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术刀书写“中国奇迹“-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主任医师周志祥

合集下载

精诚大医吴孟超_

精诚大医吴孟超_

FOCUS 关注双细皮嫩肉、没有一点儿硬茧的手,他觉得自己这双手不是他个人的,而是上苍要他给病人做手术用的,他必须保护住这能够敏锐地感觉肝脏内部微妙信息的利器。

肝脏血管密集,纵横交错,手术中极易引发大出血,半个世纪前肝脏手术在国内被视为生命禁区。

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肝癌患者占了世界一半左右,而那时肝癌手术的成功率却是零。

一位到访的外国专家曾经扬言:“中国的肝脏外科要跟上世界水平至少要二三十年!”这激怒了吴孟超,他说这没什么了不起,下定决心非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不可。

几十年来,吴孟超用双手先后创造了我国肝胆外科的无数个第一:1958年,他和同事胡宏楷、张晓华组成“三人小组”,开始了对肝脏外科的潜心研究,经过四个多月的辛苦努力,灌注出我国第一具结构完整的肝脏血管模型;1960年3月,已经掌握肝脏禁区“密码”的吴孟超,主刀完成了我国第一例成功的肝脏手术,打破了中国肝脏外科零的纪录;1961年,他创造了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出血,提高了手术成功率;1963年夏天,他闯入肝脏外科“禁区中的禁区”,成功进行中肝叶切除术,这一成功使我国一举迈进国际肝脏外科的前列;1975年,他为安徽农民陆本海切除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体积为63×48.5×40厘米,重达18公斤,直到2011年,这个病人仍然健康地活着;1984年,他成功为一名仅4个月的女婴切除了肝母细胞瘤,创下了世界肝母细胞瘤切除年龄最小的纪录;1993年,他和学生一起成功进行了世界首例腹腔镜下的肝癌切除手术;2011年,以90岁高龄依然创造着每周2到4台手术的奇迹……在吴孟超的手中,我国肝胆外科发展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肝脏疾病的诊断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达世界领先水平。

多年的临床实践,练就了吴孟超一双灵巧的手和不轻言放弃的性格,他说,“只要拿得动刀,我就会站在手术台上,直到我倒下的那一天。

吴孟超 愿天下再无肝癌

吴孟超 愿天下再无肝癌

吴孟超愿天下再无肝癌作者:暂无来源:《科学大观园》 2021年第11期这双手,在肝脏的方寸之地破译生命密码,创造了中国肝胆外科的无数个第一。

2021年5月22日,99岁的吴孟超院士走了,走得悄无声息。

人们的哀思,穿过淅淅沥沥的细雨,回荡在黄浦江畔。

人们记得,那一年,“感动中国”颁奖词这样形容吴孟超:手中一把刀,心中一团火,他是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吴孟超自己这样说:“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战士,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和肝癌战斗一天。

即使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也是我最大的幸福。

”如今,这匹不知疲倦的老马走了,留下一串数字:他主刀16000多例手术,救治20000多名患者。

在医学界,这是一个几乎难以复制的奇迹97岁,他还完成了一台高难度的手术。

一个人,找到和建立正确的信仰不容易,用实际行动捍卫信仰,更是一辈子的事。

吴孟超说,他“一辈子做了一件事”。

如今,这匹不知疲倦的老马走了,留下了一颗星星供人们仰望在璀璨的星河上,有颗编号17606号的小行星,就叫“吴孟超星”。

肝胆相照济苍生。

这星光,与日月同辉。

一双神奇的手这双手,在肝脏的方寸之地破译生命密码,创造了中国肝胆外科的无数个第一。

这是一双白皙柔软的手,长约14厘米,右手拇指和食指、中指相向弯曲靠拢。

内行人一看就知道,那是外科医生常年握止血钳,手指发生变形的结果。

正是这双手,在肝脏的方寸之地破译生命密码,创造了中国肝胆外科的无数个第一,把万千病人拉出了生命的绝境。

4年前,退休上海市民陈梅香,辗转找到上影集团发行部门,希望拿出10 万元来为一部电影点映包场《我是医生》以人民军医吴孟超为原型,讲述了一名传奇医者的故事。

“我就是被吴老背过河的人。

”吴孟超为肿瘤患者陈梅香做完手术后,她又健康生活了20多年。

感恩于吴老的仁心仁术,她希望更多人通过影片,看到吴老那双“回春妙手”。

“外科医生,就是一双手一把刀。

”在吴孟超看来,手是刀的支点,刀是手的延伸。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作文素材梦想奋斗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作文素材梦想奋斗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作文素材梦想奋斗全文共10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作文素材梦想奋斗1崇尚科学、热爱祖国的大物理学家——杨振宁事迹:杨振宁为华人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年,他和李政道提出的宇称不守恒定律颠覆性地震惊了世界,并在年斩获诺贝尔物理奖。

杨振宁的成就远不止此。

年他和米尔斯教授共同创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为粒子物理学提供了基本框架。

这个科学贡献,是人类科学文明宝库中非常璀璨的一个明珠。

不仅如此,他资助学子赴美深造,还在清华亲自授课,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颁奖词:你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

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得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

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材料颁奖词篇2张超,30岁,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一级飞行员。

年4月27日,他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

危机关头果断处置,尽最大努力保住战机!推杆无效、被迫跳伞,他坠地受重伤,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向他致敬!张超颁奖词:那四点四秒,祖国失去了优秀的儿子。

你循着英雄的传奇而来,向着大海的方向去,降落,你对准航母的.跑道,再次起飞,你是战友的航标。

张超事迹介绍:张超,男,30岁,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正营职中队长,一级飞行员。

年4月27日,张超在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危机关头,他果断处置,尽最大努力保住战机,推杆无效、被迫跳伞,坠地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此前,张超是“海空卫士”王伟生前所在部队优秀的三代机飞行员,全团6名“尖刀”队员中最年轻的一员,曾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作文素材梦想奋斗2梁益建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

他不仅为病人治病,还处处为病人省费用,更常为贫困患者捐钱、四处化缘募捐。

20xx年他的团队开始与公益基金合作,目前已帮助近名患者!他用两根支架矫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梁益建颁奖词:自谦小医生,却站上医学的巅峰,四处奔走募集善良,打开那些被折叠的人生;你用两根支架矫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

CCTV10《走进科学》报道:免疫细胞扼杀癌细胞

CCTV10《走进科学》报道:免疫细胞扼杀癌细胞

央视:免疫细胞扼杀癌细胞――CCTV1《走进科学》报道近日,央视科教频道《走近科学》栏目报道了胃癌患者王治祥经诊断属于弥 漫大B 淋巴瘤后,经历了手术、化疗、靶向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 +局部放疗等 众多治疗,却难逃癌症短期内复发、癌细胞大面积扩散的噩运。

而在经过8个疗 程的CIK 细胞免疫治疗后,王治祥的病情完全缓解,影像学显示:肿瘤完全消失!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肿瘤治疗已经进入到 肿瘤不是令人闻之丧胆的不治之症,大多数肿瘤 实现基本治愈或是带瘤生存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据北京307医院CTC 肿瘤生物治疗中心权威专家介绍: 人体有识别、杀灭肿 瘤细胞的免疫细胞,正常人体免疫细胞比例大约占 1%-3%在饱受肿瘤折磨的患 者体内数量则更少。

细胞免疫治疗只需抽取患者 50ml 左右血液,从血液中分离 出的免疫细胞经实验室培养、扩增,负载肿瘤抗原后,使免疫细胞数量达到 10 的7次方以上,活性在90鸠上,再回输患者体内,直接识别、杀灭体内的癌细 胞,激活免疫系统长期抗肿瘤能力,从根本上防止肿瘤复发转移。

细胞免疫治疗奏响免疫细胞“集结号”《走进科学》中报道的CIK 【中文名: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是新 一代抗肿瘤过继 细胞免疫 治疗的首选 方案。

CIK 能够通 过三种途 径杀灭肿 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① 释放颗粒酶或穿孔素等毒性颗粒,导致肿瘤细胞裂解;② 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③ CIK 在培养过程中表达的FasL (U 型跨膜糖蛋白)与肿瘤细胞膜表达的 Fas (I 型跨膜糖蛋白)结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CIK 细胞扼杀肿瘤细胞示意图:ADC 山批律侬糧加胞介导的曲胞泰作悶 卜込4免縄琨餐白局疑燮休肿瘤治疗的细胞免疫治疗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一个全新的细胞免疫治疗时代! 患者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手段, 梦想! C1K 细胸肿茫细胞然而,CIK只是人体免疫细胞杀灭癌细胞的“杀手”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今年来倍受人们关注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DC【中文名:树突状细胞】,以及能持续、高效杀伤肿瘤细胞的CTL【中文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亦叫TC细胞】。

吴孟超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吴孟超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吴孟超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吴孟超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吴孟超:奠基中国肝胆医学年届九十依然工作在手术台上的医生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

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

吴孟超事迹材料吴孟超,中国肝脏外科的主要创始人,率先在我国建立人体肝脏灌注腐蚀模型,解决肝脏手术一系列重要难题,创立了我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建立了先进的肝脏外科理论和技术体系,并使之逐步发展,成熟,壮大。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从医70多年,自主创新30多项重大医学成果,创建我国肝脏外科理论基础,主刀完成包括我国第一台中肝叶切除术在内的1.6万余台重大肝脏手术,使我国肝脏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达世界领先水平,肝癌患者术后最长存活已达45年。

与最凶险的肝癌战斗了一辈子,吴孟超一身是胆,堪称医学界的一位“猛士”。

立志学医,创立中国第一个肝胆外科1922年8月31日,吴孟超生于福建省闽清县, 5岁时跟随母亲到马来西亚投奔父亲。

在马来西亚,幼年吴孟超一边帮父亲割橡胶一边读书。

1940年初,17 岁的吴孟超与同学登上了回国的轮船,三年后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

1947 年,在课堂上遇见名扬中外的外科名医裘法祖教授后,吴孟超的心里燃起了理想之光,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像裘法祖这样的外科大夫。

同济大学毕业后,吴孟超进入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即后来的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式成为一名外科军医,拜师裘法祖,学习医术与医道。

在裘法祖教授身边,吴孟超孜孜以求,没过多久,就成为裘法祖手术的得力助手。

由于我国是肝脏疾病的高发地区,而当时我国在肝脏外科领域还是空白。

接受了裘法祖的指导,吴孟超决定走肝胆医学之路。

作为热身锻炼,吴孟超找到了一本英文版《肝脏外科入门》,并邀请了外语基础较好的同事方之扬共同翻译,于 1958 年由上海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成为我国有关肝脏外科方面的第一部医学译著。

妙手仁医

妙手仁医

妙手仁医——吴孟超“啪”,护士递来的手术刀,与他的手掌轻轻相击。

6号手术室。

又一次,老人伸向血肉深处,静静摸索。

剥离、阻断、切除,他双手取出肿瘤,缓缓托起。

这一刻,这个重达5斤的肝癌肿瘤,不过是一枚枯萎的毒果,而曾经被它肆意吞噬的肌体,已然跨过重生之门。

这是一双白皙、修长的手,不颤不曲,灵巧有力。

唯有右手食指指尖微微向内侧弯,那是常年握止血钳的结果。

这双手在肝脏的方寸之地破译生命密码,把1万多名病人拉出了人生的绝境。

许多患者千里迢迢赶来,仿佛握一握它们,就看到了生之亮光。

这双手属于吴孟超,一个从医68年的医生,一个有着55年军龄和党龄的军人、共产党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央军委授予的“模范医学专家”……吴孟超有众多头衔,但病人都叫他“老神仙”,学生们称他“老爷子”。

吴孟超今年89岁。

他至今仍保持着年平均200台的手术量——这或许是世界上做手术时间最长的纪录了。

他忘记了时间,时间也忘记了他。

他和时间一起,诠释着那守护生命高地的两个大字:医魂。

柳叶刀尖快,准,狠——在吴孟超的手上,诞生了享誉中外的“吴氏刀法”。

2011年1月17日上午,62岁的费新根躺在了吴孟超的手术台上。

3个月前,在某家医院里,这位严重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白白地“挨”了一刀——肚子打开,才发现肿瘤长在最复杂、最危险的中肝叶,而且包在主血管上,医生不敢切。

要家属签字做肝移植——40万元,这个普通家庭哪里拿得出来?只好又给缝上了。

面对辗转找来的病人,吴孟超3次B超查看,召集专家会诊,最后决定:根本不需要肝移植,肿瘤能切除,而且由他来亲自切。

仅仅两个小时,肿瘤成功摘除。

患者几周后康复出院时结账,2万元。

并不是所有的手术都波澜不惊。

1986年的一次手术中,病人巨大的血管瘤突然破裂,出血不止。

助手们想用丝线结扎,但就算用最粗的线,也扎不住瘤子如冻豆腐一般薄脆的壁。

这是此前从未遇到过的险情,病人命悬一线。

摧毁癌细胞的最新武器_氩氦刀靶向消融治疗技术_自述_

摧毁癌细胞的最新武器_氩氦刀靶向消融治疗技术_自述_

等体 积 切 除 手 术
战绩
术 中 冷 冻 后 切 除 冷 冻瘤 组 织
破性 进 展

术后 丁 描显示 扫
例肿 瘤 组 织 及 肿 瘤 边 缘
范围 被 切除
,
术后无 出血 及 明显 水肿
,
例 直接 冷 冻
,
问题
,
并 非 所 有患 者 都 适 合
,

能 手 术 切 除的 肝 脏 恶性肿 瘤
,
台 疗 周 复 查 见 病 灶染 色 消 失

我 身上 汇 聚 了 航 天
,
,
生 物 传感
,
,
电 子 计 算机
,
适型监
例 直径
余 例 直径
,
的 颗 部 肿 瘤 行钻 孔 肿 瘤 中


控和 靶 向 治 疗 等 多项 技 术
冻和 介 人 热疗
以 及 有机 结 含 了 超低 温 靶 向 冷
枕顶 部 肿 瘤 行 立 体 定 向

给肿 瘤 的 冷 热消 融 治 疗 技 术 的 发 展 带 来 突
一 定 的疗效

近 年 来 我 对转 移 性 肺癌 的 治 疗 取 得 了

阴 性 者 治疗 后

或 州 复 查 病 灶 完 全 坏 死达

转移性

而 对 于 原 发性肺癌 的治疗 应 注 意 以 下 几 点
肝 癌治 疗 后 瘤 标 降 至 正 常 或

提 示 病 灶 完全 坏死 者
单 卫 发或 多发周 围 型 肺癌 或 其他 球型 病 灶 如 结 核瘤 构瘤

提 高生存质量

保证综

一个医生的奉献

一个医生的奉献

一个医生的奉献作者:凤章来源:《祝您健康》1988年第03期战胜死神之王尽管人为万物之灵,尽管人类的双足已经踏上遥远的月球,即将揭开太空的奥秘,但人类对于自身——人体的奥秘,认识得却远远不足,对残酷地破坏人体、吞噬人生命的某些疾病,比如癌,仍然缺乏战之必胜的办法。

于是,谈癌色变。

癌,成为“死亡”的同义词;癌,便是死神。

在各种癌症中,有一种叫做弥漫型恶性淋巴瘤的,被认为是癌中之癌,癌中之王。

得此病者,绝无存活的可能。

为死神之王掐住脖子的人,焉能得生?杨治中偏偏得的是这种癌中之癌。

他是南京军区总医院的主任医师,心脏科专家,他当然明白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

据肿瘤专家统计,凡恶性肿瘤病人一经明确诊断,多数人惶惶不安,有的人几个月便离开了人世。

可杨治中经外科医生打开腹腔,确诊自己得了癌中之癌后,却显得少有的沉静与镇定。

他奋笔挥毫写了七个大字:新的革命开始了!既然死神之王已经向他凶猛地扑来,他就得与它较量一番。

他是个乐观豁达之人。

死,没有那么容易。

他不会听任死神摆布而白白死去。

较量的结果,未必都是死亡。

打赢了,为悲观失望的患者燃起生的希望之火,为攻克那些恶性肿瘤作些探索;打输了,也可为肿瘤专家、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一点经验。

周总理生前曾号召医务工作者“要攻克肿瘤”,杨治中是心脏科专家,无缘与肿瘤打交道,而今,这个凶神恶煞已降临到自己头上,这倒是可以为攻克肿瘤做些贡献的机会。

当时他也写下了遗嘱,但绝不意味他丧气了,悲观了,对治疗失去信心了,不是!他说这叫“背水一战”。

兵法云:置于死地而后生。

大不了一死,死后把遗体献出,作为对医学的最后一次贡献(他在遗嘱里这么写着)。

这就想到底了,无所顾忌了,精神上轻松愉快了。

这时候,他便可以全力对付掐住他脖子的死神之王,向它展开全面的反攻了。

这就是他的“新的革命”的开始。

现代化的战争为立体战争。

他对腹腔里那块癌中癌,施行的治疗也颇有时代色彩,叫做“立体治疗”。

即以精神治疗(始终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为前锋,放射治疗、化疗为主体,食疗、体疗为后卫,五者同步进行。

让瘤患者活得更有尊严(图)

让瘤患者活得更有尊严(图)

帮肿瘤患者活得更有尊严——不少肿瘤患者手术后容貌毁损严重,湖南省肿瘤医院在肿瘤整形上取得重大突破,帮助患者重拾信心记者:唐江澎通讯员:刘晓红彭萍来源:长沙晚报2012年9月6日省肿瘤医院护理团队让每一位住院患者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彭萍摄省肿瘤医院整形外科专家为患者精心制定治疗方案。

彭萍摄曾经有一名眼睑癌患者,根据经典的手术方法,通过手术切除病灶后,眉毛移到了脸颊下半部的位置,患者术后看到自己不堪的容貌,直呼“还不如不做手术去死”……这是10多年前一个真实的故事。

每每说起这个故事,湖南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周晓教授总是痛心不已。

“目前60%以上的癌症患者需用外科手术治疗。

”据周晓介绍,头颈部、胸腹壁及四肢肿瘤手术后常常遗留大而深的创面,不但造成不同程度的毁容,有的还可能有血管、神经、肌腱的暴露,对这类创面的修复往往较为困难,使得相当一部分患者望而却步,甚至放弃治疗。

肿瘤整形外科的建立,就是要让肿瘤患者不仅能活命,还能“活得漂亮”!缘起:病人需求呼唤肿瘤整形20多年前,传统的头颈肿瘤根治手术虽然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患者却感到十分痛苦,因为容貌毁损严重,部分患者甚至觉得还不如治疗前能让人接受。

“怎样才能在切除病灶的同时恢复患者的容颜?”这一问题从那时起便一直困扰着周晓。

当时,有朋友建议他去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学习。

1992年,周晓前往上海九院整形外科学习。

他参与治疗的一个病例让他至今难忘:当时,该院接收了一位患有面部神经纤维瘤的患者。

该患者之前在其他地方做过手术,复发后的肿瘤占据大半个脸部和颈部,患者长年不敢出门。

上海九院为患者彻底切除肿瘤后,切除范围有半侧颈部,缺损的部位,用一个近40厘米长的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通过给患者装异眼、文眉和补脸,还原了患者的容貌,使其与正常人无异。

那个患者现在仍活得好好的。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建立肿瘤整形外科学的雏形开始在周晓心中萌动。

“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发展,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延长,但患者离开医院后回到家庭、社会继续生活,依然有生理、尊重、自我实现等多重需要。

周志祥 让患者有尊严地生活的“周一刀”

周志祥 让患者有尊严地生活的“周一刀”

周志祥让患者有尊严地生活的“周一刀”作者:暂无来源:《中华儿女》 2020年第3期本刊记者王海珍他的生活圈子就是医院,就是病人,他几乎是24小时泡在医院里。

“不仅要让病人活下来,还要让病人活得好。

”周志祥这样给他团队的大夫说。

在给病人做治疗方案时,他不仅追求生存率,更追求生存质量唐代“药王”孙思邈曾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斯坦福大学神经外科临床教授,医学博士詹姆斯.R.道迪在他的自传体小说《走进魔法店》中这样写道:“我们不会惦记明天要干什么,也不会琢磨医院里的勾心斗角,更不会去想自己的孩子或者家庭矛盾。

我们必须高度警觉,心无旁骛。

”这两段话,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医师周志祥的真实写照。

有心人统计过,在10多年的时间内,周志祥累计完成近5000台微创结直肠癌手术,每一台都堪称“精品”,在手术室观摩过他手术全过程的医生都盛赞:看他的手术操作如同行云流水,绝对是一种艺术享受。

“外科医生都被必须训练得能在手术过程中,关掉自身的生理机能反应。

我们不用上厕所,不用进食,可以完全忽略腰酸背痛和肌肉痉挛。

”医生博士道迪这样描述外科医生,这也是周志祥的工作状态。

为了病人,他时刻紧绷着自己的那根弦,做到了心到、眼到、手到合一,一丝也不敢懈怠。

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最近北京市政府“健康白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男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各类肿瘤中排第2位,女性排第3位,是严重威胁北京市民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直肠癌的治疗一般采取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既是治疗成败的关键,也是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传统直肠癌手术面临风险高、致死率和死亡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问题。

如何使直肠癌手术变得微创、有效、安全和易于推广成为国内外结直肠癌外科学者关注的焦点,也是外科医师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周志祥带领的研究团队从降低手术风险和致残率、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生活质量等难题入手,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无影灯下去腐朽,柳叶刀上化神奇

无影灯下去腐朽,柳叶刀上化神奇

无影灯下去腐朽,柳叶刀上化神奇作者:李翩来源:《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2014年第04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面子是追求社会认可,获取心理满足。

然而,对于面部肿瘤患者而言,面子就是实实在在的面容问题,是个了不得的大事,肿瘤切除后的那张狰狞面容比肿瘤本身更让他们难以接受。

为了“让肿瘤患者活着,还要活得更有…面子‟”,肿瘤整形外科专家、湖南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周晓教授“认准一条道”,不仅创立了完整的肿瘤整形理论体系,还开启了一个新的外科学分支——肿瘤整形外科学。

肿瘤整形外科学的重要意义在于:由于娴熟地掌握了各种高难度的整形修复手段,才能确保在实施各种肿瘤根治性手术后造成的复杂和巨大组织缺损得以即刻修复与功能重建,从而保障了肿瘤根治手术的彻底性,于腐朽之中建造美的神奇。

拜师学艺1985年,周晓从湖南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从事头颈部相关肿瘤的临床诊治与科研。

头颈部肿瘤的相关工作之余,割双眼皮、隆鼻和除眼袋等美容整形也是他的拿手好戏,他亦因此获得美容整形主治医师资格。

然而,一位患者在切除肿瘤手术后的尴尬遭遇让周晓意识到:传统的头颈肿瘤根治术虽然救活了患者的身体,但是手术对容貌的损毁却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20多年前,一位上颌窦癌患者术后复发累及眼球和面部,再次接受手术时不得不切除了全部左上颌骨和部分面部皮肤、组织,同时也切除了眼眶内容物。

为了覆盖术后面部留下的“坑”,手术医生将患者额部的皮瓣组织移植到缺损处。

然而,拆东墙补西墙的救治方法致使患者的面貌变得恐怖:他去参加朋友的婚礼,竟被惊恐的主家挡在婚宴外;曾经恩爱的妻子,不堪忍受他恐怖的面容而和他分床睡。

一个月后,濒临崩溃的患者找到手术医生哭诉:“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让我死了更好!”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周晓,他痛下决心,一定要攻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面子问题”。

那时,周晓和湖南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主任熊泽华同住一栋楼。

熊泽华主任的显微外科技术非常好,周晓就经常跑到他家去请教。

守望生命

守望生命

守望生命作者: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17年第25期外科医生都是武林高手“梅花桩”“抓豆子”“凌波微步”……这些都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醫院腹腔镜的基础技能培训!学员在干箱腹腔模拟器及腹腔镜模拟器中进行复杂的手法练习,以提升手术操作水平。

之前,拿两根棉签吃饭的周建波医生蹿红网络。

他表示,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手指的灵活性对于手术的精准度尤为关键。

用细小的棉签吃饭,可以达到锻炼手指灵活性的目的,“因为东西越小,动作要求越精细”。

医生也有剑气。

所谓“剑气”,来自于几十年如一日的修炼,并无任何捷径可走。

真正优秀的外科医生,能够做到术前判断面面俱到、运筹帷幄,手术操作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手术进程行云流水、酣畅淋漓,面对术中突发状况时冷静果敢、镇定自若,处理手术并发症时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能够达到如此这般的“稳、准、好”的境界并非易事,需要长期积累,既要研读专业书籍,又要不断实践,关键在于勤学苦练。

适用话题技艺、熟练、功夫、精准、敬业临床数据造假,无异于“谋财害命”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关于办理药品、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数据造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首次将临床数据造假骗取药品批文纳入刑事处罚,最高可判死刑。

“临床数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陌生,简单说就是药品企业申报一个新药,通过检验合格后在发证之前必须要在医院做人体疗效实验,“有部分企业为了快点拿到药品的批准文号,临床试验好多病例牵涉较长,它有一个治疗周期,病例还要几百例,达不到预期都会联合临床试验机构把数据更改了,或者把无效数据改成有效的”。

2015年7月,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史上最严数据核查要求”。

居然有80%申请中的新药数据涉嫌造假,数据已经失去了其基本的真实属性,成为部分群体获取利益的“橡皮泥”。

这种集体造假的危害不言而喻,会导致很多医生用错“兵”,而为之埋单承担后果的则常常是无辜的患者。

可是对于这种事关不少患者身体健康甚至性命攸关的大事,此前处理上却仅仅局限于行政处罚这种柔和的方式,显然是太“轻描淡写”了。

中国第一例胰腺肿瘤纳米刀手术圆满成功

中国第一例胰腺肿瘤纳米刀手术圆满成功

中国第一例胰腺肿瘤纳米刀手术圆满成功2015年7月6日,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住院病房内,61岁高龄的埃及患者ABDELAAL ABDELRAZEK ABDELHADY FARAG ALLA看着自己的CT检查结果,高兴得热泪满眶。

前两天,也就是2015年7月2日,在万众瞩目之下,他接受了胰腺肿瘤纳米刀消融治疗术,这是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乃至大陆的首例。

在所有医护人员的努力和配合下,手术很成功,CT显示他体内的肿瘤已明显坏死,而且术后身体状况良好。

术前多方位讨论纳米刀的定位开腹进行手术术前,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的牛立志院长、外科首席专家组织医生召开了病情讨论会。

增强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肿瘤包绕腹腔干、脾动、静脉、肝动脉、肠系膜动静脉,肿瘤与血管粘连,胰腺周围有多发淋巴结,考虑转移可能大,手术切除困难。

而患者一般情况尚可,肺功能稍差,其余各项常规检查未见异常,无消融治疗禁忌症。

经讨论决定采用纳米刀消融手术治疗胰腺肿瘤。

纳米刀是一种全新的尖端肿瘤消融技术,它通过释放高压脉冲在肿瘤细胞上形成纳米级永久性穿孔,破坏细胞内平衡,使细胞快速凋亡。

2012年4月美国FDA正式批准应用于临床,同年12月欧盟批准应用于临床。

2015年6月在中国批准应用于临床,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成为大陆第一家引进纳米刀的医院。

因此,这次的胰腺肿瘤纳米刀消融手术也是大陆的第一例。

多台国际顶级先进设备为手术保驾护航三针定位,精准下针微创治疗可以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生理功能、免疫功能生活质量。

纳米刀的出现给微创治疗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对于风险比较大的部位,纳米刀弥补了原有微创治疗技术的不足。

纳米刀适用于肝、肺、肾、胰腺、前列腺以及其他实体肿瘤,尤其对靠近肝门区、胆囊胆管、胰腺、输尿管的肿瘤具有独特优势。

纳米刀治疗时间短,3公分肿瘤纳米消融不超过5分钟。

不会伤害肿瘤周边的血管、胆管和神经线等组织结构,且复发几率低,复发间歇时间长。

目前埃及患者ABDELAAL ABDELRAZEK ABDELHADY FARAG ALLA恢复情况良好,虽然手术过程中可能性很多,但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医院的先进设备和医生严谨的手术技术让手术获得巨大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出血量仅20ml。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成功开展无黢部切口结直肠癌根治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成功开展无黢部切口结直肠癌根治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成功开展无黢部切口结直肠癌根治

胡俊杰
【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
【年(卷),期】2013(25)1
【摘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秘周志祥主任带领医疗团队自去年6月以来成功实施多例taNOSE手术,开创了结直物癌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莉局面。

【总页数】1页(P9-9)
【关键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癌根治术;切口;手术治疗;医疗团队;腹腔镜
【作者】胡俊杰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324
【相关文献】
1.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对比 [J], 王云芳;田江平;赵艳波
2.无辅助切口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血清癌胚抗原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 [J], 黄平;蔡国豪;周卫平
3.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癌肝转移MDT
治疗共识 [J], ;
4.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不同分期结直肠癌效果对比[J], 蔡宁; 闵泽
5.完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无切口吻合术NOSES Ⅳ式的临床研究 [J], 赵子民;赵恩宏;陈庆矿;郑红红;李建军;郑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癌的诊治:第三讲 肿瘤外科特殊诊断

癌的诊治:第三讲 肿瘤外科特殊诊断

癌的诊治:第三讲肿瘤外科特殊诊断
周志祥
【期刊名称】《中国肿瘤》
【年(卷),期】1994(3)3
【摘要】肿瘤诊断的目的在于确定有无肿瘤以及进一步了解肿瘤的来源、组织学类型、生物学特性以及侵犯或转移范围与程度,以便拟定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

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合理治疗是提高疗效、治愈肿瘤的关键,同一种肿瘤早期与晚期治疗的效果和预后截然不同。

下面简要介绍一些肿瘤外科诊断技术的发展。

一、纤维内窥镜技术自从纤维内窥镜问世以来,由于内窥镜质量的日益提高,各种不同类型内窥镜不断出现,镜身软,便于操作、病人痛苦少、危险性小,从而提高了内窥镜诊疗能力,扩大了应用范围。

内窥镜的共同特点是可直接观察病变,镜下行组织学检查,得到病理诊断。

1.纤维食管镜:光导纤维食管镜外径小,管壁可以弯曲,食管镜顶端可旋转18O度。

【总页数】3页(P22-24)
【关键词】肿瘤;诊断;内窥镜检
【作者】周志祥
【作者单位】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10002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49
【相关文献】
1.第三讲压力容器和管道故障的特殊诊断 [J],
2.第三讲压力容器和管道故障的特殊诊断 [J], 王明娥
3.第五届中澳纽肿瘤外科学术会议暨全国食管癌诊治新进展学习班会议纪要 [J], 杨弘
4.浸润性和转移性膀胱癌的诊治进展浸润性和转移性膀胱癌的诊断和评价 [J], 李宁忱
5.癌的诊治第十三讲:鼻咽癌诊治进展 [J], 蔡伟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总完成国内首例达文西机器手臂胃癌切除手术

三总完成国内首例达文西机器手臂胃癌切除手术

醫療新知—三總完成國內首例達文西機器手臂胃癌切除手術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從96年開始利用腹腔鏡進行胃癌切除及淋巴結擴清手術,至今已完成32例,成效良好,更在今年一月完成首例達文西機器手臂胃癌切除手術。

達文西機器手臂系統在2000年獲得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目前已日漸普及的運用在泌尿科前列腺癌治療及心臟外科手術。

根據統計,在美國以機器手臂切除攝護腺,或做心臟外科等手術,一年約完成五萬病例。

近年來美國已用機器人輔助施行胃間隔減肥手術,但對胃癌手術仍不普及,主要原因是胃癌手術包含較複雜淋巴結擴清術,手術困難度較高。

機器人手術不僅保有原來傳統腹腔鏡手術的好處,患者傷口小、疤痕小及美觀、流血少,較能降低傷口感染風險,且手術後疼痛較少、復元速度也快。

而且還有多項傳統腹腔鏡沒有的優點。

機器手臂「達文西」,醫生可以舒適的坐在操作台前,透過電腻操縱桿,即可精確的控制在病患身上的機器手臂及內視鏡鏡頭,在體內操作宛如手腕般靈活轉動的器械,執行精確的各項手術,比起傳統腹腔鏡手術技術上的不便,這樣的儀器對一般外科醫師在腹腔鏡手術的領域來說,是一大進展。

除了手術的技術層面外,先進的影像系統可以讓醫師得到3D立體的影像,較優於傳統腹腔鏡手術2D平面的影像,醫師對於接受手術器官的遠近、相關位置有更好的解析度,因此手術的精準度更勝傳統腹腔鏡手術;另外透過電腻程式的運作,機器手臂可消除手術者手的顫動達到極佳穩定性。

另外根據韓國延世大學醫院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傳統腹腔鏡手術,使用機器手臂「達文西」完成胃癌手術的學習曲線較低(可以透過比較少的病患數,達到熟練的手術技巧),並且減低住院的天數及整個住院治療期間的相關花費。

目前國內共有七台「達文西」機械手臂,主要使用在心臟外科及泌尿科的攝護腺癌手術等。

三總於今年一月首次將機器手臂「達文西」應用於胃癌手術,透過精緻靈巧的機器手臂及配合3D 立體影像,經由1至2公分的小傷口精確地清除淋巴結及縫合胃腸吻合,不需傳統的大傷口手術即能達到相同程度的淋巴結擴清,對接受此類手術的病患是一大福音。

抗癌明星五年击败晚期肺癌

抗癌明星五年击败晚期肺癌

抗癌明星五年击败晚期肺癌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奇迹总是不断出现。

近日,上饶肿瘤医院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一位五年前被确诊为晚期肺癌的患者,由于及时接受了最佳的正规治疗,并有顽强的意志,乐观的心态,永不言弃的精神,经过手术、化疗,并坚持复查,竟使晚期肺癌得到根治!肿瘤医院最近为患者做的各种检查显示,骨、肝、肺及全身都未见肿瘤病灶,验血肿瘤指标正常。

这表明,这位晚期肺癌患者,不仅奇迹般地闯过五年大关,而且已成无癌的正常人。

专家称,他的成功为所有肺癌患者带来了希望。

患者周大爷,江西鹰潭人,今年68岁。

2000年5月在上海一所大医院被确诊为右肺中分化鳞癌、淋巴结转移,并在该院施行了右肺癌切除术。

术后医院要求患者回当地肿瘤医院继续进行化疗。

周大爷遵嘱于6月下旬来到上饶肿瘤医院,医院检查发现,患者肺癌病灶复发,并有广泛骨转移及胸积液。

家人见病情这么严重,担心肿瘤医院检查有误,遂在肿瘤医院住院期间暗中带周大爷到上海的医院复查,证实确有病灶复发、广泛骨转移及胸积液。

周大爷这才相信了自己的病情确实已十分严重,恐惧顿时袭上心头,万念俱灰,心情消沉忧郁,多次想放弃治疗,但在医务人员及其家人的开导、劝解、安慰下,才又渐渐恢复以往乐观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肿瘤医院采用目前最先进的化疗方法,为他进行了为期4个半月、连续6个疗程的正规化疗。

化疗后复查发现肺部肿瘤病灶明显好转,骨转移明显好转,胸积水消失。

出院后在医生指导下继续进行康复治疗,并定期复查。

周大爷住院期间,正值上饶肿瘤医院成立抗癌俱乐部,很多对健康失去信心,对生活绝望的癌症患者进到俱乐部,经过医务人员的心理辅导,都重拾信心,燃起对未来的希望,以一种非常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意志坚定、一向乐观的周大爷出院后就加入了抗癌俱乐部,每次活动积极参加,是俱乐部中最活跃的会员之一。

他感觉到在俱乐部与病友们在一起就象在家中一样,大家互相鼓励,互相交流,谈心得、谈体会、谈未来,忘记痛苦,从不言弃,坚信癌症是可以战胜的。

妙手愈伤口仁心化腐朽杨浦区中心医院造口师为病患再造生命新通道

妙手愈伤口仁心化腐朽杨浦区中心医院造口师为病患再造生命新通道

妙手愈伤口仁心化“腐朽”杨浦区中心医院造口师为病患再造生命新通道失独老人老杨怎么也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享受到女儿般的关爱。

第一次走进老杨家,恶臭扑鼻,王静意识到“又是一例久拖不愈的伤口”。

她迎着老杨难为情的目光,揭开腿上已看不出颜色的纱布,蛆虫在蠕动,全身这样的伤口有七处。

王静耐心地一个个处理,从伤口中引流出数十毫升的脓液。

数次上门后,老杨的伤口长出了新鲜组织。

他也慢慢放下了心里顾虑,更把非亲非故的护士王静视作“女儿”。

王静,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日前获得第四届“左英护理奖”,她是一名职业造口师。

她说,造口师代表了护士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她们的工作不仅是护理伤口,更要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

呵护伤口更要关爱内心杨浦区中心医院有一支伤口造口专科护理队伍,造口师每天面对的都是外伤、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糖尿病足下肢溃疡、造口等各种原因形成的伤口,整日与恶臭、脓血甚至蛆虫相伴,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脏和累。

然而,在她们眼里,造口人腹部开放的造口,是需要精心呵护的“玫瑰花”,而造口师就是守护玫瑰的使者,为病人重拾生活的信心。

那天,窗外暴风骤雨,家住长宁区的老王打开房门,诧异地望着浑身湿透的护士王娟,“王护士,怎么是你?”“老王,你的造口袋要换了,看你一直没来,我急死了!”老王因肠癌手术丧失了肛门排便功能,在腹部开了造口,每周两次要上医院换药室去更换造口袋。

但是老王最近几天发烧,耽搁了看病,本打算出门又遇到暴风雨,造口已经出现了粪水性皮炎和粘膜分离的并发症。

而且因为腹泻,造口底盘很难固定,老伴想帮忙更换,手忙脚乱剪坏了2个袋子,很心疼。

老两口正着急,没想到王娟自己跑上门来换药,这份真情令老两口感动。

护理部主任王静告诉记者,护理技能只是造口师工作的一半,另一半是对病人的人文关怀。

“遇到伤口化脓长虫的,病人往往自卑,有时甚至抗拒护理,但我们仍要不断安慰他们,‘没关系’‘不要紧’。

”王静说,再脏再臭,也不能表现出一点点嫌弃,处理完了,还要多说一句,“别担心,别人一点也看不出来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手术刀书写“中国奇迹”
——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主任医师周志祥
本报记者白剑峰
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期间,突然肛门大出血,被紧急送到当地医院抢救。

经诊断是巨大腺瘤早期癌变,距肛门3厘米。

其父母在美国多家著名医院咨询,均被告知无法保留肛门。

在父母的执意要求下,美国医生给出建议:回中国吧,找周志祥医生。

于是,一家人带着无奈和疑惑,找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主任医师周志祥。

经过精心手术,男孩不仅成功保留了肛门,而且保住了性功能。

一位中国医生,在美国医学界为何有如此口碑?因为他在“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及性功能手术”和“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微创手术”方面独辟蹊径,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大肠癌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大幅提高,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赞誉。

他用一把神奇的手术刀,书写了一项项“中国奇迹”。

敢于挑战手术“禁区”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是道世界难题。

由于手术难度极大,医生往往会切除全部直肠和肛门。

即便实施了保留肛门手术,患者也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急迫、失禁等症状,严重者每日大便数十次,终日与马桶为伴,苦不堪言。

为此,周志祥巧妙地利用中国人乙状结肠相对较长的生理特性,在全球首
创了“乙状结肠贮袋成形术”。

形象地说,就是在乙状结肠断端上加宽肠腔,再造一个储存大便的“储洪池”,使粪便不至于直接流出肛门。

这一创新术式极大地解除了患者的困扰,使直肠癌保肛术更加完善。

2013年夏天,“棋圣”聂卫平被诊断为直肠癌晚期,周志祥团队经过对“棋圣”病案的缜密分析,制定了科学的治疗方案:术前进行放化疗,局部控制肿瘤的生长和繁殖,缩小肿瘤体积,为手术创造最佳条件。

2013年11月5日,聂卫平完成了术前放化疗,周志祥采用了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但是,当腹腔镜进入体内后,他发现肿瘤与正常组织的间隙完全消失,如同蛋黄和蛋清混在一起,难以分离。

如何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盆腔神经,成为一道颇具挑战性的难题。

周志祥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借助腹腔镜的优势,一点点地剥离推进。

经过6个小时的手术,周志祥不但彻底清除了肿瘤,同时成功保留了肛门、尿道和盆腔内神经。

术后仅三个月,聂卫平的体重便恢复到正常水平。

如今,他的身体各项指标正常。

大凡观摩过周志祥手术的人,无不惊叹于他技术的纯熟与完美。

近8年来,他累计完成微创结直肠癌手术3000余台,每一台手术都堪称“精品”。

为病人敢于“豁出去”
周志祥说:“当一个好医生,不但要有精湛的理论功底
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更要有敢于担当责任的胸怀,关键时刻能够为病人豁出去。


在收治病人时,有的医生为了避免意外和纠纷,往往采取防御性措施,宁可保守治疗,也不愿做高风险手术,从而使很多晚期患者失去了治疗机会。

但是,周志祥认为,只要对病人有好处,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宁可自己多受累,也要让患者多受益。

5年前,一位82岁的老人因腹痛、腹胀、排便困难,到北京某大医院就诊,诊断为肠梗阻。

但是,由于患者年龄太大、身体较差,病情危重,没有人愿意为其冒风险,医院让家属准备后事。

于是,患者慕名来到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

周志祥认为,虽然手术风险极大,但也有成功的机会;如果不冒险,就没有生的希望了。

在家属的理解配合下,周志祥马上进行了手术,成功地切除了肿瘤。

如今,老人身体状况良好。

周志祥将全部心血倾注在病人身上。

尤其是在手术日的前一天,无论多么重要的聚会,他都一口拒绝。

而对于每一台手术,他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除了术前亲自与患者交流,还要反复研究病历。

为了防止术中发生意外情况,通常准备两套以上手术方案。

有时,晚上睡觉还在琢磨手术方案,甚至半夜起来画草图。

“不仅要让病人活下来,还要让病人活得好。

”周志祥
说。

在给病人做治疗方案时,他不仅追求生存率,更追求生存质量。

例如,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来说,手术稍不注意,就会损伤神经,导致性功能丧失。

为此,周志祥不仅重视保留肛门,更重视保留性功能。

国际医学界曾有一个观点:高龄、肥胖、心肺功能障碍和伴有多种老年病的直肠癌患者,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人群。

为此,周志祥建立了一整套规范及应急措施,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降到12.2%,降幅达50%以上。

术后住院天数由10.8天降低到7.5天,缩短了33%。

周志祥认为,直肠癌治疗应根据病人的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他认为,早期直肠癌可首选手术治疗,而中晚期患者则需要“三部曲”,即术前同步放化疗、手术、术后辅助化疗。

目前,周志祥团队治疗的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66%,居国际领先水平,超过欧美发达国家。

以仁爱之心温暖患者
周志祥善待每一位患者,无论贫富贵贱,都能一视同仁。

尤其是对于贫困患者,更是给予特殊关照,有时甚至捐钱捐物,让病人念念不忘。

周志祥几乎没有“社交圈”,是一位24小时随叫随到的“住院医生”。

他发现,节假日期间,术后病人特别期待见到主管大夫。

为了让患者安心,他多年来立下一个规矩:节假日尽量不外出,无论多忙,都要到病房看望病人。

查房时,
他有一个习惯性动作:先俯下身,用手托住病人的后背,帮助病人起身,再和病人交流。

这个小小的举动,不知温暖了多少患者。

对于家庭贫困的病人,周志祥总是精打细算,少用高值耗材,少用贵重药品,让他们花最少的钱治好病。

10年前,河北张家口一名14岁农村女孩患低位直肠癌,肿瘤距离肛门仅4厘米。

家长辗转找到周志祥,恳求保住肛门。

周志祥看完片子,犹豫再三。

一是肿瘤位置太低,手术难度极大;二是患者年龄太小,手术风险极高。

但是看着孩子渴求的目光,周主任决定争取一下。

他反复画图研究,认真设计了几套方案,最终为女孩保留了肛门和性功能。

由于女孩家庭贫困,无法承受高额医药费,周志祥没有使用吻合器,而是一针一针用手缝合,虽然耗费了时间,但节约了费用。

如今,女孩已经结婚生子,日子过得很幸福。

周志祥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外科医生,还是一位出色的“心理医生”。

一位晚期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身体不适,一度萌生轻生念头,整日闷闷不乐,家人担心发生意外。

周志祥了解病人的情况后,主动进行心理辅导,使病人走出阴影,重获新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