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二年级音乐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学期音乐课程设计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学期音乐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概述1.1 课程背景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学期音乐课程,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1.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 感受音乐的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大纲根据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学期音乐教材,本学期共安排了8个教学单元,具体内容如下:1. 音乐基础知识2. 歌曲学习3. 器乐学习4. 音乐欣赏5. 音乐创作6. 音乐游戏7. 集体舞8. 音乐表演2.2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歌曲、器乐的学习,音乐欣赏和创作,集体舞和音乐表演;- 教学难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乐器演奏技巧,音乐创编能力。
三、教学方法3.1 教学手段- 讲授法:讲解音乐理论知识,传授唱歌、跳舞、器乐演奏技巧;-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示范演唱、演奏、舞蹈,供其他学生模仿和学习;- 实践法:学生通过演唱、演奏、舞蹈等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欣赏法:聆听、观看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创编法:鼓励学生创作、编排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2 教学组织形式- 集体教学:全班学生一起学习、练习,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分组教学: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个别教学:针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高其音乐素养。
四、课程评价4.1 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练习态度、团队协作等;- 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音乐会等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提高自我认知。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好朋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的抒情、自然的发声,演唱歌曲《两只小象》。
2、能专注的聆听音乐,对“管弦乐”这种器乐形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教学重点:感受“管弦乐”教学难点:歌曲的节奏教学用具:录音机等教学过程:一、听赏《大白象》1、简介:位于清迈城西北27千米处的迈洒河谷,青山绿水,风景秀丽,一座著名的大象城就建造在这里。
这个大象营是泰国最早的大象表演场之一,每天早晨有两场表演,节假日下午加演一场。
表演内容包括大象洗澡、踢足球等。
表演结束后,游客可以喂大象,或骑象游玩。
世界上现存的象有两种,亚洲象和非洲象。
我国已经把亚洲象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并在西双版纳建起了大象自然保护区。
2、听赏《大白象》①完整聆听音乐,体会音乐的情绪。
②复听音乐。
提问:在乐曲中小象“叫”了几次?③再次完整聆听音乐,随着音乐模仿小象的动作,并用嗓音模仿小象的叫声。
二、唱《两只小象》1、导入:师:小朋友们,刚刚我们认识了小象,那么大家认识它的妈妈吗?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
2、播放《两只小象》录音3、师:你听到了什么内容?4、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5、教师范唱歌曲6、朗读歌词8、提出难点9、解决难点10、完整演唱11、边唱边律动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唱:《打掌掌》2、动:音乐游戏:打掌掌3、认:铝板琴教学目标:1、能用的自然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打掌掌》,体验、表现二拍子的韵律。
2、能够利用打击乐器或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3、能清晰、准确地模唱《打掌掌》旋律,初步建立mi、sol、la 3个音的音高感。
教学重点:二拍子的韵律教学难点:二拍子的强弱教学用具:录音机等教学过程:一、随伴奏拍手掌读童谣1、师示范念童谣打掌掌。
2、随伴奏跟老师拍童谣。
3、出示歌词,随伴奏齐拍念童谣。
4、随伴奏,齐打掌掌背童谣。
5、交换伙伴玩打掌游戏。
二、跟着歌曲打掌掌1、师示范和一位同学打掌掌。
苏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音乐的魅力——苏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音乐欣赏和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和音高,并能够用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集体合奏和合唱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2. 学习基本的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和音高,并能够用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
3. 通过集体合奏和合唱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一、音乐欣赏(2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不同乐器,让学生猜测乐器的名称和发出的声音。
2. 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3.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喜好,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音乐元素学习(30分钟)1. 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和音高,并通过简单的例子进行解释。
2. 利用教材中的练习,让学生模仿和跟唱简单的节奏和旋律。
3.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节奏创作,让学生自由组合不同的节奏元素。
三、集体合奏和合唱(3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如手鼓、木鱼等。
2. 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合奏曲目,如《小星星》等。
3.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活动,学习简单的合唱曲目,如《春天在哪里》等。
4. 引导学生进行合奏和合唱的表演,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四、音乐游戏(20分钟)1. 利用音乐游戏的方式复习学过的音乐元素和节奏。
2.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游戏,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活动,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音乐学习中的收获和感受。
3. 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苏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教材2. 不同类型的音乐录音3. 不同乐器的图片或实物4. 音乐游戏相关道具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音乐欣赏和参与音乐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术语。
- 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
- 学会使用打击乐器,并进行简单的合奏。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演唱、演奏、模仿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学习- 学习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歌曲,包括《小星星》、《小燕子》、《两只老虎》等。
- 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特点。
2. 音乐知识- 学习简单的音乐术语,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 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3. 打击乐器演奏- 学习使用打击乐器,如木鱼、铃鼓等。
- 进行简单的合奏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播放歌曲或演奏乐器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2. 歌曲学习- 教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
- 分析歌曲的特点,如节奏、旋律等。
3. 音乐知识学习- 讲解音乐术语和基本要素。
-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知识。
4. 打击乐器演奏- 教授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
- 进行简单的合奏练习。
5.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歌曲演唱、乐器演奏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 关注学生在团队协作、创造力等方面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
五、教学资源- 教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 音响设备:播放歌曲、音乐片段等。
- 打击乐器:木鱼、铃鼓等。
六、教学建议-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课堂教学设计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帮助二年级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同时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 音乐欣赏: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儿童歌曲,让学生欣赏并体验音乐的乐趣。
2. 声音训练:通过声音游戏和练,帮助学生提高听觉辨别能力和声音产生的技巧。
3. 歌曲学唱:选择一首适合年龄的儿童歌曲,教授歌曲的歌词和音调,并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练。
4. 乐器体验: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些简单的乐器,如手拍、口哨等,培养他们对乐器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过程1. 欢迎与导入:通过简单的问候和互动,营造积极的研究氛围。
2. 音乐欣赏:播放一首儿童歌曲,让学生仔细聆听并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3. 声音训练:进行一些声音游戏,如模仿动物的叫声、模拟自然界的声音等,让学生通过声音的产生和辨别来提高听觉能力。
4. 歌曲学唱:教授一首简单的儿童歌曲的歌词和音调,引导学生进行跟唱和合唱练。
5. 乐器体验:让学生轮流体验手拍、口哨等简单的乐器,让他们亲身感受乐器的声音和乐器演奏的乐趣。
6. 总结与反馈:对本节课的研究进行总结,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参与程度、音乐表达能力的提升情况以及合作精神的体现等方面。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听取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注意事项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确保他们正确使用乐器和避免受伤。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尊重他们的不同音乐表达方式,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表扬和鼓励。
3.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进行灵活安排。
以上是本教学设计的简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标题: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高、音长、节奏等;b. 通过歌曲和乐器演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力;c. 学习简单的音乐技巧,如拍子、节奏的掌握等。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能够听辨不同的音调和节奏;b.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c.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热爱;b.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c.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概念的引入:音高、音长、节奏等基本概念的介绍和解释;2. 歌曲学习:选择适合二年级学生的简单歌曲,如《小星星》、《小兔子乖乖》等;3. 乐器演奏:介绍一些简单的乐器,如手鼓、铃鼓等,让学生亲自尝试演奏;4. 节奏感知:通过敲打节拍器、拍手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和掌握节奏;5. 创意表演: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意表演,如编舞、编曲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2. 概念引入: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引入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高、音长、节奏等;3. 歌曲学习:选择一首简单的歌曲,教唱歌词和动作,让学生跟随唱和动作;4. 乐器演奏:介绍一种简单的乐器,让学生亲自尝试演奏,并进行简单的合奏;5. 节奏感知:通过敲打节拍器、拍手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和掌握节奏,进行简单的节奏练习;6. 创意表演: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意表演,如编舞、编曲等,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7. 总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对音乐保持热爱和兴趣。
四、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材;2. 音乐器材:手鼓、铃鼓等简单乐器;3. 节拍器:可使用敲打节拍器或制作简易节拍器。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歌唱、乐器演奏、节奏感知和创意表演等方面;2.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3. 学生的课后反馈和自我评价。
新苏教版二年级音乐教案

新苏教版二年级音乐教案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简单的音乐节拍与节奏;2.了解简单的音乐符号;3.练习简单的声乐练习;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1.音乐节拍的认识;2.音乐符号的了解;3.声乐练习;4.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的音乐。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认识简单的音乐节拍和了解基本的音乐符号。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掌握不同节奏的音乐,需要多次的练习和演唱。
教学准备1.音乐教材;2.音响设备;3.表演服饰;4.演唱表演。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我们首先通过一首轻松愉快的歌曲,来引入今天的课程内容,并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乐趣。
第二步:导入在引入之后,我们需要对本次课程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和解释。
这里需要向学生展示一些音乐节奏的例子,介绍基本的音乐符号,并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
第三步:练习接下来,我们需要与学生一起进行有关节拍和节奏的练习。
这里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歌曲,并让他们在掌握了前面的知识点之后,通过练习来更好的掌握。
第四步:教学应用在前面的练习基础上,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声乐练习,并且进行表演,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五步:和反馈在课程的最后,我们需要对前面所学内容进行,并且通过一些反馈和回答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情况。
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学生的表演和演唱结果;2.学生对于乐曲的感悟与理解;3.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扩展本节课的教学扩展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投影仪向学生展示一些音乐节奏的例子,让学生更好的理解;2.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流行的歌曲来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3.在课程结束后,可以让学生自由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让学生学会了认识音乐节拍和了解基本的音乐符号,训练了学生的声乐和良好表演能力,并且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苏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 平均分 教学设计

苏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平均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节奏平均分的概念和基本表现形式;- 掌握使用平均分进行音乐表演和创作的技巧;- 学会用平均分演奏一些简单的音乐作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表演技巧;-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协作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创作和表演,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关注他人、团队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培养学生有节奏、有规律的生活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和技巧,学会用平均分进行音乐表演和创作。
-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平均分知识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音乐节奏,预告今天将研究新的节奏形式--平均分,并通过展示一段有规律的平均分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和表现形式(10分钟)通过示范教学和学生互动,讲解平均分的概念和基本表现形式。
引导学生观察、模仿、演唱一些简单的平均分节奏,并分析其特点和规律。
3. 练平均分演奏(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合作练,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协作,分工合作演奏一段简单的平均分音乐作品。
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引导学生注意节奏的准确性和协同配合。
4. 创作平均分音乐作品(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平均分的知识创作一段简单的音乐作品。
学生可以选择合作创作或个人创作,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5. 表演和分享作品(10分钟)邀请学生将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进行表演,并鼓励他们进行分享和交流。
教师对表演的内容进行点评和鼓励,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研究。
6. 小结与延伸(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平均分的重要性和应用。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尝试使用平均分进行音乐创作。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和创作,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技能和创造力。
新苏教版二年级音乐教案

新苏教版二年级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年级音乐课的内容和安排2.掌握拍子、节拍和基本音乐术语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和表达能力4.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二、教学重点1.拍子和节拍2.唱歌和跟唱三、教学难点1.唱调的把握和协作2.音乐术语的理解和运用四、教学内容1.第一节课:了解二年级音乐课的内容和安排教学目标1.掌握初中和小学音乐课的区别2.了解课堂活动和课程表教学步骤1.教师介绍音乐教材和教学目标2.学生与教师一起了解音乐课的区别3.教师介绍课堂活动和课程表4.学生与教师一起制定学习计划教学评估1.学生能够区分初中和小学音乐课的区别2.学生能够了解课堂活动和课程表2.第二节课:掌握拍子、节拍和基本音乐术语教学目标1.掌握拍子、节拍和基本音乐术语2.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教学步骤1.教师简单介绍拍子和节拍的概念2.让学生跟随教师拍手和脚,体验拍子和节拍的感觉3.教师介绍基本音乐术语和符号4.让学生跟唱歌曲,并指导他们使用基本音乐符号教学评估1.学生能够正确和清晰地表达拍子和节拍的概念2.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基本音乐术语和符号3.第三节课:唱歌和跟唱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和表达能力2.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教学步骤1.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简单歌曲2.让学生尝试跟唱这首歌曲3.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合唱4.学生轮流表演自己喜欢的歌曲教学评估1.学生能够清晰、正确地唱一首歌曲2.学生能够尝试跟唱和合唱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几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二年级音乐课程的内容和安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基本的拍子、节拍和音乐术语。
在唱歌和跟唱环节,学生积极表演了自己喜欢的歌曲,通过表演和合唱,学生的音乐表演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不过,在课程安排和学生反馈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教案【篇一:最新版苏教版新教材二年级音乐上教案全】第一单元五彩民歌风教学内容:苏少版第三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 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
2. 能用自然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两只小象》和《打掌掌》,体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韵律;能够利用打击乐器或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能清晰、准确地模唱《打掌掌》旋律,初步建立mi、sol、la3个音的音高感。
3. 专注地聆听《口哨与小狗》和《大白象》,能通过声势律动、打击乐器随音乐伴奏等实践活动,对乐曲的段落变化做出较为准确的反应。
4. 在念、唱、奏、动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四分、八分节奏,表现出稳定的节拍感。
认识铝板琴,了解c大调mi、sol、la3个音组成的短小旋律。
教学重点:1. 感受童声齐唱,乐曲情绪。
2. 准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
3. 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难点:、建立mi sol la三个音的音高。
教师:钢琴、教学光盘学生: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听:大白象唱:两只小象教学目标:1、能用的抒情、自然的发声,演唱歌曲《两只小象》。
2、能专注的聆听音乐,感受歌曲的人文主题和三拍子的韵律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重点:感受童声齐唱难点:感受童声齐唱;歌曲的节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听赏《大白象》1、简介歌曲的主题2、听赏《大白象》△完整聆听音乐,体会音乐的情绪。
△复听音乐。
提问:歌曲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再次完整聆听音乐,随着音乐模仿大象的动作,并用嗓音模仿大象的叫声。
四、唱《两只小象》1、导入:小朋友们,刚刚我们认识了大象,那么大家认识它的孩子吗?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
2、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中的情节,并讲一讲3、轻声哼唱,找出难唱的地方4、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5、齐唱五、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唱:《打掌掌》音乐游戏:《打花巴掌》认:铝板琴教学目标:1、能清晰、准确的模唱《打掌掌》旋律,初步建立mi sol la三个音的音高感。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请你唱个歌吧》2.听《杜鹃圆舞曲》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用欢快、轻松、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请你唱个歌吧》。
2.通过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让学生感受3/4拍的节奏和三拍子舞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乐曲各部分不同的情绪和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能用不同的动作加以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正确演唱歌曲《请你唱个歌吧》。
2.感受乐曲《杜鹃圆舞曲》三拍子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感受、表现乐曲。
难点:1.认识并掌握顿音记号的作用与唱法。
教学过程:一、趣味律动1.猜谜导入:老师:在上课之前,我要请小朋友猜一个谜语:“三人同日见,百花齐争艳——打一字”(春)。
春天来了,小草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到处都是。
小朋友,你们看到了哪些春天的变化呢?(学生回答……)二、欣赏《杜鹃圆舞曲》老师:小朋友们都知道春天是个非常美丽的季节。
你们听,连小___也跳起了舞来庆祝春天了。
___还想请大家听听它跳的舞曲是几拍子的呢?请你根据舞曲的情绪,让我们来分一分它有几部分。
一)初听全曲1.生交流讨论。
2.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乐曲是三拍子的,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二)分段欣赏乐曲1.听赏第一部分并提问:这段乐曲的情绪怎样?请你们随着音乐用相应的表情和动作来感受这一部分的情绪。
2.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一部分的情绪是活泼欢快的。
3.听赏第二部分并提问:情绪有什么变化?请你随着音乐用相应的动作来表现这一部分的情绪。
4.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二部分情绪是优美抒情的。
5.听赏第三部分并提问:第三部分和哪一部分相似?情绪怎样?请用动作来表现。
6.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相似,它的情绪也是活泼欢快的。
三)复听乐曲三、学唱歌曲《请你唱个歌吧》。
二、研究阶段一)唱《藤儿长长牵着瓜》师:今天我们要研究一首新歌,叫做《藤儿长长牵着瓜》。
首先,我来给大家唱一遍,你们跟着我学,注意领唱和齐唱的区别。
【最新苏教版音乐教案】【39页精品】苏少版二年级音乐全册教案

二年级音乐教案《报春》一、教学内容1、歌曲:《报春》二、教学目的:1、培养三拍子的韵律感,体验大自然美丽的风光。
2、培养学生用赋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报春》。
3、学习舞蹈的基本组合,为学习舞蹈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能正确的唱歌准音高。
五、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师生接唱《我家的小花猫》。
1=C 2/46 3 3|2 4 3|2 1 7|6 -|2 1 7|6 -|6 3.|6 3.|2217|6 -‖⑴老师用谈话的方法激发学生去寻找春天,热爱春天。
⑵老师范唱前两段。
⑶老师领读歌词,按节奏领读歌词。
⑷分段教唱。
⑸让学生比较歌词,记准歌词。
⑹老师弹曲谱,学生伴奏。
(拍手,按三拍子的强弱规律)⑺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报春》两遍。
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谷布”请学生注意要唱的有弹性,跳跃,四分休止要唱出来,提醒学生注意。
⑻听琴唱词,即老师分乐句弹,学生分乐句演唱。
⑼听琴默唱歌曲。
(两遍)接下来是师生接唱。
⑽齐唱,学生唱的有错的地方老师要及时纠正。
⑾同学们,在老师的指挥下齐唱一遍。
5、课堂小结同学们,春天美吗?(美)。
因为春天有红的花、绿的草,还有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啊!春天真美呀。
六、结束课程《春晓》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春晓》,感受歌曲描绘的情景和作者的心情。
2、正确掌握歌曲中休止符和一字多音等多种音乐记号的演唱。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春晓》,把握歌曲情绪,能够用乐器配合简单节奏型来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1、歌曲中一字多音,休止符和其他音乐记号的掌握。
2、了解4/4拍的强弱规律并能在歌曲演唱中有所表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沙锤、三角铁、响板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听音乐《春天在哪里》进入教室。
2、跟歌曲《春天在哪里》律动师:小朋友们知道刚才进入教室时老师放的是哪一首歌曲啊?生:《春天在哪里》师:春天到了,天气也变得暖洋洋的,下面,让我们跟着歌曲轻松一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沙锤、三角铁、响板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春来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报春》听:《杜鹃圆舞曲》教学目标:1、学生能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报春》,较好地表现三拍子和四拍子的韵律,感受歌曲明朗活泼的情绪。
2、欣赏《杜鹃圆舞曲》,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和不同乐器音色的特点,能尝试设计符合乐曲风格特点的动作,并随乐曲段落的变化律动。
3、在音乐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在听赏中能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感受音乐的快慢、强弱对比。
教学重点:学生能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报春》,较好地表现三拍子和四拍子的韵律,感受歌曲明朗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在音乐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在听赏中能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感受音乐的快慢、强弱对比。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要求:欣赏歌曲《报春》和《杜鹃圆舞曲》,初步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弹唱《小燕子》。
2、交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春天!师:春天美吗?生:美!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师:你们能说说春天有些什么美丽的景色吗?(用四字成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等)师:恩,同学们说的很好,那么老师现在有一个关于鸟的谜语要给大家猜一猜,你们能猜中吗?谜语:一只小小鸟,冬去春又来,布谷布谷叫,催着春耕忙。
生:布谷鸟。
3、恩,同学们真棒!XXX的叫声就仿佛告诉大家春天来了,美丽的景色来了。
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吧!二、学唱歌曲1、初听歌曲《报春》。
(提醒孩子们安静的听音乐。
)师:通过听了这首歌曲,你们听见XXX的叫声了吗?生:……师:谁能模仿出音乐中布谷鸟的叫声呢?生模仿音乐中布谷鸟的叫声。
师:在远处叫和在近处叫有什么不同啦?2、发声练:请学生跟琴声学布谷鸟的叫声,请同学分别模仿在远处(高音)的叫声和近处(低音)的叫声。
3、请同学再次观赏歌曲《报春》,思考几个问题:这首歌曲是哪一个国家的儿童歌曲?歌曲的拍号是甚么?教师讲解:这是一首三拍子的音乐,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好朋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1、《拍手唱歌笑呵呵》2、模唱歌曲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感受生活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并能用唱名模唱感兴趣的旋律片段。
3、能用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发声演唱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并伴着歌声进行拍手游戏。
教材分析:《拍手唱歌笑呵呵》是一首欢快风趣的儿童歌曲,二四拍,一段体结构,旋律活泼流畅,表达了小朋友天真活泼、纯洁美好的心境以及与伙伴和睦公处的美好品格。
全曲短小精悍,由四个变化重复的乐句组成,结构方整,易学易唱,适合表演。
教学重、难点:《拍手唱歌笑呵呵》中长拍音的保持处理,唱出欢快愉悦的心情。
教学准备:CD、CD机、钢琴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师:小朋友,课间你们会和好朋友玩些什么游戏呢?(学生回答,有两种情况。
)1.情况一:有学生回答“拍手游戏”。
师:喔!老师也喜欢,谁来和老师玩这个游戏?(老师邀请学生游戏)2.情况二:没有学生回答“拍手游戏”。
师:哇噻!你们的游戏太有意思了,花样可真多呀!下课后老师也想跟你们一起玩玩这些游戏,欢迎吗?(学生回答)师:现在,老师想邀请一位小朋友做一个游戏,谁愿意啊?(老师邀请学生游戏)[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一下子抓住学生的趣味,拉近学生的距离。
]二.趣味学歌1.教师范唱师:这个游戏有趣吧!接下来老师要边唱边做这个游戏了。
(老师邀请一位小朋友继续玩拍手游戏,同时范唱,学生听赏。
)2.在游戏中学唱歌曲。
师:你们想不想学着边唱歌边做这个拍手游戏啊?那就让我们每两个人一组,跟着老师来做一做、唱一唱吧。
(师生活动:在游戏中学唱歌曲。
采用整体听唱与分句模唱相结合的方式学唱。
学生可以提出演唱过程中感觉困难的乐句,由会唱的同学帮助解决,如无法解决就由教师帮助,直至学会歌曲。
)3.提高游戏难度,增加趣味性。
(游戏熟练后,教师在钢琴上变换速度弹奏旋律,忽快忽慢,学生跟着节奏相应地做拍手游戏。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学期音乐课程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学期音乐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进行歌唱。
2. 学会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 能够理解并实践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集体唱、分组唱、合唱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
2. 利用图谱、乐器等教学辅助工具,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3. 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二、教学内容教材内容1. 歌曲学习:《小星星》、《小燕子》、《两只老虎》等。
2. 音乐理论知识:音高、节奏、音符等。
3. 打击乐器演奏:木鱼、铃鼓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 教学难点:音乐理论知识的运用,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准备教材、乐谱、乐器等教学资源。
2. 安排教学场地,确保教学环境安全、舒适。
课中教学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热情。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教唱歌曲,学生跟唱。
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
3. 音乐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音高、节奏、音符等基本音乐理论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打击乐器演奏(10分钟)教师示范打击乐器演奏技巧,学生跟随练习。
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节奏和力度,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鼓励学生在家练习,提高音乐素养。
课后作业1. 复习所学歌曲,加强歌唱练习。
2. 练习打击乐器演奏,掌握节奏和力度。
3.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音乐欣赏和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2. 学习并掌握二年级下册音乐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二年级下册音乐课程中的主要内容。
2. 通过欣赏和表演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使其能够理解音乐作品的表达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使其能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图。
教学准备:1.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和教具。
2. 音乐播放设备。
3. 音乐乐器和小道具。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摇摆、跳跃等,以准备他们的身体和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10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具有明显节奏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并与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联系。
三、学习新知(30分钟)1. 听音乐欣赏:播放一首简单的儿童歌曲,让学生仔细聆听,并回答相关问题,如歌曲的主题、情感等。
2. 乐器演奏:介绍一种简单的乐器,如小木琴或手风琴,并演示如何演奏几个简单的音符。
3. 合唱活动:教授一首简单的儿童歌曲,让学生跟随节奏和歌词一起合唱,并进行多次练习。
4. 小组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首他们喜欢的歌曲,并进行表演。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展示音乐的表达和情感。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首歌曲,并进行个人表演。
2. 分享表演: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表演,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总结学生的收获和进步。
2. 鼓励学生继续在日常生活中欣赏音乐,并尝试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图。
六、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并进行欣赏和表演。
2. 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分享自己的音乐欣赏和表演经历。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音乐教案教案标题:苏教版二年级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符、节拍、音阶等;- 能够演唱简单的儿歌和民歌;- 发展音乐表达能力,培养听音辨音的能力;-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教学重点:-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学习基本的乐理知识。
3. 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知识- 介绍音符的名称和符号:整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 介绍音阶的概念,如C大调音阶;- 引导学生可以按照节奏来演唱歌曲。
(2) 歌曲学唱- 选取儿歌和民歌,如《小白兔跑呀跑》、《茉莉花》等;-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唱,模仿老师的节奏和音准。
(3) 乐理知识的探索- 利用乐器如手拍、击打乐器等,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 利用简单的编曲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节拍的变化。
4. 教学过程:(1) 导入阶段:- 利用课件或图片展示各种音符的名称和符号;- 与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如什么是音符、什么是音阶等。
(2) 正式教学阶段:- 向学生详细介绍音符的不同类型,通过演示和示范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听唱儿歌和民歌,指导学生用正确的节奏和音准跟唱;- 引导学生模仿乐器的节奏进行打击或演奏。
(3) 拓展延伸:- 让学生自由演唱其他已学歌曲;- 引导学生参与简单舞蹈动作来表达音乐节奏。
5. 教学评价:-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情况;- 逐步引导学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来演唱歌曲;- 利用小组合作或合唱的方式,评价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6. 教学资源:- 音乐教材、课件、音乐CD等;- 乐器如手拍、击打乐器等;- 图片或图片展示音符的名称和符号。
通过以上的教案撰写,你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要求和教材内容,进行细化和调整。
同时,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灵活的教学安排和活动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苏教版二年级音乐教案篇一:2015版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好朋友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 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
2. 能用自然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两只小象》和《打掌掌》,体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韵律;能够利用打击乐器或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能清晰、准确地模唱《打掌掌》旋律,初步建立、、3个音的音高感。
3. 专注地聆听《口哨与小狗》和《大白象》,能通过声势律动、打击乐器随音乐伴奏等实践活动,对乐曲的段落变化做出较为准确的反应。
4. 在念、唱、奏、动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四分、八分节奏,表现出稳定的节拍感。
认识铝板琴,了解C大调、、3个音组成的短小旋律。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感受童声齐唱,乐曲情绪。
2. 准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
3. 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难点:建立三个音的音高。
教师:钢琴、教学光盘学生: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听:大白象唱:两只小象教学目标:1.能用的抒情、自然的发声,演唱歌曲《两只小象》。
2.能专注的聆听音乐,感受歌曲的人文主题和三拍子的韵律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重点:感受童声齐唱难点:感受童声齐唱;歌曲的节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听赏《大白象》1.简介歌曲的主题2.听赏《大白象》△完整聆听音乐,体会音乐的情绪。
△复听音乐。
提问:歌曲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再次完整聆听音乐,随着音乐模仿大象的动作,并用嗓音模仿大象的叫声。
四、唱《两只小象》1.导入:小朋友们,刚刚我们认识了大象,那么大家认识它的孩子吗?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
2.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中的情节,并讲一讲3.轻声哼唱,找出难唱的地方4.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5.齐唱五、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唱:《打掌掌》音乐游戏:《打花巴掌》认:铝板琴教学目标:1.能清晰、准确的模唱《打掌掌》旋律,初步建立三个音的音高感。
2.认识铝板琴;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
重点:准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难点:建立三个音的音高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认识铝板琴1.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介绍一位新朋友,出示铝板琴。
2.介绍它的名称以及演奏方法3.教师在铝板琴上演奏《打掌掌》4.老师演奏的歌曲好听吗?想不想学呢?四、学唱歌曲《打掌掌》1.教师范唱2.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中的情节,并讲一讲3.轻声哼唱,找出难唱的地方4.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5.齐唱五、音乐游戏:打花巴掌1.听示范录音2.模仿练习3.听音乐打花巴掌4.学生在间奏的地方编创其他声势动作5.进行评价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听:口哨与小狗成长的足迹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2.进一步巩固四分、八分节奏,让学生初步体验两声部的音响效果。
重点:感受乐曲情绪;难点:在听的基础上表现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成长的足迹1.导入: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对好朋友他们是谁呢?2.听歌曲《打掌掌》△巩固歌曲中音高。
△模唱旋律。
△听辨四、欣赏《口哨与小狗》1.吹一吹:请会吹口哨的学生吹几声,让大家欣赏2.听一听:安静地《口哨与小狗》全曲3.想一想:听玩之后有什么感觉?用什么样的色彩能够表现自己的心情?4.说一说:音乐中还出现了什么声音?出现了几次小狗的叫声?小狗叫声有什么节奏特点?可以用怎样的符号或图形表示?5.走一走:随着音乐表现主人与小狗散步的情景,要求脚步与音乐节奏相吻合。
五、课堂小结第二单元妈妈的歌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听、唱、动、认、评等音乐实践活动中,从中感受到母子间的关爱与温情,懂得尊敬长辈、关心他人是美好的品质。
2.能有表情的参与到摇篮曲的欣赏、演唱、律动、伴奏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摇篮曲情绪、力度、速度的特点,并较为准确地体验与表现。
3.乐于与同伴合作进行情景表演。
理解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内涵,尝试借助歌词进行角色安排和动作设计,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4.学习用轻柔、甜美的声音熟练地演唱《小宝宝睡着了》和《大树妈妈》,对比感受三拍子和二拍子的节拍特点。
积极参与歌表演和为歌曲伴奏等综合音乐实践活动,表演要富有表情并符合歌曲情绪特点。
5.巩固四分、八分、二分节奏感,并尝试创编两小节节奏为歌曲伴奏,或完成节奏接龙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 感受母爱,学会关心他人。
3. 打击乐演奏。
教学难点:用动作表现情感。
教师:钢琴、教学光盘学生: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听:《摇篮曲》2.唱:《小宝宝睡着了》3.打击乐演奏教学目标1.通过角色表演,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并能常识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重点难点:打击乐演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听《摇篮曲》(舒)引导学生轻轻地随着音乐的旋律摇摆,也可以闭上眼睛感受乐曲的优美意境。
2.用钢琴伴奏唱旋律说说这段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让你想到了怎样的情境?3.各抒己见感受音乐,熟悉旋律4.聆听歌曲,体验情绪。
二、故事导入,学唱新歌1.介绍歌词,突出“睡了”,“动了”,“不叫了”,“不飞了”2.范唱。
将学生带进宁静安祥的气氛中去。
3.感受音乐4.用轻轻拍手,拍腿的形式搭拍子。
5.用哼鸣跟随音乐,然后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6.帮助他们辨别应该用哪种方式演唱最合适。
7、师生接唱三、打击乐演奏1.学生讨论那些打击乐器适合为歌曲伴奏。
2.出示书中的节奏卡片。
3.学生分组按节奏徒手练习。
4.随音乐练习。
5.鼓励学生用其他的节奏和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听《小乌鸦爱妈妈》动:情景表演《小乌鸦爱妈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了解尊敬长辈,关心他人是一种美德。
2.乐于参加歌表演、音乐游戏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
重点:体会到母爱学会关心他人。
难点:用动作表现情感。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欣赏《小乌鸦爱妈妈》1.组织讨论:妈妈用爱哺育我们长大,我们打算用什么来回报妈妈的爱呢?2.导入歌曲欣赏。
3.聆听歌曲。
4.提问:歌曲里唱了哪些内容,表达了怎样的心情?5.复听歌曲。
四、情景表演:小乌鸦爱妈妈1.完整的地聆听歌曲《小乌鸦爱妈妈》2.提问:如果让你根据歌曲的情绪和内容来表演,你会编一些什么样的动作?3.学生讨论,可以自己创编也可以根据书中的插图编。
4.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表演。
5.请各组学生轮流上台表演。
6.及时的评价。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唱《大树妈妈》成长的足迹教学目标;1.感悟到母亲的温情与慈爱,懂得尊敬长辈、关爱他人是美好的品质。
2.能熟练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并能用自己喜爱的表达方式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难点:四二拍的节奏韵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故事导入,学唱新歌1.说说“大树妈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2.请小朋友都来扮演大树妈妈,一边做摇篮的动作,一边跟着老师用轻柔的声音读歌词。
3.熟悉歌词,体验八分休止符。
4.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5.分组创编,角色表演分组合作编排歌表演四、成长的足迹1.学生照着节奏谱奏一奏。
2.提问:你发现了什么?3.学生在树叶上填上自己创编的节奏。
小组讨论4.选择合适的打击乐进行练习演奏。
5.小组(个人)展示演奏。
6.相互评价。
五、课堂小结篇二:2013版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备课本科目音乐班级二(3)班任课教师李秀兰第一单元好朋友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 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
2. 能用自然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两只小象》和《打掌掌》,体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韵律;能够利用打击乐器或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能清晰、准确地模唱《打掌掌》旋律,初步建立、、3个音的音高感。
3. 专注地聆听《口哨与小狗》和《大白象》,能通过声势律动、打击乐器随音乐伴奏等实践活动,对乐曲的段落变化做出较为准确的反应。
4. 在念、唱、奏、动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四分、八分节奏,表现出稳定的节拍感。
认识铝板琴,了解C大调、、3个音组成的短小旋律。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感受童声齐唱,乐曲情绪。
2. 准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
3. 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难点:建立三个音的音高。
教师:钢琴、教学光盘学生:保持整洁的桌面、音乐书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听:大白象唱:两只小象教学目标:1.能用的抒情、自然的发声,演唱歌曲《两只小象》。
2.能专注的聆听音乐,感受歌曲的人文主题和三拍子的韵律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重点:感受童声齐唱难点:感受童声齐唱;歌曲的节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听赏《大白象》1.简介歌曲的主题2.听赏《大白象》△完整聆听音乐,体会音乐的情绪。
△复听音乐。
提问:歌曲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再次完整聆听音乐,随着音乐模仿大象的动作,并用嗓音模仿大象的叫声。
四、唱《两只小象》1.导入:小朋友们,刚刚我们认识了大象,那么大家认识它的孩子吗?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
2.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中的情节,并讲一讲3.轻声哼唱,找出难唱的地方4.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5.齐唱五、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唱:《打掌掌》音乐游戏:《打花巴掌》认:铝板琴教学目标:1.能清晰、准确的模唱《打掌掌》旋律,初步建立三个音的音高感。
2.认识铝板琴;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
重点:准确的模唱歌曲的旋律难点:建立三个音的音高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认识铝板琴1.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介绍一位新朋友,出示铝板琴。
2.介绍它的名称以及演奏方法3.教师在铝板琴上演奏《打掌掌》4.老师演奏的歌曲好听吗?想不想学呢?四、学唱歌曲《打掌掌》1.教师范唱2.听录音范唱,了解歌曲中的情节,并讲一讲3.轻声哼唱,找出难唱的地方4.模唱歌词(节奏复杂处重点练习)5.齐唱五、音乐游戏:打花巴掌1.听示范录音2.模仿练习3.听音乐打花巴掌4.学生在间奏的地方编创其他声势动作5.进行评价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听:口哨与小狗成长的足迹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2.进一步巩固四分、八分节奏,让学生初步体验两声部的音响效果。
重点:感受乐曲情绪;难点:在听的基础上表现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好三、成长的足迹1.导入: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对好朋友他们是谁呢?2.听歌曲《打掌掌》△巩固歌曲中音高。
△模唱旋律。
△听辨四、欣赏《口哨与小狗》1.吹一吹:请会吹口哨的学生吹几声,让大家欣赏2.听一听:安静地《口哨与小狗》全曲3.想一想:听玩之后有什么感觉?用什么样的色彩能够表现自己的心情?4.说一说:音乐中还出现了什么声音?出现了几次小狗的叫声?小狗叫声有什么节奏特点?可以用怎样的符号或图形表示?5.走一走:随着音乐表现主人与小狗散步的情景,要求脚步与音乐节奏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