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感染1

合集下载

儿科感染性休克诊治进展(1)

儿科感染性休克诊治进展(1)

年龄 组
心率(次/分)
呼吸频率
白细胞计数
心动过速 心动过缓 (次/分)
(x 103/mm)
≤1周
>180 <100 >50
>3 4
~1个月 >180 <100 >40 >19.5或<5
~1岁 >180 <90 >34 >17.5或<5
~6岁 >140 NA >22 >15.5或<6
~12岁 >130 NA >18 >13.5或<4.5
儿科脓毒症定义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至少 出现下列四项标准的两项,其中一项为体温或白细胞计数异常: ➢中 心温度>38.5℃或<36.09 Co ➢心 动过速,平均心率>同年龄组正常值2个标准差以上(无外界刺激、慢性药物或疼痛刺激),或 不可解释的持续性增快超过0.5一4h ;或<1岁出现心动过缓,平均心率<同年龄组值第10百分位以下 (无外部迷走神经刺激及先天性心脏病,亦未使用ß阻滞剂药物),或不可解释的持续性减慢超过0.5 h ➢平均呼吸频率>各年龄组正常值2个标准差以上,或因急性病程需机械通气(无神经肌肉疾病也与 全身麻醉无关)。 ➢白细胞计数升高或下降(非继发于化疗的白细胞减少症),或未成熟嗜中性粒细胞>10% 感染
血管活性药物
• 硝普钠:心功能障碍严重且又存在高外 周阻力的患儿,在液体复苏及应用正性 肌力药物基础上,可使用半衰期短的血 管扩张剂,如硝普钠0.5~8µg / (kg·min),应从小剂量开始,避光使用
血管活性药物
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动态评估,适时调整 药物剂量及药物种类,使血流动力学指 标达到治疗目标。切勿突然停药,应逐 渐减少用药剂量,必要时小剂量可持续 数天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儿科病房院内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的儿科病房内,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感染了新的病原体。

院内感染在儿科病房内尤为重要,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抵抗力低,容易受到感染的侵害。

本文将对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原因:1.医务人员感染:医务人员是患者接触最多的人群,他们可能通过双手、工具、衣物等媒介将病原体传播给患者。

2.患者本身因素:儿科患者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感染。

特别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特殊患者更容易感染院内病原体。

4.病房环境:病房环境的清洁度和空气流通程度也会影响院内感染的风险。

如果病房环境不干净,空气流通不畅,容易滋生和传播各种病原体。

二、对策:1.手卫生的完善:医务人员应加强手卫生的管理,如勤洗手、正确使用洗手液、消毒剂等,避免将病原体传播给患者。

2.医务人员的工作服和隔离措施:医务人员在病房内工作时应穿戴适当的工作服,并做好手术口罩、帽子、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避免将病原体带入病房。

3.消毒和清洁措施:病房内的器械、设备和各种表面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以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4.环境改善:保持病房环境的干净和空气流通,定期通风、消毒,可以有效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5.患者分类管理:将不同感染风险的患者分开管理,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对高危患者进行隔离治疗或者分配专门的治疗区域。

6.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加强对院内感染防控规范的培训,确保操作规范和消毒措施的执行。

7.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感染防控知识的宣传,如正确的手卫生、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等,增强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

总之,医疗机构的儿科病房内感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预防和控制。

通过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工作服和隔离措施的加强,消毒和清洁措施的完善,病房环境的改善,患者分类管理,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的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儿科病房内的院内感染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儿科-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儿科-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保证充足营养 T﹥38.5℃ 水分和VitC 。 给予物理降温, 饮食宜清淡、 如温水擦浴、 富营养易消化, 头部冷敷、腋下 少食多餐, 及腹股沟置冰袋等, 因发热、呼吸快 遵医嘱给药降温。 使水分消耗增加, 有高热惊厥病史 要鼓励其多饮水, 及早处置。 入量不足静脉补液。
监测体温,警惕高热惊厥。 每4~6小时测量体温一次, 超高热或有热惊厥史者应l~2h 时测量一次,退热处置30min后 复测体温并准确记录。
一、病因
病毒约占90%以上,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
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
少数由细菌致病最常见的有溶血性链球菌、肺 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支原体亦可引起 亦有细菌、病毒混合感染
二、临床表现
症状轻重不一 与年龄、病原和机体抵抗力不同有关 年长儿症状较轻,婴幼儿较重
高热 咽痛 流涎、厌食 呕吐 等。
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 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 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
咽—结合膜热
(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
好发于春夏季,散发或小流行,腺病毒3、7型所致 特征 发热 咽炎 结合膜炎 表现: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胃肠道症状。 体检:咽充血,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l)
各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
简称上感,俗称“感冒”,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据感染部位不 同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 扁桃体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指

医院感染的分类

医院感染的分类

医院感染的分类医院感染,也被称为医疗相关感染或卫生保健相关感染,是指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患者因感染病原体而出现的新发或恶化的感染。

医院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医疗机构通常将其分为不同的分类,以便更好地识别和管理。

根据感染部位:1. 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是指从外部环境中引入的病原体感染,如手术切口感染、导尿管相关感染等。

2. 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是指患者自身的菌群或体内感染源引起的感染,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液感染等。

根据感染时间:1. 术前感染:术前感染是指在手术前感染,可能是由于手术前的准备不当或患者自身状况不佳导致的感染。

2. 术中感染:术中感染是指手术过程中发生的感染,可能是由于手术器械、手术室环境或手术人员的不洁净引起的。

3. 术后感染:术后感染是指手术后发生的感染,可能是由于手术切口感染、导管相关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

根据感染部门:1. 外科感染:外科感染是指在外科手术中发生的感染,如手术切口感染、腹腔感染等。

2. 内科感染:内科感染是指在内科治疗中发生的感染,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尿路感染等。

3. 儿科感染:儿科感染是指在儿科医疗中发生的感染,如新生儿脑膜炎、儿童肺炎等。

4. 妇产科感染:妇产科感染是指在妇产科治疗中发生的感染,如产褥感染、宫颈感染等。

根据感染病原体:1.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大肠杆菌感染等。

2. 真菌感染:真菌感染是指由真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如念珠菌感染、曲霉感染等。

3.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指由病毒引起的医院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流感病毒感染等。

根据感染严重程度:1. 院内感染:院内感染是指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是由于医院环境、医疗器械或医务人员的不洁净引起的。

2. 社区获得性感染:社区获得性感染是指在患者入院前已经感染的情况下,在医院内发展成感染。

儿科学——第十三章感染性疾病

儿科学——第十三章感染性疾病

儿科学一一第十三章感染性疾病一、单项选择题A1型题1.患儿,6月,发热4天,稍咳,查血WBC 7109/LN 0.32,L 0.68,4天后热退,同时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诊断考虑为:A .猩红热B .麻疹C. 风疹D. 幼儿急疹E. 川崎病2 . 1岁小儿,其父患侵润性肺结核,有咯血,小儿与父母同住,无任何症状,胸片未见异常,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应采取的措施是:A .立即给小儿接种卡介苗B .隔离小儿,继续观察C. 口服异烟肼,疗程6个月D .口服异烟肼+链霉素肌注,疗程1年E.不必给小儿服药,定期复查胸片,发现病灶再行抗结核治疗。

3 .男孩,3岁。

高热10小时伴头痛、呕吐于2月15日入院。

检查:面色苍白,神志朦胧,烦躁,脑膜刺激征不明显,肢冷,皮肤有花纹,躯干部皮肤散在瘀点、瘀斑,血压6.5/4kPa(50/30mmHg)。

脑脊液:细胞数12106/L ,糖2.5mmol/L,蛋白400mg/L。

血白细胞数21109/L,中性粒细胞86%。

最可能的诊断是A .化脓性脑膜炎B .流行性乙型脑炎C. 葡萄球菌败血症D. 性细菌性痢疾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4. 1岁小儿做0T试验72小时,注射局部见硬结直径为20mm以上,无水泡,判断标准为:A .(-)B. (+)C. (++)D . (+++)E. (++++)5. 化脓性脑膜炎中易引起流行的病原菌是:A .脑膜炎双球菌B .肺炎双球菌C.流感杆菌D .大肠杆菌E.葡萄球菌6 .易感儿接触麻疹后,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最好是在接触后:A . 1-5 天B . 5-10 天C. 10-15 天D . 15-20 天E. 20-25 天7. 2岁小儿,发热,体温380C,并有眼结合膜炎,1天后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面部开始,一日后遍及全身,3天后皮疹消退,出现糠皮样脱屑,出疹期枕部、耳后及颈后淋巴结肿大,诊断最可能是:A .风疹B .麻疹C.幼儿急疹D .猩红热E.过敏性皮炎&下列哪项是诊断小儿结核病最可靠的证据:A.明显的结核接触史B .结核中毒症状C.血沉加快D .肺部X线检查的阳性发现E.痰、胃液或脑脊液中找到结核杆菌9.麻疹患者的隔离期一般为A .出疹后3天B .出疹后5天C.疹退后D .出疹后10天E.病程2周10 .麻疹患者合并肺炎应隔离至A .出疹后3天B .出疹后5天C.疹退后D .出疹后10天E.病程2周11.患儿4岁,头痛.呕吐.发热3周,抽搐4次,意识不清,项强(+),克氏征(+), PPD (+++ ),对本病确诊最有意义的检测为:A .脑脊液细胞、生化检查B .胸部X片C.头咅B CTD .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测定E.脑脊液薄膜片抗酸染色检查12 . 2岁患儿,发热4天,伴鼻塞、流涕、咳嗽,近2天持续高热,咳嗽加剧,声音嘶哑,眼结膜充血,耳后、颈部出现斑丘疹,部分融合,疹间皮肤正常,压之褪色。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儿科病房的环境控制:儿科病房应保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湿度适中,定期进行通风换气。

定期消毒地面、墙壁等物体表面,并保持乳房清洁。

2.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医务人员应经常保持手部清洁。

在接触新生儿之前和之后,医务人员应正确洗手。

使用洗手液或洗手液进行洗手,洗手时间应达到20秒以上,包括手背、手指间、指尖等部位。

医务人员还应经常戴手套,并定期更换。

3.母婴身体卫生:新生儿及其母亲的个人卫生尤为重要。

母亲应定期洗澡,更换干净的衣服和内衣,保持外阴清洁,并注意产后恶露的处理。

新生儿的脐部护理也十分关键,需要定期消毒和更换干净的尿布。

4.母亲的乳房护理:鼓励母亲母乳喂养,但同时要保证乳房清洁。

母亲在喂养前要用温水清洗乳头和乳晕,避免细菌感染。

如果乳头出现裂伤或糜烂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治疗。

5.使用消毒器具:医疗器械和器具应经过消毒处理后使用,确保清洁和无菌。

对于高风险的操作,如插管、穿刺等,应尽量避免交叉感染。

6.隔离措施:对有传染病史或患传染病的新生儿进行隔离,以避免传播给其他婴儿。

同时,也要对感染危险的孩子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7.新生儿将医院外部带进来的感染控制:医院应加强通风、消毒和定期清洁,以确保环境的清洁无菌。

医院还要规范探视时间和探视人数,减少人员流动,降低外界感染的风险。

8.研究和培训:医院要定期研究和总结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经验和方法,提高医务人员的预防和控制意识。

培训医生和护士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和控制方式,确保感染的最小化。

总之,新生儿科医院要加强对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保护新生儿的健康。

除了以上措施外,还需要严格执行院内感染控制制度,并加强医院与患者家属的沟通,让家属了解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性,共同维护婴儿的健康。

儿科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儿科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儿科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要求,力争将儿科的医院感染控制在院感办的要求内,特制定以下控制措施:
一、组织科室医务人员定期培训医院规定的院感知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后达到每位医务人员都能掌握,以此达到降低儿科的医院感染率,保障医疗安全的目的。

二、科室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小组认真督促全科医务人员落实各项院感制度。

三、每季度做好环境卫生学检测并做好相关的记录,进行消毒效果的检测,对不合格的项目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进行复查。

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对科室进行一次医院感染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复查。

四、质控小组督促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

五、做好终末消毒处理工作,督促对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的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

六、发现或疑视传染病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发现传染病时,及时填写各种报告卡及登记,传染病报告率达100%。

七、严格执行无菌及时操作规程,无菌物品按标准要求定点放置,并有明显标志,不使用过期无菌物品。

八、质控小组检查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一次用物的使用和正确的毁形。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儿科病房是医院内重要的部门之一,承担着婴幼儿和儿童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加之病房内孩子们的密集交往和家长的护理,儿科病房院内感染成为了一大隐患。

院内感染不仅对孩子们的健康造成威胁,也给医院的治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对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十分必要。

一、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原因:1. 儿童免疫系统不健全: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抵抗能力较弱,容易感染。

2. 孩子们的密集交往:在儿科病房内,孩子们通常需要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进行治疗和休养,因此孩子们之间的密切接触容易造成病原体的传播。

3. 家长的护理:儿科病房内家长的陪护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家长们的护理也可能成为院内感染的原因,因为他们有可能携带病原体进入病房。

4. 医护人员的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在照顾孩子们的过程中,也有可能成为病原体的传播者,造成院内感染。

5. 设备和环境的不洁净:儿科病房内的设备和环境卫生状况也会影响院内感染的发生,如手术器械、诊疗设备、餐具等。

1. 强化院内环境的清洁卫生:加强对儿科病房内设备、餐具、地面、墙壁等的清洁消毒工作,确保院内环境的卫生。

2. 家长教育:对家长进行感染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家长们对院内感染的预防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

3. 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医护人员的防护培训,提高他们对院内感染的认识和对个人防护措施的重视。

4. 患儿隔离管理:对于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患儿,采取隔离措施,减少病原体的传播机会,保护其他孩子和家长的健康。

5. 定期开展院内感染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的院内感染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儿科病房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6. 鼓励科学洗手: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可定期进行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儿科病房内的患者前后一定要进行洗手。

7. 定期开展院内感染管理培训:对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定期进行院内感染管理方面的培训,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儿科病房的医疗水平也逐渐得到了提升,但是其院内感染问题仍然十分严重,给医学工作者、家长以及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本文将分析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原因以及对策。

1.病人自身因素: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因感染能力较弱,易受感染;病人身上的长管道(如导尿管、呼吸机、胃肠道切口等)和损伤组织成为微生物易感染的通道和良好的滋生基地。

2.医护人员不规范操作: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不够或者操作不规范,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如在给患儿打针、输液、更换敷料等过程中,使用未经有效消毒的针头或器具。

3.医院环境不佳:医院环境存在着复杂的污染源,如灰尘、人员、食品、空气等。

孩子的免疫力弱,比成人更容易被环境中的微生物感染。

4.家长常常在医院陪伴:家长为了照顾孩子,常年在医院内陪伴,而他们的卫生知识和习惯也不尽相同,这种交叉感染源也是一种影响因素。

1.医生护士规范操作:实施标准化操作流程,规范消毒消毒操作,量化操作次数。

2.医院环境保持卫生:加强消毒措施,定期换空气、消毒地面。

3.患儿妈妈护理孩子须讲卫生:培训家长关于儿童卫生的知识及妈妈照顾宝宝的技能,隔离病人及家属,禁止前往患者区域的其他地方。

4.营养保持:孩子在治疗的过程中应保证营养充足,以提高免疫力和对抗病原菌侵袭。

5.制定感控制度:医院应建立健全的院内感染控制制度,有人负责,有标准操作,有监督评估机制,对各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管与控制。

6.加大科普力度: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家属了解院内感染的危害和预防,提高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医院卫生水平,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儿科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培训培训

儿科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培训培训
儿科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 制培训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儿科院内感染现状及影响 • 儿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 儿科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 儿科院内感染病例的诊断与处治 • 儿科院内感染的防控建议与展望
01
儿科院内感染现状及影响
儿科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1 2 3
感染类型多样
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 感染的临床表现和防控措施有所不同。
强化入院筛查和隔离
对入院的患儿进行全面的健康状况评估,及时发现潜在感染 症状,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加强陪护人员管理
对陪护人员进行健康状况排查和必要的教育培训,减少他们 与患儿之间的接触,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加强消毒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 完善清洁消毒措施:严格按照卫生部门相关规定,制定全面的清洁消毒计划,确保医院环境的清洁卫生。 • 合理使用消毒剂:根据不同消毒对象和环境,选用合适的消毒剂和浓度,确保消毒效果的同时,避免对环
提升我国儿科院内感染防控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 做好医疗废弃物处理: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造成
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 • 加强空气流通与监测:保持医院内的空气流通,定期进行空气质量监测,确保空气质量符合标准,减少空
气传播的感染风险。 • 建立防控监测机制:对院内感染病例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防控工作的有
分时段就诊
合理安排患儿的就诊时间,避免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预约就诊
推行预约就诊制度,减少患儿和家属在医院内的等待时间,降低院内感染的 风险。

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预防和控制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儿及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成立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工作。

2. 小组成员由科主任、护士长、主治医师、护士、感染监控医师、感染监控护士等组成。

3. 科主任为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和督促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三、预防措施1.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护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操作前后、接触污染物品后等情况下,必须进行手卫生。

2. 儿科病房应实行分区域管理,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明确标识,确保清洁区域不受污染。

3.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病房、诊疗设备、医疗器械等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4. 对患儿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儿及家属正确使用卫生间、洗手等。

5. 加强对医疗废物、污水、废弃物等的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规。

6.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防控意识。

四、监测与报告1. 建立健全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监测网络,对患儿、医务人员、环境等实施监测。

2. 定期统计、分析医院感染病例,及时掌握医院感染发生趋势。

3. 对疑似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报告科室领导,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

4. 对确诊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做好信息登记。

五、应急处置1. 发生医院感染疫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进行处置。

2. 对疑似感染病例,及时隔离、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

3.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4. 对疫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六、监督检查1. 定期对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违反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3. 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儿科病房作为医院中一个重要的科室,为患有各种疾病的儿童提供治疗和康复服务。

然而,由于患儿抵抗力较弱、免疫力不足等因素,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率较高,给患儿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带来了风险和隐患。

本文将分析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对策。

1、医务人员感染:医务人员作为儿科病房中的主要接触者,容易感染各类病菌,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载体。

2、患者感染:儿科患者大多来自不同区域,病情各异,且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各类病菌。

3、道具器械传染:儿科病房中使用的各类器械、道具、药品等,容易成为各类病菌的繁殖和传播的场所和途径。

4、病房环境卫生不佳:病房内人员较多,加之患儿大小便不良、呕吐等生理反应导致的床品、衣物等脏污,使病房环境卫生状况不佳,进一步促进了各类病菌的滋生和扩散。

二、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1、强化医务人员的卫生防护意识: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应培养良好的卫生防护意识,包括经常洗手、佩戴口罩、戴手套及穿工作服等,从而减少患儿和医务人员之间的感染交叉。

2、实施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病房内应实施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对患儿的病历记录、护理计划进行规范化管理,对接触患儿的医护人员实施健康监测,以及采用红外线体温计等设备为患儿体温监测等。

3、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管理:病房的环境卫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中之重,病房内应设立垃圾桶和卫生间、手卫生洗手间,并加强环境卫生清洁消毒等管理。

4、有针对性地使用药品:药品不当使用,容易导致药品耐药性增强,严重影响病人治疗效果。

因此,医生应准确诊断、规范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等药品。

5、合理规划病房布局:病房的布局设计应尽量减少病菌的繁殖,布局应合理,给每个患儿配备相应的床铺、医疗器械等,避免有效的交叉感染。

最后,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控制需要全体医工人员、患儿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以上预防和控制措施必须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才能保障患儿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儿科院感知识课件培训计划

儿科院感知识课件培训计划

儿科院感知识课件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确保医护人员掌握儿科感染知识,提高儿科患者感染防控能力。

2. 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病例的识别和治疗水平,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3. 增强医护人员对感染预防知识的了解和应用,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

二、培训内容1. 儿科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及感染途径2. 儿科感染的识别及诊断3. 儿科感染的预防和控制4. 常见的儿科感染性疾病的诊疗三、培训对象1. 儿科医生2. 儿科护士3. 医院感染控制科相关人员四、培训方式1. 线上课程: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直播授课,让医院各个科室的医护人员都能参与培训。

2. 线下讲座:邀请医院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现场授课和交流分享。

五、培训安排1. 第一阶段(1月-2月):开展感染知识理论学习,包括病原体特点、感染途径、感染的诊断和预防措施等内容。

2. 第二阶段(3月-4月):邀请专家进行实战经验分享和案例解析,增强医护人员对儿科感染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3. 第三阶段(5月-6月):进行现场模拟演练和考核,确保医护人员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儿科感染病例。

六、培训评估1. 考试评估:安排定期考试,考核医护人员对儿科感染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考核:开展实际操作考核,考察医护人员在诊疗中对儿科感染的防控能力。

七、培训成果1. 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儿科感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了感染预防知识的普及和应用。

2. 降低了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声誉。

3. 增强了医护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八、培训后续1. 组织定期的复习和再培训,巩固医护人员对儿科感染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加强对医院感染防控标准的宣传和执行,形成全员参与的感染管理机制。

以上为儿科院感染知识课件培训计划,希望通过培训的开展,提高医护人员对儿科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为儿童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儿科感染工作制度

儿科感染工作制度

儿科感染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儿科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儿及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儿科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感染管理护士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2. 儿科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估。

三、工作内容1. 感染预防(1)加强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管理,建立新生儿探视制度、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2)保持新生儿病室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

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

(3)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针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

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接受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2. 感染控制(1)新生儿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3)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4)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瓶,一人一用一消毒。

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5)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如雾化吸入器、面罩等。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3)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要求医务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换药前后、处置废弃物后等情况下必须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

(4)加强患儿的口腔、皮肤、呼吸道等部位的护理,预防口腔感染、皮肤感染和呼吸道感染。

四、培训与教育1. 儿科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组织本科室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

2. 定期组织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的讲座、研讨会,分享感染管理经验。

儿科院感爆发应急预案

儿科院感爆发应急预案

儿科院感爆发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儿科院感(儿科院内感染)是指在儿科医院内,由各类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现象。

儿科院感的爆发可能对儿童患者、其家属、医务人员以及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有效应对儿科院感的爆发,保障儿童和相关人员的健康安全,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二、应急预案的制定目的儿科院感爆发应急预案的制定目的是确保在院感爆发时能够及时、有序地处置,减少感染传播的范围,降低感染风险,保障各方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应急预案的组织结构1. 应急指挥部- 负责制定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工作。

- 负责应急预案的实施和组织。

- 负责协调各部门的配合工作。

2. 汇报与指挥部门- 负责及时向应急指挥部上报儿科院感的相关信息。

- 向各相关部门下达指令,实施相应措施。

3. 相关部门- 医务部门:负责提供医疗资源和技术支持,制定感染控制策略。

- 保卫部门:负责院内安全监控、交通管控等保卫措施。

- 采购部门:负责采购相关的医疗物资和设备。

- 卫生保健部门:负责提供卫生宣教和培训,协助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四、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 信息收集和上报- 收集并及时上报儿科院感爆发的相关信息,包括病例数、感染途径、传播情况等。

2. 病例隔离和集中处理- 确定感染源,并尽快将感染患者隔离,以防止感染进一步传播。

- 对于已经感染的儿童患者,提供适当的医疗救治,并进行集中处理,以降低感染风险。

3. 感染控制和防护措施- 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和防护措施,包括提升空气净化设施的效能、强化手卫生、个人防护物品的使用,并加大清洁消毒力度。

4. 人员管控和资源调配- 明确人员分工和管理责任,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 调配人力资源和物资,确保医疗资源的充足供应。

5. 宣传教育和培训- 加强儿科院感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

- 组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预案的实施步骤1. 预警阶段- 监测院内感染风险指标,预判感染爆发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疹是麻疹病毒所致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以发热、上呼吸道炎(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又称柯氏斑koplik’s spots)及皮肤特殊性斑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传染性强,易并发肺炎。

病后免疫力持久,大多终身免疫。

[病因学)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球形颗粒,有6种结构蛋白,只有一个血清型。

抗原性稳定。

人是唯一宿主。

病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大多可达到终身免疫。

病毒不耐热,对日光和消毒剂均敏感,但在低温中能长期保存。

随飞沫排出的病毒在室内可存活32小时,但在流通的空气中或阳光下半小时即失去活力。

[流行病学]麻疹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患者和亚临床型带病毒者。

后者将是麻疹控制与消灭中的新课题。

在前驱期和出疹期,患者口、鼻、咽、气管及眼部的分泌物中均含有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

密切接触者亦可经污染病毒的手传播,通过第三者或衣物间接传播甚少见。

麻疹病人自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

本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均可发病。

发生季节以春季发病数较多,高峰在2~5月份。

[发病机制]麻疹病毒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及局部淋巴结,在这些部位繁殖,同时有少量病毒侵入血液;此后病毒在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复制活跃,大量病毒再次进入血液,此即为,临床前驱期,引起全身广泛性损害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由于免疫反应受到抑制,易发生细菌性继发感染,故部分病人常继发鼻窦炎、中耳炎和支气管肺炎。

并使结核病复燃,阳性的结核菌素反应变成阴性。

麻疹病毒感染过程中,机体反应明显降低,可使湿疹、哮喘、肾病综合征患儿病情得到暂时缓解,但患者亦易继发细菌感染。

亚急性硬化全脑炎(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SSPE),常在患麻疹后7—11年,其致病机制尚不清楚。

分子生物学分析发现,SSPE病毒株表达的M蛋白低下,目前认为M蛋白的缺乏使不完整的麻疹病毒聚集,它不能被抗体或免疫细胞清除,从而导致本病。

[病理]麻疹系全身性疾病,其病理改变可见于各个系统,其中以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和呼吸系统更为明显,全身淋巴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在淋巴结、扁桃体、呼吸道、肠道等处可见多核巨细胞也称“华—佛细胞”(warthin—Finkeldeygiantcell)。

颊黏膜下层的微小分泌腺发炎,其病变内有浆液性渗出及内皮细胞增殖形成koplik斑。

真皮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浆渗出、红细胞相对增多形成麻疹淡红色斑丘疹。

疹退后,表皮细胞坏死、角化形成脱屑。

由于皮疹处红细胞裂解,疹退后形成棕色色素。

麻疹病毒引起的间质性肺炎为Hecht巨细胞肺炎。

脑、脊髓初期可有充血水肿,后期少数可有脱髓鞘改变。

SSPE患者有皮质和白质的变性,细胞核及细胞浆内均可见包涵体。

在电镜下,包涵体呈管状结构,是副粘病毒核衣壳的典型表现。

这些损害在脑内分布不均匀,且在病程早、晚期改变也不一致,故脑活检无诊断意义。

此外,肝、心、肾可有细胞混浊肿胀和脂肪变性等改变。

[临床表现]未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接种失败及免疫功能正常、未用过免疫球蛋白的小儿,感染麻疹病毒后常为典型表现。

(一)典型表现1,潜伏期大多数为6—18天(平均10天左右)。

潜伏期末可有低热、全身不适。

2.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

主要表现如下:(1)发热:多为中度以上,热型不一。

(2)上呼吸道炎表现:在发热同时出现咳嗽、流涕、喷嚏、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不易区别,但结膜充血、流泪、畏光及眼睑水肿是本病特点。

(3)麻疹黏膜斑(Koplik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开始仅在对着下臼齿相对应的颊黏膜上,可见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常在1--2天内迅速增多,可累及整个颊黏膜并蔓延至唇部黏膜,于出疹后1—2天迅速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

(4)其他: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

婴儿尚有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

偶见皮肤荨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

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皮疹,体温增高至40C~40.5℃,全身毒血症状加重,嗜睡或烦躁不安,甚至谵妄、抽搐、咳嗽加重。

皮疹先出现于耳后、发际、颈部,逐渐蔓延至额面、躯干及四肢。

疹形是玫瑰色斑丘疹,继而色加深呈暗红,可融合呈片,疹间可见正常皮肤,同一部位皮疹持续2~3天,不伴痒感。

此期肺部有湿性哕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或轻重不等弥漫性肺部浸润。

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按出疹顺序开始消退。

若无并发症发生,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

疹退后,皮肤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

(二)非典型麻疹1.轻型麻疹见于有一定免疫力的病儿,如在潜伏期内接受过丙种球蛋白、成人血注射者、或曾接种过麻疹疫苗,或<8个月的婴儿。

潜伏期长、前驱期短、临床症状轻,如发热低、上呼吸道症状不明显。

常无麻疹粘膜斑,皮疹稀疏、色淡,疹退后五色素沉着或脱屑,病程约1周,无并发症。

2.重型麻疹见于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或护理不当继发严重感染者。

体温持续40C以上,中毒症状重,伴惊厥,昏迷。

皮疹密集融合,呈紫蓝色者,常有黏膜出血,如鼻出血、呕血、咯血、血尿、血小板减少等,称为黑麻疹,可能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一种形式。

若皮疹少、色暗淡,常为循环不良表现。

或皮疹骤退、四肢冰冷、血压下降出现循环衰竭表现。

此型患儿常有肺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死亡率高。

3.异型麻疹(非典型麻疹综合征) 主要见于接种过麻疹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再次感染麻疹者。

接种疫苗到发病时间一般为数月至数年,表现为高热、全身乏力、肌痛、头痛,无麻疹粘膜斑。

出疹期皮疹不典型,如皮疹出现的顺序与正常相反,皮疹从四肢远端开始延及躯干、面部,呈多形性伴四肢水肿。

本病少见,表现不典型,临床诊断较困难,血清麻疹血凝抑制抗体检查有助诊断。

4.无皮疹型麻疹主要见于用免疫抑制剂的患儿,或体内尚有母传抗体的婴儿,或近期接受过被动免疫者。

整个病程无皮疹,有时可见koplik斑,呼吸道和发热等其他症状可有可无、可轻可重,无特异性,临床诊断困难,只有依赖前驱症状及血清中麻疹抗体滴度增高才能确诊。

[并发症]1.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5岁以下患儿,占麻疹患儿死因的90%以上。

按发生机制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按病原可分为病毒性与细菌性。

原发性系麻疹病毒本身引起的巨细胞肺炎,多随其他症状消退而消散。

继发性肺炎常见于免疫功能缺陷、重度营养不良的小儿,临床表现出疹较轻,而肺炎的症状较重、体征明显,预后差。

病原体多为细菌性,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故易并发脓胸和脓气胸。

部分为病毒性,多为腺病毒。

2.喉炎麻疹患儿常有轻度喉炎表现,随皮疹消退、体温下降其症状随之消失。

但继发细菌感染所致的喉炎,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及三凹征,严重者可窒息死亡。

3.心肌炎常见于营养不良、并发肺炎的小儿,轻者仅有心音低钝、心率增快、一过性心电图改变,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4.神经系统(1)麻疹脑炎:发病率约为1%o~2%o,大多发生在出疹后2~6天,其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检查同一般病毒性脑炎。

脑炎的轻重与麻疹轻重无关,约15%在1周内死亡,1/4—1/3可发生瘫痪和智力障碍。

(2)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是麻疹的远期并发症,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男多于女。

主要见于曾患过麻疹的年长儿,偶可见接种过麻疹活疫苗者。

病理变化主要为脑组织慢性退行性病变。

大多在患麻疹2~17年后发病,开始时症状隐匿,可仅为行为和情绪的改变,以后出现进行性智能减退,病情逐渐恶化,出现共济失调、视、听障碍、肌阵挛等表现。

晚期因昏迷、强直性瘫痪而死亡。

患儿血清或脑脊液中麻疹病毒IgG抗体持续强阳性。

5.结核病恶化病后患儿的免疫反应受到暂时性抑制,可使原有潜伏结核病灶变为活动甚至播散而致粟粒性肺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

6.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症对胃肠功能紊乱、喂养护理不当者,可致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常见维生素A缺乏引起干眼症,重者出现视力障碍,甚至角膜穿孔、失明。

[实验室检查]1.一般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淋巴细胞严重减少提示预后不好。

粕细胞数增加,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加,提示继发细菌感染。

于出疹前2天至出疹后1天,取患儿鼻、咽分泌物或尿沉渣涂片,瑞氏染色后直接镜检,可见多核巨细胞或包涵体细胞,阳性率较高。

2,血清学检查(1)抗体检测:ELISA测定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好。

但IgM的阳性率与取血时间有关,有研究认为,在患者出皮疹后3天至4周内取血,麻疹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的阳性率达97%,而在出皮疹后3天内取血其阳性率只有77%或更低。

(2)抗原检测: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鼻咽部脱落细胞内的麻疹病毒抗原是一种早期快速的诊断方法。

有人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从患者血和鼻咽分泌物标本及外周血单核细胞扩增麻疹病毒的N、H基因来检测麻疹病毒。

3,病毒分离病毒分离要在感染早期进行,有报道皮疹出现后32小时就很难从血液及鼻咽洗液中分离到病毒。

[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麻疹接触史、前驱期出现koplik斑、皮疹形态和出现顺序、出疹与发热关系、退疹后皮肤脱屑及色素沉着等特点,诊断较容易。

前驱期鼻咽分泌物找到多核巨细胞及尿中检测包涵体细胞有助于早期诊断。

在出疹1~2天时用ELISA法测出麻疹抗体可确诊。

[治疗]无特殊治疗,治疗原则是: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预防感染。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温度和湿度。

保持眼、鼻、口腔和耳的清洁,避免强光刺激。

给予容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补充足量水分。

2.对症治疗前驱期、出疹期体温不超过40C者一般不退热。

若体温>40C伴有惊厥或过去有热惊史者可适当降温,烦躁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频繁剧咳可用非麻醉镇咳剂或超声雾化吸入。

继发细菌感染可给抗生素。

补充维生素A治疗小儿麻疹,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有条件可加用中药治疗。

3.并发症的治疗有并发症者给予相应治疗。

[预防]预防麻疹的关键措施是对易感者接种麻疹疫苗,以提高其免疫力。

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麻疹患者,一般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

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并给予被动免疫。

2.切断传播途径病人曾住的房间应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

流行季节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3.保护易感人群(1)主动免疫: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初种年龄国内规定为生后8个月,7岁时复种一次。

易感者在接触病人2天内若接种疫苗,仍有可能预防发病或减轻病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