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蔡人李氏源流考
李姓的起源与变迁
李姓的起源与变迁1、李姓由来李姓之“李”,最初指的是一种植物――李树,属蔷薇科。
李姓的直接来源却是商朝官名――大理。
李姓的来源,与原始人类的淳朴生活习惯有密切联系。
最初的“李”指某种植物,如《说文》所云:“李,果也。
”李树,属蔷薇科,为落叶亚乔木,高丈余。
李子,就是它的果实,球形,至夏成熟,红色有光泽,味酸甜,供食用,一名嘉庆子。
随后,“李”随着汉字形义的推移而与法理、星象等含义相通。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姓,则见于《通志o氏族略o以官为氏》:“李氏,皋陶为尧大理,因官命族为理氏。
商朝半年,理征改为李氏。
”有人把我国几千个姓氏归类排列,其中以植物为姓氏的,诸如花、草、树、苗、林、木、杨、柳、桃、李、桂等,有一二十种。
这可以追溯到远古氏族的图腾崇拜。
然而李姓最早的含义却不在植物,而是理官之“理”,至商朝时期才向植物之“李”转化。
从远祖皋陶到大唐脉裔是李姓由初萌到壮大的历程。
李姓血脉中的12个政权,58个帝王,无数将相名臣,大多出现在这个时期。
在中国姓氏发展史中,李姓见诸史籍在周之后。
《国语·郑语》中的祝融之后八姓、《晋语四》中的黄帝之后十二姓、以及《左传》所载的西周二十姓,都未见李姓。
《姓解》也说:“周之前未见有李氏。
”《史记》载:“自周有老聃,姓李。
”此后李姓见载逐渐增多。
关于李姓的来源,归总起来,有如下五种:第一,传说中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曾任尧、舜的大理之职(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古字中“理”与“李”相通)。
第二,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或李)为氏。
又有老子为李氏女所生之说。
传说李母怀胎81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腑而生,“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
此指树为姓,历来被称为“妄”说。
第三,春秋时赵国将领武安君的后代有李左车,其后为李氏。
第四,北魏叱李氏所改。
第五,唐代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等氏因建国有功,被赐李姓。
李氏来源的五种说法中,前三种在《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中合为一源,皋陶、老子、李左车为同一世系中的人物。
李姓起源及陇西郡—京兆房—西平堂李氏世袭考
李姓起源及陇西郡—京兆房—西平堂李氏世袭考李姓起源李姓约占汉族人口的7·94%,拥有人口将近一亿,是当今中国头号大姓,也是世界第一大姓。
有人估算,当世界上所有的李姓人并排站在一起时,能够环绕地球一圈半。
那么,李姓源于何时何地何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所撰的《新唐书·宗室世系》说:“李氏出自嬴姓。
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字庭坚,为尧大理。
生益,益生思成,历虞舜、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名为理氏。
至纣之时,理征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而死。
其妻陈国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遂改理为李氏。
利贞亦娶契和氏女,生昌祖,为陈大夫,家于苦县。
”引文中的“皋陶”,是古代东夷族首领;“大理”,为古代司法长官;“陈国”,在今河南淮阳;“伊侯之墟”,即伊侯曾经居住过而后已经荒废了的地方,当因伊河而得名,而伊河在今河南省西部,发源于栾川县伏牛山北麓,东北流向,经嵩县、伊川,在偃师县杨村附近入洛河,故其地望应在河南西部的伊河流域;“木子”即木本植物的果实,也就是树上结的果;“苦县”,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南鹿邑东。
又据清人张澎《姓氏寻源》:“理、李字古通用”。
由此可以概括为:古代东夷族首领皋陶,在尧时任大理,其后代历虞舜、夏、商三代,世袭此职,于是便以官名命族名为理氏;商朝末年,理氏裔孙理征,因直言规劝殷纣王改正错误而遭杀害,其子利贞随母契和氏出逃,至豫西的伊侯之墟隐藏起来,靠采食树上的果实充饥,因而保全了性命,然后到豫东鹿邑县安家落户;为了感激“木子”的保命之功,同时躲避殷纣王的追捕缉,又因理、李同音通用之故,自利贞开始改理氏为李氏。
李利贞的十五世孙是李耳。
李耳,字伯阳,外字聃,号为老子,生于苦县历乡曲仁里,周平王时做过管理藏书的史官。
这说明李氏自商末形成后长期居住在鹿邑。
李耳的嫡孙李昙,有四子,因在外地任官、定居而分出两支:长子李崇,任陇西(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守,封南郑公,为陇西房;四子李巩为赵郡(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房。
李 姓 源 流 考
李姓源流考李姓是当今中国头号大姓,也是世界第一大姓。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专家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全国人口千分之零点五随机抽样资料,以及台湾省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一书进行统计,再经过计算机处理,结果表明,全国汉族姓氏中以李姓最多,李姓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即世界上李姓超过8700万人。
李氏在国内分布极其广泛,以北方居多;在台湾省,按人口多少被排在第五位;在海外,几乎遍及全世界:主要分布在朝鲜、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毛里求斯等国家及香港地区。
那么,李姓源于何时何地何人,是怎样形成的呢?李姓出自黄帝,其始祖皋陶是黄帝孙颛顼的后裔。
皋陶在帝尧时任“大理”之官,主管司法,并主持制定了五种刑罚,史称“五刑”。
相传他还能驱使一头名为觟角虒的独角兽,这头怪兽极有灵性,能分辨善恶真伪,见了有罪的人就用独角去冲撞,见人说假话就发怒。
皋陶在他的帮助下,断案从未出差错。
编修于北宋末中叶的《新唐书•宗室世系》云:“李氏出自嬴姓。
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字庭坚,为尧大理(司法长官),生益,益生恩成,历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
至纣之时,理徵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而死。
其妻陈国(在今河南淮阳)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食木子(木本植物的果实)得全,遂改理为李氏。
利贞亦娶契和氏女,生昌祖,为陈大夫,家于苦(gu)县(今河南鹿邑)。
”按,伊侯之墟当因伊河而得名,而伊河在今河南省西部,发源于栾川县伏牛山北麓,东北流,经嵩县、伊川,在偃师县杨村附近入洛河,所以,“伊侯之墟”应在今河南西部的伊河流域。
又据《姓氏考略》,“理、李古字通”。
于此可知,李姓是嬴姓颛顼的后裔,先为理氏,商朝末年因避难逃至豫西,后到豫东鹿邑县定居;为了感激“木子”保命之功及躲避殷纣王的追缉,又因理、李同音之故,自利贞开始改理氏为李氏。
源头李氏宗谱 人物志
冀官不之養分共平
少分過量之離濟崇
賑為度一外時明
天下饑進端無艱盜
人
威寬寒止乎勞保賊
物
鑒宥所彼至擾安依 臣之迫地安以生山
誌
愚詔一之南攝靈據
衷許釜生之養以險
為其魚死罪真補皆
地解偷存止元報稱
方散生亡因保陛偽
民自旦我彼合下號
病首夕民處太之外
為即計之自和日而
制為而勞相兵大與
治良為逸禍荒役師
保民今休亂盜疊討
四
源 頭 李 氏
喪助 李 李 李 李 頌 大 安
葬
美饑之
兩 邑
奎沛呈楨
之 辭
即 解
道 采
俱 有
祥然祥祥
也 崧
帶 熔
擇 施
宗
遺 愛
祥金行 工購天
譜
録 祀 名 宦
字 梅 賓 嘉 靖
嘉 靖 十 年 科
明 嘉 靖 二 年
明 弘 治 二 年
書 有 臨 十 七
谷 施 賑 鄉 人
下 幸 甚 生 民
中舉府舉帖稱幸
歲
貢人草之甚
貢
書有疏
七
源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頭 廷子芳春春維維自 李 氏 弼麟春達鼇萼琪然 宗 譜
卷 之 三
清 康 熙 八 年
清 順 治 十 四
縣 丞
明 天 啟 四 年
萬 曆 三 十 一
富 陽 主 簿
葭 州 別 駕
廣 信 府 推 官
舉年
貢年
人貢
永科
壺望
甯舉
關江
縣
縣訓
令
令導
太
湖
縣
人
訓 導
物
誌
八
源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氏先祖世系的考证
李氏先祖世系的考证湖北阳新李锦李氏自得姓以来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现为中国乃至全球第一大姓。
李氏历代帝王将相,名贤辈出,史不绝书,更由于李渊、李世民父子开创的大唐王朝,使得李氏追根溯源得到了极大的重视。
但现今各地李氏宗谱中记载李氏世系仍存在较为混乱的现象(如:老子李耳的世次问题,有记李利贞下十一世,有记十五世,有记十七世),尤其是近些年来,一些“族谱专家”,抄袭一些宗谱上的资料,不加考证,把前人没有搞清楚甚至错误的东西照抄下来,杜撰李氏先祖世次世系、名讳、图像,编造漏洞百出的李氏源头主世系。
致使一些不懂宗亲文化,又非常热心的宗亲,盲目抄袭李氏源头主世系,以致祖宗世系啼笑皆非。
本文通过引证历代文献史料,考证编排自皋陶至唐高祖李渊的世系,力求介绍完备,力求深入探考研究,抛砖引玉,以求对李氏世系,正本清源,效绵薄之力。
一、从皋陶到李利贞的世系1、皋陶出生大致时间结合《史记•虞舜纪》:“(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和《竹书纪年》:“帝舜三年,命咎陶作刑”的记载,在舜三年时皋陶已经是舜的士师,当时他年龄应该在40岁-60岁之间,舜在位39年,据此推算,皋陶去世时年龄在80-100岁左右,这和传说中的皋陶活了106岁基本吻合。
《史记•夏本纪》记载:“皋陶作士以理民。
帝舜朝,禹、伯夷、皋陶相与语帝前……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
皋陶是在禹建立夏朝之前已经去世,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大禹建立夏朝时间在公元前2070年,按皋陶活了90岁推算,他出生时间不会晚于公元前2160年。
2、皋陶与大业、伯益的关系关于大业其人,史载阙如,渺不可考,惟知其是赵(嬴秦)族第一位有名字的男性始祖。
而对于皋陶其人及事迹,先秦文献则多有记载。
《古本竹书纪年》云:帝舜“命咎陶作刑”。
《论语•颜渊篇》曰:“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荀子•成相》“禹得益、皋陶、横革、直成为辅”。
先秦其他诸子如《墨子》、《孟子》中也都不乏对皋陶的赞美之词。
蔡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蔡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蔡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55位。
截至2013年,当代蔡姓总人口达到552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46%,人口总数在中国姓氏中位列第44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蔡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欢!蔡姓姓氏源流蔡(Cài)姓源出有三:1、出自姞姓,为黄帝支裔。
据《国语·晋语四》所载,“黄帝二十五宗,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是也。
”又据《潜夫论·志氏姓》所载,“姞氏封于燕……姞氏之别有阚、严、蔡、光、鲁、雍、断、须密氏。
”古时燕地大致在今河北北部。
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得后裔。
据《姓氏考略》、《华亭蔡氏新谱序》、《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的后裔,以国为氏。
周灭商后,封文王第5子叔度于蔡,让他与管叔、霍叔一起监管殷得遗民,称为“三监”。
武王死后,周成王年纪太小,周公旦(武王的弟弟,又称周公)因此临朝摄政。
管叔、蔡叔、霍叔等都很嫉妒周公摄政,便联合武庚反叛,周公讨伐武庚,事后处死管叔,并将蔡叔放逐。
后成王改封蔡叔度的儿子胡于蔡,称蔡仲。
春秋时,因受楚的逼迫,多次迁移。
蔡平侯时迁新蔡(今属河南省),称上蔡;昭侯迁州来(今安省徽凤),称为下蔡。
蔡国传23代,历24君,立国600多年,公元前447年被楚国攻灭,子孙散居楚(今属湖北省)、秦(今属陕西省)、晋(今属山西省)、齐(今属山东省)等各国,以国为姓氏,称蔡氏。
3、少数民族改姓而来。
女真族乌林答氏、满族蔡佳氏改汉姓为蔡姓。
得姓始祖:蔡仲。
据有关资料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后,武王大封同姓诸侯于各地,将其弟叔度封于蔡(故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让他与管叔、霍叔一起监管殷的遗民,称为“三监”。
蔡叔度始封于蔡而居于卫。
武王死后,其子姬诵继位,因年纪太小,便由武王之弟周公旦(周公)临朝摄政,叔鲜、叔度对此不满,联合武庚(商纣王之子)及东方夷族进行叛乱,周公奉成王之命兴师讨伐,并予以平定,事后处死了武庚与叔鲜(管叔),并将叔度(蔡叔)放逐,不久,蔡叔度死于迁所。
李姓的来源研究报告
李姓的来源研究报告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
李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位。
是XX年中国大陆人口第二多的姓氏。
但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李姓则为第三大姓。
在朝鲜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朝鲜李姓为第二大姓。
李姓为了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或“木子李”。
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李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据统计,李姓人口总数超过1亿,占中国总人口的%多。
河南省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
历史先秦时期李姓从形成时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春秋时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传的第一个李姓人物。
李耳,字伯阳,外字聃,号老子,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书的史官),是春秋时的思想家和道家的创始人,传为《老子》一书的作者。
古书有的说他是周平王时(春秋初期)人,又说春秋末期的孔子曾向他问礼,于是就说他活了160多岁或200多岁,是因为修道养寿才活了那麽大岁数。
《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是道家的主要经典,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包含着某些朴素辩证法因素,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後来唯物、唯心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老子的思想。
据《新唐书》记载:李姓始祖李利贞也是娶陈国契和氏家的女儿,生儿子叫李昌祖,後在陈国任大夫,住在苦县。
李昌祖的儿子叫李彤德。
彤德的曾孙叫李硕宗,被周康王赐采邑(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隶社会时期帝王或诸侯封给卿、大夫的连同土地上劳动的奴隶在内的土地)于苦县。
李硕宗的五世孙叫李乾,字元果,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这就是李耳的父亲和母亲。
李耳的後代李宗,字尊祖,在魏国做官,被封于段,为干术大夫。
李宗之子李同为赵国大将军,孙李兑为赵相,曾孙李跻为赵国阳安君。
李跻有两个儿子:李云、李恪。
李恪的儿子李洪,任秦国(在今甘肃、陕西一带)太子太傅,其孙李兴族为秦将军。
关于李氏的研究报告内容
关于李氏的研究报告内容引言李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姓氏,起源于中国。
李氏在中国历史上担任过重要的政治职务,产生过许多杰出人物。
本篇研究报告旨在通过对李氏的深入探索,了解其历史渊源、分布情况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1. 历史渊源李氏起源于中国周朝时期,约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
根据史书记载,周文王封周武王的儿子为“李”,从而形成了李姓氏。
在随后的历史时期,李氏成为了中国最为常见的姓氏之一。
2. 分布情况李氏在中国的分布非常广泛。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中国大陆有超过1.2亿人姓李,约占总人口的9%。
李氏在各个省份中的分布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尤其是山东、河南、四川、贵州、广东等省份。
除了中国,李氏也是许多其他亚洲国家的常见姓氏。
经过数百年的移民和扩散,李氏已经传播到日本、韩国、越南等地。
在韩国,李氏是最常见的姓氏,约有700多万人姓李。
3. 李氏的名人李氏家族产生了大量的杰出人物,对中国社会、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李氏的著名代表:3.1 李白(701年-762年)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仙”。
他的作品以豪放的风格和浪漫的主题著称,对后世诗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3.2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李清照是北宋时期的女词人,被尊称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作富有感情、真挚而细腻,广泛流传至今。
3.3 李鸿章(1823年-1901年)李鸿章是晚清时期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他在政治和外交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
3.4 李宁(1963年-)李宁是中国体坛的传奇人物,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体操运动员之一。
他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了六枚奖牌,被誉为“亚洲飞人”。
4. 对社会的影响李氏作为中国最为常见的姓氏之一,其家族在政治、文化、商业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李氏家族传承了优秀的家族文化和价值观,强调家族团结、孝顺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李姓的来源研究报告五年级
李姓的来源研究报告五年级李姓的来源研究报告报告概述:本研究报告旨在探究“李”姓的来源及相关信息,以了解其起源、流传及演变过程。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研究、专家学者的解读以及相关族谱、家谱的分析等方式,对“李”姓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
一、姓氏来源1. 《百家姓》记载“李”姓是中国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七位。
《百家姓》记载了许多姓氏的来源,其中对于“李”姓并未作详细说明,只简单证明其为姓氏之一。
2. 文献资料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李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
早在三皇五帝时期的夏朝,就有李姓的先民存在。
李姓在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不仅是古代皇室贵族的姓氏,也是普通百姓中常见的姓氏。
3. 族谱研究李姓所属的各个分支家族都有自己的族谱,有些族谱保存完好,记录了世世代代的家族成员,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
通过研究李姓族谱,可以了解到不同李姓家族的来源和发展情况。
二、姓氏分布1. 中国地区李姓是中国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分布遍布全国各个地区,尤以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为主要分布区域。
在中国人口中的姓氏排名中,李姓一直稳居前列。
2. 海外地区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海外定居和工作。
因此,李姓也在全球范围内有一定的分布,尤其是在东亚、东南亚和北美地区。
三、姓氏意义1. 文字意义“李”字是由木和子组成,木代表稳固和生命,子代表植物的果实。
可以理解为稳定和繁荣的意象。
2. 社会意义李姓在中国历史上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出现了许多与李姓有关的重要历史人物,如汉代的李广、唐代的李世民等。
因此,李姓在社会中有着一定的声望和影响力。
结论:通过对“李”姓的来源及相关信息的研究,可以发现李姓作为中国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分布。
李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其意义与稳定、生命和繁荣相关。
同时,李姓在社会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百家姓》- 刘学义、陈广祥,000《中国人姓氏大辞典》,商务印书馆- 中国姓氏源流辞典编辑委员会,000《中国姓氏源流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李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李姓,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李姓人口多达9500余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欢!李姓姓氏源流1、源出嬴姓说。
即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先为理氏,后为李氏。
得姓始祖为李利,李耳为十一世。
2、李树图腾说。
即认为李姓起源于图腾崇拜,以李树为图腾。
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为理,后因理徵避难以木子为食而姓李。
因其所食为野生李,故由理氏培育成为家生李树,并以李树为神树,亦即图腾树。
故凡李氏子孙,常于宅旁种李以为象征,至今还保存这个习惯。
入李白家有桃李园,唐朝皇宫苑园多植李树。
3、源出姬姓(虎图腾)说。
商朝时期,有周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
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今重庆的巴南区)称巴子国。
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
李李有一种观点认为李氏图腾不是李树,而是老虎。
老子李耳生地陈楚地区的图腾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语“老虎”。
巴人以虎为图腾,巴语读虎为李,当虎图腾演化为姓时,巴人崇仰汉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
4、源于封赏赐姓与恢复李氏。
蜀汉时期,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汉晋时期,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内附,部分匈奴人和鲜卑人随之被赐为刘、李等姓;北魏时期,孝文迁都洛阳后,实行文化上全面汉化政策,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被封为李氏。
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实为汉将李陵后裔。
西夏皇室拓跋李氏,唐末时被赐为李氏,名义上是赐姓,实际是恢复李姓,因为西夏皇族拓跋氏为汉将李陵后裔。
唐朝时期,皇室赐予大臣或武将为国姓,先是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等氏,因建国有功从李唐皇族姓李,稍后大食国人李诃末将军、李彦升和波斯人李铉、李珣均被王侯赐姓,再后来沙陀、氐、回纥、契丹、高车、吐蕃以及犹太、安息、高句丽、党项等外来少数族裔因功或者内附,多被封赏为李姓。
李氏姓源考述及其历史地位探析
李氏姓源考述及其历史地位探析姓氏是一个民族的基本标志之一,通过研究姓氏的起源和演变,可以揭示一个家族或一个民族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作为中国最常见的姓氏之一,李氏拥有广泛的分布和深厚的历史背景。
本文将对李氏姓氏的起源和历史地位进行考述和探析。
一、李氏姓氏的起源姓氏起源于古代社会的氏族制度,李氏作为一个姓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
根据古籍记载和考古研究,李氏的起源与黄帝时期相关联。
相传黄帝有子名李陵,他后来以李为氏,形成了李氏这个姓氏。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李氏源自山东的李郷,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姓氏。
无论李氏的起源是否真实,都展示了李氏在华夏民族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李氏作为一个古老的姓氏,通过家族的延续和传承,见证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风云变幻。
二、李氏姓氏的历史地位1. 政治地位李氏在中国历史上拥有极高的政治地位。
自汉朝以来,李姓的人物频繁出现在朝廷之中,成为王朝的重要官员和统治者。
尤为著名的是唐朝的李渊,他建立了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君主。
此后,李姓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国家的发展和政治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文化地位李氏姓氏在中国文化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有"唐儿李白"和"宋儿李清照"的说法,这两位李姓的文化人士堪称文学史上的璀璨明星。
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创作出了众多优秀的作品,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此外,李氏姓氏还衍生出众多的姓氏宗族和门派,其中许多有着丰富的家族文化和传统。
这些文化和传统在李氏宗族中代代相传,丰富了中国的民族文化。
三、李氏姓氏的影响和展望李氏作为中国最常见的姓氏之一,人口数量众多,分布广泛。
李姓的人们在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
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科学技术,都能看到李氏姓氏的身影。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李氏姓氏的地位和影响力将会继续扩大。
越来越多的李氏后裔将继承和弘扬李氏的家族精神和文化传统,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报告】李姓的来源研究报告
【报告】李姓的来源研究报告李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其源远流长,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对李姓来源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姓氏的发展演变,更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
一、李姓起源的传说在民间传说中,李姓的起源颇具神话色彩。
其中一种说法是,李姓源自于“老子”李耳。
传说老子出生时,其母看到一颗流星自天而降,飞入口中,遂受孕生下老子。
老子出生时即满头白发,故被称为“老子”。
老子乃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李姓后人也对老子尊崇有加。
二、李姓起源的历史记载1、源自嬴姓据历史记载,李姓最早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
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
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
理徵的妻子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靠吃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因感激李子的救命之恩,遂改理氏为李氏。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
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是为洛阳李氏。
3、赐姓改姓唐朝时期,皇室赐予功臣和归附的少数民族以李姓,这使得李姓的人口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
三、李姓的迁徙与分布1、先秦时期李姓的活动由河南开始,到战国末,李姓的活动地域已扩大到山西、河北、陕西、四川、湖北等地。
2、秦汉时期是李姓向各地迁移的重要阶段。
秦始皇平定南越和西瓯时,李姓始入两广地区。
李耳的后裔入甘肃,发展为陇西李姓的望族,居河北的成为赵郡李姓的名家。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民族大融合,李氏也随之南迁。
4、唐朝时期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加之皇室赐姓,李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当时的国姓。
李姓人口迅速增长,并向全国各地扩散。
5、宋元明清时期李姓人口继续增长,并进一步向南方和海外迁徙。
如今,李姓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是全球华人中最为常见的姓氏之一。
各地李氏渊源大揭秘,李家人快来看看你来自哪里?
各地李氏渊源大揭秘,李家人快来看看你来自哪里?各地李氏小渊源江西临川杨溪李氏其开基始祖为居信公,住在今江西临川县杨溪镇的李氏家族,保存了一本珍贵的家谱,即道光十五年李辉等修的《临川李氏支谱》。
其中记载了有关这支家族的迁衍情况。
据载,这支李氏家族是江西丰城李氏家族的一个支系。
其迁江西临川的开基祖名居信,至临种杨溪后,又繁衍为12支,他们都尊居信为始祖。
江苏安山李氏其开基始祖为元之公,道光十九年(1839)李沅修《李氏家谱》载:今江苏安山的李氏宗族,其先祖南渡而至浙江的书川(今浙江吴兴县),传至宋代元之公,自雪川来吴(江苏)做官,因而在江苏的安山一带定居下来,为其开基始祖。
自三世祖,有敬、洪、纲、权四公,分为四大支,分支的各家族有住上茅的,有住上障的,有住胥口的,有住玉峰的,还有住常熟的。
住在迂里的一支,是五传之祖余庆公的后裔,到清道光年间已二十余年。
浙江寿昌李氏其开基始祖为茂十公,清国子监博士熊士鹏所撰《道光五年(1825)李氏宗谱序》中说,浙江寿昌的李氏家族的开基始祖叫茂十公,当时从江西迁住浙江寿昌,其后代繁衍分支,而日益族大人众。
浙江绍兴李氏其开基始祖为乐天公,在浙江绍兴,有一个李氏大宗族,明朝时期就已经是越东的望族,至今更是支庶繁茂,流布广远。
据同治九年(1870)李向荣等修《山阴天乐李氏宗谱》载,这个李氏宗族属大唐裔孙,即汝阳王(王进)的四世孙庶,李唐末时为避朱温之乱,从陕西风翔,远迁至浙江。
在浙江绍兴的开基之始祖,名乐天公,于昭宗天佑年间,定居山阴(浙江绍兴)岱鸥。
他的后代繁衍,代有分徙。
其中有迁至两浙东西的,有迁大江南北的,甚至远迁边地绥德口外和辽东,而成为当地巨族。
辽东这一派迁徙的时间大约在清同治年间,辽东一房刚迁不久,绥德派又从西迂回浙江,这一房的源流记载最详。
山东高密李氏其开基始祖为汉代名将李广,同治十年(1871)李敦芳等编《高密李氏家谱》载:今山东高密李氏,出自汉将李广之后,是当时西京的名门。
二李氏源流三上古世系表分析
二二李氏源流(- )李姓由来姓氏:李祖籍:陇西祖宗:利贞郡望:陇西郡堂号:陇西堂分类:以官为氏李姓占大陆汉族人口的7.9%,人口超过9203万人,在海外华人中占七分之一,海内外总人口超过1亿,是世界第一大姓,中华第一大姓(引自百度、百科、寮东村)。
李姓在国内分布极广,以北方居多,不仅是国内大姓,也遍及全世界,在韩国、朝鲜、越南、东南亚、加拿大、欧美,李姓也是常见姓氏。
据历史资料记载:李姓是嬴(y fng)姓颛顼(zhu m x⑪的后裔,最初为“理”姓。
颛顼帝高阳氏后裔皋陶的儿子被赐姓嬴之后,子孙三代担任理官(掌管邢狱之官)之职,遂以官名理为姓。
至殷商末年,当时理氏家族后裔理徵因执法不阿,得罪了商纣王而遭受迫害。
他的妻子契和氏与儿子利贞逃亡在外,途中饥饿不堪,时值春夏之交,沿途有李树,果实累累,只好采食李子充饥,保住性命。
为了纪念这段蒙难的历史,也因理、李同音之故,自利贞开始,将理氏改为李氏。
李姓后代从商末到东周初的二百多年间,一直居住在河南。
李利贞的十世孙李耳,字伯阳,外字聃,号为老子,生于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厉乡曲仁里,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周平王时做过管理图书的官员,著有《道德经》留传于世。
据VV新唐书、宗室世系>>及VV宰相世系>> 记载,李耳生李宗,字尊祖,魏封于段,为干木大夫。
生同,为赵大将军。
生兑,为赵相。
生跻,为赵阳安君。
二子:曰云、曰恪。
恪生洪,字道弘,秦太子太傅。
生兴族,字育神,一名汪,秦将军。
生昙,字贵远,赵柏人侯,入秦为御史大夫。
葬柏人西。
生四子:崇、辨、昭、玑。
长子崇,字伯佑,陇西(今甘肃境内)守、南郑公,为陇西房,陇西房后又分为39房;四子玑为赵郡(今河北境内)房,赵郡房后又分为东、南、西三组。
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是当地的名门望族。
东周时期李姓向甘肃、河北发展。
西汉时期,李姓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內。
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
李姓来源-演讲稿
授课人
20XX.XX
目录
CONTENTS
-
1 古代帝王后代 2 少数民族改姓 3 其他来源 4 总结 5 李姓的文化和历史 6 总结
李姓来源
李姓是中国姓氏中人口最多、历史最悠 久的姓氏之一。据统计,全球华人有近 十分之一的人口属于李姓。那么,这个 姓氏的来源是什么呢?
古代帝王后代
PART 1
2.1 鲜卑族
南北朝时期,鲜卑族中的叱李氏、叱卢氏等都曾改姓为李
少数民族改姓
2.2 匈奴族
西汉时期,匈奴族中的李姓家族也是后来改姓的
少数民族改姓
2.3 其他民族
此外,蒙古族、满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因为汉化而改姓李的情况
其他来源
PART 1
其他来源
3.1 道家的影响
道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其中老子创立的道家学派更是影响深远。据传,老 子原名李耳,他的姓氏也因此成为了李姓的一个重要来源
总结
PART 1
总结
-
Thanks 谢谢观看 xxx
z
总结
4.1 李姓的分布
李姓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河北、河南、山东、湖北、山西、广东等地的李姓 人口最为集中。此外,台湾、香港、澳门以及海外华人中也有大量的李姓人口
总结
4.2 李姓迁移
李姓的迁移历史也十分悠久。在古代,由于战争、政治等原因,李姓家族不断向各地 迁移。例如,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导致了大量的李姓人口向南方迁移。近代以来, 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李姓人口也大量向城市和海外迁移
李姓的文化和历史
PART 1
李姓的文化和历史
5.1 李姓的历史人物
李姓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杰出的人物,其中包括唐朝的李白、李世民等文化名人,近代 的李嘉诚等商界名人,以及科学界的李政道等。这些人物为李姓家族增添了光彩,也 为中国历史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姓的由来
李姓的由来一、来源有三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
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
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
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
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
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
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
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
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二、迁徙分布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
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
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
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
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
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
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
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李的姓氏由来研究报告
李的姓氏由来研究报告
李姓在中国是非常常见的姓氏之一,据研究,李姓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李姓的最早来源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当时有一个姓李的人名叫李昆,他是黄帝的后裔。
李昆在当时是一个很有声望的人物,他的后裔也以他的名字作为姓氏,就是李姓的最早来源之一。
在古代中国的历史纪录中,李姓曾经是贵族和皇族的姓氏。
在秦朝的时候,李姓成为了一个贵族姓氏,有很多李姓的人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在后来的汉朝时期,李姓逐渐扩大了规模,并成为了一个非常普遍的姓氏。
据史书记载,李姓在唐朝是非常显赫的姓氏。
李姓是唐朝的宗室姓氏,李姓的人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
李姓成为了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姓氏,而且在唐朝建立的多个王朝中,李姓一直是皇室的姓氏。
李姓的发展和扩散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各个地区。
根据统计数据,李姓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占据了很大的比例,特别是在江南一带。
在北方地区,李姓也非常常见。
总的来说,李姓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贵族和皇族,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姓逐渐扩大了规模,并成为了一个非常常见的姓氏。
李姓在中国的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代表着中国的文化和传统。
蔡氏祖先的姓氏来源
蔡氏祖先的姓氏来源蔡姓是以国为姓的。
据《史记·管蔡世家》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将弟弟叔度封于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建立蔡国,与兄管叔鲜、弟霍叔处共同监督被封在商朝旧都的殷纣王之子武庚禄父,管理殷商遗民,史称”三监”。
武王死后,子成王姬诵继位,由武王之弟周公姬旦摄政。
管叔、蔡叔对此不满,联合武庚及东方夷族进行反叛。
后被镇压,武庚、管叔被杀,蔡叔遭放逐,不久,死于迁所。
其子胡,能够与父亲的反叛行为决裂,遵守文王的德训,与人为善。
周公旦听说后,就派他到鲁国辅佐自己的儿子伯禽。
由于胡在鲁政绩卓著,周公奏请成王,复封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祖,是为蔡仲。
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先秦时期,蔡氏主要是在今河南、安徽境内发展繁衍,也有到外地做官留居当地者。
战国时,蔡泽曾取代范雎任秦国相,封刚成君。
此外,齐国有大夫蔡朝,楚国有大夫蔡鸠居,晋国有太史蔡墨。
汉代,已有蔡姓人居于今江苏、浙江,如西汉蔡千秋为沛(今江苏沛县)人,东汉与陈留蔡邕同时,上虞(今属浙江)还有一个“以孝行闻”的蔡邕,但河南仍是蔡氏的主要聚居区,直至南北朝时期,陈留圉一直是蔡氏的发展繁衍中心。
因西晋惠帝时分陈留郡置济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堌阳镇),圉属济阳,故《百家姓》列蔡氏郡望为“济阳”。
汉末,蔡丕任五原(治所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太守,在当地安家,其子孙居住在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一带。
后又有蔡姓人徙居于今宁夏、甘肃境内。
蔡氏得姓之初,主要是繁衍于现在的河南省境。
其间因受楚国所逼,几度迁徙,后迁于下蔡,也就是今安徽凤台县,可见蔡氏一开始就踏上了迁徙的征途。
也正因如此,蔡氏后裔自散居于今湖北、陕西、河南、山西、山东等地以后,世代不断迁徙繁衍,终成为我国一个族大人众的姓氏。
汉唐之际,蔡姓主要繁衍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且以河南、山东等地为其繁衍的主要地区。
魏晋南北朝之时,其地蔡氏家族世代累官显赫,形成当地一大望族,即济阳郡望。
关于李姓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李姓研究报告引言姓氏作为一个人身份的重要标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篇报告将对李姓进行研究,分析其起源、分布以及在历史中的影响。
起源与分布起源李姓作为中国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渊源。
据文献记载,李姓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上古时代。
传说中的黄帝后裔李昆,被认为是李姓的始祖。
分布情况李姓在中国人口中的比例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约有 9% 的中国人姓李,这意味着至少有一亿以上的人姓李。
除了中国大陆地区,李姓在台湾、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人社区也有相当数量的分布。
李姓在历史中的影响历史名人李姓在中国历史中涌现出了众多的名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李姓的著名历史人物:1.李世民:唐太宗,唐朝的开国皇帝,被尊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2.李白: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诗仙。
3.李时中:中国现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为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作出了突出贡献。
文化意义李姓不仅在历史人物中有着重要地位,还在中国文化中体现出了独特的意义。
在古代,“李”字被用作象征寿命长久、幸福吉祥的象征,因此很多人会将“李”字作为名字中的一个字。
结论通过对李姓的起源、分布以及在历史中的影响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李姓起源于中国的上古时代,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2.李姓在中国人口中的比例较高,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3.李姓在历史上涌现了众多的名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姓氏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李姓作为一个重要的姓氏代表,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坚韧不拔的品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姓氏李的来源研究报告作文
姓氏李的来源研究报告作文研究目的本研究报告旨在探究姓氏“李”的来源及其相关历史背景,通过对姓氏起源的深入研究,进一步了解中国姓氏文化和人们的族谱血脉,为家族传承和文化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收集、分析比对、历史文化考证等,旨在全面、客观地了解“李”姓的起源。
姓氏“李”的来源1. 传说起源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姓氏“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禹王时代。
相传尧帝之子丹朱命名其后嗣为李,以纪念禹王的孝心。
这个传说在汉代《颂德谟》和其他古籍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描述。
2. 历史起源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姓氏“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
周武王灭商之后,分封诸侯,并开始使用封建制度。
其中一个重要的诸侯国是杞国,国君的姓氏就是“李”。
后来,随着古代社会演变,许多人采用国君的姓氏作为自己的姓氏,这可能是“李”姓的来源之一。
3. 官职姓氏古代中国有一种传统,即官职姓氏制度。
即当一个人担任某个官职时,他的姓氏会被更改为与官职相关的姓氏。
根据史书记载,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人担任过“李”姓的官职,例如唐朝的李世民、李渊等。
这些人在担任官职期间将自己的姓氏改为“李”,而后代则继承了这个姓氏,形成了“李”姓的家族。
4. 徽章姓氏在古代社会,一些重要家族或贵族会在其家族名称后面加上一个特殊的徽章,用于区分自己与其他人。
这个徽章通常是由家族创始人或重要祖先的名字构成。
据史书记载,中国历史上有一些贵族或家族的徽章是由“李”字组成的,这可能是“李”姓的起源之一。
姓氏“李”的历史背景1. 春秋战国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治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此时,“李”姓在齐国、晋国、赵国等国家中较为常见,其中以齐国为最为突出。
齐国国君的姓氏就是“李”,因此许多齐国的人都姓“李”。
2. 秦汉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帝国,终结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
在秦汉时期,“李”姓大量出现在各个阶层中,不仅成为了常见的姓氏,也成为了皇室宗族的姓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人李氏源流考
溯本求源,蔡族(蔡语用汉语拼音译是“MEN NIN”)_lisonggonggao李姓(JIE YE)各地邻居的其他民族对蔡族都有称呼:蔡家人自称“门你”--“MEN NIN”,汉语叫“蔡家”,彝语称“啊武哪”,苗族称“啊乌”或“斯聂”,水族称“楼慢”,布衣族称“布慢”或“布阿武”等。
先人是春秋战国时蔡国国民。
后随蔡裔刘隐到广州商贾,再随蔡晋化征黑羊箐(今贵阳)(有的是随庄蟜征牂牁)而定居黔东南、黔西、贵阳、安顺等地。
1382年后明王朝向上述地区进兵,大部分蔡民被赶出原居住区,迁入黔西、大方、织金等地。
康熙三年,吴三桂剿水西,蔡人再次遭难,幸存者只好隐居于深山峡谷,被迫迁往现在的各个居住地。
(一)历史变迁
蔡国原是春秋战国时(公元前841-876年)的一个小国。
《中国通史》和《中国史纲要》均有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候,居河南淮水流域(上蔡县)的‘蔡家’先民,已经从游牧过渡到了聚族而居,从事农业生产的阶段。
农业生产中较为广泛的使用了铁制农具,牛耕代替了人耕,出现了比较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活动,产生了商品的流通和货币的使用。
”其经济的发展已经(某些方面已经超过)黄河流域的夏部落和商部落。
_lisonggonggao当时的蔡民已有了炼
钢业。
钢业在生活、生产及军事上已经显得十分重要。
周文王向商纣王发动战争时,双方都把淮夷当作兵家必争之地。
在商的文化和政治影响下,蔡人已开始进入封建农奴制社会。
又据《春秋战国史话》记载:“蔡国介于晋、楚之间,经常遭受战争的破坏,担负着极大的贡赋……郑、宋、陈、蔡等国家,在晋楚争霸中,遭受连年的战祸,房屋,道路被毁,森林树木被砍伐,井灶被填塞……尽管是和平年代小国向大国进贡也是难免的。
”又据《列国传》载:“春秋时期,蔡国就与十二诸侯国并存。
”(即周、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燕)。
公元前841至476年,时至战国时期,楚、蔡也争战不断,于公元前447年,蔡国被楚子(楚惠王)所灭。
据司马迁《史记·管蔡世家》载:蔡国,乃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克商建周,分封其五弟姬度于蔡(河南上蔡县)。
自蔡国开国之侯蔡侯姬度始至蔡侯齐出奔止,蔡国共历23代25君,计559年。
清道光《安平县誌》《黔南职方纪略》卷五载:“蔡家即蔡国人,战国时为楚所灭,俘其民而放之南徼”。
清道光《黔西陇方记略》卷九还载:“战国时,楚将庄蹻灭牂牁时,蔡侯久为楚所灭,遂迁其公族于牂牁,于是苗中有蔡家子”。
_lisonggonggao又有汉族道士在道场念经时有:“夷蛮、仡佬、侬仲、蔡家,地盘业主,古老先人”之词。
《中国通史》三、四册记载:“蔡家,刘隐(南汉国)蔡裔,刘隐的祖父是蔡州(河南上蔡)人,住广州商贾。
父刘谦作封州(广东
封州县)刺史,公元894年,唐刘谦死,刘岩继任。
895年,岭南节度使薛王李芝柔所走的湖南,广州牙将叛变,刘隐起兵杀叛将,李芝柔任命刘隐为‘行军司马’。
905年,岭南节度使严龙死,众推刘隐为节度使。
907年,梁太祖封刘隐为大盆郡王。
刘隐为郡王期间,岭南及容营(广西容县)邕营(广西南宁)渚州不参加战争,境内人民安居乐业……
明初清末(1375年),洪历二十一世,蔡晋化家在广西柳州一带,世为土官,明被派征黑羊箐(贵阳)继续受任土司官职至清末。
李姓家族绝大部分就是随刘隐到广州商贾,后再随蔡晋化入黔的。
李姓家族和其它姓家族在离柳州之前,为日后重逢柳州和纪念特编了:“柳州西阳县,蔡家大街口。
横有七十二里半,竖有七十二里半。
什么为记?大石板为记“的口碑。
_lisonggonggao现在居住在赫章、威宁境内的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大都能说出这几句被口碑(注:有的是随庄蹻南征而来)。
入黔后,李氏入黔始祖先居住在黔西、黔南、贵阳、安顺等地。
1832年后,明王朝向上述地区进兵,安设“屯军”,蔡人李氏被迫迁到黔西、大方、织金等地。
康熙3年,吴三桂剿水西,蔡人李氏再次被迫迁到现在的各个居住地。
(二)和谐的家族
李氏蔡人的居住地。
据年老人传说:李氏家族在河南淮水上游
时人口是庞大的,分九个寨子住,吕姓蔡人分三个寨子住。
蔡语话用用拼音译为(sà cī gēi sháng,gō cí jié yé)_lisonggonggao。
据了解,现贵州的李氏蔡人现居住较多一点的是:赫章县的葛布元宝沟(现赫章县辅处乡兴旺村上沟组)、结构乡大寨村(毛姑)鱼洞组、可乐乡铜厂村(新民)、河镇海拉等地,威宁县的牛吃水、大街、黑石、大石庄、金钟、法地等地,水城、鼠场、猴场、德乌、大方的瓢井、纳雍、黔西、织金、贵阳等地,另外,也有的居住在云南的昆明、昭通、彝良、镇雄、伍德等地。
从古到今,李氏蔡人之多,分布之广。
无论是在河南上蔡县受战争祸害还是迁往安徽凤台的下蔡县被欺凌,不论是在广西柳州享受安居乐业,全家团聚的天伦之乐,还是在贵州历经颠沛流离之苦,李氏蔡人都是荣辱与共,团结一致,凭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承袭祖人技艺,传承他们的优点,与睦邻友好相处,同心协力,共创和谐的家园。
李氏蔡人历来坐不改姓名,行不改族称。
(三)族称的易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六十多年,我们和全国人民一起,同心同德,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往不论填任何表、卡、册,民族一栏一直都是填“蔡族”,虽然不在国家向世界宣布的56种民族之列,但国家同样使我们享受着少数民族的待遇,因此,我
们不论是在生产、生活、科技、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可是,1983年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对二十多个未定民族进行调查后,“南京”、“侬家”、“七姓名”并靠了白族,而“蔡家”却无统一并靠。
2006年来,在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时,有关部门不知凭什么为依据,将原来居民户口上民族一栏是“蔡家人”的办成这样那样的民族。
想不通的是贵州水城的蔡家人户口上还可以保留“蔡家人”的族称,但如威宁县大街乡,赫章县辅处乡,结构乡的李氏蔡人,本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字辈均是以“国—永—世—文—占......”排序,却因居住地的不同而族称也被有关部门改成了很多种民族了。
更荒唐的是父子、兄弟、姐妹也因居住地的不同而被更划为不同的民族。
真使蔡人遗憾,今天的“亡族”和历史上的“亡国”同样使人心寒。
“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是党的一贯民族政策。
国家已经向世界公布,中国是56个民族56朵花。
为了不为难国家,顾全大局,李氏蔡人和其他蔡人一起,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我们不再要求列为单一的少数民族—蔡族,可是要求把我们整个“蔡家人”认同为同一种少数民族。
(有部分“蔡家人”代表向贵州省人民政府申请将“蔡家人”认同为黎族,但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落实)。
(四)志永存
历史事实和现实事实证明,李氏蔡人是同祖共宗,一脉相承的家族。
我们不但要传承祖先的优良传统,发扬他们的精神品质,特别在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自强不息,认真学习,科学实践,提高生活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祖国多作贡献。
李氏蔡人自古以来只有长幼之分,没有贫贱富贵之别。
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知道自己是李氏蔡人的后裔,属于家族中的那一代。
不论是聚于繁华的都市,还是相逢在边远的山区,即使在天涯海角,都能互敬、互爱、互勉、互慰、互让、互谅、互学。
团结奋进,共同进步,永立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