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的辨证论治

合集下载

《伤寒论》腹痛浅析——陶春晖

《伤寒论》腹痛浅析——陶春晖

《伤寒论》腹痛浅析——陶春晖

腹痛这一症状在《伤寒论》中的出现频率极高,遍及全篇。同时腹痛也是临床上常见症状之一。《伤寒论》中腹痛之病势缓急、临床表现各有不同,治法亦随之有异,对于后世治疗本症有较大指导意义。本文从《伤寒论》全篇范围内对腹痛进行辨析,其中将腹痛界定为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症,以别于胃脘痛(心下痛),现分述如下。 1 太阳病篇太阳病篇是《伤寒论》中证候类型最丰富,条文论述最多的一篇,有关腹痛的条文也相应较多。其腹痛有实有虚,以实证居多。实证者以瘀血、热、寒、水饮等病因有关;虚证多是气血不足,阴液亏虚,或兼有实邪而发为腹痛。蓄血证中见到“少腹急结”(106条)、“少腹硬满”(124条)、“少腹硬”(125条)、“少腹满”(126条),虽未明言腹痛,验之临床多有腹痛,究其病机乃邪热与瘀血互结于下焦,阻滞经脉,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正如成无己所言:“若但少腹硬满而痛,小便自利者,蓄血证也。”其腹痛发病较急,小腹拘急疼痛或硬痛,

疼痛较剧,痛苦不可名状,夜间尤甚,并见如狂发狂,或喜忘,小

便自利,舌青紫或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沉微、沉结或涩。根据病情酌情选用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或抵当丸治疗,功能活血化瘀,通下瘀热或破血逐瘀。瘀血得下,邪热得去,气机得畅则腹痛自止。大陷胸汤证之典型证候本为胸膈疼痛,硬满

拒按,乃因“结胸热实”、“水结在胸胁也”。137条为结胸之重证,病势急迫,病变范围广,临床表现重,不再局限于胸膈,而“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并有类似阳明腑实证之表现,如日晡所小有潮热,不大便,烦渴,舌燥,脉沉紧等。其腹痛正是水热互结严重,气机不通,阳明之腑受累所致。治用大陷胸汤泻热逐水破结。水热得去,气机得畅,结滞乃散,则腹痛自止。173条乃寒热错杂之证,热邪在上,寒邪在下而见“腹中痛,欲呕吐”。腹痛是作为本条的主要症状之一,乃寒阻脾经,脾络不和,不通则痛。《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腹中痛者,胃中有寒邪内攻也。”程知曰:“阴邪在腹,则阳不得入而和阴,为腹痛。”其腹痛因寒而发,病势为急,是为冷痛,得暖则舒,得寒则剧,并见呕吐、口渴,或下利,纳差等,治用黄连汤。该方实为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加桂枝而成,全方共奏清上温下,和胃降逆之功。其止腹痛机理在于调和脾胃,宣通阴阳,恢复气机正常升降之功能,通则不痛而腹痛自止。29条所论为伤寒误治后发生变证,阴阳转化的过程及仲景应对之措施。其中的芍药甘草汤是针对阴液不足,脚挛急而设。芍药酸苦微寒,养营益血;炙甘草甘温,缓急补虚。二物相合,酸甘化阴,能滋阴养血,以缓解筋肉挛急。论中虽未言芍药甘草汤能治疗腹痛,然《医学心悟》谓“芍药甘草汤止腹痛如神”,尤其针对肝木乘脾之腹痛。其腹痛绵绵不休,按之则舒,或见腹中挛急不舒或脚挛急,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等。盖因芍药酸收,敛阴

腹痛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腹痛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腹痛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凡外邪侵袭、劳倦内伤、饮食积滞、痰瘀内停等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腹痛。【范围】

腹痛是临床常见病症。西医学中肠痉挛、神经官能性腹痛、消化不良性腹痛、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结核性腹膜炎、术后肠粘连等,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至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肠炎、胆囊炎、肾绞痛、膀胱炎等所致腹痛,可参照相应章节的病证辨证论治。【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六淫侵袭感受寒邪内侵腹中,伤及中阳,凝滞气机,经脉气血运行受阻,络脉绌急,不通而痛;夏月酷暑,外感暑热之邪,暑热夹湿,内结于腹中肠间,湿热内蕴,气机阻滞不通而痛。

2.情志因素七情过极,脏腑气机逆乱,气化失常,使腹部经络气血运行不利;或气病及血,血行不畅,血瘀络脉闭阻不通而痛。

3.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使食物内停于肠道滞而不化,腑气阻滞不通,或食物停积不化,酿成湿热结于肠,腑气不通;或过食生冷瓜果、饮料,中阳受戕,运化失司,寒积于中,使气机不和运行受阻,腹部脏器之经脉气血运行失畅;恣食辛辣之品,助阳生火,或过食膏粱厚味,助湿生热,致火热、湿热之邪壅遏肠道,气机阻滞不通。以上因素均可引起腹痛。

4.劳逸失度劳力、劳神、房劳过度,日久则阴血不足,精气衰少,腹部经络血脉失养,不荣而发生疼痛。

5.正虚由于禀赋不足,素体阳虚,中阳衰惫,阴寒内盛,气血生化不足,脏腑经络失其温煦、濡养,引起疼痛。

6.其它多由腹部手术以致经络受损,脏器之间粘连,使局部气血流行不畅或瘀滞不通,不通而痛。

二、病机

1.发病一般来说,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因素等引起的不通而痛多起病较急;而正虚及劳逸失度引起的不荣而痛多起病较缓,常反复发作,术后瘀血引起的腹痛多持续不解。

腹痛的辩证论治

腹痛的辩证论治

腹痛的辩证论治

摘要:腹痛为常见症状,多种疾病发生及发展中均可伴随腹痛表现,为此,

腹痛的病因具有复杂性特征。在中医范畴中,腹痛是胃腕之下,耻骨毛际之上部

位的疼痛表现。对于腹痛症状的治疗,认为辨证论治可发挥出针对性治疗效果。

而本次研究将对已有关于腹痛辨证论治研究资料进行总结,并综述如下。

关键词:腹痛;辩证论治;鉴别诊断

前言

腹痛症状结合疼痛部位可进一步分为大腹痛与小腹痛及少腹痛等,可发生在

多种疾病患者中,可伴随其他症状出现。西医内科以腹痛为主症的病症,常见为

胃肠痉挛与消化不良及肠部疾病等。而中医对腹痛的治疗可采用针刺法与灸法及

中药等多种手段进行,而辨证论治为主要思路。

1.

腹痛的鉴别诊断

第一,胃在腹中,与肠道连接,腹痛与胃痛在范围上较难分辨,部分患者会

将胃痛描述为腹痛。且腹痛多伴随胃痛症状,胃痛也可引发腹部疼痛症状,需要

对两种疼痛进行有效鉴别[1]。胃痛在上腹胃脘部,位置相对较高。腹部部位主要

集中在胃脘下部,所处部位较低。且多数患者在腹痛时还可表现为腹胀,除此之

外大便性状也可发生改变。对于以上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可参考X线检查与显

微镜检查结果。第二,多种内科疾病发展中均可出现腹痛症状,临床表现较为相似。在痢疾患者中,患者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积聚也多伴随腹痛表现,但更

多为腹中包块,可通过临床表现进行初步鉴别。第三,外科腹痛多在腹痛期间伴

随发热症状,预先腹痛后发热,且发热逐渐发展加重,疼痛程度也会进一步加剧,疼痛部位固定,压痛明显。通过内科正确治疗,若病情未有改善或加重,则可初

步判断为外科腹痛[2]。

中医内科学-22腹痛

中医内科学-22腹痛
精品课件
病因病机
感受外 邪
饮食不 节
情志失 调
瘀血阻 滞
虫体侵 袭
素体阳
气机阻滞 脏腑失养
腹痛
精品课件
一、外感时邪,脾胃失调


•风


•寒 •暑 •热
运 化 功 能
邪 滞 于 中

滞 , 血
腹 痛

•湿


不 畅
精品课件
《素问·举痛论》说:“经脉流行 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 注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 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精品课件
若腹痛下利、肢冷脉迟 者,为脾肾阳虚,可用附子理中汤。 若腹痛兼见呕不能食、肢冷脉微者, 此阴寒较甚,可用大建中汤。
精品课件
演变与预后
黄疸
胆瘅
胰瘅
虚劳
பைடு நூலகம்
精品课件
预防与调护
➢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 饮食须有节制 ➢ 加强精神调摄
精品课件
辨证实例举要
邓×,男,53岁,××××年3月初诊。 一年来反复左少腹剧烈疼痛,西医诊 断为肠粘连,嘱其手术治疗,患者不愿 手术,遂来中医就诊。观其颜面苍白, 表情痛苦,畏寒、纳呆,大便溏薄,小 便清长,匍匐按腹而行以缓急迫。扪之 腹软,无包块索状物,苔薄白,舌淡嫩, 脉沉弱。
二、饮食不节,邪滞中焦

腹痛辨证论治

腹痛辨证论治

腹痛辨证论治

介绍

腹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中医辨证论治能够根据个体特点和整体症状来进行综合分析,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辨证分析

1. 寒痛型寒痛型

- 腹痛寒冷,喜热喜按,不喜凉,痛引腰背,经期痛经明显。

- 可能病机:寒邪侵袭脾胃,中焦阳气不足。

- 治疗原则:温经散寒,调和脾胃。

2. 湿痛型湿痛型

- 腹痛阵发,呈胀痛,喜按喜摩擦,口苦口干,舌苔厚腻,大便不规律。

- 可能病机:脾胃湿滞,运化失司。

- 治疗原则:祛湿健脾,调和脾胃。

3. 气滞型气滞型

- 腹痛胀满,喜按喜放屁,情绪烦躁易怒,舌质暗,苔薄白。

- 可能病机:气滞不畅,郁而化热。

- 治疗原则:理气活血,调和气机。

4. 血瘀型血瘀型

- 腹痛剧烈,定位明确,疼痛持久,经期或经后疼痛加重,舌

质暗紫或有瘀斑。

- 可能病机:血液瘀滞,气血运行不畅。

-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调和气血。

论治建议

根据辨证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腹痛,可采取以下治疗建议:

1. 寒痛型:可使用温补药物,如附子、肉桂等,同时调整饮食,避免寒凉食物的摄入。

2. 湿痛型:可使用健脾祛湿的草药,如半夏、白术等,饮食上

宜清淡为主,避免油腻和湿热食物。

3. 气滞型:可采用理气化痰的草药,如香附、枳实等,同时调整情绪,避免过度压抑和愤怒。

4. 血瘀型:可使用活血化瘀的草药,如川芎、桃仁等,饮食上可适量摄入有活血作用的食物,如红糖、山楂等。

注意事项

1. 在使用中药治疗腹痛时,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同时遵循医生的指导和监督。

2. 如果腹痛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

中医儿科学腹痛

中医儿科学腹痛

中医儿科学腹痛

一、概念

腹痛是指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凡是导致腹痛的疾病,均可发生腹痛。

二、病因病机

本证的病因有寒、热、虚、实,或兼有食滞、虫积、瘀血等。其病机可归纳为脏腑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通则不痛。若脏腑经络阻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失养,则腹痛发作。

三、辨证要点

1、辨寒热虚实腹痛有寒热虚实的不同,腹内疼痛喜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得热痛减者为寒,得热痛剧者为热;痛而胀闷减者多实,痛而胀闷不减者多虚;痛处不移者多实,痛处游走者多虚;痛而矢气者多实,痛而不矢气者多虚;痛而欲便者多实,痛而不欲便者多虚。

2、辨脏腑经络腹痛属心脾者,多痛在脐腹之上,或痛在心中;属肝胆者,多痛在脐腹之两侧;属脾胃者,多痛在脐腹之下;属大肠者,多痛在脐腹之下后侧;属小肠者,多痛在脐腹之下前侧;属膀胱者,

多痛在脐腹之下偏前。

四、治疗原则

腹痛以“通”为法,以“通调气血,疏通经络,通调脏腑”为原则。“通”非狭义之通下,而是要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塞因塞用”,腹胀满而痛者当通因通用;“虚则补之”,腹痛绵绵,多为久病体弱,气血亏虚之象,当以补益气血为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腹痛因寒热不同当以寒温并用。

五、分证论治

(一)胃脘痛

胃脘痛是指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常见病因有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脾胃素虚等。

1、寒邪客胃证:胃脘冷痛,时发时止,喜温喜按,遇寒痛甚,得温则舒,口和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或弦缓。治法:散寒止痛。方药:良附丸加味。

中医内科学腹痛

中医内科学腹痛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外感时邪 2.饮食不节 3.情志失调 4.阳气素虚
二、病机 外 感 实 邪 情 志 因 素 饮 食 不 节 阳 虚 脏 寒 寒凝 热结 气滞 (血瘀) 病 邪 结 于 腹
腹 部 脏 腑 经 络 受 病
气经 机脉 淤痹 滞阻
不 通 则 痛
腹 痛
食积 湿热
脏腑失温 脉络失养
三、范围
1、腹痛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个症状,内科腹痛常见于西医学 的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 肠粘连、肠系膜和腹膜病变、泌尿系结石、急慢性胰腺炎、 肠道寄生虫等,以腹痛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 证施治。 2、凡外科、妇科疾病及内科疾病中的痢疾、积聚等出现的腹痛 应参考相关科目及本书有关章节。
腹部经络不得舒展
三、病因病机小结
1、腹中有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并为足三阴、 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循行之处,外邪、饮 食情志等病因,皆可导致相关脏腑功能失调,使气血郁滞, 脉络痹阻,不通则痛。 2、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 “不痛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而痛。
二来自百度文库病证鉴别 1、胃痛与腹痛
关系及 相似点 胃处腹中,与肠相连,腹 痛常伴有胃痛的症状,胃 痛亦时有腹痛的表现; 胃痛部位在心下胃脘之处,常伴有恶 心、嗳气等胃病见症,

中医内科学-22腹痛

中医内科学-22腹痛
精品课件
金元时期 ➢刘河间将腹痛分寒热两类 ➢朱丹溪以腹痛的新久虚实
来确定治则,还立有“痛忌 补气” 之说 ➢李东垣提出“通则不痛”和 “痛 随利减”的观点
精品课件
《寿世保元》将腹痛归纳为寒 热虚实四类
《临证指南医案》倡导以“通” 为主的治疗方法
《医林改错》、《血证论》创 瘀血腹痛新治法
精品课件
痛剧,得热痛减。寒实者坚满急痛 而拒按,虚寒者痛势绵绵而喜温喜 按。 • 热痛:多痛在脐腹,痛处灼热,或 伴有便秘,喜冷饮等症。
精品课件
(二)辨腹痛性质 • 虚痛:病程经久,痛势绵绵,痛
处难以定位,喜温喜按,饥时痛 作。 • 实痛:起病急骤,病程短暂,痛 势较剧,痛处拒按,得食痛增, 常伴嗳气、呕逆、便秘。
精品课件
病机特点
不通则痛
精品课件
病理性质
有虚有实
精品课件
病理因素
寒凝、湿热、瘀血、积食
精品课件
类证鉴别
一、腹痛与胃脘痛 • 胃居上脘,其疼痛部位在胃脘
近心窝处。腹痛在胃脘以下, 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 • 胃脘痛多伴嗳气、吐酸、嘈杂 或得食痛减,或食后痛增等特 征。而腹痛常少有这些症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过食生冷,损伤脾胃, 脾失健运,寒湿留滞,气机 阻滞,通降失常,故腹痛暴 作,常伴恶心呕吐,手足逆 冷,腹中雷鸣之症。

中医内科学-腹痛

中医内科学-腹痛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外感时邪 2.饮食不节 3.情志失调 4.阳气素虚
二、病机 外 感 实 邪 情 志 因 素 饮 食 不 节 阳 虚 脏 寒 寒凝 热结 气滞 (血瘀) 病 邪 结 于 腹
腹 部 脏 腑 经 络 受 病
气经 机脉 淤痹 滞阻
不 通 则 痛
腹 痛
食积 湿热
脏腑失温 脉络失养
腹部经络不得舒展
一女性患者,三十八岁,每日早起面部浮肿,冬季更 明显,月经后亦较甚。经来每月超前,色紫挟块,量或多 或少,多时较为舒畅,少则反觉头晕,浑身不适。经行净 后有四、五天腹痛,兼下坠感,腰连两下肢亦酸痛乏力, 手足冰冷不温,脉象沉细。患者就诊的目的主要为经后痛。 据述痛时气力毫无,最为难受。从证状分析,肝肾虚寒, 冲任亏损,中气亦不能提挈。虽然经来色紫挟块,亦由血 海虚寒所致,不同于瘀热。处方用熟地、附子、仙灵脾、 艾叶、阿胶、藏红花、黄芪、白术、桂枝、白芍、茯苓。 先服十剂,无不良反应;再服十剂,经行量多,色转红, 净后腹痛轻减,仍有下坠感,原方去红花加升麻调养.
连服三剂,腑行甚畅,痛随消失。这种腹痛,实际上由大便 不畅引起,不能作为热痛。 又治一患者腹痛绕脐,史较长,痛不剧烈,食少作胀, 认为脾肾阳虚,投桂附八味和理中一类。我诊其脉沉弦有力, 舌苔白滑。询之无形寒怕冷,除大便窘迫,挟有粘沫,下时 不爽外,亦无其他痛苦。因此诊断为小肠受寒,传化失职, 当温通火腑。处方:肉桂、川椒、干姜、枳实、山楂、木香、 槟榔。两剂后腹痛反剧,肠呜,泻下粘秽粪便甚多,遂获痊 愈。 脐腹痛中有腹部凹凸有形,拒按手不能近,甚则蜷卧汗出, 手足厥冷,《金匮要略》称为“寒疝”,用大乌头煎(乌头、 蜜)。乌头辛热有毒,多服能使如醉状。用大建中汤(川椒、干 姜、人参)和椒桂汤(川椒、桂枝、小茴香、高良姜、吴萸、柴 胡、青陈皮)加减,效果亦佳。

腹痛的辨证论治

腹痛的辨证论治

腹痛的辨证论治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腹痛的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寒热虚实腹痛拘急冷痛,疼痛暴作,痛无间断,腹部胀满,肠鸣切痛,遇冷痛剧,得热则痛减者,为寒痛;腹痛灼热,时轻时重,腹胀便秘,得凉痛减者,为热痛;痛势绵绵,喜揉喜按,时缓时急,痛而无形,饥则痛增,得食痛减者,为虚痛;痛势急剧,痛时拒按,痛而有形,疼痛持续不减,得食则甚者,为实痛。

2、辨在气在,血腹痛胀满,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撑作痛,得暖气矢气则胀痛减轻者,为气滞痛;腹部刺痛,痛无休止,痛处不移,痛处拒按,入夜尤甚者,为血瘀痛。

3、辨急缓突然发病,腹痛较剧,伴随症状明显,因外邪入侵,饮食所伤而致者,属急性腹痛;发病缓慢,病程迁延,腹痛绵绵,痛势不甚,多由内伤情志,脏腑虚弱,气血不足所致者,属慢性腹痛。

4、辨部位诊断腹痛,辨其发生在哪一位置往往不难,辨证时主要应明确与脏腑的关系。大腹疼痛,多为脾胃、大小肠受病;胁腹、少腹疼痛,多为厥阴肝经及大肠受病;小腹疼痛,多为肾、膀胱病变;绕脐疼痛,多属虫病。

二、治疗原则

腹痛的治疗以“通”为大法,进行辨证论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滞者通之,瘀者散之。腹痛以“通”为治疗大法,系据腹痛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病理生理而制定的。肠腑以通为顺,以降为和,肠腑病变而用通利,因势利导,使邪有出路,腑气得通,腹痛自止。但通常所说的治疗腹痛的通法,属广义的“通”,并非单指攻下通利,而是在辨明寒热虚实而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适当辅以理气、活血、通阳等疏导之法,标本兼治。如《景岳全书·心腹痛》曰:“凡治心腹痛证,古云痛随利减,又曰通

中医关于“腹痛”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腹痛”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腹痛”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一、腹痛

腹痛是以胃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疼痛为主症的疾病。西医学中的肠道易激综合征、胃肠痉挛、功能性消化不良、肠粘连、不完全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以腹痛为主症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腹痛”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1.《内经》对腹痛的病因病机有较为全面的认识。《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指出了寒邪、湿邪、热邪等是导致腹痛发生的主要原因。

2.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对腹痛已有较为全面的论述,指出腹痛虚实寒热的辨证方法。《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云:“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强调下法的应用。如对脾胃虚寒、水湿内停证以及寒邪攻冲证,分别用附子粳米汤及大建中汤治疗,开创腹痛辨证选方之先河。

3.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谓:“气血、痰水、食积、风冷诸症之痛,每每停聚而不散,唯虫痛则乍作乍止,来去无定,

又有呕吐清沫之可验。”详论不同类型腹痛的特点。

4.金·李东垣《医学发明·泄可去闭苈大黄之属明确“痛则不通”的病机学说,并: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对后世影响很大。

5.明·秦景明《症因脉治·腹痛论》曰:“痛在胃之下,脐之四,毛乙上名日腹痛。若痛在胁肋,曰胁痛。痛在脐上,则日胃痛,而非腹痛。”对腹痛与胃痛、胁进行鉴别。

腹痛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腹痛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腹痛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凡外邪侵袭、劳倦内伤、饮食积滞、痰瘀内停等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腹痛。【范围】

腹痛是临床常见病症。西医学中肠痉挛、神经官能性腹痛、消化不良性腹痛、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结核性腹膜炎、术后肠粘连等,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至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肠炎、胆囊炎、肾绞痛、膀胱炎等所致腹痛,可参照相应章节的病证辨证论治。【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六淫侵袭感受寒邪内侵腹中,伤及中阳,凝滞气机,经脉气血运行受阻,络脉绌急,不通而痛;夏月酷暑,外感暑热之邪,暑热夹湿,内结于腹中肠间,湿热内蕴,气机阻滞不通而痛。

2.情志因素七情过极,脏腑气机逆乱,气化失常,使腹部经络气血运行不利;或气病及血,血行不畅,血瘀络脉闭阻不通而痛。

3.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使食物内停于肠道滞而不化,腑气阻滞不通,或食物停积不化,酿成湿热结于肠,腑气不通;或过食生冷瓜果、饮料,中阳受戕,运化失司,寒积于中,使气机不和运行受阻,腹部脏器之经脉气血运行失畅;恣食辛辣之品,助阳生火,或过食膏粱厚味,助湿生热,致火热、湿热之邪壅遏肠道,气机阻滞不通。以上因素均可引起腹痛。

4.劳逸失度劳力、劳神、房劳过度,日久则阴血不足,精气衰少,腹部经络血脉失养,不荣而发生疼痛。

5.正虚由于禀赋不足,素体阳虚,中阳衰惫,阴寒内盛,气血生化不足,脏腑经络失其温煦、濡养,引起疼痛。

6.其它多由腹部手术以致经络受损,脏器之间粘连,使局部气血流行不畅或瘀滞不通,不通而痛。

二、病机

1.发病一般来说,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因素等引起的不通而痛多起病较急;而正虚及劳逸失度引起的不荣而痛多起病较缓,常反复发作,术后瘀血引起的腹痛多持续不解。

腹痛辨证论治分证论治

腹痛辨证论治分证论治
定义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 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腹痛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可出现在多种疾病中。
历史沿革
《内经》已提出寒邪、热邪客肠胃可引起腹痛,并提出腹 痛的发生与脾胃、大小肠、膀胧等脏腑有关。
张仲景《金匾要略》对腹痛的辨证治疗有了进一步认识, 并根据不同病因拟定了附子梗米汤、厚朴三物汤等方剂治疗。
可转为虚证;或因虚致实,如脾虚不运,一再伤饮食而致虚中夹实证。 二是寒热转化,如寒郁化热;或热痛日久,伤阴及阳,可转为寒热错 杂证。三是气血转化,如气滞日久,则血行不畅,而成寮血内阻;或 癖血影响气机而致气滞血疲。在转化过程中,可见寒热错杂、虚实夹 杂、气滞血瘀。
病因病机—病机
5.预后 若急性暴痛,治不及时,或治不得当,气血逆乱,
此外,跌仆损伤,脉络淤阻;或腹部手术后,血络受 损,也可形成腹中痕血,气机升降不利,“不通则痛”。
病因病机—病机
腹痛发病涉及脏腑与经脉较多,病理因 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 总之,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脏腑气机阻滞, 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 或阳气虚弱,脏腑经脉失于温养,“不荣 亦痛”。
辨证论治—分证论治
1.寒凝腹痛 证候:腹痛急暴,得温则减,遇冷痛甚,畏 寒,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利,或见大便 溏薄,舌苔白腻,脉沉紧。
辨证论治—分证论治
治法:温中散寒。 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方解:方中高良姜、干姜、紫苏温中散寒, 乌药、香附、陈皮理气止痛。

治疗“腹痛”方剂汇总

治疗“腹痛”方剂汇总

治疗“腹痛”方剂汇总

腹痛是以胃脘以下,趾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腹痛病因病机

1.腹痛发生的常见内因与外因:①外感时邪② 饮食不节③情志失调④阳气素虚⑤跌仆损伤⑥腹部术后

2.腹痛的病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脏腑经络失养,不荣则痛。

辨证论治

1.腹痛的辨证要点,首辨腹痛性质,次辨腹痛部位。

2.腹痛的治疗原则:以“ 通” 立法。

3.分证论治

腹痛→寒邪内阻证→治法:温里散寒,理气止痛,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腹痛→湿热壅滞证→治法:泄热通腑,行气导滞,方药:大承气汤加减

腹痛→饮食积滞证→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方药:枳实导滞丸加减

腹痛→肝郁气滞证→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腹痛→淤血内停证→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

腹痛→中脏虚寒证→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方药:小建中汤加减

第三章脾胃系第六节腹痛

第三章脾胃系第六节腹痛

预防调护
寒痛者要注意保温; 虚痛者易进食易消化之食物; 热痛者忌食肥甘厚味、醇酒辛辣; 食积者,注意节制饮食;
气滞者要保持心情舒畅。
转归和预后
选择题 1、中虚脏寒腹痛的治疗大法为( ) A、 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B、 和解少阳,行气止痛 C、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D、 温里散寒,和胃止痛 E、 益气健脾,和中止痛
5.瘀血内停证
主证: 腹痛较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经久不愈; 舌脉:舌质紫黯,脉细涩。
证机概要:瘀血内停,气机阻滞,脉络不通。
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桃仁、红花、牛膝祛瘀活血; 当归、川芎、赤芍、甘草养血和营; 延胡索、蒲黄、五灵脂化瘀止痛; 香附、乌药、青皮行气活血。 酒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生蒲黄10克 五灵脂10克 制乳没(各)3克,肉桂4克,小茴香10克,桃仁10克, 炮姜6克,乌药10克。
腑气不通传导失职 腹胀腹痛拒按有形 气机不畅腑气不通 腹痛胀满痛处不定 气滞日久血行淤滞 腹部刺痛痛处不移
较缓 较长
较急 较短 较急 较短 较缓 较长
6,中虚脏寒证 主证: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形寒肢冷,神疲乏 力,气短懒言; 兼证:胃纳不佳,面色无华,大便溏薄;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证机概要:中阳不振,气血不足,失于温养。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中医内科:腹痛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腹痛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腹痛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细目一:概述

一、腹痛的概念及源流

1.腹痛的概念

腹痛是指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2.腹痛的源流

《内经》最早提出腹痛的病名,并认为腹痛由寒、热邪气客于胃肠引起。《金匮要略》对腹痛的辨证论治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诸病源候论》始将腹痛独立辨证,对其病因、证候进行详细表述,“凡腹急痛,此里之有病。”“由腑藏虚,寒冷之气客于肠胃膜原之间,结聚不散,正气与邪气交争,相击故痛”。金元时期李东垣将腹痛按三阴经及杂病进行辨证论治,并在治疗原则上提出“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清代王清任指出对瘀血在中焦,可用血府逐瘀汤;瘀血在下焦,应以膈下逐瘀汤治疗。

二、腹痛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腹中有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并为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循行之处。

三、腹痛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腹痛常见于西医学的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胃肠痉挛、不完

全性肠梗阻、肠粘连、肠系膜血管病变、腹型癫痫、腹型过敏性紫癜、血紫质病、泌尿系结石、内疝、急慢性胰腺炎、肠道寄生虫等疾病。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腹痛发生的常见内因与外因

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阳虚。外因:外感时邪。

二、腹痛病机寒热虚实的内涵

腹痛寒热虚实病机:寒邪凝滞,阳气不运;湿热内结,气机阻滞;食滞中焦,升降失司;肝气横逆,气滞血瘀为实。中阳不足,气血亏虚,内失温养,不荣则痛为虚。

三、腹痛的基本病机及其转化

基本病机为腹中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而痛。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端,四者往往相互错杂。病理演变:急性暴痛,治不及时,或治不得当,气血逆乱,可致厥脱之证;若湿热蕴结肠胃,蛔虫内扰,或术后气滞血瘀,可造成腑气不通,腹痛拒按之阳明腑实证;气滞血瘀日久,可变生积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痛的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寒热虚实腹痛拘急冷痛,疼痛暴作,痛无间断,腹部胀满,肠鸣切痛,遇冷痛剧,得热则痛减者,为寒痛;腹痛灼热,时轻时重,腹胀便秘,得凉痛减者,为热痛;痛势绵绵,喜揉喜按,时缓时急,痛而无形,饥则痛增,得食痛减者,为虚痛;痛势急剧,痛时拒按,痛而有形,疼痛持续不减,得食则甚者,为实痛。

2、辨在气在,血腹痛胀满,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撑作痛,得暖气矢气则胀痛减轻者,为气滞痛;腹部刺痛,痛无休止,痛处不移,痛处拒按,入夜尤甚者,为血瘀痛。

3、辨急缓突然发病,腹痛较剧,伴随症状明显,因外邪入侵,饮食所伤而致者,属急性腹痛;发病缓慢,病程迁延,腹痛绵绵,痛势不甚,多由内伤情志,脏腑虚弱,气血不足所致者,属慢性腹痛。

4、辨部位诊断腹痛,辨其发生在哪一位置往往不难,辨证时主要应明确与脏腑的关系。大腹疼痛,多为脾胃、大小肠受病;胁腹、少腹疼痛,多为厥阴肝经及大肠受病;小腹疼痛,多为肾、膀胱病变;绕脐疼痛,多属虫病。

二、治疗原则

腹痛的治疗以“通”为大法,进行辨证论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滞者通之,瘀者散之。腹痛以“通”为治疗大法,系据腹痛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病理生理而制定的。肠腑以通为顺,以降为和,肠腑病变而用通利,因势利导,使邪有出路,腑气得通,腹痛自止。但通常所说的治疗腹痛的通法,属广义的“通”,并非单指攻下通利,而是在辨明寒热虚实而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适当辅以理气、活血、通阳等疏导之法,标本兼治。如《景岳全书·心腹痛》曰:“凡治心腹痛证,古云痛随利减,又曰通则不痛,此以闭结坚实者为言。若腹无坚满,痛无结聚,则此说不可用也。其有因虚而作痛者,则此说更如冰炭。”《医学真传·腹痛》谓:“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凋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

三、分证论治

寒邪内阻

症状:腹痛急起,剧烈拘急,得温痛减,遇寒尤甚,恶寒身蜷,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自可,苔薄白,脉沉紧。

治法: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方中高良姜、干姜、紫苏温中散寒,乌药、香附、陈皮理气止痛。若腹中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为寒气上逆者,用附于粳米汤温中降逆;若腹中冷痛,周身疼痛,内外皆寒者,用乌头桂枝汤温里散寒;若少腹拘急冷痛,寒滞肝脉者,用暖肝煎暖肝散寒;若腹痛拘急,大便不通,寒实积聚者,用大黄附子汤以泻寒积;若脐中痛不可忍,喜温喜按者,为肾阳不足,寒邪内侵,用通脉四逆汤温通肾阳。

湿热积滞

症状:腹部胀痛,痞满拒按,得热痛增,遇冷则减,胸闷不舒,烦渴喜冷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身热自汗,小便短赤,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通腑泄热,行气导滞。

方药:大承气汤。

方中大黄苦寒泄热,攻下燥屎;芒硝咸寒润燥,软坚散结;厚朴、枳实破气导滞,消痞除满,四味相合,有峻下热结之功。本方适宜热结肠中,或热偏盛者。若燥结不甚,大便溏滞不爽,苔黄腻,湿象较显者,可去芒硝,加栀子、黄芩、黄柏苦寒清热燥湿;若少阳阳明合病,两胁胀痛,大便秘结者,可用大柴胡汤;若兼食积者,可加莱菔子、山楂以消食导滞;病程迁延者,可加桃仁、赤芍以活血化瘀。

饮食停滞

症状:脘腹胀痛,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痛而欲泻,泻后痛减,粪便奇臭,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多有伤食史。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枳实导滞丸。

方中大黄、枳实、神曲消食导滞,黄芩、黄连、泽泻清热化湿,白术、茯苓健脾和胃。尚可加木香、莱菔子、槟榔以助消食理气之力。若食滞较轻,脘腹胀闷者,可用保和丸消食化滞。若食积较重,也可用枳实导滞丸合保和丸化裁。

气机郁滞

症状:脘腹疼痛,胀满不舒,痛引两胁,时聚时散,攻窜不定,得嗳气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

方中柴胡、枳壳、香附、陈皮疏肝理气,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川芎行气活血。若气滞较重,胁肋胀痛者,加川栋子、郁金以助疏肝理气止痛之功;若痛引少腹睾丸者,加橘核、川栋子以理气散结止痛;若腹痛肠鸣,气滞腹泻者,可用痛泻要方以疏肝调脾,理气止痛;若少腹绞痛,阴囊寒疝者,可用天台乌药散以暖肝温经,理气止痛;肠胃气滞,腹胀肠鸣较着,矢气即减者,可甩四逆散合五磨饮子疏肝理气降气,调中止痛。

瘀血阻滞

症状:腹痛如锥如刺,痛势较剧,腹内或有结块,痛处固定而拒按,经久不愈,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

方中当归、川芎、赤芍等养血活血,蒲黄、五灵脂、没药、延胡索化瘀止痛,小茴、肉桂、干姜温经止痛。若瘀热互结者,可去肉桂、干姜,加丹参、赤芍、丹皮等化瘀清热;若腹痛气滞明显者,加香附、柴胡以行气解郁;若腹部术后作痛,可加泽兰、红花、三棱、莪术,并合用四逆散以增破气化瘀之力;若跌仆损伤作痛,可加丹参、王不留行,或吞服三七粉、云南白药以活血化瘀;若少腹胀满刺痛,大便色黑,属下焦蓄血者,可用桃核承气汤活血化瘀,通腑泄热。

中虚脏寒

症状: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时喜按,喜热恶冷,得温则舒,饥饿劳累后加重,得食或休息后减轻,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寒肢冷,胃纳不佳,大便溏薄,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方药:小建中汤。

方中桂枝、饴糖、生姜、大枣温中补虚,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尚可加黄芪、茯苓、人参、白术等助益气健脾之力,加吴茱萸、千姜、川椒、乌药等助散寒理气之功;若产后或失血后,证见血虚者,可加当归养血止痛;食少,饭后腹胀者,可加谷麦芽、鸡内金健胃消食;大便溏薄者,可加芡实、山药健脾止泻;若寒偏重,症见形寒肢冷,肠鸣便稀,手足不温者,则用附子理中汤温中散寒止痛;腰酸膝软,夜尿增多者,加补骨脂、肉桂温补肾阳;若腹中大寒痛,呕吐肢冷者可用大建中汤温中散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