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合集下载

高考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考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台舞 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 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 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讲解:
1、题干中红色字体为考点信息,作答前需进行标注,提 醒自己不要出错
例题2: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 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 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 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3、B选项先要找到“传统表演艺术的属性”然后确 定数量和论证的角度,至少要在两个;
4、C选项中直接限定了范围“第四段”,然后提到了 “作比较”也就是“对比论证”,“论证了”这个词前 面的内容是论据,后面的内容是论点,该选项中存 在的考点较多,其中对比论证为重点考察内容,容 错率较高;
5、D选项限定的范围是全文,后面提到的两个都有 论述到的内容为重点考查内容,一定要回到原文对 应,不可凭印象猜测。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 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 《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 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 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 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 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 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 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 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 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 质精神。

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标准样卷(一)(后附参考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标准样卷(一)(后附参考答案)

全国卷标准样卷(一)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黄河文明是与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文明、印度河文明齐名于世的大河文明,其求新求变的文化精神,使它在人类古文明史中独树一帜。

而以往,变革精神这个黄河文明的显著特色一直未被重视,人们总是给这种平原流域文明冠以保守性的特征。

这种认识误区,主要源自黑格尔的影响。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认为:“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

”这便是将平原流域的农业文明打上保守性特征的基础性论述。

人类早期文明受到地理环境很深的影响,是没有异议的;平原流城文明有其保守性的一面,也可以找到不少例证。

但我们也必须明白,对一种文明历史属性的判断,最根本的还是要回到实证的历史中。

而一旦回到实证的研究领域,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那就是在中国黄河文明的古老基因中,持续活跃着求新求变的思想要素。

黄河文明的经典之作《周易》的第四十九卦是“革卦”,意为推行变革并取信于民众,前景就至为亨通。

解释革卦的《彖传》曰:“天地革而四时成。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不仅表达了求变之意,而且倡导顺乎天而应乎人的革命性变革。

后世对“革卦”及其传文的阐释,也都强调了变革、革命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这样一种强调求新求变的思想,既是历史本身的观念反映,也反过来催生历史的变革和发展。

中国早期文明道路,就证实了这种历史的变革。

就核心观念而言,夏代尊崇君主,殷代尊崇鬼神,周代尊崇礼法,三代各有不同的治国原则,文化观念的变迁也清晰可见。

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同人类早期文明史上著名的几大文明相比也是较为突出的。

譬如作为古埃及文明基本标志之一的象形文字,在长达三四千年的历史中并没有大的进展。

而作为黄河文明主要标志的汉字,从殷商的甲骨文,经过金文、大篆、小篆到隶书,即从类似象形文字的甲骨文,发展到接近今天汉字形态的隶书,只有千余年的时间。

高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高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命题陷阱之九:客观与夸大(歪曲事实)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 ,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能力、功能和效用。(向任何方向
运动不等于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试题】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上海卷第2题) A.不久前《参考消息》等3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
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
第二步 审—审读题干,圈定答题区间
▪ 明确题干要求及陈述对象。 ▪ (1)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 (2)选择“符合”的还是“不符合”
的。 ▪ (3)选择“属于”的还是“不属于”
的。 ▪ (4)是理解题还是分析概括题。 25
【文试站题”】的根原据因文,意错,误下的列一白项鹤是梁被誉为“世界D 第一古代水
命题陷阱之一:部分与整体(以偏概全)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数量范围上设置干 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 表述为对与其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 况的判断。
【试题】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已经证实,把胰岛素基因转入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 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
命题陷阱之十:有据与凭空(无中生有)
阅读材料中本无此意,而命题者却在设计的选项中故 意凭空臆造出这种说法。
• 【试题】关于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根据选文推
断,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3分) ( A、C )
A.散文应该表现作者个性 B.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
• C.散文应该反对封建教条 D.散文应该反映民族文化
【试题】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而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又保留 了鲜叶的原色,因而绿茶是茶叶中的精品。

专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通常是指以论述、分析为主要表达方式,用以阐述道理,表明作者主张的文章,包括国学、史学、哲学、美学、文艺学、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等方面的论文。

它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考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手法,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等特点。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1)重点考查理解与信息整合、筛选能力(2)重点考查对全文的论证分析能力(3)重点考查对全文内容的综合能力(一)考查重点1.理解。

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理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二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种形式:①揭示段意的中心词、起始句、终结句及结论性的句子。

②揭示主旨、情感的概括性词句。

③在揭示脉络层次中提纲挈领性的、过渡性的、总括性的词句。

2.分析综合。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分析综合,包括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四个子考点,这些考点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考查内容。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所谓“信息”,主要是指选文涉及的知识、消息、情报,或者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图形等。

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要点:一是文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二是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与阐述,三是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

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区分,把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

所谓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把文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与归类,即在理解的基础上作分析,做到“事到理合”。

“事到”就是要搞清文本含“何人何事”,事属“何类何质”;“理合”就是要推敲“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叙述的合拍和道理的有据。

论述类文本中的信息主要从重要的词语、重要的句子和文本运用的材料中获取。

2023高考语文(四卷合一)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系列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Ⅰ)真题及解析

2023高考语文(四卷合一)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系列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Ⅰ)真题及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Ⅰ)真题及答案解析第一部分全国甲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真题及解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随着中国考古学的飞速发展,考古资料得以大量积累,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多学科合作日益深入,各种专题研究广泛展开。

“考古写史”在中国已经取得巨大成就,获得诸多具有突破性和填补空白意义的成绩,中国考古学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尤其是在上古史构建方面展现了广阔前景。

从考古发现来看,考古学提供了传统历史学不可想象的新发现、新材料,呈现出不同时期的古代物质文化面貌、古人日常生产生活状态以及各地的文明化进程等,如不同区域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聚落遗址、大型公共建筑、大型墓葬、水利设施、手工业作坊,以及象征王权、神权、军权和复杂礼制出现的精美玉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

从重构上古史体系角度看,20世纪70—80年代,夏鼐、苏秉琦等系统地构建了新石器与夏商周三代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时空框架体系。

苏秉琦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基础上提出“满天星斗”“多元一体”和“古国-方国-帝国”等关于中国上古史的历史叙述体系。

严文明提出“重瓣花朵”模式,在承认多区域文化共存的文化多元性的同时,强调中原文化区“联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

张光直认为各地区文化多元发展并通过彼此之间的密切交流而形成一个“中国相互作用圈”。

从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到殷墟考古学文化、周代考古学文化,考古学不仅展现了不同于传统文献记载的这一时期文化、科技、礼制等众多方面从发展到成熟的历史脉络,而且填补了诸多传统历史学的空白,如四川的三星堆——金沙文化、江西的吴城文化、两周时期的曾国与中山国历史,等等。

这些成果证明考古学完全有能力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并且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上古史叙述与解释体系,超越了传统的具有传说性质的三皇五帝体系和存在争议的夏商周三代古史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高考语文 论述类文本阅读(含答案)

高考语文   论述类文本阅读(含答案)

考点3推断观点态度“推断观点态度”在近几年的全国卷中经常以对文本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形式进行考查。

主要包括:(1)对文章没有直接给出的结论进行推断;(2)根据作者在文章中对事件发展趋势所做的暗示进行推断、想象;(3)将作者对某些观点、现象的看法和对某些事物的评价、态度等进行分析、提炼、概括,进而做出推断。

答题四要点1.立足全局,整体解读虽然一些推断题中的观点无法直接从原文中找到,但是只要依据文本,在整体解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分析,还是能够找到正确答案的。

2.分析材料,把握观点论述类文本运用的材料包括征引的事实材料和文献资料。

分析这些材料的含意和其在文中的作用,是推断作者观点的重要手段。

3.梳理信息,准确判断梳理有关信息,如有些内容是文本有的,有些内容是文本没有、命题者强加的,有些内容是作者的观点,有些内容是别人的观点。

4.识别陷阱,辨清关系分析选项中的条件和结论,注意各种逻辑关系方面的陷阱,如部分与整体、或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原因与结果、前期与后期等,着眼整体,从而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

(2019·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全国甲卷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

全国甲卷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

全国甲卷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全国甲卷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 论述类文本阅读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徐良高的《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论证中国考古学取得的巨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展现了中国上古史构建的广阔学术前景。

文中列举的诸多考古发现,有助于考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鼓励他们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2. 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摘编自德国科普作家彼得?渥雷本《树的秘密生命》第6题要求学生回答,人工栽培的植物要经常喷洒农药带给人们什么思考,引导学生在充分掌握和理解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对从材料引申出来的问题作深入思考。

3.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巴金的散文《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赞美机械具有“创造的喜悦”和“散布生命”的诗性,以独特的视角塑造工人形象,礼赞劳动,引导考生思考“机械的诗”背后是工人的辛勤创造。

二、古代诗文阅读1. 文言文阅读(单文本)材料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文中周尧卿是一位出色的学者,事母至孝、周济亲族、为官爱民。

第11题B选项将文中“何怨”与教材中李白《行路难》“今安在”的结构进行比较。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试题不要求考生具备系统的文言文语法知识,只需要熟悉课文中同类句子即可。

2. 古代诗歌阅读材料选用宋代晁补之的《临江仙》,是一首典型的“言情”之作,面对未来与友人的离别,词人愈加珍视与朋友的相聚时光,词作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两人间深厚的情谊。

词中有被后人赞为“绝妙”的两句“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第15题要求学生分析这两句的“妙处”,引导考生借助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感受,品味诗词的语言之美。

3. 名篇名句默写(1)《行路难》(2)《邹忌讽齐王纳谏》(3)以花喻雪或以雪喻花三、语言文字运用材料摘编自张志公的《说工具》一文,通过介绍三位教师对成语“破釜沉舟”的不同教学方法,引入对语言作为思维和交流工具的思考。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
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物的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 的论证方法。
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 点。因果论证可以以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回顾旧知:检查对上节课的把握——分析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三)判断论据能否支撑观点“三步骤”
习论证方法
(一)以教入考:以教材 《反对党八股》为例)
①对比论证:列举党八股第一 条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 物”,说明了文章长而空的后 果并指出产生的原因,然后以 斯大林的演说进行正面说明, 一贬一褒,从反正两方面说明 战争时期尤其需要简短和精粹 的文章。
习论证结构
(一)以教入考(以教材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 来的?》为例
第二部分(从“人们的社 会存在”到“就是辩证 唯物论的认识论”)从实 践与认识的关系角度,论 述人的正确思想形成的 过程。
习论证结构
(一)以教入考(以教材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 来的?》为例
其中,第二部分又分为三 层,采用了总分式论证结 构。第一层(从“人们的 社会存在”到“……物 质力量”)总论物质与精 神的辩证关系; 第二层(从“人们在社会 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 到“此外再无别的目 的”)分别论证认识过程 的两次飞跃。
(一)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论点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论点一般表述为一句话,表达意思准确鲜明。 2. 论点出现的位置多变。 有的直接出现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 有的出现在文章结尾,多以“所以”“总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词语为标志,
收束全文; 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 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 少数文章并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语句,需要考生自己概括。 3.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为了使论述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 下可以有若干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 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及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及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及答案)解析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画展中,署名“夏语冰”的多幅绘画作品引起关注。

这位创造力不遑多让的“夏语冰”就是以会写诗闻名并且已出版诗集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写诗、演唱、绘画、设计……人工智能技术在进入文艺领域之后,凭借超强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和迅捷高效的创作优势,正在拿出越来越多的作品成果。

“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创作吗?”正成为一些人焦虑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每当人们谈起人工智能时,往往想到科幻小说中的强人工智能,它们具有人类一样的情感和体验,和人类一样生活,看起来似乎会取代人类。

然而,目前我们实际拥有的是弱人工智能,它们具备人类的一些高端技能,但在情感、意识等方面与人类差别较大。

即便如此,人工智能的进入依然促使我们反观人类自身创作的特点与优长—越是面临技术冲击越要端正和坚定本体价值,同时在文艺观念和创作实践上越要有新的追求和突破。

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想要成为诗人徐志摩,它需要做些什么?首先,它要拥有徐志摩的阅读量,最大限度地接近他的创作素材;其次,它要学习徐志摩同时代其他诗人的诗,因为徐志摩的诗歌特色是在与其他诗人诗歌的关系中呈现出来的,必须掌握当时其他诗人诗歌的特点,才能更好凸显徐志摩的诗歌特质。

但这样,它就能创作出徐志摩的诗了吗?并非如此。

无论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还是“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无不来自诗人自身的生平际遇。

人工智能只有具备了徐志摩的人生经历,还原了他的所有体验,才有可能真正创作出有徐志摩风格的诗来。

没有人生,我们便无法理解诗和艺术。

人工智能正是在这里遭遇滑铁卢。

据研究,尽管人工智能具有令人炫目的高超技能,却很难模仿人类基本、无意识的直觉,这被称为“莫拉维克悖论”。

它可以轻易学会下棋,但一个婴儿都可以做到的感知世界,人工智能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训练,甚至即便如此也未必能学会。

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比如正确与不正确,属于与不属于,准确与不准确,恰 当与不恰当(最恰当与最不恰当),是理解题还是分析 推断题等。
2.提示方面:题干中有些词语经常出现,分为三类:
A.“解释”“理解”——表明命题者在考查学生对文章内 容的理解,错因应注意“内容方面”和“程度差异”; B.“推测”“分析”——考查对文章延伸意义的理解,错 因常在“程度差异”与“逻辑错误”; C.“原因”“证据”——考查对文章逻辑关系的理解,错 因与B类同。
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
文本阅读
文体及文体特征
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社会科学类 文章”和“自然科学类文章”。
“社会科学文章”:一般包括哲学、经 济、教育、语言、历史、文化、伦理、 民俗、宗教和美学原理等学科的论文。 “自然科学类文章”:指研究自然科学 及技术方面的文章,涉及生物学、化学、 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以及天文学、 地理学、医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 学科。
(三)找(筛选信息),--找信息区间,找差别, 找错因。
(1)即阅读每一选项,并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区位。 根据题意,将各选项的相关内容、和相关表述(带着选 项中的关键信息)在文中标出,并在旁边写上相应序号 注意不要遗漏,因为很多选项不是哪一处的意思, 有些是几处或几段乃至全文主要意思的概括。 (2)包括内查语意与外查关系。 A.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 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 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 B.外查关系。查找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主要 包括:话题关系——与前后文是否属于同一话题;逻辑 关系——在逻辑上与前后文是否一致。
温馨提醒:
选项的设置上的特点 1.选项的部分内容是原文的相关内容的直接转换; 2.不少选项的叙述不再是较多的照搬原文或稍加 改造,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 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握、筛选,采用一种有一 定跨度的信息筛选整合方式。

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卷1(含答案)

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卷1(含答案)

试卷类型:B2023 年一般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1本试卷共 10 页。

22 小题,总分值 15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患病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制造、哲学社会科学争论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生疏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乐观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气。

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很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生疏和表现力气。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

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

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看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

对于他们而言, 活灵敏现地描绘诞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简洁的构造,理解隐蔽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

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确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很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斗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斗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今日,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雄伟现实是人民制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制造者。

只有生疏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尽力气,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生疏沸腾的现实。

2024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1论述类文本含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1论述类文本含解析

专题01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2024·全国乙卷·T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人文探讨来说,计算方法以往只是作为协助手段而存在的,而今日已取得了不行替代的地位。

一种新的人文探讨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人文”。

学者莫莱蒂曾设想一种建立在全部文学文本之上的世界文学探讨,人们必需借助计算机对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进行采样、统计、图绘,分类,描述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做文学评论式的解读。

为此,他提出了与“细读”相对的“远读”作为方法论。

弄清计算机的远读与人的细读之间的差别,不仅能使我们清晰地界定计算方法在人文探讨中的作用,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人的阅读的价值。

计算机是为科学计算而创建出来的,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

要处理自然语言文本,计算机必需先将文本置换成便于计数的词汇合合,或者用更困难的代数模型和概率模型来表示文本,这一过程被称为“数据化”。

数据化之后所得到的文本替代物(集合、向量、概率)虽然损失了原始文本的丰富语义,但终究是可以计算的了。

不过,尽管计算机能处理海量的语料,执行困难的统计、分类、查询等任务,但它并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

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

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

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字化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言演化,这属于前者;莫莱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

无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的抽象表示,所得结果都是须要解读的。

正如米歇尔所说,在巨量文本集合上得到的统计分析结果,为人文材料的宏观探讨供应了证据;但是要解读这些证据,就像分析古代生物化石一样,是有挑战性的。

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旧是依靠学者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事域的认知和理解。

高考语文培优专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考语文培优专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
全国课标卷现代文阅读整体规制
序号



赋分
9分
12分
15分
文本类型 论述类文本 实用类材料 文学类作品
检索阅读
123
45
加工阅读
6
789
文本阅读要求


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红色字为选择题目
全国新高考卷现代文阅读整体规制
序号

赋分 文本类型 检索阅读
19分
实用类材料 科技类小品
123
加工阅读
45
D、判断的实质是:“确是被挖掘到的世界的 一个新的方面”这一假设条件可以去掉。
思考
理解
落实
免疫缺陷病的病因以及分类
免疫系统失控 可能导致疾病
超敏反应的诱 因和表现类型
自身免疫病病 因和治疗现状
免疫缺陷病的 病因以及分类
过强 受损
据题精答——检索类阅读选择题目 排除干扰,认清实质
①检索一:在选项中择定“定位”的关键词语,在文 本中检索与之照应的词语,据此确定选项的照应句; ②检索二:对照选项和照应句,检索比照二者有差异 的表述,可以接受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 ③做判定:对照中,自觉检索生活和语文积淀,调动 联想和推断能力,用以快速、准确判定选项的误点。
例2 · 选择题目
下列有关“美”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美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应该是先验的规定。 B、美是探求理论物理学中重要结果的一个指导原则。 C、美和真在科学研究领域中有时是可以统一的。 D、经受住实验和时间考验的探索才是美的。
下列有关“美”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美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应该是先验的规定。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是通过论证阐明事理的一种文本。

它包括若干不同类别,如政论文、驳论文、学术论文、杂文等。

要掌握论述类文本的阅读规律和技能,必须先搞清楚论述类文本的主要特点:①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即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表明作者的观点,阐明道理;或者批驳别人的错误意见,指出其谬误。

②它的基本结构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

③它的语言是以议论为主,而记叙、说明、抒情等也有,都是为议论服务的。

论述类文本的语言讲究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性。

那么我们该如何高效地进行论述类文本阅读呢?一、通读全文,找出文章中心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见解和主张。

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一篇文章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些文章比较复杂,须用分论点支撑论证,但分论点还是从属于中心论点。

请看例文:《学问和智慧》(罗家伦)①学问(learning)与智慧(wisadom),有显然的区别。

学问是知识的聚集(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

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

学问是寸积铢累而来的,常是各有疆域独自为政的。

它可吸收人生的兴趣,但是它本身却是人生的工具。

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

②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终身都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

这种人西洋便叫做“有学问的笨伯”(a learned-fool),在中国便可称为“两脚书橱”或“冬烘先生”。

反过来说,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

有一种人,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③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2024年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全面解读

2024年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全面解读
C [“自觉自愿”于文无据。原文第4段论述了“孝”以孔子的“仁学”为哲理 根据,以“亲亲”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并未论述选项所述 观点;且“历史实践”证明,“孝”并非“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第二遍:精读--分析题目
对材料有了总体印象后,应仔细阅读试题,弄清题目要求, 带着题目返回原文,标画选文。 1、标注敏感点:选项中可能作为设误点出现的词语,表条件、 因果、转折、顺承关系的词语,文本中出现的重要概念等,都 可以作为敏感点标注出来。 2、找准对应点: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语句,筛选信 息类题目要注意选项是否改变原文意思,理解分析类题目的选 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3、落实设误点:根据内容优先的原则,先将有内容错误的选项 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需要理解分析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 仅等表范围的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如:基本、根本、重 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示程度的词语。 (3)已然未然。如: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 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 (4)或然必然。如:如果、可能、也许、一定、 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2、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关联词
第二段先提出观点,然后以孔子的话作为佐证,接着结合中国古代社会的特征阐 述“孝”的重大意义。
①提出观点。 ②引用《孝经》中孔子的话,是为了阐释“孝”是常规、通则与规矩,从而佐证 “孝”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③指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特征。 ④“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肯定了“孝”的普遍意义,也指出了这种伦理规范 的制约性。 [提示] 信息①③有助于第1题B项的判断。信息④有助于第2题D项和第3题C项 的判断。
将题干或选项中的关键语句(圈出来的)带入文章中,由 近及远,一圈圈一层层查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十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纲解读分析解读①考查内容:注重文化积淀,关注传统文化。

选文常为严谨的学术论文,题材涉及经济、文化、美学、史学、文艺学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

文本大都具有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和人文性。

②考查形式:题型、分值稳定,一般设3道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

③主要考查考生阅读理解和分析综合的能力,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为考查热点。

命题探究(2017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9分)①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②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③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

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

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随文助读第①段简要交代了提出气候正义这个概念的时代背景、大致过程。

关键词是“关注的核心”“主要表现”,这些是涉及“气候正义”这个重要概念的核心内容和外在表现。

“非政府组织”是人物对象词,命题人可能会利用此类词语设置张冠李戴的陷阱。

第②段从空间维度来阐述,提出了气候正义的公平原则。

(分论点1)关键句是“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该句解释了公平原则的内涵。

“一国内部不同区域”“合理范围”等是范围词,命题人可能会利用此类词语设置扩大或缩小范围的陷阱。

“首先”“同时”是表示先后次序的词语,命题人可能会利用此类词语设置顺序颠倒的陷阱。

第③段从时间维度来阐述,提出了气候正义的代际公平问题。

(分论点2)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

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

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④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

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答案D解析 A.“提出了气候正义”无中生有,原文是“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并没有说“气候正义”是由非政府组织提出的。

B.“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错,原文是“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限制排放”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文章第②段也仅是拿“限制排放”举了个例子。

C.“要为后代设定义务”错,文中说“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关键句是“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该句解释了代际公平原则的内涵。

“因为”“人为原因”是原因类词语,命题人可能会利用此类词语设置混淆因果的陷阱。

“权利”“义务”“消极方面”“积极方面”是概念类词语,命题人可能会利用此类词语设置偷换概念的陷阱。

第④段总结全文,提出中心论点:“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既……也……”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作者连用了两次,可见气候公平问题的复杂性,命题人可能会利用此类词语设置以偏概全的陷阱。

考查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审题关键:注意题干要点,“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暗示是从整个文章的角度出发,既有理解,也有分析;注意是选“正确”的一项。

命题规律:题型为客观选择题,2015、2016年试题提问形式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年改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预计2019年高考将沿用2017年这种问法。

答题技巧:①浏览全文,找准相应语句,并在原文中标注出来。

②逐一比对选项和原句,不一致的即可判定为错误选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答案C解析“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错,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的是代际权利义务关系。

考查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审题关键:“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

命题规律:2017年高考新增题型,考查“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2019年将继续考查。

答题技巧:①浏览全文,筛选出对应信息,并在原文中标注出来。

注意论证论点的论据是什么,是用什么方法论证的。

②认真比对选项和原文中的对应信息,不一致的即可判定为错误选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答案B解析“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的推断不符合文意,原文说“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并不能说落实目标就能保证后代需求。

考查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审题关键:注意从整篇文章来考虑,“不正确”的题干信息很重要。

命题规律:按照课标全国卷命题的习惯,总要涉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判断。

2017年与2016年提问形式是一样的,均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预计2019年将沿用这种提问形式。

答题技巧:仔细比对选项与原文,充分理解文意。

要特别注意揣摩概念与概念、事物与事物、事理与事理之间的关系。

五年高考一、(2017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9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

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

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