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问题解决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第九章

组织行为学第九章

第九章(第十版)理解工作团队一、为什么团队如此普及团队在当代如此盛行,原因何在呢?事实表明,如果完成某种工作任务时,需要多种技能、经验和判断,那么通常由团队来做效果更好。

团队还有另一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这就是激励的作用.因此,团队如此盛行的另一种解释是,它们是管理层增强组织中的民主气氛、提高工人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团队与群体:二者有何不同群体定义为: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而成的集合体。

工作团队则不同,它通过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团队队员努力的结果导致团队绩效远远大于个体绩效之和.从图9-1中可以看到工作群体与工作团队的区别。

三、团队的类型组织中可能遇到的四种最主要的团队类型:问题解决团队、自我管理团队、交叉功能团队和虚拟团队。

1、问题解决团队①定义:这些团队一般由来自同一部门的5~12名计时工组成,他们每周用几个小时的时间来会面,讨论如何促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作环境等问题。

我们把这种团队称为问题解决团队。

②质量圈:他们定期会面,共同讨论质量问题、调查问题的起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并采取纠正性的行动。

2、自我管理团队①定义:自我管理团队通常由10~15人组成,队员之间或者是工作业绩息息相关,或者是从事相互依赖性的工作。

他们承担了最多以前由主管承担的责任。

一般来说,他们的责任范围包括:计划和安排工作日程:给各成员分配工作任务;总体把握工作的步调;做出操作层面的决策;对出现问题采取措施以及与供货商和顾客打交道。

研究总体上表明,实施这种团队形式并不总能带来积极效果。

3、交叉功能团队①定义:这些团队由来自同一等级但不同工作领域的员工组成,他们为了完成一项任务而共同工作。

同样,由来及多个部门的成员组成的委员会是交叉功能团队的另一个例子。

②作用:交叉功能团队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它使组织内部(甚至是组织之间)不同领域的员工交流信息,它激发人民采用新办法解决问题,并使人们共同合作完成复杂的项目。

第九章应用TRIZ解决创新问题的实例

第九章应用TRIZ解决创新问题的实例
第九章应用TR•I上Z例解一决创页新问•下题的一实页 •返回
第一节 污水管材的创新设计
¡ 四、问题解决
¡ 1.将一般领域间题描述转换成39项工程参数中的两项,即转换为TRIZ标 准间题
¡ 无论是塑料管还是镀锌螺旋钢管,若要提高其环刚度,就要增加耗材, 技术冲突是既要提高管材强度,同时管材的单位重量还要下降。根据对 技术冲突的描述,将该技术冲突转换为39项工程参数中的两项:
¡ 按照ISO的定义,环刚度由下式表述:
¡
SN=EI/D3
¡ 当直径D增加一倍时,环刚度SN则相应地降低8倍。因而做2 000 mm口 径的管与做500 mm口径的管,在技术上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第九章应用TR•I上Z例解一决创页新问•下题的一实页 •返回
第一节 污水管材的创新设计
¡ 因为直径D增加了4倍使得环刚度减少了64倍。若要求保持环刚度SN不 变,必须通过增加截面惯性矩I或材料弹性模量E至相当倍数,以抵消直 径增加对环刚度产生的影响。而单靠增加I值是不现实的,因为几十倍I 值的增加,意味着材料成本成数十倍的增加,同时当I值增加到一定程度 时,工艺技术必然遇到难以实现的问题。故必须同时在提升E值方面做 文章,才能实现SN值的保持。钢材的高弹性模量刚好使它能够担此重 任。表9-1是钢与HDPE的弹性模量的比较。
¡ 二、问题描述
¡ 为了加工出各种形状的玻璃板,薄板玻璃在加工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力的 作用,由于薄板玻璃无法承受该力的作用而发生破碎,从而增加了加工 过程的难度。
第九章应用TRIZ例解决创新问•下题的一实页 •返回
第二节 薄板玻璃的加工
¡ 为了避免发生玻璃破碎的现象,工人们在加工过程中必须非常小心。因 此,在加工过程中,对薄板玻璃的加工操作就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 玻璃受力不超过极限,以达到加工成型玻璃板的目的。

认知心理学第九章问题解决

认知心理学第九章问题解决

商业领域
1 2
项目管理
在项目管理中,问题解决能力是关键,通过解决 项目中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决策制定
商业决策往往面临复杂的问题,运用问题解决技 巧能够帮助决策者理清思路,做出明智的决策。
3
产品创新
在产品开发和创新过程中,问题解决是推动产品 改进和优化的重要手段,能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 争力。
详细描述
算法理论主张问题解决者应按照一套精确的步骤或程序,通过逻辑分析和推理, 逐步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有明确解决步骤的问题,但在解决复杂 或模糊问题时可能不适用。
启发式理论
总结词
启发式理论认为问题解决者应采用启发式方法,即利用经验和直觉来寻找问题的 解决方案。
详细描述
启发式理论主张问题解决者应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采用启发式方法来寻找问 题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强调问题解决者的直觉和创造性,适用于解决复杂和模 糊的问题,但也可能导致过度依赖经验和直觉。
创造性理论
总结词
创造性理论认为问题解决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和想象力,以产 生新的和独特的解决方案。
详细描述
创造性理论主张问题解决者应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打破传 统思维模式,寻求新的和独特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适用于 需要创新和突破的问题,但也可能导致过于主观和不可预测 的解决方案。
03
问题解决的策略
理解问题
认知心理学第九章问题解决
目录
• 问题解决概述 • 问题解决的理论 • 问题解决的策略 • 问题解决的障碍 • 问题解决的应用
01
问题解决概述
问题解决的定义
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在面对问题时,通 过一系列认知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 策略和方案的过程。
它涉及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信息搜 索、方案制定、评估和选择等环节。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知识要点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知识要点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重点章节)1、问题、问题解决、功能固着、创造性、发散思维等基本概念2、创造性的基本特征3、问题解决的过程4、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5、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的有效措施6、培养创造性的有效措施第一节问题解决概述一、问题与问题解决(一)问题1.含义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2.问题的基本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这是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的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起始状态。

二是要达到的目标,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

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指那些阻碍实现目标状态的因素,它因人而异。

3.问题的分类问题分为两类:有结构的问题或界定清晰的问题与无结构的问题或界定含糊的问题。

(1)有结构问题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

如,一般的数学应用题。

(2)无结构的问题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

如,怎样更好地为奥运服务?(二)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含义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2.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1)目的性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

如,白日梦则不能称为问题解决。

(2)认知性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心理加工实现的。

整个活动过程依赖于一系列认知操作的进行。

(3)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它需要运用高级规则进行信息的重组。

3.问题解决的类型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一是常规性问题解决,使用常规方法来解决有结构的、有固定答案的问题;二是创造性问题解决。

综合应用各种方法或通过发展新方法、新程序等来解决无结构的、无固定答案的问题。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一)已有的观点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与苛勒的顿悟说是阐述问题解决的两种早期的心理学理论观。

桑代克认为问题解决就是通过尝试.使错误的行为动作逐渐减少,正确的行为动作逐渐增加的过程。

第九章问题解决

第九章问题解决


第五步:分配资源。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每个 人经常面l临的问题是资源不足。这主要表现在时 间、经费、装备、空间等方面。有些问题解决需 要大量的时间和经费;有些问题解决需要很大的 空间和装备。因此,必须明确资源如何分配才有 利于问题解决。通常的做法是用一张纸,写出自 己已有的资源,并计划如何分配。 • 第六步:监控问题解决过程。在问题解决过程 中,有效的问题解决者不仅在解决问题后进行反 思,而且更重要的是监控自己解决问题的每一步, 以确保最快、最有效地达到问题的目标。如果一 个人不能在问题解决开始时就监控的话,可能开 始解决问题时就已经错了而没有及时发现,最后 导致更大的损失。
• 第七步:评估问题解决。就像问题解决需 要监控一样,也需要对问题解决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新问题才会识别,重新定义, 选择新的解决策略,分配认知资源。评估 既可能标志着问题解决的结束,也可能标 志着问题解决的开始。
五、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 (一)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
• 1.定势 • 是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 态。 • 它对问题解决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当解决的问 题和定势一致时会有积极影响;当所解决的问题 和定势不一致时会有消极影响,定势不利于尝试 新方法。 • 解决问题时,须突破定势才能成功解决问题。
• 其基本的操作步骤是: • 第一,认清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 • 第二,分解问题的总目标为若干小目标(每 个小目标就是一个中间状态); • 第三,选择手段将初始状态向第一个小目 标推进; • 第四,达到第一个小目标后,再选择手段 向第二个小目标推进,依次类推; • 第五,如果某一手段行不通,就退回到原 来状态,重新选择手段,直到最终达到总目 标。
• 2.启发式策略。启发式策略是凭借经验来解决问 题的一种方法,或者可以说是有助于人们找出问 题解决方法的一种提示或经验估计。启发式策略 有助于导致问题的解决,但不能保证一定会把问 题解决。 • 主要的启发式策略有如下几种: • (1)手段一目的分析策略。这种策略的核心是发 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问的差别.并采 用一定的步骤来缩小这种差别。也就是说,将需 要解决的问题的总目标分为若干子目标,通过一 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使问题得到解决。

教育心理学选择填空题

教育心理学选择填空题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课后习题: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世纪初)。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心理学家(桑代克)。

4、已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

5、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指的是(教育性)研究原则。

6、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7、学习与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等3中活动过程。

8、学习与教学的互相作用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5个要素。

第二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课后习题:1、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

2、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儿童的认知发展处在(具体运算)阶段。

3、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他认为(学龄期)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4、皮亚杰认为,当儿童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时,儿童的认知发展则处在(前运算)阶段。

5、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青年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

6、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风格(场独立性)。

7、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8、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它具有4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9、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主要因素有(成熟)和(学习)。

10、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2 认知心理学-问题解决

12 认知心理学-问题解决

10
《认知心理学》
11
《认知心理学》
第二节 问题解决过程
一、问题空间与问题解决
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是对问题空间的搜索,以找到 一条从问题的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通路。 2.树型图 问题空间及其搜索也可用树型图来表示。问题行为图表 明人对某个问题实际形成的问题空间和实际进行的搜 索过程。树形图则表明全部可能的问题空间和搜索路 径。
7
《认知心理学》
第一节 问题与问题解决
二、问题解决的特征
Anderson(1980) 提出问题解决的3个基本特征 : 1.目标指向性 问题解决活动必须是目的指向活动,它总要达到某个 特定的终结状态。 2.操作序列 问题解决必须包括心理过程的序列。 3.认知操作 问题解决的活动必须由认知操作来进行。
23
《认知心理学》
第四节 专家技能
一、知识的数量、组织与使用
采用专家与新手比较的研究范式

De Groot(1965), Chase & Simon(1973)对象棋残局的研究
Chi等人(1981)对物理学专家与初学者的知识组织方 式的研究,要求被试对24道物理题(都有附图)进行分类。 结果表明,初学者将表面特征(附图中有斜面)相似的习 题分为一类;而专家将运用同一定理或解题方法的习题分 为一类。
见专题:创造性思维
31
《认知心理学》
第12章 问题解决
关键术语: 问题 问题解决 问题空间 手段-目的分析 专家化 心理定势
(完)
32
16
《认知心理学》
第二节 问题解决过程
三、问题表征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被试在解答上述问题的时候,可能有多种表征方式。其中 用表格来表征问题的解决速度是最快的。 下图是上述问题的列表表征(部分)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章节练习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章节练习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

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2.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一定价值的产品的( )。

A.智力技能B.思维品质C.思维程序D.能力或特性3.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的假设方法称之为( )。

A.算法式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4.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

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5.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辐合思维D.直觉思维6.“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 )发散思维。

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7.创造性与( )无关。

A.智力B.发散性思维C.生活条件D.人格8.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是属于( )。

A.头脑风暴训练B.自我设计训练C.发散思维训练D.推测与假设训练9.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 )。

A.算法式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10.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能持完全否定态度,更不应指责,要给予一定的启发式反馈。

这体现了在塑造创造性的个性时要注意( )。

A.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B.保护学生的好奇心C.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D.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11.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称为( )。

A.明确问题B.模糊问题C.有结构问题D.无结构问题12.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A.漫无目的地幻想B.走路C.联想D.发明创造13.下列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解决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D.“心理眩感”有助于问题解决14.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审清题意,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

第九章____问题解决与创造性1--深圳教师招考(代转公)+职称认定

第九章____问题解决与创造性1--深圳教师招考(代转公)+职称认定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两类:________和________。 2.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________和________。 3.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________是其首要环节。 4.提出假设常用的方法是算法式和________。? 5.对问题的表征包括问题的________和深层特征,其中________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头脑风暴训练?2.问题解决?3.功能固着?4.创造性
五、简答题 1.简述高创造性者的个性特征。 2.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3.如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4.如何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
六、论述题 1.教师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2.分析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智商100表示中等智力。 2.A[解析]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 3.D[解析]见大纲140页。 4.A[解析]目标明确,个体按一定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属于有结构的问题。 5.A[解析]根据问题的定义,选.A。 6.D[解析]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符合这三个特点的就是问题解决。 7.D[解析]形态扩散是以事物的形态为扩散点,设计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可能性。 8.A[解析]鸟是原型,对飞机的发明起到了启发作用。 9.C[解析]根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启发式。 10.B[解析]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11.B[解析]根据变通性(也称灵活性)的定义,选B。?3.ABC[解析]创造性思维表现为独创性、发散性、变通性(灵活性)。 4.ABCDE[解析]选项中所描述的皆为专家的特征。 5.BCD[解析]AE属于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6.ABC[解析]关键看成品是否是首创。 7.ABCD[解析]集体讨论是头脑风暴训练常用方法。 8.ABC[解析]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9.ABCD[解析]能否发现问题,这与个体的活动积极性、已有的知识经验等有关。 10.ABC[解析]教授心智技能或策略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成为一个自主的、自我调控的有效的学习者。 三、填空题 1.有结构的问题或者界定清晰的问题、无结构的问题或者界定模糊的问题?2.常规性问题解决、创造性问题解决?3.发现问题?4.启发式?5.表面特征、深层特征?6.提出假设?7.直接检验、间接检验?8.真正的创造、类似的创造?9.家庭?10.互为因果 四、名词解释 1.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2.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3.功能固着: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而且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其他的功能。 4.创造性: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能力或特性。 (6)具有独立性。 2.发现问题——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 理解问题一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 检验假设——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3.(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4.(1)提高学生认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②给学生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 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 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③鼓励独立性创新精神; ④重视非逻辑思维; 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①发散思维训练; ②推测与假设训练; ③自我设计训练; ④头脑风暴法训练。? 2.[答案要点]: (1)环境 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管教方式以及家庭气氛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创造性。 在学校教育方面,如果学校气氛较为民主,教师不以权威方式管理学生;教师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容许学生表达不同意见;学习活动有较多自由,教师容许学生在自行探索中去发现知识,那么,这种教育有利于创造性的培养。 (2)智力 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②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③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④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上述关系表明,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3)个性 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二者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综合有关研究,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 ①有幽默感; ②有抱负和强制的动机; ③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④喜欢幻想; 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⑥具有独立性。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第9章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第9章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一、选择题:1.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 】P138 A.刺激情境 B.既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2.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称为【 C 】P138A.明确问题 B.模糊问题 C.有结构问题 D.无结构问题3.以下问题属于无结构的问题是【 B 】P138A.数学应用题 B.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C.《背影》的作者是谁 D.2008年奥运会主办方是哪个国家4、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B 】P145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想象 D.记忆5、创造性的核心成分是【 B 】A.创造性想象 B.创造性思维 C.智力技能 D.智慧水平6、一位学生能征很短的时间内说出砖头的许多用途,表明他发散思维中哪一部分较强?【 C 】P146A.变通性 B.独创性 C.流畅性 D.深刻性7、一位学生能够想到别人都没有想到的好答案,说明他发散心思维中的哪一部分较强?【 C 】P146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深刻性8、学生解答问题时“一题多解”探求多种答案。

这种思维形式是【 A 】P145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概括思维 I).间接思维9、人们往往认为书本是用来学习的,笔是用来写字的,而不容易想到它们别的方面的用途,这种现象称为【 D 】P142A.定势 B.原型 C.原型启发 D.功能固着10、下面哪一点不属于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 B 】P138A.目的性 B.能动性 C.序列性 D.认知性11、问题解决中最困难且最富挑战性的一个阶段是【 D 】A.表征问题 B.选择策略 C.执行策略 D.识别问题L2、有利于创造性培养的家庭气氛应该是【 C 】P146A.纵爱 B.放任 C.民主 D.严厉13、下面关于创造性和智力的关系,正确的论述是【 C 】P147A.高智商者一定高创造力B.低创造力者一定低智商C.高创造力者一定高智商D.高创造力者不一定高智商14、从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看,其首要环节是【 A 】 P139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15、专家相对于新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势在于【 B 】A.记忆容量大B.归类和存储信息的组块大C.知识容量大D.动机强烈16、( )问题解决是指使用常规方法来解决有结构的、有固定答案的问题。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一、单项选择题1、某人对某种制品的用途总是有一种惯常的固定模式,很难想到它的其他用途,这在心理学上称为()。

A.定势B.功能固着C.认知态度D.顿悟2、()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情境。

A.疑问B.限制C.创造D.问题3、下列不属于问题解决的认知操作的一项是()。

A.回忆B.分析C.联想D.比较4、问题解决的首要环节是()。

A.提出假设B.检验假设C.发现和提出问题D.分析和明确问题5、能保证成功地解决问题,但却费时费力的方法是()。

A.算发式B.启发式C.手段—目标分析法D.爬山法6.把大的目标状态分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然后进行算子搜索是()方法。

A.算法式B.手段—目标分析法C.目标递进策略D.爬山法7.常常用于几何题的反证法,实际上是()。

A.算发式B.爬山法C.目标递进策略D.目标递归策略8、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A.爬山法B. 手段—目标分析法C.逆向工作法D.尝试法9、一般性解决问题阶段的第三阶段是()。

A.提出假设B.分析问题C.检验假设D.发现问题10、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有()。

A.思维突破B.思维创新C.能力或特性D.能力或经验11、根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法称为()方法。

A.算法式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12、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A.定势B.功能固着C.原型启发D.迁移13、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创新性思维B.发散性思维C.逻辑性思维D.想象思维14、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为()方法。

A.推理式B.启发法C.讨论法D.头脑风暴法15、凭借经验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是()方法。

A.算法式B.递推法C.启发式D.爬山法16、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匠心,相处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新奇性意见,表明其思维具有()。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简答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相互独立,又在某种条件下相互关联,其基本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这说明,高智力只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高创造性是高智力的充分条件。

影响问题的解决有哪些因素?[答案要点]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问题的特征。

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教师课堂中各种形式的提问、各种类型的课堂和课后练习、习题或作业等,都是学校情境中常见的问题形式。

不同的呈现问题的方式将影响个体对问题的理解。

(2)已有的知识经验。

已有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

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定势与功能固着。

如前所述,定势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因此,定势也必然影响问题解决。

功能固着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发现问题指认识到问题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

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

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明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提出假设是指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

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在解决较简单的问题时,上述几个阶段可能并不明显,往往比较简缩,如在理解问题的同时就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假设。

教育心理学第09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教育心理学第09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一节问题解决概述问题解决是高级形式的学习活动。

加涅认为:“教育课程的重要的最终目标就是教学生解决问题——数学和物理问题、健康问题、社会问题以及个人适应性问题。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问题的解决者。

人类的文明史,从火的发明到宇宙飞船上天,就是一部问题解决史。

教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显然是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的中心内容。

一、问题解决的含义(一)问题1.什么是问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随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不断地去解决它们。

要详细了解问题解决的过程,首先应了解到底什么是问题。

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们把问题定义为: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其实就是个体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处理当前所遇到的疑难情境。

也就是难题。

事实上,任何问题都必然含有四个基本的成分。

一是目的,即在某种情境下想要干什么。

一种情境可能有许多目的,也可能只有一种目的;目的可能很明确,也可能很模糊。

教学情境中的大多数问题目的是相当明确的。

二是个体已有的知识,这是指个体在问题情境一开始就已具备的知识技能。

三是存在的障碍,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需解决的因素。

四是解决的方法,个体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步骤。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人们选择的方法常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比如能力、知识、工具等。

另外,某一情境或事件是否成为问题,取决于个体主观的认知与感受,对缺乏某种知识经验的人可能是问题,而对知识经验丰富的人则未必是问题;对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人是问题,对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者则未必是问题。

2.问题的分类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研究者倾向于把问题分为两类。

(1)有结构的问题。

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目的都非常明确,个体只要按照一定的思维模式就呵获得问题的答案。

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有结构的问题。

(2)结构不良的问题。

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目的都比较模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

认知心理学第九章问题解决

认知心理学第九章问题解决
大家好
1
第九章 问题解决
2
提纲
对问题解决的几种理解 问题表征 问题解决策略 问题表征与策略的关系 影响问题解决的其他心理因素
3
一、对问题解决的几种理解
尝试错误说 顿悟说 多阶段理论 技能说 信息加工说
4
1、尝试错误说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 (E. L. Thorndike, 1874-1949)提出尝试 错误说
30
表征是问题解决的中心环节
问题表征直接影响着问题解决者所考虑的一系 列合法、适当的步
如果一个问题得到了正确的表征,可以说它已 解决了一半(Simon,1986)
有时按常规方式表征的问题难以求解,但若换 一个角度来表征同一个问题,问题就迎刃而解 了(Simon,1991)
31
适宜的表征
问题解决的典型特征即在于生成合理的问题表征, 即问题被恰当地组织起来。
优点:它能够保证问题的解决 缺点:需要大量的尝试,因此费时费力
当问题复杂、问题空间很大时,人们很 难依靠这种策略来解决问题
有些问题也许没有现成的算法或尚未发 现其算法
37
2、启发法
启发法(heuristic method)是人根据一 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 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1+9)92+5=50
34
策略有效性
某些策略比其他一些策略更有效,表现在 它们要求的短时记忆的负担 保持它们的容易程度 它们达到问题解决的速度 它们所适用的作业范围
35
通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算法 启发式
手段-目的分析 逆向搜索 爬山法 计划
36
1、算法
算法策略(algorithm strategy)是在问 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 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 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3-18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28
生成问题解决方案

爬山法
2014-3-18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29
生成问题解决方案

爬山法
2014-3-18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30
从问题解决即搜索的研究中 得出的一些结论
纽厄尔和西蒙的目标是发现跨问题解决者的、跨问题的一 般问题解决策略。纽厄尔和西蒙把口语记录搜集提高到科学 的严密程度。另外,纽厄尔和西蒙也是早期使用计算机仿真 作为检验心理过程理论的工具的先驱。
2014-3-18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21
生成问题解决方案

问题解决即贯穿问题空间的搜索
“问题空间”是纽厄尔和西蒙设计用来指代问题 解决者对呈现的任务的表征的术语。简要地说,一 个问题空间包括一组知识状态(初始状态,目标状 态以及各种可能的中间状态),一组允许从一个知 识状态运动到另一知识状态的算子,以及关于一个 人在问题空间中采取的路径的局部信息(比如,当 前的知识状态以及个体是怎样到达那里的)。
2014-3-18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19
问题解决的研究方法

口语报告法
计算机仿真(人工智能模型)

2014-3-18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20
生成问题解决方案


问题解决策略
算法(完全搜索)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 字母重排问题 完全搜索(河内塔问题)
算法是保证能产生解决方案的一种程序。比如数学公式。另一种算 法叫做“完全搜索(exhaustive search)”。问题可能的状态有时特别多 (比 如国际象棋),因此剪除需要考虑的一些可能的走步是必要的。这种剪除 一方面对人类问题解决者是必要的,由于工作记忆容量有限;另一方面对 计算机也是必要的,比如在国际象棋中,可能状态的数目相当巨大时。启 发式是完成这一目标的问题解决策略。尽管启发式不保证问题解决方案, 但极有可能导致成功。

纽厄尔和西蒙揭示一般问题解决策略的目标使关注一些难 题,比如河内塔问题和小矮人与魔鬼问题成为必要,这些问 题相对没有被领域知识所污染,而领域知识在个体之间必定 是不同的。 应用这一策略,纽厄尔和西蒙及其同事对问题解决领域作 出了重要贡献:手段-目的分析和其它一些启发式是很有弹 性的并且是一般的策略,人们经常使用它们成功解决多种问 题。 31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2014-3-18
2014-3-18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17
问题解决研究简史
3、信息加工传统——重问题解决方案的生成过

以Newell和Simon为代表,认为问题解决即贯穿 问题空间的搜索过程。1972年,发表《人类问题解 决》一书。 与格式塔心理学形成对照的是,纽厄尔和西蒙 强调连接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解决路径的按部就 班的搜索。他们的研究目标是确定人们用来解决多 种问题的一般-目的策略。纽厄尔和西蒙及其同事 强烈地受到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取向的影响,也 受到人工智能方面工作的影响。这些影响使他们构 建了一般问题解决者(GPS),一个模拟人类问题解 决的计算机程序。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13
问题与问题解决
问题的分类 3.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 常规问题是指问题解决者已对其拥有现成的解决 程序的问题。例如,如果一个学生已经通过大量的练 习题学会了整数长除法的程序,那么一个新的长除问 题就代表了常规问题。相反,非常规问题是指问题解 决者之前没有学过针对它的解决程序的问题。例如, 一个年龄尚小的不懂加法事实的学生可能像下面这样 解决3+5= 的问题:“我能从5中拿出1并把它给 3,5减去1是4,3加上1是4,4加上4是8,所以答案是 8。” 尽管常规问题组成了很多教育课程的核心,但 困难的、真实世界的问题一般是非常规的。
2014-3-18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12
问题与问题解决
问题的分类 2.知识贫乏与知识丰富的问题



圆点排列问题:一个圆点只能移到相邻的空位上或跳过一个另 一颜色的圆点。白色的圆点只能向右移,灰色的圆点只能向左 移。 做一个原函数的反函数。 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政策减少犯罪?
2014-3-18
2014-3-18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3
问题与问题解决

问题的三种基本成分 给定成分——初始状态 目标成分——目标状态 障碍成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问题的目标状 态之间的中介状态与各个步骤。 几个术语——“IGOR” 初始状态(initial state)、 目标状态(goal state)、 算子(operator)、 限制条件(restriction)
2014-3-18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26
目标递归策略
2014-3-18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27
生成问题解决方案
手段-目的分析是在线产生子目标。在问题解决 中加入新的子目标能够大大提高启发式搜索的力 量。 手段-目的分析是GPS用来成功模仿人类跨多种 任务问题解决的启发式。大量研究发现,手段-目 的分析往往是人们首选的对新奇问题的解决方法, 这些新奇问题相对与专门内容无关,并且被给定了 明确的目标——例如,河内塔问题就比求出一个二 次方程的根或整理打乱顺序的字母更可能应用手段 -目的分析启发式。

2014-3-18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9
问题与问题解决
问题的分类 1.定义良好的问题与定义不良的问题 (1)定义(结构)良好的问题


几种定义良好的问题类型(Greeno,1978) 归纳结构问题(见下页图) (鸟:飞︰︰蛇:?) 转换问题 (比如河内塔问题) 重新排列问题 (比如,整理字母dnsuo使之成为一个有意义的英语 单词)
2014-3-18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16
问题解决研究简史
2、格式塔传统——重问题表征(续)
把知觉的组织原理扩展到问题解决领域,格式 塔心理学家强调问题表征的重要性——人们会怎样 看待、解释或组织给定的信息——把问题表征的形 成与解决方案的生成过程区分开来。格式塔心理学 家证明了对问题难度的看法改变对人们表征问题的 影响,也证明了无关假设和先前知识对人们表征问 题的影响,并因此会影响问题解决方案的产生。

2014-3-18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14
问题解决研究简史
1、行为主义传统——桑代克的“试误说”
桑代克最早用实验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提出 了试误说,认为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尝试- 错误(Trial and Error)的过程。
2014-3-18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15
问题解决研究简史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10
2014-3-18
2014-3-18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11
问题与问题解决
问题的分类 1.定义良好的问题与定义不良的问题 (2)定义(结构)不良的问题

例如,“写一篇关于怎样结束经济衰退的评论”, “如何写好一篇心理学学术论文”,或“租房还是 买房呢”,就是定义不良的问题,因为允许的算子是不清晰 的,并且某种程度上,目标也是不明确的。 尽管多数现实问题是定义不良的,但教育材料还是强调 定义良好的问题。
2、格式塔传统——重问题表征
问题表征是问题的一个模型,这一模型是由解 决者建构的,用来概述他/她对问题本质的理解。理 论上讲,这一模型包含有关目标的信息,对象及其 相互关系,解决该问题可被应用的操作(即可采取 的步骤),以及对解答过程的任何约束。 Duncker可归入这一研究传统,1945年发表《人 类问题解决》一书。
2014-3-18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22
2014-3-18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23
四圆环河内塔问题的状态空间
2014-3-18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24
生成问题解决方案


问题解决策略
启发式(不完全搜索) 手段-目的分析 爬山法 逆向工作法
很多关于启发式的研究关注类似谜题的问题,比如河内塔问 题,它们需要极少的领域特定知识。这些问题是有用的,因为它 们能使研究者把注意力主要集中于产生解决方案的过程上。纽厄 尔和西蒙是这一领域研究的先驱。
2014-3-18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18
问题解决研究简史
4、当代认知心理学——重视问题解决者的背景 知识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背景知识成为认知心理学 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尤其在文本理解领域。在问题 解决领域,研究者认识到GPS的一个基本弱点是它缺 乏领域知识。对于每一类问题类型,一般-目的策略 都不得不被领域特定的知识所补充。此外,知识丰富 学术领域专长的研究,比如数学、物理学和政治科 学,尤其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的研究,解释了 考虑领域知识对于理解问题解决的重要性。

2014-3-18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7
一般问题解决脚本
激活的问题图式
识别问题
表征问题
选择方案
评估方案
方案失败
2014-3-18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
张裕鼎
8
问题与问题解决
问题的分类 1.定义良好的问题与定义不良的问题 (1)定义(结构)良好的问题 例如,象1.27×0.28= 这种计算题就是定义 良好的,因为给定的初始状态是1.27×0.28= , 目标状态是一个数字答案,允许的算子是小数乘法 的程序。类似地,一个象“half的复数是 ”这 样的语法问题也是定义良好的,因为给定的初始状 态是“half”,目标状态是产生一个特定的单词, 算子是变f为v并加后缀-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