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全套课件421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次是国家对农业实行保护阶段

0.2.2 农业的贡献与多功能性
1.农业的贡献
(1)产品贡献 食品、工业原料
(2)要素贡献
(3)市场贡献
劳动力、资金、土地
工业品市场、农产品市场
(4)外汇贡献
为资本品的进口提供外汇
2.农业多功能性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除了具有提供食物和纤 维等多种商品的功能外,同时还具有其它经济、 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这些功 能所产生的有形结果和无形结果的价值无法通 过市场交易和产品价格来体现。 1.环境功能 2.社会功能 3.粮食安全功能 4.经济功能 5.文化功能
0.3.1.1 古代希腊、源自文库马的农业经济思想
1.关于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2.奴隶制庄园的管理 3.农业经营的目标 4.土地位置与土地肥力 5.农业多种经营与专业化 6.农庄产品出售及价格
0.3.1.2 西欧中世纪的 农业经济思想
1.维护封建秩序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正统思想 2.主张财产公有并消灭等级特权的异端思想 3.强调公平忽视效益的重农抑商思想 4.优化结构改进管理的农业经营思想

但是,农业经济思想的更大发展是在德国。 18世纪后半期,德国的思想家们已经认识到 旧有的农业制度存在许多缺点,建议采用英 国农业中发展起来的技术革新,彻底变革德 国农业。哥廷根大学的戈特洛布· 冯· 尤斯蒂 (G.H.Gottlob von Justi)出版了两卷本 的《论欣欣向荣的农业所遇到的障碍》,提 出了改革农业的方案,主张废除耕作强制, 瓜分公有土地,合并分散耕地地块,消除农 民的杂役负担。

0.2 农业的地位、贡献 与多功能性


0.2.1 农业的地位 0.2.1.1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一般地位 首先,农业是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的生 产部门,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最基 本的生活必需品。 其次,农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 济其它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 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约翰· 贝克曼(Johann Beckmann)1769年出 版了《德国农业原理》,这本书是第一次 特别为高等院校所写的农业教科书,被认 为是当时最好和最受欢迎的著作之一。 阿尔布雷希特· 丹尼尔· 泰尔(Arbrecht Daniel Thaer)他确立了追求最大利润的农 业经营原理,又提出了农业静力学原理, 从而成为德国农业经营学的创始人,被看 作当时欧洲大陆农业学界的泰斗。



李嘉图批判了斯密树立的两种价值标准,在 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创立了古典政治 经济学发展中最完备的地租理论。他把地租 看成是利润的派生形式,从而认为利润是剩 余价值的唯一形式。 在 17 ~ 19 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已开 始注意到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几个环 节来分析社会生产,注意到生产要素的投入 与经营收益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或规律。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被发现,即被用来说明农 业生产的特点,又被用来作为地租理论的基 础。
0.3.2.2 相对独立的农业经济 理论体系的产生


18世纪中叶,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魁奈 分析了法国农业经营情况,认为大农业 比小农业具有优越性。 英国经济学家阿瑟· 扬(Arther.Yang) 1770年出版了《农业经济论》,比较具 体详细地论述了农业生产要素配合比例、 生产费用和经营收益的关系。他被认为 是农业经济学的创始人。



0.1.2 农业的根本特性

由于农业是人类直接利用生物、太阳能、土壤、 气候等自然力的生产活动,农业生产一方面是 人类劳动产品、劳动力和生产关系等经济现象 的再生产过程,同时又是生物的生长和繁衍及 其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相互转换的自然现 象的再生产过程。 因此,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交织是农业 的根本特性。
0.3 西方农业经济学科 的产生与发展
0.3.1 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农业经济思想 0.3.2 近代资本主义前期的农业经济思 想(17世纪~19世纪30年代) 0.3.3 近代资本主义后期的农业经济思 想(19世纪40年代~20世纪初) 0.3.4 现代农业经济思想(20世纪初以后)
0.3.1 前资本主义时期的 农业经济思想
农业经济学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农业经济系
0
0.1
0.2
导论
农业的概念与根本特性
农业的地位与作用
0.3
0.4
农业经济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0.1 农业的概念与根本特性


0.1.1 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 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体,获取的是动植物产品。 农业一般指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 植物栽培是指人们通过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热和自然界 的水、气以及土壤中的各种矿物质养分,加工合成为植物产 品; 动物饲养是指人们通过以植物产品为基本饲料,利用动物的 消化合成功能,转化成动物性产品。 因此,农业的本质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 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 生产经济活动。

《亨利农书》
0.3.2 近代资本主义前期的农业经 济思想(17世纪~19世纪30年代)
0.3.2.1 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农业经济思想 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来研 究农业的,从而探讨了地租理论、农产品价 格理论、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收益间的关系以 及有关农业的各种政策,从而真正进入了农 业经济的理论探讨。 配第首先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命题,在 此基础上,研究了地租,他把地租看成是剩 余价值的唯一形态。
0.2.1.2

农业在不同国民经济 发展阶段中的地位
首先是农业支持国民经济发展阶段


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整个社会福利最 大化的要求。 也符合农业本身发展的需要 农业由于自身的上述特性使得其贸易条件不断恶 化,比较优势逐步丧失,比较利益越来越小,市 场本身的发展难以使农业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 需要,为了维护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为了实现社 会的公平,就有必要对农业实行保护性政策


重农学派重视财富的使用价值方面,没有直 接论证劳动创造价值;重农学派提出纯产品 学说,也认为地租是剩余价值的唯一形态, 同时认为地租是自然力的结果。 斯密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地租,同时也研究了 利润,并把它们都看成是剩余价值的主要形 态。斯密发展了配第的劳动价值论,并纠正 了重农学派把农业看成是唯一生产部门的错 误。不过他同时用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说明 商品价值,因而他的价值理论带有二重性, 他的利润和地租理论也都存在二重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