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三个重要转变-最新教育文档
思政课课程改革
思政课课程改革
思政课课程改革要看到,在这个深度变革的时代,思政课的改革将是一个关注的热点。
这种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改革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以反映国家最新的政策文件和政策变化。
其次,要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建立新概念、新理念和新思想,并能够学生接受和理解。
第三,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教师对复杂内容和多样性环境的理解。
最后,要改变课程考试的内容,确保学生紧密结合新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分析和比较能力。
总的来说,思政课的改革既要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又要输入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以上就是思政课课程改革的要点,通过积极、创新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有实践能力的思政人才。
思政课教学改革
思政课教学改革人们对思政课有着不同的看法,它被一些人认为是灌输纯正思想观念和尊重党的纲领的教育环境,而另一些人则抱怨它依据党的思想路线,讲授党的历史,以及单一的思想观念,并且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而忽视思辨能力。
为了深入改革思政课的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需要进行以下改革:首先,要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培养更多的青年思政课教师。
这样能够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改革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素养,能够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教学更加有趣,更具有创新性。
其次,要改变思政课的教学形式。
应当采取更主动的教学方式,尽量让学生了解并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道德素养,让学生学会如何真正感受思政知识。
再次,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强调实践性,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来更好地理解思政知识。
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做一些实际的事情,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能够从实践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知识,提高学生从事社会实践的能力。
最后,家长应当做好对学生的思政课的监督,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到学习思政课的活动中,要有正确的理念和思想,要懂得尊重宪法和法律,要学习有思想的社会活动,增强合法权利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经过以上改革,思政课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树立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处事的能力,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宽容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及时发展。
此外,也要积极建立社会公民道德教育机制,通过全社会参与和发展,为思政课改革提供完整和有力的支持。
总而言之,要有效改革思政课教学,要加强思政教师的专业能力,采取创新的教学方式,强调实践性,并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社会参与能力的目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对于广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需要进行创新与实践,以提升教学效果。
本文将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创新与实践措施。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讲为主,缺乏互动和参与。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尝试引入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扩大思维视野。
案例教学可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互相学习和帮助,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
创新教学内容。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多为理论知识的传授,内容晦涩难懂、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引入生动的案例和实际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热点,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思考和探究,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可以增加实践活动和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实践项目,亲身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增强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创新评价方式。
传统的思政课评价方式多为笔试和论文写作,评价机制单一,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政治理论的掌握程度。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口头答辩、小组讨论、实践报告、思政课作品创作等。
口头答辩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展示,提升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小组讨论可以检验学生在团队合作和交流方面的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精选教育文档
加强实践教学 ,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口经济学院2010 年校级教研教改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深化。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对新时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开创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尝试,并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如观看影音资料、专题讨论、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等,但这些实践教学方法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只有不断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教学的实效性不断提高。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目前,学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界定并不统一,但笔者认为“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是统一的,实践教学从内容上讲必须与所讲授的理论有内在联系,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拓展;从形式上讲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是师生的教学互动。
因此,实践教学的进行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可以说也可以做……”,[1]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一般可以分为校外社会实践和校内课堂实践两种形式。
实践教学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
目前,在实践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1.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缺乏整体规划,重复实践影响效果虽然各门课程都制定了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使各课程出现了重复内容的实践教学。
常见的就是观看影音资料,一部历史教育片“纲要”课看完“概论”课看,甚至“基础”课也看,这自然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由于可供参观的场所有限,所以教师们在上实践课时选择余地小,重复参观也时有发生。
2.校外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根据对学生的调查,在常用的实践教学方法中,学生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就是到校外参观或做社会调查。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三个转化”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三个转化”[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三个转化”,即在教学内容上,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在教学方式上,从单一的理论教学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转化;在教学目标上,从知识传授、政策宣讲向信仰教育的转化,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标三个要素有机统一的逻辑要求,是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三个转化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三个转化”问题提出的背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三个尚未根本解决的问题:其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中小学政治课教育教学乃至与一般民众、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同质化问题;其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一定程度上相脱离的问题;其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不同程度存在着重知识传授、政策宣讲,轻信仰教育的倾向问题。
这些问题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质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发,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为了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育人功能,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新一轮的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
针对上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革的着力点正逐渐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三个转化”集中,即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教学内容转化,从单一的理论教学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方式转化,从知识传授、政策宣讲向信仰教育的教学目标转化。
“三个转化”已成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高校思政教改实施方案
高校思政教改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政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思政教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我们制定了以下高校思政教改实施方案。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推进思政教改的关键。
我们将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思政教育专业能力。
同时,鼓励优秀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参与学术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和学术造诣。
二、优化课程设置。
针对当前高校思政课程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调整。
通过调研和分析,确定学生的思政教育需求,结合社会现实和时事热点,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思政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实用性。
同时,鼓励思政课程与其他学科融合,促进跨学科思政教育的发展。
三、建设多元化教育平台。
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多元化的教育平台来支撑和促进。
我们将建设多种形式的思政教育平台,包括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校园宣传教育活动等。
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
四、加强学生思政教育管理。
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是推进思政教改的重要环节。
我们将加强对学生思政教育的管理和指导,建立健全的学生思政教育档案和评价体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发展状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思政教育服务和指导。
五、强化社会实践教育。
社会实践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志愿者活动、社会调研和实践实习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关注。
学生思想动态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
我们将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关注和研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动向,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思政教育服务和指导,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教改实施方案将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育平台建设、学生管理、社会实践教育和学生思想动态关注等方面进行全面推进,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论高校课程思政的三个基本问题
论高校课程思政的三个基本问题董金城,寇小希,唐燕,谷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将思想政治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目标。
何为“课程思政”、为何推广“课程思政”、如何推广“课程思政”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从“理念”和“方式”、“育人”或“育才”、“真情”换“真心”三个方面进行了回答:“课程思政”是将教育回归育人初心的新手段,教书与育人不可分割,教师以对教育、学生和课程的“真情”换取学生对素质、能力和知识的“真心”。
为教师顺利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正确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课程思政;人才培养;基本问题;实施原则[基金项目]2019年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工程制图课程中的思政元素”(JY1903103)[作者简介]董金城(1978—),男,河北霸州人,工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机械结构动态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1)45-0001-04[收稿日期]2021-04-14一直以来,高等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孤岛”困境,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两张皮”的现象较为普遍[1],思想政治教育浮于表面,无法实现或者仅能部分实现“教书育人”的“育人”职能。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上述现象越来越突出,已到了亟待解决的时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进新时期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与创新,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旨在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一些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建议:
1. 更新教学内容: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反映当前的社会发展和思想动态。
因此,应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反映时代特色的内容,删减过时、不适应的内容。
2. 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因此,应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3. 结合实际:思政课程的教学应该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
4. 利用多媒体资源:多媒体资源是现代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程内容。
例如,可以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
5.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
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考试成绩、课堂表现、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
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坚持三个“转变”,树立新课程理念
坚持三个“转变”,树立新课程理念新课程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选择、教学方式的取向、课程评价等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观点和实施建议,目标之一就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性学习向主动性、探究性学习转变。
这给中学历史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会,对策则是认真解读、领悟和接受新课程中蕴涵的思想理念,在积极参加学习培训、深刻钻研教材外,关键还在于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
尤其要坚持以下三点:一、教学目标由“双基”向“三维”转变以往,由于过于强调基础知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深挖洞、广积粮”,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学生整体素质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进而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存在明显不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
其中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连接知识与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高度升华,完整地落实“三维目标”才是提高教学效果和应对考查的关键。
因此,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打好基础,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其次要启发思维,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再次要坚持导向,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特别是要在教学中关注社会现实,倡导人文关怀,强调学以致用。
二、课堂组织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主动者、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服从者,是一种简单的授受关系。
师生之间很难做到平等地传递信息,教学效果不理想。
而新型的历史教学应该是对话式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平等地进行对话,让彼此的思想通过碰撞达成互补,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心态中接受知识。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不仅要看“教”,而且要看“学”。
看“教”就是要看教师怎样从探究问题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主动、深入探讨历史问题的机会,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活跃发展。
历史学科的中心在于发展学生对于历史探究的方法,学生不应只学那些“事实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关于“历史知识如何而来”的“程序性”的知识。
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转化方法
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转化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能遇到某些特殊的或突出的思想问题和行为表现,如可能发生的思想问题与心理危机、顽固的思想障碍、剧烈的思想和行为冲突等密切联系。
针对这些情况,需要用到思想转化方法。
本文所说的思想转化,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将思想由错误转化为正确,由消极转化为积极,由后进转化为先进的方式,是用于解决个别或极少数人错误思想观念的方法。
一、思想转化法运用的要求在集体中,人群总是相对地存在着先进、中间、后进三个部分,个别或极少数人由于种种原因,由片面认识开始,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错误观点,有时甚至达到固执的程度,不仅有碍于本人的进步和作用的发挥,而且影响其他人的思想政治倾向。
因而,有效解决顽固错误思想问题,需要采用思想转化方法。
一个人,特别是成年人,一旦形成某种固有观念或产生不正确行为后,容易产生一种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不大容易改变。
一个别持有错误观点的人,还可能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抵触反感情绪,甚至产生厌烦抗拒心理,公开散布错误观点,影响他人。
面对这种情况,教育者要冷静分析,正确对待,掌握思想转化的基本要求。
第一,正确对待,积极引导。
人也是矛盾的统一体,其思想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
先进者积极因素突出一些或者处于主导地位,后进者可能某些消极因素突出一些。
因此,对任何人特别是后进者,一定要全面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倾听多方面的意见,切忌偏听偏信,片面对待。
既要看到后进者的缺点和短处,更要看到他们的优点与长处,以便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促进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
事实上,即使是后进者,也只不过是消极因素明显和突出些,不是不存在积极因素,这正是能够实现思想转化的根据所在。
只要抓住受教育者的积极因素,点燃其内心的闪光点,坚持下去,后进者是可能转化的。
因此,教育者要树立转化后进者的信心和决心,相信后进者终究是能够转化的,而不能片面地、固定地对待后进者或持有错误观点的人。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堵点、痛点、难点与应对策略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堵点、痛点、难点与应对策略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堵点、痛点、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调研,本文将深入探讨课程思政改革的内涵与意义,分析当前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困境,以及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
本文期望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日益重视,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呈现出以下明显的趋势:全面融合与深化发展:思政课程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政治理论教育,而是逐渐与其他专业课程实现有机融合,形成全课程育人的新格局。
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上,更体现在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创新上。
注重实践与体验:传统的思政课程往往以理论讲授为主,改革后的课程则更加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
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思政教育的魅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强化信息化技术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也开始积极拥抱新技术。
例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实现个性化教学;同时,借助网络平台,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突出国际化视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也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引入国际前沿的思政理论、案例和实践经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打下基础。
关注心理健康与人文关怀: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的日益重视,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也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文关怀。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其全面发展。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正朝着全面融合、注重实践、强化信息化技术应用、突出国际化视野以及关注心理健康与人文关怀等方向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刍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刍议【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
本文从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和改革难点挑战等方面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现状和意义。
文章指出,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关键。
文章强调了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关键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建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迫在眉睫,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这一改革事业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难点和挑战、重要性、关键措施、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必要性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更好地贴近学生实际需求。
如今,大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获取途径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需要更新教学内容,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或者失去学习兴趣。
通过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引入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解决改革中的难点和挑战,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现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当前形势下存在一些现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陈旧、知识点过时,无法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学生对于这些过时的理论知识缺乏实际的认同感和价值感,难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高校思政新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高校思政新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传统思政课程的教学方式单一、内容过于抽象、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等问题,使得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和热情,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思政 new 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成为了该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对此进行几点思考。
一、注重实践性教学要想改善传统思政教学的不足,首先要注重实践性教学。
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例如,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实验操作、调查研究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思政教育中的抽象概念和理论知识,以及学习与发现社会生活的规律。
此外,不同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往往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可以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二、拓宽教学内容在实践性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拓宽课程内容,使思政课程不只是单调的道德讲授,而是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性和针对性。
此外,教师可以加强课程与时俱进的性质,使之紧贴当前社会形势和热点问题,提高学生阅读与思考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自由讨论和辩论,使课堂变得更为生动活泼,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三、强化实践教学管理作为教学改革的关键,还需要加强对新思政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管理。
教师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学监测机制,及时跟踪学生教学情况并调整教学方法,及时纠正教学不足,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支持。
此外,需要加强对教学资源的统筹规划,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安排相关教学资源,实施课程评估,保证教学质量。
总之,高校的新思政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是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
注重实践性教学、拓宽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管理等做法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思政教学不足的问题,营造出一种更为活泼、富有对话性的思政教育氛围,让学生成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思政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政课教学改革也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将结合我国某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背景、目标、措施及成效进行探讨。
二、思政课教学改革背景1. 国际形势变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思政课教学,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品质、丰富知识储备和国际视野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2. 国内教育改革: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教育评价等改革举措层出不穷。
思政课教学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创新。
3. 学生需求变化: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的普及,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广泛,对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期待思政课教学能够与时俱进,贴近实际,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三、思政课教学改革目标1. 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通过改革,使思政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创新,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2.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将思政课教学与专业知识、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优化师资队伍: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能力。
四、思政课教学改革措施1. 优化课程体系: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科发展趋势,调整思政课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3. 强化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思政课教学任务,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浅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浅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新时代,针对高校学生特点和社会变化的趋势,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和实践。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以时代需求为导向,积极拥抱新科技,推动教育环境的变革,提高思政课教育质量,建立健全学生自我管理机制。
一、以时代需求为导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必须以时代需求为导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的身心特点也随之发生变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成长需求等等。
在新时代,高校学生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发挥学习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应该更加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练就更加全面的素质,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以满足学生丰富多样的需求。
二、积极拥抱新科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还需要积极拥抱新科技。
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创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互联网、移动设备、智能课堂等先进科技手段的优势,使学生感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活泼。
针对互联网时代的特点,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比如网络辅导、在线交流、微信答疑等,让学生更加接近社会。
三、推动教育环境的变革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还需要推动教育环境的变革。
高校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更加注意,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教育环境,切实打造积极向上、善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在这样一个有利的环境中,学生将会更好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整体的素质水平。
四、提高思政课教育质量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还需要提高思政课教育质量。
学校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加强对教学过程标准和评价机制的制定和落实,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水平,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更新完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系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同时还可以获取新时代社会的最新信息,形成深入实践的能力和特点。
五、建立健全学生自我管理机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还需要建立健全学生自我管理机制。
课程思政教改课题
课程思政教改课题标题:课程思政教改课题:重塑教育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课程思政教改课题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课程思政教改课题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以期为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课程思政教改课题的重要性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思政教改课题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程体系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 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人才更受用人单位青睐。
课程思政教改课题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3. 增强教育公平性:课程思政教改课题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接受到全面、优质的教育,从而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二、课程思政教改课题的实施方法1. 完善课程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形成具有鲜明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2. 加强师资培训:开展针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3. 注重实践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三、结论课程思政教改课题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增强教育公平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培训、注重实践教育等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人才,为社会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高校思想政治教化工作质量评价体系探讨引言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全面提高高校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为保障思想政治教化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必需构建合理的思想政治教化工作质量评价体系,从而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化工作的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化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现状1.缺乏科学统一性近年来,在我国教化部门全面宣扬并推行素养教化的过程中,各大高校相继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思想政治教化工作评价体系,但很多细微环节却尚未明确与完善。
高校是以夯实学生基础理论学问为前提,培育并增加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教学目标,有很多院校前身都是中高专院校。
而在高等教化更加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化工作评价体系并没有真正体现出科学合理性,在实际操作中也是问题重重,缺少由监督、管理、评价为一体的综合性有效机制,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现状,严峻影响了思政教化的整体质量及效率。
由此能够充分看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化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成为了当前各大高校应重点探讨的课题之一。
2.忽视学生差异性目前,各大高校均拥有完整的学生评价监测机制,能够充分有效地对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学习状况量化,进而对他们做出客观完整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自主成才具有重要意义[1]。
但随着教化体制的不断改革,尤其是在主动提倡并激励培育学生创新创业实力及意识、敬重学生特性化发展的趋势下,综合素养的评价更多注意的是其的统一性,并没有盲目地大肆宣扬或是主动激励学生追求特性、非主流。
依据对各大高校现有的思政教化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的全面分析总结出,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对其进行客观综合测评,还要充分敬重学生之间各方面的差异性,敬重学生特性及爱好,这样才能真正走入学生群体,拉近师生关系,进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主动性。
想要打造院校自身的特色,就应主动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力,因此,就需构建高校现代高校生专项素养评价机制或是推行多样化素养评价指标,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高校人才的特色化。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师教学观念转变探析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师教学观念转变探析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转变和调整。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教师的教学观念也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转变。
本文将探析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原因、特点和趋势,以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好地担负思政教育的使命。
一、转变的原因1.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他们需要具有较高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毕业生,而这些素质和能力并非仅仅通过传统的思政教育培养出来,而是需要更为开放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观念。
2. 学生需求的变化新时代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接受者,他们更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素质。
而这些素质往往并不是通过传统的思政教育手段可以培养出来的,因此思政教师的教学观念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变。
3. 教学方法的多元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思政教师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可以通过更为开放和多样化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这也要求思政教师不仅仅需要具备传统教学的观念和方法,还需要具备更为开放和创新的教学观念。
1. 开放性2. 多元化思政教师的思政教学不再仅仅限于课堂教学,而是可以通过更为多元化的方式进行。
比如可以组织一些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等,来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
3. 创新性新时代的思政教育需要更多的创新,这也要求思政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相应的转变。
思政教育可以通过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展现,比如可以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这也要求思政教师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1. 多方合作新时代的思政教育不再是单一的教师主导,而是需要多方合作。
思政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学生工作部门、社会实践部门等进行合作,来进行更为多元化和开放的思政教育。
2. 连接实际思政教育需要更多地与社会实际相连接,不再仅仅是理论的灌输。
思政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来提升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应着力实现“六个转化”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应着力实现“六个转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应该着力实现“六个转化”,以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贴近学生、更具实效。
要实现“观念转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往往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接受知识的模式较为单一。
如今,我们应该转变这种教学观念,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思考、讨论、探索,使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和互动性,从而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实效性。
要实现“课程转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较为单一,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
我们应该重视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创新,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需求,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课程,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提高实效性。
第四,要实现“评价转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方式偏重对学生知识的检测,较少关注学生的思想观点和创新能力。
我们应该转变评价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写作等形式,展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实效性。
第五,要实现“管理转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模式相对滞后,学校和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管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我们应该转变管理模式,建立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加强课程质量监控和教师培训,提高实效性。
要实现“资源转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配置相对不均衡,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并不完善。
我们应该转变资源配置模式,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投入力度,完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提高实效性。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要实现“六个转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改进完善,努力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三个重要转变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等,因此,强调高校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进一步指出:“面对新的变化和新的情况,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因此,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已成为高等教育的紧迫课题。
笔者认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急需实现三个方面转变。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主角”向“导演”转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对教师角色的定位问题。
过去,我们在研究师生关系的时候,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看成是“管理者”、“执行者”,是“ 师长”,是“主角”,教师的形象是“师道”与“尊严”。
于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功能就定位于对国家、社会意识形态等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授,教师的责任就定位于“上传下达”,即把所教学的内容“讲深讲透”,“不跑样,不走调”。
在教师看来,这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为教学而教学,教学就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实施。
教师是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忠实”执行者;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对教案的执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是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完成教案。
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的设想做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
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计划的角色。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个性特色,被抛得一干二净。
教师按教材的规定教学,很难有针对性灵活地执行课程方案。
教师在教学中,多注重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这种“主角”与“执行者”的地位,来源于上级学校管理部门。
在实际教学中,学校管理部门为了防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走样,要求教师必须知道讲解和要做的每一件事情,如学生应掌握到什么程度,以及教学中的具体步骤,等等。
哪些能讲,哪些不能讲,教师几乎没有任何改动的余地,教师的技能丧失了,教师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执行他人的目的和计划,从事他人提出的活动。
表面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的这种角色地位,保证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播,但实际上却失去了教师教学能动性的发挥和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在这种“主角”、“执行者”地位的支配下,不管是思想品德课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课上、课下很少见到大学生热烈讨论、争论的场面。
原因如何?是我们的学生都明白了,没有问题了?答案是否定的。
袁振国在《教育新理念》一文中指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就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问题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的,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这样,不要害怕学生提问题,不要害怕学生问问题,更不要害怕学生来辩论它。
真理是不怕辩论的,真理越辩越明。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实施是把理想的课程变为现实的课程,并能发现正式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对已制定的课程进行修改。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不应是“执行”型的教师,只知道“执行”国家的意图,而应是“研究”型的教师,即研究如何更好地执行国家的意图,领会课程设计的意图,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同时还要研究学生如何才能更好地去接受它,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如何才能更好地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教师要相信学生有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能独立学习和获得知识;教师要提倡教学民主,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敢于质疑,一心进取,并且按照学生个性和潜力的类型实施教学。
总之,要求教师要从课程执行者变为课程改革者,改变陈旧过时的课程实施观念。
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需要针对本院校、本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对所采用的教材及大纲进行再编制,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
教师角色的转变意味着教师的学生观也要转变,打破过去课堂上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来回答问题,打破过去教师一言堂的习惯,鼓励学生登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等等,使教师成为课堂的“导演”,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强调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师在尽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课程开发功能,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发挥自己作用的同时,也要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己去提高学习质量的潜能。
在课堂上,教师既可以充当“主角”,也可以充当“编剧”、“导演”、“顾问”,甚至“舞台监督”,让学生可以自由、自主地活动。
二、教学模式的转变:从单一的显性教育向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转变显性教育是通过有意识的、直接的、外显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受到影响的有形教育方式。
传统模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显性教育发挥着主体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以及受教育者对它们的理解,大多是通过课堂的显性教育完成的。
长期以来,大学生作为一个教育对象被动地接受着教育者的思想观点,这对生活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中、自我意识尚不很强的学生还是可行的。
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的全新的现实背景下,大学生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其思想观念和心理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他们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更加注重自我个性的发展。
而我们传统的显性教育教学模式往往重传递、轻思考,重灌输、轻交流,重说教、轻疏导,重外律、轻内修,这样就忽视了道德选择和价值澄清能力的培养,缺少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弱化了社会实践环节,这种教学方法如果使用不当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起反作用。
隐性教育是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的无形教育方式。
它具有隐蔽性、平等性、愉悦性、灵活性等特点,有效地弥补了显性教育的不足。
北京师范大学周之良教授说:“如果说中小学生的压力是升学,那大学生的最大压力是成才。
如果说过去的德育课更注重讲‘大道理’,现在德育课就是要把这些大道理渗透到生活中来,用来指导生活,反映生活,为生活服务。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必然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
运用隐性教育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把教学目的隐藏在各项隐性教育载体中,论道而不说教,述理而不生硬,使各种思想信息通过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悄悄渗入学生的心田,在其心灵深处积淀下来。
由于学生是在陶醉、兴奋、愉悦等情感中无意识获得熏陶的,因而这种教学不会引起学生的抵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摒弃过去教学中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和单向灌输的做法,在把握好外显的课堂教学的知识性、系统性、严谨性、前沿性的基础上,在教育者的价值观念、教学态度、授课方式、个性特点与师生关系上下功夫,使整个教学能在宽松、和谐、自然的气氛中进行,具有生动性、趣味性、愉悦性,引导学生在理性和感性的交汇中,直接或间接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
渗透式教育既是隐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是隐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构建课堂、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以一定的载体环境和文化氛围,巧妙地借助语言、文学、体育、艺术等工具,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并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群体活动,形成优良的班风、校风和社会风气,使大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这种方式具有“润物细无声”、“滴水穿石”的功能。
也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加专业实习、公益劳动、勤工助学等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为社会服务,从而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由此可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只有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实现教学由灌输型向引导型、由说教型向渗透型转变,才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考核方式的转变:从单一的试卷评价向多元的人文化评价转变过去,我们基本上是在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下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的,其考核方式也多与其教学方式相一致,形成了“课上记笔记,课下抄笔记,考试考笔记”的单一模式,即所谓的一张试卷定好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
从实际情况来看,单一的考核方式,虽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对大学生学习成绩进行测定,但实则是对大学生创造性和个性的扼杀,是对大学生学习动机、态度、行为转化的弃之不顾。
这样的考核,根本达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目的。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的这种倾向不是偶然的,它同我国课程评价的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从文化大背景来看,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使人们陶醉于其方法的优越之中,似乎一切事物都应该用自然科学方法这把尺子去度量,否则就丧失了其科学性,其评价结果就不是客观的、公正的。
于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中,也出现了填空、选择、概念等自然科学所常用的实证化评价方式。
其次,从我国课程评价管理的文化大背景来看,评价的主持人主要是上级行政部门的领导,对本课程如何评价、如何考核,什么时候进行、怎样进行,普通教师往往没有发言权。
这样的课程考核评价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行政管理的色彩。
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应采取人文化的评价方式。
所谓的人文化评价,就是指在课程评价上,强调个体经验活动和主观认识的作用,不过分追求客观性,要从人的角度出发,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方法在评价中的作用。
人文化评价方式不仅重视结果评价,对教育过程的变化及其原因也给予同样的关注;人文化评价方式重视所有参与评价人的看法在评价中的作用,以双向协商对话的方式消除分歧,得出结论;人文化评价方式在具体评价中使用的方法有较强的灵活性,对评价者的束缚较少,对问题的针对性较强,有利于评价功能的发挥。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式,应采取多种多样的人文化考核方法,从考查结论性的知识为主向考查分析与认识、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转化;从只以卷面考查为主向口头表达、生活表现为主转化;从只以一次考查成绩为评定标准,向多元化、多角度和总体评定结合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