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书写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起诉状的格式和写法
各类起诉状的格式和写法基本相同,但因提起诉讼
的主体不同,公诉的起诉书和自诉的刑事起诉状、民 事起诉状、行政起诉状略有差异。
(1)起诉书的格式和写法 起诉书的格式,主要包括首部、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 首部的写作方法: 第一、标题和编号。标题由行文机关名称和文书名称组
成。编号由年度、院名(简称)、部门(简称)和序号组成。
请求原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撤销、变更原审裁判或重新审理而提出
的法律文书。 行政上诉状是行政案件的上诉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做出的判决或裁
定,在法定的期限内、按照法定的程序,请求原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
院撤销、变更原审裁判或重新审理而提出的法律文书。
2.上诉状与起诉状的区别
(1)诉讼原因不同。起诉状是针对是被告侵犯原告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向 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上诉状则是针对原审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 裁定,向原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受文机关不同。起诉状一般向基层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向原审人民 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交。 (3)处理程序不同。起诉状由受理人民法院进行审理,依法作出判决、裁 定。上诉状必须由上诉人民法院进行二次审理,依法作出终审判决、裁定。
③叙事清楚,材料真实;
④依法说理,折服有力;
⑤语言精确,朴实庄重。
(二)起诉状的写作
1.起诉状的概念和分类
起诉状是向法院提起公诉或自诉的法律文书。公诉的法律文书通常称为
起诉书或公诉书,指的是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按照审判权限的规定,对依法 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被告人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时所制作的法律文书。
(2)引述原判,方法适当。上诉理由的写法类似反驳性的文章,
一般先将原判的错误或不当之处写出来,再加以反驳。引述原判的内容, 根据具体需要,可引用一审判决书或裁定书的原文,也可以用归纳、概 括方式,引述一审判决书或裁定书的大意。
(四)申诉状的写作
1.申诉状的概念和分类
申诉状是诉讼当事人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 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请求复查纠正或重新
理的法律文书。
上诉状分为刑事上诉状、民事上诉状、行政上诉状三种。
刑事上诉状是指刑事诉讼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 决或裁定,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按照法定的程序,请求原审人民法院的上
一级人民法院撤销、变更原审裁判或重新审理而提出的法律文书。
民事上诉状是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或法定代理人, 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按照法定的程序,
(2)事实认定的客观性 认定事实的客观性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第一、准确地揭示案件的本来面 貌;第二、全面阐述案件的各个侧面;第三、准确表达案件关键部分的事实。
(3)生效执行的权威性 法律文书由法律保证其生效执行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具体表现在法律文书制作 的合法性、执行的强制性和解释的单一性三个方面:第一、制作法律文书的主体必须 具有相应的合法资格;第二、法律是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文书的许多 文种都具有法律强制执行的效力,以此来保证法律实施的权威性;第三、法律文书的 解释必须是单一性的,不能有任何词语的歧义和模棱两可的提法。 (4)体裁格式的规范性
首部的写作方法:
(1)标题。由案件性质和文种组成。 (2)当事人基本情况。写明申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
民族、籍贯、职业、住址等。如果申诉人在押,应写明在押处
所。如果是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其它公民申诉,应写明代理 申诉人的姓名、职业,同申诉人的关系。民事案件当事人申诉 的,要写明对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3)事由。即不服判决或裁定的事实。
第三、起诉的理由和法律根据。要对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进行高度
概括,准确认定被告人触犯刑法哪一条哪一款,构成何罪,说明提起公 诉的目的和建议。
结尾的写作方法:
第一、受文机关。一般用“此致 ** 人民法院”字样,格式
与书信相同。 第二、落款。检察长或检察员署名,年月日,并加盖公章。 第三、附件。包括卷宗的卷、册、页数目;证据名称和数 量;被告人姓名,羁押处所,未在押的,写明其住址;证人职
正文的写作方法: (1)上诉请求。要写明请求上诉人民法院撤销或变 更原审判决或裁定,或者重新审理。 (2)上诉理由。主要写根据事实和法律对原判决或 裁定的辩驳。通常从认定事实是否清楚、引用法律是否适 当和诉讼程序是否合法等三个方面进行,在辩驳过程中,
要注意正面说理,阐明纠正原审判决或裁定的法律依据。
第二、被告人基本情况。需写明姓名(别名、化名)、性
别、年龄(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文化程度、职业、住
址、是否受过刑事处罚等。如有同案被告数人,需按主犯、 从犯、胁从犯的顺序分别写明。
正文的写作方法:
第一、案由和案件来源。写明本案移送审查起诉的单位、时间和 过程等诉讼程序情况。 第二、犯罪事实和证据。起诉书在叙述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时,必 须是经过检察机关查证核实的事实。要如实记述被告人犯罪的时间、地 点、动机、目的、手段、经过、后果等。详写主要犯罪事实,略写次要 犯罪事实。犯罪证据需另起一段书写,要把案件查证属实的证据一一列 举,同时还要表明“证据确实、充分”等明确态度。
2、法律文书的特点:
(1)适用法律的严肃性
适用法律的严肃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法律文书的制作,必须 严格依法办事,事实必须真实、清楚,证据必须确凿、充分,论证必须严密、 理由充足,结论必须正确、符合法律要求,语言必须严谨、明确,切忌模棱 两可、含糊其辞。另一方面法律文书的制作,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程序法是确保各种实体法得以贯彻实施的保障,也是确保法律文书具有法律 效力和法律意义的必要条件。
的上诉时间限制在判决10日内、裁定5日内。民事和行政诉讼案件的上诉时间限制在判决15日内、
裁定10日内。 (4)受文单位不同。申诉状可向原审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上诉状则 只能向原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
3.申诉状的格式和写法
申诉状的格式与上诉状基本相同,也由首部、正文、 结尾三部分组成。
不服,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请求重新审理的法
律文书。
2.申诉状与上诉状的区别
申诉状和上诉状具有相同的性质和目的,都是对原判不服,要求纠正错误、重新审理案件。 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1)使用法律程序不同。申诉状运用审判监督程序,上诉状运用第二审审判程序。 (2)针对对象不同。申诉状是针对有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进行申诉,上诉状是对未发生法 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进行上诉。 (3)时间限制不同。申诉状的时间限制较宽,民事诉讼案件的申诉时间限制在判决、裁定生 效两年内,刑事诉讼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没有时间限制。上诉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刑事诉讼案件
法律文书写作
(一) 法律文书概述
1.法律文书的概念
法律文书是指公民、法人、国家机关及其它组织在处理各种法律事务 中,为实现法律赋予的权利和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而依法制作的、具有法 律效力和法律意义的一系列文书的总称。 法律文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法律文书,泛指一切法律上有效的文件、文书。 狭义的法律文书,指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所使用的司法 文书和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所使用的诉讼状。
审理的法律文书。
申诉状分为刑事申诉状、民事申诉状和行政申诉状三种。
刑事申诉状是指刑事申诉当事人、被害人及其家属或其它公民认 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或使用法律上确有错
误,而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的要求复查纠正的法律文书。
民事申诉状是指民事案件的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或其它公民,对 已生效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或认为有错误,在判决、裁定生效两年内, 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请求再审的法律文书。 行政申诉状是指行政诉讼当事人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正文的写作方法: 第一、诉讼请求:主要写请求人民法院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具体内 容,即起诉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和要求。
第二、事实和理由:本部分是起诉状的核心部分,包括事实和理由
两个方面的内容,是请求人民法院解决原告一方诉讼请求的重要根据, 主要是摆事实、讲道理。 第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住址。
结尾的写作方法: 第一、受文机关。一般用“此致**人民法院”,也可以 用“为此,特向贵院起诉,请依法判决”等。 第二、起诉人签名、签章、起诉时间。 第三、附件。包括起诉状副本、物证、书证的数量。
3.上诉状的格式、写法
上诉状由首部、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
பைடு நூலகம்
首部的写作方法:
(1)标题。由案件性质和文种组成。 (2)当事人基本情况。书写的内容和次序与起诉状相同。但要把当事
人在一审中所处的诉讼地位(原告、被告或第三人)用括号予以注明。公诉
案件,只写上诉人,不写被上诉人。 (3)事由。即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的事实。
业及住址;附带民事诉讼书状的说明等。
(2)起诉状的格式和写法
起诉状由首部、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
首部的写作方法: 第一、标题:由案件性质和文种组成。如“民事起诉状”、“刑事起诉状”、 “行政起诉状”。 第二、当事人基本情况:在原告栏和被告栏中要分别写明原告人和被告人的姓名、 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等内容。如原告是未满18周岁的未 成年人,则需写明法定代理人的姓名,与原告的关系。如果原告是法人或非法人团体, 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姓名、职务、电话及相关内容。 原告无论是公民或者法人,如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要写明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姓名、所 在单位和代理权限。 有数个原告、被告,应按照他们在案件中的作用和地位,依次说明其基本情况。
结尾的写作方法:
(1)受文单位。一般用“此致**人民法院”
字样。
(2)落款。上诉人署名、签章、上诉日期。
(3)附件。列清上诉状副本、物证、书证
数量。
4.上诉状的写作要求
(1)抓住关键,有的放矢。上诉状主要应针对一审判决书或裁定
书中在认定事实、判断定性、适用法律及法律程序等方面的错误或不当
提出不服的理由,而不是针对对方当事人。
3.起诉状的写作要求
(1)请求事项要明确具体,合理可行; (2)陈述事实要客观真实,突出重点;
(3)理由阐述要中肯,援引法律要准确。
(三)上诉状的写作
1.上诉状的概念和分类
上诉状是诉讼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不服人民法院的第
一审判决或裁定,在法定的上诉期内,向原审人民法院的上
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变更原审裁判或重新审
的法律文书。 民事起诉状是民事案件的原告或其法定代理人,为维护自己的民事权益,
就有关民事权利和义务的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律文书。
行政起诉状是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或其法定代理人认为行政机关和行 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据行政诉讼法和其
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律文书。
法律文书在长期的法律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裁和格式,依照法
律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格式,把特定的内容和项目简明扼要、条清理晰地表达出来, 不仅是形式上的需要,便于制作、查阅、管理和执行,而且还是法律文书管理的规范 化和科学化的需要,唯有规范的法律文书,才能保证其完整、准确和有效。
(5)语言文字的准确性 法律文书的语言表述必须与法律的精神相一致, 必须与法律规定的提法相同。语言风格力求朴实简练, 通俗易懂,不用或少用各种修辞手法,不能滥用文言 文,造句多用肯定、陈述、判断句式,少用或不用反 问、设问、疑问、感叹等加强语气和感情色彩的句式。
3.法律文书的作用
法律文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 (1)法律文书是体现国家意志的重要工具; (2)法律文书是维护社会稳定、惩罚犯罪的锐利武器; (3)法律文书是国家机关对社会实现管理和调整的有 力手段; (4)法律文书是教育公民、宣传法制的有效形式。
4、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
①遵循格式,写全事项; ②主旨鲜明,阐述精当;
自诉的法律文书通常称为诉状、状子、状纸等,指的是公民个人以及机关、
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律文书。 起诉状依据起诉对象的不同,分为刑事起诉状、民事起诉状和行政起诉 状三类。
刑事起诉状是刑事案件的自诉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讼,控告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要求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或者附带民事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