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思潮涌入高等艺术院校的影响审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社会思潮涌入高等艺术院校的影响审视作者:辛林岭杨明珠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年第04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思想文化得到长足进步,各种社会思潮也纷至沓来。而艺术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特殊的传播集散地,首当其冲地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影响,面对这一复杂而多元的思想文化活动,重新认知和审视艺术教育在其中所显现的功能影响则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艺术教育;社会思潮;影响
一、当代社会思潮呈现的特征
社会经济进步伴随而来的是思想文化的发展,各种学术论坛、思想活动、流派相映成辉,它们彼此交融切磋、发展创新,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景。所谓社会思潮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之上,具备某种相应的理论形态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思想趋势。世界范围内的当代社会思潮涌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融入了世界体系,受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大气候”的影响。
当今社会存在六种社会思潮:1.1980年代中期出现的自由主义启蒙思潮;2.198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权威主义;3.1990年代中期出现的新左派,从平等的立场,批判自由主义;4.1990年代后期崛起的新民族主义,强调国家利益与民族凝聚力;5.文化保守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强大,培育出来了民族自信心,强调民族的文化认同;6.最近几年出现的民主社会主义。
社会思潮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一些思想状态。同时,它的发展有其自身特殊的特点:
(一)社会思潮呈现复杂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是社会的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崛起,学术思想活动日益频繁、社会问题日渐凸出,多元的社会关注点唤起不同思想学派的不同心声,社会思潮也逐渐显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其一,社会快速走向信息化,媒体技术日益创新;其二,社会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新的问题、新的意识、新的需求及新的思想,一时还无法被主流意识形态解答和消化,这就为新思潮的兴起或传入提供了广阔空间;其三,改革引起的具体利益格局变化和利益矛盾的冲突,使人们原有的利益归属、价值判断和情感亲疏受到冲击与震荡,呈现多样化趋势;其四,思想解放进程日益加速,人们的思想观念活跃起来,社会舆论和文化环境越来越宽松,民主探讨、畅所欲言渐成风气,思想观点的表达更加自由,各种西方思潮也乘势而入。
(二)社会思潮呈现广泛传播
社会思潮之所以能称为“思潮”,就是因为它的思想总是在一定时期、一定社会范围内为一定阶级、阶层或群体的人们所认同或掌握,亦即具有一定程度的广泛性或群众性,这是社会思潮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社会思潮比一般思想、理论更具有影响力的关键所在。新时期,社会思潮的传播更加多样化、立体化和平民化,它们在想方设法借助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大众讲坛等传统渠道进行传播的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传媒,不断扩大传播渠道和范围;它们注意抓住民生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更加贴近现实,并注意采取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更容易为普通群众所接受。
(三)社会思潮凸显趋势功利化
如今,社会思潮不再停留于抽象意识的研究,转向倾注当代社会现实利益转型,特别是倡导利己的个人主义和解放束缚的新自由主义的传播与发扬,让越来越多的人重心偏向关心个人得失,社会思想状态逐渐凸显出功利化趋势。
(四)社会思潮发展良莠不齐
随着各种学术流派、思想活动的日渐频繁,学习和注入的社会思潮种类诸如历史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后现代主义、反智主义等不胜枚举。在岁月的洗礼下,各种思潮彼此交融、错综复杂,并且渗透到各个领域,出现了良莠不齐的发展问题。
二、社会思潮对艺术高校生的负面影响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集中地,特别是艺术高校作为特殊的传播集散地首当其冲地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影响。系统实证研究表明,大部分高校学生对当代社会思潮有所了解,但总体来看并不深入;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在总体上并不占主流,但潜在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一)价值取向趋功利化
由于目前社会大众的关注点向社会现实利益转型,特别是西方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一切以利益衡量价值的主张使许多大学生深受影响,倡导利己的个人主义表现驱使艺术高校生学习艺术与专业技能呈现功利化和现实化,学习艺术不再是审美培养和陶冶情操的纯粹目的,而变为实现个人利益的实用工具。
(二)消费攀比观念呈现
许多社会思潮譬如“后现代主义”以文化逻辑的形式传播着“无厘头”的人生态度和鄙夷传统的错误观念。尤以现实中的一部分“无厘头”电影、搞怪档娱乐节目为典型代表对艺术高校学生极具吸引力,反观对大学生而言则深受其传播思想的腐蚀,容易盲目追星追档、在现实生活中消费盲目攀比心理凸显、游戏人生情绪高涨,进而迷失人生的目标与理想信念。
(三)民族意识淡薄化
艺术高校学生思维敏捷、情感丰富、善于创新、追求立异,为此无论是艺术专业需要还是日常生活需求,这一群体对新事物和新思潮的接受力和适应力都强于非艺术专业学生。现如今许多国家宣扬自己的思想主张都以“文化软植入”的手段为主要切入口,如美国好莱坞大片巨制就充斥着“个人主义与英雄主义”的国民主义思想,而日本动漫的纯真与烂漫则散发着抹杀其罪恶军国主义历史的虚无主义气息。这一切无不侵蚀着艺术高校生的认知和判断,使其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淡漠了自己的民族意识。
(四)理想信念失落
高等艺术院校学生思维灵活,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富有创新能力,有一定的浪漫主义情怀,遇到问题时容易忽略现实基础。加之其受艺术不分国界和西方自由思想的影响,高等艺术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关心政治的心理。虽然他思想很活跃,但缺乏深度;重视专业,但很少关心国家时事;重视专业技能训练,但轻视文化理论的学习。由此造成他们大多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选择”,“为艺术而艺术”,从而导致其理想信念淡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离正常轨道。
三、艺术教育对艺术高校学生的影响审视
社会思潮带给艺术高校学生的负能量不容忽视,而艺术教育对艺术高校学生的功能影响更值得深思。从广义上来说,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基本的艺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通过艺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普及一种国际视野,使人们具有较高的“审美鉴赏”水平;全面提高精神素质,重塑自由健全的人格形象,从而在根本上推行一个社会的内在品格;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我们具有“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胸怀和气度;实现对人的一种根本关怀,等等。对艺术高校学生而言,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此,而在于其能实现思想与核心价值观的和谐统一。为此,我们应该针对其负面影响的现实,重视艺术教育对高等艺术院校学术的正能量作用,实现思想与核心价值观的统一。
(一)艺术教育能提升艺术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艺术与道德具有三种基本的关联:其一,艺术活动能使整个人全身心地参与进去(包括道德本性);其二,艺术把道德包含于人的价值观的表现中;其三,当价值标准处于冲突状态时,审美要与其价值有一定程度的吻合。艺术教育以美辅德,陶冶情操,不以说教和训诫为手段,而是依靠形象。人性是艺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艺术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艺术教育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更能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艺术的道德教育一方面通过激发情感,另一方面通过以理节情来进行。如王国维所指出的:“要之,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情感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这种教育不是一种空洞的“道德形式”,而是通过情