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课件 第二章农业自然资源要素

合集下载

农业经济学农业生产要素

农业经济学农业生产要素

一、农业总产值
1397.0 68.6 23428.7 26.4
二、农村非农产业总产值 1.农村工业
640.5 31.4 396.5 19.5
65191.7 73.6 48426.3 54.6
2.农村建筑业 3.农村运输业 4.农村商业及饮食业等
134.7 6.6 34.5 1.7 74.8 3.6
6178.4 7.0 4408.2 5.0 6178.8 7.0
(1)综合性和关联性 (2)区域性 (3)研究开发的周期长、难度大 (4)应用的不稳定性 (5)农业科学技术的保密性较差
二、农业科技进步
(一)农业科技进步的内涵
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发展中,不断地用效率更 高的先进科技替代效率较低的落后技术的过程。
广义的农业科技进步:包括硬的科技进步和软的 科技进步。
一、农业生产要素的内涵
农业生产要素,是在农业生产过 程中,为了获得人们需要的各种 农产品所必须投入的各种基本要 素的总称。
二、农业生产要素的分类
(一)以土地和水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农业自然资源:是自然资源的基本组 成部分,是指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利用 的或可能利用的自然条件。
二、农业生产要素的分类
(二)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的概念包括农业劳动力的数量
第五章 农村产业结构与农业生产结构
第一节 农村产业结构 第二节 主要农业生产部门的发展与粮食问题 第三节 农业生产结构
第一节 农村产业结构
农村产业结构的内涵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主
要问题 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
一、农村产业结构的内涵
1、概念: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 农村各产业部门之间及各产业 内部质的联系和量的比例。
术人员组成。

农业经济学 基础概论

农业经济学 基础概论

第一篇农业经济学基础概论第一章概论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学的概念农业经济:农业中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

农业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的规律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

农业经济学:指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研究农业生产力及其运动规律、农业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和两者相互运动规律的科学。

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生产关系角度:研究农业中的产权关系、经营方式、管理体制、农产品市场组织、农产品价格、农业收入分配、农民的消费及扩大再生产等问题,为选择科学的农业经济制度和管理体制提供依据。

从生产力角度:研究农业生产力的内容、性质、特点;分析现代农业生产力内部结构及其功能;阐明其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以寻求科学组织与合理利用生产要素的方法和途径。

西方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一)产生1.起源:古希腊和罗马(1)古希腊色诺芬(Xenophen, 约430~354BC )的《经济论》;(2)古罗马加图的《农业志》,瓦罗的《论农业》和玛鲁麦拉的《论农业》;(3)西欧中世纪(5-17世纪),庄园经济兴盛,使古代农业经济思想得以流传。

2.萌芽:近代初期(17世纪至19世纪30年代)相对独立的农业经济理论逐渐萌芽。

1770年英国经济学家阿瑟.杨出版了《农业经济论》,被视为农业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二)发展18世纪德国,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农业经济学家:尤斯蒂、贝克曼等。

1.泰尔,1809-1821年出版《合理农业原理》(四卷),确立了追求最大利润的农业经营目标,德国农业经济学创始人和欧洲大陆农业学界的泰斗。

2.屠能发展了他的思想,出版了《孤立国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两个基本理论:农业集约度理论和农业生产位置配置理论第二章供给与需求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1)农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生产周期长,弹性小。

不能及时调整产量。

生产周期短,弹性大。

可及时调整产量。

(2)农产品生产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容易改变,弹性大。

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不易改变,弹性小。

农业经济要素(农业经济学课件)

农业经济要素(农业经济学课件)

农业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要素
01
能源要素
MU LU
三 农业能源的未来趋势 1 生产性和生活性能源消费的双增长 、2 产业增长与发展的能源压力增加 3 清洁能源普及存在诸多现实困难
四 农业新能源开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农业能源未来的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
能对农业新能源开发进行分析。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勤劳踏实、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农业的热爱。
化学肥料,简称化肥。是指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 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要素之一。 我国化肥的使用量呈增长态势。
农药和化肥使用量的增加被认为是农村 环境污染和产品品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此,农业主管部门已经制定了农药、化肥使用 量零增长的政策。如果这个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将会逐 渐降低这些负外部性影响。
六、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矛盾 第一、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第二、技术性劳动力比例较低。 第三、综合性人才比例降低。
开展职业技术培训
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的 一项重要措施。
小结
1
劳动力要素在农村经济增长中作用显著。
2
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3
农民工回乡创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
农业劳动力存在结构性矛盾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勤劳踏实、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农业的热爱。
思政目标
培养学生对农业的敬畏,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一、农业劳动力的概念
一般来说,农业劳动力是指能够从事农业生产及其它经济活动的适龄 人口,一通常是指18岁以上、65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
实际上18岁以下、65岁以上的部分劳动力仍然在不同程度地从事农业 生产劳动,这些劳动力在一些壮年劳动力流出地区甚至成为主力劳动力。

《农业自然资源》课件

《农业自然资源》课件
水分对农业的影响
水分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适宜的水分供应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 质,同时也可以调节气候。
空气对农业的影响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同时空气中的氧 气也是植物呼吸作用的必要条件。
气候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保护气候资源的意义
气候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保护气候资源可以维护生态 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
《农业自然资源》ppt课件
目录
• 农业自然资源概述 • 农业土地资源 • 农业水资源 • 农业气候资源 • 农业生物资源 • 农业自然资源的管理与政策
01
农业自然资源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农业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够 为农业生产提供原材料、能量和 环境的所有物质和条件。
分类
农业自然资源可分为土地资源、 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 农业社会经济资源等。
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 理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减少 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合理利用和管理农业自然资源 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 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02
农业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的分类
按利用类型划分
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按所有权划分
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
按地形划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居民生活用水
居民生活用水包括饮用水、洗澡水、 洗衣水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
民生活用水量也在逐年增加。
工业用水
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主要 用于冷却、洗涤和制造等。
生态用水
生态用水主要用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如湿地、河流等地的生态补水。

农业经济学ppt全套教学课件

农业经济学ppt全套教学课件
第四节 农业与农民、农村
一、“三农”问题的缘由
二、“三农”问题成因
三、“三农”问题的破解
(二)“三农”问题的破解逻辑
“两条腿走路”的战略:
➢ “外部战略”: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拓展农民的就业空间; ➢ “内部战略”:改善农业的内部分工,推进农业的产业升级转型。 ➢ 具体的解决思路:
解放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谢谢!
第二章 农业自然资源要素
农业经济学 2015年高教版
目录
Content
s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二节 水资源
第三节 气候资源及生物资源
学完本章,你应该做到
本章要点
➢ 掌握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的 基本概念、特征以及他们对农业的重要作用;
➢ 了解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 ➢ 了解理配置与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路径选择。
➢ 农民作为消费者的市场贡献; ➢ 农民作为商品提供者的市场贡献;
(三)要素贡献
➢ 为非农产业部门提供劳动力;
➢ 为非农产业部门提供土地资源;
➢ 为非农产业部门提供资金;
(四)外汇贡献
(五)增长贡献
第二节 农业的地位、贡献与功能
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三、农业的多功能性
(一)生态环保功能 ➢ 农业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空气、水、土壤等良好的生态环境, 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第三节 农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农经学科 二、中国农经学科 三、现代农经的发展 四、农经研究对象 五、农经研究的内容
农业经济学是在土地、劳动、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稀缺要素的约束条 件下,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 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出发,研究现代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 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

农业生产要素及基本理论(一)农业生产要素的内涵农业生产要素: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获得人们需要的各种农产品所必须投入的各种基本要素的总称。

(二)农业生产要素的分类及功能1. 以土地和水资源为代表的自然资源2. 劳动力3. 资本4. 科学技术1.以土地和水资源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资源,不仅是人类赖以生产和生活的场所,而且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水资源也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之一,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水资源对农业发展的约束越来越明显。

自然资源的重要影响:自然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自然资源的不同禀赋,直接影响到劳动者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发挥。

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决定了不同的作物和动物对光、热、水、气条件要求不同,农业自然资源的分布导致了农业地理分工的形成。

自然资源的分布还对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2. 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的内涵包括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

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即我们所说的农业人力资源存量,就是指能够参加农业劳动的人数。

农业劳动力的质量,即为农业劳动的人力资本属性,主要包括农业劳动力的体力强弱、技术掌握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

劳动力的决定性作用:农业劳动力是农业生产中首要和唯一能动的生产要素,离开了劳动力,任何生产要素都无法形成生产力。

劳动者还能发现或创造新的生产要素,并能提高现有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水平,进而提高产出水平。

3. 资本:劳动者运用自己的劳动生产出来的,不能直接用于消费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劳动产品。

分为两类: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

物质资本是指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料。

货币资本是生产过程用于购买物质资本的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

4. 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科学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改善其他生产要素的质量。

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

改造传统产业和产品,创造新的产业和产品,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高级化。

最新农业经济学PPT课件

最新农业经济学PPT课件

0.4.2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农产品市场 2.农业生产要素 3.农业微观经济组织 4.农业发展与宏观调控
复习思考题
1.理解下列基本概念:农业,农业多功能性,粮食安 全,农业经济学的研究 对象与内容。
2.理解与掌握农业的基本特性。 3.知晓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一般地位,深刻理解农
业在不同国民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地位。 4.农业的作用及其延伸。 5.了解和掌握农业经济学科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脉络
18世纪中叶,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魁奈 分析了法国农业经营情况,认为大农业 比小农业具有优越性。
英国经济学家阿瑟·扬(Arther.Yang) 1770年出版了《农业经济论》,比较具 体详细地论述了农业生产要素配合比例、 生产费用和经营收益的关系。他被认为 是农业经济学的创始人。
但是,农业经济思想的更大发展是在德国。
美国的盖尔·克拉默则认为,农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社会 科学,它研究人类在一段时期内选择利用技术知识和稀缺 资源如土地、劳力、资金和管理生产食物、纤维以供社会 各种成员消费。农业经济学和经济学一样都是为寻求发现 因果关系。农业经济学应用经济理论方法探索对农业和农 业企业问题的解答。
朱道华在其所主编的《农业经济学》中则认 为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概言之,就是农 业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包括农业生产力的 运动规律、农业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以及 两者相互间的运动规律。从广义上看,农业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农业生产方式的更 选和各个历史时期农业生产方式。但通常的 农业经济学是狭义的,是以研究现阶段的农 业生产方式为主的,所以有主要研究资本主 义农业生产方式的农业经济学,或以主要研 究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的农业经济学。
0.3.3 近代资本主义后期的农业经 思想(19世纪40年代~20世纪初)

《农业经济学导论》课件

《农业经济学导论》课件

农业贸易自由化的影响
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规模扩大,提高农业生 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 程。
农业贸易自由化的挑战
农产品进口增加,竞争压力加大,农业生产 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难度加大。
区域农业一体化的发展与实践
区域农业一体化的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断涌现,农业成为区 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领域。
南南合作的意义
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间开展平等互利合作的重要形式,有助于缩小 南北差距、促进世界经济平衡发展。
南南合作的实践
发展中国家间在农业技术交流、农业教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的合作实践。
THANKS
感谢观看
需求量。
农业供求关系:均衡与非均衡。
农业市场价格形成与波动
农业市场价格形成
01
生产成本、供求关系、政策因素等。
农业市场价格波动
02
季节性波动、周期性波动、异常波动。
农业市场价格预测
03
基于历史数据、供求关系、政策因素等。
农业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农业市场失灵的表现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品、规模不经济等 。
政府通过征收农业税来调节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和资源配置。
农业税收影响
调节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分配,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业生产 结构的优化。
农业税收政策的问题
税收负担过重可能导致农业生产者减少投入和提高价格,对消费者造 成不利影响。
农民收入来源与增长途径
农民收入来源
种植、养殖、外出务工、土地流转等多元化收入来源 。
《农业经济学导论》ppt 课件
目录
• 农业经济学概述 • 农业市场与供求关系 • 农业生产与资源配置 • 农业政策与农民收入 • 农业可持续发展 • 农业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

《农业经济学》课件

《农业经济学》课件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进步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包括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等。
农业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树立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包括市场导向、质量意识、品牌意识等。
农业企业组织形式与管理制度
建立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2023
包括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科技投入、推进规模化经营、加强农产品 质量安全管理等。
农业产业的区域布局与规划
1 2
农业产业区域布局的含义
农业产业区域布局是指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资 源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合理安排农业内 部各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
农业产业区域规划的原则
包括因地制宜原则、市场导向原则、可持续发展 原则等。
农业政策的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执行体 系,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加强 监督和评估,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 性。
农业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农业法规的制定
农业法规是国家为了规范农业生产经营和管 理行为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制定农业 法规需要经过立法程序,确保法规的合法性 和权威性。
农业法规的执行
农业政策的类型
农业政策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政策手段可以分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产业政策等;按照政策目标可以分为促进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市场秩序等

农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农业政策的制定
农业政策的制定需要经过深入调研、科学论 证和民主决策等环节,以确保政策的科学性 和可行性。
农业政策的实施
国际交流是促进各国农业政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 国际会议、派遣访问学者、建立合作项目等方式,可以了 解国际上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推动 本国农业政策的改革和创新。

《农业经济学》全套课件(149页精品)

《农业经济学》全套课件(149页精品)
• 以科技改善农业生产要素品质,改进生产方法、 管理水平
• 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平,增加农用 工业物品和能量的投入
• 调整生产结构和布局,提高专业化水平 • 改进耕作制度,改良土壤,实现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 •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第三节 农业规模经营
一、规模经济与规模经营 • 规模经济:由于生产规模的适度扩大,使
• 二、农业的特征 • 1、本质特征: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
交织
• 2、一般特征 •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 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生命体 •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大 • 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 • 生产空间的分散性与地域性 • 具有自然与市场的双重风险
• 三、农业的经济地位 •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 1、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得以独立的基
第二章 农业自然资源: 土地与水资源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农业土地资源的作用和特点 农业集约经营 农业规模经营 地价与地租 农业水资源
第一节 农业土地资源的作用与特点
• 一、概念 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生产要素; 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农业生物生长发育 提供场所和主要营养来源的地表层面;主 要由土壤、气候、地貌、岩石、水文等要 素构成。
第一节 农业经济学的发展
• 一、农业的范畴 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依靠生物机
能,通过劳动,协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 系,强化或控制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以 取得所需要的农产品并为人类创造良好的 生态环境的社会生产部门 • 二、农业经济学的发展
研究对象、方法与体系
第二节 农业的经济属性
• 一、农业的分类 • 狭义农业与广义农业 • 粗放农业、集约农业 • 三色农业 • 等等

《农业生产要素》课件

《农业生产要素》课件

02
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和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转变传统农业生产观念,提高农业生产效
益。
04
资本要素
农业资本的构成
固定资本
包括农田、农业机械、灌溉系统 等农业生产所需的长期设备。
流动资本
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 所需的短期投入。
农业生产要素
xx年xx月xx日
• 农业生产要素概述 • 土地要素 • 劳动力要素 • 资本要素 • 技术要素 • 市场要素
目录
01
农业生产要素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农业生产要素是指农业生产过程 中所必需的资源或条件,是农业 生产的物质基础。
分类
农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 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
06
市场要素
农产品市场的特点与功能
特点
农产品市场是商品经济的基础组成部分,具有交易规模大、交易品种多、交易 频次高等特点。同时,农产品市场受到季节性、地域性和周期性的影响较大。
功能
农产品市场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交易平台,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分配。通过市场 机制,农产品得以在不同的需求和供给之间实现均衡,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 置。
技术
技术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因素,农业技术 的进步和创新可以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和可持续发展。
资本
资本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支撑,农业资本 的投入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 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农业生产要素的历史演变
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天然生产 要素,如土地、气候等,生产方
式较为粗放,生产效率较低。
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
需求方面
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提高,农产 品需求持续增加,对农业劳动力的需 求也相应增加。

农业与自然资源PPT教学课件

农业与自然资源PPT教学课件
<0℃ 结冰 <800毫米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以旱地为主 小麦、玉米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苹果、柿、枣 公路、铁路
秦岭-淮河线以南
>0℃ 不结冰 >800毫米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以水田为主
水稻 一年两熟或三熟 柑橘、柚、茶 公路、铁路、水运
完成下题并思考
我们主要综合了哪些自然地理要素作为分区 的界线?
探究作业:今日淮河
7、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的分界线 B 黄河冬季不结冰 C 秦岭—淮河以北的农作物一般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D 油菜、甘蔗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南北在修建住房的时 候在哪些方面会有显著不同?为什么?
为什么南方许多桥都是拱形的,而北 方的桥多是平坦的?
地理区域的内部具有 相似 性,地 理界线则反映出区域之间的 差异 性。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 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
观察所示分界线 说明其地理意义?这些分界线大致都经过哪里?
秦岭-淮河一线
阅读:P75 阅读材料
秦岭印象
1955年1月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南 侧的安康最低气温为-7.6℃。
阴山 太行山 秦岭
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
1、我国某山脉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关于此 山脉的走向正确的叙述是
A 南北走向 B 东北-西南走向 C 东西走向 D 东西-西南走向
2、山东省位于我国的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3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 A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B 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C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

第二章 农业经济组织 《农业经济学》ppt课件

第二章  农业经济组织  《农业经济学》ppt课件

根据农业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我国现在有验收合格 的119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在各省 区分布情况见表2-1。数据显示,我国产业化龙头企业主 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边疆地区龙头企 业数量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区位优势对企业发展 和扩展的影响。
四、一类特殊的私营农业经济组织:乡镇企业
二、推进制度变迁的重要力量
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组织在经济制度变迁中具有内在的显著价值。在西 方社会,工会作为工人的重要组织,在维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农村, 以宗族关系为纽带的组织,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关系建立和维系的基本组织形式。 长期的宗族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合作,导致了中国社会存在某种“内卷”秩序 和特征。[ 李维森,经济学与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 ]这是和西方农 业经济组织存在的区别之一。
第二节农村经济组织基本情况
一、农户作为基本经济组织的发生:从生产队到包产到户
在传统社会,农村经济组织是以宗族关系为纽带的,因此,家族成为经 济组织的典型形式。建国以来,虽然经历了多次农村经济组织改革,但是在 事实上仍然是以村落和生产队为基本单位。而后来从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 公社,这是政府主导下的经济组织发展方式。这种组织发展模式由于缺乏效 率很快引发民众的反对。这直接导致中国开启农村生产经营制度改革,就是 确立农户作为经济活动的基础性组织。
第三节农村经济组织的类型
通过多年积累的经验事实,政府及有关方面发现通 过行政力量主导下的经济组织具有效率较低的特征,但 离开政府监管的组织存在诸多风险。不同组织具有显著 的特征,需要对不同组织采取不同的管理和规制措施。 因此,对这些组织的不同类型进行分析和讨论是必要的 。
一、自发性组织与规制性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气候资源的两种利用形式: 1.直接利用,即作为能源和物质直接加以利用; 2.间接利用,即通过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能同化二氧化 碳和水,生产有机物质。
第三节 气候资源及生物资源
一、农业气候资 源及其利用方式
二、农业气候资源 的特点
三、农用
五、农业生物资源
(一)无穷尽性 (二)变化性 (三)适度性 (四)资源密度低 (五)有价无值
2.类型:劳动集约型、技术集约型、资金集约型。
第一节 土地资源
一、土地概述
二、土地资源的利用原则 三、集约经营与规模利用 四、合理利用与开发
3.意义
(1) 集约经营是历史范畴,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
农业生产集约化发展,由土地面积有限性和土壤肥力可以 不断提高的特性决定
(3) 土地集约经营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章 农业自然资源要素
农业经济学 2015年高教版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二节 水资源 第三节 气候资源及生物资源
学完本章,你应该做到
本章要点
➢ 掌握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的 基本概念、特征以及他们对农业的重要作用;
➢ 了解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 ➢ 了解理配置与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气候资源及生物资源
一、农业气候资 源及其利用方式
二、农业气候资源 的特点
三、农业气候指标
四、农业气候资源 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五、农业生物资源
(一)农业气候指标的种类和形式
农业气候指标包括表示农作物出现生长不正常、遭受危害或发生明 显减产的农业气候灾害指标、表示农作物或生产过程的节奏规律的农业 气候指标等。由于这些指标主要用光、热、水等基本气候要素值来表达, 分为光能指标、热量指标、水分指标三类。
二、农业气候资源 的特点
三、农业气候指标
四、农业气候资源 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五、农业生物资源
(三)生物资源的作用
生物资源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对象,并可为工业、医药、交通等 部门提供原材料和能源。随着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生物资源作为人类 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已越来越为人们了解和重视。人们利用生物间 相生相克的特性,适时利用生物资源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三、面临的挑战
四、合理配置与利用
第二节 水资源
农业经济学 2015年高教版
第三节 气候资源及生物资源
一、农业气候资 源及其利用方式
二、农业气候资源 的特点
三、农业气候指标
四、农业气候资源 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五、农业生物资源
农业气候资源是指那些属于某种物质或能量的农业气候要素,它们 不仅影响而且直接参与农业生产过程,能为农业生产对象所利用,例如 太阳辐射(光能)、二氧化碳、氧和水等。
农业经济学 2015年高教版
第一节 土地资源
一、土地概述
二、土地资源的利用原则 三、集约经营与规模利用 四、合理利用与开发
(一)土地的概念 土地,在经济学上是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以及与之相连的土
壤、气候、地貌、岩石、水文、植被等一切自然条件。 土地通常仅指地球上的陆地表层,或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水面。 土地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自然基础,是农业
第三节 气候资源及生物资源
谢谢!
(一)遵循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二)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加强土地利用与开发的深度 (四)拓宽土地利用与开发的范围
第一节 土地资源
农业经济学 2015年高教版
第二节 水资源
一、概念与特点
二、对农业的重要性
(一)水资源的概念
三、面临的挑战
四、合理配置与利用
“可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个水源应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 用的质量,并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被利用。”
(4) 土地集约经营是我国的现实需要
第一节 土地资源
一、土地概述
二、土地资源的利用原则 三、集约经营与规模利用 四、合理利用与开发
(二)土地集约经营水平及其经济效果的衡量指标
衡量及计算方式 具体衡量指标
表2-1
土地集约经营水平
土地经济效果
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摊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是衡量土地经营集约化水平的最主要、最准 确的指标。
第三节 气候资源及生物资源
一、农业气候资 源及其利用方式
二、农业气候资源 的特点
三、农业气候指标
四、农业气候资源 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五、农业生物资源
(二)农业气候具体指标
1.积温 2.湿润指数 3.光温生产潜力 4.干燥指数
第三节 气候资源及生物资源
一、农业气候资 源及其利用方式
二、农业气候资源 的特点
三、农业气候指标
四、农业气候资源 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五、农业生物资源
(一)开发气候生产潜力,提高作物单产 (二)根据气候规律安排农业生产 (三)开发利用山区的立体气候 (四)利用气候相似原理引进优良品种
第三节 气候资源及生物资源
一、农业气候资 源及其利用方式
二、农业气候资源 的特点
三、农业气候指标
四、农业气候资源 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四、合理利用与开发
土地利用的区位性
2.经济特性
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
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第一节 土地资源
一、土地概述
二、土地资源的利用原则 三、集约经营与规模利用 四、合理利用与开发
(三)土地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1.农业对土地有特殊依赖性
2.农业生产中土地的不可替代性
第一节 土地资源
一、土地概述
二、土地资源利用的原则 三、集约经营与规模利用 四、合理利用与开发
节约用地
有偿利用
01 02 03 04
因地制宜
保护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
一、土地概述
二、土地资源的利用原则 三、集约经营与规模利用 四、合理利用与开发
(一)土地集约经营的涵义
1.含义:土地集约利用,即土地集约经营,是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 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四、合理配置与利用
(一)农业用水缺口大 (二)农业生产和用水之间的区域不平衡 (三)水生态环境恶化 (四)水利建设基础薄弱
第二节 水资源
一、概念与特点
二、对农业的重要性
(一)增强节水意识 (二)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三)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机制 (四)合理配置水资源 (五)加强水资源综合开发 (六)研究和推广农业节水技术 (七)加强执法力度
把衡量土地集约化水平的有关指标 与由于实行集约经营而取得的成果 相比较,可以计算出土地集约经营 的经济效果。
①单位耕地面积所摊得的肥料数量; ②单位耕地面积所摊得的劳动力数量; ③单位耕地面积所摊得的农机具数量; ④单位耕地面积所摊得的役畜头数; ⑤良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等。
①单位耕地(牧地、林地、水面) 的产量或产值; ②单位农业用地(包括农、林、牧 、海藻用地)的总产值、净产值、 纯收入; ③劳动生产率;④产品成本; ⑤单位投资的产量、产值、纯收入 。
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马克思指出“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 泉”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一、土地概述
二、土地资源的利用原则 三、集约经营与规模利用 四、合理利用与开发
(二)土地的特性
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1.自然特性
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土地土壤肥力的可变性
土地生产力的差异性
第一节 土地资源
一、土地概述
二、土地资源的利用原则 三、集约经营与规模利用
五、农业生物资源
(一)生物资源的定义
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
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
(二)生物资源的特征
再生性
表2-2
可解体性
多样性
区域性
未知性
获取的时间性
可引种驯化性
不可逆性
稳定性和变动性
第三节 气候资源及生物资源
一、农业气候资 源及其利用方式
第一节 土地资源
一、土地概述
二、土地资源的利用原则 三、集约经营与规模利用 四、合理利用与开发
(三)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农业规模报酬
01
02 农业规模经济
03 农业土地规模
效益和适度规
模经营
第一节 土地资源
一、土地概述
二、土地资源的利用原则 三、集约经营与规模利用 四、合理利用与开发
土地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不仅是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保持土地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其重要举措。土地的合理 利用与开发必须以坚持土地利用原则为基础。除此之外,还要
第二节 水资源
一、概念与特点
二、对农业的重要性
三、面临的挑战
四、合理配置与利用
(一)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命脉 (二)水资源状况影响农业生产布局 (三)水资源是重要的农业生态环境资源 (四)水资源是农民的基本生存条件
第二节 水资源
一、概念与特点
二、对农业的重要性
我国农业用水面临如下挑战:
三、面临的挑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1.并不是所有水资源都具有经济物品属性;
2.水资源并不是某一种单一的经济物品。
第二节 水资源
一、概念与特点
二、对农业的重要性
三、面临的挑战
(二)水资源的特点(基于经济学视角)
四、合理配置与利用
1.水资源可以自然补充,重复利用; 2.水资源不能通过人工方法在体积上或经济价值上加以浓缩; 3.水资源既是生产对象又是生产条件; 4.水资源的需求呈刚性; 5.人类难以对水资源循环实施有效的人工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