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英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该怎样给孩子立规矩
该怎样给孩子立规矩该怎样给孩子立规矩幸福来敲门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那么该怎么给孩子立规矩?孩子需要理解他们周围世界的规则。
随着他们一天天长大,他们需要用一些方法来衡量自己不断增长的技巧和能力。
规则在他们“学习—发现”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是,如果父母的信号不明确的话,父母一心想教给孩子的东西很容易不起作用。
规矩对孩子的成长,不但起着约束作用,更会使孩子得到安全感。
第一,给孩子立规矩时,信号要明确。
比如,街上的黄灯亮了,那意味着你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
有谁主动停过?妈妈只是告诉孩子,“我要迟到了,你要快点?”怎么快法?什么是快?她并没有传达出来。
第二,立规矩时,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
最好,这个后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关。
妈妈对孩子说“你再不快点我就要被开除了。
”可是,事实是,也许她每天都这么说,开除这件事并没有发生。
如果这样,就等于说了谎。
孩子更不把她的话当真。
甚至,也许孩子还巴不得她呆在家里呢!被开除在家带他。
所以,家长如果估计出一个合理的时间,比如30分钟,让孩子吃饭,吃不完,就不让吃。
这可能比说“我被开除”要好。
第三,要就事论事,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这话会使孩子把自己和坏孩子连同起来,从而丧失信心。
“既然我生下来就这样,那我也就只能这样了,那还有什么要改的?”所以不要把一件事扩大化。
第四,自己能解决的事就别再告诉配偶。
孩子早上吃饭慢这件事,妈妈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能够自己解决。
她把这件事告诉孩子的爸爸,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孩子会想,我妈妈也就这么回事,能把我怎么样?她什么都得靠爸爸。
第五,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
早上吃饭慢这件事到晚上,他很可能早就忘了。
妈妈实际上也没必要再说。
惩罚一定要及时。
第六,对孩子的惩罚要切实可行。
爸爸的话对孩子是个不切实际的“威胁”,这个威胁对孩子不起什么警告作用。
如果爸爸说“今晚你别吃肉”(假如孩子爱吃肉),那效果会比这么说好得多。
德国妈妈教育孩子的十大原则
德国妈妈教育孩子的十大原则德国妈妈教育孩子的十大原则准则1:不要多帮孩子做,而是多让孩子做。
很多家长喜欢帮孩子把事情都做了,只让孩子吃、喝、玩,严重影响孩子的独立性,其实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准则2:孩子有十个缺点,父母要为其中五个负责。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本,所以说你最少要为他们的5个缺点负责并纠正,记住,纠正孩子之前先纠正自己。
准则3:教养孩子,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自己做不到就不要要求孩子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希望各位家长能做到。
准则4:告诉孩子:跌倒了,自己站起来。
你只能偶尔帮孩子,不能一直帮他,最终能自己站起来的人才能适应社会。
准则5:不要在孩子心里埋下暴力的种子。
暴力往往是罪恶的根源,告诉孩子∶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准则6:学习如何争辩,是成长的第一步。
争辩并不是坏事,能在事情上争辩,证明孩子有了自主思考的意识,当然,在错误的事情上就不要争辩了。
准则7:学习爱与被爱是一种可贵的能力。
虽然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很难,还希望父母耐心的教导孩子。
准则8:让孩子在碰撞中成长,而不是在呵护中长大。
吃一堑长一智,吃亏越多越会生活。
准则9:不以自己的经验,取代孩子的感受。
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孩子只能引导,不需要掌控。
准则10:教育孩子——社会没有绝对公平,只有规则与秩序。
不用为没有公平而愤怒,遵守规则才能过的更好。
美国教育孩子必知10大原则归属原则: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也是最重要的环境。
因此,要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使孩子从小就对家庭建立起可信赖的归属感。
希望原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经常鼓励他们树立前进的目标。
无论遇到什么挫折,永远都要让孩子看到希望。
平等原则:要和孩子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声音,想方设法理解他们的想法并加以引导,不要总是居高临下地指指点点。
管束原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主要是父母的责任,不要把这个责任推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
当然,这些老人们也要尊重子女的管束权,但不要代替。
如何给孩子制定家规
如何给孩子制定家规制定家规对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同时也有助于家庭的和谐和秩序的建立。
下面是一些有关如何给孩子制定家规的建议:1.明确目标和原则:在制定家规之前,父母应该首先明确制定家规的目标和原则。
这些目标和原则应该基于家庭价值观,例如尊重、诚实、责任和团结。
确立这些目标和原则可以帮助父母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以便更好地制定适合家庭的规则。
2.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家规不应该是单方面强加给孩子的,而是应该和孩子一起制定。
家庭是一个共同生活的社群,孩子们也应该参与到家规的制定中来。
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他们认为重要的规则,并达成共识。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孩子们遵守规则的主动性,还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决策能力。
3.合理和明确的规则:家规应该合理、明确和可执行。
制定规则时要考虑孩子的年龄、个性和能力,确保规则的合理性。
同时规则也要明确,不应该有歧义,使孩子们能够清楚地理解和遵守。
家规还应该是可执行的,不要过于苛刻或难以实现,否则会让孩子感到沮丧和挫败。
4.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他们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因此,父母在制定家规的同时也要自己身体力行,遵守规则。
只有通过自己的榜样教育,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孩子的行为。
5.奖励和惩罚机制:在家规的执行过程中,奖励和惩罚机制是不可或缺的。
适当的奖励可以鼓励孩子积极遵守规则,激励他们良好行为的发展。
同时,适度的惩罚也是必要的,用来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
但是,父母在奖励和惩罚时要注意方法和程度的适度,避免过度或不当的方式。
6.不断沟通和调整:制定好家规并不代表工作完成了,父母还需要与孩子进行不断的沟通和调整。
首先,家规应该定期检查和更新,以适应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同时,父母也应该和孩子们保持良好的沟通,听取他们的反馈和建议,共同解决问题。
总之,制定家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父母不断地引导和教育孩子。
家规不仅是规范孩子行为的工具,更是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和培养他们成为自律、负责任的人的重要手段。
德国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1. 明确的说明
德国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1. 明确的说明德国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1. 明确的说明如果想用话语来让孩子的态度起到变化,就要用孩子可以听懂的简洁语言,非常明确地表达出来。
例如与其对孩子说“现在将东西放到原来的位置”,不如对孩子说“将地板上散落的玩具放到沙发后面的箱子里,然后将箱子拿到你的房间里”。
只有这样具体明确地说明,孩子才不会产生“到底让我怎么做”的苦恼。
德国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2. 尽量避免惯用语、没有任何意思的单词惯用语以及没有任何意义的单词会稀释句子所传达的意思。
并且孩子听到后也会产生“到底想说什么?到底期待些什么呢?”想法。
对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感到非常模糊并不知道该如何行动。
德国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3. 真诚的时候要用严肃的表情孩子要比父母想象得更加伶俐,直觉也更加敏锐。
因此,如果想要更好地传达要求,那么不仅仅是话语的内容,表情、肢体语言、语调等非语言信息也要费些心思。
真诚的时候用真诚的表情,对孩子说话的时候要面向孩子,身体向孩子倾斜,直视着孩子说话,这样孩子才能认真对待父母的话。
德国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4. 避免冗长的演说到了睡觉的时间孩子还不想睡觉,这时候父母就开始对孩子说“只有多睡觉才能变聪明,个子也会长高。
”并从人类对睡眠的要求开始、身体成长的规律、睡眠对健康有帮助的理由等进行说明。
这时候对于获得孩子的同意并不重要,因为孩子仅仅是没有睡觉的想法而已。
心理可能会产生”爸爸,妈妈如果继续这样说明下去没准就会忘了说明的初衷,最后不得不放弃了“的想法。
如果不是非常着急的情况进行说明也可以的,但如果是需要父母拿出权威立规则情况,则需要用简明扼要的话来进行传达。
话语越简洁,父母话语中的分量就会更重。
德国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5. 坚决说不妈妈:“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了。
”孩子:“妈妈,我能不能不睡觉再多玩一会?”妈妈:“不行!已经玩的足够多了,该睡觉了。
”孩子:“就再玩一会!”妈妈:“不行!你现在要去睡觉,听见我说的了么?”孩子:“听见了,但是就再玩一会!”妈妈:“不行!”像这样与孩子讨价还价会让父母的”不行“的丧失威信。
如何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如何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是每个家长和教育者都面临的重要任务。
在学校,学生需要遵守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包括纪律、行为、作业等等。
这些规章制度的遵守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培养孩子遵守规则、尊重权威、积极参与学校生活的良好品质和自律能力。
以下是一些帮助孩子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方法。
1.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建立和孩子之间良好的沟通和信任是培养孩子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
家长应该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了解他们对规章制度的理解和看法,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观点的机会。
2.树立榜样:在教育孩子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树立榜样。
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家长应该自己遵守规章制度,并以身作则,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
3.解释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为了让孩子理解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讨论规章制度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讲解规章制度的来由和好处,可以让孩子认识到遵守规章制度对个人和集体的好处。
4.设定明确的目标和奖励机制: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设定明确的目标,例如每周按时完成作业、遵守课堂规则等。
当孩子达到这些目标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例如表扬、奖品等。
这样可以激励孩子主动遵守规章制度。
5.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反馈:当孩子违反规章制度时,家长应该提供合适的引导和反馈。
这包括给予一定的惩罚并解释为什么其中一种行为是错误的,以及教育孩子如何改正错误并遵守规章制度。
6.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培养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时间管理等。
这样孩子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7.积极参与学校生活:帮助孩子积极参与学校生活,例如参加学校活动、加入社团等。
通过参与学校活动,孩子能更好地理解学校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并与同学一起遵守规章制度。
8.与老师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家长和老师之间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以确保孩子能够在学校受到正确引导和监督。
3岁孩子立规矩技巧
3岁孩子立规矩技巧
1. 简单明了:给孩子立规矩时,要尽量简单明了,让孩子容易理解和接受。
可以使用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来解释规矩。
2. 一致性:在给孩子立规矩时,要保持一致性,不要今天一个规矩,明天又换一个规矩。
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遵守。
3. 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的榜样,要以身作则,自己先遵守规矩。
当孩子看到家长也在遵守规矩时,他们会更愿意去遵守。
4. 适当奖励和惩罚:对于孩子遵守规矩的行为,可以适当给予奖励,如表扬、拥抱等。
对于不遵守规矩的行为,可以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如暂时没收玩具等。
但要注意,惩罚要适度,不要过于严厉。
5. 耐心引导:在孩子不遵守规矩时,要耐心引导,告诉他们为什么要遵守这个规矩,让他们理解规矩的意义。
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情绪,避免因为规矩问题导致孩子情绪波动。
6. 逐步增加规矩: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逐步增加一些新的规矩。
但要确保孩子能够适应新的规矩,不要一下子增加太多,让孩子感到压力。
7. 定期检查和调整:要定期检查孩子是否遵守规矩,如果发现有需要调整的地方,要及时进行调整。
同时,也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成长情况,适时调整规矩的严格程度。
为孩子立界限的六个步骤
为孩子立界限的六个步骤
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立界限是培养他们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六个为孩子立界限的步骤,帮助父母更好地指导孩子成长。
一、明确家庭价值观:首先,父母要明确家庭的价值观,如诚实、尊重、责任和爱心等。
这些价值观是家庭成员行为的准则,也是为孩子立界限的基础。
二、制定家庭规则:根据家庭价值观,制定明确的家庭规则。
这些规则应涉及孩子的行为、学习、生活等方面,如按时完成作业、尊重长辈、保持房间整洁等。
三、与孩子沟通规则:在制定家庭规则后,父母应与孩子进行沟通,解释规则的必要性和期望的行为标准。
让孩子明白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增强他们的自觉性。
四、给予适当奖励与惩罚:父母应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奖励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而适当的惩罚则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改正行为。
五、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父母应成为孩子的榜样,遵守家庭规则,展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六、持续关注与调整:随着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环境的变化,父母需要持续关注孩子的行为变化,并对家庭规则进行适当的调整。
确保规则与孩子的成长需求相适应,并能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通过以上六个步骤为孩子立界限,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成长为有责任感和独立性的人。
同时,也能建立起一个和谐、有序的家庭环境。
德国妈妈岗位说明书上的62条德式教养规则
曾听过一句话非常经典:“父母是一份职业性很强的工作,可是我们很多父母都不专业”,今天在网上看到了德国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总结,德国人不仅踢足球非常了得!人家的妈妈也堪称一流!看完简直给跪了!各位伙伴可以结合您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学习与参考!德国人的严谨有目共睹,如此强大的民族,从何而来?答案是:教育。
对德国妈妈来说: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规矩大于宠爱,身教重于言教!看看德国妈妈岗位说明书上的62条德式教养规则,教出自律好孩子吧,同时也反思一下,我们做到了多少!德国妈妈岗位关键问题与对策:1.孩子丢三落四怎么办?→德国妈妈三「不」曲:不提醒、不帮忙、不管他!2.孩子花钱如流水?→给孩子的礼物──对帐本!多花的钱,就扣回来!教会孩子,多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的。
3.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德国妈妈的饥饿教育:不好好吃饭,就得挨饿!4.小孩抢玩具,怎么办?→先到者先得,不然都别玩!教会孩子,社会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规则与秩序。
5.孩子拖拖拉拉就是不睡?→说定时间,绝不妥协!父母破坏规则,孩子就会轻视规则。
6.我的孩子恋爱了?→德国妈妈尊重孩子的爱情,因为学习爱与被爱是一种可贵的能力。
德国妈妈岗位的十条行为准则:铁规则1.不要多帮孩子做,而是多让孩子做铁规则2.孩子有十个缺点,父母要为其中五个负责铁规则3.教养孩子,父母必须以身作则铁规则4.告诉孩子:跌倒了,自己站起来铁规则5.不要在孩子心裡埋下暴力的种子铁规则6.学习如何争辩,是成长的第一步铁规则7.学习爱与被爱是一种可贵的能力铁规则8.让孩子在碰撞中成长,而不是在呵护中长大铁规则9.不以自己的经验,取代孩子的感受铁规则10.教育孩子:社会没有绝对公平,只有规则与秩序德国妈妈的八大岗位任务及应对细则:岗位任务1-能力大于成绩让孩子成为独立、完整的个体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更不是父母未完成梦想的接力者。
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应该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
德国人教育孩子的十条规则
德国人教育孩子的十条规则德国人教育孩子和中国人教育孩子简直是天壤之别,想知道德国人教育孩子有什么规则吗?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德国人教育孩子的十条规则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德国人教育孩子的十条规则一、对待孩子的态度要平等对待,相互尊重在德国,大人都会对孩子说敬语,请,谢谢,非常感谢,而且在孩子说一些事情的时候不是很不耐烦的打断他们,而是很安静的听完,然后再说自己的态度。
在对孩子说话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是半蹲着,眼睛相互对视。
孩子做错了事,也必须让他道歉,而大人自己做错了,也会向孩子道歉。
在孩子做对了的时候,家长会很自豪的去表扬他们,有时会给他们一些小小的奖品,比如糖或者冰淇淋之类的。
朱珠说,“答应小孩的事,他们都会做到,如果做不到或者不能按时做到,他们会对小孩道歉并解释。
然后提出解决的方法。
早上吃早点的时候孩子说想吃什么,来不及准备,那妈妈就会对孩子说,宝贝我们明天早上吃好吗?第二天早上,就算孩子忘了,如果母亲没来的及准备也会自己对孩子说,对不起。
”“我教了很久,才教会他们要拿东西去给父母吃,然后,那个一岁的小孩就会在吃饭的时候用手抓起东西,给一圈。
这时一定要谢谢他,然后吃下去,表扬对他们很重要。
”二、倾听孩子孩子早上去幼儿园,中午或下午是由大人接回家的。
在接回家的路中,大人就会问他,今天干什么了,有没有什么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小孩在回答的时候,大人会很认真的去听,然后会说上几句。
晚餐的时候,就会让孩子把有意思的事情说给父母听。
三、遵守规则田芳忆女士深有感触的说,“如果在一起玩的时候小孩耍赖,也不会太纵容,而是很认真的对他说,你这样是不对的,这不符合游戏规则,这次我可以原谅你,如果有下次,我就没兴趣和你一起玩了。
一般晚上7点就应让孩子做睡觉准备。
孩子晚上上床睡觉,都不会太听话,大人会先说,还有五分钟就去睡觉了,孩子说,好。
五分钟过后,当然他不会去睡,这时大人又会说,那你还可以玩一小会儿,然后就必须睡了。
德国人教育孩子十四条法则
德国人教育孩子十四条法则德国人教育孩子十四条法则2021-08-12 09:46·积极家庭教育德国人无敌的机械举世闻名,对待事情严谨的态度让世人钦佩,在于对待孩子的教育上也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首先想说一下关于网络上咱们经常看到的“德国禁止学前教育”这种说法。
德国的孩子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禁止学前教育就是在上学前天天傻不啦叽的就是玩,而是德国人对“学”前教育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孩子们不是一味的玩耍,也会学一些东西。
而且,他们的书包不比我们的小。
那么德国人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呢?1.比如幼儿园时:老师会教孩子们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回家,如果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合不可大声说话,甚至是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等遵守社会秩序的教育。
而如果孩子对某类学科,比如音乐、艺术或体育感兴趣,他们是有权利在一些学校或机构进行学习的,甚至有些是免费的。
在德国有一本有关儿童教育的书,十分流行,叫Struwwelpeter 蓬头彼得,以很多荒诞诙谐的故事,来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他们最注重孩子的性格、品德培养,很多好习惯也是因为从小家庭教育的结果。
2.比如自理能力:如饮食、睡眠、排泄安排、自理能力训练。
3.比如规则意识:盛入自己盘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必须先吃完饭菜,才能吃零食。
4.比如爱心:很多家庭会在家中养小动物、如小狗、小猫,让孩子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懂得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生命。
5.比如坚强:孩子摔倒后,只要不是很严重,父母不会马上去帮忙,而是让他们学会自己站起来。
6.比如尊重:告诉孩子要尊重别人的隐私。
德国父母很多不会在未经过孩子同意时去翻阅孩子的东西。
7.比如礼貌:德国父母在寻求孩子帮忙时会说bitte(请),之后会说danke(谢谢)。
8.比如理财:德国父母会非常严格的控制零用钱数量,会让孩子做些简单的家务以获得零用钱,避免不劳而获。
9.比如承担后果:有一个德国母亲对自己总是起晚的儿子说“很遗憾,我不能开车送你去学校。
幼教知识-欧美国家咋给孩子立规矩
欧美国家咋给孩子立规矩?父母必看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一天天长大,需要逐渐适应社会规范,调整自己的本性。
那么,该如何给孩子树立“规矩”,使他健康成长呢?英国孩子1岁自己进餐不挑食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规矩教育”了。
孩子长到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
绝大多数英国父母认为,孩子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完全应给予积极鼓励,让孩子自己进餐。
且英国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偏食、挑食的坏习惯是幼儿时期父母迁就造成的,因而他们特重视幼儿的偏食、挑食。
如果孩子一个地儿吃某种菜,而对其他菜不屑一顾时,父母往往会把这个菜收起来。
他们还认定,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人见人厌的性格。
英国孩子2岁学习礼仪做家务英国孩子一般2岁时就开始系统地学习用餐礼仪,4岁时就学会用餐时所用礼仪了。
家长会在进餐前后有意识让孩子帮忙做事。
稍大一些(比如5岁左右)的孩子都乐于做一些在餐前摆放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杂事。
这样,既可以减轻家长负担,也让孩子有一种参与感。
德国孩子随时随地学规矩德国式的“规则教育”随时随地、无处不在。
如当带孩子走在马路上时,孩子就会得到“红灯亮了绝对不能通过”的训导;甚至在孩子们玩游戏时,“遵守规则不准赖皮”也被提高到与人品相关的高度。
父母和孩子还会一起制定有关各种生活琐事的“规则”,其中包括定时起床和上床,坚持早锻炼、吃早餐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用餐定量,看电视每天不超过2小时,见到老人要有礼貌等等,其中强调的原则包括:按时起居、规律生活和自我控制等。
德国孩子循序渐进学规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理应学会遵守不同“难度”或要求的“规则”。
以强调培养“集中注意力”的“规则”为例:对于2岁半的孩子,德国父母开始会设立每天20分钟的“安静无话”时段,要求他在自己固定的位置专心做事情,不说一句话,如果孩子没有做到,那就需重新再“安静无话”20分钟。
德国总理夫人如何教育子女
德国总理夫人如何教育子女记者问:许多父母在遇到困难时,对求助他们有所顾虑……施罗德夫人答:想得到外界关心的父母不要产生自己是坏父母的方法。
有小孩的人有权益得到来自各方的关心,因为他是通过教育小孩在为全社会做奉献。
我期望,对有小孩的人要给予专门对待,不管是在行政机构办事时,依旧在超级市场收银台前付帐时都应该如此。
问:许多人埋怨说,教育小孩越来越困难了,这是什么缘故?答:教育是一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握的艺术。
就像做饭一样,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学会。
许多父母缺乏信心,感到无助,力所不能及。
有的父母采取认输态度,或对小孩再不管不问了。
我们要关怀如此的家庭,否则,许多小孩就会带着一身问题长大。
问:教师们常常埋怨说,小孩好动,精力不集中……答:现在,父母常常把教育小孩的情况推给学校。
然而学校却没有如此做。
学校把更多的时刻用在向小孩讲授今后他们就业所需要的知识上面,而差不多的教育任务还在父母。
在小孩上学之前,他们就应该学习如何集中精力听课,例如坚持安静地坐一小时。
问:您有一个9岁的女儿。
您对她有何期望?答:我期望她成为幸福的人。
我要关心她,使她成为坚强的人,如此,今后她就能够应对困难局面。
她要学习宽容待人,解决冲突,如此在显现矛盾时,她就可不能有一切都完了的感受。
问:在教育小孩方面您注重什么?答:经常同她交流,我每天接送女儿上学。
在路上,她总是滔滔不绝地把她所经理的情况向我诉说。
我对她的苦恼认真对待,即使有时在我看来她的苦恼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情况。
确实是在人们看来是小情况也可能会引起小孩的苦恼。
问:越来越多的小孩要求穿昂贵的名牌服装,要买手机。
您是如何对待的?不给小孩买昂贵的名牌衣服,也不买手机。
9岁女孩全然不需要手机。
假如多数父母不承诺小孩的要求,那么压力就没有了。
因此,也有一些令人们难以摆脱的时髦做法。
然而,我们不赶时髦。
德国家庭教养规则 让孩子更加自律和自由
德国家庭教养规则让孩子更加自律和自由能力大于成绩让孩子成为独立、完整的个体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更不是父母未完成梦想的接力者。
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应该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
规则1:孩子像花也像大树,需要呵护更要历练!死知识和活能力,都是学习!规则2:既要学业好,更要能力强,宠物是最好的老师──教会孩子热爱生命、付出爱心和动物相处,就是一种学习。
规则3:从小能和动物相处,长大就能和他人相处,拥有柔软的心,关怀弱势,善良比金子更可贵!照顾比自己弱小的生命。
规则4:为故事设计不同的结局,训练逻辑思辨能力,动脑筋,就能克服困难,解决难题。
规则5:从餐桌上学礼貌,随时随地机会教育,培养孩子的礼仪。
规则6:放手,是学习独立的第一堂课!自己能够完成,就不接受他人帮助。
规则7:不要多帮孩子做,而是多「让」孩子做。
规则8:环保,不只是口号!就从生活做起,让孩子从小知道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环保教育,从日常生活做起。
规则9:相信孩子的感受与判断力,不以自己的经验,取代孩子的感受。
身教重于言教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否则就无权要求孩子这样去做。
规则10:再怎么富裕,都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教育孩子说不必要的花费,就是浪费!几块钱也是浪费!规则11:阅读是孩子形成独立人格的基础。
规则12:跌倒了,自己站起来!负责的第一步──告诉孩子:这是你的责任!孩子出了问题,自己要负责。
规则13:以身作则:守规矩,从过马路做起闯红灯是小事吗?再小的事都要以身作则!父母坐得直,孩子就行得正。
规则14:一分或一秒都算迟到,德国家庭这样教守时!迟到一分钟,也要向孩子道歉!为了孩子,父母必须学会守时。
规则15:说到做到!对孩子守信,可不是随便说说,妈妈,你说话不算话.……父母说话算数,孩子才会守信。
规则16:成为图书馆的常客──阅读是最浪漫的教养,为孩子打开知识的大门。
规则17:家裡弥漫美妙音乐,是让孩子喜欢音乐最好的方式,潜移默化的音乐教育,父母喜欢,孩子就会喜欢。
【父母学堂】德国爸妈教孩子学“规则”有妙招
【父母学堂】德国爸妈教孩子学“规则”有妙招导语:德国民族的守纪律讲规矩举世闻名,无疑这和德国孩子从小就接受系统、正规的“规则教育”息息相关。
而实际上在德国人看来,“规则教育”既是对孩子“意志力”的训练,又是德国式的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那么,德国孩子又是如何在家长的引导下学“规则”的呢?▲早早开始晚在孩子尚反感周岁而只可以在床上乱爬到打转时,家长就可以用手势等肢体语言不懈努力使孩子明白:床边上可是危险区,弄醒就是很疼的,故建议孩子不许越过用枕头或被子构建的“篱笆”。
如果孩子偶尔违背了规定,家长便可以一边做出柔情的提示信息声,一边轻轻把孩子拖往“安全区”。
如果孩子多次违背,提示信息即为升格为语气保守的抨击,例如宝宝怎么又犯错误了呢?这也许就是孩子问世后拒绝接受的首次“规则教育”,印象绝对深刻难以忘怀,以至于不少德国人可以没齿不忘。
德国小文豪歌德在一篇回忆录中就提及,在他已经开始步履蹒跚学步之前,曾在床上违背了妈妈的“不许将大脑袋塞进床栅栏”的规矩,引致大脑壳苦恼地进退两难——他还动情地声称,这可是他拒绝接受的由不守规矩引起的第一个教训,真的就是“永世难忘”啊!▲深入浅出建议抽象思维尚不繁盛的幼儿去恰当“阐释”种种抽象化的“教条”自然存有相当的难度,由此家长配以图片、故事、模拟、肢体语言等种种方式去强化孩子对“规则”的认知。
例如在鼓励孩子学“无法不吃”这一“规则”时,就谈谈“不吃麦苗最后被自个儿的小马驹”的童话故事。
▲从生活琐事做起父母和孩子一起制订有关各种生活琐事的“规则”,其中包含定时下班和做爱,秉持晚锻炼身体、吃早餐和搞力所能及的家务,用餐定量,玩游戏每天不少于2小时,看见老人必须存有礼貌等等,其中特别强调的就是原则,包含按时起居饮食、规律生活和自我掌控等。
▲随时随地无处不在德国式的“规则教育”实际上随时随地、无处不在。
如当拎孩子跑在马路上时,孩子就可以获得“白灯亮了绝对无法通过”的训导;甚至在孩子们玩游戏时,“遵守规则不许赖皮”也被提升至与人品有关的高度。
道德英国人如何教育孩子
英国人如何教育孩子2009-7-24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
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须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作为父母就没能尽到教育的职责。
道德不靠教导英国中小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而称“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称“社会化过程”。
目的是让他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
核心道德观念有四: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
英国人还有个观念,即“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
它体现在英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里,那就是不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道德准则,但是,要求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
小孩不是白纸我们小时候背毛泽东语录:“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后来,大家以为小孩子也跟白纸一样,大人教什么,小孩子将来就长成什么样子。
一位英国朋友说,西方人过去也有“白纸”论。
认为小孩子都是“TABULARASA”(拉丁文,即空白状态),但现在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先天就已经部分地继承了父母的脾气、性格等心理基因,因此,“白纸论”是把事情过分简单化的观点。
诚实不是孤立的品德英国学校一般不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但开设包括佛教和道教在内的各种世界主要宗教信仰课供选修。
这门课被认为是对孩子品德和良知培养十分重要的一门课。
不仅如此,多数英国学校每周都组织班级讨论,选取一些学校里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发表看法,共同讨论,自己去领悟和判断对错与是非。
集体游戏也是一种重要方式,让孩子懂得顾及与体谅别人,懂得如何与同伴合作。
英国学校还普遍鼓励孩子饲养小动物,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为慈善组织募捐及参加其他公益或环保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
在英国教育工作者看来,诚实不是一种孤立的品德,而是与自重和尊重别人,与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关于家规的名人故事
关于家规的名人故事关于家规的名人故事【一】美国总统给自己两个不到10岁的女儿设立了8条家规:1。
不能有无理的抱怨、争吵或者惹人讨厌的取笑;2。
一定要铺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洁而已;3。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冲麦片或倒牛奶,自己叠被子,自己设置闹钟,自己起床并穿衣服;4。
保持玩具房的干净;5。
帮父母分担家务,每周1美元;6。
每逢生日或是圣诞节,没有豪华的礼物和华丽的聚会;7。
每晚8点30分准时熄灯;8。
不准追星。
奥的家规奥的家规看似简单、琐碎,但操作性极强,每一条都蕴含着深刻含义,体现了一个父亲的良苦用心。
他希望通过这些家规,把女儿培养成能自立、有教养、负责任、讲道理、爱劳动、不慕虚荣、起居有节的人。
而这样的人在哪里都是受欢迎的人,也是离成功最近的人,做员工会是一个敢负责、能吃苦、值得信任的优秀员工,做老板则是一个遵纪守法、精明强干又通情达理的出色老板。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奥的家规就从培养习惯入手。
小孩子是一张白纸。
教他什么就学什么,培养成好的习惯就使他终生受益,奥的家规,并不比别的家规要高明,也没有培养天才儿童的迹象,但他的每一条家规都是在围绕着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
譬如第二条“一定要铺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洁而已”,就是在培养孩子做事认真的习惯,“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有了认真习惯,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千不好的。
再如第六条“每逢生日或是圣诞节,没有豪华的礼物和华丽的聚会”,则是为了培养孩子生活俭朴的习惯。
奥自己就是从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深知一个人如果有了生活俭朴的习惯,在无论怎样困难的生活环境中都能存活、立足、发展。
作为一个平民总统,自己也许不能给孩子留下多少财富,但是,从小刻意养成的生活俭朴习惯就是留给她们的最好遗产。
奥的家规还有一个特点是难易适度。
他的8条家规,难度都不大,花费时间也不多,对孩子没多大压力,有些项目在嘻嘻哈哈的玩闹中就完成了,个别项目稍微需要努力,也是属于跳起来摘桃子那种难度。
给孩子制定家规
给孩子订家规: 1.为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品德品质,增强自力生活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果,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特制定本规范. 2.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要自力完成,今日事今日毕,不成马虎了事,不成依赖父母,不成无故拖延. 3.要吃饱吃好,保证全面营养,不成挑食厌食少食. 4.要确保比力充分的睡眠,不成无理由地少睡、挑床,不成奢望父母陪睡. 5.要加强体育熬炼,增强体质,每天运动量不得少于一小时(寒暑假可适当增加运动量),不成偷懒,不成随意,不成只做自己喜欢的运动. 6.家庭就餐应遵从家规,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礼貌待客,不成无视父母、长辈和客人,不成边吃边玩,不成浪费粮食. 7.要尽可能分担父母的忧愁,不成无视父母的感受,要积极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成推辞,不成讲条件. 8.要孝顺父母,理解感恩,珍惜幸福生活,遵从父母教导,出门进门要和父母打招呼,不成忘恩,不成与父母顶嘴、狡辩或者无理取闹. 9.要学会感激,感激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父母,感激一切曾关心过爱惜过支持过帮手过的人,要珍视社会和自然中一切真实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憎恨虚伪、丑陋的不良现象,不成是非不分、善恶不辨. 10.要尊敬师长,见到老师、长辈、熟人要主动热情打招呼,不成视而不见见而避之. 11.要团结同学,要有爱心有同情心,不成以年夜欺小,不成歧视弱者,不成讥笑残疾人或者成果差的同学. 12.要待人真诚,为人谦虚,要脚踏实地,不成好高骛远,不成弄虚作假,不成骄傲自满狂妄自年夜. 13.在影剧院、商场、会场、宴会等公共场所要坚持举止文雅,谈吐得体,不成年夜声喧哗,不成嬉戏打闹. 14.每学年要制定一个明确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内容、具体要求、日程安插、预期目标等,其中学习内容包括课本内容、课外阅读、书本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提高),要严格执行,不成流于形式. 15.要坚持课前认真预习,课堂认真听讲,做好详细笔记,课后认真温习,完成各科学习任务,不成敷衍. 16.要不耻下问,及时消化老师讲授的所有知识,不成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不要遗留任何疑惑问题;要多做习题,勤于思考,不成有畏难情绪,不成遇到难题就绕开甚至放弃.17.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老师安插的家庭作业,以及父母交代的学习任务,不成年夜意年夜意、字迹潦草,不成少做或者借故不做、拖延,写完作业方可玩耍,除周末、假期以外一般不得看电视(晚七点新闻联播除外)、玩电脑. 18.要广泛阅读各种课外书籍,认真做好念书笔记,不竭积累知识和写作素材,不竭扩年夜知识面,要经常练笔,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不成走马观花,不成只凭自己阅读兴趣. 19.要志存高远,锲而不舍,勇往直前,自强不息,不成胸无年夜志,不成有丝毫懈怠,不成轻言放弃. 20.本规范规定诸内容须切切实实彻完全底做到,如有违反,视情节较轻分别予以提醒、批评、警告、面壁思过、书面检讨、抄课文、做家务、限制部份家庭自由和权利、体罚等. 21.本规范解。
????德国妈妈的62条德式教养规则????值得家长们学习??
德国妈妈的62条德式教养规则 值得家长们学习‼️
⭕️听过一句话非常经典:父母是一份职业性很强的工作,可是我们很多父母都不专业。
⭕️看到了德国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总结,不得不令人惊叹!对德国妈妈来说: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规矩大于宠爱,身教重于言教。
⭕️看看德国妈妈岗位说明书上的62条德式教养规则,教出自律好孩子吧,同时也反思一下,我们做到了多少?
⭕️⭕️
(详细内容看图片向左滑哦):
⭕️德国妈妈岗位的十条行为准则
⭕️德国妈妈的八大岗位任务及细则
⭕️岗位任务之一:能力大于成绩。
⭕️岗位任务之二:身教重于言教。
⭕️岗位任务之三:尊重优于权威。
⭕️岗位任务之四:吃苦好过吃补。
⭕️岗位任务之五:规则大于宠爱。
⭕️岗位任务之六:放养优于圈养。
⭕️岗位任务之七:自由大于限制。
岗位任务之八:自制甚于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英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2014-05-04 19:04:46)
转载▼
分类: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德英如何给孩子立规矩作者:
德英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外国人是怎么给孩子立规矩呢?下面一起看看被誉为绅士
国度的英国和以严谨律己著称的德国人是如何给孩子立规矩的。
英国孩子学规矩:把餐桌当成课堂
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
的第一天起。
孩子长到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
绝大多数英国父母认为,孩子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
独立”的向往,完全应给予积极鼓励,让孩子自己进餐。
并且英
国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多是幼儿时期父母迁就造成的,因而他们特别重视幼儿的偏食、挑食,如幼儿一个劲地儿吃某种菜而对其他菜不屑一顾时,父母往往会把此菜收起来。
他们还认定,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人见人厌的性格。
进餐能力鼓励孩子自己进餐
孩子长到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
绝大多数英国家长认为,孩子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完全应给予积极鼓励。
对待偏食杜绝偏食、挑食
英国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多是幼儿时期家长迁就造成的,因而他们特别重视幼儿时期的偏食、挑食情况,如幼儿一个劲儿地只吃某种菜而对其他菜不屑一顾时,家长往往会把此菜收起来。
他们还认为,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人见人厌的性格。
进餐礼仪
学习用餐礼仪,英国孩子一般2岁时就开始系统地学习用餐礼仪,4岁时就学会用餐时所用礼仪了。
进餐前后
让孩子帮忙做事。
稍大一些(比如5岁左右)的孩子都乐于做一些在餐前摆放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杂事。
这样,既可以减轻家长负担,又也让孩子有一种参与感。
环保意识重视环保教育
五六岁的孩子应该知道哪些是经再生制造的“环保餐具”,哪些塑料袋可能成为污染环境的“永久垃圾”。
外出郊游时,他们会
在家长的指导下自制饮料,尽量少买易拉罐等现成食品,并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因为他们懂得“滥用资源即意味着对环境的侵害”。
原来,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规矩教育”了。
德国孩子学规矩:意志力的训练
德国民族的守纪律讲规矩举世闻名,无疑这和德国孩子从小就接受系统、正规的“规则教育”息息相关。
而实际上在德国人看来,“规则教育”既是对孩子“意志力”的训练,又是德国式的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那么,德国孩子又是如何在家长的引导下学“规则”的呢?
早早开始
早在孩子尚不满周岁而只会在床上乱爬打滚时,家长就会用手势等肢体语言努力让孩子明白:床边上可是危险区,摔下去是很疼的,故要求孩子不准越过用枕头或被子搭建的“篱笆”。
如果孩子偶尔违反了规定,家长便会一边作出温柔的提示声,一边轻轻把孩子拖回“安全区”。
如果孩子多次违反,提示即升格为语气温和的批评,如宝宝怎么又犯错了呢?这也许是孩子诞生后接受
的首次“规则教育”,印象绝对深刻难忘,以至于不少德国人可以没齿不忘。
德国大文豪歌德在一篇回忆录中就提到,在他开始蹒跚学步之前,曾在床上违反了妈妈的“不准将小脑袋伸进床栅栏”的规矩,导致小脑壳尴尬地进退两难——他还动情地声称,这可
是他接受的由不守规矩引发的第一个教训,实在是“永世难忘”啊!
深入浅出
要求抽象思维尚不发达的幼儿来正确“解读”种种抽象的“教条”自然有相当的难度,由此家长辅以图片、故事、演示、肢体语言等种种方式来加强孩子对“规则”的理解。
如在引导孩子学“不能贪吃”这一“规则”时,就讲讲“贪吃麦苗最后被撑死的小马驹”的童话故事。
从生活琐事做起
父母和孩子一起制定有关各种生活琐事的“规则”,其中包括定时起床和上床,坚持早锻炼、吃早餐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用餐定量,看电视每天不超过2小时,见到老人要有礼貌等等,其中强调的是原则包括:按时起居、规律生活和自我控制等。
随时随地,无处不在
德国式的“规则教育”实际上随时随地、无处不在。
如当带孩子走在马路上时,孩子就会得到“红灯亮了绝对不能通过”的训导;甚至在孩子们玩游戏时,“遵守规则不准赖皮”也被提高到与人品相关的高度。
让孩子自我监督
在许多场合下,监督孩子是否遵守“规则”的人并不一定非得家长,而完全可以由孩子自己充任。
渐渐地,他们便可以逐步做
到在没有家长催促或提醒的情况下,自觉地守规矩,可谓习惯成自然。
循序渐进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理应学会遵守不同“难度”或要求的“规则”。
即以强调培养“集中注意力”,即“专心”的“规则”为例:2岁半的孩子,父母可以开始设立每天20分钟的“安静无话”时段,
要求他在自己固定的位置专心做事情,不说一句话,如果孩子没有做到,那就需重新再“安静无话”20分钟。
而待孩子长大到四五岁时,“安静无话”时段就分别延长至40分钟和1个小时了。
不忘尊重孩子个性
每每在孩子着手做事之前,老师或家长便会把种种“规则”向孩子讲明,同时也允许孩子提出反面意见。
此后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孩子便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或意愿去做他喜欢做的任何事。
实际上,这样孩子往往不仅工作完成得较顺利,而且相关的“规则”也遵守得较好。
不搞强迫体罚
德国人既不像美国人那样往往给予孩子充分乃至极度的自由,也不像中国等东方民族那样一味要求孩子“规规矩矩”,即听话或乖。
他们认为: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同样有享受自由的权利,当然,这是一种在“规则”允许范围内的自由。
德国家长在实
施他们的“规则教育”时,从来不搞体罚,同时也和美国人一样,乐于肯定或赞美孩子做得好、较好甚至只有进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