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分析调研报告》概述
《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分析调研报告》概述
《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分析调研报告》概述一、引言犯罪行为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如何预防和管理罪犯的重新犯罪行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心理学家和犯罪学家通过对罪犯进行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可以提供有效的预测和干预手段,帮助决策者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治安管理政策。
本报告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调研分析,总结了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研究方法本调研报告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学术论文、政府报告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对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和分析。
三、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内容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罪犯的个人特征和背景罪犯的个人特征和背景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罪犯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就业状况、家庭关系等因素,可以初步判断罪犯重新犯罪的可能性。
2.犯罪历史和行为特征罪犯的犯罪历史和行为特征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的关键因素。
包括罪犯的犯罪类型、犯罪手段和频率等。
通过对罪犯犯罪行为的分析,可以评估其重新犯罪的倾向和危险性。
3.反社会人格特征反社会人格特征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的重要指标。
反社会人格特征包括对规则和道德的不尊重、缺乏责任感、冲动和攻击性等。
通过评估罪犯的反社会人格特征,可以预测其重新犯罪的可能性。
4.个体心理和情绪状况个体心理和情绪状况对罪犯的重新犯罪危险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评估罪犯的心理健康状况、情绪稳定性和依从性等因素,可以判断其重新犯罪的可能性。
四、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方法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的方法有多种途径,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法:1.结构化面谈法结构化面谈法是通过针对罪犯的背景、犯罪历史和人格特征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和面谈,从而评估罪犯重新犯罪危险性的方法。
2.量表评估法量表评估法是通过使用心理评估量表来评估罪犯的心理特征和危险性。
犯罪嫌疑人心理研究报告
犯罪嫌疑人心理研究报告
标题:犯罪嫌疑人心理研究报告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以加深对犯罪行为形成和发展的了解。
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分析和调查,揭示了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因素,并提供了为预防和治疗犯罪行为提供基础的信息。
引言:
犯罪行为一直是社会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
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犯罪,保护社会安全。
本研究旨在考察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从而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解释。
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心理分析和调查的方法,对一定数量的犯罪嫌疑人进行了个案研究,并分析了其心理因素。
我们使用了心理测量工具,如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以收集相关数据。
结果:
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普遍的心理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冲动控制困难、社会适应问题、情绪调节困难、外部归因倾向等。
这些因素可能是导致犯罪行为的重要原因。
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对犯罪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可以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干预,提供恰当的心理辅导和治疗,以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结论: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是多样化且复杂的。
了解这些心理特点对于预防和治疗犯罪行为至关重要。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对犯罪嫌疑人心理的理解,为社会提供更有效的犯罪预防和治疗策略。
浅析罪犯狱内重新犯罪的心理原因及对策
浅析罪犯狱内重新犯罪的心理原因及对策内容提要:狱内重新犯罪罪犯心理原因的形成,既有环境因素又有心理因素。
调查分析狱内重新犯罪罪犯的心理特点,对罪犯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矫治,提出相应的教育改造对策,有效地控制减少犯罪率,以稳定监狱秩序,提高改造质量。
狱内重新犯罪罪犯对狱内的稳定与秩序具有最为强烈的破坏性,狱内重新犯罪罪犯的焦虑性、侍强性、敢为性较一般罪犯高。
找准狱内重新犯罪案件的规律、特点、成因及对策。
分析狱内重新犯罪罪犯异常心理,并提出针对性的矫治对策,对于提高改造质量,构建和谐的改造关系,促进监管场所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狱内重新犯罪罪犯基本情况经调查研究,狱内重新犯罪罪犯具有以下特点:1、年龄趋向年轻化,犯罪主体的年龄以青壮年为主。
在对50名脱逃罪犯的调查中,平均年龄位26岁。
30岁以下的罪犯占脱逃总数的88%,其中最小的年龄为17岁。
2、婚姻状况以未婚者居多。
3、文化水平偏低,农民和无正当职业者多。
4、狱内重新犯罪的男性罪犯比例远远高于女性。
5、狱内重新犯罪的特有犯罪类型:脱逃、破坏监管秩序、组织越狱、暴动越狱等。
6、脱逃是目前我国狱内重新犯罪中发生频率最高也最为突出的犯罪。
二、狱内重新犯罪罪犯心理特征分析(一)狱内重新犯罪罪犯的在情绪稳定性、焦虑性、冲动性、攻击性、报复性和犯罪思维模式方面均表现异常。
在情绪稳定性上表现为:情绪异变、性情暴躁,易生烦恼,而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欠沉着冷静,易受环境支配,喜悲情绪骤变明显;在焦虑性上通常焦虑不安,对前途缺乏信心,沮丧悲观,思想包袱大,经常心身疲乏,容易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遇有不良诱因极易产生重新犯罪的行为;在冲动性上明显地表现出冲动、鲁莽,易激动,以我为中心,易感情用事,缺乏抑制力,过分追求个人快乐;在攻击性上表现为:恃强霸道,崇尚和迷信暴力,胆大妄为,解决分歧容易斥于暴力,生活态度独立求变,渴望刺激和冒险;在报复性上表现为:有较强的报复欲,争强好胜,不择手段,易走极端,富有反抗精神,不易屈服;在犯罪思维模式上表现为:不择手段,不计后果,以暴敛钱财为目的,贪图享受,抱有侥幸心理。
调 查 报 告(重新犯罪)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Guangdong Justice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调查报告(XXXX-XXXX学年第X学期)重新犯罪的调查分析及对策学生:XXX提交日期:XXX年X月XX日系部XXX专业XXXX学生签名XXX学号XXXXXX指导教师职称教师评语:成绩评定:分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Guangdong Justice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重新犯罪的调查分析及对策————调查XXXXX监狱研究报告学生姓名XXX一、调查背景重新犯罪是指触犯刑事法律并受到刑罚处罚后又重新故意实施犯罪活动,依法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行为。
它既包括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再次犯罪,也包括正在执行刑罚期间的服刑人员的再次犯罪。
此类罪犯经验比较丰富,技能相对高明,手段比较残忍,计划周全,次数频繁,具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
近年来一些刑释人员为报复社会,结成团伙,称霸一方,制造了不少震惊全国的大案要案。
重新犯罪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严重关注。
为了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对某监狱某监区重新犯罪的服刑人员作了全面的摸底调查,据此分析整理出了一些重新犯罪的特点和原因,并相应提出防范对策。
二、调查对象、内容、方法本次调查对象XXXXX监狱干警及监区罪犯。
采用方法:问卷调查、个别访问、现场观察、开会调查、阅读有关书面资料、等方法。
罪犯调查问卷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56份。
(后附调查问卷一份)。
三、现重新犯罪的特点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Guangdong Justice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截止到2011年4月底XX监狱在押重新犯罪人员513人,其中某监区在押重新犯罪人员67人,占总人数的13.06%其中,发出重新犯罪问卷60份,收回60份,其中有效问卷56份,占问卷的93.33%。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分析,得出以下特点:(一)重新犯罪率上升速度明显加快。
调 查 报 告(重新犯罪)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Guangdong Justice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调查报告(XXXX-XXXX学年第X学期)重新犯罪的调查分析及对策学生:XXX系部XXX 专业XXXX 学生签名XXX 学号XXXXXX 指导教师职称教师评语: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Guangdong Justice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成绩评定:分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重新犯罪的调查分析及对策————调查XXXXX监狱研究报告学生姓名 XXX一、调查背景重新犯罪是指触犯刑事法律并受到刑罚处罚后又重新故意实施犯罪活动,依法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行为。
它既包括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再次犯罪,也包括正在执行刑罚期间的服刑人员的再次犯罪。
此类罪犯经验比较丰富,技能相对高明,手段比较残忍,计划周全,次数频繁,具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
近年来一些刑释人员为报复社会,结成团伙,称霸一方,制造了不少震惊全国的大案要案。
重新犯罪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严重关注。
为了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对某监狱某监区重新犯罪的服刑人员作了全面的摸底调查,据此分析整理出了一些重新犯罪的特点和原因,并相应提出防范对策。
二、调查对象、内容、方法本次调查对象XXXXX监狱干警及监区罪犯。
采用方法:问卷调查、个别访问、现场观察、开会调查、阅读有关书面资料、等方法。
罪犯调查问卷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56份。
(后附调查问卷一份)。
三、现重新犯罪的特点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Guangdong Justice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截止到2011年4月底XX监狱在押重新犯罪人员513人,其中某监区在押重新犯罪人员67人,占总人数的13.06%其中,发出重新犯罪问卷60份,收回60份,其中有效问卷56份,占问卷的93.33%。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分析,得出以下特点: (一)重新犯罪率上升速度明显加快。
重新犯罪检察院调研报告
重新犯罪检察院调研报告重新犯罪检察院调研报告报告摘要:本次调研是对重新犯罪现象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和调查问卷的收集,探讨了重新犯罪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案。
结果显示,重新犯罪与社会环境、个人因素和法律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相关,需要综合施策才能加以解决。
.一、调研背景及目的重新犯罪是指已经服刑出狱后再次犯罪的行为。
此类犯罪行为不仅对社会稳定产生严重威胁,也对罪犯本人的改造与教育造成挑战。
鉴于此,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该现象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方法与过程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定数量的重新犯罪案例,以了解重新犯罪的特点、原因和后果。
2.调查问卷: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关于重新犯罪的数据,包括罪犯个人背景、社会环境与法律支持等因素。
共收集有效问卷100份。
三、调研结果1.个人因素:个人心理问题、经济困难、职业失业和社会关系问题等因素是犯罪后重新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中,心理问题是较为普遍的情况,包括心理恐惧、自卑、无纪律意识等。
2.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不良、教育与职业机会缺乏、社会同理心缺失等都会增加重新犯罪的风险。
特别是对于刑满释放的罪犯来说,重建社会关系和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3.法律制度:原有的刑罚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依法接受强制性教育、过于重视惩罚而忽视教育改造等。
此外,法律社会化程度不高,居民法律意识薄弱,导致重新犯罪的机会相对较高。
四、对策建议1.改善罪犯心理教育:针对罪犯的心理问题,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康复,帮助他们调整心态,重建自信,防止重新犯罪的发生。
2.增加职业培训和工作机会:刑满释放的罪犯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就业机会,以确保他们能够融入社会并维持生计。
3.加强社会关系重建: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帮助罪犯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并能在家庭、朋友和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
4.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加大对居民的法律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关于心理评估调查报告
关于**监狱罪犯心理评估调查报告调查地点:**监狱调查时间:2018年9月10日至2019年3月10日在我国,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直接担负着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艰巨任务,是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安宁,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部门。
(一)专业观点:1、心理矫治现在已经成为除了监管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之外的第四种手段。
那么,何为心理矫治?心理矫治包括心理矫正和心理治疗。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心理异常会导致行为异常。
运用科学的方法消除、转变支配人的犯罪动机和不良个性倾向即为心理矫正。
运用语言、表情、动作等心理学方法对患者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进行治疗,改变患者的态度和行为的方法是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是心理治疗的基础。
心理咨询的范围很广泛,学习、交友等问题都可以成为心理咨询的内容。
心理咨询应该由受过训练的、有丰富生活阅历的专业工作者担任。
对咨询对象的情况应该保密。
心理矫治作为一项专业性、科学性很强的教育改造手段,其意义不仅在于对服刑人员改造过程的促进,也在于降低服刑人员出狱后重复犯罪的几率。
处于监管状态下的服刑人员,普遍心理紧张、压抑,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如何缓解服刑人员紧张的改造情绪、疏导其心理疾患,使他们对改造、对未来充满信心,就成了监狱管理部门关注的问题。
心理矫治工作因此被监管改造方面的理论工作者视为继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之后的第四种改造罪犯的手段。
现在,心理矫治方法在中国监狱得到了普遍应用。
这是因为,导致犯罪的心理原因较突出,罪犯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需要开展心理矫治,以提高改造质量。
根据《监狱法》,心理矫治既不能定位在纯粹的医学概念上,也不能与改造工作雷同。
它应包括对罪犯的心理与行为矫正、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以及与此相关的罪犯心理诊断、疗效评估、再犯罪心理预测等项内容,由专业人员与监狱人民警察密切配合,协同进行,构成一个完整的操作体系。
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分析研究
第2 8卷 第 2期 2 0 1 3 年3 月
有 较 高再犯 危 险的犯 人 。
上 述 国 内外 对 于罪犯 重新 犯罪 心理 危险 性原 因 的研究 以及 具体 的方 式方法 ,对 于罪 犯重 新犯罪 心 理 危 险性 的评估 和发 展都 有着 很大 的作 用和 贡献 。然 而 ,因为这 些研 究 是 以罪 犯在 一定掩 盖程 度基 础 上 所表 现 出来 的具体 行 为作为 依据 的 ,对 罪 犯重 新犯 罪心 理剖析 深度 尚显 不足 ,无 法从根 本上 窥究 到 罪 犯重 新犯 罪 的各种 意识 形态 的本质 因素 ,以及这 些本 质 因素所 导致 的具 体心 理活动 脉络 和轨 迹 ,因 此 无法 真正 实现 罪犯 重新 犯罪 心理 危 险性 的评估 认定 , 以至 于在 某 些方面 显现 出片 面性 和局 限性 。 重 新犯 罪包 括 罪犯在 监狱 服刑 期 间的又 犯罪 和 出狱后 的重 新犯罪 。犯罪学 意义 上 的重新 犯罪存 在 着广义与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重新犯罪是因犯罪受到刑事制裁者再次犯罪 ,因轻微犯罪和一般违
、
罪犯 重新 犯罪 心理 危险性评 估研 究现 状
罪犯 重新 犯罪 是被社 会 广泛认识 的社会 痼 疾 ,因此罪犯 重新 犯罪心 理危 险性评 估也 是世界各 国普 遍 关注 的 问题 。罪 犯重 新犯罪 心理危 险性 评估 问题如 果不 能得 以有效解 决 ,不仅会 在罪 犯服刑 期 间对 监狱 监管 安全 产生 影响 ,而且会 对其 出狱 后重 新犯罪 的可 能性产 生影 响 。如 果能够 对罪 犯重新 犯罪心 理 危 险性进 行有效 的评 估 ,就 能够更 好地 解决 、预 防、控 制和减 少罪犯 重新 犯罪这 一世 界性难 题 。 目前我 国在罪 犯重新 犯罪 心理危 险性 评估 的两个 方面 ,即罪 犯狱 内又犯 罪心 理危险 性评估 和罪 犯
《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分析调研报告》启示二
《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分析调研报告》启示二第一篇:《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分析调研报告》启示二《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分析调研报告》启示二警察心理健康是确保监管安全稳定的首要前提监管人员自身工作心态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监管者本人自身的工作情绪,以及监管人员与监管人员之间的沟通情绪,监管人员与罪犯之间的沟通情绪,从而影响到监管安全和稳定。
对于一线工作的监狱警察,其自身情绪往往受家庭不正确沟通、警察与警察之间不正确沟通、和警察与罪犯之间的不正确沟通所导致的沟通情绪的影响。
当警察在家庭生活沟通过程中,因为经常使用不正确的沟通方式而形成的不良情绪,会随着他进入工作岗位而带到工作中来,并在一定环境或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不良的工作情绪,以至于在和警察或罪犯沟通的过程中更多的使用不正确的沟通方式。
这样,在警察自身不良情绪累加的同时,引起对方(警察或罪犯)的猜疑、委屈、不理解、愤怒、对抗等不良情绪,从而使警察与警察之间工作配合默契性剧减甚至产生矛盾,使罪犯的不良情绪进一步积累或产生矛盾的激化,从而增加罪犯危险行为的产生。
《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分析调研报告》对警察不良情绪与罪犯危险性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这里就不再重复。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一线警察处于健康心理需求缺失状态,同时很多一线警察并没有认识到自身健康心理的需求满足性,从而形成了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的缺失,并在工作中表现出不良工作情绪。
这种不良工作情绪表现在对工作环境的厌烦,对工作状况的逆反,对工作程序的曲解以及对工作责任的逃避等,从而影响监管安全和稳定。
同时,这种不良工作情绪会导致警察与警察之间使用更多的不正确沟通方式,从而影响警察与警察工作配合的默契性和稳定性,影响监管安全和稳定。
再有,这种不良工作情绪会导致警察与罪犯之间使用更多的不正确沟通方式,从而使罪犯虚拟值上升,诱发罪犯危险行为的发生或增加罪犯危险行为的发生几率,影响监管安全和稳定。
重新犯罪问题 调查研究
关于连平忠信监狱刑释人员重新犯罪问题调查研究的情况报告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的重新犯罪率,不但是衡量监狱改造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监狱进行改造质量评估的重要环节。
因此,为了系统地了解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的情况,反馈教育改造工作信息、验证教育改造质量,我监组成了重新犯罪课题调查组实施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调研工作,对重新犯罪的主要特点、原因及对策进行了研究,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主要特点据统计,我监押犯中,历年来共收押过“二进宫”以上的罪犯371人。
(一)文化程度普遍低下。
小学以下的229人,占61.7%;初中文化的135人,占36.4%;初中文化以上的7人,仅占1.9%。
(二)犯罪年龄小的多。
其中,18岁至35岁(包括35岁)以下的314人,占84.6%;36岁以上的57人,占15.4%。
(三)家居农村和无业闲散人员多。
在“二进宫”以上的罪犯中,家居农村的257人,占69.3%;家居城镇、小县城及城市郊区的101人,占27.2%;家居大中城市的13人,仅占3.5%。
有相当部分流窜在外地作案的人员都是刑释后无业就的闲散人员。
(四)暴力型、盗窃型犯罪居多。
其中,暴力型犯罪的213人,占57.4%;盗窃型犯罪的89人,占30.0%。
(五)判处轻刑且前后触犯同一罪名的多。
其中,被判处3年以下(含3年)有期徒刑的176人,占47.4%;3年以上不满7年的105人,占28.3%;7年以上不满10年的58人,占15.6%;10年以上的31人,占8.4%;触犯同一罪名的占36.3%。
二、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一)刑释人员自身的原因。
一是文化素质低,无技术特长、缺乏谋生手段,回归社会后很难找到合适、稳定的工作。
问卷调查233名“二进宫”以上的罪犯,有55%属于这种情况。
二是法律意识淡薄,讲江湖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
这类“二进宫”以上的罪犯占18%。
三是人生观、价值观严重失衡。
这类人员占14.6%。
他们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吃喝玩乐,得不到满足就走上了犯罪道路。
罪犯的心理评估报告内容
罪犯的心理评估报告内容罪犯的心理评估报告是指专业心理学家或心理医生对罪犯进行综合性评估后所做的报告。
这份报告通常包含以下内容:1. 罪犯的基本信息:报告开始会介绍罪犯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
2. 个人历史:这一部分会详细介绍罪犯的个人历史,包括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就业情况等。
同时,还会了解罪犯是否有过其他犯罪记录,以及是否有过精神疾病或心理问题的既往史。
3. 罪行详情:详细描述罪犯所涉及的犯罪行为,包括时间、地点、手段以及对受害者和社会造成的影响。
4. 罪犯的心理评估工具:报告会列出使用的心理评估工具,并描述具体评估结果。
常用的工具包括智力测验(如韦氏智力量表)、人格测验(如MMPI-2)以及心理病理学测验(如Rorschach测试)等。
5. 罪犯的智力水平:评估报告会对罪犯的智力水平进行评估,包括智商的等级和具体得分。
智力水平的评估有助于了解罪犯的认知能力和智力发展水平。
6. 罪犯的人格特征:报告会对罪犯的人格进行评估,揭示罪犯的核心人格特征和个性特点。
这有助于了解罪犯的行为模式和是否存在心理障碍。
7. 罪犯的心理状况:评估报告会描述罪犯的心理状况,包括罪犯是否存在心理障碍、情绪状态如何以及是否存在自杀倾向等。
心理状况的评估结果可以指导罪犯的心理干预和治疗计划。
8. 罪犯的社会功能:报告会评估罪犯的社会功能状态,包括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就业能力等。
这有助于判断罪犯在社会生活中的适应程度,以及是否需要特殊支持和帮助。
9. 相关要素的讨论:最后,评估报告会对与罪犯相关的其他要素进行讨论,如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犯罪动机等。
这有助于全面了解罪犯的整体情况和犯罪背后的因素。
总体而言,罪犯的心理评估报告旨在通过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罪犯的心理状态、人格特征和社会功能,从而为司法系统提供相关依据,并为后续的心理干预和法律裁决提供参考。
该报告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帮助司法系统更准确地了解罪犯的心理状况,为罪犯提供更恰当的惩罚措施和社会重返计划,以促进个体的康复和社会的安全。
危重罪犯调研报告
危重罪犯调研报告危重罪犯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危重罪犯是指犯罪行为严重,对社会造成重大危害的罪犯。
这类罪犯在监狱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管理者和警察力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和压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危重罪犯的情况,本次调研以增强监狱管理效能为目标,通过对危重罪犯的调查,总结出一些有效的管理策略,并提供给管理者和警察力量参考。
二、调研目的1.了解危重罪犯的心理状况和犯罪动机,为预防类似犯罪行为提供依据。
2.研究危重罪犯的疗养方式和刑满释放后的社会适应能力,为监狱管理和社会安全提供建议。
3.总结有效的管理策略,提高监狱管理效能。
三、调研方法1.采取访谈方式,对一定数量的危重罪犯进行深入调查。
2.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学术研究和监狱管理经验。
四、调研结果1.危重罪犯心理状况:调研结果显示,危重罪犯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如自卑、孤独、无助等。
这些问题往往是犯罪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改造和矫治危重罪犯时,应该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提高其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2.犯罪动机:危重罪犯的犯罪动机主要有三点:对社会的不满、个人经济压力和精神异常。
其中,对社会的不满是导致危重罪犯产生犯罪动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改善社会环境和加强对危重罪犯的关爱是预防类似犯罪行为的关键所在。
3.疗养方式:危重罪犯在服刑期间应该给予相应的疗养,帮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投入社会。
疗养方式一方面包括内在的心理治愈,另一方面还应该给予他们一些实际帮助,如技能培训、就业安置等。
这样可以提高危重罪犯的刑满释放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减少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4.管理策略:针对危重罪犯的管理,应该加强监管力量和技术手段的建设,提高监狱管理效能。
同时,应该注重危重罪犯的改造和矫治,通过心理辅导、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危重罪犯的再教育效果和社会适应能力,减少再次犯罪的发生。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危重罪犯进行深入调研,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1.加强危重罪犯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提高其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罪犯思想评估工作报告总结
罪犯思想评估工作报告总结罪犯思想评估工作报告总结一、工作背景和目的罪犯思想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目的是通过评估罪犯的思想状态和心理变化,为刑事司法机关制定判决和刑罚执行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
本次罪犯思想评估工作报告旨在总结评估工作的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思路。
二、工作情况分析1. 工作内容分析:本次罪犯思想评估工作涵盖了广泛的思想方面的内容,包括罪犯的犯罪动机、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等。
评估过程包括采集资料、进行面谈、心理问卷调查等,以全面把握罪犯的思想状况。
2. 工作过程分析:经过资料收集、面谈等一系列工作,评估工作组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工作组成员专业素养高,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能够准确掌握评估方法和技巧。
工作组始终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确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3. 工作成果分析:通过评估工作,成功地辨别了一些罪犯的悔罪态度和改变意愿。
对于这些罪犯,可以采取相应的教育和改造措施,帮助其重新回归社会。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罪犯的顽固思想和心理问题,为刑罚执行和再犯预防提供了重要信息。
三、存在的问题1. 评估方法不够多样化:当前评估工作主要依靠面谈和心理问卷调查,方法单一。
需要进一步探索多种评估方法的结合,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评估过程中缺乏对罪犯心理变化的跟踪和监测:由于评估周期有限,工作组无法全面评估罪犯心理变化的情况。
需要建立定期跟踪机制,及时调整教育和改造措施,实现刑罚的有效执行和再犯预防。
3. 评估结果对刑事司法决策的影响有限:评估结果应该是刑事司法决策的重要参考,但目前评估结果在实际刑事案件中的应用还不够充分。
需要加强评估结果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刑罚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四、改进措施1. 多样化评估方法:探索采用心理测试、观察等多种方法,提高评估结果的多样性和准确性。
2. 建立跟踪机制:与刑罚执行机构合作,建立罪犯心理变化跟踪和监测系统,确保评估结果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罪犯调研报告
罪犯调研报告罪犯调研报告引言:罪犯调研是了解和探索罪犯行为、心理和社会背景的重要方式。
通过对罪犯调研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罪犯犯罪的原因和动机,为犯罪预防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将通过一项罪犯调研活动,对罪犯的社会背景、心理特点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为社会治安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罪犯社会背景调查:通过对一定数量的罪犯进行社会背景调查,分析罪犯群体的特点,可以更好地了解犯罪行为背后的原因。
在我们的调研对象中,约80%的罪犯都是中学或职业学校的辍学生,缺乏良好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和家庭矛盾也是导致他们犯罪的重要原因。
因此,为了预防犯罪,应加强对辍学生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就业能力,并关注贫困家庭的帮助和支持。
二、罪犯心理调查:罪犯的心理特点对于理解和预防犯罪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罪犯进行心理调查,我们发现有许多罪犯都有一些共同的心理问题,如自卑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等。
这些心理问题是他们犯罪的直接原因之一。
对于这些罪犯,我们建议在监狱和社会中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减少再犯率。
三、罪犯预防措施建议:为了有效预防罪犯行为,我们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通过提供良好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辍学生摆脱贫困和犯罪的诱惑。
2. 家庭支持和帮助:关注贫困家庭,提供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改善家庭环境,减少犯罪的影响。
3. 心理咨询和治疗:在监狱和社会中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帮助罪犯解决心理问题,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4. 社会康复和重返社会支持:对于已经服刑的罪犯,提供社会康复和重返社会的支持,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减少再犯风险。
结论:通过对罪犯调研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罪犯群体普遍具有辍学、贫困和家庭矛盾等社会背景问题,以及自卑感和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等心理问题。
为了预防罪犯行为,我们建议加强对辍学生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家庭支持和帮助,加强心理咨询和治疗,以及提供社会康复和重返社会的支持。
罪犯从新犯罪情况调查报告
对刑释人员重新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姓名:XXXXX对刑释人员重新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党的十七报告中指出,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深刻阐明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国的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现象居高不下,极大地威胁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公民的生活环境。
因此,降低重新犯罪率是我们净化社会环境、发展经济的当务之急,是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迫切要求,是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的一个主要方面,也是监狱机关履行的神圣职责。
现针对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居高不下的问题,我通过调查归纳总结去下:一、对重新犯罪人员的调查情况分析采取查阅资料、问卷调查、随机访问、谈话以及向他犯了解等形式,对兵团某监狱一监区70名重新犯罪人员进行摸底调查、统计分析、发现重新违法犯罪人员构成以下显著特点:(一)重新犯罪的比例高。
70名重新犯罪人员中,“二进宫”的52人,占74.3%,“三进宫”的16人,占22.9%,“四进宫”的2人,占2.8%。
(二)侵财性犯罪突出。
重新犯罪人员中,涉及罪名12个,犯盗窃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的位居前三名,其中,犯盗窃罪的27人,占重新犯罪的38.6%,犯抢劫罪的14人,占20%,犯贩卖毒品罪的12人,占17.1%。
(三)文化程度低下。
农村闲杂人员较多,在重新犯罪人员中小学文化37人占52.9%,初中文化29人占41.4%,文盲4人占6.7%。
(四)手段趋向专业化。
如被告人付某某曾先后两次被判刑,刑满释放后不思悔改,邀约他人研究总结了一套如何撬盗保险柜、防盗门,如何断开摩托车方向锁并重新启动发动机等盗窃作案的方法,在近3年时间内先后伙同田某某、易某某等人盗窃作案数十起,盗窃现金及物资数十万元。
(五)重新犯罪的间隔时间相对集中。
在审查起诉的重新犯罪人员中,刑满释放后1至2年内重新犯罪的居多,共62人,占88.6 %。
可见,此阶段是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的多发期,也是预防减少重新犯罪的关键时期。
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分析研究
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分析研究罪犯重新犯罪是被社会广泛认识的社会痼疾,因此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问题如果不能得以有效解决,不仅会在罪犯服刑期间对监狱监管安全产生影响,而且会对其出狱后重新犯罪的可能性产生影响。
如果能够对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进行有效的评估,那么就能够更好地解决、预防、控制和减少罪犯重新犯罪这一世界性难题,有助于我们主动、积极地做好犯罪防控工作,保持社会持续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但是,由于目前我们对重新犯罪危险性形成原因的研究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因此,对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和标准的研究尚处于探索中。
研究采用北京昌平中科心理研究所顾宏翔先生始创的第二生命形态学罪犯心理矫治技术。
研究从基本信息采集、非秩序沟通使用调查和心理健康需求测评三个方面出发,设计使用了罪犯基本信息采集表、非秩序沟通调查问卷和健康公式测评表。
通过应用讲调法、信息互动法、情景角色扮演法和游戏联想测试法等方法完成数据收集和整理。
为了可以得到普遍适用的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的计算方法,我们把调查结果进行量化,然后再通过数学公式计算,就可以得出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的危险值了。
从1995年8月开始,顾宏翔先生和他的团队就已经开始研究非秩序沟通以及非秩序沟通对人类心理问题产生的影响,并发现非秩序沟通是导致人们不良心理情绪的内部因素,同时也是引发犯罪的心理内部决定因素。
罪犯刑释后重新犯罪的外部影响因素与罪犯服刑期间所形成的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的内部因素基础值、家庭非秩序沟通和社会活动空间的非秩序沟通相关。
因为罪犯在服刑期间已经形成的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的内部因素基础值,会在罪犯出狱后等量转移,与罪犯刑释后在社会活动空间和家庭空间因为非秩序沟通而形成的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的外部因素值叠加,并转化为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的内部影响因素。
罪犯无论在关押期间,还是在刑释后,这些外部影响因素都可以通过影响或改变罪犯心理健康需求的满足量,从而影响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的危险值。
危重罪犯调研报告
危重罪犯调研报告
危重罪犯调研报告
对于危重罪犯的研究和调查是极其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类罪犯的特点和行为模式,以便有效地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惩治措施。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重点关注了危重罪犯的背景信息、犯罪动机以及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首先,我们对一批危重罪犯进行了背景信息的收集。
结果显示,这些罪犯大多来自低收入家庭,教育程度较低,缺乏受过良好教育的机会。
许多危重罪犯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暴力行为,并从中得到了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此外,我们还发现,一些危重罪犯曾经受过刑罚,但并没有改变其犯罪行为。
其次,我们探讨了危重罪犯的犯罪动机。
根据调查数据,财产犯罪和暴力犯罪是危重罪犯最常见的犯罪类型。
贪欲、社会压力和无法满足的愿望被认为是这些罪犯犯罪的主要动机。
此外,一些危重罪犯可能有心理问题,缺乏道德价值观,导致他们对他人和社会的伤害。
最后,我们分析了危重罪犯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危重罪犯的犯罪行为给受害者和受关联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创伤。
这些犯罪行为还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对社会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另外,危重罪犯对自己个人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他们常常陷入犯罪的恶性循环中,无法顺利融入社会,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和成长。
综上所述,危重罪犯是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一环,我们需要加大对其研究和调查的力度。
我们应当致力于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就业机会,以预防青少年犯罪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再犯罪。
此外,加强社会安全措施和心理辅导服务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综合措施的采取,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重罪犯对社会和个人的伤害,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分析调研报
告》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形式的犯罪现象仍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并且传统的犯罪形式和种类也在不断的变异,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化和复杂化。
正因为如此,罪犯在被管制和服刑期间以及出狱后,其犯罪心理针对于社会危险性的评估,对于国家各级法制机关和单位,能够更好地把握罪犯在狱内和出狱后重新犯罪的心理危险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重新犯罪不仅会极大地影响到罪犯服刑期间被改造环境的秩序性和流程性,并且,如果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过重,还会使罪犯出狱重新回归社会后形成重新犯罪的可能性加剧从而会生成更多的犯罪污染环境。
这种犯罪意识的传染性将形成更多的犯罪现象,形成更多的犯罪传染性,从而引发更多新增的犯罪现象。
这样就会使整体犯罪率不断地进行叠加,就会极大地影响到整体社会的秩序性和和谐性,使得国家经济的发展受到更多的影响和桎梏。
基于以上原因,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第二监狱管理下,北京昌平中科心理研究所承办了这项课题研究。
本研究是从犯罪行为出现后普遍存在的人类意识形态和思维活动所导致的心理规律出发,对在押罪犯使用了文献调研法、讲调法、信息互动法、情景角色扮演法和游戏联想测试法这五种方法进行了调研之后,针对罪犯重新犯罪心理的危险性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可以广泛使用的罪犯重新犯罪
心理危险性的评估和计算方法。
本次研究的意义在于:1、能够为预防罪犯重新犯罪提供有效的借鉴。
因为犯罪意识是具有自觉叠加性,如果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没有很好的得到帮助,就有可能增加其重新犯罪或形成重新犯罪的倾向性。
因此,重新犯罪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们通过调研可以为预防手段和措施的制定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帮助,从而减少犯罪的叠加性,截断污染源。
2、能够为监狱制定有效的监控措施,为提高罪犯监控手段提供帮助。
经过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可以使罪犯的监控方向更明确,手段更高效,对犯罪预防领域研究能够提供更好的帮助。
3、能够为罪犯刑释回归社会提供有效的帮扶依据。
经过罪犯重新犯罪危险性评估,能够在罪犯刑释前制定有效的心理救助计划和措施;能够为罪犯刑释后回归社会制定相应的帮扶计划和措施,帮助他们在社会持续发展过程中,重新形成有价值的社会位置和生存权力;能够为罪犯回归社会后得到家庭有效帮助提供可靠的依据。
4、能够为社会对罪犯家庭的切实的救助提供可靠的帮助依据。
帮助家庭制作出家庭对罪犯的帮助、救助措施。
5、能够为监管措施(方法)、流程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帮助。
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既要重视其内在因素对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影响和加剧的研究,又要重视其外部因素对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影响和加剧的研究。
在这里,内部因素是指:罪犯自身意识形态的问题所形成的影响因素,即罪犯的思维方式所形成的目的和想法习惯性表达形成的问题因素,在与社会接触
过程中所形成的影响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罪犯生存环境是否会存在着鼓励或加剧这些沟通过程中已经形成的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的危险值。
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的形成、发展和提升,往往与形成主体的心理健康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满足,而形成不同的具体表现。
也就是说,罪犯主体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满足度过高或过低都会直接影响到重新犯罪心理的危险性。
总之,在对影响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因素的分析、研究过程中,既要认知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形成的内部因素,也要研究、分析和把握形成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的外部因素。
而罪犯心理健康需求的研究、分析和把握,是正确评估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的本质因素。
在这三个方面因素正确分析和把握的基础上,再与犯罪行为进行有效对比和分析,就形成了对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值的确认。
在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内部因素中,省略式沟通的主要行为表现是:在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认为我说的我自己明白了,别人也应该明白,所以就会主动省略一部分语言,而这些省略的部分就容易引发对方的猜想,这种猜想出的对应错误率很高,事实上,表达者又往往不会从自身出发来检索对方理解错误的原因,结果通常会因为对方不能充分理解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出现错误的虚拟想象现象,也就会在继续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普遍表现出非正常的心理情绪。
省略式沟通使用所造成的影响是:被使用一方会产生委屈和猜疑的不良情绪;主动使用
一方会产生抱怨、猜疑和忿怒等不良情绪。
其它影响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的内部因素详见《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分析调研报告》。
在通过内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准确评估出罪犯重新犯罪心理的危险值,我们还要对影响到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形成的外部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其外部因素对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的作用、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在押期间罪犯又犯罪的外部影响因素
罪犯在押期间影响到他们又犯罪心理的危险性外部因素主要是监狱的监管措施,如罪犯的活动场所设置、监舍的布局与设置、狱政管理模式、教育改造手段等。
因为监管措施的有效性,不仅可以指导、影响到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的十类沟通方式的正确使用和改进,而且可以有效的使罪犯的这十类沟通方式得到自我觉知和自觉改善,并能够清晰分析出和认知到自己之所以犯罪的本质原因。
如果监管措施的方式方法不得当,那么就会促罪犯又犯罪的这十类内部因素的非正确使用率得以不断的提升,且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和泛滥,从而使罪犯服刑期间又犯罪的心理危险值进一步增加。
2、罪犯刑释后重新犯罪的外部影响因素
首先,刑释后人员家庭所固有的不正确的沟通方式对刑释后人员会引发出更多重新犯罪心理的危险性。
其次,刑释后人员生活所在地的社会相关机构在与刑释后人员进行具体事物的沟通
过程中,如果更多地使用了不正确的沟通方式,也会引发重新犯罪心理的危险性。
综上所述,刑释后人员在家庭沟通过程中和社会相关机构具体事物的沟通过程中,都被使用更多的不正确的沟通方式,那么,刑释后人员重新犯罪心理的危险值就很容易达到临界点,犯罪就很容易重新发生。
3、罪犯心理健康需求
人类健康的思维意识形态所需求的心理需求健康值,应当是从三个方面得以表现的。
人类健康心理对这三个方面的健康需求值的需求是较为严格的。
因此,每一方面的心理需求值或高或低,都会直接影响到另一个健康值的高低,从而使人类思维意识的健康性遭到损毁和破坏,继而进一步形成不良心态,并逐步转化为不良情绪。
所以这些不良心态和不良情绪也就构成了重新犯罪的危险值。
4、监管人员与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的关系
因为,监管人员是罪犯服刑期间与之形成直接沟通关系的具体操作者(实现者)。
因此,是能够直接影响到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内部因素的主要因素之一,甚至,其作为罪犯具体生存位置的管理者,在与罪犯沟通过程中如果使用了不正确的沟通方式,会更加加剧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内部因素的影响。
其影响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的外部因素详见《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分析调研报告》。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就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
的使用方法,目前在监管的整体流程中处于严重的缺失状态,而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正确评估的使用,应该是监管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一,直接关系到刑释后人员重新犯罪可能性的监控措施和预防措施;其二,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充分实现;其三,直接关系到罪犯服刑期间又犯罪现象预防措施的有效制定;其四,直接关系到监管人员心态、情绪健康的有效保障;其五,直接关系到在狱罪犯心理救助方法、措施的有效制定;其六,直接关系到刑释后人员家庭结构的稳定性,以及罪犯心灵重生的实现。
就目前在上述各各方面,在具体方法和措施制定的过程中,正是因为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系统的严重缺失,从而使上述六个方面实际工作质量的效率呈现出无法提升的现象。
也就造成在这些方面更多的呈现出应对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无奈和惶恐性应对心态;普遍存在着隐患显现后焦虑和迫切补救性现象;普遍存在着迷茫和猜测性预设应对方案的现象;普遍存在着监管过程中相互推诿的现象;普遍存在着社会相关救助机构彼此相互推诿的现象;甚至会出现对刑释人员的弃管现象,致使针对重新犯罪的实际预防性效能无法得以实现,以致为社会和谐的有效构建埋下了各类不安定因素,并最终导致罪犯重新犯罪有效预防领域的真空现象。
不仅如此,有效合理的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的方法的使用,还可以使罪犯真正做到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形成犯罪的本质原因,从而初步形成避免重新犯罪的自我预防心理。
总之,通过此次调研,不仅实现了可以清晰分析出各类性质
犯罪现象形成的本质原因,而且还可以清晰掌握罪犯服刑期间可能会导致犯罪形成原因得以加重的普遍条件。
这样,就能够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制作出相应的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的评估方法了。
原文详见《罪犯重新犯罪心理危险性评估分析调研报告》。
北京昌平中科心理研究所第六工作室 2012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