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3晶体和非晶体》(2)(无答案)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第2节 熔化和凝固》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2节 熔化和凝固》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节熔化和凝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熔化和凝固概念的理解;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基础概念题1)写出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并解释其含义。

2)列举生活中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例。

3)比较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异同点。

2. 实验操作题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熔化和凝固实验,观察并记录以下数据:1)记录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2)记录铜块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状态变化。

3. 思考题根据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冰棍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2)金属片在熔化后会变软,这是为什么?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并确保数据真实可靠;2. 实验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并记录数据,注意安全;3. 提交作业时需附上相关照片或视频,以支持实验数据的展示。

四、作业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提交的作业是否符合要求,实验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对熔化和凝固概念的理解是否深入;2. 评价标准:准确性、完整性、创新性;3.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五、作业反馈部分教师应在收到学生作业后及时给予反馈,包括对作业的总体评价以及针对个别问题的具体建议。

学生应积极回应教师的反馈,就自己的疑惑或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与教师进行交流。

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教与学互动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在完成《第2节熔化和凝固》这一节的课程学习后,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进一步巩固熔化和凝固概念,提高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并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实验操作题,学生将有机会运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以及铜块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状态变化。

同时,学生还需思考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以及冰棍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的原因和金属片在熔化后会变软的原因。

这些思考题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熔化和凝固这一节的内容。

第一章 整理与复习-八年级物理上册(北师大版)

第一章 整理与复习-八年级物理上册(北师大版)

【典型例题】
类型一、物态及其变化
1.固体、液体和气体是自然界中的物质最常见的三种状态。图 所示是这三种状态物质的分子结构排 列模型。甲是______体 分子的排列模型,乙是______体分子的排列模型,丙是______ 体分子的排列模型。
【答案】 固;液;气
【要点梳理】
举一反三: 【变式】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所示,图中的黑 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 分气体后仍密封, 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子的四个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 的是( )
【要点梳理】
2 .物态变化: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 物态变化。
要点诠释:
(1)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在常温下呈 现固态的物体一般称固体,如:钢铁、食盐 等;在常温下呈 现液态的物质, 一般称为液体,如:水、酒精等;在常温下 呈现气态的物质, 一般称为 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
3.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汽化过程的是( ) A. 秋日清晨,小草上霜的形成 B. 细雨过后,山涧中雾的形成 C. 寒冷冬天,地面上冰的形成 D. 炎热夏日,泼洒的水迅速干了
【答案】D
【典型例题】
举一反三: 【变式】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 出现了一层薄雾, 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 述现象对应的物 态变化是( ) A. 先凝固,后升华 B. 先液化,后汽化 C. 先凝固,后蒸发 D. 先凝华,后升华
5. 沸腾: (1)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 烈的汽化现象。 (2)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3)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6. 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教案)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教案)

第2节熔化和凝固【2022年版课标要求】1.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

2.了解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3.能运用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

难点: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教法与学法】教法:教师讲授,引导学生归纳规律,观看多媒体动画,感知物态变化之熔化与凝固,指导学生做好海波熔化实验,分析熔化过程中的特点。

学法:小组实验,积极观察实验现象,归纳总结,联系生活。

【课前准备】学生四人一组。

每组配备熔化实验仪器:酒精灯、试管、烧杯、细线、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海波、蜡、水、火柴、坐标纸。

【教学过程】一、利用生活事例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展示春暖花开、冰雪熔化、滔滔江水、河流干涸、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图片,提问学生,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变成了什么状态?学生活动:观看图片、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随着气温的变化,冰会熔化,水也会结冰,干旱、少雨的时候,河流也会干涸,就是说,水可以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发生变化。

我们周围有很多物质可以发生这样的变化。

那么,物质在固、液、气之间变化有什么特点呢?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将深入探究。

首先,我们了解两种物态变化——熔化与凝固,引出探究学习的课题。

二、新知学习(一)物态变化及熔化和凝固的定义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内容,了解物态变化及熔化和凝固三个基本概念。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了解并标画基本概念。

教师提问三个概念,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具体实例,概括定义。

1.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如冰变成水。

3.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如水结成冰。

(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教师提出问题:冰熔化时,需要什么条件?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不同的物质熔化时,温度会如何变化?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问题。

3.2熔化和凝固(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3.2熔化和凝固(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熔化★ 6 616二凝固★ 2 2一、熔化:1.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2.特点:吸收热量;(或者:遇到高温物体,从高温物体那里吸收热量)3.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的物质;例如:金属、海波、冰、石英水晶;(2)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的物质;例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非晶体是没有熔点的)5.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6.常见融化现象:冰融化成水、蜡烛燃烧时滴泪、铸造金属构件将金属熔化成液态;【例题1】谚语“雪水化成河,粮食千万箩”中,雪水化成河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凝固 C.凝华 D.熔化【答案】D【解析】解:雪化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

故选:D。

【变式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冰雪的消融 B.雾凇的形成 C.云海的形成 D.白雾的消散【答案】A【解析】解:A、冰雪的消融是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故A符合题意;B、雾凇的形成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故B不符合题意;C、云海的形成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故C不符合题意;D、白雾的消散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汽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例题2】如图所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其温度保持在()A.100℃B.37℃C.20℃D.0℃【答案】D【解析】解:冰是晶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所以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熔点温度不变,此时的温度是0℃。

故选:D。

【变式2】雪天为了使积雪尽快熔化,环卫工人在路面上撒盐,这是因为()A.盐使积雪的熔点降低B.盐使积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C.盐使积雪的熔点升高D.撒盐后的雪不再属于晶体,不需要达到熔点就可以熔化【答案】A【解析】解:寒冷的冬季,空气温度低于雪的熔点,为了使雪尽快熔化,向积雪撒盐,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积雪上洒盐水相当于掺杂质,使雪的熔点降低,从而使积雪熔化,交通方便,故A正确。

【单元练】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答案解析)

【单元练】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夏天妈妈从冰箱冷冻室取出一块牛排,刚取出时牛排表面①冒着“白气”,放在空气中解冻一会儿,塑料包装表面出现②密密的小水珠,等到牛排③变软之后,妈妈就知道牛排解冻好了。

上面描述的三个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A解析:A从冰箱冷冻室取出一块牛排,刚取出时牛排表面冒着“白气”,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塑料包装表面出现密密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附在包装表面;牛排变软是由固态熔化造成的;故①②物态变化相同。

故选A。

2.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在AB段是气态C.海波在BC段需吸热,温度升高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4min D解析:D【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可以把整个图像分成3段,首先是固体吸热升温;然后一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可以看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熔点及熔化所用的时间;最后是晶体完全熔化完后继续吸热升温的过程.A.由于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即是晶体,故A错误;B.据熔化图像可知,海波在AB段是固态,故B错误;C.据熔化图像可知,BC段是熔化过程,故该过程中海波吸热,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D.据图像可知,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4min,故D正确。

故选D。

3.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佩戴护目镜时往往会形成一层水雾覆盖在护目镜内侧,如图所示,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形成与护目镜上的水雾形成相同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D.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B解析:B医护人员护目镜内侧的水雾是液化现象,而霜是凝华现象,露是液化现象,雪是凝华现象,冰是凝固现象,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 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A.在6min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在CD段是气态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D解析:DA.由图知,该物质从第3min开始熔化,第6min时熔化结束,故在该物质在第6min时,处于液态,故A错误;B.由图知,该物质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晶体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故B错误;C.由图知,该物质在CD段是液态,故C错误;D.由图知,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故该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与凝固点相等,故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故D正确。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回顾一、物态变化1.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放热。

三、晶体和非晶体晶体非晶体定义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没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例子海波、冰、水晶、石英、食盐、各种金属等蜡、松香、玻璃、沥青等熔点有熔点没有熔点熔化图像性质(1)OA 之间为熔化前,物质处于固态,是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AB 之间为熔化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是晶体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温度为熔点(如图中T 1);(3)BC 之间为熔化后,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吸热熔化,温度不断升高,无确定熔点。

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物体都是晶体的一组是()A.固态水银、铁、海波B.食盐、沥青、玻璃C.冰、松香、雪花D.萘、铜、沥青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民间艺人会制作一种“糖画”,先把糖加热到流体状态,用它画成各种小动物图案,如图,再慢慢晾干变硬,送给小朋友。

关于制作“糖画”的全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B.糖的温度一直在增加C.糖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D.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3.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固态氢熔点/℃-39 1064 1083 1515 -259A.在-265℃时,氢是液态B.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C.钢可以用铜锅来熔化D.水银温度计在低于-40℃时不能使用4.把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太阳底下,冰没有全部被熔化以前()A.冰和水的温度都会升高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C.水的温度不变,冰的温度升高D.冰和水的温度都保持不变5.如图是“探究烛蜡熔化的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烛蜡应碾碎之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的温度不超过熔点D.烛蜡熔化过程中升温变缓说明烛蜡是非晶体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冰是晶体B.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 石蜡是非晶体D.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持续升高7.如图甲所示,是小坤“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使物质受热更快B.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C.图丙中物质在AB段处于固态,该物质是晶体D.图丙中物质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不变8.如图是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实验图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A.甲在第2min时是固态B.乙有熔点C.甲的熔点是48℃D.乙是石蜡二、填空题9.民间数九顺口溜,“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三九四九说的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湖面河水结冰,水结为冰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

00
22
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D
C B
44
66
88
1100
1122
1144 时间/min
温度/°C
7722 7700
6688 6666
6464
6262 6060 5858 5656
5454
5252
00
22
蜂蜡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时间/min
44
66
88
1100
1122
1144
(2)分析图像:根据海波熔化图像的特征,可将整个过程分为3段:AB段、 BC段和CD段。 结合实验数据可以看出:①AB段——海波的状态是固态,这段时间海波吸热, 温度不断升高;②BC段——海波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这段时间海波吸热 熔化,但温度保持为48°C;③CD段——海波完全变为液态,这段时间海波 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分析蜂蜡的图像可知蜂蜡的情况与海波不同: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蜂蜡由 固态慢慢地变软、变稠、变稀,逐渐熔化为液态,整个熔化过程蜂蜡不断 吸热,温度也逐渐升高。
新课课堂引导入入
春暖花开,河面上的冰开始熔化成水;炎炎夏日,洒在地上的水干了, 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 我们从这节课开始来学习物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物态变化。
新知新知探探究究
知识点 1 物态变化
1. 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自然界中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 (1)在常温下呈现固态的物质,如钢铁、石块等,一般称之为固体; (2)在常温下呈现液态的物质,如水、煤油等,一般称之为液体; (3)在常温下呈现气态的物质,如氧气、水蒸气等,一般称之为气体。
(4)将半碗水放入冰箱冷冻室后过一段时间取出。

初二物理晶体和非晶体练习题

初二物理晶体和非晶体练习题

初二物理晶体和非晶体练习题物理知识练习题:晶体与非晶体1. 简答题:晶体的特点是什么?请列举至少三点。

2. 选择题: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A. 玻璃B. 橡胶C. 钻石D. 塑料3. 填空题:非晶体是由_____组成的。

4. 解答题:请简要说明物质的熔化过程在晶体和非晶体中有何不同?5. 判断题:非晶体可以通过结晶的方式制备。

正确(√)或错误(×)?6. 计算题:晶体硅化物SiC的密度为3.21 g/cm³,若其晶胞的体积为1.92 x 10^(-23) cm³,求SiC晶体的质量。

7. 解答题:请解释晶格常数的概念,并说明其在晶体性质中的重要性。

8. 选择题:以下关于非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非晶体具有定型的几何结构B. 非晶体的分子结构呈有序排列C. 非晶体具有明显的晶体面D. 非晶体的分子结构呈无序排列9. 判断题:所有金属都属于晶体。

正确(√)或错误(×)?10. 解答题:请简要介绍晶体与非晶体在光学性质上的区别。

11. 计算题:一个具有背心层式结构的晶体,其晶胞的长度为10 Å,体积为1.2 x 10^(-21) cm³,求该晶胞的宽度和高度。

12. 解答题:请说明晶体和非晶体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13. 选择题:下列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A. 钢铁B. 铂金C. 聚乙烯D. 铜14. 简答题:请解释晶体的几何点阵和晶体的空间晶体学的概念。

15. 计算题:已知某晶体的晶胞长度分别为5 Å、3 Å和4 Å,求该晶体的体积。

这些练习题旨在帮助你巩固对晶体和非晶体的理解,通过解答这些问题,你将进一步掌握相关物理概念和计算方法。

请认真思考每个问题,并在纸上书写答案,以便对照查看。

祝你学习进步!。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练习题一、填空题1.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有一定的熔点,而没有一定的熔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的.2.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最小刻度是.某人拿一个体温计给甲同学测量体温是36.8°C,再给乙同学测体温时没有甩(乙同学的体温是36.4°C),测量的结果是;如果又给丙同学测体温时仍没有甩(丙同学的体温是37C),测量出丙同学的体温是.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沸腾和蒸发的区别主要是,蒸发现象只发生在液体,沸腾现象同时发生在液体的和;蒸发现象是在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现象只在温度时才能发生;沸腾时比蒸发时汽化的.4.我国发射的长征二号火箭在大气层中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生热,可达到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为了不至于损坏火箭,设计师们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涂在火箭的头部,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并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的过程都要热,从而保护火箭的头部不会损坏.5.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在寒冷的冬天,戴着眼镜从外面走进暖和的教室里,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使你看不清物体,这是因为.6.有一个温度计的刻度已经模糊不清,某同学将这个温度计与刻度尺平行系紧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这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面恰好对准刻度尺上的5mm处;当将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面恰好对准刻度尺上的205mm处(当时的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取出温度计和刻度尺,放入温水中,温度计水银柱面降至刻度尺上的105mm处,该同学测出温水的温度是C.7.夏天在衣柜里存放棉衣时,为了防止虫蛀,往衣柜里放了几个樟脑丸.到了冬季穿衣服时,发现樟脑丸不见了,樟脑丸发生的物态变化是.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现象;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和两种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现象.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做饭使用的“气”,是在常温下通的方法,将“气”变成液体后,储存在钢瓶里的.10.将鲜牛奶制成奶粉时,不能用高于100C的温度煮沸,否则将会损失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为此发明了“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时,水不到100C就沸腾了,这种“低压锅”利用的原理是.11.水银的熔点是-39°C,它在-38C时处于态;它在-40C时处于态;它在-39°C时处于态或态.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这种物质的熔点是,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所用的时间是.从熔点表中可以查出这种物质是•(当时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二、选择题13.某同学有一支温度计,读数不准但刻度是均匀的,该同学将这支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5°C,将这支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读数是95C(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读数是32°C,由上述可知,当时实际气温为A.29CB.32CC.30CD.35.5C1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15.小昌同学在26°C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于26CB.先下降,后上升到26CC.低于26CD.等于26C16.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温度达到100C才能沸腾,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水的温度不论高低,都可以蒸发C.水的温度达到100C才能汽化D.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沸点就越高17.(多选)几位同学讨论课本中的熔点表时,发表了以下几种观点,正确的是A.熔点表中各物质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B.熔点低于0C的物质在常温下处于液态或气态C.熔点表中所列出的各种物质都是晶体D.熔点表中所列出的各种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时放出的热量一样18.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往往向水面吹气,下面关于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向水面吹气可以把开水的热量带走,使水变凉B.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有制冷作用,使水变凉C•向水面吹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有制冷作用,使水变凉D.吹出的气比开水的温度低,混合后使水变凉19.如果把5000g0C的水和5000g0C的冰分别放入菜窖里,使菜窖降温,其效果是A.用0C的冰好B.用0C的水好C.都一样D.无法确定20.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冬天的早晨树木上挂满了霜B.秋天的早晨花草叶子上的露水C.在教室里洒水后地面变干D.早晨的浓雾21.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到0C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冰的熔点是0C,所以冰可以熔化一部分B.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C,所以水可以凝固一部分C.水不能结冰,冰也不能熔化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固体吸收热量,由固体变成液体时温度保持不变B.所有的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都要降低C.用手摸冰感到比用手摸水凉,是因为水的温度一定比冰的温度高D.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23.已知水银、煤油、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C、-30C、-117C,要测量零下80摄氏度的温度,应该选用的温度计是A.煤油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24.用纸做成一个纸盒,里面装上水,下面用酒精灯加热,(注意酒精灯的火焰不能烧到水面以上)可以将水烧至沸腾,而纸盒却不会烧毁(水的沸点是100°C、纸的着火点是183C、酒精灯火焰的温度是400C~500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水吸收了热量,所以纸盒不会烧毁B.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所以纸盒不会烧毁C.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的温度,所以纸盒不会烧毁D.纸的散热性好,所以纸盒不会烧毁2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26.关于热胀冷缩现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冬季从户外拿进屋内的玻璃杯,可以马上倒入开水B.往储油罐中灌油时,不能灌得太满C.长距离输送暖气的管道,装有Q形的伸缩管D.铁轨接头处留出一定的缝隙二、实验题27.下图表示的是某种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这是什么物质?(2)在AB、BC、CD、DE各段,该物质处于什么状态?(3)在BC段与DE段,该物质的温度为什么不变?(4)该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各是多少?28.请你把关于六种物态变化的表格填写完整:【物态变化】参考答案:1.固体,晶体,非晶体,相等2.35°C~42°C,0.1°C,36.8°C,37°C3.表面,表面,内部,任何,沸点,剧烈4.液化,吸5.教室里的水蒸气遇到冷镜片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镜片上6.507.升华8.液化,汽化,液化,凝华9.压缩体积10.气压降低,沸点降低11.液,固,液,固12.48C,5min,海波13.C14.B15.B16.B17.ABC18.B19.A20.A21.C22.D23.B24.A25.D26.A27.(1)水(2)AB段是固态,BC段是固液共存,CD段是液态,DE段是液态(3)BC段吸热融化,DE段吸热沸腾(4)熔点是0°C,沸点是100°C28.如下表。

八年级上册物理热现象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上册物理热现象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上册物理热现象知识点大全让我们在自己的心灵中点燃起强烈的求知的火花,以浓厚的兴趣进入物理的大千世界,在学习中体验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求得知识的欢乐。

接下来WTT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上册物理热现象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物理热现象知识点【篇一】1、晶体:外观上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

非晶体:外观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无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

①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主要依据是有无固定的熔点。

②晶体与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晶体在一定的条下可以转化为非晶体(石英→玻璃)。

2、单晶体多晶体如果一个物体就是一个完整的晶体,如食盐小颗粒,这样的晶体就是单晶体(单晶硅、单晶锗)。

如果整个物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的小晶体排列而成,这样的物体叫做多晶体,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同单晶体一样,仍有确定的熔点。

3、晶体的微观结构:固体内部,微粒的排列非常紧密,微粒之间的引力较大,绝大多数微粒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小范围的无规则振动。

晶体内部,微粒按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周期性地排列(即晶体的点阵结构),不同方向上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正由于这个原因,晶体在不同方向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即晶体的各向异性)。

4、表面张力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时,分子间距比内部大,表面层的分子表现为引力,如露珠。

(1)作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2)方向:表面张力跟液面相切,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

(3)大小: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液体中溶有杂质时,表面张力变小;液体的密度越大,表面张力越大。

【篇二】1、热力学第二定律(1)常见的两种表述①克劳修斯表述(按热传递的方向性来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②开尔文表述(按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来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 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和练习 学案(无答案)

2.3 熔化和凝固知识梳理1.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态变为态叫作熔化,熔化需要热量;(2)凝固:物质从态变为态叫作凝固,凝固需要热量.2.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或凝固)温度,这个温度叫作点(或点),如冰、海波、石英、食盐、各种金属等.(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或凝固点,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等.3.熔化和凝固规律(1)熔化规律:晶体在熔化时,不断热,温度;非晶体在熔化时,不断热,温度.(2)凝固规律:液体在凝固成晶体时,不断热,温度;液体在凝固成非晶体时,不断热,温度.4.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习题练习 一.选择题1.某地区四季分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2.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4.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吸热的是()A.夏天刚从冰箱冷藏室取出的鸡蛋,一会儿它的表面附着小水珠B.在热的饮料中加一些小冰块使饮料温度降低C.衣柜里的樟脑丸越放越小D.向地上洒水降低环境温度5.下列物态在形成过程中吸热且保持温度不变的是()6.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A.初春,薄雾缥缈B.盛夏,夜深露重C.深秋,天降浓霜D.寒冬,滴水成冰7.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的开水降温至55℃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成称为“55°杯”.“55°杯”的工作原理是()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8.冬天,将一块冰从寒冷的室外拿进温暖的房间内,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冰立即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B.冰不会立即熔化,但冰的温度会逐渐升高C.冰立即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D.冰不会立即熔化,冰的温度也不会升高9.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10.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知()A.该物质是非晶体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 .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内能会逐渐增加11.海波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海波的熔点是48℃B .海波是晶体,在BC 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海波在BC 段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D .在CD 段海波处于液态,吸收热量1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5℃的冰缓慢持续加热到全部变成100℃的水蒸气,下列所示四个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13.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固态酒精是非晶体B .在﹣117℃时,酒精处于液态C .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D .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14.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A .开始计时,晶体开始熔化B .第25min 后,晶体开始熔化C .温度达到80°C 时,晶体开始熔化D .温度达到50°C 时,晶体开始熔化15.如图是“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烛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C .“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D .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烛蜡是晶体16.图甲为某物质的凝固图象,从图中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是非晶体B .第12min 时的温度高于第15min 时的温度C .第25min 时该物质处于固液混合态D .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将不变17.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

【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物理:第3章《物态变化》 习题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物理:第3章《物态变化》 习题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新教材适用·人教版物理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1课时熔化和凝固的现象与特点01知识管理1.物态变化概念: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________.2.熔化和凝固熔化:物质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熔化.注意:“熔化”和“溶化”是不同的,“熔化”是一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而“溶化”是表示一些物质溶解在溶剂中的过程,例如糖溶于水变成糖水.凝固:物质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的过程叫凝固.晶体与非晶体:________的熔化温度的这类固体为晶体;________熔化温度的这类固体为非晶体.熔点与凝固点:________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________形成晶体时的温度为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________的,不同的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说明:晶体在熔点时所处的状态有三种可能: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注意:有没有熔点是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标准.3.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特点: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________,但需要________热量;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非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液体在凝固成非晶体的过程中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02基础题1.下列哪种物质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A.蜡B.海波C.玻璃D.松香2.一尊“纪念第16届世界大会”巨型AIMS(国际马拉松和公路跑协会)标志雕塑,落户厦门环岛路会展中心旁.该雕塑用铜铸成,雕塑上除马拉松运动模型,还书写了AIMS相关简介和历届AIMS国际赛事等.在用铜块浇铸雕塑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凝固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3.在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不变,从外界吸收热量B.温度降低,向外界放出热量C.温度升高,从外界吸收热量D.温度不变,向外界放出热量4.(常州中考)市场上有一种“55 ℃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 ℃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 )A.一定处于固态B.一定处于液态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5.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会过低,菜不致冻坏,这主要是因为( )A.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热B.水的温度比气温高C.水结冰时要放热D.水能供给蔬菜水分6.(昭通中考)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7.小丽在实验室中探究花生油的凝固规律时观察发现:花生油在降温过程中,当油温下降到12 ℃时,花生油中产生一些絮状物,油变得浑浊;在油温由12 ℃下降到4 ℃的过程中,花生油中絮状物逐渐变多,最终花生油变成固态.根据实验数据及现象分析可知:花生油属于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03中档题8.在寒冷的冬天,用手摸室外的金属,当手较潮湿时,会发生粘手现象,好像手与金属表面之间有一层胶,而在同样环境下,用手去摸木头却不会发生粘手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的温度较木头低,而产生金属吸引皮肤的感觉B.木头的温度比金属高,皮肤感觉不出粘手的感觉C.手上的水凝固,产生极薄的冰,将手粘在金属上D.这只是人的一种错觉9.固态氢-259 ℃固态酒精-117 ℃固态水银-39 ℃金 1 064 ℃钢 1 300 ℃钨 3 410 ℃A.在-268B.白炽灯的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C.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D.水银温度计在-40 ℃时不能使用10.下列事例中是为了防止熔化或凝固产生不利影响的是( )A.夏天,吃冰棒解暑B.冬天,将水箱中的水放掉C.将熔融玻璃制成玻璃板D.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11.(济宁中考)图中的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深受喜爱,人们制作冻豆腐主要是想办法去除新鲜豆腐中的水分.制作冻豆腐的过程经历了____________的物态变化.12.在图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________(填“会”或“不会”)熔化.04拓展题13.冰雕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有时冰雕作品也要在夏天或在气温较高的南方地区巡展,为了防止冰雕熔化,陈列冰雕作品的房间温度要足够低,但是每多降温1 ℃,制冷系统的耗电量就要增加很多.为了既不使冰雕熔化又能节约用电,房间温度控制的最佳数值是( )A.5 ℃B.1 ℃C.-5 ℃D.-10 ℃14.一天橘子林中的气温不断地下降,焦急万分的农场主等待着最新的天气预报.天气预报说,晚上气温将继续下降,严寒的天气可能会毁掉一年的收获.农场主真想提前采摘,可是橘子还没有成熟.没有办法,农场主只好吩咐他的工人把长长的水管拖进来,对着橘子树喷水.随着气温的下降,水结成了冰.意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些冰保住了橘子.冰怎么可能保温呢?你能根据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吗?第2课时熔化和凝固的图像及其应用01知识管理1.熔化图像及其应用晶体熔化:如图所示,图____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海波的熔点是____℃,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____热,但温度________.非晶体熔化:如图所示,图____是石蜡的熔化图像,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____热,且温度________.2.凝固图像及其应用晶体凝固:如图所示,图________是海波的凝固图像,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要不断地_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非晶体凝固:如图所示,图____是石蜡的凝固图像,液体在凝固成非晶体的过程中,要不断地____热,且温度________.说明:判断图像是熔化还是凝固图像的关键是看温度是一个上升的趋势还是一个下降的趋势,上升趋势的为熔化图像,而下降趋势的为凝固图像.02基础题1.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关于从图像中获得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 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2.(海南中考)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3.下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像表示的是凝固过程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像表示的是熔化过程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像表示的是凝固过程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像表示的是凝固过程4.(桂林中考)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________(填“A”或“B”)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第4题图第5题图5.(铜仁中考)如图所示是晶体在加热过程中时间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则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在BC段晶体处于________态,熔化过程用了________min.6.(荆州中考)俊杰同学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2)根据实验数据,俊杰绘出了熔化图像丙,由图像可知,此固体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物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CD段物体处于________态.03中档题7.(随州中考)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如图甲所示),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温度—加热时间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 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B.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C.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D.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8.(广安中考)如表为小红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释下列问题:时间/min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温度/℃-4 -3 -2 -1 0 0 0 0 0 1 2 3 4(1)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2)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3)温度为3 ℃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9.如图所示是A种物质熔化温度—时间的坐标图,请在坐标图中画出熔化过程的完整图像:A为晶体,从第5 min 开始熔化,在第8 min时,这种晶体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到第10 min后,此物质处于液态,在80 ℃时开始熔化.A 物质初温为20 ℃.10.小莉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莉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她向水中撒盐,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莉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盐水的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图像(如图甲).甲乙(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________min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________min;(2)凝固点为________,实验证实了小莉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盐水凝固点变________(填“高”或“低”);(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_(填“变多”“变少”或“不变”).04拓展题11.(梅州中考)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小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已知水的凝固点为0 ℃,酒精的凝固点为-117 ℃).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 min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下表中.时间/min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温度/℃4 2 0 -2 -4 -6 -6 -6 -6 -6 -8状态液液液液液液固、液固、液固、液固、液固固(1)当实验进行到22 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A”“B”或“C”),此时混合液的温度是________℃;(2)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________℃,当实验进行到17 min时,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态;(3)由上表可知此该混合液属于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4)在水中掺入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___(填“高”或“低”).由以上分析可推测,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质量越大,混合液的凝固温度________(填“越高”“越低”或“不变”).参考答案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1课时熔化和凝固的现象与特点知识管理1.固态液态气态物态变化 2.固态液态液态固态有固定没有固定晶体液体凝固相同一般不同 3.不变吸收放出不变吸收升高放出降低基础题1.B 2.C 3.D 4.D 5.C 6.熔化放出7.非晶体中档题8.C9.C10.B11.凝固、熔化12.不会拓展题13.C14.一般来说,当环境的温度在0 ℃左右时,水果是不会冻坏的,水的凝固点是0 ℃,并且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向林中喷洒大量水后,当温度降低时,由于水要凝固,同时向外放出热量,所以林中的气温不会降得太低,从而使橘子没被冻坏.第2课时熔化和凝固的图像及其应用知识管理1.甲48吸不变乙吸升高 2.甲放不变乙放降低基础题1.B 2.D 3.B 4.A80 5.0固液共存4 6.(1)36(2)晶体不变液中档题7.A8.(1)晶体(2)0(3)液9.10.(1)1010(2)-2 ℃低(3)变多拓展题11.(1)B-11(2)-6固液共存(3)晶体(4)低越低。

第三单元 物态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新教材)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第三单元  物态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新教材)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初中物理(人教2024版)大单元学科素养教学设计本单元内容可开发的教学活动与资源:学校实验室活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活动、网络共享资源。

本单元教学重点:凝华则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无需经过液态。

2.理解这两种物态变化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了解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而凝华过程则会放出热量。

4.能够运用这一特性解释相关现象,如干冰的升华降温作用。

5.能够识别并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如樟脑丸的消失(升华)、霜和冰花的形成(凝华)等。

6.了解在何种条件下物质容易发生升华和凝华,如温度、压强等因素对升华和凝华过程的影响。

单元分课时规划和活动实施表本章共分六个小节,建议8课时:第一小节温度 1课时第二小节探究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1课时第三小节熔化和凝固 1课时第四小节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课时第五小节汽化和液化 1课时第六小节升华和凝华 1课时复习和总结 2课时第1小节温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以下图片冰川火山温度计图片中情景的温度怎样?我们怎样测量温度?1.什么叫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热的物6.了解常见的温度计(1)(2)(3)(4)(5)(1)实验室温度计(2)寒暑表(3)数显温度计(4)测温枪(5)体温计10.介绍水银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11、展示温度计的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使用方法。

双金属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感应式温度计 LCD数显温度计1.分析上节课绘制的熔化及凝固图像,归纳总结熔化和凝固规律。

5.讨论晶体熔化和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第4小节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水的状态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放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不久以后也干了,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呢?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包含什么物理原理?4.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提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①将湿衣服晾晒在阳光下和树荫下,哪种情况下会先干呢?②将湿衣服分别卷起来和摊开晾晒,哪种情况下会先干呢?③将湿衣服分别放在通风与无风处,哪种情况下会先干呢?【猜想】根据生活经验知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表面上气体的流动等因素有关。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与凝固知识点精细梳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与凝固知识点精细梳理

3.2 熔化与凝固一、定义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生活中熔化与凝固的现象:蜡烛点燃后,蜡熔化;炼钢铁时,钢铁熔化;冬天水结冰了……二、实验:探究固体融化时温度变化规律1. 海波熔化实验:用水浴法加热——为了海波受热均匀。

三、固体的分类——晶体与非晶体1.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熔化时和沸腾时的特点)常见晶体:冰、金属、萘、海波。

2.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继续上升。

常见非晶体:松香、石蜡、沥青、玻璃。

3.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非晶体没有熔点,也没有凝固点。

4. 晶体、非晶体熔化与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1)AB:固态,吸热,T上升;BC:固液共存,吸热,T不变;CD:液态,吸热,T上升。

2)EF:液态,放热,T下降;FG:固液共存,放热,T不变;GH:固态,放热,T下降。

5. 晶体熔化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晶体凝固条件:1)温度降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6. 晶体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非晶体边吸热边升温,状态先是变软、变稠、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1.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需要吸热;2.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非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误将物体放在右盘中,天平平衡时,左盘中有50克、20克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的示数为如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应是()A.73.4克B.70.4克C.66.6克D.无法计算2.现在有一瓶水和一瓶酒精,水和酒精的质量之比为3:4,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酒精的密度为0.8g/cm3,那么它们的体积之比为()A.5:3 B.16:15 C.15:16 D.3:53.2017年我国部分火车站开启了刷脸进站模式,刷验机上都安装了一个提像机,当旅客进入人脸识别区”,大概0.5m处时,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验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是0.1m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是0.5m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是0.1m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是0.5m4.图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

16-17物理3-3 第二章第一节晶体和非晶体 含解析

16-17物理3-3 第二章第一节晶体和非晶体  含解析

(温馨提示:凡题号前标有☆的为稍难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一固体外形是规则的六面体,则它()A.一定是单晶体B.一定是多晶体C.一定是非晶体D.可能是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解析:选D.经过人工加工,非晶体和多晶体也可以有规则的形状.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黄金可以切割加工成任意形状,所以是非晶体B.同一种物质只能形成一种晶体C.单晶体的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D.玻璃没有确定的熔点,也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解析:选D。

所有的金属都是晶体.因而黄金也是晶体.只是因为多晶体内部小晶粒的排列杂乱无章,才使黄金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故A错.同一种物质可以形成多种晶体,如碳可以形成金刚石和石墨两种晶体,故B错.单晶体的物理性质各向异性是某些物理性质各向异性,有些物理性质各向同性,故C项错.玻璃是非晶体,因而没有确定的熔点和规则的几何形状,D项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3.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具有各向同性的物体一定没有确定的熔点B.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则内能也不变C.通常的金属材料在各个方向上的物理性质都相同,所以这些金属都是非晶体D.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条件下可相互转化解析:选D.多晶体显示各向同性,但具有确定的熔点,A错;晶体熔化时,其温度虽然不变,但其体积和内部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则内能就可能发生变化,故B 错;金属材料虽然显示各向同性,并不意味着一定是非晶体,可能是多晶体,故C错,D对.4.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面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解析:选C.选项A、B有一段时间内放热或吸热,内能改变而温度不变,故必定都是晶体;D选项中随时间的变化温度降低,故不会是熔化过程;C选项中描述的是随时间的变化温度持续升高,可能是非晶体材料,故选C。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的八年级物理因为简单但是需要更加的小学习,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学习学习吧!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米(m) ”。

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等。

单位换算进率如下:如1nm=10-9m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3、正确使用刻度尺:①“选”合适的刻度尺,看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②“放”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放置。

③“看”读数看尺视线要与尺面要垂直。

④“读”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记录单位。

⑥“算”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4、物理量的间接测量方法:①公式法如测密度ρ=m/V;电阻R=U/I、②累积测微法如测细铜丝直径、③转换法如测曲线长度5、时间:①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秒(s) ”:1时(h)=60分(min)=3600秒(s);②时间的测量工具:秒表、时钟等。

6、误差:①测量时,由于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导致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在测量中误差总是存在的。

误差不可避免,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减小,不可能消除误差。

②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③误差与错误的区别: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以避免和消除,任何实验都存在误差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①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②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

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