32O14 b 15 5羟基-4′-甲氧基黄酮-7-O-芸香糖苷C28H32O14- 9 金丝桃甙C21H20O12 d 14 3, 4-二羟基肉桂酸C9H8O4 e 9 3″,4″,5″-三甲氧基呋喃黄酮C20H16O6 f 8 3″-羟基-4″, 5″-二甲氧基呋喃黄酮C19H16O6 f 8 化合物分子式植物来源文献5-(3″-甲基丁基 )-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C17H18O4bef 8、9、155-(3″-羟基-3″-甲基丁基 )-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C17H18O5ef 8,95-(3″, 3″ =甲基烯丙基 )-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C17H16O4ef 8、95-(3″-甲基-2′-烯丁基 )-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C17H16O4 b 15化合物分子式植物来源文献阿克替脂素C21H24O6 d 143-羟基牛蒡子甙C27H34O12 d 14注: 表中植物来源a为香薷; b为木香薷; c为石香薷; d为黄花香薷; e为密花香薷; f为萼果香薷。

香薷成分和药理分析

香薷成分和药理分析

香薷成分和药理分析摘要:对香薷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概述,香薷主要含有黄酮类、香豆素、挥发油类化合物,具有清热、利湿、抗菌消炎等药理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香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香薷药理成分香薷,属多年生草本,常生于山坡、林内、路旁及沙滩河岸边. 据文献[1]介绍,香薷全草可作药用,性味辛、微温,具有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之功能.主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等症.关于该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虽已有报道[2-7]。

[微软用户3]现主要研究的有6种:香薷[ Elsholtzia ciliata ( Thund . ) Hyland ] ;石香薷(M oslachinensisMaxi m) ;萼果香薷(Elsholizia densa Diels) ;黄花香薷( Elsholtzia eriostachya Benth . ) ;密花香薷( Elsholtzia densaBenth . ) ;木香薷( Elsholtzia stauntonii)等。

且[微软用户4]香薷的化学成分随产地、气候、生长环境、采收季节和提取方法等的不同而异,为了开发青海本地的药用[微软用户5]资源,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对香薷的化学成分研究尚不充分[微软用户6] ,寻找新的药源或药物中间体,笔者∧[微软用户7]特对香薷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加以概述,为开发青海香薷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微软用户8]。

化合物分子式植物来源5-羟基-6, 7-二甲氧基黄酮C17H14O5ac 11,135-羟基-7, 8-二甲氧基黄酮C17H14O5ac 11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C16H12O5 c 11,135,7-二甲氧基-4′-羟基黄酮C17H14O55 abc 15,18洋芹素C15H10O5 c 13C23H22O6 b 15、17 5, 5′-二羟基-7-甲氧基-6, 8, 3″,3″-四甲基-3′, 4′-并吡喃黄酮C22H18O6 b 15、17 5, 5′-二羟基-7-甲氧基-6, 3″,3″-三甲基-3′, 4′-并吡喃黄酮C23H24O6 a b 15、17 5,-3′, 4′-三羟基-7-甲氧基-6, 8-二甲基-5′-异戊烯基黄酮5-羟基-7, 4′-二甲氧基双氢黄酮醇C17H16O6 a 11C22H24O9 a 11 5-羟基-6-甲基-7-O-α-D-半乳吡喃糖双氢黄酮苷C26H16O13 c 12,13 5-羟基-6-甲基-7-O-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木糖双氢黄酮苷C26H304O13 c 16 球松甲素-7-O-β-D-吡喃木糖基( 1-3)-β-D-吡喃木糖苷C17H16O8 b 16 5, 7, 3′, 6′-四羟基-8,2′-二甲氧基黄酮2-羟基苯甲酸-5-O-β-D-吡喃葡萄糖苷C13H16O9 d 14 异芒柄花素-4′-葡萄糖苷C22H22O9 b 15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C28H32O16 b 15 山奈黄素-3-O-β-D-葡萄糖苷C21H20O11ce 9,13桑色素-7-O-β-D-葡萄糖苷C21H20O12cd 10、13、14C33H40O20 e 16泻鼠李黄素-3-O-β-D-芹糖( 1-5)-β-D-芹糖-4′-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C21H20O11 d 14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C21H20O11 d 10 木犀草素-5-O-β-D-吡喃葡萄糖苷C21H20O11 d 14 木犀草素-5-O-β-D-葡萄糖苷C21H20O11 d 10C33H40O20 c 12鼠李柠檬素-3-O-β-D-芹糖( 1-5)-β-D-芹糖-4′-葡萄糖苷C33H40O20 c 13鼠李柠檬素-3-O-β-D-芹糖( 1-5)-β-D-芹糖-4′-O-β-D-葡萄糖苷异樱花素-7-O-β-D-新橙皮糖苷C28H34O14 d 14 异樱花素-7-O-新橙皮糖苷C28H34O14 d 10 刺槐素-7-O-芸香糖苷C28H32O14 d 10 刺槐素-7-O-β-D-芸香糖苷C28H32O14 d 14刺槐素-7-O-β-D-葡萄糖苷C32H22O11 a 11C28H33O16 e 95-羟基-3′-甲氧基双氢黄酮-7-O-芸香糖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C21H20O12 e 9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C21H20O12 d 10槲皮素-3-O-β-D-半乳糖( 6-1)-α-L-鼠李糖苷C28H32O14 b 15 5羟基-4′-甲氧基黄酮-7-O-芸香糖苷C28H32O14- 9 金丝桃甙C21H20O12 d 14 3, 4-二羟基肉桂酸C9H8O4 e 9 3″,4″,5″-三甲氧基呋喃黄酮C20H16O6 f 8 3″-羟基-4″, 5″-二甲氧基呋喃黄酮C19H16O6 f 8 化合物分子式植物来源文献5-(3″-甲基丁基 )-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C17H18O4bef 8、9、155-(3″-羟基-3″-甲基丁基 )-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C17H18O5ef 8,95-(3″, 3″ =甲基烯丙基 )-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C17H16O4ef 8、95-(3″-甲基-2′-烯丁基 )-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C17H16O4 b 15化合物分子式植物来源文献阿克替脂素C21H24O6 d 143-羟基牛蒡子甙C27H34O12 d 14注: 表中植物来源a为香薷; b为木香薷; c为石香薷; d为黄花香薷; e为密花香薷; f为萼果香薷。

2种香薷属植物挥发油成分分析

2种香薷属植物挥发油成分分析

第35卷第1期2010年2月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http://www .kustjourna l .co m /Journal of Kun m 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Vol .35 No 11 Feb .2010收稿日期:2009-08-24.基金项目:昆明理工大学校基金(项目编号:KKZ 3200926012).第一作者简介:付立卓(1985-),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天然药物化学.E -ma il:2003315018@ 通讯作者简介:李蓉涛(1971-),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天然药物化学.E -ma il:r ongtaoli99@yahoo doi:10.3969/j .issn .1007-855x .2010.01.0182种香薷属植物挥发油成分分析付立卓,李海舟,李蓉涛(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摘要:采用气质联用方法,结合N I ST510标准谱库,对水蒸气蒸馏法和CO 2超临界萃取法得到的2种香薷属植物(东紫苏、野拔子)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通过面积归一化法,确定挥发油成分的百分含量.2个种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差异较大,在东紫苏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桉素油、氧化石竹烯等,而野拔子中则是s pathulenol,且东紫苏挥发油的成分种类较野拔子的丰富.关键词:香薷属;东紫苏;野拔子;挥发油;水蒸汽蒸馏中图分类号:R284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5X (2010)01-0088-05Con stituen t Ana lysis of Two Elsholtz i a Vol a tile O ilsF U L i 2zhuo ,L I Ha i 2zho u,L I Ro ng 2tao(Faculty of L ife Science and B i otechnol ogy,Kun m 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Kun m ing 650224,China )Abstract:Volatile oils fr om Elsholtzia rugul osa He m sl and Elsholtiza bodinieri Vani ot are analyz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by means of GC -MS .The content of each constituent is deter m ined by the area nor malizati on method .The constituents and contents of t w o s pecies are obvi ously different,and the constituents of E .bodinieri Vani ot are more than those of E .rugul osa He m sl .Key words:Elsholtzia;E .bodinieri Vani ot;E .rugul osa He m sl;volatile oil;stea m distillati on0引言唇形科(La m iaceae )香薷属(Elsholtzia )植物,约40种,主产亚洲东部,仅1种延伸至欧洲及北美,3种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我国有33种,15变种及5变形[1].该属许多植物均有药用价值,《新华本草纲要》中就收录了16种[3].香薷是一味临床常用中药,始载《名医别录》,为《本草纲目》记载,主要用于暑湿感冒、发热无汗、头痛、腹痛、吐泻、水肿等症[2].除药用外,它还有食用价值,2002年卫生部公布了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中就有香薷.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是香薷属植物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对其挥发油药理作用的研究表明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抗炎、抗菌抗病毒及杀虫等作用,除此之外还可用于天然空气清新剂和食品保鲜得添加剂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4-6].我国香薷属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目前其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限于香薷(E .splendens )等药用植物.东紫苏(Elsholtiza bodinieri Vani ot )又称小山茶,是云南滇中地区广泛使用的代茶用植物,野拔子(Elsholtzia rugulosa He m sl )又称苦里芭茶,是大理鸡足山的特产,现已开发为袋泡茶等产品.两种植物均为传统的野生代茶植物,在云南地区具有较大影响,但其化学基础研究尚未系统化,本文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为开发利用代茶植物资源提供基础.1材料与方法1)材料.东紫苏;野拔子.均于2009年5月购于云南省茶叶市场.2)仪器设备.GC:Agilent 6890N;MS D:Agilent 5973N;毛细管柱:HP -5MS 5%Phenyl m ethyl Sil oxane(30m×250μm×0.25μm);HL-I L-50-ⅡA型超临界萃取仪.3)精油的制备.采用水蒸气蒸馏(S D)及超临界萃取(SFE-CO2)2种方法收集精油,然后用正己烷等体积萃取3次,回收正己烷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得浅黄色油状液体,气味芳香.超临界萃取条件:在压力为30兆帕,45℃下动态萃取2h.4)色谱条件.①东紫苏挥发油成分分析条件,GC条件:进样量1μL,分流比10∶1,进样口温度200℃.初始温度35℃,保持3m in,以3℃/m in升温至80℃,保持10m in,再以3℃/m in升温至110℃,保持3m in,最后以115℃/m in升温至160℃保持3m in.MS D条件:E I电离源,电离电能70e V,扫描范围50~500a mu.②野拔子挥发油成分分析条件,GC条件:进样量1μL,分流比15∶1,进样口温度200℃.初始温度35℃,保持3m in,以3℃/m in升温至80℃,保持10m in,再以3℃/m in升温至160℃,保持3m in.MS D 条件:E I电离源,电离电能70e V,扫描范围50~500a mu.5)数据处理.样品经GC-MS分析,所得各组分峰的质谱数据运用计算机谱库(N I ST510)进行检索,并核对标准图谱,最后对色谱峰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计算,得出各组分峰的百分含量.2结果与讨论2.1结果按上述测试条件进行了GC-MS分析,对每个色谱峰的化合物给出特定的MS峰,经计算机贮存信号的检索及质谱图进行解析确定化合物,并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东紫苏挥发油成分鉴定结果见表1,野拔子挥发油成分鉴定结果见表2.表1 S D与SFE-CO2萃取法提取东紫苏挥发油成分的结果Tab.1 Ana lyti ca l results of chem i ca l con stituen ts of vol a tile o il i n E.bodin ieri Van i ot by S D and SFE-CO2保留时间/m in化合物名称compounds 相对含量/% S D SFE-CO291574α-蒎烯01468101612莰烯0117111133-侧柏烯-2-醇01232121263β-蒎烯11721 1414081-辛烯-3-醇019151531松油烯01628161462邻-异丙基苯21676161955桉素油25100321244 181332γ-松油烯01833201042异松油烯01304 2019431,3,4-三甲基-2-甲氧基苯11204211329(1α,2β,5α)-2-甲基-5-(1-甲基乙基)双环[31110]-庚-2-醇01411 2214251,3,3-三甲基双环[21211]-庚-2-醇01211221812龙脑烯醛01205231887(+)-Norinone1150401915 241104侧柏烯-4(10)-烯-3醇21991 24139反式-松香芹醇41449241909松香芹酮01719 251751桧酮2128711307 261722-莰醇01743016 271048α-松油醇11221 271615(-)-松油烯-4-醇1163411166 281028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31393291426桃金娘烯醛210450159198第1期 付立卓,李海舟,李蓉涛:2种香薷属植物挥发油成份分析续表1保留时间/m in化合物名称compounds 相对含量/% S D SFE-CO2291955α-松油醇21109301247α,α,4-三甲基苯甲醇018721465 3017766,6-二甲基双环[31311]-庚-2-烯-2-甲醇310873108 311576(1S)-4,6,6-三甲基双环[31111]-庚-3-烯-2-0196411205 331318顺-2-甲基-5-(1-甲基乙基)-2环己烯-1-醇1120711427 331441,3,3-三甲基-2-氧杂双环[21212]-辛-6-醇01922 3411864-(1-甲基乙基)-苯甲醛11028341668(S)-2-甲基-5-(1-甲基乙烯基)-2-环己烯-1-酮1108801631 35115(+)-香芹酮11073 361043-异丙基苯酚11164 361781紫苏醛01297371221-环己烯-丁酮11019 371406L-(-)-乙酸龙脑酯017643715172-蒈烯0140239134-(1-甲基乙基)-苯甲醇211755157 4013873,7-二甲基-2,6-辛二烯酸甲乙酯018794018163-甲基-4-异丙基苯酚21303 4115474-(1-甲基乙基)-1,4-环己烯-1-甲醇115332174 4119861-甲基-4-(1-甲基乙基)-1,3-环己烯218611363 4311831-甲基-4-(1-甲基乙基)-1,2-环己醇11694 461312石竹烯1131611337 481912α-石竹烯01576491373(+)-香橙烯01367511052[s-(E,E)]-1-甲基-5-甲烯基-8-(1-甲基乙基)-1,6-环癸二烯0154501701 5210741,2,4-三乙酰丁三醇1144611602 521238γ-榄香烯015341126 521746α-依兰油烯01298531699(1α,4aα,8aα)-1,2,3,4,4a,5,6,8a-八氢-7-甲基-4-亚甲基-1-(1-甲基乙基)-萘0129541531(1S-cis)-1,2,3,5,6,8a-六氢-4,7-二甲基-1-(1-甲基乙基)-萘11355561183(Z)-香芹醇11519 581894氧化石竹烯2138661832 591148S pathulenol119831357 591429蓝桉醇0199611821 591959veridifl or ol0178101927 601726喇叭茶醇314851762 6019063,4-二甲基-3-环己烯-1-甲醛,0166801985 631310,10-二甲基-2,6-二甲基乙烯基双环[71210]癸烷-5β-醇0133501676 631824τ-依兰醇01656 6412111,2,3,4,4a,7,8,8a-八氢-1,6-二甲基-4-(1-甲基乙基)-萘013441118 651005(+)氧化异香橙烯0167921072 661126,10-二甲基-3-(1-甲基乙烯基)-1-环癸烷0138201945 6614932-甲基-1H-咪唑-4-乙胺2133 661636(R)-4-(2,6,6-三甲基-2-环己烯)-2-丁酮11604 671161-羟基-1,7-二甲基-4-异丙基-2,7-环癸二烯4138 681511-甲基-4-(2-甲基过氧基)-7-氧杂二环[41110]庚烷111209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http://www.kustjourna l.co m/ 第35卷续表1保留时间/m in化合物名称compounds 相对含量/% S D SFE-CO2691506(E,E)-6,10,14-甲基-5,9,13-十五碳三烯11556 7018677-乙酰基-2-羟基-2-甲基-5-异丙基双环[41310]壬烷41771 711492氧化香树烯11185 731838(-)氧化异香树烯01895 751691柏木烯醇21389 761178(-)-Spathulenol11296 771481植酮11394总量891278921717表2 S D与SFE-CO2萃取法提取野拔子挥发油成分的结果Tab.2 Ana lyti ca l results of che m i ca l con stituen ts of vol a tile o il i n E.rugu losa He m sl by S D and SFE-CO2保留时间/m in化合物名称compounds相对含量/%S D SFE-C O210132异戊酸0151 141599双环戊基11542151028α-水芹烯11668151372(Z)-2,6-二甲基-1,6庚二烯11008151637松油烯01636161193对伞花烃31248161288β-水芹烯31482171802苯甲醇01521 18184(Z)-氧化芳樟醇2165221438 191746(E)-氧化芳樟醇1195621466 201848芳樟醇8155731478 211313去氢芳樟醇8178811031 221129(E)-水合桧烯2150411357 231559γ-松油烯1197211418 241469橙花醚01426261344环氧芳樟醇0148121108 2615894-松油醇01319271112(E)-环氧芳樟醇0177421025 281488α-松油醇2148201416 291394香薷酮1191901896 301172薄荷醇1161931835 3215182-甲基-3-苯基-丙醛0139433185-甲基-2-异丙基-3-环己烯-1-醇5156241042 341975水芹醛1178801594 3618182,6-二甲基-1,7-辛二烯-3,6-二醇41118 371289去氢香薷酮2106611023 381555香芹酚01562391333(+)-10-(甲基乙基)-3-蒈烯0132111097 421929石竹烯1108711077 481023菖蒲烯215373133619第1期 付立卓,李海舟,李蓉涛:2种香薷属植物挥发油成份分析续表2保留时间/m in化合物名称compounds相对含量/%S D SFE-C O24912882,5,8-三甲基-1,2,3,4-四氢奈1169321632 501782Spathulenol181081311565 511375氧化石竹烯0135551174氧化律草烯2111821978 521024β-绿叶烯1125621278 5218410,10-二甲基-2,6-二甲烯基双环[71210]-5α-醇1131411656 53105310,10-二甲基-2,6-二甲烯基双环[71210]-5β-醇2164951343 5319氧化异香橙烯2130141285 541419卡达烯2135201727 541642氧化香橙烯41395总量9011688913602.2讨论1)对东紫苏挥发油成分分析表明,S D法和SFE-CO2法2种方法共鉴定了77个组分,分别占全油含量的891278%和921717%,且S D法得到的组分多于SFE-CO2法.S D法所得挥发油主要含有桉素油(25%);而SFE-CO2法所得精油各成分比较分散,主要成分为桉素油(21244%)、氧化石竹烯(61832%)、4-(1-甲基乙基)-苯甲醇(5157%)等.2)对野拔子挥发油成分分析表明,S D法和SFE-CO2法2种方法共鉴定了41个组分,分别占全油含量的901168%和891360%,且S D法得到的组分多于SFE-CO2法.2种方法得到的挥发油主要成分均为Spathulenol,分别占181081%和311565%.3)结果表明,2种植物挥发油成分主要为单萜和倍半萜,单萜集中在低沸点组分,主要的结构类型为薄荷醇型;倍半萜集中在高沸点组分,主要结构类型为薁烷型.4)2个种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差异较大,这可能与其形态学特征有关,因为香薷属下又分穗花组、连苞组和香薷组3个组,东紫苏属于连苞组,而野拔子属于穗花组.除此之外,挥发油成分与采集地点、采集时间和提取方法等都有关系.5)S D法和SFE-C O2法2种方法对比,S D法所得组分均多于SFE-C O2法,且SFE-C O2法组分多集中于难挥发性成分,可能与SFE-C O2法在高压的条件下进行提取,对压力敏感的化合物发生了转化有关.6)野拔子中的主成分s pathulenol,对平喘、祛痰有较好的作用[7],这与野拔子的疗效吻合,可能为其药理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每个民族具有不同历史文化、风俗习惯,长期以来各民族从周围环境中选择了其他的一些野生植物用作茶叶的代用品,东紫苏和野拔子就是传统的代用茶.本实验通过气质联用技术,对2种香薷属植物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香薷属植物深加工产业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对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药食两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致谢:感谢云南省玉溪市维和制药有限公司提供仪器设备,帮助相关数据的测定.参考文献:[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66)[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336-339.[2]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2329-2330.[3]江苏省植物研究所.新华本草纲要[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32-436.[4]吴廷楷,周永录.四种香薷挥发油药理作用比较研究[J].中药材,1992,15(8):36-38.[5]王文魁,沈映君.香薷散的药效学研究(Ⅰ):对胃肠道的作用[J].中兽医医药杂志,1994,19(4):3-5.[6]张忠华,殷建忠.唇形科香薷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开发应用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2008,29(8):48-50.[7]顾佩兰.牛尾蒿中有效成分D-s pathulenol的提取和鉴定[J].中草药,1994(12):633-644.29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http://www.kustjourna l.co m/ 第35卷。

香料水的制作方法

香料水的制作方法

香料水的制作方法香料水是一种用来增加食物香味或调配美妙香气的调味品。

它可以用于烹饪、烘焙、制作饮料或香水等。

制作香料水的过程主要包括选择香料,准备香料,浸泡和提取香料,并最后对提取液进行过滤和储存。

下面将详细介绍制作香料水的步骤。

步骤一:选择香料首先,你需要选择适合于制作香料水的香料种类。

常用的香料包括香草、肉豆蔻、肉桂和柠檬等。

选择时要注意确保香料新鲜,没有受损或变质的迹象。

此外,如果你打算使用新鲜水果或草药制作香料水,也需要确保它们是干燥和无污染的。

步骤二:准备香料接下来,根据你选择的香料种类准备好香料。

如果你选择使用硬质的香料,如肉桂或坚果类香料,你需要磨碎或切碎它们,以便更容易提取香味。

如果你使用的是软质香料,如柠檬皮或新鲜草药,你需要将它们切成小片或切碎。

步骤三:浸泡和提取香料接下来,将准备好的香料放入一个密封容器中。

你可以使用一个玻璃瓶或罐子作为容器。

然后,倒入适量的酒精或清水,以覆盖香料。

酒精通常是更常用的提取剂,因为它可以更好地提取和保存香味。

但如果你不想使用酒精,你也可以选择使用清水。

接下来,密封容器,并将其放在温暖和暗处,让香料浸泡。

浸泡时间的长度取决于你所使用香料的种类和浓度。

一般来说,浸泡时间在一周至一个月之间。

在浸泡的过程中,每隔几天你可以摇动容器一两次,以帮助提取香味。

步骤四:过滤和储存浸泡时间结束后,你需要对提取液进行过滤以去除固体残留物。

你可以使用纱布或咖啡滤纸来过滤香料水。

将过滤器放在一个容器上,将提取液倒入过滤器中。

慢慢过滤液体,确保将所有固体颗粒滤掉。

最后,你将获得一瓶纯净的香料水。

将其储存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放置在阴凉、干燥和避光的地方,可以延长香料水的保质期。

香料水可以用于各种烹饪和烘焙食物中,如蛋糕、饼干、甜品、沙拉酱等。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适量的香料水,增添食物的香气和味道。

此外,香料水还可以用于制作香精、香水和化妆品等产品。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香料水混合到其他基础配方中,以制作个人化的产品。

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香薷是一种古老的中草药,其有效成分由多种挥发油组成,它们是香薷的药效特性的主要贡献者。

因此,对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是了解香薷有效成分及其作用,研发其抗病毒、抗炎、抗肿瘤等药用特性的重要基础。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开发香薷提供参考。

挥发油是植物发出体内特定气味和含有特定功能性成分的液体化合物,最早被报道由植物油脂、树脂和蜡类构成。

香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可归类为三大类:烷烃、烯烃和芳香烃。

烷烃是香薷挥发油中较主要的类别,其成分主要有草醚、乙烯和丁烯等。

而香薷挥发油的烯烃成分主要有芳樟醇、咪唑啉烷、咪唑烷等。

芳香烃成分主要为醛类、酮类、芳香醇、芳香酸类等。

近10年来,关于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研究人员基于不同的研究方法获得了大量的化学物质,如芳樟醇、芳樟醛和桑皮烷衍生物等。

根据研究,芳樟醇和芳樟醛是香薷挥发油中最重要的化学成分,它们可能是香薷的重要活性物质。

在其他方面,研究发现,香薷挥发油中含有大量抗氧化、抗衰老和抗肿瘤活性物质,如芳樟醇、芳樟醛、芳樟醚、咪唑啉烷、咪唑烷等,而这些化学物质可能是香薷有效成分中的关键物质。

此外,香薷挥发油中还含有一些重要元素,如硫、磷、氯和硼等,这些元素可能有助于提高香薷的药效。

最近的研究发现,这些元素可以促进香薷挥发油的抗病毒活性,并且降低毒性,而硫可以提高芳香醇和芳樟醇的抗炎活性。

总之,近年来对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研究者利用多种技术技术获得了大量的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可能是香薷的活性物质,并且随着这些元素的研究,可能能够提高香薷的药效。

然而,有关香薷挥发油的深入研究仍有待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可以提供更多新的药效信息,帮助开发具有良好药效的香薷药物。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关于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表明香薷挥发油中可能含有大量有效成分,有助于香薷的药效。

此外,香薷挥发油中还可能含有重要的元素,有助于提高香薷的抗氧化、抗炎和抗病毒等药效。

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香薷(Cymbopogoncitratus)是一种芳香植物,其可被用于饮食、药用和医疗用途,也经常用于香料和植物护肤品生产。

它的挥发性油也可用于香料和芳香疗法的制作。

本文的目的是解析香薷挥发性油的化学成分。

香薷挥发油是一种由植物提取的芳香油,由特定种类的植物分泌芳香素,以便分辨不同种类的植物。

它具有令人愉悦的气味,能有效抑制抗生素抗性细菌及其他细菌的生长,具有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胰岛素抗性以及抗氧化保护作用,还可以用于抑制过敏性反应和改善神经系统等多种用途。

香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乙烯、烯烃、芳樟烯和脱氢苯甲醛等。

其中,乙烯是一种挥发性烃,主要由乙烯和乙烯烷组成,乙烯烷也可以将芳香物质聚集在一起形成分子团。

烯烃是挥发性烃的一种,其主要包括环戊烷和轻烯烃等,主要由烷烃组成,具有某种特定的气味。

芳樟烯是一种烯烃,可以形成香气,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污染、抗过敏、抗炎症等作用。

脱氢苯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具有抗菌、抗炎症和抗过敏的作用,还可以有效抑制真菌的生长。

香薷挥发油的主要安全性有关物质是呋喃油类化合物和α-萘芬醚类化合物,其中呋喃油类化合物具有抗菌和抗真菌作用,α-萘芬醚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真菌和抗炎症作用。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香薷挥发油由多种有机物组成,具有芳香、抗菌、抗病毒、抗过敏和抗炎等多种功能。

它可以作为香料和芳香疗法的原料,也可以用于植物护肤品的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对香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其中包含的化学物质包括乙烯、烯烃、芳樟烯和脱氢苯甲醛等,也包括呋喃油类和α-萘芬醚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过敏和抗炎等多种功能。

此外,它还具有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胰岛素抗性以及抗氧化保护作用等多种功能,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护肤植物护肤品来应用。

因此,香薷挥发油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本研究分析了香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发现其中包含有多种有益的化学物质,具有芳香、抗菌、抗病毒、抗过敏和抗炎等多种功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不同蒸馏时间香薷挥发油主要成分含量及抑菌活性研究

不同蒸馏时间香薷挥发油主要成分含量及抑菌活性研究

不同蒸馏时间香薷挥发油主要成分含量及抑菌活性研究作者:陈海鹰左小明朱珊梅左晶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22年第09期【摘要】目的:考察蒸餾时间对香薷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含量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方法: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蒸馏时间香薷挥发油中主要成分麝香草酚和香荆芥酚的含量,纸片法和肉汤稀释法比较不同蒸馏时间香薷挥发油的抑菌作用。

结果:随着蒸馏时间的延长,香薷挥发油的提取率不断升高。

不同蒸馏时间香薷挥发油中麝香草酚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蒸馏时间1 h 的香薷挥发油中香荆芥酚的含量低于其他蒸馏时间(P【关键词】香薷挥发油;蒸馏时间;麝香草酚;香荆芥酚;气相色谱法;抑菌活性【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2)17-0032-05Study on Contents of Main Compotents of Moslae Herba Volatile Oil at Different Distillation Time and their Antibacterial ActivityCHEN Haiying1 ZUO Xiaoming1 ZHU Shanmei1 ZUO Jing2*1.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zhou,Changzhou 213000,China;2.Department of Emergency,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zhou, Changzhou 2130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distillation time on the contents of main compotents and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Moslae Herba volatile oil.Methods GC was applied to determinate the contents of main compotents of Moslae Herba volatile oil at different distillation time. Disk diffusion method and broth double dilution method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Results With the extension of distillation time,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Moslae Herba volatile oil increase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ntents of thymol of Moslae Herba volatile oil from different distillation time. The contents of carvacrol of Moslae Herba volatile oils which were extracted for 1 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volatile oils from other distillation time(PKey words:Moslae Herba Volatile Oil; Distillation Time; Thymol; Carvacrol; GC; Antibacterial Activity香薷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或江香薷M.chinensis ‘Jiangxiangru’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的功效[1]。

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近年来,古蕨科植物的研究十分受到重视,其中香薷Vetiveria zizanioides(Linn) Nash被发现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原草,它富含活性成分,具有多种抗炎,抗氧化,抗菌和解毒活性,因而受到广泛关注。

其中一个重要物质系统是香薷挥发油,也被称为不饱和脂肪酸和烷烃。

通过气相色谱和质谱分析,研究人员可以确定香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香薷挥发油的构成受到植物品种,种植条件,收获时期等的影响。

此外,气相色谱技术已经成为衡量挥发油构成的重要方法,可以有效检测香薷挥发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和烷烃的含量。

另一方面,质谱技术也被广泛用于确定挥发油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一般来说,不饱和脂肪酸和烷烃是香薷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其中可以检测到亚油酸,油酸,葡萄糖酸,腈,芳樟醇,芳樟酸,蒎烯,芳柠檬醇,芳柠檬酸等多种成分。

各个不同的古蕨科植物的挥发油成分会有很大差异,比如有些植物富含芳樟醇,而另一些植物富含蒎烯。

因此,在开展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时,要考虑整体古蕨科植物的系统学特征和植物形态,以及单个植物的耐受性,栽培条件和环境等因素。

另外,在处理挥发油的成分时,应该注意温度和湿度,确保挥发油保存在室温下,以防止氧化反应,使挥发油保持其原有性质。

由于香薷挥发油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它可以用于制作各种药物,护肤品等,因此在化学成分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品种香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对香薷挥发油的活性特性的影响,以期提高对香薷挥发油的认识,并开发出更好的利用方式。

本研究主要利用气相色谱和质谱技术,结合表观鉴定和系统学考察,对香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

通过本研究,可以定量的检测香薷挥发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和烷烃的含量,发现不同物种香薷挥发油中的不同活性成分,以及结构和性质,为未来更好利用香薷挥发油提供依据和参考值。

因此,利用表观鉴定、系统学研究和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香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进一步探究其活性特性,为古蕨科植物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复方香薷水的综合分析

复方香薷水的综合分析

复方香薷水的综合分析李慧;李佳怡;陈华;何婷;毛柳英;曹博雅;曹俊岭【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22(17)10【摘要】目的对中成药复方香薷水进行药品综合评价,以期为复方香薷水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为各级医疗机构及医疗管理部门的药物遴选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应用循证医学、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等知识体系,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药品生产企业提供的信息,对复方香薷水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药学特性、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复方香薷水由皱叶香薷等9味中药组成,具有解表化湿、醒脾和胃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暑湿感冒、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等疾病。

与部分同类产品相比,其单药的疗效等同于多药联合方案,临床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经济性。

安全性评价显示其无明显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文献报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症状轻微,药品说明书安全信息完善,符合现行规定。

结论复方香薷水质量达标,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较好,对比联合用药具有一定的经济性优势。

但其上市后临床研究较少,因此对其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还有待更多的临床研究进行验证;目前未见经济性、体内药学特性、顺应性等方面的直接评价,需要继续探索。

【总页数】7页(P190-196)【作者】李慧;李佳怡;陈华;何婷;毛柳英;曹博雅;曹俊岭【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济南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相关文献】1.水香薷香料的制备及挥发性成分分析2.HPLC法测定复方香薷水中麝香草酚、香荆芥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和迷迭香酸3.青香薷与江香薷的对比分析4.复方香薷水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研究5.强制流动蒸发系统水动力特性的数值分析与综合—(Ⅱ)直流锅炉水动力不稳定性的数值分析与综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物中天然香料的提取及香料成分分析预习报告

植物中天然香料的提取及香料成分分析预习报告

植物中天然香料的提取及香料成分分析预习报告摘要植物中蕴含大量天然香料,报告就天然香料的基本知识与分类的进行简单介绍。

简明分析了蒸馏法、压榨法、浸提法和吸收法四种提取方法的适用条件,优缺点以及分离方法。

为更好的对香料成分进行分析,报告介绍了关于香料产品的关键技术指标和检测方法。

关键词天然香料肉桂油水蒸气蒸馏成分分析目录1.香料的基本知识 (2)1.1香料的定义 (2)1.2香料的分类 (2)1.2.1天然香料 (2)1.2.2合成香料 (2)2.肉桂油的结构和特点 (2)2.1肉桂油的来源 (2)2.2肉桂油的结构 (3)2.3肉桂油的特点 (3)3.天然香料的提取方法 (3)3.1蒸馏法 (3)3.1.1水蒸气蒸馏法 (3)3.2压榨法 (4)3.3浸提法(萃取法) (5)3.4吸收法 (5)4.香料产品的关键技术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6)4.1检验项目 (6)4.2检验方法 (6)4.2.1相对密度的测定 (6)4.2.2折射率的测定 (6)4.2.3乙醇中溶混度的确定 (7)4.2.4酸值的测定 (7)4.2.5酯值的测定 (8)4.2.6重金属的测定 (9)4.2.7红外光谱测定 (10)参考文献 (11)1.香料的基本知识1.1香料的定义香料是一种能被嗅感嗅出气味和被味感品出香味的物质,是用以调制香精的原料。

植物性天然香料也称植物性精油(essential oil),是由植物的花、叶、茎、根和果实,或者树木的叶、木质、树皮和树根中提取的易挥发芳香组分的混合物。

1.2香料的分类以原料的来源可划分为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1.2.1天然香料指以动植物的芳香部位为原料,经过简单加工制成的原态香材,其形态大多保留了植物固有的一些外观特征,如香木块、香木片等;或者是利用物理方法从天然原料中分离出来的芳香物质,其形态常为精油、浸膏、净油、香膏、酊剂等。

自然界中现已发现的香料植物有3600余种,得到有效利用的约400余种。

水香薷

水香薷

水香菜李世华文/图水香菜水香菜是唇形科香薷属水香薷(Elsholtzia kachinensis Prain)的别称,为食药兼用型多年生柔弱平铺草本植物。

景东民间以水香菜作保健菜食用,清香可口,风味独特,还常用做食用香料。

植物学特征:多年生柔弱平铺草本,长10—40厘米,茎平卧,被柔毛,常在下部节上生不定根,有分枝。

叶片卵圆形或卵圆状披针形,长1—3.5厘米,宽0.5—2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边缘在基部以上具圆齿,草质,上面绿色,叶面除中肋被微柔毛外,余被分散疏柔毛,下面淡绿色,背面被极疏散的小疏柔毛及密布的腺点;叶柄长0.3—1.5厘米,背腹扁平,被稀疏小疏柔毛。

穗状花序顶生,开花时常作卵圆形,长1.5—2.5厘米,宽约2厘米,在果时延长成圆柱状,由具4—6花的轮伞花序组成,密集而偏向一侧;苞片阔卵形,膜质,长3—4毫米,宽4—5毫米,先端具钻状突尖,全缘,外面被疏柔毛,内面无毛,边缘被长纤毛;花梗长约0.5毫米,与序轴被疏柔毛;花萼长约1.5毫米,管状,外面被疏柔毛及腺点;萼齿5,近相等,三角状披针形,先端刺状,齿与萼筒近等长。

花冠白色至淡紫色,长约7毫米,外面被疏柔毛,内面无毛,冠筒自基部向上渐宽,至喉部宽约2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先端微缺,下唇稍开展,3裂,中裂片稍大,全缘至三角状浅裂,侧裂片半圆形;雄蕊4,前对较长,外露,花丝无毛;花柱与雄蕊近等长,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前方一枚膨大,较子房长。

小坚果长圆形,栗色,被微柔毛。

花果期10—12月。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环境,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上生长良好。

生于河边、路旁、林下、山谷或水中,常见于湿润处。

国外主要分布在缅甸;国内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及云南;云南除东北至东南部尚未发现外,全省均有分布;景东县海拔1000—2400米的地带常见。

化学成分:根据白晓莉《水香薷香料的制备及挥发性成分分析》鉴定,水香薷含油酸乙酯24.22%、乙酸丁香酚酯11.71%、邻苯二甲酸丁基酯2-乙基己基酯11.43%、十六酸乙酯8.66%、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51%、α-愈创木烯3.97%、3-烯丙基-6-甲氧基苯酚佳味备酚3.24%、棕榈酸2.8%、脱氢香薷酮2.21%、肉豆蔻酸1.7%、硬脂酸乙酯1.57%、邻苯二甲酸二辛酯0.88%等。

香薷酮总结

香薷酮总结

香薷酮总结简介香薷酮(Menthol)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由薄荷植物提取而来。

它具有清凉的味道和草药般的香气,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和食品行业。

本文将对香薷酮的来源、制备、化学特性和应用领域进行综合的总结。

来源香薷酮主要存在于薄荷植物的叶子和蒸馏水中。

薄荷属植物具有丰富的挥发油,其中最主要的成分就是香薷酮。

通过蒸馏提取和精制过程,可以获得高纯度的香薷酮。

制备蒸馏提取法1.将薄荷叶子研磨成粉末状。

2.将薄荷粉末与蒸馏水混合,使其充分浸泡。

3.将混合物放入蒸馏器中,进行蒸馏。

4.在蒸馏过程中,香薷酮会被蒸发出来并冷凝成液体。

5.最后通过精制和分离的过程,可以得到纯净的香薷酮。

合成法1.首先从天然薄荷油中提取香薷酮的前体物质。

2.将前体物质与一定的催化剂反应。

3.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合成反应。

4.过程中,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提高香薷酮的产率和纯度。

5.最后通过精制和分离的步骤,得到高纯度的香薷酮。

化学特性香薷酮属于单萜类化合物,化学式为C10H20O。

以下是其主要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外观:香薷酮为白色结晶或结晶粉末。

•溶解性:香薷酮可溶于醇、醚和一些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熔点:香薷酮的熔点约为42-44摄氏度。

•沸点:香薷酮的沸点约为212摄氏度。

•密度:香薷酮的密度约为0.89-0.92g/cm³。

应用领域由于香薷酮具有清凉感和香气,因此在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药行业香薷酮具有镇痛、清凉和抗炎作用,常用于医药行业的药物制剂和外用药品中。

香薷酮可用于缓解头痛、肌肉疼痛和关节炎等症状,常见于止痛膏、贴膏和口腔清凉剂中。

化妆品行业香薷酮具有清凉感和祛痘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行业。

它常用于护肤品、牙膏和口香糖等产品中,能够提供清新的感觉,并具有镇静皮肤和抗菌作用。

食品行业由于香薷酮具有独特的味道和香气,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

它常用于糖果、口香糖、口腔清凉喷雾剂等产品的调味剂中,能够增加食品的口感和口气清凉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iol AI a — X i,Z N i I uy H i u n , HE G L n ,L U Y .u ,Z OU L - a j
LIX i n a , DUA N - i ng Lix a , D ON G e W i
( . o g o ac ( ru ) O. L D , u i 5 10 1 H nt T b co G o p C ,T . Y x 6 3 0 ; a 2 Y n a e sedT b coT c nlg ( r p C . L D , u mig 5 1 6 . u n nR acn oac eh o y go ) O ,T . K n n 0 0 ) o u 6
1 ̄/ i 0C m n速度 上 升 到 2 0C,保 持 2 0C 5 i 6 ̄ 6  ̄ m n结
司 ) e tfg. 8 4 ;C nru e5 0 R冷 冻 离 心 机 ( 国 ep n i 德 p e— d f) H o ;S Z—D ( m) 循 环 水 式 真 空 泵 ( 义 市 巩 予华 仪 器有 限 责 任公 司 ) ;电 热水 浴 锅 ( 京 泰 北 克仪 器有 限公 司 ) 0 — S电热 恒 温 鼓 风干 燥 ;1 1 0一
× . 5 m × . 5z ;进 样 温 度 :2 0 ,载 气 : 02m 02 I . m) 4℃
1 2 仪器 与设 备 .
K F恒 温 恒 湿 箱 ( 易 企 业 有 限 公 司 ) B 路 ; H C7 X 5 6血液 冷 藏 箱 ( 岛海 尔 特 种 电 器有 限 公 青
H ,10 L mi ;分 流 比 :2 :1 e .m / n 5 ;进 样 体 积 为 2z 1 . L;程 序 升 温 ,起 始 温 度 5 % 保 持 1 n 以 0 mi,
tv o t n so h o a e k a e r ee mi e y a e o ma ia in me h d Th i o aiec mp sto swe e: i ec n e t fte tt lp a r awe e d tr n d b ra n r lz to t o . e man v ltl o o iin r
生 Ci oAd 1 整 _, ha I , = = n 凡 d d 强。 。 !
水 香薷 香 料 的制 备 及挥 发 性 成分 分 析
白晓 莉 ,郑琳 ,刘 煜 宇 ,周 丽娟 ,李仙 ,端李 祥 ,孔祥 勇 ,董伟
( . 红塔烟 草 ( 团 ) 限责任公 司 ,玉溪 1 集 有 2 云南瑞 升烟 草技术 ( 团 ) . 集 有限公 司 ,昆明

63 0 ; 5 1 0 600 ) 5用 同时蒸馏 萃取 装置收集挥发性成 分并用气相色谱 一质谱仪对该 香
料 挥 发 性 成 分 进 行 分 析 和 鉴定 ,经 毛 细 管 色 谱 分 离 出 3 组 分 ,确 认 了 其 中 的 1 成 分 ,并 用 面 积 归 一 化 2种 9种
Eh l l t (4 2 % ) hnl ty O e e 2 .2 a ,P eo,2一m toy一 ehx 4一 ( 2一poey) 一,ae t ( 17 % ) ,2一B nee i rpn1 ct e 1. 1 a ,1 eznd—
cro yi a i ,b t ab x l c c d uy 2一e y e y et ( 4 % ) l t l xl s r 1 .3 h h e 1 ,H x d en i a i ,e y et 8 6 % ) iuy p ta t ea ea o cd t l s r( . 6 c h e ,D b t h l e l h a
Ab ta t T e p r me a a o h c r d c d w t l c o za K c l e s r i r i i e . T e v l t ec mp — s r c : h e u sf v rw ih p o u e i E s h h i a h n n i p anwe ed s l d f l h s tl h oai o o l
s i s ntep r m eepe ae i i u a e u i iai n x a t n e up n S E) T e eei l i o e u ew r rp rdw t s h n o s s l t n a de t c o q i tn i h f h m d tl o r i me t( D . h yw r o - sa
( .7 ) 39 % 、3一 丙基 一 烯 6一甲氧基 苯酚佳味备酚 ( .4 ) 3 2 % 、棕榈酸 ( . %) 2 8 、脱氢香薷酮 ( . 1 ) 2 2 % 、肉豆
蔻 酸 (. % ) 17 、硬脂 酸 乙酯 ( .7 ) 15 % 、邻 苯 二 甲酸 二 辛酯 (. 8 ) 等 。 08%
水 香 薷 的相 关研 究 报 告 不 多 ,一 般 是 研 究 水 香 薷 所含 化学成 分 ¨ ,而 关 于开 发 香 料 的有 关 报 道
30 0 0型 旋 转 蒸 发 仪 浓 缩 至 lO O g时 ,加 入 5倍 ‘ p ( H C H)=9 % 进 行 回溶 。 回溶 液 放 人 B C H O 5 D
td a d id n i e y c p l r e n n e t d b a i a y GC—MS me h d 3 e k e e i lt d a d 1 o o n sw r e t e . T er l— i f l t o . 2 p a sw r s ae n 9 c mp u d e e i n i d o d i f h ea

68 1 G卧式 冷冻 柜 (一2 c )4 h 0l 8 ,抽 滤 ,滤 出 C
上 清 液用 B C I U H R一3 0 0 0型旋 转 蒸 发 仪 浓缩 制 得 水 香 薷提取 物 。
2 2 同 时蒸馏 萃取 .
质谱 ( C—MS 联 用 技 术 ,分 析 了水 香 薷 香 G )
基 金 项 目 :云南 中 烟工 业 公 司项 目 “ 中式 卷 烟 清 香 型 风格 品类 特 征 的 研究 ( 0 9 C 5 ” 20 J 0 ) 。
作 者 简 介 :刘煜 宇 (9 1 ,男 ,硕 士 ,工 程 师 ,研 究 方 向 为天 然 香 精 香料 产 品开 发 。 17 一)
用 提供 数据 支 持及 开发 参考 。
为盛 2 mL二 氯 甲烷 的 10 L圆底 烧瓶 ,在 6 q 5 0m 0c
1 材 料 与 仪 器
1 1 材 料 与试 剂 .
下 水 浴加 热 ,同时蒸 馏 萃取 3 。二 氯 甲烷 萃取 液 h 用 无水 硫 酸钠 干燥后 置 于 4cH C 7 液冷 藏箱 c X 5 6血 中过夜 ,过滤 ,并 把滤 液倒 人浓 缩 瓶 中用 Vge x iru 柱 浓 缩至 约 1 L,浓缩 液用 于 G m C—MS分析 。
质谱 条 件 :E I方 式 ,离 子 源 温 度 :20 , 0℃
离子 化 电压 :7 e 0 V,扫 描 范 围 :3 4 5 m ;扫 5— 5 a u
描速 率 :16 sa/ 。 . 5cn s
谱 图检 索 :采 用 Wi y i 谱 图 库 进 行 检 l 、N s e t
箱 ( 海 跃 进 医疗 器 械 厂 ) 上 ;H 7 7 0 / C 飞 R12 / 6 B 利浦搅 拌 机 ( 海 经 济 特 区 飞 利 浦 电器 有 限 公 珠 司 ) D 型调温 电热 套 ( ;K M 山东 鄄 城 华 鲁 电热 仪
束 。G C—M S接 口温度 :2 0c。 8c
( 2一e y e y) p t lt ( . 8 ) t. t l x 1 hh a 0 8 % ,e h h a e c
Ke r y wo ds: e s h ti a h n n i r i fa o ; S lc ol a k c l e ss p an; lv r z DE; v ltl o o iin; GC — MS oaie c mp sto

取 水香 薷 提取 物 2 g放 入 同时 蒸馏 萃取 装 置 5 端 的 50 0 mL圆底三 口烧 瓶 中 ,加 入 2 0 5 mL蒸馏 水 ,用 K M 型 调 温 电 热 套 加 热 ;装 置 的 另 一 端 D
料 中的挥发 性 成分 ,以期 对 水 香 薷 香 料 的综 合 利
水 香薷又 名湿地 香 薷 ( Ico z ahnni E sh hi K c le s a s pa ) ri ,广 西又 叫猪 菜 草 ,广 泛 分 布 于 广 东 、广 n
收 稿 日期 :2 l —1 2 0 1 2— 3
西 、四川 、云 南 、江 西 、湖南 等 省 。水香 薷 为食 药兼 用 品种 ,少 数 民族 把水 香薷 当菜食用 。 目前

极 为 鲜见 。水 香薷 作 为 一 种 潜 在 的 香 料 资 源 ,极 具 开 发利 用 价 值 。本 研 究 以 云 南 水 香 薷 为 原 料 , 经传 统 工 艺 提 取 分 离 处 理 后 ,制 备 天 然 植 物 香 料 ,利用 同时蒸 馏 萃 取 技 术 ( D S E) 和 气 相 色 谱
关键词 :水香薷 ;香料 ;同时蒸馏萃取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 一质谱法
中 图分 类 号 :T 22 3 S0 .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2 1 (0 1 o 04 0 0 6— 5 3 2 1 )3— 14— 3
Elc ol i a hn n i r n a lv ra d t e s h t a k c le ss p ai s f o n h z a a alss o olte c n y i fv a i omp st n l o io i
2 3 GC MS分 析条件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