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实践活动方案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实践活动方案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实践活动方案标题:校园有道德的人实践活动方案,培养学生价值观与道德观一、活动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道德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成为了当下教育的迫切需求。

本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并将这种行为内化为自己的习惯。

二、活动内容和形式:1.道德观念培养通过开设道德观念培养班级讨论会议,邀请心理辅导员、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并借助故事、案例等形式进行讲解和讨论,使学生深入了解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实践活动设计(1)义务劳动:指导学生通过参与义务劳动,培养其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心和关爱他人的精神。

可以组织学生去社区卫生站、敬老院、孤儿院等地进行义务劳动,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2)道德讲堂:邀请正直诚实、乐于助人、尊重他人等方面表现出色的个体,为学生讲授道德概念、道德准则和道德行为,以示范和激励学生。

(3)德育实验室:设置德育实验室,供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活动的观察、体验、记录和分析,引导他们反思己身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增强道德自觉。

3.道德日记和反思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道德日记,记录自己一天中的道德行为,同时在每个星期末进行个人的反思和总结,以检查和调整自己的道德行为。

校方可以根据学生的日记和反思情况,进行评选和表彰优秀者。

三、活动实施计划:1.活动前的准备:(1)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每项活动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步骤。

(2)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其教育引导学生的能力。

(3)协调学校与社区、志愿者组织等进行合作。

2.活动的实施:按照活动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相关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教师和辅导员应引导学生参与并不断进行反思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道德理念。

3.活动后的评价和总结:学校相关部门根据活动的实际效果,结合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

小学德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总结报告模板

小学德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总结报告模板

小学德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总结报告模板小学德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题目: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缘由及研究现状述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

在《广东省中小学德育指导委员会工作座谈会》上,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指出:新形势下,我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思路是围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个中心任务,重点抓好德育主渠道、德育教化和德育督导评估三方面工作,突出抓好德育环境的全面教化。

《课标》也强调:“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个性的学生。

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

”从教育的角度看,班级是学生彰显个性,实现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

什么样的班级就塑造什么样的学生,他们参与班级建设的过程经历,体验感悟,将在其生命发展的历程中留下鲜明的痕迹。

要培养出赋有创造性的特色学生,必须构建有个性化的班级文化,让学生无条件,无时不刻地进行班级文化熏陶。

在此背景下,有效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已成为一项迫切的重点工程。

(二)课题提出的缘由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本质上就是对课程文化的一种颠覆和重新建构,学校文化、班级文化事实上都是课程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个性化班级文化就是一种全新的文化。

因此,在新课改情境下,进行“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是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其次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一所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这所学校全面的发展,它既包括群体的发展,也包括个体的发展。

单个班级的发展势必促成全校的发展;单个学生个体的成长,也最终促成学校的长期发展。

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促成良好的班风建设,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健康、向上的风气中接受持久而稳定的熏陶,最终共同成长。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开题报告)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开题报告)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开题报告)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探究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理念和方法,以促进教师的德育水平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当前,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已经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认可,但由于长期以来教育评价方面的偏颇,学校和教师在德育方面的观念和实践都还存在不足。

因此,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提供指导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活动和行为的理论,为解决具体问题提供思路和可操作的方法,深入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拓宽教师的德育观。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以XXX为例,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探究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理念和方法,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具体内容包括: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理论基础、德育渗透的具体方法、德育渗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等。

三、预期研究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成果:1.总结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理论和方法,为教师提供指导;2.评估德育渗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教育改革提供参考;3.拓宽教师的德育观,促进教师的德育水平和学生的终身发展。

四、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本研究的可行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研究机构:XXX是一所实力雄厚、教学经验丰富的学校,具备开展本研究的条件和基础;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能够全面深入地探究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理念和方法;3.研究资源:本研究将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开展问卷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保证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4.研究人员:本研究将由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研究小组,能够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五、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的进度安排如下:1.前期准备(1个月):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组建研究小组等;2.文献资料法(2个月):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理论基础;3.访谈法(2个月):对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方法;4.问卷调查法(2个月):开展问卷调查,评估德育渗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5.总结分析(1个月):总结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德育开题报告ppt

德育开题报告ppt

德育开题报告ppt德育开题报告格式和要求Word文档命名要求:学号姓名(如1120100***某某开题报告;1120100***某某开题报告提纲1120100***某某开题报告ppt)封面要求:如后面封面所示德育开题报告(黑体小三加粗居中)必须有自拟题目(黑体小二加粗居中)姓名班级等(黑体小三加粗题目正下方,左右相等,页面好看)德育开题正文内容:字数2000字以上,内容包括对自己的认识、优劣势的分析,大学生活的困惑和解决方法,大学四年的规划(可包含毕业之后的人生等),与开题报告提纲内容相符,格式:文章题目,黑体三号加粗居中章节标题,黑体四号加粗字体要求宋体小四段间距固定值22磅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字符开题报告要求基本和正规论文要求一样,请大家适应学习,为今后论文奠定基础。

详见后面模板德育开题报告自拟题目姓名:学号:班级:时间:自拟题目一.我***正文:******篇二:德育开题报告(初稿)中职德育教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时代要求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八次会议中,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就《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作了重要讲话。

《报告》为中职德育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加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必要的文化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健康的身心素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报告》给中职德育教育工作者,在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上指引了前进的正确方向。

特别是在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更增强我们适时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紧迫性和责任感。

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来劳动力重要的主体部分,中职学校作为加强和改进我国未来劳动力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战场,我们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个历史重担。

而中职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将有利于为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职德育教育理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德育开题报告

德育开题报告

德育开题报告德育开题报告1__主要从分析德育现状,拓展德育课题、建设教师队伍,形成育人环境这几个方面进行讲述。

其中,主要包括:德育要求缺乏一贯性;重智育轻德育的`倾斜价值取向;家庭、社会与学校德育步调不一;教师思想不统一,共识没达成,德育体系没构成;抓学习研讨;抓实践体悟;抓反思重建等,具体材料请详见下文:一、分析德育现状,拓展德育课题学校在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构建研究课题”中,对“中学的德育现状究竟如何”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

调查分《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__中学原一年级160人,原二年级150人,原三年级170人;选取与学生样本相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及学校德育干部、校领导30人。

调查结果均通过统计对比分析。

这项调查结果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以前__中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提供了现时的着眼点和着手点。

为此,我们对这项调查结果与分析特别予以总结。

调查结果1、德育要求缺乏一贯性德育目标内容缺乏一贯性。

德育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要求,也就是说,通过教育要促使受教育者成长为具有何种道德品质的人。

变动不居的德育要求,使得德育工作总是浮在表面,难以深入下去。

如果倡导的德育目标总是变来变去,就很容易滋生浮躁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工作作风。

这种尚处于“他律”阶段的道德行为,一旦脱离了外在的控制,很容易倒退到最初的状态。

调查结果2、重智育轻德育的倾斜价值取向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成了一种普遍的倾向。

从过去的“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今天的“出国热”、“电脑热”,人们的意识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看重知识,看重分数的倾向。

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考分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高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分而淡化品德表现。

社会需要、就业压力、高收入的回报,以及家长的投入与期望等原因,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升学竞争的压力,这就使学校德育工作受到巨大的牵制。

2023年德育教育开题报告

2023年德育教育开题报告

2023年德育教育开题报告2023年德育教育开题报告1一、课题的提出为了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党和政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密切结合”的战略方针,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做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部署。

全国许多省市、地区紧跟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积极深入地在中小学开展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宗旨的传统美德教育,大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创造了许多很好的经验。

与先进地区和先进学校相比,我们在工作上存在许多差距。

由于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学校、社会比较普遍地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工作,限于一般号召,措施不够扎实有力,工作不深入不落实。

教师和学生对民族精神内涵——中华传统美德的认知含糊不清,道德行为辨别和实践能力不强。

为了切实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系列文件精神,有效改善我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的针对性、主体性、实践性和实效性,我们决定选择“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这一课题,以科学研究探索创新的精神、积极慎重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对我校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充分利用课堂、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内外活动等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通过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有效地改进我校德育工作。

二、研究目标1、调查研究现在校学生存在哪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应加强哪些中华传统美德。

2、研究在学校教育教学中采用哪些途径和方法能够有效的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3、通过研究在学校构建一套有关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体系,编写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校本课程。

三、研究的'内容中小学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能否取得成效、保证实效,关键在于采取有效的途径和适当的方法。

因此,我们拟在以下方面认真进行研究探索:1、如何使学生熟知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2、学科教学如何渗透传统美德教育;3、在传统美德教育中学校与家庭如何密切合作;4、传统美德教育如何与学校其他方面的教育有机整合;5、传统美德教育如何与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紧密结合;6、传统美德教育应该开展哪些主题活动,如何开展;7、班级在传统美德教育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发挥作用;8、传统美德教育如何与学校行风整顿、师德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校领导、教师的表率作用;9、在传统美德教育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10、如何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传统美德教育网络等。

关于德育课题开题报告(通用7篇)

关于德育课题开题报告(通用7篇)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关于德育课题开题报告(通用7篇)报告使用范围很广。

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德育课题开题报告(通用7篇),欢迎大家分享。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篇1一、选题缘由1、学校学生现状我们学校是一所发展中的学校。

34个教学班,1700余名学生,办学已成规模。

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农村学生、留守学生已成为学校受教育者的主体。

他们其中一部分习惯差、毛病多。

据我初步统计,农村学生、留守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60℅左右。

他们的养成教育是当下必须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有刻不容缓的使命感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感。

2、寻找空白,填补空白我们在课题立项之前,在网上大量查找了国内学校进行养成教育研究的情况。

通过浏览,看到钢花学校做得比较好。

但我们发现,钢花学校在德育主题月活动、利用家长学校资源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特别是针对留守学生的养成教育研究,更是一个空白。

我们进行此项课题研究,就是想在钢花学校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养成教育内容,赋予养成教育新的时代内涵。

3、创品牌,出特色提炼办学理念,打造学校品牌,是我们学校当前的战略选择,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育品牌一旦形成,就会凝聚成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力,彰显其办学水平及办学特色,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课题界定为避免产生混淆,特对本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加以界定。

“体验”就是通过实践或亲身经历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它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训练活动,使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生存的一种教育过程。

“体验式养成教育”是教育者依据德育目标和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以及个体经历有效创设相关的情景或氛围,让少年儿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通过反思体验和内化体验形成个人的道德认知,并逐步积淀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形成“不教而教”的自律习惯并伴随终生。

德育课题申请书

德育课题申请书

德育课题申请书引言: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素质和道德是学校肩负的重任。

本文旨在申请开展一项新的德育课题,以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从而培养他们成为有品德、有担当的未来社会成员。

一、课题背景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人们面临着各种道德困境和价值观的碰撞。

学校德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建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亟需不断更新和提高。

当前,学校中普遍存在道德教育的“知行合一”问题,即学生对于道德知识较为熟悉,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能够将所学的道德知识付诸实践。

二、课题意义1. 提高道德素养:通过该课题的开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帮助他们积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形成高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2. 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课题中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实践,具体了解社会的需求,并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 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德育教育的深入开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还能培养其自觉遵守规则、有良好人际关系和坚定的人生目标。

4. 促进学校和家庭合作:家庭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第一阵地,通过开展该课题,可以进一步促进学校与家庭的互动与合作,形成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课题内容与方法1. 安排德育课程:在正式课中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德育教育,教授与学生年龄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道德知识和思想。

2. 强化实践教学:将德育课程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道德行为的乐趣和意义,增强道德意识。

3. 组织德育激励活动:开展德育激励活动,例如评选优秀学生、德育表彰等,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道德实践。

4. 建立导师制度:每个学生配备一名导师,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德育教育,并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道德培养。

四、预期成果通过该课题的开展,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 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品德修养,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自我约束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德育课题开题报告(一)一、论文题目: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教育专心于未来。

教育是若干年后什么都去掉,留下的积淀--真善美。

因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关乎孩子一辈子的教育。

叶圣陶先生曾强调:“启蒙教育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凡人生之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这个时期养成,以后只需继续地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

”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其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在为未来奠基。

时代迅猛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研究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问题。

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而作为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学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少先队员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抓好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是重中之重。

三、课题的界定1、“习惯”,是指人对于某种刺激的“固定性反应”,久而久之形成的类似于条件反射的某种规律性活动。

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生活中形成并逐渐稳固下来的。

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行为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都是习惯性的。

因而习惯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绝对的影响。

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2、养成教育,一课题的界定般物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

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健康体魄的培养和教育。

狭义的养成教育单指人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而且特别是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淮北市人民路小学是淮北市首家寄宿制、小班化学校。

学校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德育、少先队工作方面积极探索。

以德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以德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以德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道德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以德育为基础的教育,旨在通过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

本文将探讨以德育为基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实施道德教育。

第一,道德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关乎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和道义。

通过德育,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增强道德意识,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才能在社会中做一个有责任感、有公德心的成年人。

其次,以德育为基础的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以德育为基础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和道德自觉。

通过对良好行为的激励和错误行为的纠正,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自律的习惯,并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这将使学生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提高他们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德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需要多方合作。

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并将德育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同时,家庭也要承担教育责任,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道德模范,为学生树立榜样。

社会应该提供正能量,加强社会道德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最后,以德育为基础的教育需要灵活多样的方式手段。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灌输道德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举办道德讲座、组织道德模范评选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道德的兴趣,让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中。

综上所述,以德育为基础的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至关重要。

通过德育,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

德育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手段。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有德行、有担当的新一代人才。

德育论文开题报告

德育论文开题报告

德育论文开题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不断进步和发展。

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在当今社会,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品德和民族精神,需要通过德育进行弥补。

本文拟就德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探讨,以及如何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德育现状和问题目前,虽然各地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由于其作用刻板、形式化等原因,使得德育的效果不尽人意。

一些学生严重缺乏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家庭和睦意识。

他们也不懂得如何在人际交往中谦虚、诚实,乐于助人等。

一些学生缺乏约束力的父母,不少学生过度追求名利和虚荣心的问题,特别是网络时代,学生们沉迷于网络游戏、微博等之后,很难从这种依赖性中走出来,对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

二、如何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1、了解学生心理特征心理特征是千差万别的,没有心理学知识作为基础,根本不可能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

因此,教师们应该在每学期开始前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习惯和家庭背景,以适合每个学生的特点来开展德育工作。

2、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教师们应该积极参与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

首先,教师们应该重视德育教育,使其成为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量身定制德育教育方案。

最后,教师应该通过组织课堂活动、主题活动、德育小组等手段,通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提高教育质量。

3、建立健康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指形成校园氛围的一种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和交往模式体系。

建立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从而提高其德育素养。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志愿者服务活动、心理援助项目等,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建立一种健康、向上、积极的校园文化。

总之,只有具备基础理论、注重实践经验、掌握一定技巧的德育教育,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德育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观念,更好地培养富有爱国心、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德育素养。

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德育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道德品质教育更是塑造他们健康人格、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然而,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道德品质教育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教育方法单一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实践方法,以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二、研究目的1. 分析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2. 探讨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实践方法。

3. 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

三、研究内容1. 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现状分析。

2. 道德品质教育理论模型的构建。

3. 道德品质教育实践案例的收集与分析。

4. 实践方法的效果评估与优化。

四、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收集国内外关于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2. 实证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现状。

3.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道德品质教育实践案例,深入剖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4. 实验研究法:设计道德品质教育的实践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评估实践方法的效果。

五、研究阶段1. 第一阶段(第1-3个月):进行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框架,设计研究方法。

2. 第二阶段(第4-6个月):进行实证研究,收集数据,分析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现状。

3. 第三阶段(第7-9个月):分析实践案例,提炼有效的道德品质教育实践方法。

4. 第四阶段(第10-12个月):进行实验研究,评估实践方法的效果,提出优化建议。

六、预期成果1. 揭示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构建一套科学、实用的道德品质教育实践方法。

3. 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

4. 发表相关论文,推广研究成果。

七、参考文献[此处列出参考文献,以示严谨的学术态度。

]八、研究者简介[此处列出研究者简介,包括姓名、职称、研究领域等,以增加报告的可信度。

学生道德意识培养方案和活动简报

学生道德意识培养方案和活动简报

学生道德意识培养方案和活动简报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学生道德意识培养方案和活动的简报。

通过开展相关活动,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使其成为有责任感、正直诚实、友善宽容的公民。

方案
我们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教育:在学校课程中加入道德教育内容,通过故事、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道德问题,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2. 活动组织:定期组织道德教育活动,包括讲座、研讨会、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有机会与专家、老师进行交流,增加道德教育的互动性。

3. 社区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例如志愿者活动、环境保护行动等,通过实际行动践行道德观念。

4. 规范引导:确立学校规范,包括纪律要求、学校规章制度等,引导学生遵守相关规定,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活动简报
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学校近期开展了以下活动:
1. 讲座:邀请心理学家进行心理道德教育讲座,引导学生了解
并提升心理道德水平。

2. 主题班会: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
为体验,促进交流和研究。

3. 志愿者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亲身体
验服务他人的快乐,培养更多的道德责任感。

4. 遵规宣传:通过校园广播、海报等形式宣传学校规章制度,
引导学生认识到规范行为的重要性。

5. 案例研究:在课堂上引入道德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道德困境,培养他们的道德决策能力。

通过以上方案和活动,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使他们成为优秀的公民和社会成员。

我们将继续开展相关活动,并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以促进学生道德意识的发展。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的道德、思想、文化素养和社会行为能力综合体,是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生是我国未来的主人翁,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证研究,探究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特点和影响因素,为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三、研究内容1. 综述国内外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现状和成果,明确本研究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2. 设计研究问卷,包括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调查、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相关因素调查等。

3. 进行研究问卷的调查和数据收集,包括问卷的发放、回收、整理、分析等。

4. 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特点和影响因素开展分析和探究。

5. 提出针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策略和建议。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采集,借鉴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探究,使用逻辑分析、对比分析、归纳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五、研究意义1. 对我国教育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学生是我国未来的主人翁,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2. 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健康成长和人生发展的基础。

3. 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研究将为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中国教育学会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十二五”规划课题《以“校长为首,品德课程为主”构建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实验研究》子课题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负责人姜赟负责人所在单位牡丹区何楼中心校姜楼小学研究的起止时间2011年6月——2012年12月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有“习子童蒙,圣功也”的观点,进一步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

本世纪70—8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们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系统地研究了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特征,认为小学儿童的完整品德是在学校中遵守明确的道德要求、准则和行为规范而形成的。

他们强调儿童道德习惯的养成在儿童个性形成与品德发展中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我国著名心理学专家林崇德教授在他的《品德发展心理学》中指出,由于年龄所致,小学生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认识比较肤浅,只知道“应该去做”,但对“为什么这样做”缺乏理解,具有外部调节向内心自觉发展的特点,“要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这的确是发展小学儿童品德的最有效的途径”。

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就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德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的启蒙和培养,以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其次,抓好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

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新时期,党的十七大制定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的奋斗目标,使我国成为“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

初中道法课题开题报告

初中道法课题开题报告

初中道法课题开题报告1. 课题背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道德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

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现实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道德认识的关注度稍有下降,道德问题也逐渐增多。

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初中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与行为准则。

2. 课题意义初中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在初中课程中加入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强化他们的道德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正确判断的能力。

3. 课题目标本课题旨在通过道法课程的开展,培养初中生的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促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备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 课题内容本课题将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将道德观念融入到初中的道法课程中。

具体内容包括: - 道德观念的界定和意义 -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 道德修养的培养方法 - 道德决策的技巧和原则 - 道德问题的讨论和解决5. 课题方法本课题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还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实地调研等,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道德教育内容。

6. 预期效果本课题的预期效果包括: - 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修养水平 -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 - 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7. 计划安排本课题将于下学期开始实施,具体计划安排如下: - 第一周:课题介绍和意义讲解 - 第二周至第四周:道德观念的界定和意义讲解 - 第五周至第八周: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讲解和案例分析 -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道德修养的培养方法讲解和小组讨论 - 第十三周至第十六周:道德决策的技巧和原则讲解和案例分析 - 第十七周至第二十周:道德问题的讨论和解决8. 预期成果本课题的预期成果包括: - 编写一份初中道法课程教材,以供教师们参考和使用 - 各学校制定初中道德教育方案,提升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 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估和教师的观察评估,对课题效果进行评价9. 课题难点本课题的难点在于如何将道德观念融入到现有的道法课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初中立德树人开题报告

初中立德树人开题报告

初中立德树人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的核心目标逐渐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

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它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而初中是学生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初中阶段实施立德树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性、目标和方法,以及如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确定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初中立德树人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基本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勤奋努力、乐于助人等。

2.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文化自信、历史文化意识、公民意识等。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5.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

三、研究方法为实现上述目标,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1.教师示范榜样作用:学校教师将成为学生道德品质的榜样,通过自身实际行动的示范来影响和引导学生。

2.课程设置改革:针对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需求,对初中各个学科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和优化,提升教育的整体质量。

3.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促进学生立德树人的环境,如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举办社会实践等。

4.家校合作:通过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5.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将立德树人教育贯穿到德育课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6.评价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成长观。

四、论文结构安排本论文将按以下结构安排内容:1.引言2.国内外研究综述3.初中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4.初中立德树人教育的目标和方法5.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6.初中立德树人教育案例分析7.总结与展望五、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取得以下成果:1.清晰的初中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体系和方法框架。

小学德育课题开题报告{模板}

小学德育课题开题报告{模板}

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研究——市级德育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宏观社会背景①、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多年来由于对生命教育的意义缺乏认识,在学校进行生命教育一直不重视,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只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

近年来交通事故、打架斗殴事件以及经常出现的各种自杀事件不断暴露着现代人对生命的漠视,……这些都给我们的生命教育带来许多反思。

教育应该如何正视生命、关注生命,关爱生命、善待生命,如何体现生命的价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已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显得非常紧迫。

青少年生命意识的淡薄与缺乏已成为校园环境、社会环境不安全的主要问题与症结所在。

因此,在学校进行生命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②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新课程改革将培养目标调整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因此,实施生命教育符合课程改革总体发展目标,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2、微观背景:——符合我校办学育人的宗旨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我校是创办才近14年的新校,地处城区,家长多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较多,这些学生大多缺乏父母的照顾,行为习惯不规范,心理素质较差。

因此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十分重要,而对小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的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的重要手段。

德育报告开头模板素材

德育报告开头模板素材

德育报告开头模板素材一、引言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石。

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入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发现其中的不足和问题,并探寻可行的改进措施。

在此,我们按照学校的要求,对我校德育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客观的评估和总结。

本报告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德育工作的目标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让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

三、德育工作的现状经过对我校德育工作的调研和评估,我们发现我校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在德育目标的确定上,学校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指标,将目标落到实处。

2.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存在措施不够到位、落实不够具体的问题,需要更加精细化管理。

3.思想道德课程建设需要更好地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精神追求。

四、改进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对德育目标的确定和指标的详细规定,将德育工作目标拆分成具体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行动计划的实施指标。

2.建立一套完善的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并通过评估反馈机制,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管理水平,确保德育工作的在精细化管理之下的开展。

3.加大思想道德课程建设的力度,建议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创设更多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培育和引导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结论通过本次评估和总结,我们发现学校德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将通过制定更细化、更具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加大宣传和推广德育工作,营造有利于德育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以达到提高学生成长成才水平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开题报告
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是国家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组组长王振岭。

下面,就本课题筹备情况向大家做简要汇报。

一、问题的提出——通过学校教育,变道德滑坡为道德爬坡
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可以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从总体上来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还是健康向上的,但另一方面,也确实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存在道德失范现象。

有调查资料表明,六成的人认为大学生权利义务观念不够强、不强或很差,只知道享受权利不尽义务;“大学生在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时,23%的人赞成先己后人,54%的人赞成利己但不损人,5%的人赞成只要利己不顾他人”。

再看看很多的大学校园:“课桌文化”、“墙壁文化”、“厕所文化”泛滥;污言秽语屡见不鲜;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等等,这些看起来连幼儿园的小孩子都知道的道德规范,竟被有些人彻底遗忘在大学的校园里。

一个新闻专项调查显示,"作弊"已成了大学校园的一门必修课,尽管各高校采取了最严厉的处罚措施,但这股风头并没有被遏制住。

作弊现象即使是我国最拔尖的一些高校也普遍存在。

据了解,某次期末考试,一所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本部考点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共处理作弊考生7人;而于1月9日结束的另一所著名的理工科大学期末考试中,至少纠出13名作弊学生,其中8人是在职法律硕士班学生。

我们不得不深思,这些道德缺失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如何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这些未来的“栋梁”,会给我们的国家带来怎样的前景?
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因为教师不坐班而导致把大量的心力花费在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即让学生“成才”上,很大程度上挤占了让学生“成人”的教育空间,结果导致很多学生“专业才能较高而道德水准较低”,学生们真实的生活在一个充满是非、真假、美丑、善恶、冲突的世界里,我们的德育工作如果只呈现给学生美好的一面,那么当学生经过多次面对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际困境和道德冲突后就会形成两套行为准则,一套用于人前,一套用于人后,而德育则成了学生没有用心参与和引发心灵共鸣的空洞说教。

我院自创办以来,就坚持孙建中院长提出的“让学生成为准职业人”的办学理念,同时提出了“让准职业人成为有道德的人”的德育总方
针,树立了“成才先成人”的德育观。

学院积极探索如何以养成教育为奠基石,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机制并已取得一定经验。

目前,用人单位人才观已经从“重学历”向更加关注毕业生“完善人格和优良品质”。

一直以来,高校教育工作把重点放在了问题出现后的引导和处理上,往往以个案的处理为主,关注了“问题”学生的需要,忽视了非问题学生的人格也需要成长,需要完善。

要想大面积实现对全体师生人格的涵养,就不是传统的“教育”所能达到的效果了,而应选择更好的影响式教育方略。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研究尚未有现成的、系统的成果。

国内现在正掀起研究道德教育的热潮,但仍没有形成研究体系和操作性强、推广性大的工作机制。

可以说,道德教育的研究仍方兴未艾但势在必行。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目标和具体内容
本课题的总体思路为:学校要培养人才,就不能弱化“做人”教育这个基础,而且“人才”两字,“人”在前,“才”在后,其中的含义就是“先成人后成才”。

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

正如有句话所说:“有德无才者,可交;有德有才者,可深交;无德无才者,不可交;无德有才者,决不可交”。

本课题的目标为:让学生成为“用得上,留得住,能力强,有道德”的准职业人,重塑大学生在社会和用人单位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本课题的具体内容为:
1、从小事做起,自点滴育德。

倡导从自觉捡起自己脚下的一片纸屑开始涵养自己的德性,素质体现在点滴之中。

2、建立德育论文答辩机制。

3、育生德要先育师德。

一是把教师职称评定体系引入辅导员队伍管理中来,制定“辅导员职称评定”制度。

二是在德育考评上,创造一套教师在人格魅力、师德水平、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指标体系,并按学期积累辅导员成长档案。

4、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让教师找出德育与教材之间最基础的“结合点”和“渗透方式”,成为每一位学科教师备课中必备的内容。

5、打造一支网络德育教师队伍,让学生与辅导员实现心与心的沟通通过网络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成为传统德育中课堂传授、谈心、评先进、树榜样等方法的一种有力补充。

6、创办网上家长学校。

7、通过社团组织这个载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

8、把学生公寓建设成为“育德学院”,让共青团组织走进公寓,让辅导员住进公寓,并开展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探索与实践。

9、对伙伴群体进行分类指导,及时了解学生中各种同龄伙伴群体的类型和性质,对症下药,引导同龄伙伴群体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10、每一堵墙都在说话——赋予校园生活的每一细节以丰富的生命内涵。

11、建立诚信档案机制——育学生诚信之德。

12、把奖励制度变成得心应手的育德手段。

13、铺设“德育实践”通道,一是让学生在校园清洁岗中体验;二是让学生在校园组织岗中体验;三是让学生到社会深处的生活中体验;四是让学生成为做好充分准备的“准职业人”,到用人单位的岗位上体验。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选择与研究的过程(步骤、时间安排、组织分工、活动安排等)安排
调查法、测验法、实践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研究过程:
1.定义研究,分析本课题实施研究的内容和具体步骤,形成假设并进行研究设计;
2.查阅资料,课题研究初期,了解从事本课题研究的领域内,前人已做过哪些研究工作,取得了哪些经验和成果,哪些还需要研究,据此,抽样调研国内十几所高效德育建设的调查问卷活动。

3.课题研究中期,参加省级或国家级德育建设研讨会,商讨并了解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研究,并对研究调查结果和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并形成论文。

4.研究最后,把所进行的研究形成结论并修正假设,最终形成论文集。

五、本课题保障条件
学院专门成立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评价委员会;成立了专门的教育教学研究机构——教育教学文化研究院,开展德育教育过程、标准以及规范化研究;学院、系专门成立思政教研室,开展德育教育方法研究;学院拥有有关德育研究的图书2.3万册;学院还出台了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奖励政策。

学院提供充足的图书资料费、调查费、文印费、小型会议费和劳务费等有关配套经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