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合集下载

渭南市澄城县寺前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统练考试历史试题12.07 含答案

渭南市澄城县寺前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统练考试历史试题12.07 含答案

高三历史统练试题命题人:董云博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1、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

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

”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

这反映了()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2、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3、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4、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

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5、宇宙是人生永恒的话题。

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心外无物”。

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①陆九渊②塞内卡③王守仁④泰勒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李贽认为“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非内含于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由此,李贽认为文学“满场是假”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政权加强对思想领域的控制B.世人失去了“童心”“真心"C.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伦理道德D.“理学”思想束缚了民众的言行7.董仲舒为发掘大义做了很多研究,他把自己的见解与儒家经典相附会,并把这些观点当作上天意志,劝皇帝接受,并告诫皇帝,如果不采纳这些见解,就是违背天意,迟早要招致祸患。

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pdf

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pdf

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40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孟子看来,儒家道德准则仁、义、礼、智的基础与开端是A.人性本恶B.人性本善C.先贤思想D.礼乐制度2.西周宗法时代君主政治建立的基础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内外服制D.行省制度3.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

”冯友兰此处评价针对的是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4.康有为称严复的《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他如此推崇该书是因为A.该书符合革命派政治需要B.为维新变法寻找到了依据C.该书介绍了西方社会学说D.严复也主张推行维新变法5.历史学家齐思和《民族与种族》中说:“清季朝政日紊,外侮日急,革命志士兴起种族思想……”“种族思想”在孙中山早年革命思想中的体现是A.反对帝国主义B.创立民国政府C.驱除鞑虏专制D.实现五族共和6.下列文章中,最有可能在《民报》上发表的是A.梁启超《开明专制论》B.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C.陈独秀《文学革命论》D.鲁迅《狂人日记》7.在7—9世纪的264年里,它曾十几次派出使团到中国学习。

20世纪初,它成为中国学生留学的主要国家。

“它”是A.朝鲜B.日本C.英国D.美国8.陈独秀称:“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他这样说的用意是提倡A.中体西用B.维新变法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9.下列史学家中以进化论史观为导向阐述中国历史演变的是A.司马迁B.司马光C.刘知幾D.梁启超10.被誉为“中国近代史料宝库”,历史最久、影响最广的中文报刊是A.《时报》B.《申报》C.《新报》D.《苏报》11.甲午战争后,在西方“群学”影响下,民间社团兴起。

【全国市级联考】陕西省渭南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全国市级联考】陕西省渭南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有论者认为:秦始皇同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郡县制利于国家统一 B.郡县制加强了君主专制C.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 D.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郡县制【名师点睛】秦统一中国;吸取西周分封制弊端,废除分封制,实行了郡县制。

“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县”隶属于“郡”,县下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的“亭”。

特点: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影响: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据记载:“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

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值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后名军机处。

”材料说明了A.内阁随着军机处的建立而废止B.军机处由内阁演变而来C.雍正时期军机处成为中枢机构D.军机处因时势变化而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阁随着军机处的建立而废止从题目所给材料并未描述,故A项错误;军机处一开始是为适应西北军务而设的,从材料中也可看出军机处并非由内阁演变而来,故B项错误;军机处成为中枢机构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雍正时以适应西北军务而设,后又“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值缮写。

后名军机处。

”可以看出军机处因时势变化而设,故D项正确。

陕西省2016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三) Word版含解析

陕西省2016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三) Word版含解析

2016年陕西省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三)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秦以前有宗法,秦废封建,宗法与之俱废,萧何定九章,乃变为户法.宗法以宗为单位,户法以户为单位.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人口增长迅速 B.商品经济发展 C.专制权力加强 D.儒学成为正统2.下表是明代三个时期江苏吴江县市镇数量的变化情况.对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叙述不正确B.政府经济政策调整促进了市镇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促进江南城市发展D.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的繁荣3.清初,江西、江苏、福建等省,“佃田者不输租”已经“积以成习”,地主在出租土地时,往往要求佃农缴纳押金,租约期满再行返还.这从侧面说明()A.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B.佃农风险意识增强C.江南小农经济衰退 D.清初土地兼并严重4.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的普遍观念是: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如果被认为是“卖国”,那他根本就不能称作人.材料主要说明()A.儒学观念的世俗化 B.儒家思想的法制化C.程朱理学的系统化 D.外儒内法的社会化5.林则徐曾上奏皇帝,认为:英国以船坚炮利而称强,至口内则运棹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转动,若至岸上,更无能为,其强可以制,其富不足夸.这折射出()A.先进中国人对战争形势的清醒认识B.英国政府尚未做好发动战争的准备C.国人对世界的认识要有渐进的过程D.中国人民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6.“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A.抵制外商,寓强于富B.吸纳民间资本C.发展民企,辅助军事D.发展资本主义7.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是鸦片战争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B.反映了国人消费能力的普遍提高C.清末国人的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均发生较大变化D.洋货的流行促使小农经济破产8.新中国初期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外交,阅读《新中国建国三个月内建交情况》.这一表格充分说明()B.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外交凸显C.社会主义国家是外交唯一主体D.“一边倒”外交战略主要是对抗资本主义阵营9.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这表明()A.罗马法充分保护平民权益B.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C.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 D.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10.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11.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调整了当时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B.允许市场发挥作用,体现逐步过渡的思想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12.一位欧洲著名学者指出:“我们已经很难从传统的观点来看欧洲是否算是统一.从形式上来看是没有,如果从实质内容来看,他们已经有了共同的认同.统一的国家要做的事,他们不已经在做了吗?而且做得比主权国家还好”.此学者的核心主张是()A.建立政治、军事一体化的欧洲B.欧盟是超越主权国家的区域实体C.建立经济全球化对欧洲更重要D.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正确潮流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84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在一种与外界基本隔离的状态下自发地产生与发展起来.…较少借鉴和吸收别国的文化,并且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冲击而使自己的文化出现断层、转型或湮灭,表现出稳定连贯的文化特征和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由于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与别国文化交流较为困难,…即使在接触外界文化之后,中国人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表现了一种自我中心的文化观.﹣﹣祝西莹徐淑霞《中西文化概论》(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材料二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了中国,又把把中国的典籍宝藏翻译成欧洲文字,介绍欧洲,大大深化了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文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走俏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蛹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由景仰的维度走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以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材料三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鉴的理由…任何一个文明,不论有多古老有多特色,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否认这一点,你就无法参与全球精神财富的大循环.﹣﹣摘自《南方周末》(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及其启示.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元:国际经济霸权的转移》等整理上表反映了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化货币的基本历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一国货币成为国际化货币的主要因素,并就其中某一个因素展开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5.【历史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自秦汉起,各级官员均由国家任命,大多存在有异地仕宦解决住所的需要.因此,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大约也就在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住房以外,官吏住所内的一应家具杂用亦由机关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以明代淳安县署为例,知县的家具杂用有六十三种二百余件,县丞、主薄等有六十种,典史仅十九种.洪武时,黄州府有个同知安贞,因“搜造公宇器用”,被部下吏员向按察司检举,按察司又向中央汇报.朱元璋得知后,为安贞开脱,说是:“房宇器用都是公家的,安贞若另迁他官,一样也带不走.”…另外,官员调任或退休时,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摘自完颜绍元《古代怎样解决官员住房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官员公房制度的特点.材料二、法国很早就开始实施官邸制,该制度具体名称是“公职人员职务用房制度”.…法国法律规定,住房大小与付费标准根据职务需要与地位确定.例如担任部长以上的公职,一般可以享受完全免费的职务用房,标准是家庭1﹣2人住3房套间,3个人住4房套间….中下级公职人员如果无住房就无法工作者,也参照上述标准分配住房.如果只是一般需要分配职务用房者,则应缴纳正常租金标准一半的房租.…美国官邸制适用范围则是总统、副总统、州长、副州长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城市市长.各级官员官邸的购买、日常使用和维护费均由政府预算负担,居住者只需每年交纳象征性的租金l美元.此外,除了国际通行的驻外大使配有官邸外,一些美国大学校长也住“官邸”.﹣﹣摘自《看各国如何实施官邸制》(2)根据材料一、二,中国古代公房制与西方的官邸制的共同点.谈谈你对实行官邸制的认识.16.【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国王是上帝在尘世的代理,因上帝之名被尊为神…《圣经》里是把国君比作神,明确地把他们的权力与上帝的权力相提并论.臣民在议会(不过是国王的首要议事机构和工具)里所恳请之法律,只能由国王在议会的建议下制定.国王制定日常法令,没有国王的权威参与其间,议会无权制定任何法律或法令.﹣﹣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对议会的演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詹姆斯一世演讲的主要内容.材料二良好的政府必定有一以贯之,堪与一种哲学体系堪与一种哲学体系相媲美的观念.所有的举措必定是深思熟虑的,举凡财政、政治和军事,惟须朝向一个目标,即国家强盛,国势昌隆.如此一种体制只能源于一个人的头脑,此人非君主莫属.君主是国家另一公仆,人们要求他为了国家的利益干练地工作,最起码要密切关注最重大的问题.君主有责任重视农业,使商业和工业受到鼓励.他是一个应该时常警惕国家敌人行动的终身哨兵.﹣﹣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政治典范》(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腓特烈二世与詹姆斯一世观点的异同.1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与唐继尧等人于12月1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举义时,他向滇军将士泣血致辞:“袁势方盛,吾人以一隅而抗全局,明知无望,然与其屈膝而生,毋宁断头而死.此次举义,所争者非胜利,乃中华民国四万万众之人格也.”1916年3月16日,蔡锷令右翼赵又新梯团自白节滩经双合场进攻纳溪侧背,为主攻;中路顾品珍梯团一部由渠坝驿沿叙永河向纳溪正面佯攻,朱德、张煦两支队从侧翼向兰田坝迂回前进,阻击泸州援纳之敌,刘存厚师进窥牛滚场,威胁江安守敌,掩护主力攻纳.17日,几路部队同时向敌发起进攻,连战皆捷,朱德一路甚至挺进到距泸州仅几公里的地方.经此一战,敌主力“第七师将校伤亡殆尽,士兵损失过半,已无再战能力.”22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6日,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随之结束.孙中山曾评价护国战争:“云南起义,其目标之正确,作战之勇敢,以及民心之振奋,响应之迅速,与黄花岗之役,辛亥武昌之役,可谓先后辉映,毫无轩轾,充分表露中华民族之正气.”﹣﹣摘编自白寿彝《白寿彝史学二十讲:近代前编》(1)根据材料,指出蔡锷在护国战争中的作为.(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护国战争的历史意义.2016年陕西省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秦以前有宗法,秦废封建,宗法与之俱废,萧何定九章,乃变为户法.宗法以宗为单位,户法以户为单位.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人口增长迅速 B.商品经济发展 C.专制权力加强 D.儒学成为正统【考点】汉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分析】本题考点是汉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重点掌握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秦汉专制权力加强.【解答】秦汉时期战争频繁,人口不可能增长迅速,A不符合历史事实;商品经济发展突出在宋代,材料也没有显示商品经济发展的信息,故排除B;儒学成为正统出现在西汉中期﹣﹣光武帝时期,与材料中的秦、萧何不符,排除D.根据题干可知秦朝废除了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设立户法制度,可知是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C正确.故选C.2.下表是明代三个时期江苏吴江县市镇数量的变化情况.对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叙述不正确B.政府经济政策调整促进了市镇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促进江南城市发展D.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的繁荣【考点】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分析】本题考点是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掌握明清商业城镇出现的原因和反映的问题.【解答】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市镇数量变多”是本题的题眼,有一点务必明确,明代政府经济政策调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这些只能阻碍市镇发展,绝对不能促进了市镇发展,所以本题答案是B.而“明代三个时期江苏吴江县市镇数量”增多,是因为明代江南地区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故ACD都是正确的描述.故选B.3.清初,江西、江苏、福建等省,“佃田者不输租”已经“积以成习”,地主在出租土地时,往往要求佃农缴纳押金,租约期满再行返还.这从侧面说明()A.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B.佃农风险意识增强C.江南小农经济衰退 D.清初土地兼并严重【考点】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重点掌握明清南方农业、商业的发展.【解答】结合题干材料可知,地主出租土地的时候要求佃农缴纳押金的原因在于“佃田者不输租”已经“积以成习”,因此地主的这一举措是受佃农习惯的影响,从侧面反映了佃农身份、地位的提高,也说明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地主的风险意识的增强,故B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江南小农经济的衰退,故C 错误;材料也不反映清朝初年土地兼并是否严重,故D不正确.故选A.4.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的普遍观念是: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如果被认为是“卖国”,那他根本就不能称作人.材料主要说明()A.儒学观念的世俗化 B.儒家思想的法制化C.程朱理学的系统化 D.外儒内法的社会化【考点】正确对待传统儒家文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了解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其目的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特别强调“忠君就是爱国”“孝悌”思想.【解答】材料中“逆子”“乱臣”“卖国”是世俗道德、政治、人生观领域里不遵循“三纲五常”的体现,人们对此极为鄙视,说明了儒学观念的世俗化,故答案为A;材料没有体现儒家思想的法制化和程朱理学的系统化,故B、C不准确;外儒内法的社会化与材料表述没有任何关系,故D不准确.故选A.5.林则徐曾上奏皇帝,认为:英国以船坚炮利而称强,至口内则运棹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转动,若至岸上,更无能为,其强可以制,其富不足夸.这折射出()A.先进中国人对战争形势的清醒认识B.英国政府尚未做好发动战争的准备C.国人对世界的认识要有渐进的过程D.中国人民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考点】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分析】本题考查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的“师夷长技”.【解答】本题材料提到“英国以船坚炮利而称强,至口内则运掉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转动,若至岸上,更无能为”,认为可以抵制英国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林则徐对英国的认识不够全面,国人对世界的认识要有渐进的过程.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故排除.故选C.6.“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A.抵制外商,寓强于富B.吸纳民间资本C.发展民企,辅助军事D.发展资本主义【考点】洋务运动.【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意在考查洋务运动的目的和作用.【解答】题干中:“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即发展本国经济以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所以A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反映出吸纳民间资本的意图,所以B错误.材料没有强调与军事工业的辅助关系,所以C错误.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在本质上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故D错误.故选A.7.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是鸦片战争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B.反映了国人消费能力的普遍提高C.清末国人的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均发生较大变化D.洋货的流行促使小农经济破产【考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考查清末国人的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的变化.【解答】抓住题干“19世纪末期”,A项鸦片战争是184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当时中国被列强侵略已经有半个世纪之久,国人的消费水平不可能普遍提高,故B项不符合史实.由“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可以看出清末国人的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均发生较大变化,故C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体现小农经济破产的信息,故排除D项.故选C.8.新中国初期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外交,阅读《新中国建国三个月内建交情况》.这一表格充B.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外交凸显C.社会主义国家是外交唯一主体D.“一边倒”外交战略主要是对抗资本主义阵营【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解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提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排除.表格反映我国主要和社会主义国家交往,体现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凸显,故B项符合题意.表格反映我国主要和社会主义国家交往,但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国家是外交唯一主体,故C 项错误.题干未反映“一边倒”外交战略主要是对抗资本主义阵营,故D项排除.故选B.9.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这表明()A.罗马法充分保护平民权益B.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C.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 D.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考点】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对罗马法特点的掌握.【解答】A、题干中只提到妇女在法律中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示对平民权益的保护,故A 错误;B、根据材料“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和“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规定了在特殊情况下妇女的法律权力,但不能体现妇女与男子逐渐平等,故B错误;C、根据题干,罗马法“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体现了罗马法在实践中的灵活性,故C正确;D、任意裁判的权力是不符合古罗马的法治精神的,而且材料只是大法官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的运用法律,所以D错误.故选C.10.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经典力学;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经典力学和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重点考查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近代物理学的重大进展.【解答】A、注意时间信息“17世纪末”.早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议会已经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是通过16世纪宗教改革,排除A;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是在18世纪,进化论的提出是在1859年(19世纪中叶)由达尔文提出,排除B;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是在18世纪中期、相对论理论提出实在0世纪初,排除C;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提出、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是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两者都是在17世纪末,因此选D.故选D.11.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调整了当时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B.允许市场发挥作用,体现逐步过渡的思想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考点】新经济政策.【分析】本题考查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通过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特点进行比较,利用排除法可选出答案.【解答】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所以A项表述有误;CD均是在斯大林时期,因此不符合列宁这一限制条件,故排除CD项;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战时共产主义取消一切商品贸易,斯大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只有新经济政策才恢复商品贸易,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因此B项正确.故选B.12.一位欧洲著名学者指出:“我们已经很难从传统的观点来看欧洲是否算是统一.从形式上来看是没有,如果从实质内容来看,他们已经有了共同的认同.统一的国家要做的事,他们不已经在做了吗?而且做得比主权国家还好”.此学者的核心主张是()A.建立政治、军事一体化的欧洲B.欧盟是超越主权国家的区域实体C.建立经济全球化对欧洲更重要D.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正确潮流【考点】欧洲一体化.【分析】本题考查欧洲一体化.考查欧盟的性质和特点.【解答】从题干的表述中可以知道,反映的是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及效果.材料信息“从形式上来看是没有”“从实质内容来看…统一的国家要做的事,他们不已经在做了吗?而且做得比主权国家还好”可知,该学者强调的是欧盟超越主权国家的性质.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故选B.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84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在一种与外界基本隔离的状态下自发地产生与发展起来.…较少借鉴和吸收别国的文化,并且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冲击而使自己的文化出现断层、转型或湮灭,表现出稳定连贯的文化特征和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由于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与别国文化交流较为困难,…即使在接触外界文化之后,中国人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表现了一种自我中心的文化观.﹣﹣祝西莹徐淑霞《中西文化概论》(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材料二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了中国,又把把中国的典籍宝藏翻译成欧洲文字,介绍欧洲,大大深化了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文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走俏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蛹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由景仰的维度走向否定、。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 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对夏王朝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部落联盟争夺首领位置的结果B.生产力推动下的社会进步C.专制代替民主的倒退D.私有制代替公有制的2在中国古代史上,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长期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这一地位最早可追溯到A.4000多年前B.3000多年前C.2000多年前D.1000多年前3.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①武王伐纣②盘庚迁殷③平王东迁④国人暴动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D.④③②①4、战国时,水利灌溉事业有很大发展,著名的水利工程有:①楚相孙叔敖修的芍坡②秦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A.①正确②不正确B.①不正确②正确C.①②都正确D.①②都不正确5、近日,我国专家学者对夏商周三代纪年重新作了界定,下列关于这三代社会历史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农业是这三代的主要经济部门②以青铜制造业为代表的商朝手工业高度发达,在世界上独树一帜③商朝的灭亡形式,确切地说是亡于异族打击④"时日曷表,予与汝皆亡"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暴君周厉王的诅咒⑤西周"国人暴动"的性质属于平民的武装暴动A.①②③⑤B.①②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6、《史记•苏秦列传》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

临淄之途,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对这段文字的深刻理解是A 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值,人口增长B 临淄人喜欢音乐、赌博和旅游C 临淄人好吃懒做,整天游手好闲D 战国时期,有钱人整天享乐,一般百姓为生计而奔波7、西周用鼎陪葬的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据最新考古发掘表明,春秋时期诸侯墓葬中也有用九鼎的现象.这种情况体现的本质特点是A 冶铸业制鼎规模在扩大B 奴隶主越来越奢侈腐化C 春秋时期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D 天子与诸侯地位发生了逆转8.“围魏救赵”的成语出自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9.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冶铸业的技术进步表现在A.发明灌钢法B.首创铸铁柔化处理技术C.普遍采用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D.广泛用煤冶铁炼钢10.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在看待人与自然关系上观点相左的是A.孟子和荀子B.墨子和韩非子C.墨子和荀子D.荀子和庄子11.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高三历史上册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高三历史上册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第一次高考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人说“儒墨及老庄皆有其政治思想……虽不相同,然皆从人民之观点,以论政治。

……唯法家人‘一夫’出发,基本上冲着平民而来”。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法家()A.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行严刑峻法B.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C.要求以“礼”约束百姓D.实行控制思想的“焚书坑儒”2.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竞会跟平民一样,竞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歧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3.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

这种趋势反映了()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②笠举考试内容的变化③城市经济的繁荣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图1反映的是清代北京前门商业区的情况,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有()①反映了清朝的城市生活丰富多彩②清朝的商业在农业、手工业进步基础上得到发展③商业的繁荣说明此时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松动④不是历史的真实反映,在重农抑商政策下,清朝不可能出现商业的繁荣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学者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他评价的这部书应是()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B.朱熹的《四书集注》C.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D.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6.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之一。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寺前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9_9)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寺前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9_9)

2015.9.9高三历史周练试题(一)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选择题1.据考证右图是商朝武丁时期的甲骨。

牛骨正反面刻满了长篇卜辞,内容涉及北方部落入侵和王命诸侯出征、田猎以及天象等。

该图反映出( )A.商朝神权与王权结合 B.天人感应的神权色彩C.商王严密控制诸侯国 D.迷信活动,史料价值低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相对密闭的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

该观点旨在强调(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自然经济是宗族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D.乡土观念与世俗民风是宗族延续之本3.美国历史学者费正清在谈到中国古代的宗法制时说:“它依靠的是血缘或准血缘的宗法关系而非封建制度的法律原则。

”在宗法制的等级结构中,处于最底层的是( ) A.卿、大夫 B.士 C.平民 D.奴隶4.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

据此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应为“社会流动增大”。

出现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 A.小农经济的形成B.分封制逐渐的瓦解C.监察制度的建立D.王位世袭制遭到破坏5.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

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文中“天之变局”是指当时( )A.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B.统治阶层出身的变化C.制度法令由混乱到统一D.政局由动荡走向稳定6.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

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D.学而优则仕7.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对地方的监察,“与分封制不同,郡县制确立利于中央通过监察和考课加强对地方政权控制,从而结束了地方分权的格局,逐步演化为干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

”符合材料观点的是A.官僚制度对皇权有制约作用B.君主专制也体现民主性C.皇帝权力经常受到权臣控制D.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2、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举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3、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

这表明中书省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4.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

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

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

这说明谣谶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D.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5.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

下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

表Array中“丁”指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6.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

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7.美国历史学家罗素说:“我相信,中国人如能对我们的文明扬善弃恶,再结合自己的传统文化,必将取得辉煌的成就。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寺前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统练考试试题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寺前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统练考试试题

高三历史统练试题1.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

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

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2.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

1985年,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向世界市场注入大量石油,导致世界油价下跌了129%,苏联损失惨重。

这表明()A.苏联忽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代价沉重B.石油成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财政基础C.石油危机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D.粮食问题严重动摇了苏联社会经济基础3.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中发出号召:“……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长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

”文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应该是()A.“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C.“为了支援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D.“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4.“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

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

”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5.《一部颠覆性著作:〈二十世纪俄国史〉》,小标题共八个:一、列宁是否利用了德国资助;二、关于十月革命;三、关于罗曼诺夫皇族的命运;……五、“星期六义务劳动”;六、“全盘农业集体化”;七、苏联的文化革命,造神气氛中的高尔基……下列对相关小标题的含义解读不正确的是( )A.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B.“星期六义务劳动”反映了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急迫思想C.“全盘农业集体化”实现了农村经营方式的变革D.造神气氛中的高尔基生活在二战时期6.如果一个国家各个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过于悬殊,便会出现各种社会矛盾,导致社会走向分崩离析,儒家早在《论语》中就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