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一课时说课稿(整理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是本章第二节内容,是中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可以为化学Ⅱ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介绍钠、铝、铁、铜的氧化物,主要介绍它们与水、酸的反应;第二部分比较了铁的两种金属氢氧化物,并且介绍了Al(OH)3这种两性氧化物。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编写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的性质;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铝的氧化物的两性,掌握铝的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及两性;
(3)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加深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增强实验意识。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自身个性、深化学习思维,培养自己务实求真的学习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探究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从而提高自身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材重、难点
重点: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及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与性质
难点: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
二、教法分析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
调发展,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原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分析归纳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设问题的情境,展示获取知识的过程,按“提出假设→讨论→思考→给出事实→分析对比→得出结论”的模式进行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主动的探索知识,帮助学生掌握金属氧化物与水及与酸的反应。最后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反应方程式的特点,按照物质分类原则,引出“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的概念。
2、实验探究法: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异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何保留原有的知识结构,又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关键在于设计能造成学生认知冲突的实验和开放式的问题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落实“在体验中成长,在探究中发展”的教学目标。例如,通过Al2O3和Al(OH)3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使学生发现有些氢氧化物还能和碱反应,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意识。学生通过实验很清楚的就明白了Al2O3是两性氧化物,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3、理论联系实际:空洞的理论不但学生不爱听,老师也不愿意讲,因为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但是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老师如果单纯讲解Fe(OH)2在空气中不稳定易被氧化,学生不理解,但是通过NaOH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的实验,学生观察到: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他们就很容易理解,并且还能联系实际总结出减少Fe(OH)2被氧化的方法,更加深了对其性质及现象的了解。
4、适当时间自学: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自我努力,自我获取知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提高,如在学习Al(OH)3的性质和用途时,老师不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解疑;在学习Fe(OH)2的制备及性质时,诱导学生自己设疑,通过讨论“解疑”,进一步进行“质疑”,最后再通过自己动手实验,验证结论的正确性。学生能在这种学习活动中,逐渐摸索出适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渐渐变成会学习的人。
三、学法指导
本次课在采用常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元认知理论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以往,学生已养成比较重视结论(方程式,产物类型,反应现象等)的习惯,对学习过程和方法注意不够,不善于探究。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 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从元认知角度来考虑,学习并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它同时也是认知过程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元认知过程。基于这一点考虑,鼓励学生大胆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发现问题,自然而然提出问题,通过问题讨论,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从而解决问题。同时又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上让学生体验和反思自己的探究及认知过程,掌握科学探究方法,科学归纳法,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学风,使其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感受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