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选名词解释
选矿讲稿(5)-浮选
![选矿讲稿(5)-浮选](https://img.taocdn.com/s3/m/a7147bd1a58da0116c174942.png)
第六章浮选第一节浮选概述一、浮选定义及基本方法1.定义:浮选,亦称泡沫浮选,是根据各种矿物的表面性质的差异,从矿浆中借助气泡浮力,分选矿物的过程。
2.方法:一定浓度的矿浆并加入各种浮选药剂,在浮选机内产生大量的弥散气泡,于是,呈悬浮状态的矿粒与气泡碰撞。
下一步选择性分离。
二、浮选过程:矿物的浮选过程是在固(矿物)、液(水)和气(气泡)三相界面上进行的,进行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矿物表面性质(润湿性)差异,从矿浆中析出足够量的稳定而细小的气泡;有用矿物(欲浮矿物)有充分的机会与气泡群碰撞,并牢固地粘附在气泡上被浮到矿浆的表面,脉石矿物虽有机会与气泡碰撞,但不粘附,遗留在矿浆中,在这里气泡是分选的媒介,同时又是运载工具。
浮选过程一般包括下列工序:1)矿石原料的准备,包括磨矿和分级,使入选矿物单体分离负荷浮选要求。
2)矿浆的调整并加入浮选药剂。
3)搅拌并造成大量气泡。
向浮选机中引入空气并形成气泡,使矿粒在矿浆中悬浮,造成矿粒与气泡接触的机会。
4)气泡的矿化。
即矿粒向气泡附着。
5)矿化泡沫的形成和刮出。
图选矿过程示意图◆正浮选:上浮的泡沫产品为目的矿物的浮选过程。
◆反浮选:上浮的泡沫产品为脉石矿物的浮选过程。
◆优先浮选:将多种有用矿物依次分选为单一的精矿。
◆混合浮选:将有用矿物共同分选出来,组成混合精矿,然后将混合精矿加以分选。
三、浮选发展的三个阶段1 全油浮选:1860年由英国人Willian Haynis首先取得专利权。
分选作用主要在油-水界面发生,疏水矿粒进入油相,亲水矿粒进入水相。
1898年这种工艺用于工业生产。
2 表层浮选:1907年由马克魁斯通(Macquiston)首先取得专利权。
分选作用主要在水-气界面发生,疏水矿粒浮在水面上,亲水矿粒沉入水中。
•以上两种浮选因其是在两相界面发生,因此又称为界面浮选。
3 泡沫浮选:1902年由Potter首先取得专利权。
分选作用主要在气-水-固三相界面发生,疏水矿粒念附气泡上浮,亲水矿粒留于水中。
浮游选矿名词解释
![浮游选矿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ed97b22ba1aa8114431d93e.png)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浮游选矿名词解释1.浮选: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进行分选的方法。
2.泡沫浮选:以泡沫为载体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分选细粒物料的方法。
3. 可选性:矿物浮选的难易程度。
4.品位:目的物在矿石中所占有的百分比。
5. 精矿产率:矿物浮选精矿产品在原矿中所占有的百分比。
6.润湿:润湿是自然界中常的现象,是由于液体固体表面排挤在固体表面所产生的一种界面作用。
7.三相润湿周边:当气泡附着浸入水中的矿物表面,达到润湿平衡时,气泡在矿物表面所形成三相接触点围成的周边。
8.润湿接触角:过三相润湿周边上任一点P作气液界面的切线,与固液界面之间所形成的包括液相的夹角。
9.润湿阻滞:润湿过程中,润湿周边展开或移动受到阻碍,使平衡接触角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润湿阻滞。
10.水化作用:水分子在矿物表面(或离子表面)定向排列。
11.疏水矿物表面:润湿性差、接触角大的疏水表面。
12.亲水矿物表面:润湿性好、接触角小的亲水表面。
13.疏水性矿物:矿物表面极性弱,对水分子的引力小,水化作用弱的矿物。
14.粘附功:矿粒与气泡附着只有单位面积时,附着前后体系的自由能的变化。
15.定位离子:在双电层内层吸附的离子。
16. 配衡离子:颗粒表面带电后,吸引溶液中的反号离子,即双电层外层吸附的反号离子。
17.总电位:指矿物表面与溶液之间的电位差。
也称表面电位。
18.斯特恩电位:斯特恩层与溶液的电位差。
19.动电位:滑动面上的电位和溶液内部的电位差,也称Zate电位。
20.零电点:矿物表面的静电荷为零时,溶液中定位离子的负对数值。
21.等电点:矿物表面电动电位为零时,溶液中定位离子的负对数值。
22.正吸附:吸附后表面层溶质的浓度大于溶液内部的浓度,这种吸附称为正吸附。
23.负吸附:吸附后表面层溶质的浓度小于溶液内部的浓度,这种吸附称为负吸附。
24.物理吸附:由分子间力引起的吸附。
25.特性吸附:双。
浮选知识要点
![浮选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5205a6465ce050877321329.png)
1)浮选:是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润湿性)的差异,并借助浮选药剂的作用从矿浆中浮出某种固体,从而使不同矿物有效分离的一种选矿方法2)油团浮选:3)泡沫浮选:是在矿浆中引入气泡,使疏水性矿粒与气泡附着着并借助气泡的升浮运动,使其在矿浆液面得到富集4)浮选基本过程:①磨矿—即先将矿石磨细,使有用矿物与其他矿物或脉石矿物解离;②调浆加药—调整矿浆浓度适合浮选要求,并加入所需的浮选药剂,以提高效率③浮选分离—矿浆在浮选机中充气浮选,完成矿物的分选;④产品处理—浮选后的泡沫产品和尾矿产品进行脱水分离。
5)矿物结构及性质:矿物是由离子、(或原子、分子)等质点组成离子晶体。
1、离子晶体由阴阳离子组成,离子之间以静电引力结合形成离子键。
此类矿物断裂时,沿离子界面断开;矿物表面形成不饱和离子键;一般此类矿物表面极性较强。
2、原子晶体,由原子组成,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共价键具有方向性、饱和性。
此类矿物断裂后其表面形成强极性。
3、金属晶体。
晶格质点为金属阳离子,金属阳离子间以金属键结合。
其断裂面为强不饱和键,呈强极性。
4、分子晶体。
晶格质点为分子,分子之间形成分子。
其断裂后表面为分子建,属弱键,极性很弱。
6)矿物表面性质由于矿物断裂后暴露在表面的键不同,使矿物表面具有不同的性质,此性质对矿物可浮性有着较大的影响。
当矿物表面有较强原子键、离子键时,矿物表面有较强的极性和化学活性;矿物表面对水分子有较大的吸引力;矿物表面表现为亲水性。
当矿物表面有极弱的分子键时,矿物表面有较弱的极性和化学活性;矿物表面对水分子有较小的吸引力;矿物表面表现为疏水性。
不同晶格结构的极性顺序极性由强到弱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建。
矿物表面极性越强,矿物亲水性越强;疏水性越弱;矿物天然可浮性越差。
7)煤的结构和性质: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煤不是晶体结构,组成复杂。
丝炭、暗煤、镜煤、亮煤。
.煤的结构(万-克列维廉模型)煤是多环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有机质的基本结构单元主要是带有支链和各种官能团的缩聚稠环芳香系统由多层平面碳网组成,并存在有侧链煤化程度不同,层间距不同。
浮选
![浮选](https://img.taocdn.com/s3/m/23000a4e2e3f5727a5e9623d.png)
1.浮选: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进行分选的方法。2.泡沫浮选:以泡沫为载体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分选细粒物料的方法。3.可选性:矿物浮选的难易程度。4.品位:目的物在矿石中所占有的百分比。5.精矿产率:矿物浮选精矿产品在原矿中所占有的百分比。6.润湿:润湿是自然界中常的现象,是由于液体固体表面排挤在固体表面所产生的一种界面作用。7.三相润湿周边:当气泡附着浸入水中的矿物表面,达到润湿平衡时,气泡在矿物表面所形成三相接触点围成的周边。8.润湿接触角:过三相润湿周边上任一点P作气液界面的切线,与固液界面之间所形成的包括液相的夹角。9.润湿阻滞:润湿过程中,润湿周边展开或移动受到阻碍,使平衡接触角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润湿阻滞。10.水化作用:水分子在矿物表面(或离子表面)定向排列。11.疏水矿物表面:润湿性差、接触角大的疏水表面。12.亲水矿物表面:润湿性好、接触角小的亲水表面。13.疏水性矿物:矿物表面极性弱,对水分子的引力小,水化作用弱的矿物。14.粘附功:矿粒与气泡附着只有单位面积时,附着前后体系的自由能的变化。15.定位离子:在双电层内层吸附的离子。16.配衡离子:颗粒表面带电后,吸引溶液中的反号离子,即双电层外层吸附的反号离子。17.总电位:指矿物表面与溶液之间的电位差。也称表面电位。18.斯特恩电位:斯特恩层与溶液的电位差。19.动电位:滑动面上的电位和溶液内部的电位差,也称Zate电位。20.零电点:矿物表面的静电荷为零时,溶液中定位离子的负对数值。21.等电点:矿物表面电动电位为零时,溶液中定位离子的负对数值。22.正吸附:吸附后表面层溶质的浓度大于溶液内部的浓度,这种吸附称为正吸附。23.负吸附:吸附后表面层溶质的浓度小于溶液内部的浓度,这种吸附称为负吸附。24.物理吸附:由分子间力引起的吸附。25.特性吸附:双电层吸附中除静电吸附以外的吸附。对溶液中某种组分有特殊的亲合力。26.半胶束吸附:在范德华力的作用下,矿物表面吸附捕收剂的非极性端发生缔合作用形成类似胶束的结构。27.捕收剂:作用在固液界面上,且有选择性可以固体表面提高疏水性,增加可浮性,促使气泡附着,增强附着的牢固性浮选药剂。28.起泡剂:作用于气液界面上,降低表面张力,具有起泡作用的表面活性物质。29.三相泡沫:由液、气、固三相构成的泡沫。30.两相泡沫:由液、气两相构成的泡沫。31.抑制作用:破坏和削弱矿物对捕收剂的吸附,增强矿物表面的亲水性,从而降低矿物可浮性的作用32.活化作用:能促进和增强矿物与捕收剂的相互作用,提高矿物的可浮性。33.气泡矿化:浮选过程中,颗粒附着在气泡上的现象。34.矿化气泡:附着矿粒的气泡。35.浮选动力学:泡沫产品随浮选时间变化的数量关系。36.浮选速度常数:浓度为1时的浮选速度。是一个比例常数。37.接触时间:从碰撞瞬间到发生脱落瞬间所经历的时间。38.诱导时间:从碰撞瞬间到发生附着瞬间所经历的时间。39.接触曲线:同一种矿物,同一种药剂,气泡能否与矿物附着的药剂用量与pH值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接触曲线。40.充气量:浮选机正常工作,单位时间、单位浮选槽面积所能吸入气体的数量。41.矿浆通过能力:浮选机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矿浆量立方米数。42.充气均匀度:气泡在矿浆中分布的均匀性。43.浮选段数:浮选中磨矿与浮选相结合的次数。44.浮选循环:回路,经过一次浮选,得到一种产品称一个循环。45.浮选流程:矿石浮选时,矿浆流经各作业的总称。46.二次富集作用:在泡沫层中上层气泡破灭和机械夹带的水形成下泻水流,随下泻水流机械夹带的非目的物重新返回矿浆中,这种在泡沫层中发生的富集作用称为二次富集作用。47.精选作业:对处选粗选作业的精矿进行分选的作业。48.扫选作业:对粗选(或扫选或前序浮选)作业的尾矿进行的分选作业。49.粗选作业:浮选工艺中第一次对矿浆进行的分选作业。
浮选的名词解释
![浮选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c71722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f.png)
浮选的名词解释
答:浮选是指采用能产生大量气泡的表面活性剂-起泡剂。
当在水中通入空气或由于水的搅动引起空气进入水中时,表面活性剂的疏水端在气-液界面向气泡的空气一方定向,亲水端仍在溶液内,形成了气泡;另一种起捕集作用的表面活性剂(一般都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包括脂肪胺)吸附在固体矿粉的表面。
这种吸附随矿物性质的不同而有一定的选择性,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晶体表面的晶格缺陷,而向外的疏水端部分地插入气泡内,这样在浮选过程中气泡就可能把指定的矿粉带走,达到选矿的目的。
浮选知识
![浮选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3b668210066f5335a812179.png)
浮选操作规程编写浮选概论一、浮选浮选即浮游选矿,是根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润湿性)的差异选分矿物的方法。
矿石经破碎与磨碎使各种矿物解离成单体颗粒,并使颗粒大小符合浮选工艺要求;向磨矿后的矿浆加入各种浮选药剂并搅拌调和,使与矿物颗粒作用,以扩大不同矿物颗粒间的可浮性差别;调好的矿浆送入浮选槽,搅拌充气;矿浆中的矿粒与气泡接触、碰撞,可浮性好的矿粒选择性地粘附于气泡并被携带上升成为气-液-固三相组成的矿化泡沫层,经机械刮取或从矿浆面溢出,不能浮起的矿物颗粒,随矿浆从浮选槽底部作为尾矿或精矿产品排出。
矿物可浮性好坏的最直观标志,就是被水润湿的程度不同,易被水润湿的矿物叫亲水性矿物,不易被水润湿的矿物叫疏水性矿物。
亲水性矿物易浮,疏水性矿物较难浮。
一般的浮选多将有用矿物浮入泡沫产物中,将脉石矿物留在矿浆中,通常叫正浮选。
而将脉石矿物浮入泡沫产物中,将有用矿物留在矿浆中的则叫反浮选。
多金属共生选别时又有优先浮选、混合浮选、部分混合优先浮选和等可浮等方法。
二、浮选种类浮选方法有三种,全油浮选、表层浮选和泡沫浮选。
水的悬浮液中含有二种或者二种以上的有用矿物,使其中某一种或某一些矿物黏附于气泡上,而其它矿物遗留于矿浆中,然后将矿化泡沫分离的过程称之为泡沫浮选。
目前工业广泛使用泡沫浮选法,而另两种浮选法已被淘汰。
三、浮选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作业浮选与其他选矿方法一样,要做好选别前的物料准备工作,即矿石要经过磨矿分级,达到适宜于浮选的浓度细度。
此外,浮选还有以下几个基本作业:1、矿浆的调整与浮选药剂的加入其目的是要造成矿物表面性质的差别,即改变矿物表面的润湿性,调节矿物表面的选择性,使有的矿物粒子能附着于气饱,而有的则不能附着于气泡。
2、搅伴并造成大量气泡借助于浮选机的充气搅拌作用,导致矿浆中空气弥散而形成大量气泡,或促使溶于矿浆中的空气形成微饱析出。
3、气泡的矿化矿粒向气泡选择性地附着,这是浮选过程中最基本的行为。
什么是浮选?浮选的过程是什么?
![什么是浮选?浮选的过程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dd1290adb0717fd5360cdcfc.png)
什么是浮选?浮选的过程是什么?浮游选矿是一门分选矿物的技术,是一种主要的选矿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使矿石中一种或一组矿物有选择性地附着于气泡上,升浮至矿液面,从面将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分离。
因其分选过程必须在矿浆中进行,所以叫作浮游选矿,简称浮选。
浮选是在气、液、固三相体系中完成的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实质是疏水的有用矿物粘附在气泡表面上浮,亲水的脉石矿物留在矿浆中,从面实现彼此的分离。
浮选过程是在浮选机中完成的,它是一个连续过程,具体可分以下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1)原料准备。
浮选前原料准备包括磨细、调浆、加药、搅拌等。
磨细后原料粒度要达到一定要求,其目的主要是使绝大部分有用矿物从镶嵌状态中单体解离出来,另一目的是使气泡能载负矿粒上浮,一般需磨细到小于0.2 nun.调浆指的是把原料配成适宜浓度的矿浆。
以后加人各种浮选剂,以加强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表面可浮性的差别。
搅拌的目的是使浮选剂与矿粒表面充分作用。
(2)搅拌充气。
依靠浮选机(XKFXJ)的搅拌充气器进行搅拌作用并吸人空气,也可以设置专门的压气装置将空气压人。
其目的是使矿粒呈悬浮状态,同时产生大量尺寸适宜且较稳定的气泡,造成矿粒与气泡接触碰撞的机会。
(3)气泡的矿化。
经与浮选剂作用后,表面疏水性矿粒能附着在气泡上,逐渐升浮至矿浆面面形成矿化泡沫。
表面亲水性矿粒不能附着于气泡面存留在矿浆中。
这是浮选分离矿物最基本的行为。
(4)矿化泡沫的刮出。
为保持连续生产,及时排出矿化泡沫,浮选机转动的刮板把它刮出,此产品叫做“泡沫精矿”。
留在矿浆中然后排出的产品,叫做“尾矿”。
浮选
![浮选](https://img.taocdn.com/s3/m/acf1a50ff12d2af90242e614.png)
浮选即泡沫浮选,是根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来分选矿物的选矿方法。
捕收剂主要作用是使目的矿物表面疏水、增加可浮性,使其易于向气泡附着。
捕收剂的分类:硫化矿捕收剂(黄药、黄药酯)、硫氮类(硫氮酯)、硫胺酯(硫逐氨基甲酸酯)、黑药类(25号黑药、丁铵黑药、胺黑药)、硫醇类(MBT)、硫脲衍生物类。
调整剂主要用于调整捕收剂的作用及介质条件,其中促进目的矿物与捕收剂的作用。
调整剂的作用机理:1调整剂在矿浆中的调整作用:调整剂在矿浆中的行为(排除影响浮选选择性的离子、调整矿浆中的离子组成、形成难容化合物、形成易溶但稳定的络合物)调整剂对矿物表面的基本作用(离子吸附、化学吸附、化学反应、竞争作用、分子作用、清洗表面作用、胶粒吸附)2调整剂对气泡的作用:调整剂对气泡弥散及气泡强队的影响。
微细胶粒对气泡的影响(在溶液中先形成胶粒,然后固着于液气界面。
钙离子与碱性溶液表面的负电荷相吸引,使液气界面层胶态化。
调节胶粒活化气泡的方法)3调整剂对矿粒向气泡附着的影响4抑制和活化作用机理:抑制作用机理(形成亲水性膜、封锁或改变捕收剂活化地区、将溶液中的活性离子结合成难溶化合物或稳定的络合物、将捕收剂结合成难溶化合物、改变气泡表面状态、利用某些离子促进抑制剂的吸附)活化作用机理:增加活化中心。
消除有害离子。
改善矿粒向气泡附着的状态。
起泡剂的定义:起泡剂应是异极性的有机物质,极性基亲水,非极性基亲气,使起泡剂分子在空气与水的界面上产生定向排列。
大部分起泡剂是表面活性物质,能够强烈地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起泡剂应有适当的溶解度。
起泡剂的作用:起泡剂分子防止气泡的兼并。
起泡剂降低气泡上升速度。
起泡剂影响气泡的大小及分散状态。
主要作用是促使泡沫形成,增加分选界面,但它与捕收剂也有联合作用。
提高药效的主要措施:加速药剂配制、配制成悬浮液或乳浊液、皂化、乳化、电化学法、气溶胶法。
现代浮选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作业:磨矿。
先将矿石磨细,使有用矿物与其他矿物解理。
浮选
![浮选](https://img.taocdn.com/s3/m/612063cc998fcc22bcd10d2d.png)
浮选“浮选(flotation)”一词,是漂浮选矿的简称。
浮选是根据矿物颗粒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从矿石中分离有用矿物的技术方法。
简介浮选工艺流程(图1)浮选,漂浮选矿的简称,是根据矿物颗粒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按矿物可浮性的差异进行分选的方法。
利用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选别矿物颗粒的过程,旧称浮游选矿,是应用最广泛的选矿方法。
几乎所有的矿石都可用浮选分选。
如金矿、银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辉铜矿、辉钼矿、镍黄铁矿等硫化矿物,孔雀石、白铅矿、菱锌矿、异极矿和赤铁矿、锡石、黑钨矿、钛铁矿、绿柱石、锂辉石以及稀土金属矿物、铀矿等氧化矿物的选别。
石墨、硫黄、金刚石、石英、云母、长石等非金属矿物和硅酸盐矿物及萤石、磷灰石、重晶石等非金属盐类矿物和钾盐、岩盐等可溶性盐类矿物的选别。
浮选的另一重要用途是降低细粒煤中的灰分和从煤中脱除细粒硫铁矿。
全世界每年经浮选处理的矿石和物料有数十亿吨。
大型选矿厂每天处理矿石达十万吨。
浮选的生产指标和设备效率均较高,选别硫化矿石回收率在90%以上,精矿品位可接近纯矿物的理论品位。
用浮选处理多金属共生矿物,如从铜、铅、锌等多金属矿矿石中可分离出铜、铅、锌和硫铁矿等多种精矿,且能得到很高的选别指标。
浮选适于处理细粒及微细粒物料,用其他选矿方法难以回收小于10μm 的微细矿粒,也能用浮选法处理。
一些专门处理极细粒的浮选技术,可回收的粒度下限更低,超细浮选和离子浮选技术能回收从胶体颗粒到呈分子、离子状态的各类物质。
浮选还可选别火法冶金的中间产品,挥发物及炉渣中的有用成分,处理湿法冶金浸出渣和置换的沉淀产物,回收化工产品(如纸浆,表面活性物质等)以及废水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
用途 浮选法广泛用于细粒嵌布的金属矿物、非金属矿产、化工原料矿物等的分选。
我国所称的选矿是源自西文的“(oredressing)选矿”,原义可进似地译作矿石调理(是冶炼前的准备工作),现今由于技术内容的扩展,西方通常使用“矿物加工(mineral processing)”一词。
浮选精简版
![浮选精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d2361c52d380eb62946dc3.png)
1.浮选:浮选即泡沫浮选,或称浮游选矿,是依据各种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从矿浆中借助于气泡的浮力,选分矿物的过程1.正浮选:正浮选是将有用矿物浮入泡沫产品中,将脉石矿物留在矿浆中。
正浮选是最常用的浮选方法,大部分硫化矿的浮选均采用正浮选2.反浮选:反浮选是将脉石矿物浮入泡沫产品中,将有用矿物留在矿浆中。
目前氧化铁矿物的浮选普遍采用反浮选工艺3.优先浮选:优先浮选是将有用矿物依次一个一个地选出为单一的精矿。
4.混合浮选:混合浮选是将有用矿物共同选出为混合精矿,随后再把混合精矿中的有用矿物分离。
5.接触角:通过三相平衡接触点,固—液与液—气两个界面所包之角(包含水相)称为接触角6.三相润湿周边:在一浸于液体中的矿物表面上附着一个气泡,当达平衡时气泡在矿物表面形成一定的接触周边,称为三相润湿周边。
7.润湿阻滞现象:矿物晶体的显微结构缺陷、嵌布不均、表面粗糙及污染等,使润湿周边移动受阻,影响接触角达到平衡值,这种现象被称为润湿阻滞现象8.定位离子:定位离子是指决定矿物表面荷电性质和数量的离子(P.D. ion)。
9.难免离子:矿物在水中要受到氧化和水化作用,导致矿物晶格内部键能削弱、破坏,从而使表面一些离子溶解下来。
这些离子与水中固有的离子,如K+、Na+、Ca2+、Mg2+、Cl-、SO42-、HCO3-等,统称为“难免离子”10.零电点:零电点(Point of Zero Charge)是指当固体表面电位y0为零时,溶液中定位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常用PZC来表示11.等电点:等电点(Iso-Electro Point)是指当存在特性吸附的体系中,电动电位为零时电解质浓度的负对数。
常用IEP来表示,即电荷转换点12.半胶束吸附:长烃链的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吸附时,当其浓度足够高时,吸附在矿物表面的捕收剂由于烃链间分子的相互作用产生吸引缔合,在矿物表面形成二维空间胶束的吸附产物,称半胶束吸附13.凝聚:(凝结)是指在无机电解质(如明矾、石灰)作用下矿粒电动电位负值下降,从而引起微细矿粒相互粘附的现象14.絮凝:是指在高分子絮凝剂(例如淀粉和聚电解质)的作用下,通过桥联作用,将矿粒絮凝成松散的、多孔的、具有三度空间的絮状体。
选矿常识一
![选矿常识一](https://img.taocdn.com/s3/m/8b95deb869dc5022aaea0072.png)
选矿常识(一)一、选矿浮选法简介:浮选:浮游选矿,主要指泡沫浮选。
是按矿物间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来分离各种矿粒的方法,且差异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使矿石中一种或几种目的矿物有选择性的附着在气泡上,随气泡升浮到矿浆表面,从而将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分离。
浮选过程:在气、液、固三相体系中完成的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其过程包括:磨矿,分级,搅拌,充气,气泡的矿化,刮泡。
二、矿石浮选优缺点介绍优点:1、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建材,医药等)2、浮选的效率高,且适于处理细物料;3、有利于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缺点:主要是成本高,易污染环境1、需要较细的磨矿粒度;2、使用各类药剂;3、影响因素多,操作控制要求较高4、产品脱水率较低,过程复杂。
三、矿石浮选发展历程介绍浮选作为一种工业规模的选矿方法出现,在国外大约是在19世纪末叶。
其发展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全油浮选法根据各种矿物亲油性及亲水性的不同,加大量油类与矿浆搅拌,然后将粘附于油层中的亲油矿物刮去,面亲水性的矿物仍留在矿浆中,从而达到分离矿物的目的。
2、表层浮选法在工业上的应用出现于1892年,将磨矿干粉小心轻轻撒布在流动的水流表面,疏水性矿物不易被水润湿依靠表面张力面漂浮水面上,聚集成薄层,成为精矿;易被水润湿的亲水性脉石流入水中作为废弃尾矿排出。
3、泡沫浮选法20世纪初,出现原始的泡沫浮选法,使浮选法向前推进一步,并出现了许多形式的泡沫浮选法。
1、气体浮选法2、电解浮选法3、机械充气搅拌浮选法浮选药剂的出现,大大促进了浮选技术的发展,它们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
四、金属平衡表入厂原矿中金属含量和出厂精矿与尾矿中的金属含量之间有一个平衡关系,若以表格形式列出即称为金属平衡表。
金属平衡表是选矿生产报表,它是根据选矿生产的数量和质量指标按班、日、旬、月、季和年编制的。
这些指标包括原矿处理量、原矿品位,出厂精矿量、精矿品位、金属含量、回收率、尾矿量和尾矿品位等。
浮选
![浮选](https://img.taocdn.com/s3/m/6d62bbda195f312b3169a58f.png)
概念:1. 浮选: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差异,(特别是表面润湿性)在固-液-气三相界面,有选择性富集一种或几种目的矿物,实现不同矿物间分离的一种选别技术正浮选:将有用矿物浮入泡沫产品中,将脉石矿物留在矿浆中。
最常用浮选方法。
反浮选:将脉石矿物浮入泡沫产品中,将有用矿物留在矿浆中。
优先浮选:将有用矿物依次一个一个地选出为单一的精矿。
混合浮选:将有用矿物共同选出为混合精矿,随后再把混合精矿中的有用矿物分离。
浮选速率:单位时间内浮选矿浆中被浮矿物的浓度变化或回收率2. 润湿周边:当气泡附着浸入水中的矿物(固体)表面,达到润湿平衡时,气泡在矿物表面所形成的三相接触点围成的周边,也称为三相润湿周边。
接触角θ:①当气泡附着浸入水中的矿物(固体)表面,达到润湿平衡时,在润湿周边上任意一点处,液-气界面的切线和液-固界面切线的夹角。
②接触角是反映矿物表面亲水性与疏水性强弱程度的一个物理量,接触角越大,矿物表面亲水性越弱,气泡越易排开矿物表面的水化膜,矿物在气泡表面的附着稳固,因而越易浮选。
③接触角越大,润湿性指标cos越小,即润湿性越小,可浮性指标1-cos越大,即矿物可浮性越好。
润湿阻滞:润湿过程中,润湿周边的移动或展开受到阻碍,使平衡接触角发生改变1.浮选的发展历史⑴ 表层(薄膜)浮选阶段,⑵ 全油浮选阶段,⑶ 团粒浮选阶段,⑷ 泡沫浮选阶段 ,2.浮选的过程 1)浮选的作业:矿浆准备作业,加药调整作业,充气浮选作业3.:润湿过程1)沾湿:系统消失了固-气界面和水-气界面,新生成了固-水界面,当,沾湿将会发生。
2)铺展:系统消失了固-气界面,新生成了固-水界面和水-气界面当,铺展将会发生。
3)浸没:系统消失了固-气界面,新生成了固-水界面当浸没将会发生4. 润湿性的评价接触角θ、润湿性cos θ、可浮性(1-cos θ)5. 黏着功与可浮性W SG 表征着矿粒与气泡粘着的牢固程度。
显然,W SG 越大,即(1-cos θ)越大,则固-气界面结合越牢,固体表面疏水性越强。
选矿---浮选
![选矿---浮选](https://img.taocdn.com/s3/m/b1e1ffd1ce2f0066f53322e8.png)
目前各行业尚无统一的标准评价浮选机性能,下 列指标采用较多,可作为评价的参考
1充气性能与浮选指标(精矿、尾矿质量和数量)
2处理能力(各种形式);
3动力消耗(吨原矿计); 4价格、安装、操作、维修费用及占地面积等。
故含有非极性基的离子称为疏水离子。疏水离子中能与
矿物发生作用的基团称为亲固基。捕收剂疏水能力的强 弱取决于疏水离子中烃基的结构和长度,而捕收剂与矿 物表面的固着强度和选择性则取决于亲固基的性质。
硅酸盐矿物浮选常用的捕收剂有: 胺类捕收剂
胺类捕收剂分子在水中解离出阳离子,阳离子上带有起疏 水作用的烃基,因此属于异极性阳离子捕收剂。常用的阳离子
2引入空气,产生大小合适、数量足够、稳定性适宜的气泡
,使之分散在矿浆中,以一定的动能运动,并和药剂、矿粒碰 撞,产生选择性粘附,实现矿化; 3矿化气泡能升至液面,形成三相泡沫层,并产生二次富集 作用;泡沫精矿和尾矿能及时排出。
浮选各过程之 间的联系。 虚线方框表示 搅拌桶功能, 实线方框表示 浮选机功能。
捕收剂有十二烷基第一胺,在水溶液中解离为
其水溶液呈碱性,与酸作用生成盐。由于其难溶手水,在使用 时需配制成盐酸盐或醋酸盐溶液。式中的阳离子与矿物表面作用。 胺类捕收剂除具有捕收性能外,还有起泡性能。
起泡剂为了产生浮选
所必需的大量而稳定的气
泡,必须向浮选矿浆中添 加起泡剂。起泡剂一般是 异极性的表面活性物质。 在其分子而言,与异极性 捕收剂十分相似。
行为。通过浮选药剂得到稳定的大量气泡也是浮选能够 高效进行的前提。
*根据药剂的用途分类 能选择性地作用于矿物表面并使其疏 (1)捕收剂 水的有机物质称为捕收剂。捕收剂作用于 矿物一水界面,通过提高矿物的疏水性, 使矿粒能更牢固地附着于气泡而上浮。 (2)起泡剂 为表面活性物质,主要富集在水一 气界面,促使空气在矿浆中弥散成小气 泡,防止气泡兼并,并提高气泡在矿化 和上浮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矿化气泡 上浮后形成泡沫层刮出。 用于调整其他药剂(主要是捕收剂)与矿 物表面的作用,调整矿浆的性质,提高浮选 过程选择性。
第8章 浮选
![第8章 浮选](https://img.taocdn.com/s3/m/4b81e1f2941ea76e58fa0487.png)
MAC Cell浮选槽
工作原理示意图
浮选效果
复合体向液面的移动
复合体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液体的表面张力、纸浆浓度、悬浮液的扰动,油墨颗粒大小 以及来自外部的湍动。 最重要的是接触角:高度赠水性的油墨颗粒生成较大的接触 角,使得空气泡容易与油墨颗粒吸附。
增加纸浆的浓度会增加复合体与纤维碰撞而造成复合体的分 裂。还会使空气泡较大从而降低油墨的去除效率。
pH值
浮选槽的pH保持在810较理想。 pH值过高会减低油墨颗 粒的浮力。这是由于表 面负荷的增加使油墨颗 粒保持在高度分散状态 而难以被浮起。 pH值对脂肪酸和其他化 学品溶解度的影响也会 影响到浮选的效果。
影响浮选脱墨的其他有关因素
钙离子的效应
如果没有钙离子的 存在,油墨颗粒难 以浮起,只要有少 量钙的加入,即可 明显改善浮选效果。
实现成功浮选的几个步骤
1、油墨和纤维的分离 2、油墨颗粒与空气泡的碰撞 3、空气泡-油墨颗粒复合体的形成 4、复合体上升到液面 5、空气泡-油墨颗粒复合体从浮选槽的去除 6、避免油墨与纸浆(或油墨与回用水)的重新混合。
油墨与纤维的分离
目的:
油墨和纤维分离并防止油墨颗粒再度沉降在纤维上。
油墨颗粒与空气泡的相互作用
油墨颗粒必须位于喷 气管的一定半径之 内—捕捉半径。 扁平形状的颗粒较易 与空气泡碰撞。
油墨颗粒与空气泡复合体的形成
颗粒与空气泡之间的液体 层 必须被置换而形成颗粒、 空气泡和液体之间的新的 平衡。 作用于空气泡-颗粒复合体 的水流动力生成张力、剪 切力、离心力等从而使一 些直径小于10um的颗粒永 远没有和空气碰撞接触的 机会,因为水流动力很快 将它们带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浮选名词解释
①亲水性矿物:易被水润湿的矿物表面,称为亲水表面,其矿物称为亲水性矿物。
如石英、云母。
②疏水性矿物:不易被水润湿的矿物表面,成为疏水表面,其矿物称为疏水性矿物。
如石墨、辉钼矿
③平衡接触角:为当润湿周边处于平衡时,在任一三相接触点处,自液气界面做切线经过液体内部到固-液界面的夹角。
④同相凝结:颗粒表面电位符号及大小均相同,即ψ1=ψ2=ψ,所产生的凝结称为同相凝结。
同相凝结可用DLVO 理论说明。
⑤异相凝结:表面电位不同的异类颗粒(表面电位符号或数值不同)的凝结称为互凝或异相凝结。
可用DLVO 理论说明。
⑥分散状态:矿浆中微粒呈悬浮状态,且各个颗粒可自由运动。
⑦聚集状态:如果矿浆中的微细矿粒相互粘附团聚。
⑧三种聚集状态:凝结、絮凝、团聚
⑨凝结(或称凝聚):在某些无机盐(如石灰、明矾等)的作用下,矿浆中的微细矿粒形成凝块的现象称为凝结。
其主要机理是外加电解质消除了矿物表面的电荷、压缩了双电层。
⑩絮凝(高分子絮凝和疏水性絮凝) :高分子絮凝:主要是用高分子絮凝剂(如淀粉和聚电解质)通过桥键作用,把微细矿粒联结成一种松散的、网络状的聚集状态。
⑪团聚:矿浆中加入非极性油后,促使矿粒聚集于油相中形成团,或者由于大小气泡拱抬,使矿粒聚集成团的现象。
⑫特性吸附:但当溶液中某种离子(例如表面活性剂离子)对矿物表面除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