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研究
四(4)班赵冰玲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厚重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

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和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基础作用,使学生从小扎下优秀民族文化的根,同时又要使语文学习具有先进、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味历史的浓郁芬芳、现代的流光溢彩;体味中国语言的丰富和多彩,体味中国人思想的广博与深邃,体味民族精神的深邃与永恒。

语文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大海中的一滴水珠,应该从这一滴小水珠中,使学生体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于己打好人生的底色,于国传承和光大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规定“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还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的确,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其中不少都是语言材料中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使用频率较高。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呢?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作了如下一些探讨。

一、培养民族精神寄寓于教学内容中
小学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本身与思想教育有着密切地联系,尤其是以文学作品为主的教学内容更显示民族精神培育的特殊优势,它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感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高尚的道德熏陶。

语文课文选取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有塑造人物大公无私、刚正不阿、英勇奋战的;有描写祖国大好河山,表现自然美的;有表现祖国语言音乐美,文字建筑美,诗句音律美的古今诗歌……这些课文都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作品的内在美。

“诗言志,言为心声”这是每一部文学作品和每一篇精美佳作传播、宣扬的方式,都凝结着作者的苦心,执着地表现着作者的人生追求,传达着作者的喜怒哀乐,凝聚着人类情感的各个方面。

这种作用是直观的、形象的、整体的,对学生的影响深远。

学生学习了这些课文,一方面感受到祖国的语言文字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南极的除夕》一课,民族精神隐含于教学内容之中,不外显、不张扬,就是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言语对话中流露着,两者紧密得那么天衣无缝、不露痕迹。

文中有一句:“南极精神!可贵的南极精神!”这种叙述性的描述,怎么不让人想到南极考察队员们那种“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所向无敌的精神?怎么不能唤起小学生热爱祖国、将来为民族和平作出非凡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课文没有这样写,因为语文的最高境界就在于“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领悟到:南极考察队员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他们永远和祖国、人民、亲人心连心。

对学生真正震撼的是与这种顽强拼搏、所向无敌的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便促使学生经常产生类似的道德行为,这是民族精神培育寄寓教学之中的结果,而且显得是那么“无痕”,那么自然。

二、培养民族精神实现水到渠成
由于语文中的德育因素分散而又丰富,“渗透”是语文教学中进行民族精神培养的最有效途径,只有以读为本,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发掘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发挥文中形象的感染力,才能水到渠成,真正感悟、欣赏到文本的内在价值,因此语文教学中,民族精神的培养与弘扬应当渗透、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落实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首先,教师必须要有这样的渗透意识。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这是放在《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第一条,显然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德育地位与要求。

在语文学科中渗透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其实就是落实语文教学目标中情感目标,是语文教学目标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其次,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做好这种渗透的预设,教学预设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无论哪个教师,都应用心进行教学设计,哪里需要明理,哪里需要渗透,都是一清二楚、心中有数。

如果我们的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的时候,也能做到民族精神培育自然渗透的预设,那么,这样的教育将是水到渠成。

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可以做好几个环节的预设:
1、在导语引入中渗透。

这是课的开始环节,也是启动情趣的环节,如果抓不住这个环节,整堂课将会逊色不少。

导语引入渗透方法很多,谈话法、迁移法、复习法、提问法……只要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调动学生内心的积蓄和隐埋的情感,从而认真地去阅读、细微地去体会,这样的渗透才是有价值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和一半”。

我们结合课文内容,精心设计生动而富有激情的导语,拔动学生的心弦,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激发爱国热情。

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同学们,过去我们已经学过不少歌颂我们伟大祖国壮丽山河的文章,《美丽的小兴安岭》、《黄山怪石》、《我爱三峡》、《望庐山瀑布》等,祖国的江山是如此多娇,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领略一下桂林天下第一的美景。

”这样一开始就给学生留下祖国的山河是多么美丽的印象。

又如一位老师在给学生上《一次难忘的试飞》这一课时,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你知道我国的第一架飞机是谁设计制造的?为什么这次试飞是难忘的?”类似这样的导语,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2、在朗读讲解中渗透。

语文学科的重头戏是阅读教学,不论是记叙文、散文,还是寓言故事和古诗,必须要通过朗读讲解加以贯彻和落实,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一方面,教师可以以情激情,在朗读讲解中表现出来的鲜明爱憎,会深深地影响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形象分析,包括具体的情节、人物和事件,尤其是丰富的语言环境,将内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思想情感体会出来;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借助朗读和表演,范读、比赛读、感情读,读出不同的语调,读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停顿及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读出文中的内在感情,体会文中的“道”之所在,从而使学生倍受教育和感染。

特别是古诗教学,更应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位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

如教学《小儿垂钓》时,我们引导学生用读诗文的形式来回答问题,反复诵读。

问:“蓬头稚子”干什么?答:蓬头稚子“学垂纶”。

问:“谁”侧坐莓苔草映身?答:
“蓬头稚子”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时谁“遥招手”?谁“怕得鱼惊不应人”?通过联系古诗的上下文并结合看图,让学生熟读自悟一些内容。

在熟读的基础上,然后质疑问难。

有的提出“学垂纶”是不是“学钓鱼”的问题,足见他们已能自读自悟,教师又请他们查字典印证自己的看法,小小的成功足以让他们愉悦。

还有的提出:平常说“招手”是请他过来的意思,他怕“鱼惊”为什么还请“问路人”过来呢?随即让同学们展开讨论,不难得出“招手”是“摆手”的意思。

通过熟读,质疑解疑,大家自然能体会出诗中小孩的专注与天真烂漫,达到自悟自得。

又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等。

在这些诗中,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吟唱着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壮丽风光。

通过这些古诗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河山之美,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

总而言之,语文学科是具科学性、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学科,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加教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民族精神培育与弘扬的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渗透,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动力,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小公民。

让我们唱响爱我中华之歌,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扎根于课堂教学中,让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华历史,强化国家意识,升华民族情怀,把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一代代弘扬光大,永世相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