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含答案)xxxxx

合集下载

例谈如何提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例谈如何提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例谈如何提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作者:陈和平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6年第01期根据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高考地理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即考生对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包括四项,其中“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是第三项能力要求,这一能力要求具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二是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下面笔者通过具体事例从五个维度谈谈如何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1.如何描述地理概念概念型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对地理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和阐释能力,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试题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

【例1】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

读图,回答问题。

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

解析:根据等高线示意图,可知该处最高海拔不超过500米,等高距为10米,高差小,地形为丘陵;甲地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为鞍部。

2.如何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常见的关键词有:简述(描述、阐述、说出、分析);特点、特征。

常见的题目有:描述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农业地域类型特征、工业区位特征、人口和城市分布特征)。

【例2】中南半岛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勤劳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发展。

读下图,回答问题。

阐述中南半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解析:在描述特征类试题时,我们要建立思维关联图,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度,如下图所示。

【例3】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2)据图乙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3)据图甲、图乙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

高考地理二轮转复习微专题4 地质过程的分析与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转复习微专题4 地质过程的分析与描述

如①渭河平原的形成:第一阶段是地壳不断下陷,环节是形成了地堑;第二阶段是 渭河及其支流挟带泥沙不断沉积,环节是形成了平原。②次生盐碱化的形成:第 一阶段是大水漫灌,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位抬高,导致地下盐类物质随之抬升而分 布在地表;第二阶段是该地由于蒸发旺盛,地表水分蒸发殆尽,留下盐分,导致盐 碱化的形成。
(3)方法3—逆向推理法。
当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同一结果时,可用逆向推理法从结果入手,按照 地理因果关系追溯源头,然后按照逻辑关系,从间接到直接正向推理形成 结论。
6.地质演化过程类试题解题的要求及思维过程分析模板: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洮河在刘家峡大坝上游约1.5千米处汇入黄河,并在交汇处的黄河干流形成
地质地貌 主要包括褶皱、断层、火山、海沟、大洋中脊、海岭等地质构
形成过程 造或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
地质灾害 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
发生过程
【核心要点】 1.地质剖面图中4种地层特殊情况的分析:
地理过程是指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动态 变化过程”在地质作用中的考查主要以地质剖面图为载体,分析不同地质 构造在形成过程中的先后顺序及对地貌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4.分析河流阶地形成的思维过程:
5.地质演化过程类试题的3种答题方法: 地质演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尤其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地理事物表现 出空间上的特征演变,使地理事物变得更加复杂。常用的解题方法如下: (1)方法1—阶段环节分析法。
抓住地理事象发展变化过程的关键环节,运用演绎思维以现在地理特征推演地 理事象的过去和未来。阶段好比是线段,环节好比是节点,阶段重在趋势性,体现 出过程的持续发展,环节重在变化性,体现出过程的阶段性特征,

谈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培养——以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为例

谈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培养——以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为例
21 能 够 用 简 洁 的 文 字 语 言 、 . 图形 语 言或 其他 表 达 方式 描 述 地理概 念、 地理 事物 的特征、 理事物的分布 和发展变化 的 地 要点
以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分 布为案例加 以说 明 。地理事 物 的特征主要有 : 空间特征 , 如点 、 、 、 线 面 地点 、 区域 、 全球 、 半 球位置 、 纬度位置 、 陆位置等 ; 性特征 , 地形地 貌 、 经 海 属 如 岩石 、 天气气候 、 水文 、 植被 、 土壤 、 业 、 农 工业 、 市 、 口 城 人 等 ; 间特征 , 时 如某 一时刻、 某一时间等 。对地理事物特征的
On t e Cu t a o f t e Ab l y t s rb n n e - h l v t n o h i t o De c i e a d I t— i i i r r tGe g a h c l Ie s i c p e nd Ru e : k n he p e o r p i a t m , n i l s a l sTa i g t Pr
1 描 述和 阐释 地理 事 物 、 理基 本 原 理与 规律 的 能 地 力 要 求
第一层次 的能力要求 是 : 准确描述地理事 物和现象 , 正 确描述和解释地理事 物的特征 。要求 考生从构成地 理现象 的最显著 的特征 出发 ,用 科学 的地理语 言去准确地 描述地
理事物的特征。 第二层次 的能力要求是 : 把握 地理事物 的本 质和规律 , 并作出正确 的阐释 。要求 考生从地理 现象 中抓住地理 事物 的本 质及正确 阐释地理事 物发生 、 发展和变化 的规 律 , 侧重 对地理规律 、 理原理及地理现象 成因的正确认识 、 地 理解 和 阐释。
A t o ’ a d es S z o o 1 d l S h o2 4 0  ̄ zo . u r d r s u h u N . de c ol 3 0 a hi Chn

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二)

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二)

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二)(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农村住宅闲置分为季节性闲置(仅在春节等节假日可能回乡居住) 和完全闲置(不再发挥居住功能)。

近年来,位于上海东南郊的奉贤区某村将闲置住宅进行生态优先的统一翻新改建,吸引市区部分公司入驻,发展第三产业。

下图是某研究者统计的我国2021年全国及东、中、西部农村住宅闲置率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东部相比,中部农村住宅总体闲置率较高,下列能导致这一现象的是中部地区()A.城市化水平较高B.乡镇企业发展快C.农村住宅质量差D.乡村土地收益低2.据材料,能在奉贤区该村大力发展的产业是()A.股票交易B.生物研发C.快递物流D.石油化工【答案】1.D 2.B【解析】1.与东部相比,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A错误;乡镇企业在东部地区如长三角等地最典型,B错误;中部地区农村住宅质量不一定比东部地区差,C错误;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经济相对发达,农地与市场距离相对较近,农地使用收益较高,中部地区乡村土地收益较低,人们更愿意外出务工或到相对发达的地区落户,因此中部地区农村住宅闲置率相对较高,D正确。

所以选D。

2.奉贤区某村将闲置住宅进行生态优先的统一翻新改建,吸引市区部分公司入驻,发展第三产业,根据这一要求,石油化工产业不能得到发展,D错误。

由于人口规模相对较少,以及当下互联网发达的因素,股票交易并不能在村里面得到大力发展,A错误。

同时,由于村里面主要发展第三产业,实体货物流通相对不多,因此快递物流大力发展条件不充分,C错误。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能力三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能力三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力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什么是描述:描述是指对有关事物进行细致、全面、准确的表述。

在地理学中,通常是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它方式来表述试题图形呈现的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与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地理过程等。

描述与阐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一起作为高考文综中的四项能力要求之一,但二者处于两个不同的思维层面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侧重于对地理概念和地理术语的把握程度,通常指对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状态的表述;阐释事物即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侧重于对地理规律、原理、成因理解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是对地理事物形成的影响因素或成因等问题的解释说明。

具体包括:1.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

2.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的定量表述。

正确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要善于概括归纳,抓住实质、形成主线、把握要点。

3.把繁琐的内容进行化简,讲究逻辑清晰;要以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为依据,由因→果(果→因)、由大→小、由前→后等环环相扣、层层分析,将要点整理成逻辑顺畅、层次分明的论述。

切忌思路混乱、语无伦次。

[典例剖析][2014·四川文综,13(2)(3),18分]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气温6.5 9.0 13.0 18.0 22.0 25.0 27.5 27.5 23.0 18.0 13.5 8.0 (℃)降水量16 17 31 74 118 148 177 139 141 84 39 18 (mm)(2)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12分)(一)获取和解读信息(二)调动和运用知识技能(1)利用等高线海拔高度和分布特征确定地形、地貌类型;(2)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和技巧;(3)气温和气候概念,二者区别与联系。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1)气温描述要根据月均温的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气温整体的高低(2)气温描述要用词准确,尽量使用地理学科术语,该区域最冷月均温高于0 ℃,应该是“温和”而不能描述成“寒冷”、“冬季”、“夏季”不能说成“冬天”“夏天”。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 课后训练一及详解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 课后训练一及详解

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课后练习(一)题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题二:材料一: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指出,从1991年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2.12倍,而城市化水平仅仅增长了0.89倍,土地扩张速率是人口城镇化速率的2.38倍,城市土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密度相背离。

有些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过度发展房地产,有些地方出现了农民“上楼吃饭,下地干活”的现象;另外我国人口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脱离的人口有两亿多。

材料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很高,但城市中存在很多贫民窟,这些贫民没有正式工作,只能以乞讨、捡垃圾为生。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我国新型城镇化(目前可以理解为城市化)过程中应重点加强的措施。

题三: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1)这些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____,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__。

(2)目前埃及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德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

(3)尼日利亚等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对该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

德国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对该国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的影响是______;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

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2.Y国可能分布在( )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3.造成X、Y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条件B.气候条件C.历史条件D.地形条件题五:读某年人口增长率的国际比较图,回答问题。

人口增长率(‰)的国际比较(1)简述图中国家人口增长率的特点。

(2)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可是美国的人口增长率比中国还高,试述其原因。

(3)中国与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可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不到印度的一半,请简述其原因,并说明人口增长与哪些因素有关。

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完整)

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完整)

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完整)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 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 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

202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训练——东南亚Word版含答案

202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训练——东南亚Word版含答案

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东南亚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距今有2 000年历史的菲律宾巴纳韦梯田,以气势磅礴和陡峭的坡度而著称,190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梯田堤坝多用石块砌成,纵贯在梯田间的主渠往往修得大而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巴纳韦梯田却陷入“濒危”的困境。

图a示意巴纳韦梯田地理位置,图b为巴纳韦梯田景观。

据此完成1~2题。

1. 巴纳韦梯田堤坝多用石块砌成,主渠修得大而宽,是因为该地A.地处岛屿,风力强劲B.海拔高,昼夜温差大C.降水量大,山洪多发D.地势起伏大,水流湍急2. 巴纳韦梯田陷入“濒危”困境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导致梯田蒸发加剧B.水土流失严重及劳动力外流C.旅游过度开发,破坏梯田景观D.热带作物产量不高,收益低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

湖面最大可达1万平方千米以上,最小面积仅有2700~3000平方千米。

其水文特征深受湄公河的影响。

下图示意湄公河流域部分地区及洞里萨湖位置。

据此完成3~5题。

3. 洞里萨湖面积年变化大的原因是流域内A.农业灌溉季节变化大B.气温季节变化大C.冰雪融水季节变化大D.降水季节变化大4. R为在湄公河上拟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其建成后将导致洞里萨湖A.水量变化减小B.水温变化增大C.鱼类数量减少D.泥沙含量增加5. 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唯一一条因不同季节而逆转流向的河流。

其正确的流向是①7月向东南流②7月向西北流③1月向西北流④1月向东南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胡椒生长在年降水量2500毫米左右的热带地区,不耐水涝,生长期中间还需要一段时期的干热环境。

柬埔寨人喜食冰饮、胡椒等食品食材。

贡布省西部的胡椒,从13世纪开始种植,是世界最优质胡椒之一,被称为“辛辣的小宝石”,19、20世纪传到欧洲,逐渐进入欧洲顶级食材行列。

从2007年开始,法国向柬埔寨提供资金和技术,以促进贡布胡椒发展,产品主要出口欧洲。

高考地理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高考地理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分析推理 第一步:获取和解读信息 1.题干信息 (1)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且质量高。 (2)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说明国内外市场广阔。 (3)20世纪90年代,该地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 (4)受国家政策影响,小焦化厂逐步关停,形成了大型的焦化 园区,这样的变化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
2.图像信息
(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 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 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题。
(4)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 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 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 危害)。
答案:(1)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 低),邻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 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 政府有积极性。
(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 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2)做题时要全面思考,总结规律,掌握思路,提高概括能力。 (3)要多角度训练,促进知识迁移。特别是对于一些可从多 角度思考的地理问题,要从整体上把握,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 一题多变、多解,训练解题思路以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 (4)注意把握描述和阐释的表达技巧。在回答问题时要认真 审题,要全面完整、层次分明、语言规范,要用词恰当、表述 准确,特别要注意使用地理术语,要注意仔细推敲文字,准确地 说明地理特征。
地理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着眼于考查 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描述和阐释能力必须经过平 时复习过程中多次、严格、规范的训练才能形成,在术语运 用、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方面都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的目标和策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的目标和策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的目标与策略合肥一中高级教师康体鹏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一般把高考地理复习分为三个阶段,即一轮、二轮和三轮。

一轮复习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二轮复习突出提高能力,三轮复习突出解题技巧。

其中二轮复习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很高,是大幅提高高考地理成绩的关键。

一、二轮复习的目标1.构建知识网络,建立知识联系一轮复习形成的知识基础相对松散,各模块各章节之间的知识联系和知识网络还没有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来,这是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因此,从模块和章节之间联系的角度入手,对地理基础知识进行重组,构建具有多维立体、有机联系的地理知识体系,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2.强化主干知识,突破难点问题所谓主干知识,是从课程标准、高考纲要,结合历年高考试题,总结提炼出来的重点知识,是地理的核心内容。

在一轮复习当中建立起来的知识基础还并不巩固,需要不断的温习强化。

在复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只有突出主干知识,突出高频考点,才能提高复习效率,让高考复习更有针对性。

此外,难点知识在一轮复习当中往往不能很好的解决,或者被刻意的回避。

这是因为由浅入深是科学的认知规律,在一轮复习建立的基础知识之上,再回过头来解决各章节中的难点问题,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3.突出培养学生的地理应用能力高考地理的考核目标有四个层次: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这四个层次的目标是由浅入深、有机联系,且不断提高的。

其中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最高,也是学生难以获得高分的重要原因。

有计划的、系统性的进行针对性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应用能力,能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考分。

二、二轮复习策略科学的复习策略是达成复习目标的保证。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就二轮复习策略总结如下。

1.通过知识网络图,建立章节间的知识联系。

分析和综合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方法,也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

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1.1.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1.1.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二轮地理 第一部分 学科能力强化
考例导悟
归纳点拨
强化训练
二轮地理 第一部分 学科能力强化
考例导悟
归纳点拨
强化训练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描述和阐释事物] 第(1)题,要求描述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关键在变化,难在详细准确地 表达变化特征。描述时先结合图例比较不同时期分布范围的大小,再详细指出其 分布的形态特征。
二轮地理 第一部分 学科能力强化
考例导悟
归纳点拨
强化训练
考例导悟
二轮地理 第一部分 学科能力强化
考例导悟
归纳点拨
强化训练
1 考例导悟(体验感悟) (2016·全国Ⅱ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 木采伐区,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 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 1976 年、1987 年和 2000 年该地区大熊猫栖 息地范围的变化。
二轮地理 第一部分 学科能力强化
考例导悟
归纳点拨
强化训练
[尝试解答] (1) (2) (3) (4) 答案: (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 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二轮地理 第一部分 学科能力强化
二轮地理 第一部分 学科能力强化
考例导悟
归纳点拨
强化训练
[尝试解答] (1) (2) (3) [答案] (1)20 世纪 70 年代(1976 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 80 年代后期(1987 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 年代至 21 世纪初(2000 年),栖息地面积 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2022年山东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联考试卷(二)+答案解析(附后)

2022年山东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联考试卷(二)+答案解析(附后)

2022年山东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联考试卷(二)2021年暑假,乌鲁木齐某中学李老师在厄瓜多尔旅游期间,乘坐旅游观光巴士参观沿途美丽的风光,李老师透过靠近座位的左侧车窗拍摄了一张海平面太阳的照片(图1),拍照时相机镜头垂直于车窗玻璃。

图2示意厄瓜多尔位置及李老师的旅行线路,据此完成各小题。

1. 李老师所乘坐的巴士前进方向可能为( )A. 东北B. 西北C. 正北D. 正南2. 李老师把拍摄的照片立刻发了朋友圈,在乌鲁木齐的同事紧接着看到该朋友圈的时间约为( )A. 4:00左右B. 7:00左右C. 16:00左右D. 19:00左右探空气球主要用于把无线电探空仪携带到高空,以便进行温度、压力、湿度和风等气象要素的探测。

如图为我国及周边地区 2020年11月18日2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据此完成各小题。

3. 根据图片可知,下列城市中施放探空气球初期上升速度最快的是( )A. 大连B. 石家庄C. 武汉D. 广州4. 若在兰州施放探空气球,水平飞行方向是( )A. 东南B. 西南C. 西北D. 东北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如图)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东北部。

两湖由一条小河相连,虽然相距很近,水域相通,有着相同的生态环境和变迁历史,然而它们的性质却迥然不同。

据此完成各小题。

5. 两湖之间的小河的流向大致是( )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6. 托素湖面积最大的时间是( )A. 1-2月B. 3-4月C. 7-8月D. 11-12月7. 托素湖湖水比可鲁克更清澈,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可鲁克湖水盐度高,嗜盐藻类大量繁殖B. 河流注入可鲁克湖,湖水含沙量大C. 托素湖水盐度高,水生生物不易存活D. 托素湖水体循环快,自净能力强祁连山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内庞大山系由多条东西走向的山脉构成,海拔落差较大,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

青海云杉是祁连山地区的主要优势针叶树种,集中分布在祁连山阴坡、半阴坡,某研究团队在祁连山北坡开展了林线研究(云杉与高山灌丛的交界线)。

2024北京市高考地理试卷(附答案)

2024北京市高考地理试卷(附答案)

2024北京市高考地理试卷(附答案)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某中学以本地红花生长与应用为主题,开展跨学科学习系列活动。

图1为活动方案略图,图2示意不同地区的景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红色染料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2.采摘红花时,临近()A.雨水B.小满C.小暑D.处暑3.红花生长期间,同学们可观察的现象是()A.白昼时间先变长后变短B.太阳辐射强度逐渐减弱C.日落方位先南移后北移D.正午旗杆影长逐渐变长【答案】1.D 2.C 3.A【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图①为高寒山地地区,图②为草原地区,图③为沙漠地区,图④为山地森林区,图④所示地区水热条件好,组合多,生物多样性丰富,红色染料植物资源应最丰富,D正确,故选D。

【2题详解】采摘红花的时间在7月初,雨水的时间是在2月18日-20日,A错误;小满的时间是在5.20日-22日,B错误;小暑的时间是7月6日-7月8日,C正确;处暑的时间是8月22日-24日,D错误。

综上所述,ABD 错误,故选C。

【3题详解】红花的生长期间是4月初到7月初,从4月初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不断北移,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日至7月初太阳直射点不断南移。

其中夏至日那一天白昼时间最长,太阳辐射最强,日落方位最偏北,正午影长最短。

4月初到夏至日北半球白昼时间变长,而夏至日到7月初时段内北半球白昼时间变短,红花的生长期间白昼时间先变长后变短,A正确;太阳辐射先变强后变弱,B错误;日落方位先北移后南移,C 错误;正午旗杆影长先变短后变长,D错误。

综上所述,BCD错误,故选A。

【点睛】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如图为河北平原局部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4,5题。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四项关键能力 (1)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四项关键能力 (1)

(2022·石家庄模拟)大气中凝结核能否使水汽凝结,主要取决于水汽是 否达到饱和。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蒸发,增加 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使实际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二是通过冷却作用, 减小饱和水汽压,使其小于当时的实际水汽压。使空气冷却的方式有多种, 下图示意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其中A气团和B气团混合后水汽压 为e。据此完成1~2题。
(2022·江苏选择考)国际空间站距地面约420 km,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 空间站反射阳光,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肉眼可以看到明亮的光点划过天空。 下图为国际空间站某时段轨迹和某时刻位置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 据此完成(1)~(3)题。
(1)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约需( ) A.15分钟 B.30分钟
5.总体上,枯木棒分解速率垂直分异主要取决于( )
A.温度 C.光照
√B.水分
D.风力
6.旱季冠层顶部枯木棒分解速率较快,可能是由于( )
A.风速大 C.湿度低
√B.光照强
D.养分少
关键能力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所谓调动,是指对原有知识资源的支配。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 知识迁移运用能力,通常表现为能将接收到的信息迅速与相关的知识内容 建立准确而有效的联系,并自如地调用或驾驭有关知识、规律、原理等完 成任务,解决问题。
√B.山体高度
C.降水 D.太阳辐射
关键能力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件、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所谓描述事物,一般是描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等特征;阐释事物则是 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即考查考生描述、概括、理 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和发展变化的能力。要用规范、简洁的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等形式描述和阐释地理事件、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方法如下:

2022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解读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高考揭密附答案-物理小金刚系列-

2022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解读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高考揭密附答案-物理小金刚系列-

2022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解读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高考揭密附答案-物理小金刚系列-图文能力0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所谓描述事物,一般是表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等特征;阐释事物则是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即考查考生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和发展变化的能力。

要用规范、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等形式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

方法如下:(2022年北京卷)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

(2)简述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

(3)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匈牙利的汽车工业历史悠久,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

近年来,杰尔、肖普朗,埃斯泰尔戈姆和松博特海伊等城市吸引了诸多跨国汽车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投资建厂,8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

(4)说明匈牙利汽车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

【解题过程】(1)“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考查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具体描述方法如下: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方法地形特征主要包括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高低等方面。

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应从地形类型和分布,以及地势起伏状况角度分析。

通常描述为:①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②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可以描述);③地势特征(哪里高哪里低)、地势起伏(大、小);④地区典型地貌(如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风积或风蚀地貌等),若位于沿海还需描述海岸线特征(曲折或平直)等。

例如本题中斯里兰卡的地形特征描述为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中南部是山地,北部和沿海地区为平原;地势中南部较高,四周较低。

结合上述方法,归纳匈牙利的地形特征:①地形类型:据图可知,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②主要地形分布:多瑙河以东主要为匈牙利大平原,北部和多瑙河以西多山地;③地势特征:根据多瑙河的流向(大致从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可知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力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什么是描述:描述是指对有关事物进行细致、全面、准确的表述。

在地理学中,通常是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它方式来表述试题图形呈现的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与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地理过程等。

描述与阐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一起作为高考文综中的四项能力要求之一,但二者处于两个不同的思维层面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侧重于对地理概念和地理术语的把握程度,通常指对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状态的表述;阐释事物即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侧重于对地理规律、原理、成因理解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是对地理事物形成的影响因素或成因等问题的解释说明。

具体包括:
1.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

2.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的定量表述。

正确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要善于概括归纳,抓住实质、形成主线、把握要点。

3.把繁琐的内容进行化简,讲究逻辑清晰;要以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为依据,由因→果(果→因)、由大→小、由前→后等环环相扣、层层分析,将要点整理成逻辑顺畅、层次分明的论述。

切忌思路混乱、语无伦次。

[典例剖析]
[2019·四川文综,13(2)(3),18分]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
(2)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12分)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技能
(1)利用等高线海拔高度和分布特征确定地形、地貌类型;
(2)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和技巧;
(3)气温和气候概念,二者区别与联系。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
(1)气温描述要根据月均温的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气温整体的高低
(2)气温描述要用词准确,尽量使用地理学科术语,该区域最冷月均温高于0 ℃,应该是“温和”而不能描述成“寒冷”、“冬季”、“夏季”不能说成“冬天”“夏天”。

尝试自解(1)__________
__________
(2)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1)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四季分明。

(2)冬春遇寒潮(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冬春降水少,春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

[方法总结]
强化提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的四大技巧
(1)正确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前提是把握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并理解、掌握地理规律与原理,而理解、掌握地理规律和原理,是正确描述和阐释事物的关键。

在平时复习时要善于从过程中归纳地理规律和原理,正确理解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做题时要全面思考,总结规律,掌握思路,提高概括能力。

(3)要多角度训练,促进知识迁移。

特别是对于一些可从多角度思考的地理问题,要从整体上把握,注意发散思
维的训练。

一题多变、多解,训练解题思路以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

(4)注意把握描述和阐释的表达技巧。

在回答问题时要认真审题,要全面完整、层次分明、语言规范,要用词恰当、表述准确,特别要注意使用地理术语,要注意仔细推敲文字,准确地说明地理特征。

[培优演练]
(2019·浙江温州适应性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图1所示区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2示意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部分路段。

图2
材料二下图为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图。

(1)图1中城市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区域人口容量总体较________(大或小),制约其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简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区位条件。

(3)说明地形(从海拔、坡向角度)对天山自然带分布的影响。

(4)简述图1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有利社会条件。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主要沿交通线和河流分布,由于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其人口容量较小。

第(2)题,主要从地势、水源、农业基础和聚落分布等方面分析。

第(3)题,从海拔、坡向等方面分析。

第(4)题,应主要从交通条件、特色农产品、矿产资源、政策、旅游资源等方面分析。

答案(1)沿河流和交通(铁路)线分布小水资源
(2)地势平坦开阔;有充足的水源补给;农业发达,物产丰富;聚落分布较均衡。

(3)海拔不同,水热状况不同,自然带不同;南坡为向阳坡,光热充足,自然带分布较高;南坡为背风坡,降水
少,缺失云杉林,雪线比北坡高。

北坡为阴坡,相比南坡自然带分布较低;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有云杉林分布,雪线比南坡低。

(4)亚欧大陆桥经过,交通运输条件较好;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矿产与能源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支持;自然风光与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