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第六版整本书超强大内容复习总结知识点

合集下载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整理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整理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整理第一章旅游学基本问题什么是旅游学?——旅游学就是将旅游作为一个综合的社会现象,以其所涉及的各项要素的有机整体为依托,以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在旅游运行过程中的内在矛盾为核心对象,全面研究旅游的本质属性、运行关系、内外条件、社会影响和发生规律的新兴学科。

旅游学的研究内容——1.旅游的本质与起源;2.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旅游活动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三要素构成);3.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旅游企业经营管理;4.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影响;5.旅游的组织机构和旅游政策法规(旅游政策对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有着决定性影响)。

旅游学的研究框架:1.旅游活动认知模型框架:O-D模型(旅游客源地、途径地区、旅游目的地)——由旅游者、旅游业、地理区域三个基本元素构成。

2.旅游系统的机制解释框架:由客源市场系统、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支持系统构成。

第二章旅游学的核心概念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出于主观审美、娱乐和社会交往等非就业性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旅游目的地进行的一年以内的短期外出访问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的基本属性——1.旅游的消费属性;2.旅游的休闲属性。

旅游者的产生条件——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1.收入水平(尤其是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水平,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越高,其成为旅游者出游的可能性就越大);2.闲暇时间(即自由时间或可随意支配时间,包括每日余暇、周末双休、公共假日和带薪假期);3.其他条件(身体能力状况、家庭状况、旅游交通条件、旅游点的社会治安情况以及政府对待旅游业发展的态度等)。

旅游者产生的主观条件:1.探新求异;2.增知广识;3.寻求尊重和自我实现。

旅游者的类型及特点——类型:观光游览型旅游者、娱乐消遣型旅游者、文化知识型旅游者、公务商务型旅游者、医疗保健型旅游者等。

特点:1. 观光游览型旅游者:(1)观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增长见识、陶冶情操;(2)在旅游地逗留时间较短、花费较少;(3)对旅游景点特色和价格比较敏感。

旅游学概论复习要点-写写帮文库

旅游学概论复习要点-写写帮文库

•••••••••••ooooooooooooooo现在位置: > > 正文旅游学概论复习要点时间:2019-05-13 作者:会员上传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旅游学概论复习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旅游学概论复习要点》。

1.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在具备一定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前提下,借助一定的交通工具,前往异地,利用旅游资源与设施,以满足精神与物质需求的活动。

2.旅游活动产生的背景因素旅游产生的因素有:经济因素(社会分工的产生、商品交换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国家及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公众高层次生活需求的出现)社会文化因素(社会环境的稳定、地区差异性的存在、生活方式、观念的变化)其他因素(政治、宗教、地理交通)3.旅游者的特点旅游者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群体和经济活动群体,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点。

异地性、消费性、休闲性、体验性4.旅游者实现旅游活动的主客观条件旅游者实现旅游活动的主观条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旅游需要和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概括为以下几类:(1)接触自然的动机(2)追求身心健康的动机(3)猎奇求知的动机(4)维系和扩展社会关系的动机(5)宗教归属的动机(6)完成公务商务工作任务的动机 5.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依托知名景区、中心城市开发、便利交通、名胜古迹、文化习俗、旅游资源集群效应开发6.旅游资源的特点满足心理需要性、区域差异性、多样性与综合性、永续性与稀缺性、时间动态性、文化依附性7.旅游资源保护的原则可开发性原则、突出特色原则、市场导向原则、形象塑造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8.旅游资源保护的途径(1)实施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2)运用科技保护旅游资源(3)协调好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4)加强管理,发挥政府在旅游资源保护中的作用9.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性(1)旅游资源开发是发展旅游产业的战略性基础(2)是维护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内容(3)旅游资源破坏现象严重的现实要求重视旅游资源保护(旅游资源自然衰败、人为破坏)10.旅游资源开发的程序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及可行性分析、市场定位、开发模式选择、制定开发计划、实施开发方案、实施效果论证和优化方案11.旅游业的性质与特点旅游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产业,经济性是其根本性质。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旅游学知识点识记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一、产业革命对旅游的影响1、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2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性质3阶级关系的新变化4技术的进步二、托马斯·库克与旅游的发展(一)1841年的活动1.参加者的公众性2.组织工作的严密性3.团队规模前所未有4.这次活动为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经验(二)1845年的活动1.目的:纯商业盈利行为2.出行时间:改变了之前的当日往返一日游,进行了历时一周的过夜旅游3.旅游前做了大量的筹备安排工作4.组织编写《利物浦之行手册》,据信是世界上第一本这类体裁的旅游指南5.托马斯·库克不仅亲自担任该旅行团的陪同和导游,还聘雇地方导游,这是旅行社聘用地导的最早先例第二章·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一、名词解释1、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旅游活动:一个人到其(生活和工作的)惯常环境以外的某地去旅行、在该地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其出行的主要目的不是去该地从事就业性活动。

3、国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或惯常环境,到本国境内的其他地方开展的旅游活动4、境内旅游:发生在本国境内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包括本国居民的国内旅游活动和海外来访入境旅游活动。

5、国民旅游:指参加者为本国居民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包括本国居民的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活动6、国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

7、出境旅游:本国居民跨越国境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去旅游。

8、入境旅游:其他国家的居民前来某国或地区旅游。

9、大众旅游:(1)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人员范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旅游和度假已经发展成为普通大众享有的权利。

旅游活动开展形式中的大众型模式10‘奖励旅游:包括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机构在内的各种组织为了表彰和奖励那些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和工作人员,而特别为其组织的免费旅游和度假活动11、季节性:一年中各月份会呈现某些月份的接待量较大,某些月份较小这样一种规律性的变化格局。

旅游概论相关知识点总结

旅游概论相关知识点总结

旅游概论相关知识点总结1. 旅游的定义和分类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日常生活环境去外地游览、度假、休闲、娱乐的活动。

根据旅游的目的和特点,可以将旅游分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体育和探险旅游等几个大类。

2. 旅游的历史旅游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旅游现象,而且随着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旅游活动也越来越普及。

在现代,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旅游的经济价值旅游业作为一个多元化的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占有重要地位。

它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很多国家都是重要的经济支柱。

此外,旅游业还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4.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旅游活动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利益,还对当地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可以促进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和相互了解,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融。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

5. 旅游的管理和规划旅游管理和规划是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

它包括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管理和保护,游客的接待和服务等方面。

同时,也需要对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建设,以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6. 旅游的策划和营销旅游策划和营销是旅游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包括了对目的地的定位和策划、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推广等方面。

有效的策划和营销可以吸引更多游客,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7. 旅游的法律和法规旅游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不同国家对于旅游业的管理和监管也各不相同。

因此,旅游相关的法律和法规非常重要,它们关乎到旅游企业的合法经营,游客的权益保护等方面。

以上内容涵盖了旅游概论相关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它相关问题,可以随时与我联系。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一、人类早期的迁移活动1问题的提出综观世界各地的旅游研究,人们普遍认为,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是由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发展和演进而来的。

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无论如何,我们不宜因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可溯源于古代的旅行活动,便将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等同于现今意义的旅游活动。

2原始时代早期的社会经济与人类的迁移活动为了客观地认识人类旅行活动的产生背景,我们有必要对人类早期的生产和社会活动作一简单回顾。

(1)在原始时代的前期,人类是使用天然或打制的石块等简陋的生产工具,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靠渔猎和采集为生。

由于生产工具的落后和生产力的低下,人类的生存无时不处于饥饿和自然灾难侵袭的威胁之中。

(2)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磨制石器的出现,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这一时期中,原始饲养业和原始农业开始出现,并最终导致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分工的出现,虽然如此,所有这些进步的出现都未能有效地改变当时社会生产的落后面貌。

此外,人们的社会活动基本上也只限于在自己所属的氏族部落范围之内进行。

(3)由于物质基础的缺乏和社会生活范围的制约,截止到新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并不存在有意识地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

在这一时期中,人类确实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生活的迁移活动,其特点主要是:①所有这些迁移活动都是迫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人为因素的威胁而发生,因而具有被迫性的特点;②所有这些迁移活动的发生都是出于谋求生存的需要,因而具有求生性的特点。

这类迫于生存需要而远走他乡的迁移活动,属于逃荒、避难或移民活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旅行。

3结论在原始社会的早期,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不存在外出旅行的愿望。

虽然当时的人们确有迁移活动发生,但这些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说明它们既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旅行,更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

【可编辑全文】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可编辑全文】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旅游学知识点识记第一章•旅游开展的历史沿革一、产业革命对旅游的影响1、加速了城市化的开展2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性质3阶级关系的新变化4技术的进步二、托马斯•库克与旅游的开展(一)1841年的活动1. 参加者的公众性2. 组织工作的严密性3. 团队规模前所未有4. 这次活动为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根底和提供了经验(二〕1845年的活动1. 目的:纯商业盈利行为2. 出行改变了之前的当日往返一日游,进展了历时一周的过夜旅游3. 旅游前做了大量的筹备安排工作4. 组织编写《利物浦之行手册》,据信是世界上第一本这类体裁的旅游指南5. 托马斯•库克不仅亲自担任该旅行团的陪同和导游,还聘雇地方导游,这是旅行社聘用地导的最早先例第二章•关于旅游活动的根本认识一、名词解释1、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旅游活动:一个人到其〔生活和工作的〕惯常环境以外的某地去旅行、在该地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其出行的主要目的不是去该地从事就业性活动。

3、国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或惯常环境,到本国境的其他地方开展的旅游活动4、境旅游:发生在本国境的旅游活动,其涵包括本国居民的国旅游活动和海外来访入境旅游活动。

5、国民旅游:指参加者为本国居民的旅游活动,其涵包括本国居民的国旅游和出境旅游活动6、国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

7、出境旅游:本国居民跨越国境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去旅游。

8、入境旅游:其他国家的居民前来某国或地区旅游。

9、大众旅游:〔1〕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人员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旅游和度假已经开展成为普通大众享有的权利。

旅游活动开展形式中的大众型模式10、奖励旅游:包括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机构在的各种组织为了表彰和奖励那些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和工作人员,而特别为其组织的免费旅游和度假活动11、季节性:一年中各月份会呈现某些月份的接待量较大,某些月份较小这样一种规律性的变化格局。

2023年旅游学概论第六版整本书超强大内容复习总结知识点

2023年旅游学概论第六版整本书超强大内容复习总结知识点

1、旅游学研究对象:主体-旅游者;媒介-旅游业;客体-旅游资源2、初期旳旅游学研究;集中在意大利、德国、英国和美国,重要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旅游问题最早从学术角度研究旅游现象旳文献:1899年,波迪奥(意大利),《有关意大利外国旅游者旳流动及其花费》初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进行系统剖析论证1927年,马里奥蒂(意大利),《旅游经济学讲义》3、旅游活动: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以外旳其他目旳,临时离开自己一般居住和工作旳地方,前去外地他乡旳旅行以及在该地旳逗留活动。

4、旅游活动旳构成条件:1、非移民性和非就业性2、异地性:离开自己生活旳惯常环境3、临时性:不超过一年4、旅行与逗留旳合成性旅游活动旳主线性质:以不一样地区间旳人员流动为特性,波及政治和经济等许多方面旳社会文化活动5、古代旅行活动旳特点:1、旅游活动旳发展与国家旳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有直接联络2、商务旅行一直占居主导地位3、消遣性旅行活动旳参与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6、产业革命对现代旅游旳影响:加速都市化发展;变化工作性质;阶级关系新变化;技术旳进步7、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发展旳原因:需求方面: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交通运送工具旳进步;生产自动化程度旳提高;都市化进程普遍加紧;教育事业旳发展和信息技术旳不停进步供应方面:政府发展旅游业旳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目旳地旅游景点开发和接待设施建设8、大众旅游:大众化旅游;旅游活动旳参与者范围扩展到一般旳劳动大众。

大众型旅游;有组织旳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旳旅游模式。

大众性旅游旳功过:功:协助人们处理旅游过程中出现旳困难;协助人们克服心理安全感障碍;节省开支过:给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9、季节性产生旳原因:旅游目旳地自身方面—气候条件;客源地方面—出游目旳,带薪假期旳放假时间。

我国旅游活动季节性波动不大旳原因:疆域广阔,各地旳气候环境不一;吸引外国旅游者旳大部分是历史人文资源。

10、旅游活动旳类型:国际旅游:入境旅游(包括港澳台地区旳居民到大陆地区旅游,成为海外游客)出境旅游。

旅游学概论重点范文

旅游学概论重点范文

旅游学概论重点范文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旅游规划以及旅游发展的基础课程,通过系统研究旅游的定义、特征、分类、发展历程、影响因素、旅游行为、旅游规划、旅游管理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旅游产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的旅游思维和专业素养。

以下是旅游学概论的重点知识点:一、旅游的定义和特征:1.旅游的定义及其内涵;2.旅游的基本特征:时空性、客观性、自愿性、特殊性、综合性等。

二、旅游的分类:1.按目的地划分: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等;2.按旅游方式划分:自助游、跟团游、自驾游、邮轮旅游等;3.按旅游主体划分: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文化旅游等。

三、旅游的发展历程:1.旅游的起源和发展:旅游的原始形式、近代旅游的发端;2.世界旅游产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初级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

四、旅游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景观、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等;2.经济因素:人均收入水平、旅游产业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3.社会文化因素: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历史和文化遗产等;4.政治法律因素:政策法规、政治稳定性等。

五、旅游行为:1.旅游需求:旅游对人类生活的需求和心理预期;2.旅游动机:个体旅游的决策因素和心理动力;3.旅游消费者行为:选择、购买、使用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行为。

六、旅游规划:1.宏观旅游规划:国家旅游发展规划、地区旅游发展规划等;2.微观旅游规划:旅游景区规划、旅游产品开发规划等。

七、旅游管理:1.旅游企业管理:旅游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能、运营管理等;2.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服务和品质管理等。

八、旅游与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旅游的概念和重要性;2.旅游产业与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九、旅游的国际比较与案例分析:1.世界各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2.国际旅游发展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十、旅游学研究的方法和趋势:1.旅游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实证研究、理论研究、案例研究等;2.旅游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

旅游学概论学习知识重点

旅游学概论学习知识重点

旅游学科:研究旅游者、旅游业以及双方活动对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

属于管理学下设的二级学科。

第一章第一节:旅游的概念“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合。

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

(忽视了商务旅游)世界旅游组织1995定义: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的环境,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那些地方停留的活动。

(在外地的暂时停留“不超过一年”;“访问的主要目的不应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例如劳工和移民”;离开惯环境的旅行)第二节: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原因:生产力极为落后,几乎没有剩余物。

新石器中期之前,不存在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第五节:近代旅游的开端近代旅游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革命第一:产业革命带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从而为旅行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奠定了客观条件第二:产业革命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产业工人。

从而使有能力外出旅游的人数增多,参加旅游的社会阶层更加广泛第三: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组织了一次从莱斯特到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

标志着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开端。

特点:第一:这次活动具有较为广泛的公众性。

而此前的团体旅行或旅游则都是为自己的专业团体或为本公司的员工组织的。

第二:托马斯·库克本人不仅发起、筹备和组织这一活动,而且从始至终随团陪同照顾。

这一点可说是现代旅行社全程陪同的最早体现。

第三:这次活动参加者规模之大在当时是空前的。

第四:这次活动为以后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经验。

1845年.托马斯·库克成立旅行社,首次组织团体消遣旅游。

从莱斯特出发,最后目的地是利物浦,为期一周.特点:第一:组织这次旅游出于纯商业性的目的。

第二:此前托马斯·库克组织的旅游都是当日往返的一日游,这一次则是在外过夜数天的长途旅游。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1.以求知为目的的修学旅游潮流,后来被人称为“大游学”。

2.旅游活动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生活的惯常环境,前往他乡开展的旅行和逗留访问活动。

3.给定时期内入境来访并停留过夜的国际旅游者人次数指入境旅游者人数。

4.从广义上讲,任何一个可供公众参观游览或开展其他消遣活动的场所,皆可被看作旅游景点。

5.旅游收入指某一给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旅游目的地国家或者地区因接待国内外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直接实现的收入额。

6.对于旅游业的定义,世界旅游事理会将其定义为“the travel and tourism industry”。

7.旅游零售商指那些主要从事零售代理业务的旅行社。

8.政府支持发展旅游业的动机有:政治动机、社会动机和经济动机。

9.出境旅游即出国旅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家前去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的国际旅游活动。

10.“Globe’90”国际大会以及199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可持续旅游的内容以及发展目标。

11.由于自然的因素或特定人为的因素,人类早期迁徙活动具有求生性和被迫性的特点。

12.新中国的旅游业,当时我国旅游部门的工作主要是根据外交工作的需要,负责来华国际友人的接待任务,是政治性接待而非经济性经营。

13.1949年成立第一家国营旅行社是华侨旅行社。

14.对于一个既是旅游目的地又是旅游客源国的国家或地区来说,旅游人数应分为外来游客的来访旅游人数和本国或本地居民的外来旅游人数这两个指标。

15.按照“三要素”的观点,旅游活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媒介。

16.按照地理范围划分,一般将旅游活动划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

17.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本质,直接具体对象包括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

18.低碳旅游的核心理念是以更少的旅游发展排碳量来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19.旅游环境容量又称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当代环境结构不发生对当代人和后代人的有害变化,并且并不降低人旅游质量与旅兴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容纳的最大游客量。

旅游学概论_李天元第六版_考试重点

旅游学概论_李天元第六版_考试重点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名词解释:1、旅游资源--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2、旅行社--是指营利目的,从事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的经营活动的企业。

3、旅游景点生命周期--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的旅游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游客量都会经历一个由少到多,此后又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

这一从无到有、逐渐兴盛,然后又逐渐衰落直至很少有人问津的发展或演进过程。

4、世界旅游组织(WTO)--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国际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机构。

它的前身最早是1925年成立的官方旅游宣传组织国际联盟,当时总部设在荷兰的海牙。

1947年,该组织在巴黎召开全体大会,更名为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IUOTO)。

1975年1月2日,世界旅游组织正式宣告成立。

其总部迁往马德里。

设有全体大会,是最高权利机构。

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

下设6个地区性委员会。

它的成员有三种类型。

1983年我国正式加入,成为该组织的第106个正式成员。

5、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TA)--成立于1951年,原名为太平洋地区旅游协会,1986年该用此名。

是一地区性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它的宗旨是:发展、促进和便利世界其地区的游客前来太平洋地区各国旅游以及本地区各国居民在本地区开展国际旅游。

每年召开一次年会。

有4个常务委员会,全协会性的大型活动主要有两项:一是协会年会;二是商业性较浓的太平洋旅游博览会。

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

我国于1993年加入该协会。

6、旅游("艾斯特"定义)--于1942年由瑞士学者汗泽克尔和克拉普夫提出旅游的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到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用为该组织对旅游的标准定义。

旅游学概论复习重点资料

旅游学概论复习重点资料

旅游学概论第二章国际旅游:入境旅游与岀境旅游的合称,是指跨国开展的旅游活动,即某一国家的居民跨越本国便捷,至U 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

国内旅游:一个国家的居民在本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即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进行的旅游活动。

大众旅游:这一术语有双重含义。

它首先指的是大众化旅游或旅游活动的大众化,亦即旅游活动参加者的人员范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

另一层含义则是大中型的旅游,即随着现代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开展而形成的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

奖励旅游:为公司、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用作激励员工的手段。

这就是所谓的奖励旅游。

社会旅游:对于低收入的贫困家庭,有的国家则采取通过由国家、地方政府、雇主或工会等提供资助或补助的方法,使他们能够实现外岀旅游度假的愿望。

也称为社会补贴性旅游。

旅游收入:旅游收入通常是指在某一给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旅游目的地或地区因接待来访的国内外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实现的直接收入。

旅游收入通常细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两个指标。

第三章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之后的剩余部分,可随意支配收入:亦称可自由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即按规定应由个人负担的养老金、失业保险、健康保险等社会保障费用的预支,这些费用通常在发放工资时扣除)以及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衣食住行等)之后所剩余的收入部分。

闲暇时间:亦称自由时间,或可随意支配的时间,因为只有这部分时间才是可由个人任意支配的时间。

可分为每日闲暇、周末闲暇、公共假日、带薪假期。

旅游动机:就是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决意外岀旅游的内在驱动力,或者促使一个人有意外岀旅游的心理动因。

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身体方面的动机、文化方面的动机、人际(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第四章旅游资源:凡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能够吸引旅游者来访的各种客观事物,均可构成旅游资源。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考试题型: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五、论述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6分,共16分)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第一节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背景三、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四、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第二节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一、工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二、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近代旅游业的开端第三节现代旅游的兴起一、现代旅游发展的原因(一)旅游需求方面的因素(二)旅游供给方面的因素二、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第二章旅游活动第一节旅游活动的概念一、旅游的定义二、旅游活动的概念第二节旅游活动的要素与特征一、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二、旅游活动的要素构成第三节旅游活动的类型一、按地理范围划分二、按组织形式三、按旅游目的划分第四节旅游活动的性质一、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二、旅游活动的根本属性第五节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一、普及性二、持续性三、地域集中性四、季节性三、旅游资源调查工作四、旅游资源的评价(一)评价原则(二)评价标准(三)评价内容(四)评价方法五、开发工作的基本内容六、开发工作应遵循的原则1、特色性原则2、经济性原则3、市场导向性原则4、保护性原则第三节旅游资源的保护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辨证关系二、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一)自然因素(二)人为因素三、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第五章旅游业第一节认识旅游业一、旅游业的界定二、旅游业的构成1、“三大支柱”说2、“五大部门”说3、直接旅游企业和间接旅游企业三、旅游业的性质四、旅游业的基本特点1、综合性产业2、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产业3、政治性较强的行业4、脆弱性的产业第二节旅行社一、旅行社的定义二、旅行社的分类(一)外国的旅行社分类(二)我国的旅行社分类三、旅行社的业务开展(一)组织和接待团体旅游(二)接待和安排散客旅游五、中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趋势1、集团化趋势2、专业化趋势3、品牌化趋势4、网络化趋势第三节住宿业与饭店一、饭店的类型划分二、饭店的等级划分三、饭店业中的集团化经营(一)饭店连锁集团1、连锁集团的优势2、连锁集团成员饭店的类型(二)饭店合作集团1、市场营销合作集团2、物资采购合作集团3、人员培训合作集团4、预定系统合作组织第四节旅游交通一、旅游交通的作用二、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1、旅行价格2、旅行距离3、旅行目的4、个人的偏好和经验第五节旅游景点一、旅游景点的定义1、旅游景点的概念2、旅游景点的特点(1)职能的专用性(2)场所的长久性(3)游客的可控性二、旅游景点的类别1、按照设立性质分类2、按照吸引因素分类三、旅游景点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四、影响景点经营的基本因素第六节旅游产品一、旅游产品的概念二、旅游产品的特点1、形式上的无形性2、不可转移性3、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4、时间上的不可存储性5、旅游产品的综合性第六章旅游组织第一节国家旅游组织一、旅游业中的政府干预(一)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动机1、政治动机2、经济动机3、社会动机(二)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三)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手段1、需求管理手段2、供给管理手段第二节我国的旅游组织一、旅游行政组织1、国家级旅游行政机构——国家旅游局二、旅游行业组织1、中国旅游协会第三节国际旅游组织1、世界旅游组织第七章旅游市场第一节认识旅游市场一、旅游市场的概念二、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三、旅游市场细分1、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2、旅游市场细分的意义第二节全球国际旅游市场概况一、全球国际旅游接待量的分布格局二、全球国际旅游客源的分布格局三、国际旅游客流规律与趋势第三节我国旅游业的入境旅游市场一、我国旅游业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1、地理位置远,交通成本高2、周边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激烈竞争3、我国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质量问题4、市场宣传和海外促销工作仍有待改进第四节我国旅游业的国内旅游市场一、国内旅游市场的基本特点1、市场规模大,发展潜力足。

第六次修订旅游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doc

第六次修订旅游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doc

第六次修订旅游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第六次修订旅游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一、住宿业的演进:1客栈时期2饭店发展时期3以饭店为主力的多种住宿设施竞争时期二、饭店的类型划分(不存在统一标准)P169三、饭店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一)饭店为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提供了方便。

饭店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接待能力的重要标志(二)饭店是旅游创收的重要基地(三)饭店是地区发展和创造就业的重要促进者(四)饭店是旅游和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四、饭店集团(P174)1饭店连锁集团:有某一饭店公司以品牌为纽带将若干成员饭店同义语该公司旗下的的紧密型饭店集团(1)连锁饭店的经营优势:1集团化经营的优势2技术经济优势3市场营销优势4集中采购优势5管理效率方面的优势6分散风险的优势(2)成员饭店的类型:1完全成员2租赁成员(连锁集团的核心)3管理合同成员4特许经营成员2饭店合作集团的类型:(1)营销合作集团。

最早的类型(2)采购合作集团。

所占比例最高(3)员工培训合作集团。

此种集团正日趋减少(4)预订系统合作组织。

严格讲并不具备集团的性质§54 旅游交通一、旅游交通概念:指旅游者通过某种手段和途径,实现从一个地点到达另外一个地点的空间转移过程二、交通运输在旅游业中的作用(一)从需求方面看,交通运输是旅游者完成旅游的先决技术条件(二)从供给方面来看,交通运输是目的地旅游业的命脉(三)交通运输业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部门,本身也是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三、现代旅游交通的主要形式(P184)1汽车:是进行中、短途旅游最理想的方式。

美国是世界上私家车拥有率最高的国家2航空:是远程旅游的主要方式。

经营方式主要有定期航班服务和包机服务两种3铁路:目前在我国仍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污染小,环保性强在我国,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运输线于2002年在上海开始运营4轮船:(1)远程定期班轮服务(2)海上短程渡轮服务(3)游船服务(4)内河客运服务利用游船作海上巡游度假的特点是有限、舒适。

旅游学概论各章节重点

旅游学概论各章节重点

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1·1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当时人类迁徙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这类活动根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

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

三、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古罗马帝国: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四、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一)中国旅行活动的形式:(1)商业旅行(2)帝王巡游:周穆王(3)政治旅行:孔子(4)外交旅行:春秋战国时期、张骞、郑和(5)士人漫游:陶渊明、李白(6)科学考察旅行:司马迁、李时珍、徐霞客、郦道元(7)宗教旅行(8)佳节庆游五、19世纪以前旅行活动发展的特点古代旅行活动的特点可以用“局限性”来概括,表现在:1.环境依赖性2.商业旅行主导3.规模小4.非民众性(阶层局限性)5.自我服务6.行多游少§1·2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一、近代旅游发展的背景产业革命:1.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使人们工作和生活地点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工业城市。

2.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

3.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4.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蒸汽机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使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二、旅游业的开端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包租一列火车,载570人,每人缴纳一先令,往返24英里,由莱斯特到洛赫伯勒去参加禁酒大会。

此次活动开有组织的大规模集体外出之先河,是里程碑式的事件,被认为是近代旅游的开端1845年8月4日,托马斯·库克组织350人由莱斯特去利物浦进行了一次消遣旅游。

特点:(1)本次活动是一次纯商业目的的旅游活动;(2)本次活动用时长(历时一周);(3)托马斯·库克对沿途进行了先期考察;(4)出版了第一本旅游指南(5)最早的地方导游。

3.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50万人由莱斯特去巴黎参观第二届世界博览会。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出国包价旅游。

旅游学概论考试知识点大汇总

旅游学概论考试知识点大汇总

1产业革命对旅游的影响1、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2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性质3阶级关系的新变化4技术的进步2托马斯·库克与旅游的发展一)1841年的活动参加者的公众性组织工作的严密性团队规模前所未有这次活动为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经验(二)1845年的活动目的:纯商业盈利行为出行时间:改变了之前的当日往返一日游,进行了历时一周的过夜旅游旅游前做了大量的筹备安排工作组织编写《利物浦之行手册》,据信是世界上第一本这类体裁的旅游指南托马斯·库克不仅亲自担任该旅行团的陪同和导游,还聘雇地方导游,这是旅行社聘用地导的最早先例世界近代旅游的开端——托马斯?库克a第一次团体火车旅游(1841年参加禁酒游行集会)b第一次商业性团体消遣旅游(1845年从莱斯特到利物浦)c第一次包价出国游(1845年到巴黎参观博览会)d最早的旅行支票e第一次环球旅游(1872年)托马斯库克创办旅行社的活动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3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4旅游活动:一个人到其(生活和工作的)惯常环境以外的某地去旅行、在该地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其出行的主要目的不是去该地从事就业性活动。

5国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或惯常环境,到本国境内的其他地方开展的旅游活动6境内旅游:发生在本国境内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包括本国居民的国内旅游活动和海外来访入境旅游活动。

7国民旅游:指参加者为本国居民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包括本国居民的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8国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

9出境旅游:本国居民跨越国境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去旅游。

10入境旅游:其他国家的居民前来某国或地区旅游。

11大众旅游: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人员范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旅游和度假已经发展成为普通大众享有的权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旅游学研究对象:主体-旅游者;媒介-旅游业;客体-旅游资源2、早期的旅游学研究;集中在意大利、德国、英国和美国,主要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旅游问题最早从学术角度研究旅游现象的文献:1899年,波迪奥(意大利),《关于意大利外国旅游者的流动及其花费》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进行系统剖析论证1927年,马里奥蒂(意大利),《旅游经济学讲义》3、旅游活动: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以外的其它目的,暂时离开自己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前往外地他乡的旅行以及在该地的逗留活动。

4、旅游活动的构成条件:1、非移民性和非就业性2、异地性:离开自己生活的惯常环境3、暂时性:不超过一年4、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旅游活动的根本性质: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政治和经济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5、古代旅行活动的特点:1、旅游活动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有直接联系2、商务旅行始终占居主导地位3、消遣性旅行活动的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6、产业革命对现代旅游的影响:加速城市化发展;改变工作性质;阶级关系新变化;技术的进步7、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需求方面:世界人口迅速增加;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供给方面:政府发展旅游业的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目的地旅游景点开发和接待设施建设8、大众旅游:大众化旅游;旅游活动的参加者范围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

大众型旅游;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旅游模式。

大众性旅游的功过:功:帮助人们解决旅游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帮助人们克服心理安全感障碍;节省开支过:给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9、季节性产生的原因:旅游目的地自身方面—气候条件;客源地方面—出游目的,带薪假期的放假时间。

我国旅游活动季节性波动不大的原因:疆域辽阔,各地的气候环境不一;吸引外国旅游者的大部分是历史人文资源。

10、旅游活动的类型:国际旅游:入境旅游(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居民到大陆地区旅游,成为海外游客)出境旅游。

国内旅游:包括并不属于所在国居民的长驻外国人,在所在国境内进行的旅游活动。

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的差别:(1)消费程度(2)逗留时间(3)便利程度(4)经济作用(5)是否跨越国界(根本原因)。

11、旅游者的界定:罗马会议定义:凡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来访人员统称为——“游客”。

我国的统计口径: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统称为——海外游客(来我国大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交流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12、国内游客的分类:国内旅游者:离开长住地,在其他地方旅游住宿设施内停留至少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国内一日游游客:离开长住地10公里以外,出游时间超过6小时但不足24小时,未在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

13、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因素:客观因素:(一)足够的可自由支配收入(二)足够的闲暇时间(三)其他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积极的:探新求异的需要,或者说好奇心和探索的需要;消极的:逃避紧张的需要14、旅游动机的类型:1、身体方面的动机2、文化方面的动机3、人际(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4、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5、经济方面的动机(要会举例!)15、旅游者的类型及其需求特点:消遣型旅游者的特点:1、在全部外出旅游者中所占比例最大2、季节性强3、对旅游目的地、旅行方式、出发时间的选择自由度大4、在目的地停留时间较长5、对价格较为敏感差旅型旅游者的特点:1、人数较少,但出行次数较为频繁2、不受季节的影响3、对目的地的选择自由度较小4、在旅游服务方面强调舒适和方便,消费水平较高5、在价格方面不大敏感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的特点:在需求方面不同于前两类,但又同时兼有前两类旅游者的特点1、季节性较差,类似于差旅型旅游者2、对价格敏感,类似于消遣型旅游者3、对目的地的选择,与差旅型旅游者相同16、旅游资源的概念: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17、旅游资源的内涵:1、旅游资源的实用价值和基础性——对游客的吸引力2、旅游资源的判断依据:旅游吸引力3、包括已被开发利用的,也包括未被开发利用的内容4、旅游资源的范围在不断扩大5、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

18、旅游资源的特征:空间特征;1、区域性(存在的根本原因:不同旅游资源有其存在的特殊条件和相应的地理环境。

主要表现:旅游资源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上)2、组合性3、地域固定性4、相似性5、不可替代性。

时间特征:1、季节变化性2、时代性和变异性。

文化特征;1、内涵丰富性2、历史社会性3、民族文化性4、感知决定性。

经济特征:1、开发利用的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2、价值的不确定性3、吸引力的定向性4、易损性5、可创新性19、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20、旅游资源的保护:被破坏的原因:1、自然作用:a、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B、风化作用c、动物破坏,如白蚁、鸟类等2、人为作用:a、旅游者行为不当b、当地居民或旅游企业破坏21、旅游资源保护的措施:自然作用带来的灾害: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旅游者方面的原因带来的灾害:加强本地的旅游规划工作;其他人为原因的破坏:a、加强对旅游资源保护的宣传b、制定必要的法律或法规加以约束22、旅游业的定义: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23、旅游业的性质:旅游业≠旅游事业;根本目的:通过对旅游活动的推动、促进和提供便利服务来从中获取收入;从根本上说是一项经济性产业。

旅游业的基本特点:综合性产业;劳动密集型服务性的产业;政策性较强的产业;脆弱性的产业。

旅游资源的特点:多样性、吸引力的定向性、垄断性、易损性、可创新性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普及性、规模发展的持续性、空间分布上的地理集中性以及时间分布上的季节性。

24、旅游业的构成:三大支柱:旅行社、饭店业、交通运输业。

五大部门:住宿接待部门、游览场所经营部门、交通运输部门、旅行业务组织部门、东道地旅游组织。

25、政府干预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性:a、协调旅游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吧b、建设和确立国家(地区)旅游形象c、保护消费者利益,防止不公平竞争d、基础设施及其他公共产品的建设e、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安定f、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26、政府干预旅游业发展的手段:需求管理手段:目的地的宣传与促销;为游客提供信息服务;控制价格;控制游客进入量。

供给管理手段:控制土地用途;对建筑物行使管制;市场管制;实行特别征税;投资鼓励政策27、近代旅游业的开端:伟大的创举:组织者:托马斯·库克;时间:1841年7月5日;地点:莱斯特——洛赫伯勒(往返24英里);参与人数:570人;旅行方式:包租火车;目的:参加“禁酒大会”28、近代旅游业之父——托马斯·库克:a、组织首次大规模集体旅行b、开创商业性旅游经营c、首次组织出国包价旅游(1855年,前往法国)d、世界上第一例环球旅行团(1872年)e、成立第一家旅行公司(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f、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全陪导游g、最早使用地方导游h、编写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利物浦之行手册》i、创办第一份旅游报纸《旅游者与展览广告商》j、发行了代金券,是当今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29、近代旅游向现代旅游的过渡:开始过渡的标志:内燃机的出现(汽车、飞机的发明)过渡完成的标志:喷气推进技术在民航中的应用30、中国旅游业的发展: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陈光甫);1927年6月,更名“中国旅行社”;1949年11月福建厦门,华侨服务社,第一家国营旅行社;1973年,中国华侨旅行社总社恢复成立;1974年更名为“中国旅行社总社”;1954年4月15日,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31、旅游业的组成部分:旅行社:有营利目的,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

旅游业务: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安排食宿。

32、旅行社的分类:外国:旅游批发商、旅游经营商、旅游零售商。

中国:国际旅行社、国内旅行社。

33、旅行社的经营方式:包价旅游(一次性付费):综合包价旅游/全包价旅游;小包价旅游。

散客旅游(根据人数定):选择旅游;委托代办业务。

34、小包价旅游包括:包括:(1)从国内出发地到目的地的交通(2)在目的地的住宿(3)在目的地期间的早餐35、旅游饭店:饭店:依托服务设施向旅游者提供住宿、餐饮、购物和娱乐等项服务的企业。

旅游饭店:由国家旅游局授权挂牌的星级饭店。

饭店等级评定工作的原则:参加等级评定的饭店必须有一年以上营业历史;饭店的等级应通过多次调查后才能评定;饭店等级的高低通常不受规模大小的限制;评定后的等级并非永久不变36、旅游交通:旅游者利用某种手段和途径,实现从一个地点到达另一个地点的空间转移过程。

旅游交通的构成:1.旅游交通线路2.旅游交通运载工具3.旅游交通站点及辅助设施4.旅游交通管理系统。

旅游交通的任务:解决旅游者在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往返、从一个旅游目的地前往另一个旅游目的地,以及在一个旅游目的地内的不同区域之间便利往来的问题。

汽车旅行:自驾车、搭乘公车、包乘旅行大客车航空客运业务的经营分定期航班服务+包价服务水路业务分远程定期班轮服务、海上短程渡轮服务、游船服务和内河客运服务。

37、选择旅行方式的影响因素:1.旅行目的2.运输价格3.旅行距离4.旅行偏好和经验38、旅游景区的界定:1、某一组织或企业对其行驶管理;2、有明确的界线同外界阻隔3、有固定的出入口对旅游者出入行使有效控制39、旅游景区的特点:专用性、长久性、可控性。

40、旅游购物品的类型:1、旅游日用消耗品2、土特产品3、旅游纪念品41、旅游产品的特点:1、综合性2、不可转移性3、不可储存性4、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42、旅游发展对目的地的影响:经济影响:积极方面: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有助于货币回笼;增加政府税收,增加目的地经济收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增加就业机会。

消极方面:有可能引起物价上涨;有可能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过重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

社会文化影响:积极方面: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有助于促进环境的改善。

消极方面:不良的“示范效应”;干扰目的地居民的生活;当地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

环境影响:积极方面:使历史建筑和古迹遗址得到维护、恢复和修整;使休闲和娱乐场所以及相关设施的数量得以增加;使道路、交通运输服务等基础设施得以改善;使旅游接待区的环境卫生得以重视和维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