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音乐四下《花之歌》教案

合集下载

《花之歌》教学设计教案

《花之歌》教学设计教案

《花之歌》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花之歌》。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通过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诗歌中修辞手法的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珍惜花草树木的情感。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花之歌》。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诗歌《花之歌》的文本。

(2)与诗歌主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写作练习纸张和文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花之歌》。

(2)准备好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与诗歌主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之美。

(2)教师简要介绍诗歌《花之歌》的背景和作者。

2. 朗读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花之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自主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

3. 解析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分享自己的感悟。

4. 应用修辞手法(1)教师给出一个场景,要求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2)学生现场写作,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五、课堂小结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六、教学延伸1. 教师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如植树、绿化校园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了解周围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危害,并提出解决方案。

《花之歌》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花之歌》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花之歌》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花之歌》。

(2)理解《花之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分析诗中的象征意义,了解花在诗人心中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象征手法表达情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花之歌》。

(2)理解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

难点:(1)诗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诗中象征意义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课文《花之歌》的文本。

(2)相关背景资料。

(3)投影仪或白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花朵,谈谈对花的感受。

(2)提问:你们知道花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吗?2. 朗读与背诵:(1)引导学生朗读《花之歌》。

(2)鼓励学生背诵诗文。

3. 文本分析:(1)分析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探讨诗中的象征意义,如花代表生命、美丽、短暂等。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

(2)分享讨论成果。

5. 写作练习:(1)请学生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关于“友谊”的短文。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写作心得。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五、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1)学生能否正确朗读和背诵《花之歌》。

(2)学生对诗中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的理解程度。

(3)学生运用象征手法表达情感的能力。

2. 教学方法的适用性:(1)朗读、讨论等教学方法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2)小组合作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教学效果评价:(1)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发言、讨论等。

4 花之歌 教案

4 花之歌 教案

4《花之歌》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花之歌》。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诗歌的美感。

(3)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

(2)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花之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和表达。

2. 诗歌形式的创作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花之歌》。

2. 相关花类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花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花的美丽和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花的认识和感受。

(3)导入诗歌《花之歌》,简介诗人及其背景。

2. 朗读诗歌(1)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2)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3)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3. 理解诗歌(1)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合作探讨,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美感。

4. 欣赏与创作(1)学生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可以是朗读、表演、绘画等形式。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可以是仿写、改编或自由创作。

(3)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欣赏和评价。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强调诗歌的美感和教育意义。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诗歌并写一篇读后感。

(3)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和欣赏花的美丽,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创作水平。

《花之歌》教案

《花之歌》教案

《花之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芬芳、绽放、绚丽、倾诉”等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花的美丽和神韵,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4.通过对课文句子的赏析,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对课文句子的赏析,感受花的美丽和神韵,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2.通过对课文句子的赏析,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花的图片或实物。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有关花的资料。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花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欣赏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2.揭示课题,板书《花之歌》。

3.提问:你们知道花有哪些特点和象征意义吗?你们喜欢哪些花?为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3.交流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花有哪些特点和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要写花?2.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讨论,教师随即点拨。

以下是一个示例:句子赏析:“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说一遍,又说一遍……”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表达了花的美丽和神韵。

同时,通过“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花的珍视和喜爱之情。

整句话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让读者感受到花的美丽和神韵。

4.学生继续赏析其他句子,体会花的美丽和神韵,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四)深入探究,感受神韵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花为什么能够成为自然的代表和象征?(2)作者在写花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这些手法和方式有什么作用?(3)你认为花的神韵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花的语言”?学生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花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花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花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花之歌》这首诗的背景与作者;2.理解《花之歌》的基本意思;3.掌握《花之歌》中的一些重要词语与表达;4.培养学生欣赏与感悟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2.学习《花之歌》中一些重要词语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美丽的花海视频,激发学生对花卉的兴趣,并提问:“你们知道诗歌中有一首《花之歌》吗?你们想听一听吗?”引入本堂课的主题。

2.课堂互动(15分钟)-《花之歌》是谁写的?-诗歌中的“花”是什么意思?-诗歌的背景是什么?3.分组阅读与解读(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阅读与解读《花之歌》,每个小组挑选一段诗句进行解读。

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中设立组长,指导小组成员去理解句中词语的意义,并作出解释。

4.课堂交流(15分钟)将各小组派代表上台解释他们所阅读与解读的诗句,其他组进行补充与提问。

帮助学生对整首诗的意义有个整体的理解。

5.重点词汇解析(15分钟)在分析完整首诗之后,教师针对其中的一些重要词汇进行解析,包括“芬芳”、“花开”等,帮助学生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意象。

6.收集花卉名字(15分钟)教师提议学生在课堂上收集大家所了解到的花的名字,并表达对花的喜爱之情。

学生可以自动组织小组进行收集、呈现与交流。

7.课堂结束(5分钟)教师对本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多读诗歌,欣赏大自然的美。

四、反思不过,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学生在阅读与解读诗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生字生词,导致理解困难。

教师可以事先告知学生一些重要词汇的含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首诗的意义。

其次,在收集花卉名字的环节,可以考虑安排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性的活动,比如,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花卉图册,同时收集一些有关花卉的小故事。

这样可以更加丰富学生对花卉的了解与喜爱,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花之歌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花之歌教学设计

花之歌教学内容:五月的夜晚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五月的夜晚》,能够了解歌曲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感受到夜晚宁静祥和的意境。

能用适当的音色表现夜晚的意境。

2.通过比较、理解后,认识保持音记号,并在歌曲演唱中掌握。

3.用轮唱的形式进行歌曲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了解欧洲音乐文化,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体验歌曲意境,用歌曲表现人们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2.用饱满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引导学生发现歌谱中"重复"的创作手法,唱出歌曲中的保持音和跳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观看花卉图片,请学生说说看到了哪几种花?2.同学们,春天是百花争艳的时候,春天是美好的,她象征着新的开始。

我们国家的春天已经来到了,可是欧洲国家的春天要到五月才来临,在这里有许多的国家,同学们熟悉的有音乐王国奥地利。

而与著名的音乐王国奥地利毗邻的匈牙利,也是一座音乐之都。

每年五月,洁白的丁香和紫色的丁香作为使者,带领着人们走进了鲜花烂漫的春天。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匈牙利,领略一下匈牙利的美景。

3.我们刚才欣赏的郁金香不仅是荷兰的国花,也是匈牙利的国花。

匈牙利还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及特色:世界著名的蓝色多瑙河、布达佩斯英雄广场、富有古建筑特色的佩斯音乐宫、李斯特音乐学院及能歌善舞的匈牙利人民。

二、新歌教学1.匈牙利人民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也很热爱身边的自然美景。

面对这里美丽的景色,沐浴在春天悄悄来临的惊喜中,他们按捺不住心中的情感,创作了一首首赞美春天的歌曲,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首匈牙利民歌《五月的夜晚》(课件:歌曲范唱)2.复听歌曲范唱,请学生找出歌曲中相同的乐句。

3.学唱歌谱。

4.比较保持音和跳音记号。

5.完整演唱歌谱。

6.再次欣赏范唱,请学生跟着轻声哼唱歌词。

7.学生唱歌词。

8.歌曲分析处理:请学生说说歌曲在力度、速度、情绪上应怎样?9.请学生按分析的要求来演唱歌曲。

《花之歌》经典教案

《花之歌》经典教案

《花之歌》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学生能够流畅朗读《花之歌》并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和意象。

o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花的象征意义,把握诗人的情感表达。

o培养学生分析诗歌语言、节奏和韵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o通过朗读、讨论和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o教授学生如何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o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培养对生命的珍视。

o通过诗歌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生命的短暂与美丽,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把握花的象征意义。

难点: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o《花之歌》的课件,包含诗歌原文、注释、赏析等内容。

o准备相关的自然风景图片或视频,用于创设教学情境。

o收集与诗歌主题相关的背景音乐,用于课堂朗读和氛围营造。

2.学生准备:o预习诗歌,了解作者纪伯伦及其创作背景。

o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课堂笔记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5分钟)o教师展示一些美丽的花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o提问学生:花在你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你认为花有什么象征意义?o引出课题《花之歌》,简要介绍作者纪伯伦及其创作背景。

2.朗读诗歌(5分钟)o教师首先进行示范朗读,注意语音语调、节奏和韵律。

o学生跟读,注意模仿教师的朗读技巧。

o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音乐性和画面感。

3.理解诗歌内容(10分钟)o教师逐句讲解诗歌,解释难词难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o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如“我是大自然的话语”、“我是星星,从苍穹附坠落在绿茵中”等。

o讨论诗歌中花的形象及其所传达的情感,分析诗人如何通过花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4.意象与象征分析(10分钟)o教师选取诗歌中的关键意象进行深入分析,如“清风”、“蜂蝶”、“大地”等。

《花之歌》教案设计

《花之歌》教案设计

《花之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花之歌》。

(2)理解《花之歌》的主题思想和内容。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诗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保护环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花之歌》。

(2)理解《花之歌》的主题思想和内容。

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通过诗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植物也会说话吗?它们会说什么呢?”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花之歌》,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朗读和理解。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美。

3. 讨论与思考:(1)提问:“这首诗中的花为什么会说话?它想表达什么?”(2)引导学生通过诗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四、课堂小结:2. 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课后复习和运用。

3. 鼓励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做大自然的好朋友。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花之歌》。

2. 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短文。

3. 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下周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花之歌》的主题和意境。

2. 运用讨论法,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的环境中,增强对大自然美的感知。

4. 运用对比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4《花之歌》(教案)

4《花之歌》(教案)

2022年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4《花之歌》(教案)(最新修订版)教学目标: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各种形象的理解。

重难点:感受并交流课文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一、初读文本,梳理脉络。

(一)理解课题,勾连生活。

1.板书课题,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花的赞歌)2.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用一个词来表述花。

(芬芳灿烂幸福美好高洁……)3.说起花,往往会有诗般的美好,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这样一首散文诗《花之歌》。

(二)初读课文,字词学习。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关注字词。

2.完成字词检测单,完成练习。

3.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展示。

(三)结合导读,理清脉络。

1.质疑:读了课文,我们会发现全文没有出现一个“花”字,为什么要用《花之歌》作为课题呢?2.结合导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

3.交流反馈,总结:从文中,我们知道“花”是什么?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礼品、冠冕、祭献4.理清文本层次:第一部分(1-4自然段):围绕“我是什么”,描绘花的形象美。

第二部分(5-7自然段):结合“我在做什么”,赞扬花的品格美。

二、再读文本,理解想象。

(一)学习1-4自然段,感受语言的特点。

1.默读1-4自然段。

2.对比课初自己对花的评价,感受诗人想象的奇特。

(二)学习5-7自然段,感受想象的奇特。

1.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边读边批注:读到这里,我的脑海里出现了()的画面。

2.反馈交流,品读句子。

句子一: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早晨,在微风中花儿悄悄开放,一起迎来初升的太阳;到了傍晚,夕阳西落,花儿与回巢的鸟儿一同看着最后一缕阳光消逝。

(运用了拟人、排比)句子二: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晚上,满天的星星在空中闪烁;白天,太阳照耀着花儿,运用拟人、比喻展现了原野的日夜更替,写出了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花之歌》教学设计教案

《花之歌》教学设计教案

《花之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花之歌》,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花之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花之歌》是一首描绘花朵生长、开放、凋谢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2.2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的结构,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2.3 教学难点诗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3 课堂讲解分析诗歌的意象,讲解诗歌的结构,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3.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分享学习心得。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的能力。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抄写《花之歌》,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5.2 写一篇关于《花之歌》的读后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5.3 观察身边的植物,拍摄照片,配以文字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利用图片、音乐等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2 互动教学采用提问、回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活力。

6.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文本资源《花之歌》原文、相关诗歌、赏析文章等。

7.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关于《花之歌》的背景资料、作者简介等,丰富教学内容。

7.3 图片资源花朵图片、植物生长过程图片等,辅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花之歌 名师教案

4 花之歌 名师教案

4 《花之歌》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花之歌》。

(2)理解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情,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

2. 诗歌的修辞手法分析。

3. 诗歌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2. 诗歌意境的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花之歌》。

2. 相关花的文化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的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2)简要介绍《花之歌》的作者及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花之歌》,理解诗歌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学习诗歌的心得。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诗歌的字词、句式、修辞手法等。

(2)分析诗歌的意境,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4. 情感体验(1)学生讨论诗歌中花的特点,体会花的象征意义。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5. 应用拓展(1)学生尝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自己的诗歌。

(2)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展示自己的才华。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背诵《花之歌》。

(2)写一篇关于花的小作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8. 板书设计《花之歌》花--生命、美好、象征比喻、拟人--修辞手法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诗歌创作等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选择一种花进行深入了解,包括其生长环境、花期、花语等。

2. 邀请植物学家或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花与自然的关系。

4《花之歌》教案

4《花之歌》教案

4《花之歌》教案教案《花之歌》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儿歌,歌词简单易懂,内容生动有趣。

本教案旨在通过《花之歌》的学习,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其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花朵的种类和性质,培养对花朵的热爱。

2. 让孩子们通过歌曲欣赏,学习花朵的名字、颜色、香味等特性。

3. 通过歌曲的演唱与教学,让孩子们增强对节奏、轻描淡写语调、情感等方面的感受与体验。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演唱2. 图片展示3. 诗歌朗诵三、教学步骤1. 歌曲演唱(1)听歌前,老师们通过图片向孩子们展示各种花卉的生长环境、花朵的形态、颜色、香味等等,让孩子们对不同的花对应上特定的形态、颜色、香味等。

(2)老师播放《花之歌》的曲子,边听边仿唱。

逐渐提高音量,让孩子们更加投入。

(3)老师带领孩子们最后一遍大声朗唱。

2. 图片展示(1)老师通过图片展示花卉种类,让孩子们可以看到不同花的颜色、形状、香味等不同特征。

(2)老师逐个介绍各种花卉的特性,帮助孩子们搭建起对不同花卉的概念。

3. 诗歌朗诵(1)老师将《花之歌》的歌词列在课堂白板上,逐句读给孩子们听,帮助他们了解词语的意思以及歌词中所传达的情感。

(2)请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朗诵,可以分段进行,逐渐提高朗诵的感情色彩、语调的起伏等,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1. 教学重点(1)帮助孩子们了解花卉,了解不同花卉的形态、颜色以及香味等,进一步激发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帮助孩子们掌握唱歌的技巧,声音的起伏、翻滚、轻描淡写等不同方式,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孩子们对花卉的认知较低,需要进行具体展示,亲眼观察。

(2)唱歌时节奏的掌握和情感表达的细腻,需要老师进行引导和督促。

五、教学评估1. 唱歌评估(1)孩子们能否进行提高音量、起伏的唱歌演唱。

(2)孩子们唱歌节奏方面是否能较好掌握。

2. 诗歌朗诵评估(1)孩子们朗诵有无错误或迟缓。

花之歌教案

花之歌教案

花之歌教案《花之歌》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花朵的美丽与生命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学习并运用描写花朵的词汇和句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3.通过花朵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花朵的种类与特点介绍。

2.描写花朵的词汇和句型学习。

3.花朵在文学与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4.学生进行花朵描写的写作练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描写花朵的词汇和句型,感受花朵的美丽与生命力。

难点:理解花朵的象征意义,将其融入到写作中。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投影仪:展示花朵的图片和文学作品中的描写片段。

2.黑板:列举关键词汇和句型。

3.实物模型或真实花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花朵的美丽。

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讨论学生之前对花朵的了解和印象。

2.教学策略:结合图片和实物展示,讲解花朵的特点和描写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花朵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活动: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花朵,运用学到的词汇和句型进行描写,并在小组内交流。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花海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他们谈谈对花朵的初步印象。

2.讲授新课:介绍花朵的种类与特点。

学习描写花朵的词汇和句型,如“娇艳欲滴”、“缤纷多彩”等。

讨论花朵在文学与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玫瑰代表爱情,向日葵象征阳光与希望等。

1.巩固练习:学生选择一种花朵进行描写,注意运用学到的词汇和句型,以及体现花朵的象征意义。

2.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回顾描写的方法和花朵的象征意义。

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小组报告的方式,展示学生描写的花朵,进行评价。

2.为学生提供反馈:对学生的描写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供改进建议。

作业布置1.继续完善花朵的描写,写成一篇小短文。

2.收集与花朵相关的诗歌或散文,进行阅读并写读后感。

3.观察家中的花卉或附近的公园里的花朵,拍照并记录其特点。

教师自我反思本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花朵的美丽与生命力。

《花之歌》教案范文

《花之歌》教案范文

《花之歌》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诗歌《花之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学会感悟诗歌中蕴含的美的意境和哲理。

3.能够准确朗读诗歌并正确理解其词义和意境。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学会感悟诗歌中蕴含的美的意境和哲理。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抽象表达。

2.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诗歌所营造的美的意境和哲理。

四、教学方法:1.导入讨论: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诗歌:朗读诗歌并展示相关图片。

3.分析诗歌:解读诗歌的主题、情感和意境。

4.诗歌赏析: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中的美的意境和哲理。

5.语言表达:学生朗读诗歌并进行词义解析和情感表达。

6.课堂表演: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歌,表演情节。

1.导入讨论:提问学生对花的感受和印象,引导学生思考花的美和存在的意义。

2.呈现诗歌:朗读诗歌《花之歌》,展示相关花卉图片,激发学生的感受。

3.分析诗歌:解读诗歌的主题、情感和意境。

a.主题:表达了对花的赞美和对美的追求。

b.情感:展示了诗人对花的热爱和对世界多彩色彩的感悟。

c.意境:通过对花的描写和比喻,营造出美的意境和哲理。

4.诗歌赏析:a.分段赏析:对诗歌的各个部分进行赏析,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b.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美和情感,并进行个人感悟。

c.意境感受:通过诗歌中的意象和抽象的表达,让学生体验花的美和世界的多彩。

5.语言表达:学生朗读诗歌并进行词义解析和情感表达。

a.词义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生词和形象比喻的意义。

b.情感表达: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的方式,表达对花和美的情感。

6.课堂表演: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歌,表演情节,体验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1.跟读效果:学生的跟读效果良好,有较高的语音准确性和自然流畅度。

2.文字理解:学生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能够准确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3.情感表达:学生能够通过朗读和讨论的方式,表达对花和美的情感并进行情感交流。

苏教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3花之歌》word教案

苏教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3花之歌》word教案

第四单元“花之歌”教学内容:欣赏:“花之圆舞曲”“花儿与少年”“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唱歌:“五月的夜晚”“美丽的太阳花”“我爱米兰”第一课“五月的夜晚”教学目标:一、指导用饱满优美的声音唱《五月的夜晚》,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

二、启发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参与体验音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欣赏“花之圆舞曲”,体验孩子在大自然欢笑的情景。

教学过程一、欣赏乐曲1、播放歌曲《花之圆舞曲》迎接学生进课堂坐下与学生一起随歌曲节奏拍手。

师:这首曲子叫什么?乐曲的风格?2、听《五月的夜晚》歌曲比较和《花之圆舞曲》歌曲风格上有什么不同?师:我们再来听一首歌曲,看看它与《花之圆舞曲》相比。

③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聆听的是一首匈牙利歌曲《五月的夜晚》,歌曲赞美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感知歌曲1、(出示一副春天夜晚的风景图)师:请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一下?]2、出示匈牙利地图及若干画面,介绍匈牙利。

师:匈牙利位于欧洲的中部。

传说是由七个兄弟创建的。

在9世纪末,在近匈牙利境内的七个部落歃血为盟,结为兄弟,推举马扎尔部落的首领为国王,建立了匈牙利,从此,“七个兄弟创建了一个民族”的说法流传至今。

3、出示画面。

匈牙利人属于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合类型又称“马扎尔人”使用匈牙利语约有1000万人。

4、出示画面。

匈牙利人主要以农牧业为主,果园也特别发达,直到现在农业仍是匈牙利的主要生产部门,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5、出示画面。

匈牙利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富有特色。

著名诗人裴多菲和被称为“键盘魔王”的著名钢琴家李斯特都是匈牙利人。

三、学习歌曲1、教师范唱歌曲《五月的夜晚》。

让学生找一找相同的乐句,发现有趣的规律。

2、学生再次聆听歌曲《五月的夜晚》。

3、随着歌声和琴声比划出旋律线,从而发现规律。

学生分乐句有感情地演唱:第一、二乐句都是八分音符开始,要求唱得短促、轻巧,力度弱。

第三、四乐句保持音时值唱足,音色饱满,气息连贯,力度中强,结束句:“树上”唱得短促。

《花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

《花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

《花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整体把握这首散文诗独特精巧的构思。

3.体会诗人运用以物喻人来寄托内心美好情感的写法,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重点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朗读课文,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设想1.字词教学字音方面,强调“硕、啭”是翘舌音;“娑”是平舌音。

词语解释方面,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苍穹、冠冕、旖旎、馥郁、心驰神往、顾影自怜、孤芳自赏”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理解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主要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重点,让学生多读几遍,体会作者的情感,以此不断摸索朗读的语调、语速、语气。

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指导,让学生在大声朗读和实践中,把文本读通,读熟,感受散文诗独特的音韵美。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生活和阅读经验,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作者笔下的花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写的是花,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最后引导学生联系背景知识,交流“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这句话的含义,领悟作者是在以花自喻,借花来表达他坚持追求光明和理想,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表达运用在学完这篇课文后,让学生以“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等),仿写一首散文诗。

学生习其言,悟其法,仿写他物,可谓是读写联动,相得益彰。

学前准备1.预习提纲(1)课前搜集纪伯伦的相关资料。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再读课文,思考: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欣赏鲜花,引出课题。

(课件出示多幅鲜花图。

)同学们,一朵朵娇艳美丽的鲜花,带给我们的是美的享受。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散文诗《花之歌》,诗人纪伯伦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

在他笔下,花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了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

4花之歌教案

4花之歌教案

4花之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与欣赏《花之歌》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认识《花之歌》这首诗歌作品;2.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与抒发方式;3.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4.启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诗歌《花之歌》的背景介绍与分析;2.诗歌的艺术特点与表达方式;3.课文赏析与欣赏;4.诗歌的深层含义及教育意义的讨论。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 PowerPoint 讲解文稿;3.课堂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花之歌》这首诗歌的背景:诗人的名字、时代背景等。

2.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你们是否看到过鲜花?你们喜欢鲜花吗?为什么?-你们对花的印象是什么?花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联?Step 2:诗歌背景与分析(15分钟)1.多媒体展示《花之歌》,指引学生观看,准确理解其语言表达和主题。

Step 3:诗歌的艺术特点与表达方式(20分钟)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和总结《花之歌》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方式。

2.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并进行讨论。

3.教师总结和补充。

Step 4:课文赏析与欣赏(20分钟)1.教师朗读诗歌《花之歌》,学生进行感受与欣赏。

2.教师逐句解读,解释诗歌中的意象和抒发。

3.学生通过欣赏和观看图片,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Step 5:诗歌的深层含义与教育意义(15分钟)1.设立课堂小组,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深入解读《花之歌》中的寓意与主题。

2.学生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3.教师总结和点评。

Step 6:结束与拓展(5分钟)1.教师总结全课的内容和收获,以及对学生的期望。

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花的短文或诗歌。

五、教学方式:讲授、小组讨论、赏析、多媒体展示。

六、教学评价:1.课堂小组讨论展示情况,听取学生对课文和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

2.学生撰写的关于花的短文/诗歌的质量和创意。

花之歌教案

花之歌教案

花之歌教案教案名称:《花之歌》教学设计教案目标:1. 了解《花之歌》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大胆猜测词义,提高学生的词汇推断能力。

2. 通过阅读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花朵的美丽和多样性,并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花的喜爱或相关的经历。

2. 引导学生思考,花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来表达一些意象或情感。

3.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认为为什么花是那样重要,以至于被用来表达这些意象或情感?二、阅读与讨论(30分钟)1. 分发《花之歌》的课文给学生,并请他们默读两遍。

2.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 你认为这首诗讲述了什么故事?b. 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或意象?c. 为什么花被用来表达这些情感或意象呢?3. 邀请每个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思考结果。

4.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理解《花之歌》的主题和情感。

三、词汇推测(20分钟)1. 从课文中选择一些生词,将其列在黑板上。

2. 引导学生利用上下文和自身的知识猜测词义,并解释其推测的过程。

3. 请学生完成一些与生词相关的练习,如填空、选择题等,巩固词义的理解。

四、绘画与表演(30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花之歌》的理解和想象创作一幅图画。

2.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图画创作一个简短的表演。

3. 每个小组依次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后进行评论和讨论。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体验,总结他们对《花之歌》的理解和感受。

2. 提问学生:你觉得《花之歌》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为什么?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或现代诗,用诗的形式表达一个特定的情感或意象,并与同学分享。

2. 组织学生进行花的分类和研究,了解各种不同花卉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花之歌”
教学内容:
欣赏:“花之圆舞曲”“花儿与少年”“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唱歌:“五月的夜晚”“美丽的太阳花”“我爱米兰”
第一课“五月的夜晚”
教学目标:
一、指导用饱满优美的声音唱《五月的夜晚》,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

二、启发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参与体验音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欣赏“花之圆舞曲”,体验孩子在大自然欢笑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欣赏乐曲
1、播放歌曲《花之圆舞曲》迎接学生进课堂坐下与学生一起随歌曲节奏拍手。

师:这首曲子叫什么?乐曲的风格?
2、听《五月的夜晚》歌曲比较和《花之圆舞曲》歌曲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师:我们再来听一首歌曲,看看它与《花之圆舞曲》相比。

③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聆听的是一首匈牙利歌曲《五月的夜晚》,歌曲赞美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感知歌曲
1、(出示一副春天夜晚的风景图)师:请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一下?]
2、出示匈牙利地图及若干画面,介绍匈牙利。

师:匈牙利位于欧洲的中部。

传说是由七个兄弟创建的。

在9世纪末,在近匈牙利境内的七个部落歃血为盟,结为兄弟,推举马扎尔部落的首领为国王,建立了匈牙利,从此,“七个兄弟创建了一个民族”的说法流传至今。

3、出示画面。

匈牙利人属于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合类型又称“马扎尔人”使用匈牙利语约有1000万人。

4、出示画面。

匈牙利人主要以农牧业为主,果园也特别发达,直到现在农业仍是匈牙利的主要生产部门,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5、出示画面。

匈牙利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富有特色。

著名诗人裴多菲和被称为“键盘魔王”的著名钢琴家李斯特都是匈牙利人。

三、学习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五月的夜晚》。

让学生找一找相同的乐句,发现有趣的规律。

2、学生再次聆听歌曲《五月的夜晚》。

3、随着歌声和琴声比划出旋律线,从而发现规律。

学生分乐句有感情地演唱:第一、二乐句都是八分音符开始,要求唱得短促、轻巧,力度弱。

第三、四乐句保持音时值唱足,音色饱满,气息连贯,力度中强,结束句:“树上”唱得短促。

“花”的时值要唱足。

4、随钢琴轻声演唱。

5、有感情地演唱,表达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

四、表现歌曲
1、全班学生演唱歌曲,以小组形式讨论创编。

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表演。

3、全体同学边唱边打小乐器伴奏。

第一、二乐句每小节击一下,第三、四乐句用棒在三角铁内震荡。

结束句击一下。

五、小结
春天给人们带来了舒适与温馨,春天给大自然增加了活力与色彩。

各国人民都用自己的方式赞美春天,用心去歌唱春天。

②播放歌曲《五月的夜晚》,引导学生边唱边离开教室。

第二课“美丽的太阳花”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愉快的情绪,连贯流畅的咬字吐字,富有表情与和谐的二部合唱来表达歌曲所描绘的真善美意境。

2、用简单的动作配合演唱,烘托歌曲情绪,增强节奏感,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3、欣赏“花儿与少年”。

复习无升降号调的1 2 3 5 6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
二,音乐游戏: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喜欢做游戏,接下来,老师就和大家做《音符小鸟找家》的游戏,好吗?
同学们看黑板,这是一棵又高又磊的音乐树,是音符小鸟(1 2 3 5 6)的家。

小鸟自由飞来飞去玩得真开心,可忘民哪个是它们的家,请大家来帮助它们找家,听音,这是什么唱名的小鸟,听出来的同学上黑板写上去。

三、欣赏“花儿与少年”
1、我们游戏做得很高心,现在请大家听赏一首青岛民歌“花儿与少年“
2、请大家根据歌曲拍一拍,用声势体验。

四、新课教学
1.导入:我们在一起拍击得多开心啊,现在请你们听一首歌“美丽的太阳花“
2.教师将歌曲完整地放一遍,让学生围成圆圈,席地而坐聆听。

3.再听全曲,随乐击掌。

4、用听唱法学习曲谱。

5、学唱歌曲
6、小组练唱,在分组展示。

7、选择打击乐,自由创编节奏为全曲伴奏。

五、小结
第三课“我爱米兰”
教学目的
一、学习深情、富有表情的歌唱,二部合唱和谐,把对教师的热爱、尊敬的感情在歌声中充分体现出来。

二、欣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二、欣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1、听赏全曲,请同学们跟音乐哼唱。

2、听了两种不同的表演形式后,说一说你的感想。

三、导入新课:
师:9月10日是什么节?
答:教师节。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歌,一首尊师重教的歌曲《我爱米兰》
四、新授:
1、复习C大调音符,告诉学生“do”是可以流动的,“do”的位置改变了,其他音的位置也会相应改变。

2、老师和学生一起给小音符“搬家”,并结合歌曲的旋律,练唱旋律。

3、学习歌谱:(
采用视唱与听唱、老师唱谱,学生找旋律的方法学习歌谱。

(注意: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有附点,第二乐句没有附点)
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老师要帮助学生多听、多唱。

注意两声部的和谐。

4、学习歌词:
5、跟琴哼唱。

听录音范唱。

6、有感情地演唱。

7、后半段如“啊,米兰”、“我爱,老师”等处要唱得较连贯、激动,充满感情,力度应随旋律的起伏而变化。

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我爱米兰》这首歌,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热爱,请大家课后练好歌曲,在9月10日这天全体起立,向你们的任课老师深情地唱起《我爱米兰》,观察你们的老师收到这份新颖而有意义的礼物时,脸上会出现何种表情。

5.结束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