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低龄化现象透析
国企犯罪案例分析
前不久一则关于法院发还刑事被告人犯罪赃款赃物的新闻报道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一名具有硕士学历的国有企业公司经理在经济活动中大肆进行贪污、挪用公款等犯罪活动,被人民法院予以严惩。
同时,法院依法扣押和查封了被告人的犯罪所得并将其发还给被告人所在单位。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发还的赃款赃物中还有一辆红色的奔驰小跑车。
这辆红色奔驰小跑车引出的案子就是2003年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涉及国有企业负责人在证券经营活动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骗取、挪用巨额国有资产的严重经济犯罪案件。
这起案件的被告人叫陈炜。
今年40岁的陈炜真可谓是年富力强,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建材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工作,因表现突出,年纪轻轻即被提拔到领导工作岗位,从1994年11月起开始担任该公司期货交易部经理。
中国建材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在上海注册了国有全资子公司?上海浦东长城建材工业外经技术合作公司后,陈炜又被任命为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经理。
陈炜在两个国有单位中一直从事证券经营。
陈炜在担任中国建材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期货交易部经理、中建对外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上海浦东长城建材工业外经技术合作公司经理期间,在证券经营活动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大肆进行侵吞、骗取、挪用巨额国有财产的严重经济犯罪,从2000年11月至2002年3月,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从国有企业股票账户中,总计贪污公款人民币520余万元、挪用公款人民币4100余万元,给国有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案发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追缴陈炜贪污犯罪所得赃款320余万元,其中包括现金200万元和一辆为其妻子购买的红色奔驰小跑车以及部分股票。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陈炜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骗取国有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贪污罪,且属情节特别严重,依法应当判处死刑,考虑到案发后大部分赃款被追缴,可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被告人陈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数额特别巨大,情节严重,其行为己构成挪用公款罪,应与其所犯贪污罪数罪并罚。
某市职务犯罪现状分析及预防对策
某市职务犯罪现状分析及预防对策职务犯罪一直是社会中的严重问题,给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针对某市职务犯罪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一、职务犯罪的现状分析职务犯罪是指在职务行使过程中,以职权为依托进行的非法活动,主要包括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行为。
某市近年来职务犯罪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腐败现象严重某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面临着腐败问题的困扰。
对于一些拥有权力的公职人员来说,他们很容易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导致职务犯罪问题逐渐严重化。
2.行业监管不到位在某市的一些行业中,监管措施并不完善。
一些职务犯罪行为能够在监管部门的视线之外进行,造成了违法行为的延续和滋生。
3.法律意识淡薄社会对职务犯罪的法律意识普遍较淡薄。
许多人对职务犯罪的行为没有足够的认知,也没有形成对违法行为的警惕性,这为职务犯罪问题的蔓延提供了条件。
二、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为了有效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某市可以采取以下预防对策:1.加强监管力度某市需加大对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
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
2.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加强对公众的法律教育,提高市民对职务犯罪的认知度,增强防范职务犯罪的意识。
通过举办宣讲会、法律知识进校园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强化道德观念的培育。
3.建立举报奖励机制某市可以建立举报制度,并设置适当的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市民积极参与打击职务犯罪行为。
同时,对于提供线索的举报人要给予妥善保护,以确保举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4.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在公职人员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廉洁奉公的职业态度。
通过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使公职人员能够自觉抵制腐败和非法行为的诱惑,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5.优化政府治理某市需加强政府内部监督,建立起有效的问责机制。
一旦发现职务犯罪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从源头上削弱职务犯罪的滋生条件。
三、结语职务犯罪问题是当前社会中的严重问题,要从多个方面综合治理。
职务犯罪呈年轻化的反思与预防
职务犯罪呈年轻化的反思与预防[摘要]年轻干部职务犯罪多发群发,享乐思想与攀比心理是其关键因素,思想道德教育缺失是其重要原因,惩治不力、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是其重要诱因。
对年轻干部职务犯罪的预防,强化制度建设是关键,强化教育工作是基础,作好监督文章是保证。
[关键词]年轻干部;职务犯罪;思想道德;警示教育一、问题的提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这是摆在我党面前的一大战略任务,事关党的事业能否持续的大问题。
当下,司法机关查处的职务犯罪干部年轻化趋势突出,由临近退休捞一把的”五九”现象,朝着中青年发展,务必引起我们重视。
以乐清市人民检察院近年来涉嫌受贿、贪污、挪用公款、渎职等职务犯罪共65人为范本,这些案件犯罪主体案发时年龄40岁以下(包含40岁)共有27人,35岁以下(包含35岁)的共有13人,其中不满30岁的有6人。
而以涉案人员首次作案时的年龄统计,其中作案时不满40岁有29人,占涉案总人数的44.6%,而首次作案30岁以下(包含30岁)竟有10人,占涉案总人数的15.4%,职务犯罪年轻化现象让人触目惊心。
二、思考成因(一)享乐思想与攀比心理是年轻干部职务犯罪的关键因素在乐清,一些富人设法让自己的子女挤进政府部门、公家单位,如此不行,也试图通过子女嫁娶联姻结成经政同盟,这也是乐清特殊的人情社会使然,有钱好办事,有人更好办事,富人无非是用金钱锻造一个融入官员的平台,乃至各取所需。
因此,乐清年轻干部经济条件大都不错,很少有在一些因生活捉襟见肘而走上贪腐的情况。
唯物辨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仅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一言以蔽之,享乐思想与攀比心理是乐清年轻干部职务犯罪的关键因素。
该市处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地带,市场经济发达,老百姓生活富裕。
《人民论坛》杂志开展了“党政领导干部应谨防哪些诱惑”的调查,结果显示,排在首位的是“美色诱惑和性贿赂”。
一些年轻干部精力充沛却不用于工作学习,迷恋于桑拿按摩、纵酒欢歌乃至寻花问柳、金屋藏娇。
当前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探析及预防建议
遇到刑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当前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探析及预防建议去年,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指导地方检察院一举查处了一起职务犯罪窝案、串案。
该案中嫌疑人的犯罪特点、原因等具有一般性和全局性意义,对此作一分析,期望能起到警示作用。
一、犯罪特点:1、犯罪嫌疑人年纪轻、学历高。
在查处的这批案件中,年龄最大的37岁,最小的34岁,呈低龄化趋势。
这些嫌疑人的学历除一人系大专学历外,其余人的学历均是全日制本科以上。
年纪轻、学历高是本案的显著特点,在近年来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犯罪嫌疑人都是业务骨干,处在重要的工作岗位上。
该窝案串案的嫌疑人在单位中都担任一定职务,或主管某项重要工作,既有所、处、局负责人,也有一般工作人员,均系所在单位、部门的业务骨干。
3、受贿数额巨大。
近几年查处的贪污贿赂案件,涉案数在十万元以下的居多,而该案中,除一人犯罪数额在十万元以下外,其他人的涉案数额都在十万元以上,其中三人涉案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
4、受贿方式多样化,一次性受贿数额越来越大。
以前受贿人受贿的对象以现金和购物卡居多,而现在发展到信用卡、银行借记卡、房产、股份等多种方式,受贿数额也从一次几百元、几千元上升到一次上万元甚至是十万元。
这也是近年来受贿案的一种趋势,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5、结伙犯罪。
在以往的受贿案件中,行贿和受贿行为多是暗中进行,行贿方与受贿方单线联系。
但在该窝案、串案中,由于嫌疑人在同一系统工作,在同一事项的决策过程中,互有联系,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因而互相关照,结伙犯罪。
6、多头行贿,多头受贿。
在审批同一事项过程中,要经过多个环节。
为疏通每个环节,行贿人多头行贿,不同的受贿人因同一事项多头受贿。
如一行贿人为了一件事先后向三人一次行贿共计20万元。
二、犯罪原因:(一)主观原因1、不注重世界观的改造。
本窝案、串案中的涉案嫌疑人都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水平,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能独当一面,可以称得上是业务上的好手,但他们都有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不注重学习,特别是不注重政治学习,不注重自己世界观的改造,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个人工作、生活上的一些挫折,迷失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关键时刻把握不住自己,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对当前职务犯罪低龄化的思考
对当前职务犯罪低龄化的思考作者:闻玉美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02期摘要: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相关公务管理的法律法规,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
因此,应建立健全单位内部规章制度,持之不懈地加强法制教育,加强廉政教育。
关键词:职务犯罪;低龄化;检察院职务犯罪包括《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瀆职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
在大多数人看来,这类犯罪以即将退休或者中老年人为主体,似乎很少牵涉到年轻人。
然而,就笔者近年来查办的案件来看,职务犯罪的犯罪主体却呈现“低龄化”的情况,甚至出现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同志触犯法律底线的情况,让人颇为惋惜。
2012-2016年,笔者所在的A省H县检察院共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45件60人,其中贪污贿赂犯罪38件49人,渎职侵权犯罪7件11人,5万元以上案件占立案总数的86.7%,科级以上干部13人,有罪判决率达100%,通过办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00余万元。
笔者结合自身查办案件及在A省H县检察院工作的经历,通过剖析目前职务犯罪低龄化的相关案例,突出了职务犯罪低龄化的严峻形势及危害后果,并结合个人所学和自身工作经验,对于这一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解决机制。
一、职务犯罪低龄化的现状据笔者查阅相关资料显示,目前,职务犯罪领域“低龄化”案例逐步增多。
就笔者自身工作经历来看,职务犯罪“低龄化”趋势也是明显的,且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案发单位及涉案人员。
笔者在近几年查办案件中发现,案发单位大多为国家机关,且集中在社会保障部门、计生部门、财政部门等平时工作量大且资金周转集中的领域,因为平时工作量大等缺乏对于财务人员的监管,甚至出现单位大量公款不在账目才引起领导重视的情况。
涉案人员以财务人员为主,利用对于自身主管金融账目的经手和管理权限作案,部分案件还存在相关监管人员涉案的情形。
有关违法犯罪低龄化的调查报告
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青少年教育和保护工作,通过组织活动和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 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
01
开展法律教育
在学校和社会中开展法律教育,向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
法律意识和素养。
0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增强法律敬畏感
通过案例分析、法庭参观等方式,让青少年了解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
忽视问题学生
教育工作者有时会忽视问题学生的存在,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其不良行为,从而 加剧了其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04
对策建议
完善法律法规
1 2 3
制定专门法律法规
针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制定专门的法律 法规,明确界定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义务。
强化法律责任
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责任,对涉及未成年人犯 罪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障社会公正和公平 。
违法犯罪低龄化的特点与趋势
01
违法犯罪低龄化现象的主要特点包括年龄偏低、犯罪类型多样 化、作案手段智能化等。
02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未成年人参与的恐怖主义活动也有所增加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犯罪也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违
03
法犯罪的一种新形式。
违法犯罪低龄化的社会影响
1
违法犯罪低龄化现象对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带来 了威胁。
2
这种现象易导致公众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担 忧,同时也给受害人带来极大的伤害。
3
违法犯罪低龄化还对家庭和学校等教育机构提 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加强教育引导工作。
03
违法犯罪低龄化的原因探讨
个人原因
青春期冲动
青少年处于生理发育的旺盛期,容易出现叛逆、冲动等行为,容易受到不良诱导 而参与违法犯罪活动。
职务犯罪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职务犯罪的现状分析及建议本文针对职务犯罪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建议。
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筑牢思想上拒腐防变的根基;加强法制教育,用法律来制约职务犯罪;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震慑职务犯罪;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政治、经济和司法体制建设。
标签:职务犯罪;现状;对策建议一、职务犯罪的现状及分析当前职务犯罪形势非常严峻。
职务犯罪是国家公务人员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在从事公务活动中以权谋私贪污受贿。
侵占国家财产之类的腐败行为是国家公务人员犯罪的主要形态。
职务犯罪大案要案不断爆发,犯罪特点之一,是从一般低级别普通的公务人员到省部级以上的领导干部犯罪数量逐年增多,人员的级别越来越高,涉及的经济数额也越来越大,触目惊心,仅十八大以来就查出省部级以上高官百余人,基层官员就更多了。
犯罪的特点之二,是由过去的个人犯罪发展成为集团犯罪,“窝案”、“串案”明显增多,犯罪手段越来越隐蔽化、智能化,一些职务犯罪分子往往躲在幕后操作,其家属在前台从事各种违法活动。
有的甚至与黑社会串通一气,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内外联手从中获利,在某些地方已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转,令人甚忧。
职务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的不健全是职务犯罪产生的客观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新旧体制的交替与转换,存在着许多不健全、不完善地方,这些漏洞,给罪犯实施职务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
例如,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过去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随之配套的各方面改革措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缺漏,也就为职务犯罪提供了机会。
再如,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一种法制经济,需要一整套严密的、严厉的、完整的治官治吏的法律和制度,而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还有许多“缝隙”和“空白区”,如《国家工作人员财产申报法》、《国有资产管理法》等廉政法律法规还没有建立,即使有了一些,也还不够完善,因为缺乏配套措施落实的也不彻底。
这样就造成了少数犯罪分子因为缺少法律依据而钻法律的空子,利用职权为自己谋私利,造成了职务犯罪的数量赠多。
检察院对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情况进行分析(范文)
检察院对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情况进行分析检察院对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情况进行分析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是司法腐败的突出表现,也是社会危害最为严重的腐败现象之一。
为严厉打击和全面预防此类犯罪,鹤岗市检察院就近几年来鹤岗市检察院查处的有关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案例进行了认真分析,为预防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当前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基本特征一从触犯的罪名来看,以非法拘禁、刑讯逼供和徇私舞弊居多。
近年来,该市共查处起各类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案件,非法拘禁案件、徇私舞弊案件、刑讯逼供案件,占案件总数的%。
这与司法机关免费公文网版权所有的工作性质密切相关。
特别是公安机关掌握刑事犯罪案件的侦查权,一些干警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往往滥用职权或者不正当行使职权,最终触犯法律构成犯罪。
二从职业分类上看,以公安警察居多。
在名犯罪嫌疑人中,公安警察人,占总人数的%。
公安机关所接触的多为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他们文化程度比较低,法律意识比较低,对于公安机关侦查活动往往不予配合,用常规的办法一般不会奏效,办案人员特权思想还没有彻底清除掉,往往出现留置被调查对象时间过长,用刑讯逼取口供的情况,因而构成犯罪。
三从工作表现来看,多数都是单位的骨干力量。
在涉案的人中,有党员人,副科级以上干部人,其中县、区公安局副局长人。
许多人因为工作表现突出多次受过各种表彰奖励。
但是这些人普遍不重视加强自身修养,不注重学习,法律知识也知之甚少。
由于他们工作在第一线且工作比较勤奋,直接接触当事人的机会多,因而犯罪的机会也比较多。
四从文化程度上看,学历水平和法律水平不高。
在涉案的人中,文化程度初中人,高中人,大专人,大学人,但实际的学历水平却不高,很多人对自己所犯罪名不知道,因无知而犯罪。
浅析当前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质量偏低的成因及对策
浅析当前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质量偏低的成因及对策[摘要]近年来,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普遍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既有办案人员自身的原因,也有客观因素的制约,本文试对影响自侦案件质量的原因和应对的方法作一探讨。
[关键词]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质量成因对策查办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之一。
要切实履行好这项职责,确保公正执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质量,保证案件立得准、诉得出、判得了,否则就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办案实践中,常常暴露出办案质量不高的现象,其直接表现为“两高一低”,即不诉率高、撤案率高、起诉率低。
本文试从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总体质量不高产生的原因和对策作一分析和探讨。
一、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1、办案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高。
侦破案件是侦查人员搜集固定证据,并用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的过程,办案人员认定事实、适用法律能力的欠缺,会导致案件在实体方面产生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定性错误的问题;办案人员调查、取证技巧能力的欠缺,会导致案件出现非法取证、程序违法的问题。
素质不高的案件承办人,不可能办出高质量的案件,所以说,办案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是决定职务犯罪案件质量最重要的因素。
2、办案人员的执法观念存在误区以及外部监督与内部制约缺位。
在大多数情况下,案件质量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因为办案人员本身不具备避免这些问题的业务素质,而是由于认识上出现了偏差。
有些办案人员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没有认识到保护犯罪嫌疑人及证人、涉案单位的合法权益同查清犯罪事实、打击职务犯罪一样是自己的重要职责,反而认为作为检察干警,只要是为了查处犯罪,自己的那些“轻微”违法行为不能算作是问题,加上外部监督与内部制约的缺位,使得办案人员、办案单位在实施侦查行为时,常常出于赶进度、图方便、提速度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意或无意的简化、省略或变相使用各种侦查手段,导致了违法侦查行为的发生。
职务犯罪低龄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第’(卷第+ 期/00" 年( 月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1 社会科学版23$4567%$8,976:$6;<6=>-5?=@A$8B-C96$%$;A1,$C=7%,C=-6C-?2#$%&’()*$&+,-.&/00"职务犯罪低龄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马志忠郝翠荣(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淄博/++0!()D 摘要E 文章相对于职务犯罪的一般研究和传统观念,以低龄职务犯罪作为职务犯罪新的表现形式,借助大量统计数字和案例,对低龄职务犯罪的分布、表现、特点、原因以及预防问题进行分析,强调了低龄职务犯罪的严峻形势和社会危害,提出了从现行立法、执法、用人机制、干部队伍教育等各方面防范低龄职务犯罪的观点。
D 关键词E职务犯罪;低龄化;廉政教育;制约机制D中图分类号E H I J(/D文献标识码E K D文章编号E’G J/F00!01/00"20+F00!"F0+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职务犯罪是那些掌握较大权力、处在较高位置的中年人或临近退休人员的问题,过去的司法实践案例也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绝大多数单位把廉政教育的重点放在较高职位的领导干部和临近退休人员身上,而忽略了对青年工作人员的廉政监督和管理,但发人深省的是屡屡见于报端的职务犯罪案件中凸现的“"(岁现象”、“/(岁现象”、以至于“/G岁现象”,给我国政治界、经济界、法律界敲响了警钟。
一、低龄职务犯罪的分布及表现据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研究室/000年’’月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L年至/000年’0月,该院查处的"0岁以下国家公职人员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案件’(件,占此类案件总数的’J&G M ,涉案人员的平均年龄只有/+&G岁,被称为“/G岁现象”。
这一现象是颇具代表性的。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000年查处的贪污、挪用公款案件中,"0岁左右的共有"!人,占案件涉案人员总数的/+&"M ,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上升;D’E司法实践中,各级检察机关每年查处的贪污、挪用公款案件中,青年“白领”犯罪所占比例呈逐步上升趋势。
关于腐败低龄化调研报告
关于腐败低龄化调研报告腐败低龄化是指腐败现象在低龄人群中呈现出的趋势。
随着社会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腐败现象渗透到了低龄人群当中,给他们的成长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调研报告主要对腐败低龄化的原因和后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腐败低龄化的原因1. 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
现如今社会上存在着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的传播对低龄人群产生了消极影响,使他们对腐败现象产生了认同感。
2. 教育环境的问题。
当前的教育体制注重分数和升学率,导致教育过程中缺乏对道德伦理的培养教育,低龄人群的道德观念淡薄,容易被腐败现象诱导和影响。
3. 家庭教育的缺失。
一些家庭对金钱和权力的过度追逐,给低龄人群灌输了错误的价值观念,使其对腐败现象容易接受和追求。
二、腐败低龄化的后果1. 妨碍低龄人群的正常成长。
腐败低龄化使得低龄人群过早接触到不良价值观和不良行为,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成长和价值观塑造。
2. 社会公平问题。
低龄人群的腐败行为使得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3. 价值观倒置。
腐败低龄化加剧了社会道德观念的淡薄化和价值观的倒置,对社会的道德风气和社会文明程度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对策建议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低龄人群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 优化教育环境。
在教育过程中加强道德伦理的培养教育,培养低龄人群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3. 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加强家庭教育中对金钱和权力的正确引导,培养低龄人群正确的价值观念。
4. 加强社会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腐败低龄化问题的宣传力度,引导低龄人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5.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加强对低龄人群腐败行为的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总之,腐败低龄化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和采取相应的对策。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才能有效遏制腐败低龄化现象的发展,为低龄人群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职务犯罪年轻化成因分析
职务犯罪年轻化成因分析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利益格局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种空前的社会变化,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如农村土地改革、税费改革、民间借贷规范化及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和落实……良好的政治中,公权力必须受到制约。
制约公权力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刚性制约;另一类是软制约,也就是道德对权力的制约。
制约权力不仅要健全制度,是权力的制约具有刚性;还要发挥官德的作用,让良心制约权力。
官员作为公权力的实施者,要严格自律,然而个别官员因自身公仆意识薄弱、忽略自身廉政建设,出现些因个人利益而产生的腐败现象而且呈年轻化态势。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有权力就有腐败现象,对于腐败我们不应该无视,而是要分析它产生的原因,从源头上进行治理、防治。
一、低龄职务犯罪主要特点分析近2010年以来,就xx法院审理的14起官员职务犯罪案件来看,其中7起案件是60后,多为利用职务之便,窃取国家利益归个人所有或者因人情关系挪用公款用于私人盈利行为;5起案件时70后,多于涉农问题有关利用国家惠农政策如退耕还林补助、移民补助等,弄虚作假,给国家造成损失。
2起是80后官员,犯罪方式是利用职务便利将其经手的10户小额贷款户的24万元贷款挪用进行营利活动。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在基层,低龄官员腐败问题原因较为简单,多为利用职权擅自使用公款进行经营活动。
一方面是由于官员待遇较低,同时又处在掌管国家钱财的位臵,容易形成心理落差,官德建设如有松懈极易产生犯罪(贪污类);另一方面,中国本土人情社会情节较为严重,尤其在基层,深处高位的权力者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人脉关系,利用权力出于帮帮“朋友”,也无可厚非,认为反正钱财还会归还。
殊不知,这已造成犯罪(挪用公款类)。
低龄职务犯罪与其他刑事案件相比,案件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如下特征:(1)组织形式:单独犯罪的多,共同犯罪的少(2)犯罪手段:传统手段与高智能手段并行,但受过高等教育的犯罪嫌疑人呈递增态势;(3)犯罪目的:更具有实用性,要么个人奢侈挥霍,要么用于经营,甚至行贿买官;(4)涉案数额:相对较小(5)认罪态度:能积极悔改、主动认罪,危险性不大。
年轻干部职务犯罪情况说明
年轻干部职务犯罪情况说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干部的犯罪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
年轻干部作为基层工作中的骨干力量,其职务犯罪情况的增加不仅对个人的事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更进一步破坏了基层党组织的纪律和作风,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分析说明。
首先,年轻干部职务犯罪的情况主要集中在贪污受贿方面。
由于年轻干部处于事业发展的初期阶段,晋升空间有限,往往面临着工作压力和竞争压力。
一些年轻干部利用职务之便,通过以权谋私、索取贿赂等方式,牟取个人利益。
与此同时,一些年轻干部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绩和形象,会以权谋私,在工程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存在着搞“弄虚作假”的现象,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也败坏了党政机关的形象。
其次,年轻干部职务犯罪还涉及到违法和不正当的选举活动。
在一些地方,年轻干部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和职位晋升,会采取各种不当手段,甚至包括收买选民、利用职权压制竞争对手等方式,干扰和操纵选举结果。
这不仅违反了党纪国法,也损害了选民的利益和基层党组织的民主作风。
此外,年轻干部职务犯罪还涉及到失职渎职问题。
一些年轻干部在工作中存在工作不力、不负责任、漠视群众利益等情况。
例如,一些年轻干部对于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处理不当,导致了社会不满情绪的积聚和民众的不信任。
这种失职渎职的行为不仅违反了职业道德,也损害了基层党组织的形象和声誉。
针对年轻干部职务犯罪的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防控。
首先,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抵御诱惑和风险的能力。
其次,加强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反腐败工作体系,对职务犯罪行为进行严肃追责和惩处。
同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制度性防控措施,提高内控机制的完善程度,确保党员干部依法依规行使职权,不得滥用职权谋取私利。
总之,年轻干部职务犯罪情况的增加,是当前社会治理面临的一项严重挑战。
各级党政组织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加强监督管理和加强制度建设等多种手段,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引导,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构建廉洁干净的政治生态,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青年干部职务犯罪的成因透视与预防重构
青年干部职务犯罪的成因透视与预防重构[内容提要] 职务犯罪年轻化的趋势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的变化密切相关,微观层次上有个人素质方面,也有宏观层次上有制度结构方面等原因。
本文通过分析青年干部权力腐败的危害性、特征以及成因,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以期在目前我国各项监督、约束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加强对青年干部的思想、道德、纪律和法制等各个领域的教育,从思想源头上遏制职务犯罪。
[关键词] 职务犯罪青年干部成因分析心理透视预防重构职务犯罪指的是有一定职务身份的人员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或滥用职权、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触犯刑法应受到惩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
职务犯罪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腐败,是一种长期的社会历史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中国古书记载的皋陶造律和西方最早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中,已有关于惩治贪污受贿犯罪的法律规定。
然而,在腐败与反腐败的长期对峙与抗争中,人类社会始终未能摆脱贪污、受贿犯罪的侵袭和困扰。
著名学者王亚南就曾说过:一部二十四史,实是一部贪污史。
西方发达国家虽经几百年的发展,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备的法律体系,但仍无法克服自身存在的腐败问题。
早在18世纪,古典犯罪学派就曾经从犯罪行为入手考察犯罪原因,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了新古典学派,其核心观点是:犯罪是行为人权衡犯罪的风险和回报、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和决定的结果。
而职务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伴着私有制的出现和国家公权力的建立而诞生。
在缺乏有效的权力制约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权力或偏离公共职责的现象就屡有发生。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就一针见血的评说过,腐败是附着在权力上的咒语,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腐败存在。
我国自吴敬琏引入寻租理论(注1)后,便引发了一股对如何在转轨时期抑制权力寻租、设租等腐败现象的研究潮。
近几年来,在我国加大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思想也泥沙俱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某些青年干部。
青年干部职务犯罪透视和预防
最好的情况就是物价降下来,工资 涨上去
• “两会”期间,一项与工资有关的消息让广 大工薪阶层兴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抓 紧对《工资条例》的起草修订,并已写进 国务院立法计划,将在年内出台。
归根结底:心态失衡
• 公务员自身都是文化程度高,经过激烈竞 争考试成功的,本身自我感觉很好。但是 收入远不如那些小学没毕业的包工头。 • 工作又经常接触这些人,久而久之心理不 平衡。 • 加上工作压力,经济压力,家庭压力等等 会使这些人产生焦虑情绪。
国家公务员考试场景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青年干部面临的压力
案例二:痴情女出纳为爱挪用公款
案例三;年轻出纳挪用公款1700万 炒黄金
案例四:鄱阳县财政局一股长挪用上 亿资金外逃
二、青年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
• • • • • 一、犯罪分子学历高,年龄小(70后,80后) 二、多数是单位业务骨干(中层干部) 三、涉案金额数目巨大,大案要案增多 四、主要集中在受贿和挪用公款两个方面 五、行政管理、金融,建筑,国企是高发 区域
提纲
• • • • • 一、青年干部职务犯罪的严峻形势 二、青年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 三、青年干部职务犯罪的原因分析 四、青年干部职务犯罪的心理透视 五、青年干部预防职务犯罪的措施
一、青年干部职务犯罪的严峻形势
• 1、什么是职务犯罪? • 2、青年干部职务犯罪呈高发势头
案例一
• 1982年出生的小伙儿周某 硕士研究生毕业,是中国 科学院人事教育局机关人 事处和党委办公室的业务 助理,拥有一份在很多人 看来稳定又理想、很有前 途的工作。西城检察院指 控称,周某利用自己的职 务便利,从去年12月至今 年4月间,以虚报图书费、 劳务费等方式,骗取公款 138万余元据为己有。
对当前犯罪呈现低龄化的原因及剖析
对当前犯罪呈现低龄化的原因及剖析内容摘要:现在违法犯罪者年龄呈现低龄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它在世界范围内被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
这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还直接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低龄化犯罪之所以如此突出,究其原因,除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心理方面的原因外,社会环境的诱因也占主体作用。
在犯罪低龄化问题上,应遵循对未成年人采取教育、引导、挽救等措施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起一整套严密的保障机制,突出抓实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具体化、经常化、系统化。
关键词:犯罪低龄犯罪原因犯罪特征预防现阶段,世界正处于快速稳定发展经济的时期,并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也出现了一些隐患。
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呈现低龄化、团伙化、智能化及手段成人化等特征且反复性大,重新犯罪率高,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因素。
据专家分析,由于营养等多种原因,人的心理、生理和智力上的成熟程度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据初步测算,人的发育比20年前至少提前了2—3年。
此外,十二三岁是儿童向少年的转折过渡时期,生理发生明显变化,易于接受外界影响,在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方面还未成熟,因此正是违法犯罪的高发、易发阶段。
另一方面,从犯罪的特征上也出现了新的趋势,逐步从以前的简单化、随意化向复杂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对犯罪呈现低龄化的原因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将成为我们有效预防和阻止这一趋势进一步发展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犯罪低龄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及分析未成年人这一社会群体,他们的思想、行为已由依赖心理变得相对独立自主。
生理的早熟诱发了孩子们的心理早熟,自以为是的心理突现,加上社会环境及各种媒体的不良影响,致使了犯罪低龄化发展趋势。
除了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以外,不良的音像制品、书刊杂志以及可浏览不良内容的网吧等对青少年的危害极大。
未成年人正处于发育阶段,心理、生理尚未完全成熟,社会经验少,缺乏对复杂事物的判断能力。
中国干部犯罪明显趋向高学历、年轻化
中国干部犯罪明显趋向高学历、年轻化在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不久前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副检察长兼反贪局局长王双进向媒体介绍了当前职务犯罪的三大趋势,其中之一就是贪官的层次向高学历、年轻化发展。
此前,广东、山东以及辽宁等地检察机关在办案中也发现:职务犯罪高学历、低龄化现象已日趋明显,由以前的“59岁现象”到现在的“岁现象”、“35岁现象”,甚至“26岁现象”,屡见不鲜。
中新7月31日电,最新一期的《瞭望》周刊报道说,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厅长敬大力告诉记者,20XX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不满35岁的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案件7331人,占全年38022人的%;共立案不满35岁的国家工作人员渎职案件2820人,占全年9677人的%.今年1至5月的统计中,这两个比例依然居高不下。
青年干部犯罪呈四大特点不少专家谈到青年干部职务犯罪问题时都深感痛心:这些违法犯罪的青年干部大多35岁到40多岁,正是事业稳定并渐入佳境,有的刚刚走上重要的领导岗位,是国家重点培养的人才,他们的犯罪,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失。
20XX年9月30日,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的侦查员出现在陈波面前时,他正在中央党校学习。
陈波是北京长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经理副局级,尽管只有岁,但他自1995年便成了“长空”最年轻的副总经理,因此已有好几年副局级“官龄”了。
这个公认的“有前途、有能力”的年轻干部被抓捕时,引来一片叹息声。
据广州市检察院统计资料显示,该院1997年以来已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占到了20%.20XX年广东省曾在全国范围挑选了5名年轻的厅局级干部,准备送到国外学习,重点培养。
正当他们接受英语培训时,其中3人被检察机关起诉。
一年后,这3人都进了监狱。
他们是原广东省交通厅副厅长李向雷、省公路局局长胡俊杰和普宁市市委书记丁伟彬。
被捕时仅37岁的李向雷,是复旦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不到33岁即担任广东省公路局局长,当时是全国最年轻的省公路局局长。
检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盘锦市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趋势及对策调查】
检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盘锦市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趋势及对策调查】一、近年来盘锦市检察机关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一)职务犯罪发案和查处情况20__年至20__年,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共受理自侦案件265件,初查264件,立案侦查255件334人,侦查终结246件325人,移送起诉224件301人,不起诉18件20人,其中要案17件18人。
几年来,职务犯罪的大案数量不断上升,涉案金额巨大。
贪污贿赂类的大案就占整个贪污贿赂案件侦查终结数量的33.59%,其中10万元以上案件占大案的88.37%,50万元以上的占大案16.28%,100万元以上的占大案的9.3%,500万元以上的占大案的6.98%。
在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案件中,贪污贿赂类案件198件255人,渎职侵权类案件56件77人。
其中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案件数量占查办贪污贿赂类案件立案总数的98.45%,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案件占查办渎职侵权类案件的85.37%,显然在立案查处的贪污贿赂类案件中,贿赂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在侵权渎职类案件中,滥用职权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
(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1.积极加强预防调查和犯罪分析。
盘锦市两级检察院围绕工程建设、征地拆迁、环境保护、涉农、卫生、教育等职务犯罪多发易发的行业和领域,针对可能诱发职务犯罪的隐患、权力集中行使环节或部位、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等,着力开展专项、专题预防调查和犯罪分析,为制定预防措施、完善预防机制提供了有效参考。
几年来,盘锦市检察机关通过预防调查形成报告12件,进行职务犯罪案件剖析53次,发出检察建议108份。
2.大力推进工程建设专项预防和监督。
两级院结合工程建设的权力节点,突出项目的招投标、工程建设实施、质量案件管理、物资设备采购和资金管理等环节,协助建设部门做好预防工作。
盘锦检察院同市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相关部门建立预防工作信息联络制度、召开联席会议,与多家单位共同签署文件,加强在工程建设中开展预防工作的协调与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务犯罪低龄化现象透析作者:马宜生来源:《商情》2010年第37期【摘要】职务犯罪低龄化倾向现已成为我国职务犯罪的一种新动向,这一倾向表明我国反腐败的形势更加严峻。
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在分析特征,剖析原因的基础上,对有效预防和遏制职务犯罪低龄化倾向,提出了比较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职务犯罪低龄化廉洁教育干部年轻化干部任期制近年来,在职务犯罪领域,“59岁现象”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39岁现象”、“35岁现象”和“26岁现象”等职务犯罪低龄化倾向,这种倾向现已成为我国职务犯罪的一种新动向。
透视职务犯罪低龄化的现状和特征,深刻剖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对于进一步有效遏制和打击职务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务犯罪低龄化的现状及特征(一)职务犯罪低龄化的现状2009年11月10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在职务犯罪的理论与司法实践研讨会上向外界披露:根据西城区检察院对5年来侦办案件的调研统计显示,涉嫌职务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更加年轻化,犯罪嫌疑人主要集中在30岁至60岁之间,其中年龄在41岁至50岁之间最多,占总人数的近40%。
据媒体报道,近3年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查处的不满30岁涉嫌职务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共计19人,占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案件总数的17.6%,这些犯罪嫌疑人的平均年龄只有25.6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9岁。
海淀区检察院近年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统计结果显示:涉案人员30岁以下占13%,30岁---40岁约占35%,40岁---50岁占32%,50岁以上约占19%。
另据报道,广州两年来,因涉嫌职务犯罪被立案查处的人员中,31岁至45岁年龄段犯罪嫌疑人共计127人,占职务犯罪案件总数的55.95%。
近年来重庆市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中,35岁以下国家工作人员群体已经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群体。
某省基层法院审理的公司企业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中,被告人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86%,30岁以下的占57%。
上述种种现象,反映出职务犯罪的低龄化倾向。
低龄是相对于高龄而言的。
所谓职务犯罪低龄化即指职务犯罪主体的年龄呈较低的状态。
(二)职务犯罪低龄化的特征1.职务犯罪主体年龄轻、学历高、分布广涉嫌职务犯罪主体的年龄越来越小,40岁左右,35岁、30岁、26岁等低龄国家工作人员已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危人群。
低龄职务犯罪主体的学历越来越高,既有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又有海外留学经历和文凭。
在具有一定领导职务的低龄职务犯罪主体中,有党政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的年轻官员,其中县、乡基层官员居多。
在非领导职务低龄职务犯罪主体中,国企、金融、征地拆迁等领域的低龄国家工作人员,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危人群。
而直接经手或管理财务的财会和业务人员在低龄职务犯罪主体中所占比例较高。
2.犯罪动机单纯、犯罪目的实用犯罪动机,是指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
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实现某种犯罪结果的心理态度。
低龄职务犯罪主体由于参加工作时间短,社会阅历浅,经验不足,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缺乏清醒、深刻的认识,犯罪动机比较单纯,具有偶然性。
他们或由于盲目攀比,导致心理失衡;或爱慕虚荣,追求高消费;或个人价值观扭曲;或重亲情,讲义气,在这些比较单纯的犯罪动机的推动下,低龄职务犯罪主体实施了职务犯罪行为。
与犯罪动机比较单纯相对应,低龄职务犯罪主体的犯罪目的比较实用,大多用于注册公司、炒股、期货交易及个人消费挥霍等。
3.犯罪数额巨大据有关资料披露:年龄在40岁以下的被告人涉案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占42%。
有的低龄职务犯罪主体的犯罪数额少则数万元,多则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
4.作案时间跨度相对较短,作案频率较高作案时间跨度,多则三五年,少则一年半载,甚至两三个月,时间跨度不足一年的占33%,其中作案频率最高的被告人在四个月内作案13次。
5.作案手段高明,隐蔽性强由于低龄职务犯罪主体大多具有较高学历,因此他们能够运用高科技手段实施犯罪行为。
例如,在金融系统,被告人利用电脑篡改数据或破译储户、单位密码等方法侵吞公款或储户存款现象比较严重。
由于作案手段比较高明,趋于智能化,因此犯罪行为的隐蔽性较强,给案件的侦破和查处带来一定困难。
6.深谙官场潜规则,大肆行贿低龄职务犯罪主体深谙官场潜规则,为谋求一官半职,用各种手段大肆行贿,买官跑官,为日后跻身官场疏通渠道,铺平道路。
二、职务犯罪低龄化的成因分析(一)社会环境助推职务犯罪低龄化现象的产生首先,社会亚文化诱发低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动机的产生。
亚文化是一种与主文化相对应的文化现象,同时它又是主文化当中的一部分,是主文化中某些发生变异的部分,是不同于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目前社会上流行的“金钱万能观”、“吃喝玩乐观”和畸形的“自我实现观”,以及“只要有人、有钱,什么事都能摆平”的不正之风,对低龄国家工作人员产生很大影响,诱发其职务犯罪动机的产生。
既有的职务犯罪行为模式,如职务犯罪大案要案,以及“一夜暴富”、资本原始积累的神话,对低龄国家工作人员实施职务犯罪行为起了引导和示范作用。
其次,社会上不法分子将糖弹瞄向低龄国家工作人员。
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把一些握有一定实权并有仕途发展潜力的低龄国家工作人员当作牟利对象,对其进行长期感情投资,大肆行贿,这些低龄国家工作人员一朝权在手,便投桃报李,利用职务便利,为感情投资者谋取非法利益。
很多低龄国家工作人员就是这样陷入职务犯罪的泥潭。
这些都是导致职务犯罪低龄化的社会环境因素。
(二)教育缺失,导致低龄国家工作人员廉洁意识淡薄教育对每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是个人进入社会的准备阶段和过度场所,对一个人道德倾向及行为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单位是个人日常工作的场所,单位教育对所属工作人员的行为具有直接意义。
家庭是社会细胞,是个人赖以生存的微观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无论是学校教育、单位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存在一定缺陷,主要表现为廉洁教育的严重缺失。
中小学重智育,轻德育;大学重法律条文的灌输,而不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尤其忽视廉洁和预防腐败方面的教育。
工作单位把廉洁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具有较高职务和即将退休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上,对低龄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主要侧重于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强化和训练,一些单位认为低龄国家工作人员参加工作时间不长,思想比较单纯,职务较低,因而不会有大的违法犯罪行为,忽视了对这一群体的廉洁教育和法律教育。
廉洁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几乎是空白,父母对子女溺爱多于管教,有些握有一定实权的父母自身的贪腐行为更是为子女树立了反面榜样,对低龄国家工作人员实施职务犯罪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由于廉洁教育的缺失,导致低龄国家工作人员廉洁意识普遍淡薄,在贪腐风气盛行的社会环境中,难以抵御腐败的侵袭,而走上职务犯罪的道路。
(三)制度疏漏,为低龄职务犯罪打开方便之门首先,用人制度存在严重缺陷。
一是片面强调干部队伍年轻化,催生了职务犯罪的低龄化。
现有的干部用人制度在年龄上搞一刀切,一味强调低龄化,已经构成用人制度上的年龄歧视。
这种用人制度一方面压制了大多数经过长期考验、锻炼,政治业务素质过硬,品行优良,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社会精英分子施展才干,报效国家的热情;另一方面,在干部年轻化的幌子下,将一些缺乏长期考验和磨练,个人品德修养以及政治业务素质都有欠缺的低龄国家工作人员,轻而易举地提拔到重要领导岗位,为低龄国家工作人员实施职务犯罪提供了可能性。
二是用人制度上存在不正之风。
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看学历不看能力,看年龄不看本领,看背景不看前景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方面,公开竞聘走过场,通过暗箱操作和内定来决定干部人选,致使一些品行低下,政治业务素质欠缺,法律意识淡薄的人混到了领导岗位上,这些人往往成为日后实施职务犯罪的高危人群。
目前职务犯罪低龄化倾向日益严重,现行的干部用人制度难辞其咎。
其次,监督制度不健全。
目前的监督制度存在着监督种类不少,实际效用不大的缺陷。
现有的人大监督、纪委监察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都存在监督不力的现象。
纪检监察部门将监督重点放在了中、老年国家工作人员身上,而忽视了对低龄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低龄国家工作人员成为了监督的真空地带。
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使低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行为畅通无阻。
最后,惩罚制度不严密。
严密而恰当的惩罚是有效遏制犯罪的重要手段。
由于现有的惩罚制度在密度和力度方面存在缺陷,给“人情案”、“关系案”钻了空子,使一些低龄国家工作人员产生侥幸心理,从客观上进一步诱发了低龄国家工作人员实施职务犯罪行为。
三、职务犯罪低龄化的预防对策(一)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廉洁教育,净化社会空气1.将廉洁教育纳入中小学、大学的必修课程职务犯罪低龄化现象的出现,促使我们对现有的教育体制进行反思。
我国在校的大中小学生是一个庞大的青少年群体,他们今天对于廉洁和腐败等问题所持的态度,将决定着我国未来的治理和发展。
因此,为有效遏制职务犯罪低龄化倾向,就必须在青少年中大力开展廉洁教育,将廉洁教育纳入大中小学必修课程之中,强化青少年的廉洁意识,提高他们的廉洁素养,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增强抵御腐败的免疫力。
2.各单位应将低龄国家工作人员纳入廉洁教育的重点低龄国家工作人员实施职务犯罪行为,大多是利用职务之便,各单位加强对低龄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教育,时刻敲响反腐败的警钟,对于预防和减少低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将起到重要作用。
3.倡导廉洁家风,父母为子女树立廉洁榜样在家庭中父母要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对子女进行廉洁教育,倡导廉洁家风。
时刻检查和监督子女的行为,如发现子女有贪腐行为,应及时加以制止。
(二)改革现有的用人制度当时提出干部年轻化是针对领导职务终身制而言的。
现在的干部用人制度片面、机械地强调干部年轻化,已经曲解了这一动议的初衷,已构成干部用人制度上的年龄歧视,同时也成为职务犯罪低龄化的根源之一。
为有效遏制职务犯罪低龄化倾向,应改革现有的用人制度,应用干部任期制取代干部年轻化,真正坚持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标准。
干部任期制可参照国家领导人的任期制度,每个职级岗位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这样既能减少国家工作人员实施职务犯罪的机会,又能从根本上改变“官本位”的社会意识,有助于在国家工作人员中削弱职务犯罪的欲望,减少职务犯罪动机的产生,树立起廉洁从政的理念,有效减少和遏制职务犯罪低龄化的倾向。
(三)加强监督,强化惩处力度纪检监察机关和各单位各部门,特别要加强对低龄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
低龄国家工作人员由于缺乏传统道德观念的教育,人生阅历较浅,经受的生活磨难较少,这样的群体实施职务犯罪行为要比他们的前辈更加疯狂,因此,必须加强对低龄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