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上机实验内容

合集下载

上机实验内容

上机实验内容

实验一模型描述在第一个模型里,由一条生产线处理三种物料。

每种物料按正态分布随机到达,之后进入队列等待检验。

检验机1检验物料类别1,检验机2检验物料类别2,检验机3检验物料类别3。

检验之后,物料被输送机运往出口。

整个模型如下图所示:模型数据:物料到达: 正态分布N(20,2)队列容量: 25检验时间: 指数分布l(30)输送机速度: 1米/秒物料路线: 物料1到检验机1, 物料2到检验机2, 物料3到检验机3实验二模型描述在第二个模型里,我们使用由两个人组成的一个工作团队来执行检验机的启动程序。

检验机一旦启动,则不在需要操作人员在场。

同时,在启动之前,操作者必须把物料搬运到检验机所在位置。

当物料检验完毕后直接移动到输送机,不再需要操作人员的帮助。

当物料达到输送机的末端时,将被置于一个队列中,之后由叉车送到出口处。

整个模型如下图所示:模型数据:检验机启动时间: 10秒产品处理: 操作者从队列到检验机,叉车从输送机队列到出口输送机队列容量: 10实验三模型描述在模型3中,出口将有3个货架取代,用于产品出厂前的存放。

采用一个表格进行定义,将物料1送到货架2,物料2送到货架3,物料3送到货架1。

再者,使用网络节点设置叉车搬运路线。

整个模型如下图所示:Figure 3-1. Model 3 diagram模型数据:输送机1、2、3将物料输送到输送机队列。

输送队列到货架的路线:采用一个表格定义以下的物料路线——将物料1送到货架2,物料2送到货架3,物料3送到货架1。

设置叉车从输送队列到货架搬运路线的网络节点。

实验4:多产品单阶段制造系统仿真与分析模型描述某工厂加工三种类型产品的过程。

这三类产品分别从工厂其他车间达到该车间。

这个车间有3台机床,每台机床可以加工一种特定的产品类型。

一旦产品在相应的机床上完成加工,所有产品都必须送到一个公用的检验台进行质量检测。

检测合格送往下一个车间,不合格则必须送回相应的机床进行再加工。

电力系统分析短路故障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短路故障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上机报告——短路计算程序设计姓名:学号:班级:一、目的根据所给的电力系统,编制短路电流计算程序,通过计算机进行调试,最后完成一个切实可行的电力系统计算应用程序。

通过自己设计电力系统计算程序使同学对电力系统分析有进一步理解,同时加强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

二、上机内容电力系统故障的计算程序设计及编制和调试。

采用所编制的程序进行《电力系统分析》例6-3题的对称短路计算。

有关数学模型和原理框图以及已知结果的例题,参见《电力系统分析》第六章。

常用的计算方法为节点导纳矩阵法或节点阻抗矩阵法,其形成方法分别参见《电力系统分析》第四章。

三、选择所用计算机语言的理由我们使用的是第四代计算机语言的MATLAB,利用其丰富的函数资源,它的优点如下:1.语言简洁紧凑,使用方便灵活,库函数极其丰富。

MATLAB程序书写形式自由,利用起丰富的库函数避开繁杂的子程序编程任务,压缩了一切不必要的编程工作。

由于库函数都由本领域的专家编写,用户不必担心函数的可靠性。

可以说,用MATLAB进行科技开发是站在专家的肩膀上。

2.运算符丰富。

由于MATLAB是用C语言编写的,MATLAB提供了和C语言几乎一样多的运算符,灵活使用MATLAB的运算符将使程序变得极为简短。

3.MATLAB既具有结构化的控制语句(如for循环,while循环,break语句和if语句),又有面向对象编程的特性。

4.程序限制不严格,程序设计自由度大。

例如,在MATLAB里,用户无需对矩阵预定义就可使用。

5.程序的可移植性很好,基本上不做修改就可以在各种型号的计算机和操作系统上运行。

6.MATLAB的图形功能强大。

在FORTRAN和C语言里,绘图都很不容易,但在MATLAB里,数据的可视化非常简单。

MATLAB还具有较强的编辑图形界面的能力。

7.MATLAB的缺点是,它和其他高级程序相比,程序的执行速度较慢。

由于MATLAB的程序不用编译等预处理,也不生成可执行文件,程序为解释执行,所以速度较慢。

湖南省C语言(上)教案:第四章分支结构程序设计(高教版).doc

湖南省C语言(上)教案:第四章分支结构程序设计(高教版).doc

第四章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分支程序设计章节练习题四、选择题1.若x=0,y=3,z=3,以下表达式值为0的是A. !xB.x<y? 1:0C. x%2&&y==zD. y=x||z/32.以下运算符中优先级最低的运算符为 ,优先级最高的为。

A. &&B. !C. !=D. ||E. ?:F. ==3.若w=1,x=2,y=3,z=4,则条件表达式w<x?w:y<z?y:z的结果为。

A. 4B. 3C. 2D. 14.若w,x,z均为int型变量,则执行以下语句后的输出为。

w=3;z=7;x=10;printf("%d\n",x>10?x+100:x-10);printf("%d\n",w++||z++);printf("%d\n",!w>z);printf("%d\n",w&&z);A. 0B. 1C. 0D. 01 1 1 11 1 0 01 1 1 05.分析以下程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main(){ int x=5,a=0,b=3;if(x=a+b) printf("* * * *\n");else printf("# # # #\n");}A. 有语法错,不能通过编译B. 通过编译,但不能连接C. 输出* * * *D. 输出# # # #6.分析以下程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main(){ int x=0,a=0,b=0;if(x=a+b) printf("* * * *\n");else printf("# # # #\n");}A. 有语法错,不能通过编译B. 通过编译,但不能连接C. 输出* * * *D. 输出# # # #7.分析以下程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数据结构教程上机实验指导第六版

数据结构教程上机实验指导第六版

数据结构教程上机实验指导第六版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研究的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和组织方式。

通过学习数据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提高程序的效率和性能。

在数据结构教程的第六版上,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指导。

这些实验涵盖了数据结构的各个方面,旨在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第六版的实验指导中,首先介绍了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数据结构类型,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

然后,通过实验来演示和应用这些数据结构,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第一章的实验指导是关于数组和链表的,学生需要实现一个简单的数组和链表,并比较它们在插入、删除和查找等操作上的性能差异。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明确了解到数组和链表的优缺点,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

第二章的实验指导是关于栈和队列的,学生需要实现一个栈和一个队列,并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括号匹配、表达式求值等。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掌握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场景。

第三章的实验指导是关于树的,学生需要实现一个二叉树和一个二叉查找树,并利用它们实现一些常用的操作,如插入、删除、查找、遍历等。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树的基本结构和算法,并掌握二叉查找树的原理和应用。

第四章的实验指导是关于图的,学生需要实现一个图和一个图的遍历算法,并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最短路径问题、拓扑排序等。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图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除了以上的实验指导,第六版的数据结构教程还包括了一些扩展实验,如动态存储分配、排序算法、查找算法等。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并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第六版的数据结构教程上机实验指导是一份很有价值的学习资料。

通过实验指导,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据结构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上机实验报告

上机实验报告

上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上机实验,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一、实验内容及步骤。

1. 打开计算机,按下电源按钮,等待计算机启动完成。

2. 登录系统,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计算机系统桌面。

3. 打开文档编辑软件,双击桌面上的“Microsoft Word”图标,打开文档编辑软件。

4. 编写实验报告,在文档编辑软件中,按照实验要求,编写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等。

5. 保存文档,在编写实验报告的过程中,及时保存文档,防止数据丢失。

6. 打印实验报告,完成实验报告编写后,使用打印机将实验报告打印出来。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本次上机实验,我成功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打开计算机、登录系统、打开软件、编写文档、保存文档和打印文档等操作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登录密码错误、文档保存路径选择不当等,但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最终顺利完成了实验任务。

在实验报告的编写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文档编辑软件进行排版、插入图片、设置标题和页眉等操作,使得实验报告更加规范和美观。

通过打印实验报告的过程,我也掌握了打印机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选择打印机、设置打印参数、预览打印效果等。

三、实验心得体会。

本次上机实验让我深刻认识到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不足之处。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学会了基本的操作方法,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计算机知识,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上机实验,我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做好准备。

以上就是本次上机实验的实验报告,谢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

移动通信技术教学大纲(matlab 版实验)

移动通信技术教学大纲(matlab 版实验)

《移动通信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移动通信技术(Mobile Communication)课程代码: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考试) 适用专业:移动互联应用技术,通信技术总学时:64 理论学时:56 实验学时:8 学分:4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通信原理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移动通信技术属于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组网技术有较为全面的理解,能应用移动通信的原理与技术分析阐释常见移动通信方式中信息的发送、传输与接收原理,分析并设计一些简单的移动通信系统,熟悉移动通信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当前移动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掌握移动通信技术基础知识、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等内容。

二、教学基本要求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了解移动通信技术基本原理、各种通信系统基本特点,掌握通信系统分析方法,熟悉通信系统组网技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移动通信技术服务能力,能应用移动通信的原理与技术分析阐释常见移动通信方式中信息传输的发送与接收原理,应能分析设计一些简单移动通信系统,为移动通信系统的管理维护、研究和开发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技能。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理论授课方式为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辅助演示,实验采用Matlab仿真。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移动通信简介1、掌握移动通信的定义、特点、分类、工作方式、系统组成、多址技术、组网技术。

2、熟悉蜂窝通信技术及其信道配置、信令。

3、理解移动通信中的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

第二章移动通信的传输信道1、掌握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特性。

2、了解移动信道的特征,能够进行电波传播路径损耗预测。

3、熟悉分集接收技术,掌握噪声及其干扰分析有关内容。

第三章 GSM移动通信系统1、掌握GSM和GPRS系统的构成及各部分主要作用。

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

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

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 预习报告课程名称:姓名:实验名称:班级:学号:实验日期:指导教师: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本次上机实验所涉及并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二、实验环境本次上机实践所使用的平台和相关软件。

三、实验内容上机实践内容等。

四、算法描述及实验步骤用算法表示方法,流程图等形式表达算法设计思想与算法实现步骤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姓名:实验名称:班级:学号:实验序号:实验日期:指导教师:实验成绩:一、调试过程及实验结果详细记录程序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记录程序执行的结果。

二、总结对上机实践结果进行分析,问题回答,上机的心得体会及改进意见。

注:结论不是具体实验结果的再次罗列,也不是对今后研究的展望,而是针对这一实验所能验证的概念、原则或理论的简明总结,是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的一般性、概括性的判断,要简练、准确、严谨、客观。

三、附录(源程序清单)即编写的事件驱动程序代码3. 提交时间以实验一为例实验一的预习报告在实验一上机课上课之前交;实验一的实验报告在实验二上机课上课之前交。

篇二:上机实验报告格式《网页设计》实验报告院(部):热能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班级:112 姓名:范金仓学号:201X031388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确定网站主题和网站的用途;2、收集资料和素材。

3、规划网站结构和页面版式。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基于Windos 201X的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内容功能描述,上机操作具体步骤。

四、实验总结通过上机实践,对所学内容的某个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写出一些体会、学习心得。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上网浏览不同网页设计风格,简单分析学习其实现方法和原理2.确定网页的版式,设计网页的布局。

3.设计网站的基本色调和配色方案,确定网页文字的格式和图像的编排。

4.运用网页配色技巧设计一套自己的网页方案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基于Windos 201X 的操作系统。

(完整word版)数值线性代数第二版徐树方高立张平文上机习题第四章实验报告

(完整word版)数值线性代数第二版徐树方高立张平文上机习题第四章实验报告

第四章上机习题1考虑两点边值问题⎪⎩⎪⎨⎧==<<=+.1)1(,0)0(10 ,22y y a a dx dy dx y d ε 容易知道它的精确解为ax e e ay x +---=--)1(111εε为了把微分方程离散化,把[0,1]区间n 等分,令h=1/n ,1,,1,-==n i ih x i得到差分方程,21211a hy y h y y y i i i i i =-++-++-ε简化为 ,)2()(211ah y y h y h i i i =++-+-+εεε从而离散化后得到的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2()2()2()2(h h h h h h h A εεεεεεεεεε 对,100,2/1,1===n a ε分别用Jacobi 迭代法,G-S 迭代法和SOR 迭代法求线性方程组的解,要求有4位有效数字,然后比较与精确解得误差。

对,0001.0,01.0,1.0===εεε考虑同样的问题。

解 (1)给出算法:为解b Ax =,令U L D A --=,其中][ij a A =,),,,(2211nn a a a diag D = ,⎥⎥⎥⎥⎥⎥⎦⎤⎢⎢⎢⎢⎢⎢⎣⎡------=-00001,21323121n n n n a a a a a a L,⎥⎥⎥⎥⎥⎥⎦⎤⎢⎢⎢⎢⎢⎢⎣⎡------=-0000,122311312 n n n n a a a a a a U 利用Jacobi 迭代法,G-S 迭代法,SOR 迭代法解线性方程组,均可以下步骤求解: step1给定初始向量x0=(0,0,...,0),最大迭代次数N ,精度要求c ,令k=1 step2令x=B*x0+gstep3若||x-x0||2<c ,算法停止,输出解和迭代次数k ,否则,转step4 step4若k>=N,算法停止,迭代失败,否则,令x0=x ,转step2在Jacobi 迭代法中,B=D -1*(L+U),g=D -1*b在G-S 迭代法中,B=D -1*(L+U),g=D -1*b在SOR 迭代法中,B=(D-w*L)-1*[(1-w)*D+w*U],g=w*(D-w*L)-1*b另外,在SOR 迭代法中,上面算法step1中要给定松弛因子w ,其中0<w<2 为计算结果,规定w=0.5。

上机操作实验报告

上机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上机操作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教师:XXX一、实验目的1. 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3. 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常用工具,如计算器、记事本等。

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1. 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1)启动和关闭计算机(2)桌面操作:添加、删除桌面图标,调整桌面布局(3)文件管理: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4)系统设置:调整屏幕分辨率、设置网络连接、管理用户账户等2. 常用工具使用(1)计算器: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2)记事本:编写简单的文本文件(3)画图:绘制图形和编辑图片(4)写字板:编辑和排版文本3. 系统安全与维护(1)安装和卸载软件(2)磁盘清理和碎片整理(3)病毒查杀(4)备份和还原系统三、实验步骤1. 启动计算机,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

2. 调整桌面布局,添加和删除桌面图标。

3. 创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实验文件夹”,并将实验过程中生成的文件和文档保存到该文件夹中。

4. 使用文件管理功能,对实验文件夹中的文件进行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

5. 调整屏幕分辨率,设置网络连接,管理用户账户等系统设置。

6. 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等。

7. 使用记事本编写一个简单的文本文件,并保存到实验文件夹中。

8. 使用画图工具绘制一个简单的图形,并保存为图片文件。

9. 使用写字板编辑一个文档,并保存为Word文档。

10. 安装一个软件,如QQ,并学习如何卸载软件。

11. 对磁盘进行清理和碎片整理,确保系统运行流畅。

12. 使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确保系统安全。

13. 学习备份和还原系统的方法,以备不时之需。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计算方法》上机实验指导书刘轶中-8页word资料

《计算方法》上机实验指导书刘轶中-8页word资料

理学院《计算方法》实验指导书适合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贵州大学二OO七年八月前言《计算机数值计算方法》包括很多常用的近似计算的处理手段和算法,是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为了加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书中的计算方法、编制程序的能力,学习计算方法课程必须重视实验环节,即独立编写出程序,独立上机调试程序,必须保证有足够的上机实验时间。

在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编写了《计算机数值计算方法》上机实习指南,目的是通过上机实践,使学生能对教学内容加深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本实习指南,可与《计算机数值计算方法》课本配套使用,但是又有独立性,它不具体依赖哪本教科书,主要的计算方法在本指南中都有,因此,凡学习计算方法课的学生都可以参考本指南进行上机实习。

上机结束后,按要求整理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内容参阅《计算机数值计算方法》上机实验大纲。

目录第一章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法实验一 Gauss列主元素消去法实验二解三对角线性方程组的追赶法第二章插值法与最小二乘法实验三 lagrange插值法实验四分段插值法实验五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第三章 数值积分实验六 复合求积法实验七 变步长法第四章 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实验八 Euler 方法第五章 解线性方程组和非线性方程的迭代法实验九 Jacobi 迭代法、Gauss-Seidel 迭代法实验十 Newton 迭代法实验一 : Gauss 列主元素消去法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用gauss 消去法求线性方程组AX=b. 其中一、 实验内容二、 实验条件PC 机,tc2.0,Internet 网。

三、 实验步骤1.根据算法事先写出相应程序。

2.启动PC 机,进入tc 集成环境,输入代码。

3.编译调试。

4. 调试通过,计算出正确结果后。

实验二 解三对角线性方程组的追赶法⎪⎪⎪⎪⎪⎭⎫ ⎝⎛=⎪⎪⎪⎪⎪⎭⎫ ⎝⎛=⎥⎥⎥⎥⎥⎦⎤⎢⎢⎢⎢⎢⎣⎡=b b b x x x a a a a a a a a a n n nn n n n n b X A M M 2122122221112111....................................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三、实验组织远行要求统一进行实验,一人一组四、实验条件PC机,tc2.0,Internet网五、实验步骤a)根据算法事先写出相应程序。

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

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

上机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要求
上机实验内容:根据实验要求,完成特定的一项任务或者使用特定的工具进行实验。

具体的实验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和实验项目而有所不同,比如计算机网络实验可能要求学生在网络模拟环境中设置网络拓扑、配置路由器等;数据库实验可能要求学生设计数据库、编写SQL查询语句等。

实验报告要求:
1. 标题和简介:报告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表达实验内容,简介部分应对实验的目的和背景进行介绍。

2. 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操作过程以及实验结果。

3.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可以使用图表、数据等形式展示结果,并结合实验目的论述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 讨论: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讨论,并提出改进的方案或者建议。

5. 总结:总结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果,总结实验的收获和经验教训。

6. 参考文献:列举所使用的参考文献,格式可以按照学校或者教师的要求进行。

在撰写实验报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报告应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读性,逻辑清晰、表达准确、格式规范。

2. 实验原理和方法应尽量简明扼要地阐述,不必赘述无关的细节。

3. 实验结果的展示应直观、清晰,可以通过图表形式来展示。

4. 结论部分应明确、准确,结合实验结果进行论述。

5. 需要引用他人的观点、数据或者实验结果时,应标明出处,避免抄袭和剽窃。

6. 在实验报告的撰写过程中,应注重规范化和专业化,使用正确的专业术语和表述方式。

7. 最后应对整个报告进行仔细的校对和修改,确保语句通顺、无语法错误和笔误。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第七章 动态数列分析
本章主要讲授动态数列的意义和种类、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现象发展的速度指标、现象变动的趋势分析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动态数列的作用、编制原则及动态数列趋势分析的意义;了解指数曲线趋势的测定方法;掌握动态数列的概念、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四种水平指标的计算方法;掌握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四种速度指标的计算方法;掌握累计增长量和逐期增长量之间、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掌握影响现象发展变化的因素,掌握修匀法和数学模型法测定和分析现象变动长期趋势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季节变动的概念及测定与分析方法。知道运用动态分析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动态数列影响因素的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能熟练运用四种水平指标和四种速度指标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动态分析;熟练运用修匀法和数学模型法对现象变动的长期趋势进行测定和分析,能够用按月(季)平均季节指数法、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测定季节变动。
1.教 材:傅智端,2009.1,统计学基础,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参考书1: 刘枚莲,2009.7,统计学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参考书2:陈仁恩,2006.9,统计学基础,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4.参考书3:顾晓安,朱建国,2005.3,统计学实务,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5.参考书4:赵振伦,2005.12,统计学:理论、实务、案例,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总量指标的概念、表现形式、作用;了解相对指标的意义和表现形式;了解平均指标的概念、作用;掌握总量指标按内容、时间和计量单位等标准的分类方法;熟练掌握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六种相对指标及平均指标的计算和运用;学会通过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结合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全面分析的方法;学会利用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 多次覆盖方法讲解

第四章 多次覆盖方法讲解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2.2、剩余时差 (1)剩余时差定义
剩余时差:把某个波按水平界面一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 射时间与共中心点处的tom之差叫剩余时差。
t :正常时差
t :剩余时差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2)多次波剩余时差大小
把一个共反射点道集用一次波正常时差作动校正时,
(1)对一次波:
又令 这时
K x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xi x

2

即炮检距所相当的道间距数的平方。
ai aKxi

P w 1 n

n
cos2
aK xi
2


n
sin
2
aK
xi
2
i1
i1

表示多次波叠加效应与K

xi
a 的关系。
K xi


xi
2

x
t
共反射点叠加原理示意图
动校正后的CDP道集及其叠加结果
(1)正常时差正好被校正掉,双曲线变成直线(t=t0直线),不存在相位差 (剩余时差),叠加为同相叠加,结果振幅增强(一次反射波)。 (2)正常时差校正不完全,双曲线变成曲线(不是直线),各道间仍有相位 差(存在剩余时差Residual Moveout),叠加为不同相叠加,结果振幅变小 (多次波)。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3)多次波剩余时差参数
t

td
t

x2 2t0

1 vd2

1 v2


q

最新上机实验报告二

最新上机实验报告二

最新上机实验报告二实验目的:1. 熟悉计算机上机操作环境,掌握基本的软件使用技巧。

2. 学习并实践编程基础,增强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内容:1. 环境搭建:安装并配置必要的编程软件,如IDE、版本控制系统等。

2. 基础编程:完成一系列编程练习,包括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循环、函数等。

3. 算法实现:编写程序解决具体问题,如排序算法、查找算法等。

4. 调试与优化:学习调试技巧,优化代码性能,提高程序运行效率。

5. 版本控制:学习使用版本控制系统,如Git,进行代码管理和协作开发。

实验步骤:1.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实验环境的搭建和配置。

2.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逐步完成基础编程练习。

3. 分析并选择合适的算法解决给定问题,编写代码实现。

4. 利用调试工具进行代码调试,修正发现的错误和不足。

5. 学习并实践版本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操作,进行代码的提交、更新和合并。

实验结果:1. 成功搭建了实验所需的软件环境,并熟悉了各个工具的基本操作。

2. 完成了所有基础编程练习,并通过测试,代码逻辑清晰,运行无误。

3. 实现了排序和查找算法,并通过案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效率。

4. 通过调试,优化了代码结构和性能,提升了程序的运行速度。

5. 掌握了版本控制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基本的代码管理和协作。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上机实验,我不仅巩固了编程基础知识,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使用调试工具和版本控制系统,这些技能对于未来的编程学习和软件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编写可读性强、可维护性高的代码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提高我的编程技能,并更加注重代码质量。

上机实验操作一基本操作

上机实验操作一基本操作

上机实验操作一基本操作上机实验是指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操作,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来模拟和执行实验。

下面是关于上机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

第一步:准备工作1.首先要确认实验所需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环境是否满足实验要求,例如需要安装特定的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软件工具等。

2.确保计算机和相关设备的电源和连接线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在进行上机实验之前,最好备份一份计算机中重要的数据。

第二步:实验操作1.启动计算机:按下计算机电源按钮,等待操作系统加载完全。

2.登录系统: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操作系统中。

3.打开实验所需的软件:根据实验需求,打开相应的软件工具。

4.配置实验环境:对实验软件进行一些设置,如选择合适的实验模式、打开所需的工具栏等。

5.导入实验数据:如果实验需要用到预先准备好的数据,可以将其导入到实验软件中。

6.进行实验操作:根据实验指导书或者实验要求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如进行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

7.记录实验结果:将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结果记录下来,以备后续分析和总结使用。

8.保存实验数据和设置:在实验过程中,及时保存实验数据和设置,以免数据丢失或实验过程中的设置被覆盖。

9.结束实验操作:在实验完成后,关闭实验软件和其他相关应用程序,然后关闭计算机。

第三步:实验分析与总结1.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图表绘制等可视化处理。

2.总结实验经验与教训:回顾实验操作过程,总结实验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实验操作提供参考。

3.撰写实验报告:根据实验分析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总结:上机实验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进行实验操作的方式,它可以对实验操作进行模拟和执行。

在进行上机实验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确保计算机和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实验操作中,要遵循实验指导书或实验要求,逐步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在实验完成后,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

上机实验报告总结模板

上机实验报告总结模板

一、实验名称[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实验内容]的基本原理。

2. 熟悉[实验软件/硬件]的使用方法。

3.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名称及版本]2. 软件环境:[软件名称及版本]3. 硬件环境:[硬件设备名称及型号]四、实验原理[简要介绍实验原理,包括相关公式、算法等]五、实验步骤1. [步骤一]- 操作说明:[具体操作步骤]-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展示]2. [步骤二]- 操作说明:[具体操作步骤]-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展示]3. [步骤三]- 操作说明:[具体操作步骤]-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展示]...(根据实验内容添加更多步骤)六、实验数据与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 [数据表格或截图]2.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 结合实验原理,解释实验结果。

七、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展示,如图表、截图等]2. 结果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 与预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差异。

- 提出改进建议。

八、实验总结1. 实验收获-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实验内容]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 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实验不足- [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操作不当、数据处理不准确等] 3. 改进措施- 针对实验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后续实验提供参考。

九、参考文献[列出实验过程中参考的文献资料]十、附录[如有需要,可在此处添加实验过程中的图片、代码等补充材料]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实验情况进行调整。

在撰写实验报告时,请确保内容完整、条理清晰,并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上机实验报告

上机实验报告

上机实验报告上机实验是学生学习上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个时候,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来深化自己的理解和知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因此,写一篇上机实验报告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

一份上机实验报告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你需要简要介绍实验内容和目的。

其次,你需要提供一些实验方法,例如实验设备,操作流程等。

接下来,你需要总结你的实验结果。

最后,你需要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讨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实验有何不足和改进空间等等。

以下是三个关于上机实验的案例:1. 编程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需要编写一些代码来计算不同数据类型的平均值和方差。

我使用了C++语言来编写程序,并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

通过使用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变量,我成功地计算出了每种数据类型的平均值和方差,并且得到了正确的结果。

通过这个实验,我对C++语言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2. 电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需要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并且测量它的输入和输出特性。

我使用了一些电路元件来搭建电路,并使用示波器来测量电路的特性。

通过实验,我成功地测量了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特性,并且从中得出了一些结论。

我认识到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特性对于电路设计及其优化很有帮助。

3. 数据分析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需要分析一份数据集,并且得出一些结论。

我使用了Excel来处理数据,并使用了一些图表来可视化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我得出了一些结论,例如数据分布的情况和趋势等等。

通过这个实验,我了解到数据分析对于理解业务和做出更加准确的决策非常重要。

总之,上机实验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实践中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通过写一份上机实验报告,学生可以更好地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反思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空间,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能力。

如果你是初学者,可能会发现写上机实验报告有些困难。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你完成上机实验报告的提示:1. 记录实验细节在实验过程中,你需要记录下所有的实验细节,例如实验设备选择,计算公式,实验流程等等。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2024年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2024年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2024年第一章:考试概述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为了评估从事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相关工作的人员专业水平而设立的考试。

该考试旨在确保参与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应对现代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开发领域的挑战。

本大纲将对2024年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进行全面介绍。

第二章:考试范围本章节将详细列出2024年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网络基础等方面的知识;- 软件工程与开发:包括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与维护等环节;- 数据库与数据管理:包括数据库理论、数据库设计与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等内容;- 网络与通信技术:包括网络协议、网络架构、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嵌入式系统:包括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硬件与软件集成等内容;-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包括机器学习算法、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第三章:考试要求本章节将详细介绍考试对参与者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理论知识掌握:参与者应具备扎实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理论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算法等;- 实践操作能力:参与者应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开发工具,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测试和维护;- 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参与者应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开发中遇到的问题;- 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参与者应具备良好的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并能在实际项目中发挥作用。

第四章:考试内容与形式本章节将具体介绍2024年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内容和形式:- 笔试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形式,涵盖考试范围内的各个主题;- 上机实验:参与者需要完成一系列与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开发有关的实际操作任务,以验证其实践能力;- 项目实践:参与者需要参与一个实际项目,完成项目的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等环节,并撰写相关文档;- 考试时间与地点:考试时间和地点将在官方网站上公布,参与者需按时参加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类和对象(第1次课上机实验要求)(一)实验目的:
1.掌握类的定义方法。

2.掌握类成员函数的定义方法。

3.掌握类对象的定义及其访问方式。

4.理解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定义、作用
(二)实验内容
1、基本类型题目
(1)编写一个时钟类,包含3个数据成员,两个成员函数。

(2)指出下列程序段的错误
<1>
下面是Date类的部分定义:
class Date {
public:
//函数原型
private:
int year=0;
int month=0;
int day=0;
};
<2> #include <iostream.h>
calss point
{
public:
point(int a,int b)
{
x=a;
y=b;
}
private:
int x, y;
};
void main()
{
point data(5,5);
cout<<data.x<<endl;
cout<<data.y<<endl;
}
<3>class CSample
{int a=2.5; (A)
CSample(); (B)
public:
CSample(int val); (C)
~CSample();};(D)
A处成员无属性,a不能在声明的同时赋值。

B构造函数哪怕为空操作,也应加入大括号
C同上
D析构函数,应加入大括号
以及,符号应该改为半角符号
阅读程序,预测功能,再上机编辑、运行该程序,以验证自己的预测。

以下程序定义一个屏幕上的点类,该类具有x、y坐标属性。

#include <iostream.h>
class Point
{
public:
Point(int xx = 0, int yy = 0)
{
X = xx; Y = yy;
cout<<"调用构造函数\n";
}
Point(Point &p);
int GetX(){ return X; }
int GetY(){ return Y; } private:
int X,Y;
};
Point::Point(Point & p)
{
X = p.X;
Y = p.Y;
cout<<"调用拷贝构造函数\n"; }
void main()
{
Point A(3,4);
Point B(A); //b行
cout<<B.GetX()<<"\n";
}
思考:
<1>将b行改写为Point B = A; 程序输出结果会有变化吗?
<2>将b行改写为Point B; B = A; 程序输出结果会有变化吗?
(2)
(3)定义一个学生类,其中有3个数据成员:学号、姓名、年龄,以及若干成员函数。

同时编写main函数使用这个类,实现对学生数据的赋值和输出。

(4)设计一个有关正方体的类,其属性是棱长,要求能够计算正方体的底面积和体积。

2、提高类型题目
(1)设计一个圆环类,其中小圆半径为3.5,大圆半径为8。

编程定义一个circle类,含有私有变量半径r,能够初始化r、计算圆面积。

主函数中通过定义2个对象(大圆和小圆)来计算出圆环的面积。

(2)编写一个程序,设计一个点类Point,求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3、拓展类型题目
(1)设计一个类Sample,有一个私有数据成员n,建立该类的4个对象s1 (n = 10)、s2 (n = 20)、s3 (n = 30)和s4(n = 40),建立一个成员函数,实现这些对象n值的累加。

(2)编写时钟类,要求带默认形参值和带3个参数的构造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