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术语角度探析《内经》“九针”之内涵
黄帝内经灵枢篇第一篇九针十二原
《九针十二原》详细介绍了古代所用的镵针、员针、提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九种针具的形状及其用途。
1、论述了针刺的疾、徐、迎、随、开、阖等手法和补泻的作用。
2、介绍了十二原穴及其主治脏腑病变的原理。
3、指出疾病是可治的,“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
余欲勿使被毒药①,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
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
令各有形,先立针经。
愿闻其情。
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
请言其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
粗守形,上守神。
神乎神,客在门。
未赭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
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
空中之机,清静而微。
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
不知机道②,扣之不发。
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
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
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凡用针者,虚那么实之,满那么泄之,宛陈那么除之,邪胜那么虚之。
大要曰:徐而疾那么实,疾而徐那么虚。
言实与虚,假设有假设无。
察后与先。
假设存假设亡。
为虚与实,假设得假设失。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
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
按而引针,是谓内温③,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
补曰,随之随之,意假设妄之。
假设行假设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
正指直刺,无针左右。
神在秋毫,属意病者。
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
神属勿去,知病存亡。
血脉者在俞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
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圆针,长一寸六分;三曰提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圆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之小针之要学术思想探源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之小针之要学术思想探源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陈选, 刘密, 张佳丽, 刘昭, 常小荣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湖南 长沙,410007
中医药学报 Acta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2014(4)
“按而引针,是为内蕴” 即针灸中的开合补泻法。 是指在针下得气后,将针缓慢地拔出,急按其穴,使针 孔闭合,不令经气外泄,为 “ 合” 为补;如在气至后摇 针,令针下气散,针孔开大,然后急速出针,慢加揉按, 使其邪气外散,为“ 开” 为泻。 开合补泻常与提插、疾 徐等手法结合使用而相互为用。
本节还指出“补泻之时,以针为之” 说明针刺技术 有补和泻这两种作用,如医者认真掌握具体操作,必大 有可为。
那么怎样来进行辨经呢? 王居易教授[1] 认为辨 经应包括察经、辨经和选经,最后才选定穴位进行针灸 治疗。
收稿日期:2013 -07 -10 修回日期:2013 -12 -06 基金项目: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省级重点学科、《针灸学》 省级优
秀教学团队、《针灸学》 省级精品课程资助;湖南省普通高校 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1 -178) 作者简介:陈选(1987 -) ,女,硕士,主要从事针灸经络及针灸治病机制 的研究。 *通讯作者:常小荣 (1956 -) ,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针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yyxb201404079.aspx
・186・
中医药学报 Acta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2014 年 8 月第 42 卷第 4 期 Vol.42,No.4,Aug.2014
针道窥径之经典——九针十二原
针道窥径之经典——九针十二原世间最温煦的春色,都隐藏在深谷。
我从今天开始,阅读经典,都说内经要从素问开始,我素问相对读得多一些,灵枢却只有读的只言片语,学针灸的针经没有通读,确是不该,我也生怕自己没有恒心,读着读着就放弃了,所以还是从灵枢开始吧,有点滴所得,就记下来和诸君分享。
1.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
这里说了针刺的作用,我觉得针刺最本初的作用就是通经脉,调气血,调理经脉气血逆顺出入,逆顺说明经脉气血是有方向的,而且这个方向决定了针灸的补泻,出入说明经脉是路径,联络内外表里。
那么针刺是通过通经脉,调气血,从而使所联络的脏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得到濡养。
所以针灸对经络气血的作用是直接作用,对其他的作用是派生的作用。
因而针灸的补泻是对经脉气血的补泻,不是对脏腑的补泻,和药物的补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因此我们不能把针灸的作用扩大化,但是同样针灸这种对脏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的间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不能说针灸只是治疗经脉相关疾病,而治不了内科疾病。
只要是这些疾病和经脉不通,气血不畅相关的,都可以治疗。
2. 粗守形,上守神。
这句话不是否定了形,而是说形是基础,未得其形,那得其神,这和书法、画画一样。
我们不能好高骛远。
但是现代针灸的发展往往是局限在形上,对于解剖结构追求成为了针灸的全部。
这种趋向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出现“干针”就是针灸之说,这样就完全抛弃了针灸的守神,所以对于内科疾病的治疗越来越少。
其关键就是对“神”在针灸中的应用越来越少。
3. 刺之微在速迟。
说明徐疾补泻是补泻的纲领。
在我的临床应用中,我也觉得紧提慢按和紧按慢提就是补泻的关键,其他的各种复合手法像烧山火、透天凉,从阳引阴,从阴引阳都是从徐疾补泻中演变而来的。
4. 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
空中之机,清静而微。
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这句话说了,守神应该在哪里守,就是在“空”也就是在穴位上守。
而守到的气机变化是微妙的,需要仔细分辨,来的时候气盛,气盛不补,走的时候气虚,气虚不泻。
黄帝内经九针十二原说解
黄帝内经九针十二原说解《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第一》说解古人著述概以文言,文言与白话相比,有文字精炼、言简意赅的特点,而且越是古老的文言越是精炼,及至古奥艰涩,则字字珠玑,句句箴言,故读古代典籍须平心静气,审慎钻研,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务使义理顺畅,幽明契合,庶乎心领神会,悟得个中精妙,苟若性情毛噪,浮皮潦草,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必然牵强附会,曲意穿凿,非徒自欺,亦且欺人,此学者之大忌也。
这是我的一点切身体会,权作为序言。
原文:黄帝问于歧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
说解:就说这第一句话,如果按历代学者的诠释,似乎也能明白个大概,不过是一句开场白而已,平平淡淡,空洞泛泛,没有什么特别的意境。
然而仔细思忖,则大有深意在焉。
首先,最起码,类似这种言论,就相当于反动口号,在当时的语境下,不啻于晴天霹雳一般,具有振聋发聩之震撼力。
你看,他竟然一语挑明:百姓的疾病都是官府收敛租税所致!明确表达出对官府的强烈不满。
那么,第二点,毫无疑问,说这种话的人绝对不可能属于上层官僚阶级,因为他的立场完全站在了底层民众一边。
也就是说,《黄帝内经》虽然以黄帝与大臣对话的形式写作,但仅仅是假托,而作者的真实身份却是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故而顶多是江湖市井的民间医生,连宫廷御医都不可能。
我们知道,假冒身份的人其实很难遮掩,因为在不经意地言谈举止中总会暴露出来,而作者说的第一句话就彻底暴露了原形。
如果统治者真的把万民当做襁褓中的子女般关怀疼爱,那么请问:天底下有朝未成年子女收取租税的父母么?再者,既然统治者的生活仰赖于百姓缴纳的租税,那么请问:到底是你养活百姓,还是百姓养活你呢?因此,第三点,所谓“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的说法,其实是非常荒唐的笑料,就类似现代网络上对贪官的调侃和恶搞,那是作者在讽刺和揭露统治者的丑陋、虚伪和贪婪。
最后,第四点,其实这句话的重点还在后半部分,即“收其租税,哀其不给,属有疾病”,而关键词是“不给”。
《内经》九针论
《内经》九针论《内经》九针论《内经》主要以邪正盛衰、阴阳失调、升降失调等阐释病变的原理,认为病机与人体的体质强弱、致病因素的性质有密切关系。
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矣,余犹不能寤,敢问九针焉生,何因而有名?歧伯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
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
黄帝曰:以针应九之数,奈何?歧伯曰: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
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针应数也。
一者,天也。
天者,阳也,五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藏六府之盖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
故为之治针,必以大其头而锐其末,令无得深入而阳气出。
二者,地也。
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
故为之治针,必筒其身而员其末,令无得伤肉分,伤则气得竭。
三者,人也。
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
故为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员其末,令可以按脉物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
四者,时也。
时者,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
故为之治针,必筒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
五者,音也。
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合为痈脓者也。
故为之治针,必令其末如剑锋,可以取大脓。
六者,律也。
律者,调阴阳四时而合十二经脉,虚邪客于经络而为暴痹者也。
故为之治针,必令尖如厘,且员其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
七者,星也。
星者,人之七窍,邪之所客于经,而为痛痹,舍于经络者也。
故为之治针,令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出针而养者也。
八者,风也。
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
八正之虚风,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也。
故为之治针,必长其身,锋其末,可以取深邪远痹。
九者,野也。
野者,人之节解皮肤之间也。
淫邪流溢于身,如风水之状,而留不能过于机关大节者也。
故为之治针,令尖如挺,其锋微员,以取大气之不能过于关节者也。
黄帝曰:针之长短有数乎?歧伯曰:一曰铁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也。
九针论翻译赏析_九针论阅读答案_来源黄帝内经
九针论翻译赏析_九针论阅读答案_来源黄帝内经“九针论”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黄帝内经》,其内容全文如下:【本章要点】一、说明九针的原理,九针名字的由来,以及如何对应关系。
二、解释针的长短划分标准。
三、详细讲解人的形体是怎样与自然界的九野相应。
【原文】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矣,余犹不能寤,敢问九针焉生,何因而有名?岐伯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①。
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②。
黄帝曰:以针应九之数,奈何?岐伯曰: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
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③数焉,以针应数也。
一者,天也。
天者,阳也,五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④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
故为之治针,必以大其头而锐其末,令无得深入而阳气出。
二者,地也。
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
故为之治针,必筒其身而员其末,令无得伤肉分,伤则气得竭。
三者,人也。
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
故为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员其末,令可以按脉勿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
四者,时也。
时者,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
故为之治针,必筒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
五者,音也。
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⑤,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合为痈脓者也。
故为之治针,必令其末如剑锋,可以取大脓。
六者,律也,律者,调阴阳四时而合十二经脉,虚邪客于经络而为暴痹者也。
故为之治针,必令尖如牦⑥,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
七者,星也。
星者,人之七窍⑦,邪之所客于经,而为痛痹,合于经络者也。
故为之治针,令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出针而养者也。
八者,风也。
风者,人之股肱八节⑧也。
八正⑨之虚风⑩,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也。
故为之治针,必长其身,锋其末,可以取深邪远痹。
九者,野也。
野者,人之节解皮肤之间也。
古籍黄帝内经《九针之解》
古籍黄帝内经《九针之解》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
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
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
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
邪胜则虚之者,出针勿按;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
若无若有者,疾不可知也。
察后与先者,知病先后也。
为虚与实者,工勿失其法。
若得若失者,离其法也。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者,为其各有所宜也。
补泻之时者,与气开阖相合也。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者,针穷其所当补泻也。
古籍黄帝内经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
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者,勿变更也。
深浅在志者,知病之内外也;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
如临深渊者,不敢堕也。
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
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
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所谓跗之者,举膝分易见也;巨虚者,蹻足(骨行)独陷者;下廉者,陷下者也。
古籍黄帝内经帝曰:余闻九针,上应天地四时阴阳,愿闻其方,令可传于后世以为常也。
古籍黄帝内经岐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
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各有所主也。
人心意应八风,人气应天,人发齿耳目五声应五音六律,人阴阳脉血气应地,人肝目应之九。
九窍三百六十五。
人一以观动静天二以候五色七星应之,以候发毋泽五音一,以候宫商角徵羽六律有余,不足应之二地一,以候高下有余九野一节俞应之,以候闭节,三人变一分人,候齿泄多血少十分角之变,五分以候缓急,六分不足三分寒关节第九,分四时人寒温燥湿四时,一应之以候相反,一四方各作解。
《黄帝内经--九针十二原》
《黄帝内经--九针十二原》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经典之一,其中的《九针十二原》是一篇讲述针灸理论的文章。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后,我对于中医针灸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体会到了中医的独特魅力。
在《九针十二原》中,作者详细介绍了针灸的原理和应用。
针灸是中华医学的三大疗法之一,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针灸的基本原理是刺激身体的穴位,通过调节经脉和气血的运行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文章中,作者详细介绍了针灸的各种技巧、针灸的适应症以及针灸的注意事项等。
通过阅读《九针十二原》,我深刻认识到针灸具有调节身体机能、提高免疫力、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等多种好处。
而且针灸可以针对多种疾病,如风寒、中风、变态反应、内脏病变等,非常有效。
此外,我还了解到,中医针灸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起到保健作用,预防疾病的发生。
通过阅读《九针十二原》,我认为中医针灸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医学疗法。
尤其在现代医疗领域中,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面临各种不同的挑战,而中医针灸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不仅可以减少医疗经费的使用,也能让患者获得更细致的人
文关怀。
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中,针灸疗法仍然能够引领疾病治疗领域的发展。
《内经》九针
“九针”作为规范的名词术语在《》中多次出现,其中《灵枢》部分开篇即为《九针十二原》,可见“九针”的重要性。
就我对内经的理解,我必须把我认识到的某些内容说出来,不吐不快。
我们都知道,《黄帝内经》的治病理念是调理经脈气血,以恢复人体正常功能作为目的来达到治病功效, (古人连体内五脏六腑的形状大小功能部位颜色等等这些全都研究得清清楚楚,不可能反而对外部的肌肉血管神经这些东西没有认知), 所以古人的针术理论里没有肌肉解剖方面的运用,其实并不是古人不懂解剖,而是刻意为之,以此暗示后人,针术里根本就不需要这些玩意儿(即肌肉神经解剖)。
而国内盛行的那些西医运动解剖疗法,却恰恰主要是在肌肉肌腹这些部位做文章,这从根本上就已经与内经本义相佐。
我再重申一句,我讲的这些观点并不是我总结出来的,穴位经脉也不是我发明的,气血理论也不是我研究出来的,我只是背靠内经在宣传内经。
《素问•刺要论篇》说:“刺皮无伤肉、刺肉无伤脉、刺脉无伤筋、刺筋无伤骨、刺骨无伤髓”。
《素问•调经论篇》说:“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
在古人的理念里,针是用来调理经脈血气的,并不直接涉及体内的脏器,而且脏器也是严禁扎的。
要调理气血的问题,并不直接扎针破散血气,而是通过调理经络这个气血的载体来做文章。
肌肉也不可以直接扎针,要调理肌肉的问题,是通过调理肉与肉的分间之气来起作用。
要调理筋骨的问题,也仅仅是在筋和骨上去做文章,不涉及肌肉神经血管。
《黄帝内经》除了脏腑功能运化等方面的阐述,主要就是突出“骨度”一篇重点。
为啥没有专门讲神经肌肉这些的篇章呢?就是因为九针里所有的针,都不是用来扎肌肉的,也不是用来扎神经血管这些组织的。
也就是说从事九针的针者,在解剖方面,能够了解脏腑的功能分布和互相之间的关系,了解人体骨骼的形状和分布这些就行了,其他的如肌肉神经血管等等就无需深入了解。
有肌肉动脉主干神经的那些部位,根本就不是要扎针的地方。
内经文本|九针体系: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
内经文本|九针体系: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昨天一、九针之学1、层累标本——《九针论》2、九针体系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九针之玄,要在终始凡刺之要,官针最妙凡刺有九,以应九变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凡刺有五,以应五脏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凡刺之道,毕于终始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
《终始》第五段,“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
邪僻妄合,阴阳易居。
逆顺相反,沉浮异处。
四时不得,稽留淫泆,须针而去。
故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
”这段内容,在杨上善整理《内经》的时候,放在九针体系下,名为《三刺》。
是看作九针体系中很基础的一个内容的。
实际上三刺是对一切针刺而言的,所以说“凡刺之属”。
持针刺入人体后,根据针刺的由浅到深,分为三个区间,就是三刺。
这三个区间,第一区间,出阳邪。
第二区间,出阴邪。
第三区间,至谷气。
关于谷气,后面紧跟着有一段解释。
“所谓谷气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
邪气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也。
”后面“而病知愈也,故曰: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也。
”一句,是前文所述第四段文字中的内容,放在此处当为错简。
这里是在说明,为什么三刺要得谷气,是因为,第一、二刺排出了邪气,而非得第三针,方能至谷气,这样阴阳才能重新调和。
本段内容相关的还有一段前文暂时放过的内容,出于《灵枢.官针第七法星》五刺之前,十二节刺之后。
原文为“脉之所居,深不见者,刺之,微内针,而久留之,以致其空脉气也。
脉下浅者,勿刺,按绝其脉,乃刺之,无令精出,独出其邪气耳。
”“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至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
故《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
此之谓也。
”脉之所居,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前面提到的判断“效”的技术,“在输横居”的脉。
但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另外两种刺法的情况:一是脉深藏在内的情况,一种是脉下表浅,需要用手指把脉按绝,以防止出血,无令精出,独出邪气。
黄帝内经白话文针解篇
黄帝问道:希望听你讲讲对九针的解释,以及虚实补泻的道理。岐伯答复说:针治虚证用补法,针下应有热感,因为正气充实了,针下才会发热;邪气盛满用泻法,针下应有凉感,因为邪气衰退了,针下才会发凉。血液郁积日久,要用放出恶血的方法来消除。邪盛用泻法治疗,就是出针后不要按闭针孔(使邪气得以外泄)。所谓徐而疾那么实,就是慢慢出针,并在出针后迅速按闭针孔(使正气充实不泄);所谓徐而疾那么虚,就是快速出针,而在出针后不要立即按闭针孔(使邪气得以外泄),实与虚的根据,是指气至之时针下凉感与热感的多少。假设有假设无,是说下针后经气到来迅速而不易发觉。审察先后,是指区分疾病变化的先后。区分疾病的为虚为实,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医生治病不可离开这个原那么。假设医生不能准确地把握,那麽就会背离正确的治疗法那么。虚实补泻的关键,在于巧妙地运用九针,因为九针各有不同的特点,适宜于不同的病证。针刺补泻的时间,应该与气的来去开阖相配合:气来时为开可以泻之,气去时为阖可以补之。九针的名称不同,形状也各有所异,根据治疗需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补泻作用。
《黄帝内经—古九针》
黄帝内经——古九针概论九针的历史渊源一九针的名称早在两千年前就创造了“九针”,传说中有“伏羲制九针”一说,现存较早的文献古籍如《黄帝内经》·《灵枢经》均对九针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和论述。
因为某些因素导致只有文字叙述其神奇风采却无现存九针医术传承下来,眼观中医针灸之现状,看到今天中医界针灸所持有的疗效,看到太多的中医人既然不会用针,看到群内发布我们的治疗视频多数同仁不解的眼神,我内心强烈的冲动着,我想将这本属于炎黄子孙的古术广传,惠泽天下,每每想到此,心中激情澎湃,让我充满力量,尔等冷静下来思考,想到“漫泄天宝”四个大字,想到有人持此针法不去治病救人,反去途财践徒,这个时候顿感脊背发凉,何处何从?长久犹豫不决,彷徨不定中,心情无比的煎熬深思着,最终思虑再三,小范围传承的心还是独占了上乘。
今有意无故拾起一些昔日旧事,到底是什么让我下了如此决心,认为是肩负着经典的责任和担子,经典的好东西应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钻研把好的绝技发扬光大,更要永恒的服务于众生。
若似“独享私存”可真是应了祖宗的“失道之人”今九针就像一个穿越时空的智者,生活在这种互联网+的时代,至于能传承多少人,传承之人终究得之多少,完全取决于其自身的“诚,信,善”罢了。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以镵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合称“九针”。
《素问针解篇》记载“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古九针针具及用途相关介绍1:镵针“头大末锐,去泻阳气”,故“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镵针于病所,肤白勿取”,主要以挑羊毛疔,刺反应点之用。
2:员针“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泄分气”故“病在分肉间,取以员针于病所’,主要以揩摩肌肉之用。
3:鍉针“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
”故“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錕针于井荥分输”。
主要以通经络之用。
《黄帝内经》灵枢 ● 九针十二原篇第一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篇第一*导读:【题解】九针,是指古代针刺治疗所用的九种不同形状的针具;十二原,是指脏腑真气输注于体表的处所,也是治疗脏腑疾患的十二个要……【题解】九针,是指古代针刺治疗所用的九种不同形状的针具;十二原,是指脏腑真气输注于体表的处所,也是治疗脏腑疾患的十二个要穴。
本篇详细明确地介绍了九针的名称、形状以及不同的用途;介绍了十二原穴的名称及其各自所对应的脏腑,并说明了五脏六腑有病,可以分别取用相应的十二原穴来进行治疗的道理。
所以本篇名为"九针十二原"。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
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
余欲勿使被毒药[1],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
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
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
令各有形,先立针经。
愿闻其情。
【提要】本段讲撰写针经的目的。
【注释】[1]毒药。
古人将一般可以治疗疾病的药石通称为毒药。
【白话解】黄帝对岐伯说我将百姓视为自己的子女,养育他们,并征收他们的钱粮赋税。
我怜悯他们时常不能生产自给,还接连不断地生病。
对于疾病的治疗,我想使他们避免遭受药物、砭石的伤害,而仅用微小的针,刺人肌肤,就可以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使气血在经脉中逆顺运行、出入离合循行无阻,从而治愈疾病。
同时,为了把这种疗法流传到后世去,就必须明确地制定出使用法则,而使它永远不会湮没,历久而不失传;并且这个法则还应该是容易运用而不容易忘记的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其有纲有纪,清楚地分出章节,辨明表里关系,确定气血终而复始的循行规律。
而所用的针具也都要交待出具体的形状。
为此,我想综合以上的问题先著一部针经。
现在,我想听听你对于这个问题的意见。
【原文】岐伯答日: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
请言其道。
小针[1]之要,易陈而难入。
粗守形,上守神。
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知其原。
《内经》九针
通过对以上这几段经文的分析总结,我结合自己治疗颈腰椎骨关节病痛方面多年的临床经验
,合理合情的去运用九针(实际上是八针),结果发现很多时候的疗效,都远远超出我以前的那些针法和诊治思路创造的疗效。于是激发了我进一步挖掘整理九针的激情,然后我将九针里其中七种针具,即员针、鍉针、锋针、员利针、毫 针、长针、大针,聚合为一个优势针术组合,配以从生活中感悟出来的“道法自然”气血思路,作为诊治理论指导,因疗效方面常能收到令患者立刻重获新生之奇 效,故冠名為“立新七針”。虽然这些针具我挖出来 了,是我苦思苦想领悟出来的,但我还没无耻到独自私藏的境界,毕竟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所以一定要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来共同分享。我对立新七针的定义是:“依据道法自然的气血理论作为治疗思路,辩证选择不同的针具,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按顺序针刺经络所过的某些部位,清理或修复经络中失调或瘀堵 的气血,令气血恢复到相对正常的状态,从根本上达到祛除病痛的一种方法或手段”。
《灵枢•官针第七》: “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镵针于病所,肤白勿取。病在分肉间,取以圆针于病所。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鍉针于井荥分俞。 病为大脓者,取以铍针。病痹气暴发者,取以圆利针。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针。病在中者,取以长针。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取以大针。病在五脏固居者,取 以锋针,泻于井荥分俞,取以四时”。
内经针功夫:《九针十二原》揭密!(原文加译文)
内经针功夫:《九针十二原》揭密!(原文加译文)原文:黄帝问于歧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毋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注释:此一节看似平淡而泛泛,其实已经深刻地概括出针刺治病的基本原理,那就是“通其经脉,调其血气”。
换言之,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作者看来,凡人体一切疾病都是经脉不通,血气不调所致,也正因为病机如此,所以才可以用“微针”治疗疾病。
“微针”是金属针具(亦即本篇所谓“九针”)的统称资料来源:医学教育网。
“微”的本意是精微、小巧,此乃相对于“砭石”而言。
因为“九针”都是金属打制而成,和粗陋笨重的石质针具相比,自然精微小巧了许多,故谓之“微针”。
砭石是上古先民的医疗器具,尽管砭石是从石器工具的不断革新中演化出来,但是仍然相当粗陋,充其量只是用于刺切肌肤脓疡等简单外科疾病,至中古时期发明了金属针具,而金属针具可以刺入正常的肌肤之内,起到“通经脉,调血气”的作用,进而调整改善内部脏腑的生理功能,从而向复杂的内科疾病发起挑战,故金属针具的发明不但在医学史上是一重要的里程碑,而且在当时也属于医疗技术方面的一个巨大进步。
《灵枢经》的作者之所以把“九针”作为第一篇的标题,就是为了刻意地强调金属针具的出现对于当时的医学领域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
然而随之而来的便是客观上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关于针刺治病的理论,以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复杂的内科疾病以及正确地使用这些金属针具,这就是《内经》(即流传于后世的《灵樞》与《素问》)的由来,其中《素问》主要讲如何正确地认识疾病,《灵枢》则主要讲如何使用针刺的方法治疗疾病,此所以《灵枢》在当时又名为《针经》。
“为之经纪”是说编撰的这部著作要达到比较高的学术水平,以成为医学领域之经典教科书。
什么是九针【鍉chí针】(四)——作者:冰台...
什么是九针【鍉chí针】(四)——作者:冰台...什么是九针(四)2013-11-1 00:00|查看: 29|作者: 冰台二:鍉针《灵枢·官针第七》:“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鍉针于井荥分俞。
”《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故为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员其末,令可以按脉勿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鍉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
”鍉,一直以来,都被研究内经九针的人们读作di,这一点是我跟他们理解最大的不同之处,我认为“鍉”应该读作chí,具体观点稍后再做解释。
我们先看看现行的教科书和主流导向,都将古九针里的鍉针叫做鍉(音di)针,认为是古代的一个同义字,通“镝”,类似箭头。
这种理解方式根本就与《灵枢经》所描述的鍉针形状“锋如黍粟之锐”不符合,也不通情理,古代箭是用来杀人或猎杀动物的,箭头的形状是非常尖锐的,怎么可能与这“黍粟之锐”的鍉针扯上联系?然后这鍉针的“必大其身”又怎么去理解呢?通常的理解认为“大”就是指针身很粗大,是为了便于拿握,由此就产生了鍉针也是一支体外按摩棒的说法。
比如目前国内市面上销售的根据臆想而复制的所谓“青铜古九针”标本,鍉针就是一根很粗的棍子。
又如山西师怀堂老师所设计发明的新九针,其中鍉(音di)针也就是一支带小圆头的粗柄的体表外用按摩棒。
对于这些针具外形以及解释和理解方式,我一直无法认同。
在内经里,古人将十二经脉比喻成十二经水,十二经水是指我国古代的十二条河流。
既然古人把经脉看做河流,而鍉针是调理经脉之气的,那么这鍉针就一定应该与河流有某些关联才好理解。
我们常说大河,小河,大路,小路,这里的大小之分,就是宽和窄的意思,那么我有理由认为,鍉针的“大其身”,其实就是针身比较宽一些的意思。
话说回来,即使我认可鍉针是一支按摩棒,那么鍉针的长度“长三寸半”又怎么理解?难道这支体外按摩棒,也非要做成3.5寸这么长才可以做点穴按摩?1寸1.5寸2寸3寸这些长度就不可以吗?道理何在啊?呵呵。
《黄帝内经--九针论》
《黄帝内经--九针论》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经典之一,其中《九针论》一篇是讲述针灸治疗方法的经典之作,阅读这篇经典,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领悟。
首先,《九针论》强调了针灸治疗的原理和方法,其中提到“气之通者,不病不早死”,即通过针灸可以刺激人体的气血运行和代谢,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这一原理在现代医学中也有所实践和认可,如针灸可用于治疗疼痛、失眠、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
其次,《九针论》提出,针灸治疗需要进一步实践和总结经验。
在古代,针灸治疗是医生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而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医生将针灸与传统的西医药物治疗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同时,也有专家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针灸治疗的方法和技术。
最后,《九针论》提出针灸治疗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例如插针要准确无误,留针要恰到好处。
这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针灸技能以及对人体结构和生理病理的熟悉和理解。
总之,针灸作为中医学常用治疗方法,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不
断实践和总结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九针论》这篇经典为我们展示了针灸治疗的原理和方法,同时也提醒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和实践针灸治疗的方法和技术,以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黄帝内经素论》第四十九篇:九针论(三)
《黄帝内经素论》第四十九篇:九针论(三)‖SW54—Q01011→Q0114‖→‖SW54—Q0124‖→‖LS78‖SW54—Q01011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
岐伯回答:刺虚则实之,是指针下发热,热气多就会发热;Q0102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满而泄之,是指针下发寒,热气少就会发寒;Q0103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菀陈则除之,是指泻出瘀血;Q0104邪胜则虚之者,出针勿按;邪胜则虚之,是指出针勿要按闭针孔;Q0105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徐而疾则实,是指缓慢出针而迅速按闭针孔;Q0106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疾而徐则虚,是指快速出针而缓慢按闭针孔;Q0107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所言的实与虚,是指寒气和热气之多少;Q0108若无若有者,疾不可知也;若无若有,是指快得不可察觉;Q0109察后与先者,知病先后也;察后与先,是指明知病情之先后;Q0110为虚与实者,工勿失其法;为虚与实,是指医生勿要丢失补虚泻实之法;Q0111若得若失者,离其法也;若得若失,是指偏离了补虚泻实之法;Q0112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者,为其各有所宜也;虚实之要,九针最妙,是指补虚泻实九针各有所宜;Q0113补泻之时者,与气开阖相合也;补泻之时,是指补泻与气之开合相符;Q0114九针之名,各不同形者,针穷其所,当补泻也。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是指九针深入病位,恰当地补泻。
LS03—C3801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也。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是说邪气伤人时,部位高,所以邪气在上。
C3901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
浊气在中,是说水谷都进入胃中,其中精气上注到肺部,乳浊物滞留于肠胃,是说寒温不适天时,饮食不节,从而病生于肠胃,所以定义为浊气在中。
C4001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曰清气在下也。
九针疗法
第六章古代毫针技法第一节《内经》论针法一、论九针(一)九针的创制及其意义石器时代用砭石治病,在医学萌芽时期对人类的医疗保健起过一定作用。
随着历史的发展,砭针势必被用途广泛的新针具所替代。
金属针具的应用,大约始于青铜器时代。
我国夏、商、周时期,已发明冶金术。
从新时期时代进入青铜时代,金属针具的制造已经具备了条件。
以后又发明了冶铁术,在铁器普及应用于生产之后,铁针也相应得以广泛应用于医疗。
到战国时期发展了炼钢技术,于是针具的制作和应用才达到比较精细的阶段。
《内经》中记载的“九针”可能就是在青铜时代开始萌芽,到铁器时代才制作成功的。
九针的创制和应用为刺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具有十分重视的意义。
金属九针是在承袭“针石”、“镵石”的基础上,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改进,逐渐完善而成的。
九针的硬度可与砭石相媲美,其弹性、韧性、锋利的程度更优于砭石,还可以制造得精巧。
由于它有九种不同的形状,在治疗上不但保留了砭石切肿排脓的功能,而且还极大地扩展了用途,具有多种治疗功能,已为当时广泛应用。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某些地区和部族处于落后状况,砭石仍有应用。
所以,在《内经》中虽还有不少地方提到它,但必竟已明确地指出“无用砭石”,而主要讨论九针的应用及其理论。
有《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官针》、《灵枢·九针论》和《素问·针解》篇等,专门论述九针的形状、大小、用途、治疗范围和操作方法,如《灵枢·官针》:“九针之宜,各有所长,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在该篇中还提出了运用九针的“九刺”、“十二刺”、“五刺”法和适应证。
在《内经》中对于九针之一的“微针——毫针”应用讲得最多,随之而来也提出了许多理论问题,如针刺气至、守气、调气、行气、不泻原理、针刺补泻操作方法、针刺宜忌、针刺事故、注意事项等,这些问题在《内经》中花了许多篇章来论述它。
这些内容既是刺法的主要内容涵,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术语角度探析《内经》“九针”之内涵作者:徐萌张英英刘金艳刘清国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2014年第08期摘要:“九针”作为规范的名词术语在《内经》中多次出现,其中《灵枢》部分开篇即为《九针十二原》,可见“九针”的重要性。
本文从术语角度对九针之源、九针之名、九针之形、九针之功、九针之使用要领和九针之应6个方面进行论述,探析其内涵。
关键词:九针;内经;术语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8.003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8-0007-04“九针”之名始于《内经》,其中《九针十二原》、《九针论》、《官针》专篇论述了“九针”,对其名称、形制、应用等作了详细说明,可见在《内经》时代“九针”已作为规范化的名词术语出现。
笔者现通过整理《内经》有关“九针”内容,从术语角度对“九针”进行阐述,以使其更好地指导针刺实践。
1 “九针”之源1.1 材质针刺治病历史悠久,起源虽难以稽考,但一般认为主要源自砭石。
由《灵枢·九针十二原》“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可知针的前身是砭石。
古人生活在洪荒大地,与猛兽等相搏,一旦患病,除祈祷鬼神外,往往会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抚摸、叩击体表某一部位,有时竟会使病症缓解,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
《说文解字》记载:“砭,以石刺病也。
”《山海经·东山经》云:“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
”郭璞注曰:“可以为砥(砭)针治痈肿者。
”这是基金项目:国家标准化服务项目(ZYYS-200600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21B03-04)通讯作者:刘清国,E-mail:liuqingguo999@有关砭术的较早记载。
砭石当时的一个主要功用就是切开脓肿,或切除赘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砭石都是作为外科治疗工具而存在的。
在距今约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有不少各种形状的骨针,很有可能被用做医疗工具[1]。
后世有“伏羲制九针”以治病的传说,可见“九针”的起源历史悠久。
随着冶金术的发明和发展,石针、骨针逐渐被金属针取代。
古代“九针”也随之发展和完善。
1.2 关于“九”《素问·三部九候论篇》言:“九针……众多博大,不可胜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
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
”另外,《灵枢·外揣》亦云:“夫九针者,始于一而终于九,然未得其要道也。
夫九针者,小之则无内,大之则无外,深不可为下,高不可为盖,恍惚无穷,流溢无极,余知其合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也。
”《灵枢·九针论》云:“黄帝曰:以针应九之数,奈何?岐伯曰: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
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针应数也。
”《灵枢·经筋》提到“治在燔针劫刺”,《灵枢·九针论》有“取法于巾针”、“取法于絮针”、“取法于氂针”、“取法于綦针”等。
上述诸多条文意指九针非九,众多博大,是针具的统称。
“始于一而终于九”的数理,是一切事物由少到多的自然发展规律。
取以“九”数,言其变化多端。
有学者从多、极、变三义分析《灵枢》所言“九针”并非单纯指九种不同形状的针具,取九数名之,另有所寓[2]。
先贤创制“九针”是与中国传统医学中人与自然相应、治与整体相合的整体治疗学思想密切相关的。
天之风雨寒暑变化无穷,人之寒热虚实变化多端,治之则不可拘泥于一法一方。
设“九针”以合创造多种治疗方法,利用多种治疗手段,最大限度、最佳效果医治多种疾病之义。
2 “九针”之名“九针”之名,各不同形。
《素问·针解篇》有“九针最妙者,为其各有所宜”。
《灵枢·九针十二原》与《灵枢·九针论》明确提出:一曰镵针,二曰员针,三曰鍉针,四曰锋针,五曰铍针,六曰员利针,七曰毫针,八曰长针,九曰大针。
可见,“九针”之名在《内经》时代已有明确定义。
“九针”以毫针为要。
《灵枢·九针十二原》有“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
微针、小针、毫针三者异名同形,所指均为毫针。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又“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
”两条条文中均提到“蚊虻”,一者指针感,一者指针形。
但前者言“九针”,后者言毫针。
可见,前者“九针”是专门针对毫针而言,这样针感与针形才能一一对应。
窦汉卿《标幽赋》说:“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
”说明毫针地位非同小可,为“九针”之核心。
《内经》中所言针刺内容绝大部分专指毫针针刺。
3 “九针”之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形似箭头,头大末锐,当末端一分处收下,形成尖端。
后人称为“箭头针”,近人在此基础上发展为皮肤针。
“长一寸六分,头大末锐”(《灵枢·九针十二原》),“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灵枢·九针论》)。
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针体呈圆柱形,针头呈卵圆形的短形导管,后人称此为圆头针。
“长一寸六分,针如卵形”(《灵枢·九针十二原》)“取法于絮针,筩其身而卵其锋,长一寸六分”(《灵枢·九针论》)。
三曰鍉针:针长三寸半,头如箭簇,似黍粟之圆形,近人称为推针,相当于现在的探针。
“长三寸半,锋如黍粟之锐”(《灵枢·九针十二原》),“取法于黍粟之锐,长三寸半”(《灵枢·九针论》)。
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针身圆柱形,针头锋利呈三棱锥形,后人称为三棱针。
“长一寸六分,刃三隅”(《灵枢·九针十二原》),“取法于絮针,筒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灵枢·九针论》)。
五曰铍针:长四寸,宽二分半,形如剑,实为形似短剑的两刃刀,后人称为剑头针。
“长四寸,广二分半,末如剑锋”(《灵枢·九针十二原》),“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灵枢·九针论》)。
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尖端锐利,中部略粗大,针身反细小,圆而且利,使能深刺。
“长一寸六分,尖如牦,且员且锐,中身微大”(《灵枢·九针十二原》),“取法于氂针,微大其末,反小其身,令可深内也,长一寸六分”(《灵枢·九针论》)。
七曰毫针:长一寸六分或三寸六分,针细而长,形如毫毛,尖端锐利如蚊虻之喙,是临床治病最常用的针具,又有微针或小针之谓。
“长三寸六分,尖如蚊虻喙”(《灵枢·九针十二原》),“取法于毫毛,长一寸六分”(《灵枢·九针论》)。
八曰长针:长七寸,针身细长,尖锐而锋利,也是针刺的常用针,后人称为环跳针,近人又发展为芒针。
“长七寸,锋利身薄”(《灵枢·九针十二原》),“取法于綦针,长七寸”(《灵枢·九针论》)。
九曰大针:长四寸,针身粗圆,后人多用作火针。
“长四寸,尖如梃,其锋微员”(《灵枢·九针十二原》),“取法于锋针,其锋微员,长四寸”(《灵枢·九针论》)。
4 “九针”之功一曰镵针:浅刺皮肤,以“去泻阳气”(《灵枢·九针十二原》),即泻阳分邪气,一般用于治头身之热,也可用于病灶范围小、病情较浅的外科手术。
“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镵针于病所”(《灵枢·官针》),“主热在头身”(《灵枢·九针论》)。
二曰员针:为按摩用具,能揩摩肌肉以泻分肉间邪气,亦能按压经脉腧穴以疏通经脉气血。
“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灵枢·九针十二原》),“病在分肉间,取以员针于病所”(《灵枢·官针》),“主治分间气”(《灵枢·九针论》)。
三曰鍉针:为按压穴位用具,通过按压经脉腧穴导利脉气,适用于血脉病症;以其有引正气、祛邪气之功,可用于正气不足的病症。
“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灵枢·九针十二原》),“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鍉针于井荥分俞”(《灵枢·官针》),“主按脉取气,令邪出”(《灵枢·九针论》)。
四曰锋针:点刺放血以泻邪热,适于血脉顽证。
“以发痼疾”(《灵枢·九针十二原》),“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
病在五脏固居者,取以锋针,泻于井荥分俞,取以四时”(《灵枢·官针》),“主痈热出血”(《灵枢·九针论》)。
五曰铍针:为外科手术用具,用于痈脓外症割治,有切开痈肿、排放脓液之功。
“以取大脓”(《灵枢·九针十二原》),“病为大脓者,取以铍针”(《灵枢·官针》),“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灵枢·九针论》)。
六曰员利针:用于经络不通,气血壅闭所致痈肿、暴痹的深刺。
“以取暴气”(《灵枢·九针十二原》),“病痹气暴发者,取以员利针”(《灵枢·官针》),“主取痈痹者也”(《灵枢·九针论》)。
七曰毫针:因针细而长,深刺而痛感较小,能长时间留针,有通调经络、散邪气、养正气的作用,用以治疗寒热痛痹等病和邪浅在络脉的病症。
“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 (《灵枢·九针十二原》),“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针”(《灵枢·官针》),“主寒热痛痹在络者也”(《灵枢·九针论》)。
八曰长针:用于治疗深部邪气与久痹。
“可以取远痹”(《灵枢·九针十二原》),“病在中者,取以长针”(《灵枢·官针》),“主取深邪远痹者也”(《灵枢·九针论》)。
九曰大针:主要用于泻水,治关节积液。
“以泻机关之水也”(《灵枢·九针十二原》),“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取以大针”(《灵枢·官针》),“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也”(《灵枢·九针论》)。
可见,九针不同,其作用也不同。
①根据针具治病。
镵针用于浅刺皮肤,可泻阳分邪气,主头身之热。
员针、鍉针皆为按摩之用,但员针揩摩肌肉以泻分肉间邪气;鍉针则用于按压经脉腧穴,引正气驱邪。
员利针、毫针、长针均可治痹证,但员利针善治暴痹,毫针久留养正,可治痛痹,长针善治深邪里痹。
锋针、铍针、大针皆可祛有形之邪,但锋针善刺络放血而治痼疾,铍针可刺痈肿而排脓,大针则利关节而消积水。
②根据疾病用针。
病在皮肤、分肉、脉络者,因其位浅在表而取镵针、员针和锋针;病在骨、关节、脏腑者,因其位深在里而用员利针、长针和大针。
病在皮肤无常处,或在分肉间,或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因其病情较轻,而用较小的员针、毫针;病为大脓,或在五脏固居者,或水肿不能通关节者,因其病情较重而用较大的锋针、铍针、大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